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而迷失的个体在一个游离的时代尽情撒野。
那些耳熟能详的老歌,撩起记忆过往中诗意的青春,躁动而困惑的灵魂在草莓的甜腻与性感中,轻轻和着爱的传说。
浪漫复古,60年代,被绚丽的颜色唤起。
有一些人,奔向梦境,有一些人,选择战场,有一些人,选择愤怒反抗,有一些人,自由歌唱。
没有未来,只有淡淡的忧伤与寻找幸福的方向。
很久没有被音乐感动,更何况,那一首首被无数次写上经典的旋律,唤醒着我懵懂的青春,披头士的歌词依旧,写着岁月。
换作一些年轻的生命,延续着跃动的灵魂。
这更像一场向披头士的致敬,那一首首脍炙人口的歌曲,述说着爱情、青春、梦想、困惑、迷失的种种,音乐舒缓而夹杂着种种若隐若现的情绪,跳动的鼓点并不生硬,穿插在所有我们意想不到的细节中。
从个人的喜好上来说,这部色彩绚丽而复古的歌舞片,令我雀跃,音乐是贯穿始终的主线,三个人物的生活、爱情境遇的周而复始是故事铺陈的一切,我不想细致入微的去描述每一个人物的感受,在我看来,这些鲜活的生命,书写着那个游离时代下,遭遇的所有美好,热情与失去。
令人惊喜的不仅仅只有音乐,U2主唱Bono,英国蓝调鼻祖Joe cooker的完美演绎和大胆的角色扮演,令人难以忘怀。
除此之外,影片的画面语言可谓大胆出位,伴随歌曲的变化,而逐层递变,从诗意的空旷浩渺,到迷失困惑下的色彩斑斓,直至追求自由梦境时意象世界中的荒诞陆离。
当然,影片中的不乏细节的描绘,从波普到表现主义,后现代的蔓延,装置与行为艺术的掺插,极力的展现了那个时代艺术思潮的演变对青年个体的影响。
对于整个60年代的西方世界而言,战争与民运占据了生活的绝大数,种族冲突的爆发,嬉皮士浪潮,要性爱不要战争的解放运动种种,都将年轻的个体推向时代的浪尖。
然而,这样的影片并没有流于俗气的将这些历史平铺直叙,而是将其融合在艺术的各个方面,拼贴式的剪辑,将这些内容很好的过度到影片中的人物中,将历史还原给那些个体,因为个体存在于历史的潮流中,让我们在个体中感受,历史带来的一切,而绝非用历史还原个体。
如果,说这部长达2小时的歌舞片,让我们享受了一顿美味的视觉大餐,倒不如说,我们花去两个小时沉浸在一段讲述美好青春的mtv中,事实本就如此,这是部电影,也是部让我难以忘怀的mtv。
It is really interesting when you are a outsider.You always seeing the fun,but when you gets into the pro aspect,you will analyse the scenes,you gets so picky about the details and it is not a good thing acturally.Nothing gonna be perfect,you had to admit it and suck into it.PS:i love their accent and the blonde singer,she is crazy.
beatles同時擁有偉大和平易近人,在他們身上完美體現雅俗共賞。
不知道beatles迷會如何看待這部電影?彩色絢爛奇幻的畫面,超現實的段落穿插,動人的音樂配合故事。
最喜歡三個部份,男女主角在湖中的相擁,超唯美又神話般的畫面。
jude用草苺創作發洩心中創傷,鮮紅的汁液,顏料,鮮血混雜中的越戰。
在美國酒吧marx唱著hey jude,和英國酒吧失意的jude,跨越空間坐在一起的畫面,真摯的友情讓人感動。
maybe love really is all we need.
本来又是抱着一颗花痴的心态来看男主角的,没想到看了这部电影后却觉得异常的沉重。
恰好用今天Mr.Chen 说的:where there is conflict,there is American.美国真的是很自私的,自以为足够强大的永远以维护和平的使者自居,殊不察觉每一场争斗,都有他们的身影。
我以为这只是一个简单的跨越海外的爱情音乐故事,却未料它掺杂了那么多的历史与挣扎,这部电影真的可以说没有绝对意义上的主角,每个人都赋予了他独特的灵魂,在这个复杂的2小时中演绎自己的悲欢喜乐。
最爱jude那清澈的眼神,每次眼睛的特写时总能看清他微微颤动的睫毛,他的眼睛会说话,他的身世,他的迷茫,他的梦想,他的归属,他以画画的那笔才华赢得了lucy的心,却也以对画画的执着使两人分离。
其实并不喜欢lucy,在jude突然说‘你的牙齿很美’的时候才料到她才是jude的归属。
我佩服她的勇敢与坚持,我也理解她那么急切想要呼吁停止战争的心,只是我觉得她太过于偏执,失去第一个爱人,哥哥远离自己生死难测让她的心难以宁静,她只有疯狂地尽自己微薄的力量来求得自己片刻的心安。
只是她未曾想到,每个人都有梦想,别人的梦想是不能以自己的看法和价值观来衡量评估的,梦想之所以成为梦想,是愿意倾尽心力而不断追逐的,没有人能亵渎。
我突然想到了jude在英国的那个柔弱的小女朋友,敏感,不安,小鹿般的眼神那么凄楚地盯着他送他远航,她知道她不是他的那根线,所以她只能放他飞翔。
我很欣慰最后的她那么坚定的回答他“在你不再给我写信的两星期后”。
max是我觉得最可怜的一个人,我喜欢那种潇洒不羁不喜欢被任何人束缚的自己,因为很难拥有,所以当看到他不顾一切和家里闹翻来到了心牵梦萦的纽约,想要开展自己自由的天地时却突然被征兆入伍,那种难以言说的酸楚,每个人只能叹息,却无能为力。
越南已经成为了噩梦的源泉,战争,让人变的麻木。
sadie那头狂野的卷发和略带嘶哑的腔调不知道给她增添了多少味道,黑人紧抱吉他的热忱,prudence的简单,美好。
这个故事里,让我们相信爱可以穿越一切,让我们相信音乐不死,让我们相信眼神,是可以透射灵魂深处的。
是的,it's gonna be okay,everything is gonna be okay !!!
后现代的许多电影都有些接受不能,这部片子却发自内心喜欢,美国越战时期年轻人的青春、爱情和成长。
为了寻找who i am从普林斯顿大学退学的麦克斯,从英国偷渡到美国寻找生父的裘德,摇滚歌手,印第安女孩,因为各种原因齐聚纽约。
在越战背景下,国内的学生运动和反战浪潮中各个人的表现和命运,嵌入了所谓的波普艺术形式,表现了现代到后现代的过渡。
而对我来说,这部后现代影片让我第一次触摸到了后现代艺术家们所积极宣传的所谓世界混乱,人生寂寞。
对于宇宙来说,人生百年不过蜉蝣,而对于一个个体,又那么漫长,那么孤独得让人几乎绝望,在这茫茫的人世间,我遇上我心爱的那个人,多么欢喜,又多么恐惧,我们一起面对战乱,分离,生死,任何一点儿小的分歧都有可能使我们最终分道扬镳。
结尾似乎是大团圆,可是世界仍然是那个样子,再往后的路会不会是一个循环的怪圈?
这部片子的名字还是翻译成《穿越苍穹》的好,有一种无所畏惧夸父逐日般的义无反顾和勇气。
片中麦克斯劝裘德不要忧伤,说“唱一首悲伤的歌,让自己快乐”,看似是个悖论。
可是仔细想想倒真是在理儿的——倘若悲伤的时候不用咬定牙关用尽力气忍耐,可不是快乐?
若是真到了像韦庄那样,樽前莫话明朝事,遇酒且呵呵,那才是寂寞得让人透不过气。
这完全是一部纪念Beatles和60年代的电影 一部长达2个小时的MTV那些电影里随时流淌出的都是各种改编版本的Beatles的名曲现在依然停留在它的音乐后遗症中男主角利物浦小伙Jude在电影的开头 颓废的坐在海边 孤独的唱起All my loving 眼睛里满是忧伤时 我们就知道了 这其实是个音乐爱情故事 发生在那个颓废嬉皮摇滚反战的年代 人们迷茫 愤怒 为音乐疯狂但不知道生活的方向印象深刻的画面:Prudence唱着I want to hold your hand缓慢的走过练习中的橄榄球运动员们一个黑人小男孩在暴乱中的汽车旁唱着Let it beJoJo来到纽约在come together中路过各类人群诡异马戏团的一段showMax被征兵时的一段群舞Jude的灵感激发出了爆裂的草莓的图像Jude在地铁里想念Lucy唱着Across the universe所有人在Jude的带领下 在屋顶上唱起All you need is love还有预告片以及海报里的那段水中的影像收藏了它的soundtrack 电影里面每次出现歌曲的片断都可以截出来成为独立的MTV1. All My Loving - Jim Sturgess2. I Want To Hold Your Hand - T.V. Carpio3. It Won't Be Long - Evan Rachel Wood 4. I've Just Seen a Face - Jim Sturgess5. Let It Be - Carol Woods 6. Come Together - Joe Cocker 7. I Am the Walrus - Bono And the Secret Machines 8. Something - Jim Sturgess 9. Oh! Darling - Dana Fuchs 10. Strawberry Fields Forever - Jim Sturgess 11. Across the Universe - Jim Sturgess 12. Helter Skelter - Dana Fuchs 13. Happiness Is a Warm Gun - Salma Hayek 14. Blackbird - Evan Rachel Wood15. Hey Jude - Joe Anderson16. Lucy In the Sky With Diamonds - Bono 此外电影的导演是以善于表现画面张力出名的Julie Taymor主要作品:Across the Universe (2007) Frida (2002) Titus (1999)
Jude Max Lucy Sidie Prudence •••一群典型的战后西方青年的嘴脸,肆无忌惮,敢爱敢恨,天真轻狂,忧伤如诗。
当然Lucy是个例外,她有着浓厚的道德气息,初来到纽约,她不适应,她的道德意识让她排斥轻视他人,后来似乎融入Jude他们的世界了,但只是暂时的狂欢,到了她结识那个游行演说家,她为他折服,这是她骨子里的正统情结所决定的,爱情可以让位与所以的正义,她的道德说辞成为她最好的挡箭牌,我看到她因为Jude去她单位闹时的怒不可遏和羞愧难当感到难过,她真真是个不纯粹的人,面子对她来说似乎更重要。
最后的结局皆大欢喜,我却深不以为然,人果然是充分被自己所不具备的所吸引,Jude爱Lucy什么呢?
美貌?
必然因素。
天真?
善良?
这就是lucy身上的道德因素在起作用了,Lucy就这样在Jude眼里和其他人区分开来。
我惦记的是,那个女孩,Jude最初的女友,她是个如此平凡的女孩,似乎在Jude世界掠过无痕,她那么波澜不惊,坦然的接受了Jude的离开和忘记,那么淡定,似乎她就该安然接受•••
有的电影像小说、有的像绘画、有的像音乐,大部分的是几种类型相互融合。
这部电影的故事性不是很多,更多的是在情节展开中融入披头士的歌曲,可以看成粉丝纪念偶像之作。
电影不可或缺的是其中的主题,追寻、反叛、爱情、反战、自由,这些电影里都有体现。
我来说一个主题存在的意义 人到底要干些什么呢?
裘德为什么来美国找父亲?
马克思为何退学?
露西参加反战是为了什么?
普鲁登斯经历了什么?
桑迪和乔乔又怎么爱怨交加?
相信吗?
这些在披头士的音乐中,有同样的发问。
可是,一些问题是没有人人信服的答案的,在疑问中,在十字路口中,你不知道朝哪走。
重要的不是你做什么,而是你怎么做电影中裘德说的。
细究下来这话是有不少槽点,但在某种特定情境中,无法选择太多时,可以考虑下。
影片名为穿越苍穹或纵横宇宙,似乎和电影内容无关,电影中的什么东西能跨越时空、亘古不变呢?
如果有,那肯定很宝贵,市侩的你还不赶紧把它找出来卖钱。
穿越苍穹,纵横宇宙 OST 电影原声 Across the Universe点击试听 http://www.songtaste.com/album/23565
影片的故事发生在激情四溢的60年代,看着主角们跟随着时代的洪流,在摇滚乐、性解放和反战的漩涡中呐喊,迷失,又重新找回自我。
从利物浦的船坞到纽约的格林威治村,从底特律的街头暴动到越南的战场杀戮,全面展现了那个梦想和幻灭并存的混乱年代。
披头士的音乐是影片的灵魂,30几首经典名曲贯穿始终,用来设置情节、构建全片,把人直接带回嬉皮年代。
此片的片名《Across the Universe穿越苍穹》即是披头士的歌曲名。
非常契合影像的迷幻抽象风格。
片中主角们的名字也源自披头士的歌。
Jude出自《Hey Jude》 ,Lucy出自《Lucy in the Sky with Diamonds》。
而男主角从利物浦来到纽约,显然是暗合了当年披头士从利物浦出发,继而震惊世界的历程。
可以说,这是一部向披头士致敬的电影。
BTW本片的影像风格极为华美,导演在表现爱情的时候用了大量绚丽的画面。
不喜欢的类型
Beat Generation 教科书。一颗奔放的红草莓 。一双像极了麦卡的眼 。一串怀念的歌曲 。一个没有被遗忘的时代 。美国的60年代是一个充满动荡激情的时代,也是一个神话般的年代,民权运动,“新左派”学生运动,越南战争,嬉皮士运动,性解放。艺术指导值得给它5分。
10 mins and i quited...another high school musical featured beatles?= =
20100704首都团结湖
演绎什么的最讨厌了。。尤其还是披头士。。
好吧 最终还是快进了
视觉效果不错!
damn fucking good
后半段有点不着调,凭着感觉还是给了五星。
MV
beatals的超级MV
。
什么鬼东西 看见内些人嘴还在跟着唱 我就删了 牵强、别扭、有些让人恶
Jim Sturgess Evan Rachel Wood Beatles我简直在做梦.... 就好像我猜到了lucy in the sky with diamonds压轴一样.
beatles,最爱
就lucy in the sky with diamonds的片尾还行,还有bono那段
糟蹋Beatles
所有翻唱都难听爆了,尤其是Hey, Jude。操你血妈!
沒看的時候給你說一定好看。我騙你了哈哈。長長的MV。
M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