弗兰克·米勒之前创作的作品《罪恶之城》和《300勇士》都是我心目中的经典,尤其是《罪恶之城》,还特别买碟来收藏它。
可是这《闪灵侠》完全毁灭了弗兰克·米勒在我心目中的形象,看来他还是不太适合当导演,《闪》中完全没有一个具体的故事,只有一些胡乱编造,不合情理的一堆零散的情节,最重要的是,这故事还一点都不吸引人,而且作为最大卖点的视觉效果也非常糟糕,比4年前的《罪恶之城》差得太远,简直像是一低成本制作的水平,看到一半的时候,我真的睡着了一会,大概几分钟吧,醒了后居然完全不影响继续观看。。。
听闻弗兰克·米勒还要参与导演《罪恶之城2》和《罪恶之城3》,这才是真正的噩耗,真希望他到时候只是挂挂名而已。。。
(不推荐给想看第二部 sin city 以及 看电影总爱思考终极问题的未成年人)本来内 我要给该片一个4分(在笨蛋如林的豆瓣) 蛋是 看到很多笨蛋表示他们对此片的失望之后 毅然给了个五分其实 我也是以一部《SIN CITY》续貂作做的预设 看了五分钟 感觉不对 难道是一部山寨版《SIN CITY》?
再看下去就明白鸟 这是一部正经的美式B级喜剧警匪片 装腔作势 胡思乱想 神喱神经 故作深沉 黑白分明阅读这部片 你需要有一颗低俗的心 除了能欣赏《SIN CITY》的暴力美学 更要能品味《The Naked Gun》系列的无厘头趣味 熟悉一众二流好莱坞动作片的编剧逻辑和操作方式同时该片在美学上非常后现代波普 肤浅 逻辑和笑料都幼稚 自说自话 Andy Warhol老师估计在天上看了此片 也会说“非常棒的一部电影”本以为Frank Miller是昆汀的跟屁虫 结果大出所料 Miller老师有自己滴心头好而且本片制作上一点不差钱 可惜滴是 美国观众似乎也不怎么买帐 imdb的评分不及格 这些美国“豆友”大抵心中也闷闷地说 “妈的 跟SIN CITY不一样嘛···”
美片的幽默,只能来自生活中的对白,而对于无厘头似的搞笑题材总是让我无法忍受,弱智?
脑残?
效仿日式幽默?
影片看了不到五分钟就已经看不下去了,实在不喜欢那些搞怪镜头,一点都不好笑,越看越恶,日式幽默方式放到美国来演总是超级变味,类如《尖声惊笑》、《王牌大贱碟》等等,都是一些五分钟内让你想要放弃的片子。
可惜了那不错的摄影手法,冲着画面免强给个两星吧。
漫画英雄的电影,就是那么点儿套路:英雄如何成为英雄(比如蜘蛛侠1)英雄如何打击反派(比如每一部)英雄如何不像英雄(比如康斯坦丁)……要留名就要有点新招。
比如画面。
从罪恶都市开始掀起了一轮画面追求的新高潮。
从《罪恶都市》到《300》再到《The Spirit》无不打着画面的旗帜,作为卖点。
但是结果呢?
从《The Spirit》观感说起Spirit,不是human,不是ghost。
游走于中间的形象。
故作幽默,故作玩世的男主。
(时而使命感十足,时而玩世不恭,时而一脸坚毅,时而面无表情。
)把愚蠢把幽默的反派。
(反主的“幽默”,反配的愚蠢)冗长对白,不知所谓。
《The Spirit》不能说情节,因为会被画面控拍死。
so,就说画面吧。
《罪恶都市》引发的黑色暴力风,在这部《The Spirit》中也是非常明显,原著的风格也能想象了。
但是《罪恶都市》是黑色写实型:黑,但是皱纹纤毫毕现。
《The Spirit》是黑色浪漫型:黑,但是犹如油画一般。
这就不能不让人想起04年的《天空上尉和明日世界》,一样的柔化风格。
《The Spirit》算是做了个折中,没有《罪恶都市》那么硬朗、有棱角。
也许觉得太硬朗、太暴力了,不好推广(《罪恶都市》R级,《The Spirit》PG13级)。
但《罪恶都市》中令人称道的强烈对比的画面,在《The Spirit》也做了折中,只有寥寥几个镜头。
预告片中强烈的一抹红领带,也就飘了三四次。
so,一个形容词送给《The Spirit》:温吞水!
在这样一个“不疯魔不成活”、“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的时代,电影画面的中庸是漫画改编电影的大忌。
也许有漫画迷会说“这就是完全按原著来拍的”,那正好说说第二个话题:从漫画到电影的距离不是一小步!
漫画是静态,电影是一秒24格的动态。
从《The Spirit》的画面中截取若干帧,确实如同漫画原著一样。
这也是《The Spirit》的大问题:只有若干帧的灵光闪现。
其他的就乏善可举,除了一些可以的小聪明。
所以说《The Spirit》是粉丝向的。
粉丝看了心欢喜,非粉看了头发晕。
Frank Miller擅长漫画构图,这没的说。
但是如何把一页漫画,填充成一段电影,是他这个导演门外汉要好好了解的。
(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了)-《罪恶都市》还有《300》都是改编自Frank Miller的漫画,两部电影Frank Miller都是编剧兼导演,也许这是Frank Miller也要来导一导的原因吧。
但前两部的成功都有一个经验导演的把关:罗德里格兹不必说,是昆汀一样玩电影玩出花儿的主儿。
《300》的导演Zack Snyder也是拍过《Dawn of the Dead》、拍了《Watchman》的。
另外看看票房吧《罪恶都市》全美首映票房:$29,120,273.00《300》全美首映票房为2810万《The Spirit》全美首映票房:$6,463,278.00 数字说明一切大屏幕的电影是拍给众人看的,自恋的粉丝向还是收敛一点吧!
此片的风格非常类似《罪恶之城/Sin City》:黑暗的背景、漫画般的效果、还有那黑暗中凸现的鲜亮色。
不明就里的人也许会跳出来指责导演抄袭——很多人都会这么做,在指责别人之前甚至懒得去了解一下起码的真相。
事实上,《罪恶之城》与《闪灵侠》的导演是同一个人:Frank Miller。
而这两部电影都是在漫画的基础上改编的,至于漫画的作者,还是Frank Miller。
甚至包括鼎鼎大名的《蝙蝠侠之黑暗骑士》与《300斯巴达壮士》——很“不幸”——漫画作者还是Frank Miller。
如果说国内演艺圈流行“演而优则导”,那么Frank同志则属于“画而优则导”了。
但是同样的花样不能玩两遍,这是电影界的普遍真理。
“爆破专家”迈克尔贝当年把《绝地战警2》里面玩过的追车场面照搬到《逃出克隆岛》里,结果是票房惨败。
所以,几乎照搬《罪恶之城》风格的《闪灵侠》也尝到了苦果。
话说回来,其实《闪灵侠》挺棒的,而且比起严肃黑暗的《罪恶之城》,更多了一些幽默与搞笑,而且里面的几位女主角也都是盘靓条顺的让人喷血。
要怪,也只能怪Miller自己了。
既拍《罪》,何拍《闪》啊!
地址如下http://movies.yahoo.com/movie/1809838857/trailer第四首,那个tv spot: time to believe哪位高人知道这是什么歌超级喜欢的
原本以为这是一部sin city式的影片,没想到完全是一部逗乐片儿阿建议大家不要被它的黑白外表所欺骗了,这完全是一部美国式的恶搞片塞缪尔杰克逊自从《低俗小说》之后没怎么逗乐了,但在这部片子里完全喧宾夺主中间几段cos其确是惊艳绝伦……一句话评语:美国版百变星君(马桶在本片绝对是重要道具……)+Cosplay+美艳女主角+山寨版sin city+三流警匪剧情
将曾经大卖的漫画拍成电影,在招揽客源方面总能占着便宜,如果再加上导演会吆喝,比方说自个就是这部漫画的巨粉,或者说与原著作者神交久矣等等,都能给影片的宣传火力上添些火药。
美国漫画教父弗兰克•米勒“画而优则导”,首先就拿这部『闪灵侠』开刀,诱因之一就是他自认为对原著热爱得无以复加,以致没保住童子身,犯上了而今当前眼目下的导演圈流行病——“向XXX致敬!
” “能把观众忽悠进电影院不是你的错,要是让座儿上的人犯晕就是你的不对了•••••••”观众朋友们,你要是这么责备米勒老前辈真正不对的就是您了!
谁叫你爱瞎猜猜『闪灵侠』就是『罪恶之城』的升级版?
谁叫你总有事没事犯一厢情愿的浑呢?
所以说,这个念想最好在开画15分钟后就揉碎了扔进下水道,否则你会因为失望而导致心态失衡,从而错过欣赏一位几百年来最令人喷饭的漫画山寨英雄——丹尼•考特。
真不明白这位脖绑“红领巾”、在屋顶玩跑酷都会踉跄的家伙是怎么把『闪灵侠』的浑号混到手的,他除了一副打不死的小强身板和养的猫比别人多之外,寒碜到只是收拾两个街头小痞都要被捅上一刀,当然就更别提那段被挂在高楼兽首上的不堪了。
与反派大Boss章鱼博士的泥潭大战可谓看点百出,精彩不容错过,不信邪的朋友可以梳理一下你的记忆库,是否曾有哪位漫画英雄被大铁棒偷袭下身疼得满地乱滚,或是被马桶盖束住双手然后挨上一顿胖揍······ 如果一场场无厘头的打斗让你仿佛置身马戏团,米勒的目标也许已实现一半,至于另一半,让我们在米勒老前辈的引领下,欣赏闪灵侠的臭屁范儿和几位大玩Cosplay的爆乳肥臀横行霸道,看他们如何轰趴超人和蜘蛛侠们在我们心目中树立起的传统英雄主义丰碑吧。
豆瓣多笨蛋,亦多装B犯终于有人用这种手法拍电影了,什么手法?
漫画手法,什么叫漫画手法,比如,漫画中经常出现男的惹女的生气了,女的不知从哪儿拉出一个100T重的大锤,一锤把男的砸入地下,而男的头上只会留下一个闪亮的包而已,又或者女的把男的扔到压路机下一压,男的变成了一片儿,用气筒一打气,又还原了。
这就叫漫画手法,漫画中经常见到,电影中却不常见,并不是现在的电影技术达不到,而是没有人这样演,尤其是漫画的的真人版电影里。
现在,终于有电影这样拍了,这就是这部The Spirit。
这种漫画手法在片中随处可见,比如闪灵侠和章鱼不知道从哪拉出来的马桶,比如他们打斗时忽而成水忽而成地的水面,比如被压在轮子下还说话的胖子,比如胖子脸上被压出来的车辙,比如胖子从左至右切腹时后面出现的日本红太阳,比如被飞镖,被箭,被刀劈开的胖子,比如章鱼从脑袋里倒出来的六颗子弹,比如章鱼打飞机时不知从哪拿出来的两柄重机枪等等等等。
从我一看到闪灵侠和章鱼在水面的打斗,我就知道这是在电影中重现漫画手法了,而豆瓣中的笨蛋除了会说烂,看不懂之外,连个像样的屁都放不出一个,这我可以理解,笨蛋嘛,智商所限。
而豆瓣中的装B犯们,还知道拿它和city和300比较,智商果然高了一点点,但只是一点点而已。
此片我看了两遍,第一遍当漫画电影看,第二遍就当搞笑片来看了。
本片的搞笑之处还是很多的,别的不说,单是闪灵侠随时随地都离不开的帽子,身为中国观众,如果看不到其中的搞笑成分,我只能说你连笨蛋和装B犯都不如了,建议去看一下周星星的国产零零漆。
不过话回来,此片也只有让人看两遍的内涵了,再多看一遍都是多余,一个漫画电影而已。
如果说city是一次影像上的革命,300就是一次影像上的升华和极致,这种风格的电影已经很难再有什么更出人意料的发挥了,因此本片又加上了一些漫画手法和搞笑成分,总的说来,拍的不错,仅此而已。
ps,说到漫画手法,其实我在另一部电影里也见过,只用了一下而已。
法国的喜剧电影宇宙通行证,一堆人坐宇宙飞船到太空后,飞船被坏人破坏,与地球联系中断了,船长说:“ 试试紧急频道。
”船员就跑过去打开宇宙飞船门对着地球喊:“救命---”然后关上门对船长说:“没回答。
”
漫画英雄一直是好莱坞的钟情之物,从记忆中最早接触到的超人到后面轮番露脸的蝙蝠侠、X-man、蜘蛛侠、夜魔侠、光速侠……姑且不论好莱坞的导演是否当真要用这些影片向那些经典的漫画致敬,最少,这些英雄电影带来的视觉冲击,华丽的特效是足够赚取观众眼球。
所以努力挖掘人们记忆中深藏的英雄们是制片商们乐此不疲的事情;尤其是随着越来越高超的视频特效技术,英雄们的屏幕可移植性也越来越大。
最近几年,影片列表越来越频繁冒现“某某经典漫画英雄”云云的角色名字,制片商更是直接用英雄的名字作电影名,大有给英雄们排座位的想法。
所以,送走08年的那个大家伙hellboy(地狱男爵)之后,又一个英雄开始接力——the Spirit!
The Spirit(《幽灵奇侠》)当是年初的份量之作,仅仅以其和弗兰克•米勒这个名字挂上了勾,也足以确定它的视觉冲击保证。
这个年过五十的山姆大叔,激情依旧——最少从他最近几年在电影圈的活跃来看,他的雄心可谓冉冉;这个游走在画与影的视觉“恶魔”,用他天赋奇才游刃地结合着漫画与电影的美学。
无疑,把一个新的漫画英雄搬上荧屏,没有谁恰当得过这位现在集漫画家与导演于一身的弗兰克。
他在《罪恶城市》中创造的黑白泛化的漫画电影美学,定让看过这部片的人震撼良久,记忆尤深。
而同样根据他的漫画拍摄的《斯巴达300勇士》也同样是彼时电影丛林中的一株奇葩——使用滤镜的色彩处理,虽然不是《罪恶城市》中黑与白的强烈对照,但那种始终笼罩影片的昏黄色调,却同样从视觉上带动观者与故事的同调,产生身临史诗神话的震撼。
他的电影,追求的是和他的漫画一般的视觉撼动感。
The Spirit是弗兰克•米勒自称向其原作者威尔•艾斯纳的致敬之作。
这部在他13岁第一次接触就被深深打动的漫画的主角,和所有的美国英雄一样有着特殊的能力和隐藏身份的面具,还有打击罪恶的职责——Spirit是英雄的名字,源于这个原本是一个名叫丹尼•科特的警察在一次任务中殉职后神奇地从坟墓里复活伸出手来,这个大概是最狼狈的英雄诞生场景之一了;然后他跑到他的旧上司那解释了一番他的复活,最后来了句“我应该有个新名字”,接着这个没有被吓到的老警长很意味深长地吐出这个词,spirit。
而遵循着所有英雄电影的惯例,spirit同样有着他的万年对头——章鱼,在电影中看来是和他同样有着不死能力和过人的力量的怪物。
而这个过人力量的设定,很好地为影片末尾的决战中章鱼的那对巨型枪械的吓人和飞沙走石的枪弹四射的浩大场面做了铺垫。
弗兰克•米勒在the spirit中继续贯彻着他的漫画电影美学,依旧的滤镜镜头和强对比的色调——这次集中在spirit的那身黑色装束和鲜艳的红色领带上,以至于让主角的出场就惊艳四座。
可是这种视觉的惊艳却在紧跟的spirit与章鱼的第一次遭遇中大打折扣——这两个势均力敌的男人,上演了一场大概是好莱坞英雄中最没有水平的对手戏。
可以打保票,大凡看了影片这一段的人不会对上面的话有任何异议。
毕竟两个男人像小孩子打架般——而且远当真打架的混混小孩们的那般狠劲——在泥潭上推搡拉扯、放枪、砍砸,谁也杀不死谁而落得的是瘫倒在泥潭中浑身污泥。
这种不由会心一笑的荒诞与滑稽感,和后面接踵而蹴的那幕章鱼博士在查看赃物时日本武士的模仿,以及后面抓获spirit时的希特勒的恶搞如出一辙。
以致通番看完电影才惊醒,原来同样用着几近相似的昏沉的色调的镜头滤镜,但是《the spirit》的风格远与《斯巴达300勇士》的肃杀、威严所不相同,这里的弗兰克•米勒用异样色彩勾勒出的是和spirit那条红色领带同样鲜活的显眼、突出和别样。
不知这是否就是法兰克所说的“忠实于原著基础上的创新”,但是显然他在他强调的另外一点上做得更加成功——那就是塑造他心目中真正的主角,丹尼的初恋情人桑德•沙瑞芙。
那些华丽而性感的装束,和弗兰克所用的泛黄的滤镜色彩配合得天衣无缝,无时不在桑德的出场中映衬她凸凹有致的身材尽显诱人的魅力,大大地在屏幕中改过了spirit的风头,最少对于男性观众来说这是毋庸置疑的。
在桑德的第一次出场,在面对章鱼的搅场时,无论是从定格过后慢速的轻身倒入水中,还是在水中的游动,就已把性感的美丽表现到极致。
这让人不由怀疑这个五十岁老头的滤镜是否就是为了这个他心目中的主角放置。
哪怕不是,桑德无疑是和影片的色调结合得最完美的角色,也是在弗兰克的别样的光与影中最具魅力的女人不要被影片开头的抒情的口述和城市的俯瞰给骗倒,这部片子远不是一部凝重的如它荧幕色调的英雄诗篇。
这是弗兰克这个五十多岁老头的漫画电影献礼,为经济海啸之后的电影氛围注入的一抹鲜红——如Spirit的领带般鲜活耀眼,夸张的漫画电影视觉之后还有夸张的恶搞幽默,这是一部在某个时刻会不自觉一笑的电影。
可能spirit这个有着耀眼的鲜红领带,一席长衫,映衬上俊美脸庞的帅气英雄留给我们的笑料远多于他的英雄事迹。
无论如何,弗兰克还是给我们把一个新的英雄搬上了荧屏;再者,影片末尾的那截被炸剩下的章鱼的手指的跳动,似乎预示这个英雄的故事还没有结束。
我们大可在往后期待弗兰克的这个新式英雄的诠释。
一部有点诡异的片子
斯嘉丽·约翰逊
除了屁股和乳房,还有啥?
有趣的表现手法,幽默,美丽的女人
斯嘉丽敢再美点吗???
商业片不带这么拍的……
哈哈黑人老大可爱的角色扮演
为了斯嘉丽!
这不是佐罗的造型么
期待中的两个看点,其一,漫画风格,受用了;其二,斯嘉丽的扮相,失望了,脑海里期待的AV女郎并没有出现。至于剧情,昏昏欲睡到可以无视。还有,那只讨厌的猫
比较闷的片子……唯一记得这点。
趣味不足,花瓶有余。
又发现一大妞-seychelle gabriel
3.5 多0.5为美女们
超级漫画的风格,主流电影故事。
71
2009.4.2跟老公一起看的
简直想打六分!这片太二太萌了!!!
冲着有Scarlett Johansson勉强给了一星。。。
2009.4.2跟老婆一起看的,说实话没看懂,留下印象的只有我最喜欢的配色和场景,也不知道片子要表达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