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少女终末旅行

少女終末旅行,Girls' Last Tour,Shoujo Shuumatsu Ryokou

主演:水濑祈,久保由利香,石田彰,三石琴乃,梶裕贵,花泽香菜,岛本须美,清川元梦

类型:电视地区:日本语言:日语年份:2017

《少女终末旅行》剧照

少女终末旅行 剧照 NO.1少女终末旅行 剧照 NO.2少女终末旅行 剧照 NO.3少女终末旅行 剧照 NO.4少女终末旅行 剧照 NO.5少女终末旅行 剧照 NO.6少女终末旅行 剧照 NO.13少女终末旅行 剧照 NO.14少女终末旅行 剧照 NO.15少女终末旅行 剧照 NO.16少女终末旅行 剧照 NO.17少女终末旅行 剧照 NO.18少女终末旅行 剧照 NO.19少女终末旅行 剧照 NO.20

《少女终末旅行》剧情介绍

少女终末旅行电视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距离极尽繁荣与荣华的人类文明迎来末日,已经经过了漫长的岁月。人类几乎死绝,就连生物都消失的迎来末日的世界。复杂建造的都市化作宛如迷宫的废墟,无从整备的机械也渐渐停止了动作。是何时结束的呢,是从何时开始结束的呢,就连这种想法也不复存在的终末世界中,有两位少女漫无目的地持续着旅行。千户与尤莉,今天也乘着爱车Kettenkrad,在废墟当中彷徨。 在终末世界中温暖地求生的反乌托邦幻想剧,就此开幕。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卢克·凯奇第一季辣警霸王花:澳门行动春桃的战争罗宾汉之箭绝地逃生侠捕之疑云密布爱在迪拜奇人奇案绝密任务葬送的芙莉莲碧血苍穹十八岁的瞬间天和局校花诡异事件流行病毒见鬼十法青衣恋爱大作战今宵多珍重无线读心师山茶花飘零地狱万岁恐怖绘本第六季罪犯联盟第一季不朽的时光五个叔叔一个妈坚强三角窗外是黑夜地狱少女宵伽

《少女终末旅行》长篇影评

 1 ) 优秀到舍不得看

大半年过去了,目前只看了七集,每次都要找合适的氛围才舍得点开. 怎么说呢,大可以讲些“主题是存在主义”“大众版《等待戈多》”等等的话题,而配乐、作画等技术细节也值得大书特书. 但我无语. 不愿用虚文去破坏我得到的所有感受,而舍弃分享的机会,将其留给自己. 写这段话,也只是作为难以抑制的膜拜之情的抒发,抱歉了. 顺便求推类似的番. 反乌托邦+公路+日系,不会还有吧?

公路+日系的也行

 2 ) 少女的终末旅行

不错的动画,致郁又治愈。

变成废墟的城市,一片灰暗。

死气沉沉还有些恐怖。

两个少女,一辆车。

在这城市里漫无目的的行驶,她们需要食物和燃料供给。

从一个补给点到另一个补给点。

这是是一段充满未知的旅途,或许死亡就在前面,但是不能留在原地,食物有限,必须出发。

重复吃饭,补给,睡觉的日常。

绝望如影随形 ,但人总是可以赋予生命无限的意义。

只要活着,在没有死亡之前,依旧可以用温暖又荒凉的态度来感知这一切。

看这两小只在残垣断壁里前行的时候有些莫名心疼。

失去了亲人只剩彼此。

她们更懂得生存的意味。

她们会为未来担忧,但更会为生活的小惊喜满足,为自己的生命赋予意义。

小千理性机智,懂很多知识又会修理东西。

但是心思细腻以至于有时候会陷入绝境,怀疑生命的意义。

而尤,刚开始觉得是个没有脑子又懒又差劲的朋友,第一集的时候因为一条巧克力拿枪威胁了小千,明明可以一人一半,最后一个人吃了巧克力。

可是越到后面觉得尤是很可靠的朋友。

小千有恐高症,有一次在高处的铁架上行驶时,铁架突然开始崩塌,小千害怕得不知所措的时候,尤果断的加油门,让两个人在架子塌之前,安全走完那段路。

还有尤明明想吃鱼想的不行,却会在大块头机器毁灭鱼箱的时候挺身而出,想用炸药炸大块头机器救鱼 。

会为一条鱼活下去的机会而勇敢争取的尤非常可爱。

而且在小千失去信心勇气的时候,也是她一直加油打气。

这两个人的组合安排得很棒。

关于致郁,大概是一成不变的黑灰色调。

还有把所有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的残忍。

战争残留的痕迹,废墟荒芜的城市。

遇到的两个人类同伴都遭遇不幸:将所画地图视为生命意义的金泽在意外里失去了他所有的图纸。

想要造飞机去上层城市看看的石井,驾驶的飞机刚刚触碰天空就开始解体。

以为付出了就应该理所当然的收获成功。

但现实往往很残酷。

求死不成的金泽在巧克力的鼓励下又重新开始自己的画图誓言。

而石井在坠机的刹那成功用降落伞逃身,也平静的接受飘往下层城市。

我不愿意接受只剩下小千和尤 她们两个人类的事实。

因为这样我就可以想象金泽,石井在继续着自己得使命和意义,甚至可以隐隐期待他们美梦成真的一天。

这是一部向内探索的动画,对不同个体,会有不同解读。

总之值得一看。

最后,如果在b站上看,请关弹幕食用,因为弹幕也会致郁。

生命里永恒不变的告别

像森林的街道

只剩一个人的金泽

石井坠机以后

残酷的现实

我们现在拥有的,她们无法想象的生活

 3 ) 让人脸扁

我觉得与其说是参杂了宏大的世界观,不如说是更倾向于个人,日本一向如此,能以小见大,但不见得世界观有多宏大,据小节懂小情而无大义。

感觉这部作品的作者有些虚无主义吧。

我个人不太会表达,只能抽象的感悟,感觉作者是倾向于意识流的,好比她另一部作品《蘑菇的拟态日常》,对于我这种常年独处没什么朋友的人来说感悟很深,自己一个人的时候会思考很多,感觉在思想上与作者有相似之处。。。

大概就是这样,有多伟大我不见得,但觉得在末日里这才是人最真实的状态吧,走一步是一步

 4 ) 相似题材分享

先说说我的感受吧,10分满分,本作9分。

本作类比塔奇克马的日常,萌的同时用浅显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生命,战争等一系列事物的看法。

个人对其比较有好感介绍相似作品有点偏,但是如果你对本作有兴趣的话可以多涉猎一些作品。

本人孤陋寡闻,能第一反应想到的还是动画和游戏,当然,欢迎补充1.《人类衰退之后》童话风格,末世日常,妖精设定别出心裁。

无论原作和动画比起本作都算是更早的作品

童话风格…当我没说吧2.《动物朋友》废土和少女,怎么能少了最近迷之火了的作品《兽娘动物园》呢?

(前身是韩国的手游,至于为什么我要提一下,后面就知道了)

兽娘动物园3.《学园孤岛》动画比本作更早的萌系作品,僵尸生存设定,个人觉得作品表现不太好

学园孤岛4.《奇诺之旅》看到少女和机车时我的第一反应,但实际是两种风格的作品了,喜欢本作氛围和思想的可以尝试去看看

5.《漂流少女》又是韩国,手游。

故事背景是全世界被水淹没,少女钓(qi)鱼(ji)求(nuan)生(nuan)。

至于为什么这种名不见经传的手游我要提,不仅同为末世少女题材,更因为这游戏内某些插画的画风和本作简直如出一辙

不像吗?

6.《这是我的战争》同昏暗的背景,战争题材,只是游戏风格偏向严肃沉重

this war of mine

 5 ) 比活着更重要的东西

写于2020.10.26我知道这部番是因为画风像来自深渊,都是子供向的画风所以豆瓣会关联,再加上9.3比深渊都还高的评分就更让我好奇了。

不过当时没有立即看是因为名字太平平无奇,光看名字我完全不懂它要讲什么。

来自深渊 (2017)9.12017 / 日本 / 动画 奇幻 / 小岛正幸 饭野慎也 垪和等 工藤利春 森贤 / 富田美忧 伊濑茉莉也最近补的JOJO又实在不能满足我,我就在7.3的深夜开始看了。

当整个世界只剩下两个人了,你还会选择活下去吗?

或者说,你会选择怎么活?

当生存都变得极其困难,当人类文明消失殆尽,你的存在还有你的行为还是否有意义?

这当然不是作者想探讨的核心话题,但是它一开始就直接摆在你的面前了,让你没有办法逃避。

事实上在这部只有短短12集的作品里作者蕴含了大量的哲学问题。

十二集,十二个围绕着人性深处和现世我们自古至今一直争论不休的问题。

整部作品其实处处都充满了绝望,看过这部番的人都无一例外地感受到了扑面而来的绝望,这种绝望比任何一部反乌托邦的作品还要绝望,因为这就是一部走向死亡、注定死亡的作品。

但我认为作者并不仅仅,或者说,不是主要,让我们看到绝望,作者真的超级温柔,他创造出了很多希望,而这些都被我们忽视掉了。

他把所有的希望都放在了两个主角身上,还有另外两个路人,也就是人身上,而不是物质世界。

这个世界是绝望的,但是他对人类充满了希望。

1. 作者笔下的世界是绝望的,毋庸置疑,但是我们自始至终都没有从两个主角身上感到绝望,她们很容易满足,吃雪、吃死鱼、洗个澡这些就能让她们非常满足。

她们并不是不知道绝望。

“和绝望好好相处下去吧”这是尤莉说的话,尤莉从一开始就已经清楚地认识到了自己所处的这个世界是什么样子,但是她自始至终都很淡然。

甚至到了最后注定死亡,仍然乐天般地说出“先睡一觉,明天再说吧”2. 作者设定的是两个主角,而不是一个。

当这个世界上只剩下自己一个人的时候才是真正真正最绝望的时候,就像是自己快要死了但是周围没有一个人在你旁边的时候。

但是作者让她们互相陪伴彼此,互相成为彼此的精神支柱,她们两个相处的镜头,你甚至都感受不到绝望。

这比只有自己一个人活在世界上仁慈多了。

3. 世界上最后的两个路人。

他们无一例外都在这个末日中寻找意义,一个继承伴侣的遗志疯狂画地图,一个要成为地球上最后一名造出飞机的飞行员,飞到遥远的地方。

但是他们都失败了,他们一个失去了所有的地图,一个坠机,都失去了活下去的意义。

一个没有口粮,打算“仅凭一张腿,能走多远呢”,一个一无所有掉到了最底层,要重新往上爬,尽管我们内心都知道他们必死无疑,但是他们都没有直接寻思,作者也很温柔地没有告诉我们他们的结局。

只要我们没有看到他们的尸体,他们就永远活着(虽然对于没看懂的人是这样,但是作者暗示他们已经被吃掉了)4. 日记、书籍。

5. 爷爷给了两个孩子在末日活下去的目标:爬到最上层去。

与其说是给两个孩子的目标,不如说是给我们所有人的希望。

也许对于她们来说,旅途的终点本身不是目标,活着也不是目标,我不知道目标到底是什么,但在整个旅途中对于她们来说,目标到底是什么已经完全不重要了。

前进本身就是一种意义,一种人类的本能,或者更重要的是,有人陪在身边,前进就好。

不过是否是真的作者温柔还是用希望反衬绝望,这是个人理解的问题,我说的也不一定就是对的。

整部作品最神的地方动漫没有做出来(看来制作方也不忍心做出来啊,做出来真的真的哭死TAT),但是如果看完漫画才觉得更神更加冲塔。

这个地方就是结尾。

一部作品成败的一瞬就是在结尾。

如果到达最上层是难民营,是正在重建家园的人类,甚至是极乐世界,这就会变成典型的套路,那么这部作品就不会这么神,甚至一切都会变得索然无味。

从逻辑上来说,作者让她们到达最上层已经非常开挂了,如果再来个大团圆喜庆一下不仅会变成开挂番还与整部作品的气质极其违和,也完全无法传达到作者的気持ち。

但是动漫的结尾也还不错。

区别就是漫画的结尾更绝望。

不管是哪一种,死亡本身已经不重要了,因为重要的根本不是活着,而且你是否在死之前找到了活着的意义,是否有一个东西比活着还更加重要。

而她们在死之前都已经找到了那个比活着更重要的东西。

结尾可以说是既是绝望的,也是充满希望的。

这是一部向死而生的作品,如果可以这么说的话。

绝望只是对于人来说,人类的终结,始终都是以人自己为坐标以自己为丈量的尺度,对于这个世界来说,它本身不存在绝望,有没有人它仍然是那样,过几百年,几万年,仍然不会有多大的变化。

对于这个世界来说,希望是永恒的。

看过这部番的人都能get到作者寄予在这部作品中的反战思想,但怎样才算一部成功的反战作品?

对于我来说是这样的:当时看完这部番我第一反应就是,好想让全世界都看到这部番,因为我相信如果看过,就一点都不会想要战争了。

它没有浓墨重彩地写战争本身,只有在一些穿插的情节里和最后一集的相机记录出现了几分钟,你在这样一个反战作品里看不到血流江河甚至一丁点血,看不到任何断足断手,看不到任何尸体,但整个死气沉沉的钢筋废城、随处可见的兵器、足以灭城的战争机器、极端的恶劣天气、没有任何活物、两个少女对幸福生活的“幻想”片段、本来这个年纪应该在家里躺着穿好看的衣服、去受教育、有爸爸妈妈的照顾但却只能吃雪、吃死鱼、到处搜刮军粮来维持生命、与年龄不相符的沉着冷静。

甚至那些看似美好的镜头你的心都会在隐隐作痛。

啊啊啊啊现在想起来好多情节就超级难过好想哭。。。

 6 ) 少女终末旅行,一边看,一边写

还是决定写下来,以免时间久了自己的“脑袋也变得空空的”(笑)。

像是很长时间以来一直在等待着这样一部作品一样,终于在这个寒假里看到了能够让自己重新坐下来好好思考的东西。

然而这样的思考也是极为个人性的,对于社会、世界,乃至朋友邻居,都不会有任何的帮助,甚至也难以让看到这些文字的人弄明白剧中的各种细节吧。

看的时候立刻想起的一些过去的作品(主角二人像极了红白和黑白?

),例如《星空清理者》,此为末日彼为宇宙,在一个不同的背景下,思考起在一个个平凡日常中总也想不明白的问题,比如活着的意义,比如战争与信仰,总觉得会带给人全新的角度。

例如《最终兵器彼女》,这是我一直不敢重温的一部作品,一步步向着希望前进但越来越无力回天的感觉真是很痛苦,当最后一话战争倒带闪过眼前,而现实中只剩下彼此和虚无时,我也犹豫着不知道前进的意义在哪里。

第一话 星空 / 战争从看到星空的那一刻,我想我应该爱上了这部作品。

纯白的雪原,安静的背景音乐,好像看到了《Clannad》中终结的世界。

两人边走边看,边看边聊,眼前只有虚无的世界,人的思想也会变得飘渺起来,再也没有那些奇闻八卦用来闲聊,空空的世界只能让人思考起它的本身。

尤总是能若无其事地谈起哪些永远无法理解清楚,但永远值得人们去思考的问题,她在千的眼里也许真是个笨蛋,但她会用她的方式来体会这个世界。

“以前人们也缺粮食吧,为什么造那么多武器呢?

”“譬如有三个人,食物只有两人份,这时只能拿起武器战斗了,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

”……于是当尤拿起武器指向千时,她懂了这句话,“这就是战争。

”这是第一话的高潮。

尤拿起枪的那一刻我想很多人都惊呆了,她们彼此难道不是唯一的朋友吗?

到底是开玩笑,还是出于获取食物的本能,还是大智若愚地体会着战争的本质,还是尤根本是个不会考虑后果的笨蛋,这些只能从后续的剧情去猜测了。

尤得了便宜,最后的结论是“战争真讨厌”。

人类何尝不是在这样举起武器,放下武器反思战争,同时还是难免再举起武器的过程中,满是血与泪地不断往复前进吗?

前阵子看完的茨威格的《昨日的世界》很多言语还回荡在耳边,但世界从来就没有和平过。

即使我们花再多的工夫去思考“战争真讨厌”,也无法彻底战胜欲望和恐惧。

只有待到末世,或是像《星空清理者》那样从宇宙看着没有国境线的地球时,真正置身于一切利益以外,这个问题才会变得不同吧。

然而这对于脚踏大地的平凡人类来说,是不太可能的。

第二话 洗澡 / 日记 / 洗衣好几次提到了“极乐”,提到了“死后世界”。

那些平静的、无欲的、能让人充分享受而无后顾之忧的幸福也许在人们眼里,在俗世中是不可能存在的吧,所以才将这样的幸福称为“死后世界”里的“极乐”。

人总是努力在做些什么,不断地追求和舍弃,停下脚步享受极乐这样的事情实在是很奢侈。

剧中的洗澡这个日常,在末世里就是这样一件奢侈的事情。

整部作品中这样幸福的日常也还有很多,这些我们理所当然的日常,也许在匆匆忙忙的脚步中被隐藏起了它们独有的光辉。

日记这一段凝结了一些作者对于书这件事物的思考。

在冰天雪地中没有燃料,到底是要留下手里的书还是用它来换取一些温暖?

也就是当物质无法满足甚至匮乏的时候,精神需求是否还应保有其价值?

这里尤的答案从在千的日记留下自己的涂鸦可以看出来,你可以说脱离了物质世界,精神世界也无法存在,但反过来即使物质世界消亡,人类的精神世界未必不能使人幸福。

千的精神追求是书,而尤的呢?

看到这话的最后,我想暂时答案应该是伙伴,或者说是千吧。

这段关于书的第二段考虑可能与千的生存意义有关。

假想旅途的终点依然什么都没有的话,这些日记、记录将成为人类最后留下的宝贵财富。

这个想法在最后几话里体现地更加明显。

洗衣、遇见鱼给两位主角带来了新的希望,向上走吧。

第三话 遭遇 / 都市 / 街灯“人为什么活着呢?

”“我们这么走下去,到底会有什么呢?

”千的日常哲学思考,而尤懒得思考这一切。

然而我们大智若愚的尤后来还是给出了她的体会:“好久没出汗了,感觉自己还活着。

”金泽的出现带有很强的戏剧感。

第一个想法,当在空无一人的世界里漫长地寻觅后,你突然发现还有其他人的踪迹,此时的心情是兴奋?

喜悦?

还是紧张和害怕?

有点像《三体》中说到的黑暗森林,在黑暗的世界里,未知的声音总是宁愿将其视为敌人。

好在剧中主角们遇到的都是“好人”,他们不会穷凶极恶或者心怀叵测地谋取她们的物资食物,而都有着自己的追求和人类的终极梦想。

主角们无疑是幸运的。

第二个想法,金泽为两位主角解读了所谓“活着的意义”——“在几乎见不到人的世界里,也没其他事可做,要是没了这个,我一定会去死。

”对于人而言,除了繁衍这个生物本能,除了享乐这个可有可无的目的,我想更多的还是:一让自己成为资源,或者守护一些东西,即为奉献,二让生命的意义在不断的创造和追求中获得升华,即为创造。

金泽制图便是创造,小千写日记也是创造。

整部作品中处处出现的对于精神追求的肯定,是我对它好感度颇高的一大原因。

当然,失去了地图的金泽未必真的只能去死。

重新开始,重新创造,便能让活着重新获得意义。

“活下去”,也是这部作品的一个核心思考。

我们的尤在最后又给出了她对于这个问题的肯定答案,将自己的最宝贵的食物分给了失意的金泽。

(顺便,尤的开光嘴这一话里各种疯狂发挥)第三个想法,也是看完最终话才意识到,地图、相机的意义,它们和千的日记和书一样,将成为人类最后的财富。

在写到最终话时再展开这个话题吧。

最后街灯亮起的时候,似乎又给主角指明了道路,向最亮的地方去吧。

这就是“活下去”。

第四话 照片 / 寺院一开始还比较悲观地以为胶卷很快会被用完,但看来在这些细节上作者没有打算为难两位主角的样子。

路上的柱子们大约是这部作品中一个主要的谜题。

眼睛的方向是用来指路,还是像最终话里提到的类似于监控的观测功能,暂时还不得而知。

但这些石像应该建造于剧中这一文明的早期,在最终话中出现的那些迷之生物,对于当时的人类来说也许就是所谓的“神”,“神”净化着世界,帮助人类弥补他们犯下的错误。

作为一种崇拜而建造石像以及寺院,这是说得过去的。

而这些石像的原型,那些迷之生物可能也是人造的,他们出现在更早的文明之中,也就是制造了相机、建造了上层建筑的“古人”,也许指的就是我们现在生活着的这一代文明吧。

这在之后的英文书籍和石井的话中有所暗示。

“食物吃完就没了,但照片可以保留下来”,石像们作为一种信仰,也许会比相机、书这些保留地更久吧。

所以核心问题来到了“信仰”上。

“能吃吗?

”尤的思考总是从这里开始,也许神明对于她来说,并比不上食物,比不上极乐的温泉,更比不上能够分给她食物的千。

千对于尤来说,才是真正的“神”。

信仰给予生活下去的依托和勇气,在这个意义上,将千视作“神”的尤未尝没有道理。

寺院突然明亮起来,有点像黑石瞳的背景乐响起,眼前是接天莲叶无穷碧的场景,这瞬间我忽然想起了《星空清理者》中的月球少女诺诺在被称作宁静之海的荒漠中嬉戏,而这片荒漠仿佛真实的大海一般突然变得碧蓝,海给了诺诺信仰,这时响起的音乐是黑石瞳的《A Secret of the Moon》。

“神明是虚假的,为什么还要大张旗鼓地建造寺院?

”千最后关于“信仰”的答案可以说是一句金句:“那个世界是一片黑暗吗?

也许正因为不希望这么想,所以才造了石像,点了灯,想让自己放心。

”光明照进黑暗,点亮了大家的心灵,这就是信仰,到都来是给自己的心灵一个安放之所,也就是所谓的“放心”。

这是剧中对于精神世界深刻探讨的又一例子。

我们大智若愚的尤听懂了:“我还是找到小千的时候比较放心。

”对尤来说,也许千不仅仅是会分享食物的“神”吧(笑)。

第五话 住所 / 午睡 / 雨声尤的问题开始了:“为什么要有家呢?

”房间简直就是为两人生活而准备的,水电齐全,连椅子都有两把,立刻就产生了“在这里住下吧”的想法。

两位“卖火柴的小女孩”在房间里遐想“幸福的家”的这几分钟大概是这部作品最令人心酸的几分钟了。

总是在外四处打拼,总是在路上的人心底总希望有个安定的家。

然后终究还是要回到现实。

《Clannad》中渚说(原话忘记了,这是大意)“不能逃跑,我希望这个小镇是我们能回来的地方。

”意思是所谓家,从抽象意义上来说,就是一个能回去的地方,一个能够归属的地方。

占一所空房子不能称为家,还得有人,有生活。

在末世中让主角们安一个家,看来只能是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梦想了。

后两段小故事充满了日常的温馨。

雨声是最被津津乐道的一段。

脑袋中空这个梗实在有趣。

作品对于精神世界孜孜不倦的探索在这一段以音乐来表现。

艰难的生活中来一点音乐,所谓苦中作乐,实则是无上的幸福。

这首《雨之歌》大概会循环很久吧。

第六话 故障 / 技术 / 起飞这一话有点不敢往后看,大概心里明知道靠这么三个人造出成功的飞机是极为困难的吧,结果如预计的一样。

“和绝望好好相处下去吧。

”尤在一开始就飙出了本番金句。

这也是尤没心没肺永远保持乐观(其实是对一切毫无希望?

)的源泉吧,某种意义上来说尤是真的很强大。

“等它造好了,我就坐着它离开这座城市。

”这句话说出来的时候莫名的有种感动。

一是作为一个飞行工程师的浪漫。

可以说起飞总是人类终极的梦想。

看到墙上贴的那些飞机图纸,就会想起宫崎骏的《天空之城》和《起风了》。

即使是在这个终结的世界,工程师想要飞上蓝天的梦想却依然无限和真实,人类挑战蓝天也是这样的一段充满挫折的历史。

而在这个绝望的世界里,这样的热忱更是让人感动,好像梦想本身早已超越了所谓的生死。

这里也是再次强化了精神世界的意义,和绘制地图的金泽一样,与绝望好好相处,这样的精神动力是必须的。

二是希望。

为了离开这里而起飞,其实是一次完全未知的的旅行,前途如何根本无从猜想,甚至连飞机能否正常地飞上蓝天都是未知的。

但为了那一点点的希望,再怎么小的希望,作为一个人来讲,迈出这一步将决定所有的不同。

“哪儿都去不了,才是真正的绝望吧。

”与两位主角一样,与绝望好好相处,总得对前途怀有希望,并且勇敢,远处一定有着什么,有着什么美好的东西能够让人活下去。

三是历史。

人类的最后一个飞行员,印刻在历史末尾的飞行。

想起Verve的那首《History》,我们即为历史。

小千留下的日记也许就是人类最后的历史,千作为记录者,她的意义也早已超过一个末世求生者本身。

这一话对于浪漫主义者而言实在是太满足了,梦想的构筑和努力实现的过程,其满足感早就超越了结局,超越了人生的大起大落,超越了生与死,超越了所谓的绝望。

最后的石井是笑着的,尤在最后总结道:“大概她能和睦相处了,与绝望。

”第七话 迷路 / 烹饪前半段简直是两人的相声表演,尤总是莫名地从嘴里蹦出真理,也总是巧妙地反击千的吐槽。

如果你是一路仔细过来的话,会发现有很多官方吐槽的点,比如千的恐高,尤的饿,尤的开光嘴,尤的有洞就钻,让你不断地会心一笑。

有尤在的旅途才不会寂寞啊。

后半段两人合力做了自己的口粮,在黑暗的厂房里上演了一出美食节目。

最后两人的幸福也许不仅是做出来的食物有多么美味(也许都有点烤焦了),更是劳动之后得到收获时的幸福感。

这也就是所谓“烹饪”的意义吧。

简单的幸福对比着黑暗的厂房,黑暗的世界,这样的幸福在旁人眼里是那样的苦涩。

尤的总结是:“吃甜的东西好幸福啊。

”这里的甜,也不仅是指尤撒了太多的糖吧。

第八话 记忆 / 螺旋 / 月光也许在我们看来一下子就能发现开始的场景是一片墓地,尤手里的是个收音机,对主角而言要确认这点花了一些时间。

当小千最后说出“这里是墓地”的时候,虽然早就知道,但还是心里一凉。

看到扣子,看到碎布,总感觉能拼凑出一个完整的故事,为何它们的主人或家人这样珍惜它们,作为宝贵的东西,作为记忆永存于墓中。

一个小小的抽屉怎能记录全一个人的一生,记录他所渴望的,所厌恶的,或者所爱的一切,但当生命逝去时,没有人再与你诉说这些记忆时,这个小小的抽屉里仅有的遗物成为了一个人的所有的故事,想想真是讽刺。

记忆终究只能留给自己。

想起《寻梦环游记》里的一些观点,我们总是希望能让别人记得自己,好成为自己活过的依据,当被人遗忘时,一个人才是真的消失了。

这样看来很多抽屉里还是空的,细思起来更是让人唏嘘。

“如果连我们这样路过的人都没有了,那么谁来记得他们呢?

”有生命的延续和传承,记忆才有意义,如果真的到这个地步的话,记忆本身也已经不重要了。

(补充:最后一话有一幕葬礼和一幕人们将遗物放进抽屉的场景。

)“那些东西不留在这里就没意义了。

”千作为一个正直的浪漫主义者,作出了最人性的决定。

第二段的螺旋高塔是对于不断重复的生活的隐喻,“一圈圈地绕圈,究竟能到哪里呢?

”这是一句双关的问句。

一直在绕圈的话,有时候连到底是在向上,还是在向下,都不知道了。

生活也是如此,随波逐流的日子总是让人心里若有所失。

前面的路断了,需要另辟蹊径,而那条小路往往布满了荆棘和危险,这时候就需要一种“跳出习惯”和挑战未知的勇气。

少女们做到了,让她们的车开上了塔外危险的道路,虽然遭遇了九死一生,但最后这次冒险让她们重新找到了前方的路。

这让人想起了《死亡诗社》中一直在引用的那首诗《The Road Not Taken》。

达成目标非易事,弯路、险境可能也是必经之路吧。

两位主角虽然每天重复移动、补给、睡眠,但心里知道他们要去远处、去高处、去明亮的地方。

如果有一天连这些都看不到了,那可真叫“死循环”了。

第三段“月亮的魔力”也是一种隐喻,配上酒更是有“举杯邀明月”的意境。

是“水里溶进了月光”吗?

两人确实是喝醉了。

也许“月亮的魔力”是指人的本性,或者剥去伪装和理性后人最原始的渴望,对于二人来说也是忘记艰难的眼下、绝望的旅途和对于未来的恐惧,去找到最纯粹的快乐。

当然,在这部作品的整体氛围下,所有温馨的场景都因强烈的反差而带着残酷和悲伤。

虽然千是带着醉意说出了“到月亮上去吧”,这也是人永远怀有憧憬和希望的一种象征。

我想即使最终两人在到了旅途的终点,发现什么也没有,如果心里还能记得这局“到月亮上去吧”,两人就还会有生活下去的勇气。

第九话 技术 / 水槽 / 生命这一话的主题是“生命”,千从头思考起了生命的意义。

机器不会自己动,不会思考,是否也是生命?

两人遇到自律机器的时候,想起了《来自新世界》的拟蓑白。

这一话非常巧妙地将自然生命、人工生命、生命的消失、生命的进化融合在一起,进行了深层次的探讨。

千一开始不认为机器是生命。

千穿着内衣下水时,开始改变自己的想法,开始有一种人工智能也是生命的感觉(因为它会说话?

)。

千沉下水到被尤救起的这一段时间,千的思考获得了顿悟,千感受到了生命的真谛。

尤与理性的千正好相反,尤不爱思考,但她的直觉和感性认识实在很强。

尤看到了世界上鲜有的生命,(虽然很想吃)产生了保护的欲望,快速闪回中看到了水、雨、墓地里的纽扣、机械,她也感知到了生命。

活着,是生命的意义。

共感,是活着的象征。

“人、机械、鱼、城市都是活着的,迟早会迎来终结。

”千总结道。

“生命是不是意味着终结呢?

”我们的尤也感知到了这一点。

第十话 电车 / 波长 / 捕获这是很“物理”的一话,从一开始的相对速度、时间,讨论到了后来的波动性。

在满是机械尸体的封闭空间里,千说出了一句可怕而又真切的话:“移动式坟墓。

”总之地球在转,时间流逝,对于没有终点的旅途中的两位主角而言,时间仿佛失去了意义,反而粮食才是她们的时间。

我们平时那样珍惜时间是为了什么呢?

因为我们总是有太多想做的事情,而时间不会等你。

听到音乐的时候还真以为收到了电台,有人类聚居的地方。

意外的是尤也会因为音乐感到悲伤,这就是音乐的力量吧。

作者对于波的解读非常有趣,光、电波、音乐,因为波,人的情绪也会随之波动,时而高兴,时而哀伤,这就是某种意义上的“共鸣”。

不知道这是否就是物理世界的本来面貌。

在巨坑的上方是上层的一个巨大空洞,这让人想起了《天空之城》里的那发天火(补充:最终话里有一幕从轨道向地球射出光线的场景)。

大量战争机器人的出现也让人想起了拉普达……“拉普达为什么毁灭,我现在明白了。

”“人类为什么毁灭,我现在也明白了。

”第十一话 文化 / 破坏 / 过去自从花泽香肠(雾)登场后,感觉画风突然又变萌了起来,多了一个声音,就多了好多欢声笑语。

吃子弹这一段大概是一个充分的暗示了,迷之生物类似于《风之谷》中的王虫,是这个世界的净化者。

之前猜测过这种生物是否是人造,或者人类控制进化的,现在看来也未必,当然这也并不重要。

千找到了书,这大概是最令她高兴的事了。

看起来是我们的文字。

也就是说地球文明在剧情之前至少已经毁灭了两次了。

结合刚才提到的迷之生物的来源,我们可以看做人类在文明遭到毁灭后进行了反思,研究了拯救环境的方法,也可以看做地球本身就是具有自身净化的机制,即生物缺少食物而进化成以能源为食,就像《风之谷》那样,这也符合逻辑。

无论来源是什么,这样的生物净化了世界,成为了之后文明中的“神”。

大型机器人兵器从天而降这一段,感觉是在致敬《天空之城》或是《风之谷》,这个体型和射出的光束,很容易想到电影中的巨神兵(补充:在最终话中更是有着火之七日的重现)。

尤作为一个脑袋空空(?

)的人,因为强大而感到愉快,于是体验了一把破坏的快感;而千看到的是火光中的人类文明走向终末的全过程。

千的这一拳成为了作品的最高潮之一,我们的尤也通过这次体验真正感悟到了人类的罪恶一面,以及人类面对罪恶的诱惑时是那样的脆弱。

“头盔还是带着好一点,说不定炸弹和光线会打过来。

”尤说出这样的话令人心酸。

这是处于战争中的人会说的话,是作者的一个暗喻。

当大国之间用核来互相威慑,将导弹互相瞄准,以此来建立脆弱的平衡时,我们所处的时代其实也正是这样一个危险的时代,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仔细想想,我们就算找到我们的头盔也无济于事吧。

最后两人行走在一排整齐的核标记中时,心情也跟着紧张起来,就像亲眼看着人类文明如何从璀璨一步步走向危机一样。

第十二话 连接 / 伙伴最终话,关于历史和伙伴。

这部相机记录了人类走向衰亡的全部历史,居然成为了历史的见证者。

之前也提到,作为最后的人类,将历史传递下去,也许是一种使命,千的书、日记、这部相机都将是未来也许会到来的新的文明的最宝贵财富。

好几次试图解读相机里的历史,也只能说出个大概,也许里面还有一些偏差。

一开始的三位少女可能是改变世界的三个人了,他们制造的具有进化能力的机械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提到了名字的少女美希(不一定是同一个人?

就暂时当她叫美希吧)一家大概是这部相机的主人,从她的出生开始,她的成长、运动会、生日,到她和伙伴们发明的机械,再到她与金泽的相识,政客们的争执、战争狂上台、战争的爆发、武器的大规模投入(其中还一段巨神兵七日之火的模仿影像),城市的消亡、生命的逝去全都记录在相机中。

在她短暂人生的几十年间,人类文明完成了一次大飞跃和一次毁灭……不知道为什么金泽会执着于画地图,也许是美希生前他们共同的工作或者愿望。

两人为了人类的希望而共同奔走,这张合影中充满了在绝望的世界中相互扶持的浓浓情感,也难怪金泽将其视为自己人生的全部意义。

这样来说第三话时金泽那仿佛看透了一切的眼神也就能够理解了。

美希将相机交给了金泽,金泽失去了地图后也释然了,好像过去曾压在他肩上的重担,关于美希、关于城市、关于人类命运的所有的一切都已经结束,于是他将相机交给了两位主角。

看到从两个人变成一个人的金泽,很难想象千和尤少了其一,将是怎样绝望的景象。

“敌人是什么?

”千笨拙地摔倒在地时,她想念起了尤,自己其实从内心一直依赖着的尤是那么的重要。

这一次轮到千来拯救尤了,在战斗方面有点笨拙,怕高的千鼓起勇气,重新拿起了她本来觉得可以扔掉的枪。

在这个终结的世界里,一个人是很难活下去的啊。

不说资源,或者一个人能走多远,光是孤独就是致死的病。

很可惜象征着人类文明,记录了历史的相机被迷之生物吞食了。

人类的文明确实璀璨,但在地球、自然的力量面前,却显得如此幼稚。

只能说希望地球在自我修复之后,下一个文明会更加善待世界。

只剩下两人的终结的世界,活下去的意义除了保留最后的历史、寻找更多的未知外,也只有彼此了吧。

不知不觉故事也迎来了终结,而“伙伴”这个词的意义竟也变得如此纯粹,就是你我,就是彼此。

即使最上层什么也没有,她们还有月亮能去。

只要还有彼此在。

我们与千、尤的旅途告一段落,但我们自己的旅途仍在继续。

对于现在那些理所应当的美好,且行且珍惜吧。

天空之城 (1986)9.21986 / 日本 / 动画 奇幻 冒险 / 宫崎骏 / 田中真弓 横泽启子

风之谷 (1984)8.91984 / 日本 / 动画 奇幻 冒险 / 宫崎骏 / 岛本须美 松田洋治

起风了 (2013)8.22013 / 日本 / 剧情 爱情 动画 / 宫崎骏 / 庵野秀明 泷本美织

最终兵器少女 (2002)7.92002 / 日本 / 剧情 爱情 科幻 动画 / 加濑充子 神户洋行 平池芳正 红优 山田弘和 成田岁法 原口浩 西山明树彦 / 石母田史朗 折笠富美子

星空清理者 (2003)9.12003 / 日本 / 科幻 动画 / 谷口悟朗 村田和也 大桥誉志光 五十岚达矢 石踊宏 北村真咲 三好正人 / 田中一成 雪野五月

昨日的世界9.5[奥]斯蒂芬·茨威格 / 2010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7 ) 日复一日的螺旋

看着千户和尤莉登上一层又一层,只是期待她们能在食物时间中争取每一秒的生命。

我又与她们何尝不是一样的呢。

每一日的生命都是无法回头的,正如她们无法再次踏上的高塔。

将每一秒当成最后来过,到底还算是乐观还是悲观呢。

也许千户和尤莉可能未成想过,因为光是“活下去”就要付出最大的努力了。

希望我们在2023年之后能更好,在这未知的世界里一路前行。

 8 ) 没头脑与不高兴的文明回溯

十分经典的没头脑和不高兴组合。

《没头脑和不高兴》是1962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制作的动画片。

“没头脑”,做起事来丢三落四,总要出些差错。

脑子,天然脱线。

“不高兴”,人很聪明,但就是没什么能让他开心的事。

天生的高冷傲娇。

两种截然不同的性格使得人物的相处之间天然具备强烈的反差和戏剧冲突,能够很轻松地营造出一种喜剧氛围。

没头脑往往是团队中的体力担当,不高兴则往往是团队中的智力担当。

这样,两者之间的功能互补形成了剧情推进的最小基数,能够兼顾到许多单一角色无法完成的障碍。

而两者之间矛盾又和谐的感情关系也同样是一大看点,也就是“CP感”。

“没头脑”能够惹怒“不高兴”,“不高兴”能够牵制“没头脑”,这种相反特质角色之间碰撞出的化学反应,赢得了大量观众的喜爱,持续到今天仍然是十分经典的组合配置。

一般来说,没头脑会是团队中更核心位置的角色,因为更单纯的角色会具备更明显的成长性以及更外放的表达方式,同样兼具气氛调节的作用,本作中的尤莉一开始呈现的就是这样一个角色。

她会在这样恶劣的某日生存环境中,保持着极度乐观和天然的个性。

她会“看见洞就想钻”,会碎碎念话痨地和千户聊天,会没头没脑地谈论死亡,但是在第一集后半部分,她为了最后一块压缩饼干而对着千户举起枪时,我们就会知道这个角色并没有那么简单,这是一个在末日环境下出生并成长的没头脑,她的价值观与现代人是不同的——食物即战争。

作为不高兴的千户热衷于看书写日记,她兼着团队向导、百事通、决策者、司机、维修员等职能,可以说在以聪明为特质的不高兴团体中,也是十分万能优秀的存在了。

但我们依然会看到她在驾驶汽车时不小心睡着的样子,然后发现她即便再怎么早熟也只是一个不得不挣扎求生的孩子。

第一集两人在出了洞穴后看到美丽的星空时吃掉了最后一罐汤,这似乎已经是一种末路结局的暗示;第三集她们谈论了死亡与宗教,第四集千说52W张照片不会在食物吃完之前拍完……她们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找不到食物饿死,于是想象着死后的世界,这两个看似单纯的角色,大概早就已经接受了随时会死去的结局了。

“我们啊,不是到处找吃的,四处徘徊嘛,找到补给又开始移动,我们这么走下去,到底会有什么呢?

”这是一个真正荒芜充满未知与孤独的末日世界,没有人包括主角会知道自己接下来会遇到什么。

很多时候这个世界似乎只剩下了这两个少女——“这些建筑以前大概能住一千人吧。

”“好多啊。

”这种公路片的模式,使得主角们每次游荡到一个地点,都是一个单集单元剧剧情,都会谈论某一个价值主题,但实际上,《少女终末旅行》还是有基本的主线和主题存在的。

12话的单元剧主题,其实是顺延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而讲述的。

从一开始的依靠本能生存,到酒足饭饱后创造意义与艺术,以及文明繁荣道路连接后,战争的爆发与终结。

表面上,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两个少女在末日中行进,找食物、睡觉、洗澡、聊天、听雨……而在轻松且治愈的表象下,作者一直在试图探讨这些宏大的有关人类文明的议题,只是这种探讨的方式十分精巧,没有过多而显得空泛,也没有过少而显得平庸。

个人认为这就是《少女终末旅行》最出色的地方。

 9 ) 少终里的武器装备一览

参考了 YouTube 上 Mollythelag 的视频。

首先就是贯穿始终的 HK 101 小型半履带摩托车(Kleines Kettenkrad),二战中的德军装备

E 1尤莉的装备:手拿三八大盖,头顶德式 M40 钢盔

E 1小千的装备:英国布洛迪钢盔,美国 M51 系列野战风衣,德国 ZF4 狙击步枪瞄准镜。

E 1有点像德国二战时使用的 Juwel 34 汽油炉(不过不是)。

E 1图 95 战略轰炸机,世界上噪音最大的飞机之一。

E 1大名鼎鼎的托卡列夫 TT-33,右上角可以瞥见一把卡拉什尼科夫(AK)。

E 1M134 加特林机枪,射速 6600 的战场收割机。

E 1人见人爱的老干妈勃朗宁 M2HB 型 12.7 毫米大口径机枪。

E 1日本的九七式中型坦克。

E 1T 型起爆器。

E 9苏联的 T34/76 中型坦克。

E 10大概是苏联 1939式 52-K 85mm 高射炮。

E 10巴雷特 M28A1 狙击步枪。

E 10大概是苏联 BM-14 多管火箭系统,发射 140mm M-14 火箭。

这种火箭炮继承自二战的“喀秋莎”。

E 10德三的突击虎式。

E 11大概是美国的鹦鹉螺号核潜艇。

E 11

 10 ) 末日到来后,你会握住我的手吗

有些话我必须先写在前面,以下所涉及到的部分内容并不是100%纯原创内容,而是我很久前受到一篇文章的影响后才有的感想,我只是可耻的照搬了文章的思路及模式。

在这里感谢友邻路西法尔。

原谅我的可耻吧,阿门。

手动分割---去年在中国公映了一部万众期待,经典科幻末日题材影片的续集,堪称耗资数十亿的科幻巨制,毁灭天才导演罗兰艾默里奇所导演的《独立日续集》,在全球得到了一边倒的差评。

先不说影片质量到底有多糟,本片并不出乎意料的走了末日题材电影几乎都走向的一个非常差不多的套路:外星人(或者全球灾难)即将毁灭全球,随后全人类想出一个法子对抗,然后失败再失败,最后男主人公拯救全球,或者男主人公笑到最后。

有不少导演试图改变,模糊这个套路,比如像《火星人玩转地球》的导演蒂姆伯顿就做了一次不错的尝试。

可真要说永远一成不变的还是罗兰艾默里奇,从《2012》开始就走了下坡路,在套路上几乎可以说没有任何变化,只是做出了单纯的商业贡献。

面对罗兰艾默里奇的不断失败我觉还是有很多原因的,但失败的起因却怎么也跳脱不出被复制成山的烂模板。

先来谈谈末日这个题材究竟是如何来的吧。

《圣经》中提到(虽然从未读过)最终会有人毁灭世界随后又会有人出现并进行拯救。

这便是无数末日片的最初模板,有太多电影对其复制了,就罗兰艾默里奇最早导演的的《独立日》就是其最佳范本。

面对末日的降临,人们在此时往往都是会拧成一股绳子的,效果堪称毛主席大跃进时期。

在面对全球性灾难之时,人们往往会抛弃很多东西,比如财产,身份,甚至信仰。

可是面对灾难的同时如果不抛弃信仰就只能皈依信仰,弃之就只能依靠本能。

人真是复杂。

于是在部分人类都抛弃信仰的同时往往会形成很多大大小小的隐藏观念,其中是善是恶却无法分辨:1. 世界不会毁灭2. 即使世界毁灭了,“我”也不会毁灭。

于是再这样大大小小的隐藏观念中,人性便会无限遗漏出其弊端。

《雪国列车》中便是将这些观念发挥到了最大,当然故事其扯淡程度让我不想再讲。

于是人们在凝视人性弊端的同时往往便会忽视其优良的性质。

让我想想吧,我虽然从没读过像《圣经》这一类读物我也能大概能猜出来,人性弊端的对立面是何:答案就是爱。

可能大家都明白吧,知识这个东西其实就是深藏于我们的观念当中的,只不过被格式化了以便我们更好理解。

如果说人性的弊端能变向毁灭世界,那么爱是否就可以将其拯救呢。

2017年10月动漫新番《少女终末旅行》就对其以上观点进行了深刻讨论。

其背景和故事的复杂深刻程度真是不得不引人深思:末日后,生命间复杂的关系,进化与终结,生命的起源,严重阶层化城市,孤独与寂寞,希望与绝望,独自二人却不是独自一人,看似有限的时间却又拥有无限的日常,而无限的日常中又包含着无穷无尽的哲理。

你会想动漫能包裹质量这么多的东西吗,我告诉你还真就能。

故事讲述的是核战争后两位世界终末时段的少女进行的旅程,途中发生了许许多多有趣,令人深思的插曲,而在结尾处两位少女对互相产生爱的效应。

在此大可论所有末日影片几乎都在讲述人性或者灾难是如果毁灭世界的,那么这部作品就无疑是在讲述爱如何能将干枯的世界进行拯救。

虽然大致方向是将其拯救,但其故事设定却真的惨不忍睹,几次甚有感触:这世界上只剩下这少女二人了。

活在这个时代有点常识的00后都知道生命是如何延续的,小孩是如何出生的。

可是目前为止还真就没有(相信我,我还特意查了一下)两个女孩子能共同生出孩子的案例。

但令人绝望的是在本季动漫的结尾处,世界上最后的两位人类女性还真就对互相萌生出了浓浓的爱意。

依照以上结论,两位并无法将生命延续的女性是没办法将末日世界洗心革面的。

我没看过其原作漫画,但我深深相信,“拯救”一词并不意味着一定要诞生出什么新的东西,这个词可以有多种意义上的形容:物质上的,精神上的。

而在此时,面临两个女孩子相爱相亲却无法诞生新生的拯救必然就是意味着唯心主义的大获全胜。

我们可能无法将地球再一次注入新的血液新的生命,但可以从精神的角度将其救赎,打开以往的枷锁。

本作在立意上,绝对比过去的所有末日题材,废土题材高级了不止一个层次,因为以往的故事都只停留在悲凉与深邃的寂寞,而本作讨论到了爱究竟,究竟可不可以将所在的世界进行拯救。

当然也不排除,可能在这里的爱也另指向永不离弃;深陷寂寞孤独绝望深渊时,离不开的手吧。

未来可能世界即将走向终末,但是我相信两位少女的互帮互助也绝不会让这个充满神圣意味,拯救的旅途变得寂寞而孤独的。

如果以上我所瞎扯淡的全部可以说通,那么是否所有灾难片都可以作出相应改变呢,面对大灾难是否可以不再害怕呢?

而在同时,面临不同程度绝望的同时,希望究竟从何而来,带来此的不就是人世间大大小小的爱吗?

末日到来之后,陷入寂寞深渊时,你会握住我的手吗?

《少女终末旅行》短评

谁敢烧我的书我一定弄死他,世界上就剩两个人也不行!

6分钟前
  • 猫小蓟
  • 力荐

每集几个小故事 对应每集标题。除了主角画风很棒 细节也很棒。故事是那种平淡日常温馨小故事,但怎么说进展都太慢了,就是那种 说话速度和进展都很慢的,开两倍速也觉得有点慢。但两倍速可以看下去。但是在小故事的里面也有一点思考 第一集快要弃的时候看到了巧克力争夺 顿时感觉又可以了。第二集日记 过了很久记忆会淡忘所以日记是活过的痕迹。第三集 丢地图之后的活下去的动力 把自己最重要的东西分给别人的温暖 人类社会就是在这样的互相扶持里跨过艰难继续下去。第四集 当城市毁灭 照片还能留存的感情,为了不让自己觉得死后的世界是黑色的所以造了点亮灯的神社。第五集 弹幕封神的雨天音乐 好像没有那么有感觉。实在是太慢所以暂时放弃。看她们天天吃战争饼干搞得我想吃压缩饼干

9分钟前
  • 杨思加
  • 较差

这么绵软

11分钟前
  • 次回予告
  • 很差

亮点很多,双女主也很讨喜,末世孤寂中的快乐反差也很好,喜欢的人会很喜欢。

13分钟前
  • LEON
  • 还行

前面节奏比较慢险些弃番,最后看到现在人类生前日常的幻灯片,以及知道两位少女是仅存的人类之后莫名流泪了,一定要好好活下去呀。

16分钟前
  • 你的朋友卡比
  • 推荐

结果还是反战主题,没什么意思

17分钟前
  • 九十岁的少女
  • 还行

被推荐看,结果第一集就看不下去

21分钟前
  • 瓶瓶过过
  • 较差

就很莫名,觉得剧情节奏慢的,画面内容上要带给人足够的享受才行,结果就一片黑蒙蒙。剧情节奏往往和剧情密度相关,对毫无进展的片子没好感。而且也不觉得废萌哪里可爱了。

25分钟前
  • 姬月乾
  • 较差

废土不见人烟,怪物降解武器,又有何干。两人结伴孤行,时而驻足说笑,足矣

28分钟前
  • blacktea
  • 推荐

尤有千酱,千酱有尤,这个世界不静谧。

29分钟前
  • 四季
  • 力荐

还行吧

33分钟前
  • 梦想高飞
  • 还行

看过的最无聊的番,全程倍速观看,节奏拖沓,剧情可以几句话概括完。场景经不起细究,末代人类的城市不可能长这样,更像是二战时期设想的未来世界。故事背景也一点都不愿多说,全靠脑补。我还以为这番会有探险的感觉,原来就只是赶路+聊天。画得还行,歌好听,我觉得这样的制作组不应该把时间浪费在这种漫画上

37分钟前
  • 析氢
  • 较差

不错

39分钟前
  • .江湖骗子.
  • 较差

很久没有静下心来体会这些细腻的情感了吧,真好。

40分钟前
  • 微谷
  • 力荐

不会再相信任何高分新番hh(17年的新番也是新番)末世废土公路➕种田文既视感,请问这个废是废萌的废吗?总之已经不适合现在的我了,回头看以前的番剧怎么这么多口水废话台词,感觉特别浪费时间,也不能让我感到平静。(以及日本女声优什么时候可以不用夹着嗓子配音)面团子画风其实很萌的,想要表达的主题也挺好的,未成年的我可能会觉得哇塞好厉害,但现在看只觉得好尴尬……

45分钟前
  • 狂歌
  • 较差

没有我以为的那么深刻……本质还是萌番

48分钟前
  • 蜃気楼
  • 还行

主题沉重,BGM异常轻松,饼脸画风的主角穿梭在细致刻画的机械和废弃战场中,仿佛她们不属于这里。

49分钟前
  • 福尔摩S
  • 力荐

三星半,适合头脑放空去感受

51分钟前
  • 熊27
  • 还行

实在受不了尤这个角色了,第一集拿枪指着唯一的同伴,第二集明知道同伴很喜欢看书还把书丢进火里烧毁,这是废土生存里对待身边唯一朋友该有的做法吗??才两集已经两个大槽点了,我都不敢想要是再往后看她还能干出什么更逆天的事情来,弃了

52分钟前
  • 塔某人
  • 很差

后半段渐入佳境,但结尾的末世说又有些流俗,如果以不可知的状态平静的讲述可能更对我胃口。

56分钟前
  • 日灼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