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别说你是他的……(九十几岁的人啦)董建华亭。
卖美金买港元,总没错。
2、删除。
Love Lucy. 35岁套餐。
再难过的事,多少年后想起,都是甜的。
3、2003,香港人最难熬的一年。
胸脯好大。
何志平(求签:凡事不吉)。
4、自摸奶罩。
我婆婆可不知道我以前干这行的。
结与劫。
5、应众要求,还是要做老本行。
餐厅生意一落千丈,一身债务没钱还。
面具。
嫖客烧炭死。
6、剃毛。
滑不留手,猪油般幼滑。
胖女的鸡脱了毛。
下面也包了—Hygiene. 7、沙士屎。
Performative: 天各一方,相见已不相知。
Veterinarian. Trauma.8、一毛一例汤。
壮观(Why so many?)找到我却又不认得我。
9、周文光(罩嘴)。
香港人最擅长的就是善忘,何必失忆丸。
十一个西班牙帅哥走了,十一亿中文同胞来了。
10、表哥,长沙师范大学,亲戚一场,血浓于水。
爱-钱(攒钱做小生意)。
新移民。
11、醉拳。
带电器去祖国,赚八万——我一个月就赚到了。
不管黑鸡白鸡,赚到钱就是好鸡。
成功人士怎么会不开心,做人要进步。
做大事的人,不拘小节。
老婆不卖,孩子可以考虑。
12、表哥又成表哥,赔钱损货。
军方关系,有背景就有生意做。
不搞,光睡,一晚。
13、邓伯伯去世时去人民大会堂鞠过躬。
蹲过秦城监狱66天。
14、另一方面,我只有你一个亲人。
我爱你呀。
15、香港也是先苦后甜。
香港回归五十周年。
16、见过儿子,却未相认——毛(表还是要送的)。
奶奶。
17、人善天不欺。
美国总统汤告鲁斯打电话给我,一港元兑7.8,旺角油田世界产量第三,五年0失业。
二十年都不用交税。
各种福利,一世无忧。
求卸任。
珍惜今日,就是明日最好回忆。
时间来到了2046年,80多岁的阿金(吴君如 饰)来到了山顶,阻止了失恋青年卢力士(杜文泽 饰)服用可以删除记忆的药,并开始给他说起了自己的往事。
2003年,是香港人最难熬的一年,“非典”肆虐,人心慌慌,经济也受到了考验。
这年,阿金求到了姻缘签。
阿金遇到了茶餐厅经营不善想烧炭自杀的嫖客周生生(黄秋生 饰),她答应借钱给他还债,入股成了茶餐厅的老板娘;阿金帮嫖客陈沙士(郑中基 饰)找老婆,他老婆(李心洁 饰)找上门才知道他是精神病院逃出来的病人;阿金遇到了工作在治疗SARS第一线的医生周文光(黎明 饰),他每天晚上来餐厅吃饭,最终因感染SARS牺牲。
阿金回忆起1980年自己刚开始做鱼蛋妹时碰到内地来的表哥阿坤(张学友 饰),他一心想着做生意赚钱。
第一部里阿金怀的就是阿坤的孩子,面对要回内地发展、如果没钱可以卖儿子的阿坤,阿金把孩子送了人。
2003年,阿坤向阿金求婚,两人刚结婚,阿坤就骗阿金签下了离婚协议书,之后他因涉嫌商业诈骗被警察带走。
阿金发现自己的户头里多了900多万,原来阿坤和阿金结婚一方面来为了洗钱,另一方面阿金也是他唯一的亲人。
阿金告诉阿坤当年的孩子是阿坤的。
阿金后来见过自己儿子。
但没有相认,他有他的生活。
阿金看到卢力士戴的手表,正是自己当年托人带给她儿子的,她明白卢力士正是自己的孙子。
香港回归50周年,已连任八届的特首刘德华(刘德华 饰)发表讲话,香港经济已经前所未有的繁荣,未来二十年人民不需交税,以后可以终生享用免费教育、房屋、医疗以及老人福利。
“阿金,你真是个有情有义的妇人。
”“我还以为我很低调,原来我这么红,应观众要求我再回去做鸡算了。
”“SARS一来,哪一行都熬不过去,还死了很多人。
”“我发起一毛一例汤运动,我在凤姐网站登了广告,所有凤姐都可以拿一根毛来换一碗例汤。
但我没想到竟然有这么多的凤姐不惜抛头露面来排队就为了一碗例汤。
”“求人不如求己,自力才能更生。
”“不管是黑鸡还是白鸡,赚到钱就是好鸡。
”“所有成功的大企业家都是六亲不认的,做大事的人不拘小节。
”“如果你没钱,你会不会老婆儿子也卖?
”“老婆不会,儿子可以考虑。
儿子可以再生,干嘛不卖啊?
”“做人这回事,不过是场梦,用不着那么清醒。
嫁给我吧,我保证,你以后无忧无虑。
”“香港也是先苦后甜的。
”“我姓奶,单名奶。
”“昨天美国总统汤姆克鲁斯打电话给我……”“人善天不欺。
”“1港元兑7.8美元。
”“总之你拿着三颗星的香港身份证,你一辈子都不用愁。
”“珍惜今日,因为它就是明天的美好回忆。
”依旧延续第一部里众多男星捧月的模式,郑中基那段真的不怎么样,黎明那段很感人,张学友叫表妹立马想到《东成西就》里的丐帮帮主。
不管是第一部里的北姑还是第二部里只认钱的表哥,内地人还是不受人待见啊,
破天荒的看一部港产片哭了三次,破天荒的看完后花110元买了港版原声大碟毫不手软。
女主角阿金是一只“鸡”,即性工作者,在她身上几乎集中了港人的特质:迷信、想发达、实干、豪爽、乐于助人、勤奋、屡败屡战、有人情味。
看着身边的姐妹都有好归宿,她也想嫁作人妻,于是就真的有个男人送上门来,要她当老板娘,却在当晚翻云覆雨之时一命呜呼。
人生,原来可以这么戏剧化。
而这,只是其中一幕而已。
看这部电影,时间跨度从1980到2046,你有时会觉得自己在看一部闹剧,一群疯子在瞎折腾;有时又觉得莫名其妙的感动。
它居然用了一半的时间来讲述2003年——有没有那么一年,在你回顾的时候只感到发自内心的恐慌?
如果有,我只想到2003年,那种恐慌还能看到颜色,是白色的。
阿金说,“那一年,人都疯了”,疯了的表现,不仅是嫖客进门时先量体温,洗净全身,再用包装纸把自己除了五官之外卷得严严实实;而是更多的来自人性深处的拷问:有人从疫区逃出来求租,你接受吗?
非典医务人员来买饭,你接待吗?
我这样说可能会让人觉得主题太沉重,但是在看电影的时候,你只记得笑,笑完了或者会哭。
影片的后半部分,从1980年开始回忆。
于是,那些几乎跟我同龄的老式的收音机、复古的黑白电视机,统统都回来了。
说实话我很想掐死阿金的表哥,贪慕虚荣,假情假义,不学无术到处招摇撞骗,但是,看到后来,又着实觉得,他其实也不是那么坏。
直至到影片末尾,当田蕊妮、黄秋生、郑中基、张伟健、黎明、张学友、刘德华……当他们的脸用定格的方式一张一张放出来的时候,才是感慨最深的时候。
我知道阿金其实想表达什么:你们现在受的苦算什么,想当年,那么辛苦,我都熬过来了啊。
然后就看到了2046年的烟花,看到最美丽的香港夜色,再回忆过往的时候,脸上应该是带着欣然的微笑的。
电影里有句字幕说得特别好:珍惜今天,因为,那可能成为明日的美好回忆。
我一直在想,《金鸡》与《金鸡2》,谁来的更好看?
根据孤鸿“原创永远是最好”的原则,当然第一部好。
两部都是应景之作,第一部反映80年代香港大经济,第二部则反映Y2K时代以及香港人对未来美好的企盼,完全秉承了第一部的风格,结尾处比较幽默,虽然为了符合第一部的剧情所以新增了一些情节,但逻辑上还算贴切,而且假如了一些大陆的元素,所以你会觉得真实、无奈,但是导演本身有好的愿望,所以永远存在好的结尾,对于香港人,我觉得完全可以当立志电影看了。
08年伊始,雪灾,香港也是不寻常的冷,羽绒服正紧急从各处运来,市民哄抢,金鸡费尽千辛万苦终于抢到一件。
金鸡在电视里看到雪灾中人间真情,人们的返乡情节,为寻找生病的女朋友徒步在高速公路行走的民工,热泪长流,也下了决心北上去监狱看望她的表哥。
两人相见,无语凝咽。
艳照门事件沸沸扬扬,全国人民都在谈论。
金鸡接待的一些顾客中也总有些偷偷携带相机和摄像机,想拍些艳照,并要求金鸡模仿《色戒》中的动作,据说香港的有钱人最喜欢的就是汤唯,美丽又自爱,学汤唯一定会鸿运当头的。
金鸡的一些艳照也流传到网络上去了。
随着艳照门愈演愈烈,(闪过谢霆锋一家各自言论画面,阿娇事件,香港女明星人人自辩等等画面),金鸡越来越担心,没想到她一楼一凤的生意好了起来。
艳照门时间让大家更开放了。
金鸡感觉鸡的地位没有以前那么不堪了。
(陈冠希告别娱乐圈画面,各个女明星画面)。
香港出现一个变态连环杀手,专门找一楼一凤并杀之,整个香港为之震动,(香港高管发表讲话请一楼一凤注意安全)凤姐个个自危,接客越来越谨慎,最危险的时候金鸡与杀手隔门相望,最终,香港人民擒获了变态杀手。
世界又太平了。
香港爆发手足口病,金鸡偷偷地去看她和表哥的儿子。
一些小朋友死了,但最终香港人战争了这场灾难。
金鸡的儿子也活了下来。
金鸡看电视,发现火车脱轨了。
由此把“火车出轨并不可怕,出轨了被撞到才可怕。
”作为道理讲述给她的顾客们听,一位顾客若有所思,但终于被老婆撞到,发生了一场争吵。
圣火来到香港,香港到处是红色的海洋,金鸡热烈得欢迎圣火到港,并把自己的房间装饰成圣火的模样,做生意时使用圣火作为道具,而且家里不开灯,只用火把,由此生意大好,也差点酿成了一场火灾。
国难爆发,汶川大地震,香港朝野俱动,一队队医生开往前线,市民走出街市募捐。
金鸡大为触动,和姐妹们共同发起“免费接客,嫖资捐往灾区”的活动,她们的事迹被广泛报道,金鸡在采访中声明:“我们的钱是干净的,不是贪污不是受贿,是用辛苦的劳动赚来的。。。
”金鸡的街坊们都很客气地招呼她。
奥运会开始了,金鸡联络了许多老顾客,大家一起看开幕式。
大家开开心心地坐在一起,非常温馨和谐。
经济危机来了,股票暴跌,雷曼兄弟宣布破产。
世道不景气,金鸡的小饭店意外地接待了很多以前的有钱人,原来他们现在都没什么钱了,要节省开支,有些人流落街头。
有一个人最后一次在金鸡处过夜,从金鸡家的窗口跳下去死了,原来这就是著名的证券机构某高管。
金鸡的股票没了,表哥曾经给她的900万也化为零。
金鸡又要从零开始,乐观的金鸡鼓励了很多人。
神7升空了,美好的夜空中,香港依然璀璨,金鸡相信自己的未来会升得更高,看得更美。
一直都觉得吴君如演没心没肺的傻大姐演的很到位,看之前也是抱着看一个喜剧放松的心情来看的。
开头一看到她就觉得有那种自带的喜感,小眼睛、略大的嘴唇、一本正经演老太太的样子让人忍俊不禁。
她在给一个收到感情创伤想要忘记过去的男孩讲述自己的过去,希望以此来激励男孩振作下去,跟着她回到过去2003,也许这一年对香港来说是苦难和难忘的一年,疾病让整个城市陷入恐慌,生意失败想要风流死去的周生生、精神有疾病想要屏一根毛找寻失散的妻子然而见面却不相识的男子、坚守岗位与家人隔离被大众远离的医生……金都用她的热心和善良帮助他们温暖他们,香港人积极向上豁达乐观的精神在金身上闪耀。
表哥也许是她成年以来第一个亲吻和喜欢的男人,虽然多次被他欺骗和不在乎,甚至为他生下他并不知道的儿子,内心却仍然给对方留有余温。
牙齿卡菜的表哥来找她结婚,她一口答应。
结婚第二天就被离婚,依然会倾尽所有为他去请律师。
她就是这个世界上最傻、最乐观、最豁达的人,她的心就是金子……我看到有人问,她的表哥爱不爱她,我觉得爱不爱已经不甚重要了,但表哥心里一定是对金有愧疚的。
金每次见到他,给他的都是喜出望外的笑脸和关怀,而他给金的却是一次又一次从她的钱袋拿钱和离开。
最后的结局很好,男孩憋着尿听完了她的讲述并重新振作起来,笑着要去找回女友。
她也惊讶的发现,男孩竟是自己的孙子,还告诉男孩自己姓奶单名一个奶^_^挺过2003年的香港由刘德华当了特首,一片祥和繁荣。
吴君如是一名很优秀的演员,努力演好每一个角色,即使都是些可能一般女演员不愿意演的“丑角”,但这是她的工作,凭着刻苦与坚持,她走上了属于自己的路,在《金鸡》中的出色表演,赢得了2003年度台湾金马奖最佳女主角的奖项。
非典时期的香港,典型的香港生活。
和大部分香港职业人一样,阿金勤奋敬业,积极乐观、豁达进取,只是她的职业身份是“鸡”,有一则影评说的好:如果阿金的职业是个医生或者厨子,那这部电影就可以叫做《大长金》。
职业无贵贱,这完全也可以算做是一部励志影片。
如同欣赏吴君如一样,对阿金这个角色,唯有欣赏,谁看完后要说同情阿金,我肯定他是个伪君子,同情意味着不平等,只有自认为高人一等时才有脸说同情。
影片结尾那句话真是很温暧:珍惜今天,因为它是明天美好的回忆。
因为男神张家辉我看了《金鸡SSS》,那部片子前半部分可以说是无节操啊,影片后半部分所表达的情感和前半部分明显不一样。
由于最近想要放松,所以想看些喜剧,我承认我把《金鸡2》当成喜剧了,之前看过吴君如几部片子觉得演技挺好的,总是在扮丑,但是演起戏来又觉得那样认真的女子。
吴君如饰演的阿金,我觉得这个女人是不容易的,就像是她躲在厕所里听朋友说着自己也想当她伴娘。
吴君如的泡面头显眼的发色,和80多岁的时候满头白发让人觉得伤感。
影片开头黄秋生饰演的周老板,要不要那么的无厘头,因为压力想要自杀,却在最后一刻容不得他后悔的时候死掉了。
还有郑中基饰演的嫖客,有一段我总感觉阿金很累,尤其是郑中基躲在厕所里阿金敲着厕所的门对郑中基喊着你怎么这么自私。
可是最后阿金帮郑中基找到他老婆的时候,阿金才知道原来郑中基已经是一个神经病人了,他可能永远都在寻找,但是却又很快忘记。
2003年,大概是中国人痛苦的一年,非典给人们带来的灾难。
如果每个人都是阿金那样,那个口罩医生也许就会不一样,尝尽了冷暖最后离去,阿金对口罩医生应该是有好感的,一开始阿金想要帮口罩医生按摩减压,口罩医生拒绝了,可是当有一天关掉店门的时候阿金看到站在门口的口罩医生,口罩医生说他要减压。
也许那是口罩医生第一次那么安静的坐在那里,可是阿金不知道他得了非典,阿金和口罩医生提到回家的时候,口罩医生无助的哭了起来。
讽刺的是,转眼间电视台上就是领导人的笑容还有宣布从非典区剔除了香港的名字。
当阿金的茶餐厅热闹起来,新闻里却宣布了口罩医生的死亡,当口罩医生大大的照片在电视机里,阿金的手覆在他半边脸上的时候,看到他那双熟悉的眼睛,阿金终于哭了起来。
这个沉默寡淡的医生,这个救助别人的医生离去了。
他永远不会出现在阿金的店门口了,人们再也不会对他避而远之了,只有阿金记得。
当阿金和年轻人谈到阿坤的时候,说实话一开始觉得阿坤还不错,但是在看到阿金怀孕想要告诉阿坤的时候,阿坤却要走了,而且还打算把阿金送给自己的手表卖掉,我觉得阿坤好无赖啊,她没有告诉她,也许爱情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误会便夭折了。
阿金的孩子给了美国华侨,可是阿金却没有一起走。
阿金是留恋香港的吧,留恋这块土地,她不舍得离去。
多年以后当阿坤回来要和她结婚,把自己的钱都打进她的户头,阿坤被带走的时候我才觉得我错了,阿坤的心里终究还是有阿金的吧,他说阿金是她唯一的亲人。
阿金最后告诉他当年那个孩子是他的,阿坤说一定要认回孩子,阿金看着阿坤被带走,也许再也见不到他了,最后只剩下她一个人在机场哭泣。
那是她美好的回忆,哪怕伤心也不要忘记,阿金没有找回儿子,她怕打扰儿子的生活吧,所以最后当她看到卢力士戴的手表的时候,她终于明白卢力士是自己的孙子,最后卢力士问她叫什么,她说单名奶字,叫奶,卢力士叫她奶奶,阿金激动的抱着她,我不知道她的生活有没有遗憾。
就是一个“奶奶”足以让她失控。
珍惜明日,因为她是明天的美好回忆。
也许不会再有这样的老电影了,也许吴君如再也不会像电影那么撕心裂肺,于是再也抓不到过去的时光。
第二部里面黄秋生的出现很让人惊喜,不愧是修炼到家了。
张学友的演技也是堪称优秀,居然可以演出这样的人物来。
情节和第一部有交集,很好得解释了一些细节。
尤其是因为张学友而怀孕那些片段。
黎明的医生真的让我很动容,先是抑止不住的哭泣,后是电视屏幕上大大的遗像。
从来没有真切感觉到SARS对港人的威胁和影响,真的很为坚强的港人感动。
刘德华的特首作了八任了,有意思,不过他的公众形象倒的确很不错。
汇率1:7真的好解气,而且是美国主动要求的哦,好像美国总统是汤姆××斯?
没听清楚,哈哈。
还有香港三星身份证,有创意啊。
刚刚在家看了“金鸡2”,不得不佩服香港人、中国人甚至说是人类……无论多难熬总会熬过来的……就像电影里出现的最后一句:今日的努力就是为明日美好的回忆……虽然一切不可以这样普普通通的概括,但这也是实话,人最大的财富就是回忆,无论是关于知识上的还是情感上的,这笔财富的重量都是别人所无法承载的。
金鸡1拍的是什么,我不知道,但金鸡2却是对香港人一个很好的缩影,他们的“出头”,得之不易,也是全依赖于他们的努力,狮子山下鼓励了多少人,金鸡2又会让多少香港人深有感触……虽然,我并不是香港人,但如此临近的地理环境却让我们从小接触者香港文化,他们的坚韧打不倒的精神确实著就了这个城市,金鸡2里充满了香港人的小细节小文化小变化,虽然给人感觉很市井,但这就是生活中那些真实的小人物,有泪有血的小人物……吴君如饰演一位叫阿金的“鸡”,就是这样一个最为底层的人物也透着如此强烈的生命力。
黎明演的“口罩医生”也是让人很疼心的角色,2003年非典肆虐香港,医生的压力从那些阿金的店员和餐厅顾客的咒骂声中已经能看见……那时个犹如恶梦的时期,金鸡2也把它记录了下来。
黄秋生的角色倒是很讽刺,烧炭自杀,我还很记得香港新闻里整天会报道,生意失败烧炭自杀,想反悔都不行,这就是生命,当你背弃它的时候,它也会毫不犹豫地离开你……其实,我不敢去估测编剧在写这些故事的意思,表面看来似乎是无厘头,很套用当下香港的状况,但这部如此“市井”的电影也必定会让人深思,不管你想得是不是跟编剧一样……美好永远存在,只看它和你的距离是多少……我们正是活在当下……
珍惜今日,因为它就是明天的美好回忆。——没有第一部好看,差的不是一点点而已。不过插曲依然个个都很赞,每一次《一生何求》响起时都很让人唏嘘……有回忆就是好的,不经历苦难,怎会知道生活原来可以这样美好。04.13
几十年后回想起来,当年再困难的日子,都是甜的。比一差好多。
这一部作为对第一部的扫尾工作,做的戏份不够足。故事已经拖沓到无以复加的地步,有点儿可以在渲染香港精神的感觉。在整个片子中噱头里,似乎都极为像小学生写的作文,他们希望香港的美好有些不着边际了......
四大天王四缺一啊,来了仨
没传的那么神吧,感觉不好看。
纵有大卡司云集,遇到烂剧本,也无力回天,没看过金鸡1或许还能下咽,但不幸已看过,只能说狗尾续貂。
当年SARS结束后年末减压片以及温情杀,北姑来袭,洗地鸡,刘特首的梦境和阿金的鸡汤
又见非典,虽然造作了点,但仍是有许多感人的细节
延续第一部的故事风格,把背景设定在非典疫情期间,在嘻笑恶搞中展现人生百味,前半部分比较散乱,其中黎明口罩医生的部分我个人很感动,后半部分完全由张学友撑起,表哥的角色让人又爱又恨,两部《金鸡》刻画了一个底层风尘女子的人生奋斗史,一个香港的时代发展史,这种金鸡精神不断给人希望和力量。(7.5/10)
华仔当特首,最大愿望就是汇率变成1港元对7.8美元吧!2003年春天,对港人来说真的很艰难
被香港市民不可言敗,越挫越勇的精神感動,裏面的插曲也非常好聽啊, 都是香港時代的標籤。
一二一比,立见高下。第二部比较做作比较不给力,但是还是给个还行吧
学友演得真不错
张学友和吴君如的后半段还行,其他时间都是各种疯疯癫癫的表演和做作的怀旧,不如第一部。。
... No story.
三星半 香港小市民的生活务实, 用心但是不泛滥
表哥出现的刹那我恍惚了~
逊于第一部,或许是刻意要制造某些效果,但“刻意”得有些造作了 。
有些狗尾续貂了,其实真的没必要交代阿金的儿子到底是谁的,这样都说的明明白白反而破坏了某些感觉,而且片子的套路一成不变,但是一生何求这首歌反而没有1的结尾时听到那么有感触。
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因为阿金独特的乐观和积极态度,所有磨难挫折都像是被万花筒过滤一样,别有美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