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在囧途》还不如让老郭来个90分钟的单口就看见一个连普通话都说不利索的台巴子搭着一个卖肉的张馨予毁了一部电影连收停车费的大爷都比这俩货有演技。。
都说老郭以前的《三笑之才子佳人》烂那是因为你们没有看《车在囧途》,自从看完了这片 我已经决定我对中国电影的宽容程度快要逆天了!
这片毫无逻辑可言,我都怀疑后期有没有剪辑。
这部片完全可以把车 在 途 三字去了 只剩下个囧了!
我以为中国最烂的影片也就是黑木耳张的《无价之宝》抑或是《杨门女将之寡妇复仇记》了,结果这部电影出来了。。
老郭还是继续你的唐伯虎吧 谦哥的华夫人真是本色出演!
张馨予矫情的卖弄着风骚,许绍洋说着只有看字幕才能明白的台湾腔,演员们的表演实在很容易让人出戏。
本就是冲着老郭看电影的,发现老郭在表演方面还是有进步的,至少比较真诚。
剧本比较烂,国产片就没有个会讲故事的。。。。
看多了经典电影,累了,决定看个内地烂片放松放松神经,来豆瓣一搜,车在囧途首当其冲,便打开快播下载。
即使心中做好了万全充足的心理准备,但才坚持到二十多分钟就不行了,立即删除选中项,可是糟烂的声音画面还依然向我扑来,引起一股怒火强烈地撞击我的胸膛,愈来愈大,无从发泄。
用最简单的话讲,电影就是用机器把一群人的表演记录下来而形成的一种虚拟的世界环境,观众在这种环境里会受到感染,欢乐,悲伤,痛苦。
所以电影最基本最底线的要求,就是让观众产生一种认为电影里发生的事是真事儿的错觉。
如果观众在看电影的过程中在某一个场景里看到了话筒,他就会站起来勃然大怒,靠,他们在耍我们玩呢!
在我看过的这个电影的每个镜头上面,我都看到了话筒,摄影机,电源线,道轨,场工,导演....演技再不好也该有个尺度,越过了这个尺度,就根本不能称之为演戏。
我始终认为,演技拙劣的演员没完成好人物塑造的全部原因都归于导演的无能,一个三岁的小儿拿着玩具坦克扬言要占领全世界无人会笑他的无知,就看他的父亲能不能教会他区分什么是真飞机什么是假飞机。
电影是给大家看的,不是独享的产物,把一件公有财产制作的面目全非是严重损人不利己的事。
所以这个电影的导演该下地狱。
首先,这部电影的片名,明显的就是借用了《人在囧途》;没创意。
第二,小成本电影,没多大投资。
三,演员演技不好,郭德纲是说相声的不是影视剧演员,张馨予是偶像派,靠脸蛋的。
(还真挺美的)许绍洋,要不是很多年前看过《薰衣草》,还有点印象,都差点忘了。
电影本身还是有点意思,讲得是汽车。
很明显。
有车和没车,不要那么看表面,重要的是实力。
电影里面,有钱人装穷,其实也不是装,而是勤俭,没钱人装富,一辆车子就是一个人的面子。
都说,做人要实在一点,可是,并不是每一个人都那么实在。
社会太复杂。
没有最烂,只有更烂。
身体不舒服本来想看个轻松点的调节下,结果看后表示彻底崩溃了。
脑残的编剧,二逼的对白,主演有时候也过于夸张做作了。
最多给1分,不解释。
郭德纲主演的《车在囧途》,这个一定要捧场。
但是,很费了劲。
星期天金逸临时改片,结果无奈被迫看了主流垃圾导演霍建起的《台北飘雪》。
4月10日,星期二,竟然打了两个小时电话,金逸愣是占线不通。
气得不去了。
打电话给喜满客,第三次通了。
喜满客的毛病是网上没有预告,时光网今日又开天窗。
带了椰子汁和苏打饼干去喜满客看6点20分的。
竟是一号大厅。
但是只有六七个人。
今天的主打是3D泰坦尼克号。
喜满客的电脑打不出囧字,票上是《车在G逋》。
太厉害了!
保存票根。
其实我事先知道《车在囧途》大约是烂片。
但是,一看之下,颇为震惊,这个片子的烂,又超过了《杨门女将》和《东成西就2011》,郭德纲怎么的了!
也不知道他们用低价雇佣的什么二杆子导演和摄像,整个片子镜头一直在抖,而且很多像是虚的,聚焦都没有弄好,尤其不能容忍的是全片几乎100%是脸部特写,而全片除了一个美女之外,其余全是丑女丑男,实在没法看,我后来只好把眼睛闭上。
偶尔有一个中景,就觉得身心舒服无比。
比如拿车钥匙,是特写,手从口袋里出来的特写,而且镜头还在晃。
比如跑步,是特写,脚的特写,镜头在晃,然后是跑动中的郭德纲的大脸的特写,镜头在晃。
比如郭德纲把人带到家看自己的衣柜,一个个脸的特写,衣柜则一个特写都没有,衣柜里不知道是什么。
郭德纲的家一个中景都没有,全是脸,脸,脸,谁讲话就放谁的脸,而且镜头还是快速摇过去的。
买车,那些好车都没有正常镜头,全是人的脸部特写。
一个单亲妈妈,又老又丑,被人打砸,趴在车子里哭,这时镜头从下往上拍她的脸部特写,哭了有两分钟,这种电影真令人作呕。
亏得我没吃晚饭。
我猜测,可能有省钱、省事因素。
比如郭德纲家,全放人脸特写,家里就不用布置了,甚至只要在摄影棚里搭个假景就行,不用到真的房子里拍。
但是,晚上在水边聊天,干嘛也全是脸部特写,而且像还是虚的?
情节全是胡扯,简单,煽情,整个儿莫名其妙。
郭德纲安排自己演一个阔佬,明显有补偿心理,舒服的角色给自己。
张馨予明明是拜金女,却死气摆列缠着一个不帅的穷理发师(无名气台湾男),连汽车都买不起。
加上那个单亲妈妈包工头(她居然是包工头),几个人合买一辆汽车。
相互之间说说话,盯盯梢,特写,特写,特写,说话,说话,说话,然后90分钟就过去了。
(喜满客在观众全在场的情况下,而且才7点50,并不是很晚,就把才放几秒钟的片尾给掐了,不知道有没有花絮。
喜满客真差!
)侯震演弟弟,无厘头,还行。
瞿颖演大妈,潘长江打酱油。
于谦有几个过场镜头。
导演兼编剧,似乎是一部片子没拍过的人。
网上都搜不出资料来。
叫什么“华原”。
怀疑是郭德纲的化名“化缘”。
这个片子,郭德纲大约不想把自己的精彩点子拿出来(要放到相声里),只想骗观众几个钱。
对我来说,总算很清楚地看到了郭德纲的脸,而且里面也有一两段逗乐的地方,还好,倒不至于气愤得要死。
电影是差得不能再差了,比如一个笑料是身边过去的人看上去好像全是大明星的脸,但影片只放了郭德纲脸上的震惊反映,却没有让观众看明白那些人都是模仿的哪些大明星。
到底是不会拍,还是连请山寨明星的钱都舍不得出?
下次有郭德纲主演的电影,我还会看,但影评会写得更严厉些。
《大胃王》《三笑之才子佳人》,事不过三,事已过三,第四部如果也是垃圾,郭德纲的才子之名算是泡汤了。
全片最好看的,就是片头。
后面的东西要是有片头动画制作那个水准,就好了。
这片前一个小时,实在是在考验观众的毅力,那烂到不行的摄影晃得人简直要死,硬到不能再硬的对白差点吓死我......这部电影是我在迅雷上买的第一部高清,心里那叫一个悔。
王一楠的作品,就看过一个《命运承诺》,很朴素的感觉。
似乎她的眼角在相术上有个提法,是比较善良的意思,这个人也比较踏实,这种小片子,最能看出演员的素质,郭德纲基本已经失控,许绍洋无法评论,张什么让人很......这种大对比,让王一楠的角色十分突出。
估计编剧是第一次弄,逻辑错误太多,也就别计较了,可贵的,没有千篇一律的美化农民工,我就是农民工,对自己的同辈太了解了,谁要敢欠我钱,老子敢扒了你祖坟。
当操着山东或者河南口音的农民工往脏水泼在日本车上,我看到了一种叫做真实的东西。
这么演,已经可以了。
至于老郭最后跟赵一楠感情戏,就跟小孩过家家一样吧,没什么意义,就是凑合着弄个结尾。
不知道怎么回事,摄影师到了片子后期,竟然能平稳的拿好摄影机了,难道是要收工了(假设是按照这个顺次拍吧),所以嗨皮了?
这个电影就是给大家玩的,没有任何代表意义,电影代表个屁。
郭德纲那样的,能代表富人?
富人忙着移民和包明星,哪有空管这破事。
许绍洋代表屌丝?
好吧,屌丝能随便找到两个D罩杯以上的白又美还真是牛。
不过张涵予的形象倒是有标本意义,绝对的月光,没有任何信仰,天天靠淘宝打发日子,过一天算一天,整天幻想找个漂亮帅气又多金的男淫被包或者过一辈子......王一楠虽然表演很不错,本身的角色写的没有张力,说是心理有问题,又没交代清楚,莫名其妙的就跟老郭好上了,跳跃的挺快以至于这个角色挺不靠谱了。
这电影,三十的票还是靠谱的,多了就白搭了,毕竟比什么《笔仙》更接地气点。
哎,国产电影,你还能指望什么呢?
这帮拍电影的,能骗一次算一次,骗一个算一个吧。
指望着弄点深刻的流泪的?
对不起,潜规则比电影梦想有诱惑力。
这片子水军太多,你要有点良心就别乱说了,硬着头皮把一部漏洞百出的东西搞成比《人在囧途》还牛逼的现实主义大作,骗大伙去影院,有意思吗?
写于 2012年9月4日 看电影最怕什么,最怕看偶像派演员真要演戏。
这部电影绝了,把偶像派和超级实力派合在一起演,而实力派的却只是绿叶当陪衬,跑跑龙套无足紧要。
为了将车进行到底,不论是买车还是最后因为车惹出的祸,都有些勉强,生拼硬凑成一部电影。
演员们,看到好剧本再接活儿行吗!
完全回想不起这电影的半点内容了,好像不曾看过一样。
好不容易来个假期,肯定要看点什么的。
我在硬盘里翻来翻去,放下龙纹身,点开车在囧途,就为了老郭。
我已无力吐槽,只能卧之。
真的很符合我的预期,除了老郭和惊艳的侯爷还有若隐若现的大潘,剩下的完全可以当flash动画看,还是公益广告类。
在这肃杀的清明,祭奠我手贱浪费的90分钟青春。
整片最亮的就最后一段:女工头:“咱干嘛去?
”老郭:“听相声去吧。
”女工头:“你听相声花不花钱?
”老郭:“弄好了还能挣钱呢。
”关掉暴走之。
尊敬的非著名相声演员郭德纲先生:您好!
我是你的一个衣食父母。
虽然我一次没进过德云社,但你来石家庄的几次我都自费观摩了,你们有今天的成就,起码有那么一小小小部分得益于我的贡献。
看到你的相声事业越来越风生水起,越来越被同行妒忌,我很欣慰。
但我就不明白了,你为什么就不会演电影?
在豆瓣上,有你的片子得分都不超过4分,这种分数就算放在国语片里也不露脸,基本属于烂片,当然,可能你比较正直、诚实、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和无情的指责,而不愿意花点小钱雇一帮水军攒分。
不过,这不能作为烂片的借口。
就拿这个《车在囧途》说吧,有点脑子的人都知道,合买车跟合着娶媳妇一样,完全是理论上的扯淡。
首先是所有权和使用权没法控制;再有就是谁在什么时间用没法界定,比如深夜凌晨,你让谁去开,谁愿意开,而上下班节假日谁不争着用;最后就是,这种事你见过吗,你们单位有这样的么,更何况是网上素不相识的几个货。
至于跟你搭档的几个演员,除了于谦老师,基本没默契,完全是拿捏不得体的作秀,许绍洋可有可无,张馨予不脱没戏,王一楠水平有限。
最主要的是,一个烂剧本,让你们几个更显的不着调。
其实,拓展业务是无可厚非的,但一定要量力而行和精心准备,你演这个电影的状态不是力不从心,而是心不在焉,还没一次普通的德云社演出HIGH呢,怎么能演好!
表演的感觉不能说不到位,而是根本找不着,还真不如把剧本让你们几个站在一张桌子后面去说,纯说,反正从头到尾你也没演,都是在说。
或许这是玩票,只为赚钱,或帮朋友忙,总之,给人感觉不好。
当然,你的同行可能很高兴,但你的衣食父母很倒胃口。
三颗星都给老郭吧
还行吧 。
不买车了。。。。
不需要“演”啊,让郭德纲站着那讲不就完事了么,瞎折腾
看了誰還有勇氣買車?
一位的模仿不会带来很好的效果和票房 看看这部《车在囧途》就知道了 名字都是模仿经典的《人在囧途》 导演不同 编剧也难以和文隽相比 实力相差太悬殊 也是由于第一次的创意太好了 导致这一部囧片其实很烂 虽然有四人共同买车的创意 但是这个囧字的表现力还不够 衰的事情还是太少了 包袱不多 笑点平淡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cyOTM0NjY4.html《时代周刊》理想的就医模式:医生解决患者身体问题,心理学家解决患者心理问题,牧师解决患者终极关怀问题,社会工作者解决社会保障和公平问题。
郭德纲出演,必是烂片!
。。。。
纯为看老郭去的,看得也挺开心,但压根儿没指望它不是个烂片。不爱郭师傅的话就不用看了
这部影片很荣幸成为我第一部看一点就关掉的顶级奇葩片。看看它的演员表,最起码还有几个职业艺人(我寻思还能演出点什么),但是这片子严重挑战了我对戏剧认知的一个终极问题:究竟什么才是戏?我一直以为他们在演戏中戏或者自我伪装,没想到居然都在过家家,还自我感觉良好!呸!
有一点现实意义,但是许绍洋和那个女演员的演技实在是太差了。
挺好看的,O(∩_∩)O哈哈~
抛掉老郭相声演员的身份 这还是一个不错的喜剧 当然 许绍洋的口音真是让人蛋疼
还是回去说相声吧。话说觉得王一楠演的还可以。
比起三笑还是有进步地,鼓励一下
真心乐
很好哇
看在那啥薰衣草的份上给个3星吧,许绍洋你能不能进步啊
导演辛辣的讽刺很有郭德纲相声的风味。其实老郭演技还是有很大进步的,不能因为是他演的就直接1星,虽然他也说他是“玩玩”,但是,这次玩的不错,不再是之前的纯粹段子的大集合。内容上也有了深度,不再是虚头巴脑的闹剧了。总的来说,导演的这张牌打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