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本娱乐致死里说,每种媒体都有自己的倾向性。
举个不是特别恰当的例子就是说,电视更加适合娱乐,书本更加适合说理。
于是电视的内容就有越来越娱乐的倾向性,书本就有越来越说理的倾向性。
那么一路胡乱的推理下去,豆瓣作为网络媒体中的独特组成部分,也有豆瓣自己的倾向性。
我一直想找一个词或一个句子来总结一下,却缺乏能力,一直到我看到评论陈晓东还是胡小东的某张CD时,某人发表了类似这样的言论“靠,那么主流的东西还能上豆瓣?
”然后蝴蝶效应关于结局的众多评论可以作为注脚。
恩,,我自说自话的毛病又来了,,,我来解释一下我的意思。
蝴蝶效应的剧情很简单。
某男发现自己只要阅读自己所写的同年日记,就可以短时间的附体到当时的情景,并通过更改当的状况来改变自己的现在与未来。
结果某男屡次改变后发现,自己在改善某人的情况时永远会伤害另一个人,具体的说,要么他自己受苦,要么他爱的人受苦,没有皆大欢喜,没有happy ending。
这时就有了2种不同的结局。
结局1被认为是商业版,也就是大众版:男主角决定断绝自己与心爱得女人得关系,从此做陌生人。
这样算是两清。
结局2被认为是导演剪辑版,也就是原版,小众版:男主角回到母体自杀,完成了漫画日和里经典的道歉语:对不起,我不应该被生下来的。
豆瓣的评论一窝蜂的推崇剪辑版。
“我喜欢自杀版结局!!!
”“自杀版好!!!
”“自杀版有深度!!!
”“自杀版讲出了人性!!!
”“我就是喜欢自杀版!!!
”我想说的是,如果哪天导演跑出来说,哎呀,弄错了,其实那个你们说的商业版才是导演剪辑版,情况一定会大不同。
一、埃文和他的爸爸、爷爷一样,都有着能够重组大脑,通过对记忆中的事情进行改变从而改变现实的超能力。
从埃文的成长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他有暂时失忆的症状,然后,随着影片的深入描写,你将明白,那些“我不记得了”的事情,其实都是后面埃文回到的过去的记忆中的时间。
原本埃文是在没有任何改变的时空中成长着。
但是当他看他的日记,发现他的一些发生在小时候的事情的细节模糊时,他去寻找他的记忆,使得玛丽自杀。
当他第一次通过他的日记回到爆炸事件时,他改变了他的记忆,他想象他的烟掉在他的衣服上并在身上留下了烫痕。
而正是这原本在正常的时空中没有的烫痕使他发现了自己有这样的能力。
虽说这第一次他并没有改变别人的生活,但是这正是所有事件的开始,也是埃文生命轮回的开始。
随着影片的发展,我们发现,改变显示时间的的转折事件恰恰是他记忆模糊的事件。
:1.垃圾场事件,埃文通过这次事件改变了一次,改变为胖子杀了汤米,凯利堕落的空间。
2.爆炸事件,埃文通过这次事件改变了2次,一次使自己多了烟头烫痕,一次改变为自己残废,妈妈肺癌,其他人生活愉快的空间。
3.爸爸恋童癖事件,埃文回去了两次,一次改变为埃文和凯利幸福生活,汤米入狱,并使自己杀死了汤米,埃文自己也入了狱的空间。
一次改变为凯利死了,自己进入了疯人院,并诊断自己的大脑严重受损,即将死亡的空间。
4.画画事件,埃文在自己杀死了汤米进入监狱的空间中,为了拯救自己再次改变现实,给狱友展示自己超能力时,回到了画画的事件,自己随意在画上画了,自己在监狱里将要做的事情,并把手扎向针,是自的上“生出”两个疤痕。
狱友相信了他,并帮助他看到自己的日记,让他再次改变。
也正是这次,让妈妈怀疑埃文有暂时失去记忆的病,从而让埃文开始写日记。
也就产生了他回到过去的媒介。
5.埃文去看自己的爸爸事件,埃文知道了自己的能力,也知道了爸爸的能力,知道爸爸不是疯子,而是跟他具有相同能力的人,于是他去向爸爸询问该如和正确正确的改变过去,让现实变得更好。
爸爸告诉他不要这样做,这样做会害死他的妈妈。
6.埃文拿刀站在客厅的事件,这是在埃文残废后,妈妈肺癌的空间里,埃文要回到过去让事实改变,他回到了最初写日记的时候,想在这个时候能作改变,但是这个事件并没有作用,于是有在正常空间中埃文那刀的情节出现。
通过一个一个异空间的发生,我们知道了他模糊的记忆中到底发生了什么。
在在每一次到改变中,都同时改变了许多事情,这也包括他的日记。
到最后,在凯利死了,他进入疯人院的空间中,他并没有写日记,只好通过他爸爸录得家庭录影带,尝试改变现实,让凯利复活。
录影带是妈妈生他前的录影带,于是他选择了让自己不出生,这样凯利就会跟妈妈一起生活,这样所有不好的事件就都不会发生。
这也是为什么埃文去算命,算命的说她没有生命线不属于这个世界的原因了。
而影片中,最后,埃文在疯人院跟医生要他的日记,医生说她根本就没有日记,并且医生说他就像他的父亲当时进入医院一样要他的影集,但他的父亲并没有影集。
在这里我们明白了,原来他的父亲是通过影集为媒介回到过去,他的父亲也曾如此疯狂的回到过去去改变现实,这也就是为什么父亲会警告埃文如果他再这样改变现实,会害死他妈妈的原因,因为是父亲曾经历的,也曾去改变的一个异空间。
影片的最后,埃文没有出生。
一切都变得很美好,但是这让我们开始思考妈妈说过的话:在埃文出生前曾流产过2次,而影片的最后独白中,说的是:在他死前妈妈曾3次流产。
这说明前两次流产都是埃文自己回去自杀的,埃文已经在这样的生死轮回中走过不止一了。
无止境的轮回,埃文始终是个没有生命线的人,始终不是这个世界的人。
但是这样推理下去的话,埃文的妈妈流产1,2,3,4,……无数次,直到埃文的妈妈年纪大了无法生育或者是说埃文的妈妈决定放弃生孩子?
实际情况分析埃文的妈妈不可能总是流产流产流产这样的轮回下去,埃文的生命可以轮回,但是埃文的妈妈不可能永远流产怀孕流产怀孕。
轮回像个圆,首尾相接。
但妈妈的生活不是个圆,她是有生命的这个世界的人,他的人生不可能重复着怀孕流产的轮回无止境。
那故事最终的结尾是什么呢?
很想知道。
埃文的爸爸、爷爷不是轮回的生命,因为他们有了下一代,而只有埃文是个轮回,因为他后代,没有将来。
轮回的故事在现在的影片、动漫中经常出现,鼻祖是不是就是这部蝴蝶效应阿?
二、全篇只是一个男孩(或者叫疯子)的幻想症。
由于童年的他对于某些记忆模糊不清,于是,他开始幻想那些模糊的记忆,幻想出各种结局。
直到最后他的大脑严重受损无法恢复,他选择了幻想他在子宫中死亡。
这部电影,很棒,看完后,一个人,活脱脱地呆住了。
有很多片段,他们已经成了记忆的一部分,我们会尽力忘掉这些片段,仅仅是因为我们无法回到那时刻,改变他们。
如果给了我这个可能,让我重回旧日十字路口,如果我能在那一刻预先知道了某种选择所带来的我并不愿发生的结果,让我收住脚步,转身向另一个方向迈出一步,我的历史,会不会就此更完美?
这部电影,不但假设出这种可能,甚至还试着给出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答案:是的,如果蝴蝶在那个时刻,没有飞走,而仅仅抖动了一下翅膀,在时间的链条的末端,将凭空多出一场飓风,更糟的是,没人知道风是在向哪里吹。
当一切都是未知的,我们只能自我安慰似的假定我们所实际经历过并参与改变的世界是迄今为止最好的一种结果,当然,如果你认为那是最糟的会觉得舒服些的话也悉听尊便。
有一种假定,也就是影片中所提供的这种假定,可能是我所能想到的最让人沮丧的了一种了,即,无论更改历史上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将导致一场无法预料到的灾难,(影片只有两处特例,即主人公为了得到监狱室友的配合,而回到过去,用钉子伤了自己的手,以及为了毁掉历史上的炸弹,而拿起了刀子,这两次过后,主人公都回到了既定的时空,不但没有带来重大的灾难性改变,甚至还为此受益)。
假释你有能力看到一个没有自己的世界的美好(正如影片最后三分钟的镜头)换作是谁,都要感到深深的失落。
主人公的不幸是家族遗传性的,但这种看似无休无止的不幸终因时代的进步,可以用影像记录下婴儿降生的过程而宣告结束,纵然这个生命没有胎死腹中,料想在他长大成人之后,在得知自己的这种能力后,也只有被关进疯人院或者自我了断两条路可走。
或许不在这个尘世露面,是他能想到的最好的结局,但,即便这样,仍要有一个母亲为他的早早离去而痛苦不堪。
换句话说,如果一个人得到了可以扭转历史的能力,等待他的要么是历史的灾难,要么是自己的悲剧。
而有两种动力使拥有此种能力的人的命运成为必然,即,悔恨与贪婪——要么是为自己的曾经做过的事情懊恼不已,要么是就是对正置身其中的生活状态不满,渴望改变,正是这两种情绪使我们不时产生要回到过去改变历史的冲动,也正是这两种情绪让人区别于神。
电影中的主人公的所作所为,暗合一个宗教命题,既然我之存在只会为世人带来不幸,那么,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主人公手上的钉痕,隐隐暗示着殉道者式的苦恼。
人人都可能在某一刻产生回到过去改变历史的愿望,这是人性导致的必然。
然而这个愿望永远无法达成,所以人们才得以以现在的状态与关系存在于世。
人们终日忙碌,或幸福,或困苦,他们期待着新的生命的降临,却又对冥冥一无所知,他们只能自我安慰似的为一切拟定一个个答案,一代代恪守着,以期无穷无尽地平安地繁衍下去。
人之所以存在,只因人不是神。
附“蝴蝶效应”注解:蝴蝶效应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气象学家洛伦兹1963年提出来的。
一次,为了预报天气,他用计算机求解仿真地球大气的13个方程式。
为了更细致地考察结果,他把一个中间解取出,提高精度再送回。
而当他喝了杯咖啡以后回来再看时竟大吃一惊:本来很小的差异,结果却偏离了十万八千里!
计算机没有毛病,于是,洛伦兹(Lorenz)认定,他发现了新的现象:“对初始值的极端不稳定性”,即:“混沌”,又称“蝴蝶效应”,亚洲蝴蝶拍拍翅膀,将使美洲几个月后出现比狂风还厉害的龙卷风!
此效应说明,事物发展的结果,对初始条件具有极为敏感的依赖性,初始条件的极小偏差,将会引起结果的极大差异。
“蝴蝶效应”在社会学界用来说明:一个坏的微小的机制,如果不加以及时地引导、调节,会给社会带来非常大的危害,戏称为“龙卷风”或“风暴”;一个好的微小的机制,只要正确指引,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将会产生轰动效应,或称为“革命”。
写在前面:正在写着《12猴子》的影评的时候想到了《蝴蝶效应》,于是又找出来看了一遍,依然被感动地无以复加。
我想,大多数的感知都因为故事精巧的构思和强有力的表现力而掩盖了埃文对凯莉的深情。
而最打动我的部分恰恰是这一部分。
像大多数时间旅行电影一样,《蝴蝶效应》也是带着强烈的目的性试图回到过去并且改变历史。
但是唯一不同的是埃文不是为了自己,都是为了别人,凯莉,母亲,或者是兰尼。
这点在影片的开头也揭示的很清楚:”If anyone find this, if means that my plan didn’t work, and I’m already dead. but if I can some how go back, to beginning of all of this, I might be able to save her.” 影片着重拍摄了”to save her”几个字,很显然埃文对凯莉爱的太情深。
这深情可以甚至让他放弃与她相识的机会,让他们成为茫茫人海里两颗永不相见的水滴。
回到正题。
不可否认《蝴蝶效应》是一部耐看的电影,男主角很希腊很man,演员不多但演技都很到位,构思很奇特,悬念很充足,关于时间旅行的铺陈也很流畅。
单纯从一部时间旅行电影来说已经很不错。
尤其是结尾,颇有能回味的余地。
童年一个小小的举动会对今后的人生产生如此大的影响,不难想象大人们为什么常说“三岁看到老”了。
以下是对剧情的一些解读。
对发生在埃文身上他能通过时间旅行改变历史的现象可以有两种解释:一,埃文患有和他父亲一样的心理疾病。
把时间穿越的前后两个部分串联起来看,他爸爸在听说埃文试图改变过去并且把一切变的完美的时候,他爸爸说了这样一句话:“他必须死,这是唯一的方法。
”埃文的爸爸是一个罹患精神病的人,并且他相信可以通过某些途径回到过去,这点在影片的最后也坐了交待,同时也是埃文的爸爸的医生对埃文说:“你对我大喊的样子,像极了你父亲。
他也总是大喊着要那些影集,尽管那些影集从来都没有出现过。
”埃文的父亲罹患的何种心理疾病影片并未对此作出详细的交待,一方面指出,埃文的大脑是正常的,但另一方面又说埃文的父亲也大喊着要影集。
太显然了,这是种遗传病,埃文和他父亲一样曾试图通过一些记忆(如影集、日记、录像带)回到过去。
埃文是不是精神病?
我们当然可以说时空穿越并且改变历史的事情会发生,因为这是在电影里,但是别忘了,我们正在观看的这部电影是出自埃文的视角来叙述的,所有的一切都可能只是埃文脑海里的杜撰,真正的事实只是他是个精神病,患上这种病的原因就是他点燃了雷管杀了他最爱的人,凯莉。
整部电影都只是虚幻而已。
这点和《致命ID》极其相似,唯一不同的是《致》所有的人物都是主人公的人格构成,而埃文患的是一种“试图穿越时空”的幻想症。
整个电影都是一个绝美动人的想象。
这样的想象出自疯癫的头脑,让我们叹惋。
二,确实发生了时间旅行而且历史在不断被改写。
这样很多人会疑惑埃文为何有这样的力量可以改变时间。
改变时间意味着改变了整个世界,这样就太庞大了。
如果他真的能够改写历史,那埃文回到过去杀死某位历史人物,甚至可以改变一个国家的历史。
所以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出现,导演将穿越时间的点仅控制埃文记忆缺失的几个部分,并且穿越的时间也有限,这样若改变历史也仅仅改变埃文身边的生活。
电影设计的最精巧的一部分也是“记忆缺失”部分,这点又很完美的同后来的回到过去提供了一个契合性,同时又验证了时间旅行悖论。
以下为他成长过程中记忆缺失的几个场景。
场景一:为何埃文会在小时候的课堂上画奇怪的画,画的内容为他拿着刀,杀了两个人,其中一个是金色头发,一个是光头,手臂上有法西斯图案的刺青。
这是后来埃文在监狱里被两个犯人侮辱后感觉愤怒,恰好回到小时候时,继而就画了这样的画。
然后埃文回到这个时间点像信教的狱友展现他是“如何被耶稣托梦”的。
场景二:为何埃文会拿着刀:他从过去回来并且试图想出办法改变母亲得了肺癌的事实。
但是回到这个时间点显然没有任何作用,于是事实并未改变。
场景三:埃文和凯莉在地下室里,埃文的爸爸让他们拍电影,他忽然失忆。
当凯莉死去的时候,凯文通过时间旅行回到这个时间点改变了凯莉爸爸猥亵凯莉的过去,却使这个灾难降临在汤米身上。
这个场景埃文回忆了两次,第二次的时候他用雷管失手杀死了凯莉。
场景四:埃文在监狱里为何突然失忆,然后他爸爸试图杀死他。
埃文通过时间旅行告诉父亲他试图改变一切时,他父亲意识到儿子可能和他一样罹患某种疾病,想杀死他。
场景五:埃文和朋友们在躲在树丛中等待雷管爆炸,埃文失忆直到雷管爆炸完了他才醒来。
后来埃文通过这个时间点时间旅行,救了那对母女而自己却失去了双手。
而凯莉和兰尼很幸福,汤米也变的很善良。
原本埃文并没有打算重新穿越,因为凯莉说他这样做是值得的,但是看到自己的母亲因为自己失去双手而患上了肺癌,埃文又试图重新改变这一切。
场景六:汤米想烧死埃文的狗,埃文试图去救够的过程中失忆一段时间,等他醒来,狗已经被烧死而汤米的人格变得更加扭曲。
最后埃文通过时间旅行回去,兰尼却将汤米杀死,这改变了兰尼的一生。
需要指出的是很多观影人都认为埃文是通过他的日记进行时间旅行的,但是每次他都只会回到记忆缺失的瞬间。
日记记载的事情若没有发生记忆缺失,他是回不去的。
其实总的来看,每一次埃文的穿梭都使事情变得越来越糟糕。
他一共时间旅行了8次。
其中场景三埃文旅行了2次。
但是事实是,不论他做何种努力,凯莉都没有一个完满幸福的生活,每一次的时间旅行改变改变了一件事情,却使另一件变的更糟糕。
所以这样就有了最后一次时间旅行,埃文通过录像带回忆起当初他和凯莉刚刚认识的那一刻,他吓跑了她。
这样她就不会因为他而留在父亲那里,也不会被她父亲猥亵,汤米也不会杀死那对母女。
他们回到母亲身边快乐的长大。
一切悲剧都不会发生。
可是,这又是我最不忍看到的结局。
两个错肩的人,仿佛似曾相识,在相遇的瞬间有千军万马的震撼又如何,回忆起百转千回的曾经又如何, 拥有最深刻最难忘的过往又如何,一切也都只是错肩而过。
就像蝴蝶飞不过沧海,我们永远抵不过仓皇而去的时间。
最伟大的爱情,也终有死亡的那天。
若我来看,即使受过深深伤害,我也要遇见,这样才会不悔拥有短暂的人生,缺失了所爱的人,仿佛白白来了这世界一遭,经历的一切也都是最盛大最美好的假象。
无论怎样,与所爱之人有交集,也算是不辜负自己的深情。
像埃文如此的豁达与忍让放弃,我实在无法做到。
这部电影带给我们的直接的冲击和享受都是来自于时间旅行,所以作为这样一部电影它是极其到位的。
但是从深沉来看,《蝴蝶效应》带给我们思考的空间太少,太紧的衔接和转变让我们无暇顾及导演所要表现的更深刻的主题,有些结局也略显牵强和极端,但是这也是为了电影效果的表现。
蝴蝶效应这个取名也极其形象与真实,扑面而来的是对自身生活的审视。
我是喜欢这部电影的,从大抵来说。
生存于斯世,人人都在期待一个短暂但完满的生命旅程。
幸福成为人最现实意义上追寻的终极,无论它是快乐、健康、亦或是灵魂的信仰。
然而这可能吗?
幸福可能在同一时间指向所有人吗?
人可能穿越一切生命的危险的细节、偶然的灾祸抵达一个完美的结局吗?
人可能以假设、遗忘、轮回的方式赦免自身并拯救他人吗?
有些人的童年是不堪回首的,尽管当时的情景已经渐渐模糊,可是那一块多雨的低压云层一直积压在视线的某一个角落,触景伤情,或者夜半惊悸。
《蝴蝶效应》中,男主角埃文为此回到了过去,通过那些日记上颤抖的文字,埃文进入了自己的童年。
以成年的心智来企图改变童年的磨难。
埃文因此对自己的生命进行了五次篡改,于是,我们看到了五种人生的结局。
当然,随之改变的不只是他,还有他儿时的玩伴凯丽,汤米,兰尼以及他心爱的妈妈。
埃文的人生是一块质地柔软的橡皮擦,不满意的错处可以随性涂改,直到字迹迷乱,纸张破烂。
埃文在人生的剧本中穿梭忙碌。
也许有人认为拥有这种能力的埃文是幸福的。
但是,生命自有它的安排。
总有人幸福,也有人为幸福付出代价,不管是埃文还是他的朋友,生命的结果总不能完美。
埃文没有放弃,直到最后,发现了迷题的答案。
埃文找到了唯一的办法:使自己的生命结束在开始之前,使自己不曾来过这个世界。
他牺牲了自己为了保全他爱的人的生活。
生命循环无终,千变万化。
但是所谓完美的生活,却只能存在于某个午后阳光下的清晰梦境中。
何必再诘问生命。
往事已无法追悔。
但明天,却总是在等待着我们。
就在振翅而飞的那一瞬间,我们下定了决心去面对上帝赐予的每一场苦难,还有美丽。
不到最后一秒,你永远猜不到导演会给我们这样一个结局,这样一首主题曲。
最后我没有哭,也许你有,但我们都会在那短短的最后5分钟,像被一阵刺骨的寒风吹透衣领,寒毛直立,脊柱发凉。
第一次,他回到从前,为了和她在一起第二次,他回到从前,为了还自己自由,重新和她在一起第三次,他回到从前,为了和她在一起第四次,他回到从前,为了和她在一起第五次,他回到从前,为了和她在一起第六次,也是最后一次,他回到从前,为了让她幸福……即使无法和她在一起我不记得第一次看这片子是什么时候,总之一定是心智不成熟的年纪,所以记忆力,这应该是部非常无聊的片子,今天,25岁过半,重新再看,当那首Oasis的Stop crying your heart out想起,他烧掉所有的日记,在没有她的日子肚子成长,我们以为,那是他为了所有人,尤其是她的幸福放弃了和她在一起的愿望以及其它的贪念,结局就这样了吧,结果,当歌曲到了高潮,那句歌词响起……“cos all of the starsare fading awayjust try not to worryyoull see them some day……”让男女主人公在拥挤的街头擦肩而过,彼此心有灵犀的回眸,那是上帝对牺牲自己去换回别人的幸福的奖励,也注定了这部片子会让我们终生难忘。
就像我总是偶尔会想起,辛德勒名单中,拉尔夫·费因斯在优美的小提琴曲配乐中,端着枪坐在奢华的阳台上,随意的射杀楼下的犹太人一样,当声音和画面相配合,那种生化反应让那些镜头不经意间深深刻在脑海里。
也许,每个看完这部片子的人都会审视自己的生活现状,那些不如意的事情,或细小,或让我们痛苦的,都被无辜的罗列出来,去幻想如果不曾如何如何,也许这些事情都将不复存在,去换一个更加完美的当下……这不是片子的负面教育,相反,它告诉我们,生活不会像一面黑板,你可以轻易的擦去那些不如意的部分而仅留下其它美好的事情,也许有可能,但几率小到可以忽略。
即使上帝给我们这种可以改变历史的超能力,我们也必须去被迫接受那些改变可能会带给我们的,也许更加不如意的后果……比如,失去原来我们以为美好的那一部分……最后,可能我们宁愿没有那超能力,宁愿让自己相信,现在就是最美好的结局,所以Don't be scaredyou'll never change what's been and goneJust try not to worryyou'll see them some daySoKeep be on your wayand Stop crying your heart out
一直以来都有听说过《蝴蝶效应》这部电影,但一直都以为是讲科学的,没有看。
差点就错过了这部那么好的片子。
首先,我想说的是:这部电影,很棒,看完后,一个人,好久都没能从片中做出来。
主人公有着一种家族遗传性的“疾病”,可以说是一种不幸吧,但这种看似无休无止的不幸终因时代的进步,可以用影像记录下婴儿降生的过程而宣告结束,纵然这个生命没有胎死腹中,料想在他长大成人之后,在得知自己的这种能力后,也只有被关进疯人院或者自我了断两条路可走。
或许不在这个尘世露面,是他能想到的最好的结局,但,即便这样,仍要有一个母亲为他的早早离去而痛苦不堪。
换句话说,如果一个人得到了可以扭转历史的能力,等待他的要么是历史的灾难,要么是自己的悲剧。
这让我想起了《返老还童》这部电影。
人没有顺应自然发展的规律,必将会不幸。
《蝴蝶效应》的主人公Evan从小表现出异常的失忆、杀人倾向等,并因为种种原因犯下许多不堪回首的错误。
在一次偶然事件中他通过阅读自己童年时期所写的日记从而回到了日记中的场景,他试图通过改变当时的情境来弥补这些过错,然而每次的改变都酿成了更为可怕的结局。
在一次次的“穿越”当中,Evan终于意识到所有的改变都会引发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蝴蝶效应”,所有悲剧的导火索都是自己,所以最后他选择在母亲的子宫中自杀,阻止自己来到这个世界,也阻止了这所有的悲剧。
借鉴,不妥私信删。
花七年的时间创作一部科幻题材电影,可见导演是个偏执狂,在时间就是金钱的时代里,多少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但我喜欢,而七年磨一剑,估计也不会太烂,再说我从小就爱看科幻电影,至今贼心不死,尽管值得一提的科幻电影是越来越少。
据说这部电影有许多版本,区别主要在于结局,看见别人讨论得热烈,于是我心蠢蠢而向往之,而且急功近利,选了最震撼的版本准备一亲芳泽。
前半小时不知所云,一会儿地下录像,一会儿炸邻居信箱,一会儿杀狗,简直云里雾里,我怀疑版本是否完整,但我“一直在努力”,因为这两年看了不少摸不着头脑的电影,连十面埋伏,七剑这类垃圾都能坚持看完,还有什么电影能让我半途而废呢?
有时候,坚持就是胜利这句老话还是对的。
当男猪脚面对日记时空倒错时,好戏开场了,可tnnd就是前戏太长。
看完后,我发现自己上当了,这根本不是科幻片,科幻只不过是借口,爱情才是本质,这就好像这些年神州大地处处都搞“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本以为毕加索版画展是文化,可最终发现四十大元才是实质所在,很不爽。
没准这位导演从中汲取灵感,搞出个“科幻搭台爱情唱戏”。
不过,虽然我很鄙视贴着文化的标签招摇撞骗,但一点儿也不厌恶这部电影,相反,我发现,这当上得很值得,已经很久没看到这么有深度的爱情电影。
男猪一直很爱女猪,虽然从不曾表白,但在女猪自杀后,男猪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中,发誓要改变这一切,挽回她的生命还有他们的爱情。
他以为凭借自己的时空旅行,回到过去,就能阻止悲剧的发生,改变命运,希望生活能变得美好一些。
可他运气太差,也许是导演太残酷,非得把美好的事情毁坏给我们看。
命运虽能被改变,但悲剧从不曾消亡,要么他杀人坐牢或者四肢不全母亲癌症,要么就是女猪被炸死或者变为妓女,于是他不得不一遍遍的回去,一遍遍的改变命运,最终又一遍遍的绝望。
追求过爱情的人们一定会叹息,可怜的男猪。
所谓片名蝴蝶效应,最通俗的解释是,看上去改变很小的一件事情,却能引发连锁反应,影响一连串的事件,最终面目全非,反过来也一样,想要获得某种结果,并不能靠简单的改变其中一个原因。
也许是男猪突然明白了蝴蝶效应的复杂性想一了百了,也许是某次时空错乱后女猪对他说的话,本来可以选择和母亲一起生活,但还是选择和变态的禽兽父亲一起住,因为能每天见到你,这句话更坚定了男猪拯救她的决心,甚至不惜用生命的代价。
于是他用了让你绝对意想不到的匪夷所思的方法,消灭自己,从而让爱人包括自己的母亲和朋友们全过上了幸福生活。
另外版本的结局没看过,也不会再去看,我想我看到的这个结局是最棒的,最酷的,同时也是最悲剧的,一贯认为,惟有悲剧,爱情才显得如此魅力。
当然深究起来,逻辑漏洞比比皆是,可我说过,事实上这是一部爱情电影,而在爱情世界里,什么都需要,唯独不需要逻辑。
五星。
假如真可以让时光到流 你会做什么一样选择我 或不抱我假如温柔放手 你是否懂得走错了可以 再回头像歌词里一样,也许很多人幻想着自己能有回到过去的机会,改变自己的人生。
而电影男主恰巧有着这样的特异功能,然而他一次次的回到过去,在自己人生的节点上不断做着不同的选择,然而他的人生并没有像他预想那样变好,反而越改越糟糕,直至他决定回到最初的原点掐死尚在腹中的自己。
人生从来不是什么设定好的游戏,一次次读档就能打出所谓的HE,这个时候我想起不知哪个动漫男主说的话,无谓后悔,这一生只为自己而活。
我也曾想过,如果从一开始,男主不是想着回到过去打出一个完美结局,而是靠双手努力生活去改变自己和女主的人生,一切会不会不一样?
尽管同类型电影里这部名气最大,但可能是相似的题材看多了,这部现在看也不太惊艳和震撼了,演员演技也都很一般,女主长得很路人,看完了还是没有很感动
最后一次回到母亲腹中,选择用脐带阻止自己的降生,或许真的是最佳的选择,一切不再与之相关。其实父亲早就告诫过他,要成为救世主很累,你以为的尽善尽美可能就会有另一面的纰漏。
混沌理论认为,即使在一个确定系统中,如果描述该系统变化的方程式为非线性的,那么初始条件最微小的改变,也可能引起灾难性的无法预计的后果。唯一自我救赎的途径就是改变未来,而非试图去寻找“过去将来时”。
如果一个魔鬼在你最孤独的时候出现在你面前,告诉你生活中的所有细节讲以与以前一致的顺序无限重复下去时,你会做何感想呢?这些话是否让你崩溃?是否让你充满快乐?我却想到了《蝴蝶效应》这部电影,当我一次次费力地涂抹却不能让结局变得更好时,尼采在《快乐的科学》里说:大多数人会被击溃,只有极少数对生活本身和过去的生活均无遗憾的人,才会为这席话跺着脚叫好。
忒TM一惊一乍的,完全是一恐怖片!!不得不承认很多恐怖镜头我是用快进才得以止住把碟子从碟机退出的念头。看完碟子直接就想给掰了扔垃圾堆
绝对的经典之作,现在才发现男主角的了不起,他做了一个男人为他爱的女人能做的最了不起的事情——让她忘记自己
对过去选择的后悔和假设都是无意义的,它未必能够导向优于现在的可能;所以,我们只能(也必须)相信:每一次的选择都已是最好的选择。Anyone can't play God. 就像蝴蝶飞不过沧海。
有生之年把四个结局都看全吧哈哈哈
或许,我也应该用脐带勒死自己
让人拧巴的电影不论它拍的多么有智慧 还是让我好难受 评星的判断并不是手法多么巧妙构思多么缜密 我还没到那个高度 只会按照感觉判断 结果是我宁愿看傻傻笨笨快快乐乐的 我宁愿不知道这些黑暗拧巴痛苦的事儿 幸好结尾是有爱的。
逮着机会可以改变历史,那还不赶紧狠狠的重新做人,结果却发现越改越无力。。活在过去是可悲的,别老想着重头来过,说不定还不如现在呢。。揭示的寓意是深刻的,可是中间过程只是苍白而已。
其实珍惜当下才是最好的,婴儿版的结局很震撼,也是最能呼应影片中各种线索的一版,但倘若一开始便没有出生,其实也是另一种圆满了不是吗?个人更喜欢擦身而过的结局,遗憾才是人生常态。
还有好多好多可能性,最后的结果也只是千万未来中的一个吧。没有特别深的触动,只是最后结果自己的方式稍微震撼了一下,这个伏笔埋得很漂亮。
逻辑弱,很多地方经不起推敲,纯粹当爱情片来看的,最爱一个人,不是要让她永远和你在一起,而是让她不会受到伤害
蝴蝶与其他科幻电影的不同之处就是,即使男主拥有超能力,也是个俗人。导演留下的种种细节都昭示着他自私、自大、逃避性、贪图享乐的特征。譬如埃文真的那么爱凯利,为什么7年一个电话也不打给她。又譬如与女主弟弟厮打为何非要置于死地。他身上有着太多真实人类的劣根性。这种超能力换作任何一个现实的人都无法把握。不存在没有私心和私欲的人。你不要觉得埃文无脑,笨,懦弱,这才是真实的辛酸。谁也不是完美的超能力者,你更改因,就要承担果。埃文在一遍遍回到过去,他父亲同样也在一遍遍改变埃文胎死腹中的未来。这就是认清现实的重要性。水满则溢,月盈则亏。人生永远存在遗憾。
我总觉得没有评论得那么好,形式新一点,其余的就是来来回回乱扯嘛!
谁他么说这是个硬科幻的?不就是魂穿到过去的自己身上改变时间线嘛?!老梗!
不完美不舒服斯基,才刚看过 源代码。电话号码555xxx 果然电影电视专用号码
stop! crying your heart out! 其实我觉得片子好渣 人也好 剧情也好都透着一股做作的气息 导演除了讲故事什么都没做成 好!渣!故事也就 (;¬_¬)心理你个毛 其实是神棍 噱头比剧情强大
也许是天不时地不利人不和,每次看它都是无比纠结~我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