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上映的时候并没有看,现在补看之后感觉,豆瓣装高雅货真的太多了,电影各方面确实有些欠火候,不过也不至于这么低的分。
什么世道。。。。。。。。。。。。。。。。。。。。。。。。。。。。。。。。。。。。。。。。。。。。。。。。。。。。。。。。。。。。。。。。。。。。。。。。。。。。。。。。。。。。。。。。。。。。。。。。。。。。。。。。。。。。。。。。。。。
这也叫电影?
烂导演,烂剧本,烂演员,如果小沈阳这种演技也能称之为演员的话!
强烈要求退票!!
我坚持看了半段,实在看不下去,中途退场了
不算《未来警察》这样的类型,只是说说商业喜剧电影。
年初看了《财神到》和《灵灵狗》,感觉恶心得要吐,从此对今年的国产喜剧怀有恐惧心理;看过了《花田喜事》后彻底丧失信心,之后周立波的《唐伯虎点秋香2》又让我精神几近崩溃。
如果说《人在囧途》带来一丝安慰的话,那么前段时间的《堂吉诃德》又让心情跌入谷底,就在这时候《大笑江湖》来了。
不是冲着小沈阳老赵的东北班子,不是冲着吴宗宪曾志伟的名头,这些都是浮云,只是为了宁财神才对这片子有了些许期待——期待,对于国产喜剧电影我已经许久不用这个词了。
看了一些网友的影评和预告片后不免又有些失落,怕宁财神也要载了,于是抱着“再烂还能烂过《唐伯虎点秋香2》吗”的心态看了电影。
但是“大笑”确实让我惊喜,就算是恶搞电影桥段这一点也能超过《越光宝盒》,你可以说这是部不折不扣的烂片,但因为宁财神我觉得它远没烂到家,相比于《大胃王》之流我都想给它五星。
我认为现在我们在评价国产大片影片时不能把标准定的太高,《大笑江湖》要是一星的话很多电影我看只能是零点零几星了,评价需要有参照,就像我们给球队打分,你说巴萨是9分曼联是7分,那你怎么评价国足,1分2分?
那柬埔寨球队你要评积分?
零点几?
马尔代夫呢,零点零几?
福希海姆日耳曼尼亚呢?
对比今年的国产喜剧,我给大笑4星,为表惊喜加一星。
今天去看大笑江湖,只晚进场了五分钟,到的时候银幕上林熙蕾已经和小沈阳一见钟情上了,后面的情节发展也大致和这开头的风格是一致的:无铺垫,无渲染,无逻辑,一切情节发展不管多扯都是“我说这样就是这样,结果如此原因不计”的强盗逻辑。
既然情节败了,笑点方面自然也不会是戏剧冲突引起的,而是靠密集地抖包袱:文字游戏,各地方言,夸张表情,扭曲猥琐肢体语言,以及镜头的切换。
于是在我看来,笑点也败了,不仅因为我一直觉得靠段子逗乐的应该是相声小品而不是电影,还因为片子里的南方口音实在是听着费劲儿,整得我看个中文片还得瞅字幕,而且,那镜头剪得实在是太不连贯了。
所以我一度以为又要看一部像唐吉可德一样的烂片了,正在绝望之际,剧情就进展到了林熙蕾向小沈阳展示剑法的那场,她的剑劈了若干次烛火都没灭,就着她又一次下剑的时机,小沈阳暗地里嘴一歪把火吹灭了,于是林熙蕾乐颠颠儿的说她那叫剑气,后来还说了一堆她觉得自己就是那没有脚的鸟什么的话,说的小沈阳云里雾里,看到这儿我突然就乐了,这分明是一个文艺女和水平男的爱情故事嘛!
月露(林熙蕾)暗喻的就是现在很流行的那一拨女同志,她生于官宦家庭却爱好习武,不满于父母对自己的安排(嫁给皇上当皇后)而离家出走,要去参加武林大会。
而月露的父母八成是看出女儿不是学武那块料,才给她安排个好人家嫁去的。
事实证明这选择是没错的,皇上家境教养更要好于月露,这才得以在月露出走后,让他有能力和耐性派高人暗中帮助她,还弄出一个虚假的武林大会陪这个傻姑娘玩,事实上,要是没有了皇上的保护,凭月露那三脚猫功夫早该挂了。
我们可以给这个故事套到现实中:某文艺女家境很好(其实大部分文艺女家境都不会差到哪去),父母有能力也有责任感,于是不仅让女儿丰衣足食还为她人生的美满做出了周详的计划,而女儿自己则是因为生活无忧所以整日闲得胃疼,就开始读些小书做点小梦,但她智力努力都有限,于是读书读成一个半吊子,难学的真本事没学到多少,好学的那种文化人的得瑟劲儿全都学上身了,从而被植入(inception这个概念用在这儿绝了)了一堆与自己的能力和悟性不搭调的古怪梦想,也开始看自己的父母不顺眼,什么漂泊啊,追逐啊,自由啊这些文艺的小词儿全用自己身上了,还把自己糊弄的挺美,其实什么自由啊的,不过就是个盲流罢了。
《大笑江湖》中的故事,假设最后月露和皇上走到了一起,那么她会比当姑娘时过得更加富足,她会渐渐忘了自己的江湖梦,若干年后抱着孩子对父母说:其实我的天赋根本当不了细雨那样的女侠,谢谢你们,没有你们我现在不知会在哪里。
父母相视一笑说:你终于明白了,我们比你多走了多少路,当然会帮你过得更幸福。
而情节其实不是这么发展的,那是因为,月露在不靠谱的追寻中幸运地遇见了一个水平男。
水平男,这是我自己编的,其实就是那种真的有天赋有本事的人。
吴迪(小沈阳)虽然走的也是小虾米误打误撞成了大英雄的路数,但这只虾是真有天赋,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牛鬼蛇神急于把内力秘籍传给他了。
他家境不好,所以梦想也很土,但泥土实在埋不住真金所以他亮闪闪了,他靠着天赋,运气,和日月经天的人格魅力(形容小沈阳好猥琐)成了一代宗师。
文艺女和水平男走到一起了,这是最好的结果。
因为文艺女当然会喜欢本身就有魅力的男人而不是只靠家境好的官二代。
所以看到最后,我竟然像看到一个童话的完美结局,几欲热泪盈眶。
大笑江湖不是很好看,但我就是用这样的方式还真看出了点味道。
PS: 即使对文艺女无感,但月露在文艺女中是最好样的一类,因为她不仅有梦想(不管是不是inception),还敢于真的放弃一切去追寻,即使遇到了挫折依然微笑前行。
不管结果怎样,我尊重行动派;遇到文艺女的水平男,请你珍惜她,不管她傻不傻,至少心地是纯净美好的,不然,你看月露的眼神不会那么澄澈而美丽。
最后,我觉得本山大叔那句话实在是点睛之笔,对水平男,它是"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 社会的进步需要你去推动,人类的精神需要你去指引;对文艺女,它是“别太放肆,没什么用”,适当装装×让自己得劲一下就行了,别过分,不然等你老了再想起当年的自己会脸红的。
《大笑江湖》的宣传中的那首歌让我感觉这会是一部不错的电影,“我是随风飘摇的小草/冲破泥土拥进蓝天怀抱/用尽全身力气只想你知道/我可以做到最好/人在江湖纷纷扰扰/身在其中的人才会知道/世上有多少事能把握好/又何必这这样自寻烦恼/笑江湖 江湖笑/多少英雄竟折腰/天下第一的苦 没有人知道”总感觉里面会有一些哲理的东西,对生活给予一些笑的启示。
但电影里面没有我期待的内涵。
恢弘的场面、搞笑的台词、幽默的二人转演员们很舞台式风格的表演……同样是搞笑电影《天下第二》和《东成西就》真就比这个要好很多,电影不可能是让人笑过之后就忘记,这个过程中做到了唤起观众影像记忆的畅笑,笑过之后,小鞋匠成了传说中的独孤求败,人们却要在时间的长河中注定要把这部戏忘却了,故事真的可以再深刻些,人物之间真的有很多可以挖掘的戏份没有挖掘。
当然,《江湖啊江湖》这首歌的旋律也满好听的。
看《大笑江湖》的时候,能很清晰地感受到里面哪些东西是来自编剧宁财神的,因为那种《武林外传》式的穿越性台词和道具用得很普遍,包袱的密度也很大,观众一旦进入那个语境之后,对很多东西都会觉得很会意了。
宁财神成名于《武林外传》,在《大笑江湖》里他延续了他编段子抖机灵的特长,但这些都是表面功夫,这里要讲述的是一个真正的武林江湖的故事。
江湖,那是前辈们经过多年经营所臆造出来的拥有自己完整而独立的价值体系和行为方式的世界,虽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江湖自在人心,但它却处在寻常人看不到摸不着的另一维度的世界中。
与《武林外传》中同福客栈的现实存在不同,《大笑江湖》中的市井是一个武功秘籍满天飞、人人心怀武侠梦的尚武世界,这里宁财神直接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之上,用《武林外传》式的嬉笑怒骂将金庸式的仗剑江湖进行一番解构式的重新演绎。
小沈阳扮演的小鞋匠的诸多经历,充满了金庸武侠小说中初涉江湖的善良少年盲打误撞式的懵懂奇遇,但无论是好人的成全还是坏人的暗算,最终都共同成就了其不世武功,这个套路对于常看武侠小说的人来说实在是太熟悉不过了,贯彻的是善恶有报的最淳朴的价值观。
《大笑江湖》对这一经典叙事模式的遵守基本上可以用亦步亦趋来形容,于是我们在银幕上看到的东西没有什么是我们不熟悉的,《武林外传》式的语言和笑料,《笑傲江湖》式的人物和情节,虽然不新鲜,但接受起来毫无压力,我们只需要在其中去享受发现与传统认知系统相对应的元素的乐趣就可以了,其实影片中的很多亮点都源于这种翻新或做旧。
这还不同于港式无厘头电影中的恶搞,我觉得没那么嚣张和随意,现实逻辑更强一些,而且由于出自内地编剧之手,也更接地气。
我觉得接受这部电影首先要有两个先决条件,首先是不要因为主创的前作《刺陵》和《三枪拍案惊奇》所赢得的“恶名”而带有偏见地去看。
至少从朱延平这里,这部影片更接近其《神经刀与飞天猫》、《新乌龙院》等早期喜剧电影的风格,片中对陈昇的《把悲伤留给自己》的运用,不由得让人想起《新乌龙院》中吴孟达唱《吻别》的情景。
而小沈阳也不再是一走路就摔跟头的二人转表演风格,尽管还有些生涩,但他是在努力地以电影表演的方式来塑造这个怀有大梦想的小人物的。
此外是最好有一点的相关方面的积累,否则可能不会知道这里杂糅了海子的诗、《星球大战》中Yoda大师的形象、以及王家卫电影和《终结者》的经典台词等等,也许这不影响对影片的接受,但毕竟乐趣会少一些。
心情放轻松些,看喜剧嘛,就别苦大仇深的,而且赵本山和程野扮演的两个笨贼还是非常出彩的,每次出场都是碰头好,不知道“别太放肆,没什么用”会不会成为新的流行语汇。
在今年的贺岁主打影片中,《大笑江湖》是相对低调的一部,但也许是最有群众基础的一部。
这里我觉得主创的心态很好,姿态很低,最搞笑的是在影片开场出现的书摊叫卖,还影射了今年的几部重头电影,包括几部贺岁档的竞争对手,听起来真的很开心。
《大笑江湖》的缺陷在于情节,关于小鞋匠这一人物后来在事件进程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有点难以自圆其说,另外最让我不满意的是小鞋匠与月露的感情线,总体来看是没什么营养的,而且每次都拖节奏,觉得宁财神还是不太会写爱情,《爱出色》中的爱情也比较勉强。
不过这里面的林熙蕾倒是近两年我看到的最漂亮的林熙蕾,在经历了《气喘吁吁》、《窈窕绅士》和《剑雨》之后,我熟悉的那个知性美女又回来了。
我承认是被宁财神骗进电影院的,与猪延平无关,又是一部继《大灌篮》、《刺陵》之后的一大烂片,本想着财神的编剧起码能让《大笑江湖》无厘头一把,可还是砸在猪的手里。
本就没奢望有什么演技,只是想看看剧情能有多闹腾,但现在老猪已经残疾,讲不好故事了,没办法,只能看某些细节了,甚至过程中我都把注意力放在数有多少武林名宿、武侠典故和被恶搞的武侠电影,这样的目的观影可能还有点意思,开场卖假药(西门吹雪、叶孤城《决战紫禁之巅》)、田扒光(《笑傲江湖》)、《九阴真经》的出处、《葵花宝典》如何到东方不败的手里、最雷的是尤达大师的宇宙剑法,亮点是本山大叔“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原来“源力与你同在”在江湖中意思就是“别放肆,没什么用”。
吴宗宪被雷劈下悬崖后,我突然醒悟了,原来《大笑》就是在教育我们“莫装B,装B被雷劈”。
最近看电影,多了个小小习惯,看影评。
每每看过一部影视作品,都会习惯性的拉下视频的网页,看看大家对作品的七嘴八舌……渐渐晓得去哪里来看精彩的评论,一路追寻芳踪,找到了豆瓣。
然后,忽而想到某云不知何时申请了账号,登录上来,笑的有些无可奈何。
料想某云一向只看不写,一是费心费力,二亦不想上去争得面红耳赤。
说得好了,评论跟进,有人捧着;说得不好了,没素质的人有的是……豆瓣看影评有些日子了,今日看过《大笑江湖》后,照例上来寻影评,说白了其实只是想知道大家都怎么个想法。
但这次……影评一页页的翻,骂声不断。
看了一些负面的评论,那些被认为影片不好的原因,让人有些囧的同时,更多的是无奈。
无奈了,于是我想问:那些纠结于各种原因给差评的观众,你真的看完了影片才来写评论的吗?
对于一篇你没看完,甚至看都没看的影片,上来就给一星,乱七八糟的吹毛求疵,不觉得浪费墨水吗?
说实话,我不喜欢小沈阳,最近也越来越不喜欢赵本山了。
某云就是东北人,总觉得“赵氏”班底,闹的有些越来越没边了。
本来评价某个地域的人文,不应该用某个词汇这么狭隘的方式。
但是,“赵氏”却让全国人民为东北打上了“二人转”“庸俗”“傻”“雷”……其实,正宗的二人转也是绿色的,正宗的东北也是含蓄的……于是,就冲这些,我说我不喜欢他们也是正常。
但看大笑江湖,却是因为看了公车上的预告片。
华灯初上,略显空荡的公车上,在实习单位受了气的新晋实习生,这样一个平凡的夜晚,社会留给她的,是不理解和郁闷。
这种时候,或许需要某些东西来调剂一下沉闷的心情。
于是,当我看到赵本山抬起脚用鞋底磨剑的镜头时,实习生某云很没心么肺的笑了。
当然,这不是促使我看大笑的最直接原因。
预告片结束的时候,屏幕上出现了五个字,“一笑解千愁”。
或许经过实习期的磨练,某云真的变得和这个社会一样庸俗了,庸俗到仅仅求这“一笑”来解我的“未到千愁”。
记得看到这句话的时候,只觉得它真的挺实诚,像东北人热情的处事方式。
不要华丽,废话少说,要求很低,一笑而已。
我不明白诸位对待大笑江湖那么苛刻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我只想说,在这么多大作宣传的电影里,大笑的预告片做到了经济实惠。
看了片子,你可以无语,可以嚷嚷着白扔钱,也可以抱怨浪费了您宝贵的时间,但我想你应该承认你笑了。
不管你大笑与否,你一定笑了吧,那说明预告没有骗人。
站在片名和预告的角度,这片子已经达到了最低要求,笑。
至少,实至名归。
当然,大笑江湖的情节、台词、过渡……等等等,让人诟病。
懂得高端欣赏电影的人随便一扒拉就能挑出一堆毛病,进而对看这种没智商的片子表示不耻。
仿佛在他眼中吃法国大餐就是有品位,馒头稀饭则庸俗不堪,也许他已经忘记自己也吃过馒头稀饭了……好吧,你追求高端,追求艺术,追求看不懂。
当然,好片近期也不是没有。
看《剑雨》吧,江南小镇的茶香里,总是氤氲着水汽的青石板路,让人瞬间想起武侠小说的世界,如小椴的《杯雪》,含蓄、隽永,从眉眼到衣饰,每个镜头都透着灵气……或者你喜欢更刺激一点的,那就看《狄仁杰之通天帝国》,自焚的镜头让你有瞬间穿越的感觉,仿佛从唐朝穿越去了好莱坞。
如果你是兵器爱好者,那么片中五花八门制作精美更兼华丽丽的兵器会让你有拥有的欲望。
还有许多许多……但话说回来,这些都不可能替代《大笑江湖》,只有它会让你没心没肺的笑,笑过之后你忘了片子,也忘了看之前心里的烦闷。
所谓一笑了之,不过如此。
有些人看完习惯比来比去,其实比什么呢,主题都不同,所以还是不要费心费力了吧。
贺岁大片接踵而至,让人应接不暇,不免有一部分片子野心勃勃要争个头名。
那么看大笑江湖,至少让我懂了一个道理。
所谓小人物,大社会,就是要有梦想、努力的基础上,还要知足。
大多数人都是凡人,哪有那么多“际遇”。
说到这儿,当然不得不说大笑片子里的两首歌,因为是小沈阳唱,就免不了游戏化了些。
不过仔细听来,确实贴近了主题。
所谓江湖,也不过是传说多于真实。
而江湖大多数时候都是以传奇的形式存在的,作为小人物的我们,梦想书写传奇的同时,回归现实的时候,还是要把本职工作做好。
那歌唱的很随意,于是我们听的也随意起来,不过也许就是要这种随意吧……被这个悲催的社会折磨的快没希望了,哪有那么多的力气思考宇宙问题……说了这么多,其实只是想申明《大笑江湖》确实做到了他为自己设的最低标准,确实是“一笑而已”。
这优于那些高调的东西不知凡几……它打着最低标准来,没要求太高,就想歌词说得,“天下第二也挺好”……它本就不打算做天下第一,第一谁难受谁知道,所以还是让喜欢高端评判的人绕道去评别的影片吧……手工肥皂《非诚勿扰》不错,包装华丽丽的……于是,大笑一声地动山摇,江湖危险赶紧的跑的说O(∩_∩)O(第一次发评咧O(∩_∩)O)
今天赶首场,和朋友一起去看的,去之前已久仰朱延平大名,也不幸被CCTV6的《刺陵》深深伤害(估计比在影院里的烈士们伤度略轻)也是抱着必须被恶心,必须被刺激的必死心态,奔着支持家乡产业的目的壮烈奔赴影院的,结果全片看完说心里话经典好片算不上,和《人在囧途》比也差点,但还真没怎么觉得拧巴,整体感觉都很轻松,该笑的地方大家也都笑了,尤其前半段可以说笑声不断的,下半段虽然包袱少了,但也算清新流畅,结尾的打斗很新颖,最后小沈阳的悲喜转换让人心里热乎,也就行了,就像你花200元请人吃顿饭,吃饱吃好也就行了,谁也都不至于期待一生难忘的回忆吧?
如果子弹,和非诚是大菜,正餐,那大笑这道清新爽口的小凉菜应该还算过得去了,至少绝不会恶心到你,都是外边常吃饭的,这点事儿不至于想不开吧?
进入12月份,贺岁档期正式到来,之前的《哈7》、《生化危机4》神马的都已经成为浮云,不会再对贺岁档的华语影片产生任何威胁。
《赵氏孤儿》、《让子弹飞》、《非诚勿扰2》三部大戏前后排开,谁都不抢谁,谁都不跟谁争,呈现出一片和气生财的景象。
尤其是陈凯歌的《赵氏孤儿》,不管是躲《让子弹飞》还是什么也好,档期从原定的16号直接提前到4号,多半是想给自己减少一些威胁,让自己有更多的时间能够在影院拍片中占有优势。
但“子弹”是躲过去了,却遇上了一拨唱二人转的,《大笑江湖》明显是看准了“孤儿”好欺负,毕竟姜文的子弹从来弹无虚发,而冯小刚的喜剧更是贺岁鼻祖,无论遇到谁都会死的很惨。
于是刘老根同学选择了本就为悲剧的《赵氏孤儿》,加之陈凯歌这几年在观众心中并没得到太高认可,想借着自己的喜剧把对方搞成真正的杯具,但由于有着近年来烂片专业户朱延平的存在,自己却先成为了杯具。
《大笑江湖》在12月3号的上映,就好像在三道贺岁大餐之前让人见到了一坨盖着锅盖的屎,看上去应该很香,揭开锅盖则臭死个人。
其实,在观影之前,对《大笑江湖》还是略有期待的,毕竟有着赵本山和小沈阳,最不济还也能弄成个电影版春晚或者武侠版《乡村爱情》吧,但我忽略了两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这部电影的编剧宁财神和导演朱延平。
宁财神写网络小说的本事我不知道也没看过,但自从进入影视圈以来,个人觉得就没写出什么像样的好剧本,即使是让他名声大噪的《武林外传》,也是因为那几个活宝演员演得好,真要是琢磨每集的剧情故事,挺没劲的。
虽然说剧情在喜剧电影中比在其他类型片中的重要性要显得略低,但你也不能当他可有可无,毕竟每部影片都要有它一个完整的故事来支撑。
《大笑江湖》你不能说它没故事,可这段一只破鞋引发的故事显得是那么的支离破碎,想到哪编到哪,完全不顾观众是否在意,就连糊弄三岁小孩的故事都比这个吸引人。
一部好的影片,其故事中的人物都有着十分鲜明的特点,但从《大笑江湖》中却看不到任何一个人物可以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不论主角还是配角感觉都像是跑龙套的,没有中心。
当然,编剧差了点,作为喜剧还可以弥补,只要其中能有几个经典的搞笑桥段也能留下不错的口碑,至少可以让大众传送,可是,借用小沈阳的一句话:这个,真没有!
想想也是,导演是个台湾人,主演是一帮东北二人转演员,朱延平怎么可能知道他们的优势和长处?
他怎么可能了解让这些人如何演才能逗乐观众?
对于小沈阳等人搞笑功夫的认识,朱导演还远远不够。
小沈阳之所以能够让人笑,一是因为那纯正的东北口音本身就带有喜感,当然最主要的还是他表演的台词给力。
《大笑江湖》虽然基本保留了演员们原声原味,甚至还加入了各种方言,但台词除了赵老师的那句英文“别太放肆,没什么用”之外,貌似就像吃了软骨散一样再也给不出力,没有给力的台词,拿什么让观众乐?
仅凭那几本众人皆知的武功秘籍?
仅凭模仿或恶搞几段经典的电影桥段?
还是就凭小沈阳和赵本山那两张脸?
这里本来还想说说小沈阳和林熙蕾之间的爱情戏,但作为一部喜剧,连喜都没了,别的在怎么说也没有用,更何况这俩人之间的戏,在小沈阳那张一直拧巴着的脸的作用下,无任何感觉。
想想在影片上映之前,曾有人发表文章,貌似是《大笑江湖》如何在票房上秒杀《赵氏孤儿》,分析了《大笑江湖》的各种优势云云。
那个时候谁也不敢说这事儿就不会发生,可现在恐怕应该变成了谁也不敢这么说了。
《赵氏孤儿》我也看了,虽然说不是特别的出色,但陈凯歌确实是用心拍了,也比之前的《梅兰芳》要好。
如果这样一部影片会被《大笑江湖》这样一坨屎秒杀或者在票房上击败,那么陈凯歌导演真要回去搂着媳妇哭了。
《大笑江湖》影片本身并不可笑,朋友在观影时甚至睡着,不过,它的上映是个笑话,一个冷笑话,简直太糊弄观众了。
赵老师,您还是带着您的徒弟唱好二人转,演好春晚小品吧,我们还同样会支持。
千万别再瞎掺合电影了,这玩意好腿也能给你整瘸了啊!
很宁财神,很kuso,林熙蕾的表现完全配不上小沈阳,另外,不熟悉武侠段子的不要看了——你们笑不起来的
其实很好看啊!!
这个电影让中国电影倒退了30年!能不能给半星····
还是有几处笑点~不过还是烂片
我觉得这个电影是今年贺岁档里,最像电影,最像贺岁片,故事最完整的
能更SB点么???????????
3星完全是支持东北老乡,凭着朱延平就没星了
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 麻烦别拿经典恶搞好不好?
林熙蕾真漂亮,感觉似抄袭自《汉之云》司徒蔷。剪戏真严重,剪到每份感情都来不及积累,只剩下匆忙忙跑完的剧情。对不起,我看了盗版。但我完全不后悔。
朱延平實在太差勁!
比一些山寨片要好一点,宁财神的本子还是有点作用吧,装神弄鬼唱的是《北京一夜》,武功的口诀是“面对大海,春暖花开”,《宇宙剑法》画的尤达大师使光剑,这几个部分还是笑了的,但是还是感觉难以称得上是一部电影。
小沈阳还是蛮喜感的嘛
舞剑带风,床上用功,追随老公,南北西东。
边剪头发边看 烂
太破碎了。电影需要节奏,不是有一头一尾中间一堆包袱就完了。结尾加一星。
船上那段最好笑~~~~
笑是笑了,剧情一坨屎,特别厌恶吴宗宪用了配音,多么抹杀天王级的演技啊!!!!
有几个画面中的林熙蕾真讨人喜欢,吴宗宪的形象也相当给力
丑人多做怪
全都是山寨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