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刺杀宋子文之谜
1931刺杀宋子文之谜,The Scapegoat
导演:韩晶
主演:胡杨,李自超,栗军,王陵志,殷成翔,周勇,张晓龙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18
简介:1931年7月23日,由南京开往上海的京沪铁路线上的火车包厢内,坐着中华民国财长宋子文和日本驻华公使重光葵。300公里外的上海火车站北站,国民党内的“反蒋派”疏通“民国第一杀手”王亚樵,日本“魔法军人”田中隆吉勾结上海黑帮势力,即将在这里上演一幕惊天血案。枪声响起,人群惊散。然而,中弹倒地的却是另一位穿戴同款衣帽..详细 >
故事可以假设,历史没有假如。故事构造很巧妙,以被误杀者唐腴胪的视角和现代编剧者展开这一段误杀的前因后果,展示了每个人在历史的长河中都是渺小的尘沙。令我动容并且震惊的地方是最后知道了叙述者的唐腴胪原来是被误杀的人。这部影片是采取上帝视角点叙述方法,会有种看纪录片的感觉。画面很唯美,充满了艺术感,我非常喜欢其中的光镜转换、慢回放和倒带等艺术渲染效果,而且分节叙述也很有氛围。最后是让我们要记住历史,更好地往前看。总之,我学到了很多。
读白方式讲述4章故事,说明白了当时王子文刺杀的来龙去脉。有趣的是快结束,自己被刺死了还讲述后来的故事,有点跑偏了,是记录片还是惊悚片啊。。结束片花几位教授说的好,了解历史,把握未来。
不像电影 像是一大堆稿件的堆砌e
作为一名纪录片爱好者,我个人涉猎的纪录片范围相对要更广一些
台词略煽情,剪掉导演的那一部分戏,还是蛮好看的。感叹宿命。
这是纪录片还是故事片呢?这是历史还是人物传记呢?刺杀,误会,巧合,还是宿命?都是又或者不是好精巧的讲故事方法。
电影风格的纪录片,会比较好看点,但是也造成了不伦不类的感觉。历史细节上做的还不错,史料真实。
算是比较有趣的历史纪录片,能让人觉得有悬疑性,从第三者的第一人称视角叙述,对这段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画面场景是比较有意思的。缺点呢是内容稍微有点空泛,不足以支撑起一部纪录片,还有现代画面的乱入。
把本是历史档案解密类的电视专题片通过电影艺术来表达,虽有回归历史现场的诚意,但因缺失了演员的表演、弱化了情节的冲突等而差强人意……
故事整体画风是幽灵告诉你脸盲不要去玩什么刺杀……老北站那条线可能在凑时间。bgm和镜头剪切完全负分滚出。
为一个稍微了解影视行业的人,所发出的一声感慨
有意思的,纪录片式的故事
第一次看这种电影,比情情爱爱的有意思。大时代里,每个人都是一粒微不足道的尘埃,能卑微地活着已是幸运,看明白了这一点,会抚平许多意难平。
你确定这是一部电影?
事件是好素材,拍得风格太混搭了
念在唐腴胪当了双重替死鬼的份上,就原谅了你80分钟的唠叨。要把纪录片艺术化就去看看《大师》系列怎么拍的,要把故事讲好就认真拍电影。相对主义的历史故事还不如去复旦听一节邓杰的历史课。不过铁路博物馆看起来很不错,值得一去。
这个……不是电视专题片吗………………
3.6|这段历史真的很迷人 冲着“民国第一首富”去看的。结果这个女导演也很“迷人”,好好的纪录片竟有了“老梁故事汇”既视感,全片全部靠旁白,无数个缓慢的慢镜头,定格加大段的故事,看不到什么动态场景,我越看越迷。这位女导演还在每个“小故事”后面加上了自己硬核散步的片段,各种特写和扮美,有些尴尬。我一度怀疑这部电影的类别,算是很好的历史事件科普吧😑
这个...颠覆了我对电影的认知,也许这本身也算是一个尝试吧。但是我心目中6分是可看,这个达不到6分,除非对历史特别感兴趣。
算不上是好电影,是一部非常合格的纪录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