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唐顿庄园第一季

Downton Abbey Season 1,当顿庄园,唐顿庄园 第一季

主演:休·博纳维尔,米歇尔·道克瑞,劳拉·卡尔迈克尔,杰西卡·布朗·芬德利,吉姆·卡特,布兰登·柯伊尔,琼安·弗洛加特,罗伯·詹姆斯-克里尔,丹·史蒂文斯,佩内

类型:电视地区:英国,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0

《唐顿庄园第一季》剧照

唐顿庄园第一季 剧照 NO.1唐顿庄园第一季 剧照 NO.2唐顿庄园第一季 剧照 NO.3唐顿庄园第一季 剧照 NO.4唐顿庄园第一季 剧照 NO.5唐顿庄园第一季 剧照 NO.6唐顿庄园第一季 剧照 NO.13唐顿庄园第一季 剧照 NO.14唐顿庄园第一季 剧照 NO.15唐顿庄园第一季 剧照 NO.16唐顿庄园第一季 剧照 NO.17唐顿庄园第一季 剧照 NO.18唐顿庄园第一季 剧照 NO.19唐顿庄园第一季 剧照 NO.20

《唐顿庄园第一季》剧情介绍

唐顿庄园第一季电视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该剧是英国ITV出品的古典剧,由荣获奥斯卡的金牌编剧Julian Fellowes一手打造, 明星云集的演员阵容极其耀眼。 第一季的故事从1912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Grantham的伯爵的头衔及产业只能由男性继承人同时继承。现任伯爵Robert通过迎娶了极富有的Cora才让产业得救,同时她的巨额财产按照契约永久的成为伯爵资产的一部分。没有子嗣的伯爵只能让侄儿Patrick成为法定继承人(即大女儿Mary的未婚夫)。可Patrick却在泰坦尼克号事故中丧生,而他们的远房亲戚Matthew将继承他们的一切,包括伯爵夫人的个人巨额财产。围绕财产的继承问题,Mary和Matthew的情感纠葛,Grantham一家和仆人们的关系,会发展会怎样的故事呢?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生旦净末丑断林镇谜案第八季班卓琴缘亚利桑那天堂岛疑云:圣诞特辑2022老枪蓝海少女妙女神探第六季消防厅旁警察厅丹麦女孩恋爱有效期天下第一SAS:叛逆勇士第二季BuildNEWWORLD假面骑士Grease男主大甩卖王者之剑人间烟火花小厨青春期猪头少年不做怀梦少女的梦黑瞳海贼大冒险现场清理人第一季欲望手机:天使诱惑荒野机器人麻辣开锁王THEMOVIE笙秋AYAKA‐绫岛奇谭‐神奇的灯泡危机行动芭比之美人鱼历险记金丝笼

《唐顿庄园第一季》长篇影评

 1 ) On Lady Edith ——关于我为什么喜欢二小姐

我印象中二小姐第一次出场是在三姐妹赴titanic事故中遇难的表兄(downtown原继承人,Mary原未婚夫)的葬礼的时候。

作为未婚妻的大小姐Mary未露一丝悲伤,二小姐Edith却在三小姐Sybil的安慰下一路流泪哽咽。

Mary嗤之以鼻:“Do you have to put on such an exhibition?”其实这三姐妹的形象,至少是最外表面的那层性格已经在头一次出场的这幕戏中简单明了地一下立在眼前了。

最初只是草草一瞥并排起来的三姐妹各自模样,我想我也许会喜欢Edith,最初印象说的不过是合眼缘罢。

最初多少有主观臆断下为刚认识的人物们幻想出一个个模糊的人格轮廓,后来在这剧情发展中大多被推翻。

有一点印象慢慢被肯定,那就是这位老二至少在第一季中明显被放在一个没什么存在感的位置。

她的个性还未像老大Mary和老三Sybil如此鲜明和夺人眼目: Mary的表里不一,克制与外冷内热,看似成熟却常透露幼稚空虚……这些复杂特质让她的戏很吸引人很好看;Sybil无疑是打一开始就最讨人爱的角色,天性善良正直,在冷冰冰的蓝血人家族里最有血性的年轻人,信平等又推女权,全力帮女仆Gwen找秘书的工作,第一个穿上裤装让全家人瞠目结舌,战时去做护士等,总之就是时代的新女性无误,Sybil在剧中一直是温暖给人以希望的存在。

而Edith呢?

她没有Mary这样特别的气场,没有Mary的深虑熟思和架子,她也没有Sybil这样明确理想和坚强信念。

观众说看到的Edith一开始(始终?

)是作为那个站在大姐Mary身后注视着她心里有着小心思的背景板一样角色存在。

最常见的是Edith若有所思的视线落 Mary的背上,甚少有目光停留在Edith身上,别说是关系冷硬的Mary,就算是老爷太太也总当老二透明人。

一例,同是在餐桌上的情景,当Sybil收到噩耗脸色变白老爷太太还能发觉还会及时询问,到了当Edith骤然失落难过时,人人对她跌倒谷底的面部表情变化视而不见……更不用提两老在三个女儿婚事上重视度和劳烦度的区分了。

Anna和Bates在打扫二小姐房间时说的心里话就是最好的代言:“不知怎么的,I always feel sorry for Lady Edith…”以上所说的都是铺垫,都是为了道出我在她身上看到的某种难得的特质,这出乎我意料和吸引我的某种了不起的闪光点是,她总有着一种积极不屈的自救精神。

一般在故事中作为被处处冷落忽视的人物会自然地变得或怨天尤人或愤世嫉俗,而她却从来不是这种形象,她没带出过至少从没在镜头前表现过这样的消极情绪。

相反,她甚至是很积极进取。

总有一股“没关系那我的幸福就由自己为自己争取”的劲头。

在婚事问题上,已深知父母不会在自己身上花心思的Edith比起Mary的高姿态更是不遗余力而屡败屡战。

即使在戏外的观众都为她感到可怜时,她自己却从来没流露半点自怨自艾。

这样的Edith在Mary在看来也许只是嗤之以鼻和嘲讽的对象,但在我看来这种坚韧自强难得且珍贵。

后来我知道剧始那场戏里Edith的眼泪确实不是Mary口中的exhibition,这姑娘总是这么容易地爱(?

)上谁。

在故事开始前喜欢上Mary没喜欢过就后来挂掉的未婚夫,后来又对Mary最初看不顺眼的Matthew倾心(Mary冷眼不屑),追求无望后迅速对Mary唾弃的老先生献殷勤(后又被Mary砸掉了场),后到农场帮忙也与有妇之农夫堕入爱河(后被其妇赶走)……然后你就会怀疑,这姑娘是真心喜欢上这些形形色色的男人的吗。

当她在那位老先生马车上听他说自己的事时那种诚然的专注与兴致;当她收到罕见的给予自己而非Mary的邀请时激动的不加修饰时(常理中这里应该是好好在错愕的Mary面前炫耀和嘲笑的场景吧,而她没有,她只是完全沉浸在惊喜之中)……傻子都能看出来这种时候的她只能用“单纯”“无邪气”“真心诚意”来形容。

此外,在两姐妹的较量中对比Mary永远话中带刺和盔甲护身,Edith反而从来不经思考有话直说,不也从未掩饰过自己的意图和想法(“你不喜欢?我倒是挺喜欢Matthew的”等)以上种种让我把Edith从“也许是会走阴谋、腹黑奸角路线”的可能性中剔除。

像这样一个那么容易喜形于色口吐实言的姑娘怎么做得来奸角和反派……Edith和Mary间的关系是个有趣的课题。

第一季的重大事件“土耳其男子的猝死”丑闻的泄漏人是当事者Mary的亲妹妹Edith。

此前此后两姐妹针锋相对明争暗斗也没断过。

Mary的吃香和受宠自然是Edith一直欲争夺和打击其的主要原因,但细分析Edith的所有作为来看,与其说有程度多深多严重根本不至于。

实质不过是故事中常有的姐妹古典模式:妹妹对姐姐的仰慕和模仿中默默演化出来的竞争心理。

那些努力的小心思小动作,对Mary的Edith那标志性总是追随着落在Mary背影的目光,与其说那种情绪是女性间的厌恶和勾心斗角,不如说那种嫉妒来源更接近于不自知的爱慕和 “想要成为你”的向往。

反而是Mary在和Edith的较劲中的洋洋得意和虚荣显得意外的幼稚、肤浅和小心眼。

(尤其是和Edith比赛结果把Matthew气走的那个社交晚会上)土耳其事件中确实是edith是“坏人”,这行为确实给mary带来的毁灭性巨大的一击,但与其说那时edith是有多仇恨mary或说多想置之于死地,不如说是这次edith逮到了个自己都辨不清严重性的报复机会。

这两姐妹一直以来的抬杠(这其中占上风的mary的幼稚和小肚鸡肠也是有目共睹...所以也不能说她的人格就有多完善了)终究会导致某次必然的事件,偶然地时机就落在了土耳其事件上。

从事实的结果看很严重,分析其产生的根源不过姐妹间难以道明的羁绊和矛盾。

女性不像男性那么易懂好分析,特别是“母女”“姐妹”“密友”“敌人”这些关系里非黑非白的暧昧地带太多了。

单纯觉得角色里孰是孰非,谁高尚谁卑鄙才是最错误的观念。

   所以,在我看来所有姐妹间的“恨”, 其实 都是“爱”。

   越到后面越明白,无论是和Mary在婚配对象上的竞争,在社交上的积极主动,还是到学驾驶去农场帮忙,Edith不过只是想证明自己的稀薄的存在感罢了,想让谁能好好看着自己专心地和自己说话,希望让谁来觉得她是个有用的存在罢了。

所以你看她总是会爱上每个稍微重视自己的人。

管家Carson曾对Mary说就算是管家也有自己最偏爱的小姐。

…纵然对Lady Mary是越来越注目和喜欢,Lady Sybil依旧是最可爱,但我想还是渐渐明白我最偏爱和挂心的从来还是这位最容易被众人忽视的Lady Edith。

我总有个直觉,觉得她到某个时机一定会小宇宙爆发,或早或晚,或好或坏。

寄望编剧待二小姐好点。

Someday your turn will come, Lady Edith.

 2 ) 谈谈限定继承权

最近重温了《唐顿庄园》的第一季,以前没怎么搞明白的限定继承权的问题,这次感觉有些明白了,所以写在这里,权当抛砖引玉。

故事一开始,大家就都知道了泰坦尼克号沉船的消息。

可怜的詹姆斯和帕特里克也在船上,他们两个浸泡在大西洋的海水中,而身在英国的伯爵老爷和他的夫人开始担心起百年之后的问题来了。

首先我们要明白詹姆斯、帕特里克、大表哥马修和老爷之间的关系。

詹姆斯和帕特里克是父子,而詹姆斯和老爷是 first cousin,也就是同一爷爷的堂亲,这里的first cousin不能认定为是堂兄的意思,而是第一代堂亲,也就是我们狭义上的堂兄弟的意思。

帕特里克和三位小姐平辈,是同一曾祖的堂亲,这里的关系还是比较近的。

那么到了大表哥呢,关系一下子就远了,他和老爷之间的关系是third cousin, once removed, 其中third cousin是第三代堂亲的意思,once removed在这里是隔一辈的意思,也就是说,马修的父亲,那位早已去世的医生,是和老爷平辈的第三代堂亲,他俩有着同一个高祖父。

而马修和三位小姐是平辈的,他们之间是第四代堂亲,他们的高祖父有着同一个父亲(汗……实在是太远了,不知道高祖父的父亲应该怎么称呼)。

first cousin 同一祖父的堂亲

third cousin 同一高祖父的堂亲缕清他们的亲戚关系,我们自然就可以看出,詹姆斯和老爷的关系还是很近的。

这里老夫人还吐槽了詹姆斯和詹姆斯的母亲,詹姆斯的母亲和老夫人是妯娌关系,可见她俩关系不怎么好呀。

吐槽自己的妯娌现在就可以谈谈限定继承权的问题了,这个其实本没有什么大问题,老爷有一个格兰瑟姆伯爵的爵位,Earl of Grantham,这个是只能传给男性继承人的,连同唐顿庄园,也就是那座城堡,以及相应的土地、土地上的地产如老夫人住的宅子、后来马修母子住的宅子等等,都是依附于爵位下的财产,是跟随爵位传承的,谁继承了爵位,谁就继承了这些土地和土地上的地产,这就是限定继承权,这本来是没有什么麻烦的。

但是麻烦在哪呢,麻烦就在于这里,这里夫人吐槽了已故的老伯爵是如何强硬霸占夫人的财产,引出了后面这一大群麻烦的。

吐槽公公的好儿媳夫人从美国过来,带来了一大笔钱,这些钱是属于夫人所有,与老爷没有任何关系,与依附于Earl of Grantham这一爵位下的庄园更是没有半毛钱关系。

按照正常剧情,等老爷和夫人死后,爵位和庄园等归爵位继承人所有,而夫人的钱则是归三个女儿所有。

但由于老伯爵在夫人和老爷结婚时逼迫夫人签下了协议,使得夫人的财产也绑定在了爵位之下,也就是说,谁继承了爵位,谁就将继承老爷和夫人的一切,那么,尚在世的夫人和三位小姐将一无所有,只能期盼于继承人按传统给点生活费之类的了。

这是老伯爵的无奈之举,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老爷家这种不事生产、坐地剥削的真·贵族,是英国最反动、最腐朽的一个阶级,他们家的主要收入来源就是剥削田庄的佃户,但是这种封建时期的收入显然是维持不了资本主义下的奢侈生活的,所以从老伯爵开始,就一直谋划新的生财之道,以保护住这份家业,维持他们的奢侈生活。

他为儿子策划的这场婚姻,无疑是他最成功的一次。

一心为家业的老伯爵按照老伯爵的谋划,他将为他的儿子寻娶一位女继承人,进而合并两家的财富于爵位之下,那么,只要这位女继承人生下儿子,她自然还是可以拥有她的财产的(反正是她的儿子嘛,真·家里有爵位要继承)。

遗憾的是,伯爵夫人并没有诞下子嗣,这使得老伯爵的如意算盘打了个空,所以老爷等人谋划了帕特里克迎娶玛丽的解决方法,让外孙继承,总好过让和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人继承要好得多,至此,伯爵夫人都还是可以接受的。

老伯爵的如意算盘那么现在詹姆斯和帕特里克都死了,新的继承人马修是个她们谁都没有见过的远方堂亲,一个陌生人竟然要继承自己的财产,这让夫人很是气恼,限定继承权的问题也就摆上了台面。

所以,老夫人提出了打破限定继承权的建议,将爵位和依附于爵位之下的财产分开,这样,老爷和夫人的女儿就可以继承财产,而让那个未曾谋面的堂亲去继承爵位。

这里所说的heiress,仅指的是财产的继承。

老爷在这件事上一直持消极的态度,夫人在见到马修后态度也逐渐由积极转为消极,只有老夫人一直热心于这件事,见限定继承权不可打破后,她又寻求马修,希望可以从当年的协议中找出漏洞,解除伯爵夫人的财产与伯爵产业的结合。

此时她们的诉求已经从夫人财产和庄园变成了仅要夫人财产了,但这也是不可能的。

(PS:这里谈论的“推翻”的应该指的就是当年伯爵和夫人的婚姻协议,不得不说老伯爵做事真仔细呀)

精明细致的老伯爵至此,老夫人一切的辛劳都化为了泡影。

到时候,新的格兰瑟姆伯爵,将继承一切。

有关限定继承权的问题就到这里了。

此时意犹未尽,还想再写点别的。

下面胡乱吐槽,加上后面一些剧情因时间久远记不甚切,不过浑话而已,不必认真。

唐顿庄园的老爷和他的家眷过着优渥、优雅的生活,但是这种生活是不可持续的,因为他们作为封建地主的收入来源注定维持不了他们的奢侈生活,所以才有了老伯爵强占夫人财产的事情。

而电视剧第一集,那个gay gay的年轻公爵,也是误以为玛丽是一位女继承人,才来谋求他们的婚姻。

堂堂公爵尚且如此,又有多少贵族因金钱而窘迫呢?

后面几季的剧情中,有个子爵想谋娶柯拉的母亲,不也是看上了她的财产嘛,伯爵的另一个侯爵亲戚,为了钱跑到殖民地,回来后还是窘迫的搬到俱乐部住,靠着自己的贵族身份从上议院领几个养老钱。

而我们的男主角格兰瑟姆伯爵,先是通过婚姻占取了柯拉的财产,为了不坐吃山空,将钱投到了加拿大铁路项目上,赔了个血本无归,幸亏又通过马修得到了人家拉维尼娅家的财产,才勉强维持他们家的奢侈生活,不至于让庄园破产。

出五服的远方表亲这里不得不吐槽老爷一家,我特意从第三季中扒出上面这个镜头。

Great-great-grandfather就是高祖父,那么这个第三代伯爵就是马修和老爷共同的祖先了,他们两家就是从第四代开始分的家,这样一算,如果中间一直父传子、子传孙,那么现任伯爵老爷罗伯特应该是第七代伯爵,1900年才是第七代,那么第一代老爷成为伯爵不过也就是1700年之后的事情,这样一看,除非第一代当年是从其它小爵位升上来的,否则他也是个资产阶级革命后的新贵族嘛。

真是不知道他们当年是怎样发的家,怎么过了六代人还是不会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讨生活,起家时就已经是资本主义社会了,结果一战时还在靠剥削地租过日子,真真是让人感慨。

还有所谓的三代培养一个贵族,六七代的传承便已经自诩“历史悠久”,瞧不上人家新买的贵族头衔,搞得好像他们是当年玫瑰战争时的有功之将,或是威廉征服时的从龙之臣,抑或是七国时代的萨克逊贵族似的。

大家都是资本主义时代的新贵族,人家好歹开报社、办银行,而Lord Grantham却只是像封建地主似的吃租子,间或依靠人家莫里搞些投资,还赔的一干二净,只能靠吃绝户财过日子,谁又瞧不起谁呢?

所谓贵族风范,不过如此吧。

 3 ) 贵族到底贵在哪?

去岁上映的英国ITV的新古典剧《唐顿庄园》在没上映之前就因其阵容强大受到很多人的关注和期待,作为一直只跟三四部美剧并辅以部分以大结局的日剧为消闲,本不想在今年开新剧观摩的观众来说,我终于也没有抵抗住诱惑,在上一季结束之际补看了整季并在今年开始跟第二季,实在是因为这个剧演员阵容强大不说,更是有荣获奥斯卡的金牌编剧Julian Fellowes打造,这位先生的拿手绝活就是写群戏,当年的一部《高斯华德庄园》,借一桩谋杀案,在短短的一个半小时电影里,写进一座贵族庄园里从主人到仆人几十号人的众生相,让我叹为观止,大呼不够过瘾,如今竟然受邀开写长篇连续剧,怎能错过?

而且像这样反应地道的西方老贵族的生活的剧集估计现在也只有英国人能够拍得出来了。

连刚刚新婚的威廉王子和王妃都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告诉记者自己在看这部电视剧,可见其火爆程度,难怪有人说它是英国版的红楼梦。

如果单从剧情来说,这部《唐顿庄园》并不是我看过的把故事讲起伏跌宕的剧集,在这方面,很多美剧和日剧都做得更出色,但是这部《唐顿庄园》最大的魅力却是其他任何国家的电视剧集无法复制的,那就是它那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那种历史的底蕴和翩翩贵族气质,英国出贵族,出绅士,这是全世界都知道的事,但是这部电视剧则用当今最通俗的传播方式,给大家讲贵族到底是什么。

这在现在中国这样一个充斥着暴发户的国家里,无疑是可以教育大多数人,因为很多人都觉得自己有了钱就是贵族了,甚至这里的媒体也成天把贵族这两个字挂在嘴边,广告成天打出的标语也是贵族的标签,但是这部戏却可以让很多人汗颜,因为真正的贵族不仅仅是有大房子,银行里的存款数字或者多少仆人鞍前马后,真正的贵族还必须是一种精神,一种生活细节和教养,相比之下,我们不得不承认,现在的中国,只有有钱人,而没有什么贵族。

一方面精美的服饰物品,考究的妆容,细致的生活细节,对那个时代生活的最大化还原让我们对编剧的历史知识和积累深为佩服,另一方面,虽然我们必须得承认,住在唐顿庄园里的Granthan伯爵一家是被剧作家理想化了的贵族家族,但是我们依然可以从中了解到当年贵族生活的一些有趣的人与人之间相处并非我们见天所想象,比如贵族家庭里的仆人也是分等级的,老爷有老爷的贴身男仆,小姐,夫人都有各自的女侍这不能混淆,大家族的管理就像管理一个公司一样严格,男女管家的管理才能不亚于今天的职业经理人,忠诚是人们之间最大的美德,这忠诚不仅仅在于由下至上的仆人对主人,也来自于由上到下的主人到仆人,只要进了这个家门,为这个家做出了贡献,那么仆人即使和这个家族没有血缘关系,也一样是这个家庭的一份子,主人就有义务照顾好为自己服务了一辈子的仆人,所以当厨娘得白内障的时候,主人会掏钱为她治病,并分派人手专门去照顾她,等家族里的老仆人退休之后,还有退休的年金可拿(看到这里我就在想,这不就是我们的国企嘛,他们全家都是事业编)。

从另一方面来讲,真正的尊重也必须是相互的,虽然在一个封建世袭制度的时代里,人生下来就有三六九等的阶级属性,但是在这个阶级属性之外,还有一种尊重,是建立在人格的基础上,忠诚睿智的仆人可以因为他的人品得到认可,专业的精神和良好的技能也可以得到主人们的尊重,仆人的劳动,人格也必须得到尊重,主人既然雇佣了仆人,就同样有义务接受他们为自己服务,因为这是他人的工作,仆人对自己的工作也一样有尊严。

勤劳是仆人的美德,很多仆人,即便是主人不在之时,也会主动承担劳动,周济退伍军人之类。

当主人误解,犯错的时候也一样要像仆人道歉,做了份外的事,也要道谢。

什么爵爷,未来的继承人,战争来了和平民家的孩子一样要上战场,到了战场上当然军衔更高,但一样要出生入死,率领着自己的士兵冲锋在前。

这是西方贵族从冷兵器时代就遗留下来的传统,在冷兵器时代的电影里,国王和贵族冲在最前面的桥段也比比皆是。

骑士精神可不是只为女人开开门,拉开凳子。

虽然说我们也很怀疑是否每个贵族都可以做到这样,但是至少我们知道在那个时代,有教养是一种什么样的标准,这个标准是一种传统,在后来的漫长的岁月变迁里,虽然贵族已经没落,但是却演化成了英国人骨子里的东西,让英国出绅士和淑女这个传说一直久闻于世。

我们不能把这部戏里所塑造的人物都当成现实来看待,但就像我们可以从美剧中看到美剧的主流价值观一样,我们也可以从这部剧中看到英国人所试图树立的榜样,和向世界输出的价值观。

它至少是让人们能够觉得温暖,舒服,接受并且内心踏实的一种价值观。

可以塑造出有这么一座豪宅还不让人憎恶的一家子。

再回头看看我们的媒体,影视题材竭尽所能塑造的所谓“贵族”形象,所谓成功精英的社会榜样,住什么样的豪宅,开什么样的跑车,泡什么样的妞。

我们只能说,大家对贵族两个字的理解和追求可真是大大的不一样。

我们的贵族是昂贵的贵,英国人的贵族,先是高贵,然后才是昂贵。

所以没落的贵族也还是贵族,有钱的暴发户恨不得把身上刷金漆也得不到人们更多的敬重。

你怎么能怪老百姓仇富?

我想这才是这部剧集真正让人看得欲罢不能之处吧,虽然很多人觉得第二季的剧情有些不如第一季,但是我个人想看得重点其实是,看看人家是怎么处理一些问题的,怎样对待下属,怎样对待上司,无论你是上至伯爵,下至一个普通的女仆,他们是怎样在不同等级制度中,即保护自己的尊严也尊重他人,每个人在压力之下如何保持风度,不大吼大叫,依然气度不凡,令人信服。

我觉得这是英国人一种特有的风度和本领,这当然不是人人可以做到的,要不然怎么叫做高贵呢。

可是贵族到底贵在哪?

至少这部电视剧还真可以告诉你一些答案。

 4 ) 爱有时差

1."It's always hard and sad to love someone when he doesn't love you back.No matter who you are."2."Mary can be such a child.She thinks if you put a toy down, it'll still be sitting there when you want to play with it again."3."I hope I did my duty""Are you a creature of duty?""Not entirely""When you laugh with me, or flirt with me, is that a duty?Are you conforming to the fitness of things?Doing what expected?""Don't play with me.I don't deserve it. Not from you.""You must be careful not to break Sybil's heart, I think she has a crush on you."Well, that's something no one could accuse you of""Oh, I don't know""I assume you speak in a spirt of mockery""You should have more faith.""Should I remind you of some choicest remarks you made about me when I arrived here?Beacuse they live in my memory, as fresh as the day when they were spoken.""Oh, Mathrew, what am I always telling you.You must pay no attention to the things I say. "

 5 ) 因为太美,所以不舍告别

第三集里玛丽遭遇了土耳其大使猝死的悲剧后和管家的一番对话一直萦绕不去,她说:人生有时真是不公,是吧?

前一秒还笙歌鼎沸,下一秒就曲终人散了。

你有没有感到自己的人生正在悄然逝去,而自己却无力回天。

奇怪的是,我却是第一次明白了,什么叫幸福。

可我却注定无法拥有。

什么是幸福呢?

我们都有权利获得幸福。

但因为我们每个人对幸福的定义不同,我们所感受到的幸福也不尽相同吧。

在看这部电视剧的时候,我又突然想起了那部充满了莺歌燕舞,华美衣裳的电影《玛丽皇后》,在那些金碧辉煌的宫殿中,彼时的她还不知道这些精美于斯的到头来都是浮云。

电影的最后一个镜头是国王问玛丽皇后,你喜欢这条林荫大道是吗?

玛丽皇后说,我只是在向它道别。

细数自己看过的英国电影,在我所看过的所有电影中,只占据这一小部分,但是它们却是不可或缺的,因为里面寄托着一个梦想,一个对所有逝去的、美好的事物的追忆与幻想。

像是最经典的《傲慢与偏见》《理智与情感》,繁花落寞的《故园风雨后》,体会人情冷暖的《美丽曲线》,表现作家的《王尔德的情人》《闪亮的星》。

里面所有的英国人都是那样优雅与从容,如果,你认为英国现在也许不再是这样了,那就看看他们表现校园生活的电影吧,《如果》《同窗之爱》,关于伊顿公学的哀伤往事,就会知道为什么英国有些东西是永远不会改变的。

人,一旦习惯了一种生活方式就很难再改变了吧。

所以现代的傲慢与偏见《BJ单身日记》里的达西先生还是要让他未来的孩子去伊顿公学。

看着电影里那些美好的东西走向毁灭,就会明白为什么波兰斯基说,“我喜欢电影里的阴影,但现实中不是。

”因为现实中的痛苦是难以承受的。

面对无论怎样的痛苦,看着里面的英国人,他们好像都是波澜不惊的,不会为所有的事情大惊小怪,凡事要合乎礼节体统,喜怒哀乐都要克制。

举手投足不经意的细节,眉眼之间传递的秘密,都埋藏着一些或者是暧昧、或者是假象、或者是仇恨、或者是怨艾。

而他们又是等级分明的,所有把上流社会区别于下层社会的标志都是那样滴水不漏,一丝不苟,一个鼻烟壶或者一对袖扣,都能彰显他们的品味和地位。

我想这就是为什么在经济危机的今天,在所有的规则早已经被打破,这样一部传统的电视剧会这样吸引住我们目光的原因吧。

我们哪个人没有对往日生活的追忆,对逝去美好的缅怀呢?

我们谁不怀念那样一个把我们紧密相连的纽带,把我们的生命彼此紧紧缠绕的年代呢?

也许里面关于上流社会的浮华,下流社会的卑贱带给我们更多的关于平等自由的思考,但我们是否有一个瞬间,就感到自己成为了那样一个不真实的暗流涌动庄园的主人,一个乌托邦、一个太阳城。

是否有一个瞬间,我们感到即使我们不能控制所有的事情,却也真切的参与着他们的生活,体会着他们的感情,发现着他们的秘密呢?

无论这个世界有多大,这个庄园有多大,人心也许比它们都大,但那里面总有一个角落,用来盛放着我们的爱。

所以所有的故事最终都是关于爱的,只是有些爱的深情,有些爱的绝望。

最近在看一部美国家庭肥皂剧《兄弟姐妹》,这个家庭也充满了秘密、矛盾、纷争、纠葛,但是只有死亡能把这个家庭分开,因为维系他们的是爱,是骨肉相连、血脉相承的爱。

看完了唐顿庄园。

虽然结尾并不完满,但知道这个故事还没有结束,所以还是有一种莫名的期待,期待着这个故事最终会像简奥斯汀笔下的那些故事一切最终都会变好吧。

我们也是,生活改变你,也改变了我。

虽然不知道这些改变带给了我们什么。

我们也曾经为一张白纸,等待着开始人生崭新的一页。

可是慢慢,这张纸已经发黄老旧,上面刻满了光阴的痕迹。

这时才发现,这张纸已经不能再写上一个字了。

人生在刚开始的时候充满了无限的可能,但白驹过隙,很多事情都未完成。

一个人无论处于什么阶层都会经历过漫长的自我思考,然后自我认同,最终才实现自我价值的吧。

我想身为一个同志对此更是深有体会。

不知为什么,我又想起了唐顿庄园里的一些细节。

比如,当马修向庄园主罗伯特提出他并不需要一个贴身男仆时,罗伯特说这对仆人也是一种不公平,因为在这个社会中,我们各司其职,每个人都有实现自我价值的权利。

还有第二男仆威廉对玛丽说他的母亲希望他出人头地,玛丽不屑的说,成为一个男仆吗?

威廉说他的的理想是成为第一男仆。

还有不甘心做女仆的葛文对三小姐说,我和你们不一样,看看我吧,我只能一辈子做一个女仆,我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我妄想找到一份工作,可是谁会要我呢?

还有休斯太太,她终于有机会得到幸福,嫁给曾经的青梅竹马,但最终她放弃了。

她觉得她的一生已经献给了唐顿。

这些人卑微的愿望在很多英国古典电影电视里从未被提起,但是在这部剧里,我看到了原来每一个都在追寻自己的理想,或卑微,或远大。

他们都听从着自己内心的声音生活着。

人其实都是差不多的,渴望着爱与理解。

无论何时何地。

无论境遇好坏。

为什么我们会祈祷,也许就是因为当上帝与我们同在,我们就不再是孤单一人。

有一个人在那里,听着你的倾诉,分享着你的快乐和痛苦。

他知道你是怎样走来的,也知道你是怎样走去的。

这才是最重要的吧。

只是这个世界太大,而我们太渺小。

很多时候我们不知道上帝能不能听到我们的声音呢?

 6 ) 内心的抉择

Downton Abbey,很典型的英国故事:伯爵一家只有女儿没儿子,依照法律女儿们爵位财产都没份,一家上下最大的盼望就是女儿之一能嫁给日后的继承人,某位或远或近的堂兄;作为继承人的堂兄,不是人家的儿子拿了人家的家产,作为Gentleman也总是应该心存感激愧疚,所以通常也有一定责任do a favor去娶人家一个女儿。

不是很清楚同一个Surname怎么近亲联姻,总之很多英国小说里面也都是这么写的,背景大概就是这样。

在这样的背景下,Downton Abbey的大女儿玛丽已经在一家人的鼓励督促下同她的堂兄,也就是第一顺位继承人订婚了,但及其Dramatic的是,堂兄好死不活的跟自己老爸一起登上了泰坦尼克,是的,就是泰坦尼克,然后,然后大家在找到尸体之前就开始查家谱去找找看谁是第二顺位继承人了。

新堂兄找到了,竟然来自于Manchester,谁都没怎么见过的一个Someone,从前那个堂兄起码青梅竹马,这一个不但陌路,而且阶级地位悬殊,悬殊到什么程度呢,他竟然不Gentleman到有一份工作的程度。

新堂兄也很有骨气,没怎么欣喜若狂,觉得自己的人生就这样被迫改变了,自己要被迫继承一大份家业,而且还有一定的义务去娶个女儿;Downton的玛丽也郁闷了,从小被灌输要嫁死掉的那个堂兄,从小以为嫁的自然而然,自己跟堂兄一起继承家业做伯爵跟伯爵夫人这事儿理所应当,没多想继承跟婚姻这俩事儿之间的因果联系,结果人死的时候自己竟然也没多难过,然后就被赶鸭子上架去讨新堂兄的喜欢,反证法足以证明原来俩事儿竟然是有联系的。

作为一个有独立思想兼承浪漫情怀的新女性,这件事情多么的无法忍受,爱情所带的市侩气息严重贬低了自己的人格审美,可以为了情欲跟一个陌生人ONS,但绝对不能为了钱财跟同样一个陌生人做同样的事情。

所以绝对不能去嫁新堂兄,否则像什么样子啊。

根据罗密欧与朱丽叶反效应,即俩人觉得有责任在一起所以就偏不在一起;然后就导致了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俩人觉得绝对不能在一起反而就不可自持的相爱了。

然后新堂兄就求婚了,玛丽觉得,是不是这次跟上次也一样啊,我以为俩事儿是独立的,我以为我爱他,其实不是啊,我是不是真的为了他的钱,我是不是想一直住在我家的大庄园,所以才觉得自己爱上他了呀,这样多不齿啊,多违背自己新女性独立自主的信条啊,所以纠结的玛丽就说多给我点儿时间考虑一下吧。

新堂兄是个道德高尚的小伙子,就开始漫漫无期的等下去啦。

因为其实新堂兄确实是有心理优势的,本来就是do you a favor啊,大家都期待我娶你呢,你又确实迷人,我也确实是因为爱上你要娶你了,win-win-win-win皆大欢喜啊。

这些邪恶的心理推测是我们可以同理反证的,假设堂兄还是一个Manchester的小律师,品行样貌不变,因为种种偶然原因爱上伯爵家的漂亮小姐,首先他才不敢开口求婚,其次就算他敢开口求婚,小姐要他几个月几个月的等,他早就自尊心受损觉得是委婉的拒绝觉得自己不自量力回Manchester啦。

谁说英剧故事化不够。

Dramatic的情节又来啦。

玛丽还没想好自己到底是咋想的,伯爵夫人40多岁的高龄竟然又怀孕啦。

前面说了,在外面找继承人是因为自家没儿子,这下子堂兄有50%的可能性真的要回Manchester啦。

这时候大家开始劝玛丽别想了,赶紧答应了吧,本来玛丽遥遥无期的考虑是真的在考虑,而且本来嫁继承人堂兄算是占便宜的事情,自己那个慢慢悠悠矜持的考虑不是兴高采烈迫不及待的答应绝对是一种得体的表现。

结果这时候自己妈又怀孕了,这时候不答应就会感觉是在等着看是弟弟还是妹妹,就实在有投机的嫌疑了。

好吧,其实这个时候的抉择可以有三个境界:第一个层次是恬不知耻的继续考虑,等着看是弟弟还是妹妹;第二个层次是赶紧答应,让堂兄真正知道自己不是为了身份地位嫁给他的,这样堂兄会真的珍惜自己,再然后如果是弟弟的话就悔婚(这个选项是玛丽的奶奶力荐的),这也是作为英格兰南部文明社会的文明人在道德,实惠,名声,爱情之间真真假假博弈时所能做的最有勇气的事情;但是古装英剧总是要表现独立女性嘛,所以玛丽认为,自己本来就是在考虑,是真的没想清楚自己有没有把两件事情(继承和爱情)分清楚,而自己只能允许自己因为爱情而结婚,所以不知道是否应该结婚;在这样的情况下就更不应该因为外界的原因受任何的影响,所以决定继续考虑。

这个第三个层次的选择对于玛丽来说是相当有风险的,因为我们都能很清楚的看到,从行为层面上,第三个层次跟第一个层次是没有任何分别的。

而且我们也相信,即使从思想层面进行辩解,我继续考虑其实是第三个层面不是肤浅的第一个层面,也一定会是相当苍白无力。

从堂兄求婚,到玛丽妈妈怀孕,到玛丽决定要继续考虑,前后剧情发展不到10分钟,主要人物都啥也没讲,交流全靠眼神。

但是因为之前玛丽跟堂兄相爱也是靠眼神,所以感情基础并不牢靠,不过说实话,这时候再牢靠的感情堂兄也心寒了。

于是,玛丽就华丽丽的变成了恬不知耻的投机分子。

我们要对自己有多少的了解才知道自己是因为什么原因做抉择,我们是否足够坦诚的去面对自己的内心;人和人之间又是需要多深的信任才能看清楚对方自己也看不清楚的内心。

而这个不知是否有意义的探讨过程又需要多少的勇气,又可能会带来多少的伤害。

(Downton Abbey后面真的看不下去了,又过了15分钟,玛丽她妈因坏人陷害流产了,我的幼小心灵真的受不了如此Dramatic的故事了……)

 7 ) 很喜欢Marry,虽然她不在乎

很喜欢Marry,她很有原则,也很高贵。

处事帅气,落落大方,她甚至要告诉马修土耳其人的事,因为她不想欺骗他,她希望对方百分之百接受真实的自己,不论好坏。

可以看出她的骄傲,她的处世信条,我就是这样,没什么好瞒的。

她从来不装,因为她高贵到不屑于装,以以她的智慧想装又有何难?

让人人都喜欢她又有何难?

只是不屑而已。

就像她自己说的,I'm stubborn,I wish I wasn't,but I was.她并非那么看重财产,她只是理所当然的有着阶级观念,人人都不能超出时代。

她对马修的犹豫并无关财产,只是出于对爱的犹豫,这是真实诚恳的,她并没有隐瞒,这是女孩子对感情的患得患失,因为在乎,所以反复问自己,就是这个人么?

我无法想象这么干净纯洁又可爱的犹豫会被人质疑,只能说时间不凑巧,让人有所误解罢了。

爱情里怎么可能没有犹豫?

你越真诚,越重视这段感情就越犹豫,不然她可以向她奶奶说的那样,先说YES,情况不对就反悔。

她不会那样,她真诚,坦白一切。

他没有三小姐进步吗?

她懂得政治,有自己的见解,她知道在那种情况下无论谁上台情况都不会有所改变,她支持妹妹的行为,反对父亲解雇车夫,她从实际的角度表达自己的观点,以自己的方式实践自己的坚持罢了。

有人说三小姐进步,可爱,从外人的角度看,那是当然的。

三小姐要去参与政治宣讲,出了事后以离家出走威胁父亲,有人赞叹多么进步的青年啊!

但从家人的立场上看,我要是有这么个妹妹我立刻扇她,老爸是关心你懂不?!!

你有大脑吗?!!

你之所以能那么横,是因为仗着老爸喜欢你,你是伯爵家的小姐,你这是绑架感情懂不?!!

那些人是要推翻你爹的懂不?

看你木有钱,木有阶级地位的时候怎么活,可爱的花朵。

随你们怎么想,我对这种空有热血木有手段的人无感,也许在二次元里你们萌她,现实里你试试受不受得了,我觉得她有两样技能,做梦和批评别人,为了实现自己的想法,她有两种方法:一是利用别人对人的在乎,因为她确实天真可爱,忽略她带来的麻烦的话。

二是用她想法的热血去攻击别人,好似全天下下只有她的血是热的,旁人都冷血麻木。

感觉和琼瑶女主挺像。

大小姐就不是了,你也许不喜欢她,她也不在乎你喜不喜欢她, 她只是做自己,正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潇洒到让人各种羡慕嫉妒恨。

By the way,我是从第一集第一个场景就喜欢她的,她对自己不以未婚妻的身份悼念倒霉兄表示了relief,回到第一段,她她真的不屑于各种装,对他爹都不,在情况会对她不利的情况都不,你示弱一下会死吗?

这种情况很简单就能达到极不易未婚妻身份哀悼又让人同情啊!

但人家就不,就不小白花,当时我就被这种骄傲到极度坦诚的气场折服了!

我就是对到霉兄没啥感情,比起难过来我不以未婚妻的身份哀悼就是relief了,我就是我,晶晶亮!

有木有?!!!

事实上,有一个场景是表现出了她的难过的,她只是不爱show而已。

静静的哀悼更符合她的性格,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更真诚,这一点,相信倒霉兄知道的,因为我都知道了。

我很喜欢大小姐,即使她压根就不在乎别人喜不喜欢她,她做事不为了别人喜欢,也不绑架别人的感情达到目的,她只是真诚,直接,倔强的做自己,我不装,你要喜欢,就喜欢全部的我吧,好的,坏的。

这种孤勇,让人心疼。

安琪儿很可爱,但我们是红尘中的人,泥沙俱下生活让我们以各种方式达到有利于自己的情境,谁能否认呢?

我们的表现,每一个字是否忠实于自己的内心?

我不是,她百分之百是,对于这种人格,我只能站到一边,脱帽致敬。

对现实舆论来说,她是一个百分之百不设防的灵魂。

我敢说天真可爱的三小姐现在或将来都会装,只有她不会。

我不知道为什么有那么多人砸大小姐的砖,我想起圣经中的话,谁没有罪,谁就可以拿石头砸她。

本篇向Marry小姐表白,我深深地被你煞到了。。。。。。

 8 ) 爱德华王朝的金色黄昏

日不落帝国的庄园往事里,承载着维多利亚时代最后的梦……君主立宪制之后,英国皇室让渡了他们的权力,资本家购买爵位和土地成为 “新贵”之后,贵族成分也发生了嬗变,贵族血统也渐渐仅仅成为了一个荣誉性质的象征。

而Grantham伯爵和他的家人却继承和延续了那些美好高贵的传统贵族精神-尊严、责任和教养,他宽容、善良、重视家庭,宅心仁厚,对待仆人像家人一样的关爱。

所以也许,英国贵族在日薄西山之后仍得以传承百年,并非权钱所赐。

贵族意味着责任和担当,他们珍惜这份荣誉。

维多利亚时代,社会繁荣而思潮涌动,但虽然工业革命已经开始了一百多年了,这却是一个回顾过去的时期。

人们喜欢古老的邸宅庭园里的下午茶、草坪网球场、林荫中的农舍、喜欢安静的乡村小路上骑着自行车和工业时代的新机器摩托车旅行。

夫人小姐们的服装配饰也洋溢着无处不在的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气质,她们的穿着趋向于华丽精致却又含蓄保守,用大量的蕾丝、细纱、荷叶边、缎带、蝴蝶结、蛋糕裙,以及立领、高腰、公主袖、羊腿袖等宫廷款式。

淡薰衣草紫色的眼妆如下午茶般清甜悠闲,桌布和餐巾也因为刺绣蕾丝而情调十足。

人们大都还保持有优雅的情致和礼仪。

餐桌上老伯爵夫人温婉庄重的谈吐间满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眷恋。

英国是不希求城市社会模式的,因为没有比他们更热衷于田园生活的了,意大利人建造了街道和广场,不分昼夜的高朋满座。

英国的贵族却在远离喧嚣的庄园里回归宁静,将房舍当成城堡。

他们热爱花园、草场、大雁、绵羊。

唐顿庄园也一定是被万能布朗改造过的,在这里自然从未被遗忘,没有轴线、对称、修剪植物、花坛、水渠、喷泉等不自然的东西。

也没有庙宇、纪念物、碑铭等具体形式,甚至连通往建筑的林荫道都没有。

有的只是庄重的丛林和欢乐的田野,诗人的感觉和画家的眼睛。

从建筑向外望时,所看到的画面,一直到地平线,都是一个整体。

牧场和草地很好地衔接在一起,视线开阔,一望无际。

大片的起伏开阔的漫坡草地是园林的主体,一直延展到主体建筑物的墙根,建筑物跟前不留一点几何痕迹。

深深浅浅的树丛在草地的大背景上纵横抹下了大笔触的色块,构图单纯而有力。

目力所及的范围内没有村庄的农舍。

邸宅旁边没有菜园、杂院、下房、马厩,整个建筑庄重而容器地坐落在极度纯净的自然风景园里。

此时艺术文化界的现代主义运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拉斐尔前派兄弟会追求返璞归真、真实自然的画风,工艺美术运动提倡简单的、朴实无华的设计,德国包豪斯轰轰烈烈地开展着,杰里科、唐纳德等现代主义设计师初露锋芒。

柯布西耶的现代主义思想被正人们津津乐道着。

建筑师开始运用几何形体组织空间,雕刻家和画家们也都转向应用艺术和功能主义。

而Grantham伯爵家的宅邸却是兼具意大利文艺复兴风格和哥特复兴风格的古典主义建筑,它高大宏伟,采用精致的石制窗花格,有丰富多彩的整体视觉效果和对称美,内部是无比复杂细致的装饰。

后世评论这样的建筑是繁琐庸俗、华而不实、秀媚甜俗和空虚浅薄的匠气艺术,是反功能的,哗众取宠的,是没落的贵族阶级颓废浮华的审美理想的表现。

也许之后的现代建筑确实创造出一种工业化时代真实而简洁的技术美,带给什么一种前所未有的工业理性,可是同时我们却看到了一种空洞的形式感和不顾一切的非文化性商业动机。

而在唐顿宅邸这样的新古典主义建筑中,反而流露出一种沉甸甸的文化意蕴,不管它是隐喻的还是露骨的,统筹设计还是通过矫饰堆砌而成的,这都是值得称颂的吧。

影片以一战的开始而告终,贵族文化的核心之一是骑士精神。

一个贵族家庭的孩子必须要学习剑术、马术,必要时还得决斗,目的就是要学习怎样成为一个具有勇气与胆量的人。

贵族在战争中有冲锋在前的传统。

1914年末的阵亡名单上,有很多贵族的儿子,一些贵族家庭因此血胤灭绝。

Grantham伯爵老了,应该不会去参战了吧,他没有儿子,一定会鼓励他的仆人去参战,Matthew和Branson应该会去冲锋陷阵吧。。

 9 ) 非主角 最喜爱

唐家屯儿的好在于你可以拿任何一个细节出来琢磨,发现都细致的无可挑剔。

我最喜欢的配角有三个。

老夫人,二小姐和章鱼婶儿。

1,Lady Grantham这里可以看到中国古代和英国古代的区别,同样是最高长辈,在中国皇帝皇后都得供着老佛爷,没人敢给她个脸色。

老夫人这就不一样,虽然老夫人也被尊敬但是说话是不算数的,最明显在第二季Cora气急败坏后说自己才是唐顿的女主人让老夫人哑口无言。

Lady Grantham是守旧的一代,她们对古老的制度严格遵守并且极度厌恶改变。

从第一集电灯刚刚开始使用时老夫人来到唐顿,一边打开扇子遮住灯光一边说“oh dear. Such a glare! I feel as if I were on stage at the gaiety!”。

然后开始抱怨蒸汽机,抱怨任何正在变革的东西。

英国的贵族们很难接受美国人激进前卫的思想,因此当时的英国非常排斥美国,第一集里那个基佬也说因为穷疯了让他娶美国人也愿意凑活,可是Lord当年也为了钱娶了Cora,因为这个一直到为大妹子争遗产之前婆媳关系都坏到不行。

为了遗产单独去见丹丹大表哥的时候坐的转椅也让她不停的抱怨为毛美国人总跟她过不去。

相比老夫人的保守Isobel就是她的噩梦。

整个故事的主线是围绕家族遗产继承问题展开的,Isobel和丹丹的到来意味着她苦心经营几十年的遗产一个字儿也落不到自己孙女手里,老太太恨死了,为了保护Mary拿到遗产不惜和讨厌了一辈子的儿媳妇联盟,想遍各种招数对付这件事。

她自认为高贵,并且有着极高的控制欲,医院要听她的,花卉比赛冠军也要是她的,这事儿那事儿她都要管。

Isobel的激进性格不断触犯她的底线,新旧两个思想不停碰撞,导致两人正面不断冲突。

可是有意思的是Lady Grantham的恶言出击和思想守旧让人一点也不讨厌,反而觉得她有意思。

正因为她本质善良。

花卉比赛偷偷改变获奖名单老莫斯利得到奖杯,让这样一位秉性高高在上的老太太放弃自己喜爱的荣誉是多么难得,显而易见的是台下的鼓掌即使送给老莫斯利也是送给Lady Grantham的。

第二季里为了让William回到唐顿治病她愿意放弃古板思想去用那个像魔鬼一样的电话去帮William说情。

看着她笨拙地拿着电话抱怨的时候谁心里都会温暖。

我一直最喜欢的场景是第四集老夫人在医院告诉莫斯利手上的病因时,看到Isobel尴尬的样子一路咯咯笑着走出门,这里看到的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老夫人,却像是得到糖吃的老孩子,即得意又让Isobel难堪,一路轻飘飘的样子,简直快乐极了。

老戏骨Maggie Smith对这个角色的诠释已经不能用一个好字来形容了,她的举手投足就连一个小小的眼神都把Lady Grantham的各方面性格和想法表达的淋漓尽致,这样一个鲜活的形象精湛地展现在观众眼前,只有让人惊叹的份儿,艾美奖搬给她再值当不过了。

2,Lady Edith二小姐处境很尴尬,她没有Mary漂亮,没有Mary的社交能力强,没有父母的重视,更不像小妹妹Sybil集爸爸妈妈的宠爱于一身。

可是她一点也不甘心,既不甘心又没有翻身的能力,这个角色就变得特别不讨喜。

就连爸爸妈妈睡前的谈话都是让Edith陪着他们养老,而老夫人的评价竟然是饥不择食。

为了改变命运,Mary不要丹丹她就去接近丹丹大表哥,Mary有丑闻她去揭露,后来为了得到重视去讨好被Mary忽视的Anthony老头,可是最后一集在Mary的挑拨下Anthony离Edith而去的时候看着Mary胜利的微笑没有人为Edith觉得心痛么。

她之所以沦为这个样子也有很大部分原因是出自于环境。

在英国旧社会的刻板思想的禁锢下,Eidth的迷茫来自于她找不到自己应有的定位,在大宅子里看书喝茶听听音乐过过社交生活没有让她发现自我,她自身也不知道如何可以实现自我价值。

所以在看第二季的时候看她开车做事的样子多快乐,做护士时忙碌的样子多充实,连Sybil都说“u r far nicer than u were before the war u know.”。

可是自始至终她还是一个悲剧的角色,在农场实现自我价值的时候她和农夫接吻了,于是没了这份差事。

战争结束后她又因为社会压力不得不回到高贵小姐的身份,她不能也没有胆量像Sybil那样勇敢地向旧社会挑战。

Edith就像一幅油画里的悲伤少女,她的富贵就在表面,她的苦痛埋在心里,被死死的困在画框当中。

3,章鱼婶儿章鱼婶儿长着一张讨厌的脸,谁都讨厌,谁都讨厌她。

她的思想就像老夫人一样守旧,守着一日为仆终生为仆的想法,哪怕别人有奋进的心她都会恶语讽刺,一脸的不饶人,不干好事儿专门挑拨离间。

这种天天不干好事儿的人得多阴暗啊,可是在地下的仆人生活中,托马斯带着黛丝跳熊掌舞的时候她一脸笑容少了很多严肃,仔细看会惊讶原来章鱼婶儿也有这么温暖的一面呀误以为Cora要解雇她时故意把断掉的肥皂踢到浴缸下,之后又良心不安想去阻止没想到害了一条人命。

之后从老夫人那里得知是误会后整个人大改变。

一切都以Cora为前提,处处谨慎,替主人分忧。

不过要是你以为O'Brien的所有性格全部变好了那就大错特错了,章鱼婶儿就是章鱼婶儿,她可记仇了呢

 10 ) 过于拔高的英剧

好像不少人对于这部剧集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有一大部分是因为这个,我才看。

但是看完还是有点不符合自己的预期。

无论是剧情还是演员,于我而言,都是有很多不如意的地方。

首先,在剧情上面,写了两批人。

一批是主人这个阶层,一批是庄园里的仆人。

在前一个阶层里面,重点是男主人家的三个女儿。

但是该剧对这三个角色的设定,比之《傲慢与偏见》等,差之甚远。

就其选角来说,这几个女性角色真的是太丑了。

在人物性格的设置方面也称不上卓越。

而男性角色,除了主角长得还好之外,其他的也没有什么长得很帅的。

在后一个阶层里面,有些情节的设置过于教条和感化反而缺少一种对生活的敏锐的体悟。

相反,唐顿庄园的景色是真的很好。

《唐顿庄园第一季》短评

若去掉背景设置,真是无聊透了

4分钟前
  • stream
  • 还行

作为季播剧,里面有太多很浮躁的细枝末节

5分钟前
  • 朱熠
  • 推荐

仆人间的勾心斗角比给玛丽小姐找丈夫好看,最讨厌的就是玛丽,想脚踏几只船,最后终将注定什么都得不到

6分钟前
  • 独看枫叶丹
  • 还行

赞,水准在这儿水准!

11分钟前
  • Pirouette
  • 力荐

讨厌的角色太多了

15分钟前
  • Forb
  • 很差

看不懂

18分钟前
  • 罗文姬女士
  • 较差

四星半

22分钟前
  • 斯慕奇
  • 推荐

描述贵族阶级是正常的 还崇拜迷恋贵族 就是人类之耻

24分钟前
  • 很差

无论从时代背景、故事架构、服装造型到台词演技都精致无比。主仆双线交错的叙事内容堪称剧本典范,完全可以收录作为电影学院戏文专业教材。这部厚重感十足的古典精品,是我今年看到的最棒的剧集,期待第二季。

28分钟前
  • 伍德与夏洛蒂
  • 力荐

可能因为对奥斯丁没抵抗力的缘故。。。

29分钟前
  • mayay
  • 力荐

各种努力还是看不下去。。。简直超越无脑的韩剧(大妈剧)

33分钟前
  • 刺杀loli
  • 很差

没有预想的好看,琐碎的故事。或许这部节奏很慢,所以要慢慢入迷,第二部就觉得好看多了。

36分钟前
  • 还行

看不习惯,一集弃09/20/2015 重看 不知是人变了还是心态变了 觉得棒棒的 不知道为什么以前看不下去

41分钟前
  • Freia
  • 还行

终于看完了,不喜欢。

43分钟前
  • 我是一只小熊猫
  • 较差

真心觉得木有那么牛逼,不太合我口味。

44分钟前
  • 2o46
  • 还行

好好看!!出了渣男仆脑残黛西傻逼二小姐和那个很凶的下人女仆外其他人都不错!!!!!爷爷和管家爷爷和男仆爷爷和马修和三小姐和管家奶奶和车夫和威廉都好萌啊啊啊啊啊啊

47分钟前
  • 拉布·神医版
  • 力荐

不知道为什么真么多人喜欢看这么没意思的英伦剧,就是人物关系没有别的东西,没有悬疑没有情节,有什么好看的,真是不懂这么高的分。

52分钟前
  • liudae
  • 很差

不明白9.2的高分怎么来的 三颗星对我来说 70分吧

57分钟前
  • 小黑暗Abby
  • 还行

不是我的菜

58分钟前
  • Puff
  • 还行

再优雅精致的包装也无法抵消我对宫斗、宅斗类剧集的厌恶,看完一集果断弃之。看到评论区里各种对“英伦、贵族”的膜拜,厌恶感加剧,默默把二星改为一星。

59分钟前
  • がお
  • 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