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剧透,谨慎观看,个人分析,不喜勿喷 (揭露大量细节)---#关于两个女生为啥会这么好:1. 米砂看到醒醒被霸凌听到她妈没了,我感觉这可能是见义勇为可能是同病相怜(都没妈),她去帮了醒醒,然后就是两人一个宿舍,米砂展示了对这个自己帮了却对自己漠视的女孩子的好奇心于是选择跟她坐在了一起 2. 醒醒听到米砂和蒋兰对话,劝离开醒醒,但米砂有性格不受蒋兰摆布表明立场爱跟谁玩跟谁玩,醒醒有些动容吧那 3. 手机事件,莫醒醒的视角感觉好像站在讲台上接受审判的是自己或者听了刚刚米砂的表明态度,就站起来帮忙了。
4.米砂觉得醒醒好像开始对自己改变了因为手机事件,但此时醒醒胃痛,去医务室了,醒醒还是拒绝想让米砂远离自己结果半夜看见米砂守在自己床边,很感动,但内心的自卑还是让她说出了,离我远点,直到米砂说“两个人被孤立就不是被孤立”,两人走到一起。
#为啥蒋蓝欺负醒醒:原著小说里这个比较清晰,两人从小的友情后来因为很多事情变质了。
但电影里,我感觉蒋蓝一上来说的话都跟莫醒醒那个英雄妈妈有关,应该是莫醒醒有加分走后门进的,但其他人包括蒋蓝自己不是,而且不是一次两次,因为蒋蓝好像说了这几年好像都是这样,所以推测出醒醒应该是一直靠加分得利,蒋蓝嫉妒+积怨颇深。
#路理、米砂、醒醒三人关系:路理每次叫两人都是先叫米砂,后叫醒醒,然后无论何时看米砂眼神都不一样,dv画面里一开始是两个女生,最后镜头都会推向米砂,最后一个dv里镜头只有米砂,所以路理喜欢米砂。
路理对于醒醒,是出于醒醒妈妈救了他的愧疚,片子里第一次路理去醒醒家,导演啥也没给,就给了一个路理看见醒醒妈妈遗像的画面,而且最后雨中他和醒醒的争吵,说的都是他对醒醒的亏欠。
而且重点来了,路理对于醒醒的眼神永远都在闪躲,对于米砂就是害羞。
路理总是想把醒醒从孤单中拉出来,所以他让醒醒加入话剧团,我甚至在想最开始路理选米砂当女主除了米砂真的不错以外,有没有可能是想接近醒醒,然后弥补她,因为站在他的角度很难开口说你妈因为我去世了,所以他只能隐忍默默帮忙,而且他也很难跟米砂开口说他害死了醒醒妈妈,他不敢接受米砂,即便他其实也知道米砂喜欢他(背那段能看出来,米砂把头靠在路理肩上,路理感受到了也没说什么,米砂走了,路理也没追只是呆呆看着远去背影),我觉得他不接受不是不喜欢而是不想再让3人团体变成2:1,醒醒是落单的那个(这个有一幕镜头,就是路理知道米砂被“性侵”后跑去看米砂?
然后看见了醒醒落单的背影,这个信息点很明确,后面米砂路理四手联弹的时候也有,路理看见醒醒孤单离去的背影),所以我个人是很能理解路理隐忍的理由。
如果你因为这说他是中央空调,那我想说,他是还是个高中生,请换位思考!!!
所以一开始就不是啥燃冬,我感觉说燃冬就是来纯黑的,都什么乱七八糟的。
#关于两次车祸:我感觉就是为路理“还债”的设计吧,巧合一样,同样的方式。
#关于郎月婷是谁的问题:这个点是我第一遍就看明白了的,因为在换装那就给很明显的提示了,你变成我,我变成你。
而且这个电影感觉就是故意要做两个女生活成彼此的感觉,所以找了跟醒醒很像的女演员来演,而后,给了无数的细节点,让大家认为郎月婷是“醒醒”,最后揭秘是“米砂”。
#关于周一围:演的是江.爱迪生,是醒醒的老公,在弄清楚死的谁后,这个就很好理解了,因为周一围一开始上来就说你是我老婆最好的朋友,说明死的人是他老婆,最后墓碑也能看出来。
#关于成年路理:我觉得颓废很正常吧,腿瘸了,也没办法继续导演梦想,活的没有原来这么有理想了,很奇怪嘛?
其他没什么就是配音有点出戏。
#关于两个女生为什么决裂,又因为路理和醒醒吵架分开?
首先,我觉得摔沙漏那,有句话是:我不能跟你做朋友,因为我一无所有,你什么都有。
这点前面铺垫很多,在米砂被“侵犯”以后,米砂爸爸来了,醒醒很落寞的走掉了,结合前几场戏,我觉得是米砂当时被混混围攻的时候,醒醒虽然很怕但还是出来救了米砂,那时候的她俩只有彼此,醒醒觉得只有我能保护你,我也会保护你的感觉。
但后来看见米砂还有个爱她的爸爸,自己只有酗酒对自己不闻不问的爸爸,心里肯定有落差吧,我是二刷才注意到醒醒在那揪的不是心而是她之前救米砂时脱掉的扣子,二刷看到那的时候真的很难过,感觉只有醒醒一个人伤心的世界达成了。
然后醒醒看着路理和米砂四手联弹,自己走掉,虽然是醒醒送米砂去的,醒醒希望米砂好,但那一幕醒醒在剧场楼梯上的仰望,感觉就是孤独的,所以洗手的时候,才把已经恢复好的手又贴上了窗口贴,至少感觉还是有人温暖的。
所以在两人打完架找家长,两个父亲不同态度后,醒醒崩了,因为在她心里她再怎么想承认和米砂的友谊是平等的,也没办法了,因为他的爸爸向米砂爸爸低头道了歉(如果不能理解米砂爸爸为啥怪醒醒的,我只能说你的童年比较幸福),所以醒醒才说出我这段开头的那句话。
至于为什么最终选择分开,我个人觉得并不是因为“三角恋”,我看了一些姐妹的评论,我也觉得是因为米砂觉得自己是多余的那个,这个点在米砂转学后路理去找她的时候,她说“也许我不在她会更好”(我非常能理解米砂说这句话的心态,因为如果醒醒是因为家境原因,那其实这种压迫感就会在方方面面带给醒醒,所以米砂觉得自己的出现就会让醒醒难受,所以她远离她会更好),且我感觉是因为再次有了这个想法,所以才决然离去的,因为她雨中举伞的时候并没有生气,而是含泪微笑,我感觉是一种死心(对路理)+放心(对醒醒),就是自己远离醒醒,醒醒会更好。
#关于我最感动的点:我最感动的是米砂说的所有话,醒醒都还记得,还记了十几年,每一个细节,甚至妈妈的衣服都还原了一摸一样的。
虽然剧情有点老套,但真心觉得不牵强,不断连,不碎。
最后,希望沙漏越来越好,票房大卖!!!!!!
影片由饶雪漫的原著所改编,用倒叙的手法在影片一开头就带着我们穿越来到了几位角色的少年时代,通过演绎他们少年时代经历的点点滴滴,也将观众的思绪拉进到了自己的青春时代回忆中去。
影片讲述了几个角色之间的友情,成长经历,家庭,以及彼此间微妙的感情。
最后告诉我们,即使时光流逝,有些人即使再无交集,那些曾经存在过的,共同经历过的每一个片段都永远存在于我们的回忆中,它使我们成长,是组成我们整个人生的每一帧瞬间,它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我想作者之所以取名沙漏,也是为了告诉我们时间的无情和不可逆性,提醒我们要珍惜当下。
因为代表时间的沙漏中的沙粒一粒一粒地流淌,象征着时间的流逝,每一粒沙都代表着一个过去的时间片段,而已经消逝的时光无法重来,这就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时间的宝贵,提醒我们要珍惜每一刻,让每一刻都变得有意义。
我们应该要学会感恩和珍惜,把握当下,要珍惜生命中的每一个瞬间,让生活充满意义和价值。
沙漏不仅仅是一个时间的记录者,它更是一个生命的见证者。
它见证了我们的成长和变化,也见证了时间的无情和美丽。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里,我们应该珍惜每一刻,用心去感受生活的美好和智慧。
生命是有限而短暂的,但却充满了意义和价值,因为我们可以选择如何去度过它。
关于十七岁,大银幕似乎更偏爱爱情故事,毕竟情窦初开的懵懂是永不过时的话题。
只是很多人的青春里,爱情并不是必修课。
而十七岁时,最重要的那个人,可能是恋人,是闺蜜,是师长,是父母,甚至是一个陌生人。
“谢谢你,成为我的好朋友。
”电影海报上这句宣传语打动了我。
十七岁那年,我遇到了最好的朋友,第一次有人深夜拎着蛋糕在树林里为我点燃生日蜡烛,第一次有人和我挤在狭窄的上铺聊到天亮,第一次让我有了和讨厌的老师抗争的勇气。
她在我平淡无波的青春里,留下过浓墨重彩的一笔。
电影里,家境优越的转校生米砂主动接近长期被校园霸凌的莫醒醒,和她成为好朋友。
同样是单亲家庭,不同的是,米砂在父亲的偏爱里长大,活泼又张扬,而莫醒醒的父亲长期酗酒,根本没有注意过女儿身上不断增加的伤疤。
如果没有米砂出现,莫醒醒的青春,或许只有兜头而下的冷水,永远湿透的床单,被画得乱七八糟的课本,数不清的巴掌和推搡。
她的青春,是失声的,失声到懒得反抗,只有眼神,还带着隐忍和倔强。
当你孤立无援的时候,生命里出现的那道光,就有了绝对不同凡响的意义。
会缝纫的莫醒醒很厉害,而不会缝纫的米砂,却一直在努力地缝补莫醒醒残破的人生。
青春总是伴随着羞耻,因外貌羞耻,因家境羞耻,因成绩羞耻,因暗恋羞耻,因秘密羞耻,因受到伤害而羞耻。
而成年人的羞耻心,早已被打磨殆尽,看似成为内心强大的模样。
青春的感知是强烈的,少年人的爱与恨都热烈且赤诚。
就是这样一个懦弱的姑娘,在自己好朋友遭受伤害时,毫不犹豫地冲到始作俑者面前,第一次向命运抗争,甚至不假思索,握住了那把要伤害米砂的剪刀,直到鲜血淋漓,眼神却凶狠坚定,像一头被唤醒的小兽,毫无畏惧。
青春是成长,也是对抗。
与自己对抗,与父母对抗,与他人对抗。
同样是受害者,米砂的父亲给予了她完完全全的偏爱,措辞严厉地向校方问责,而莫醒醒的父亲,则不问青红皂白,要女儿道歉。
少年人更注重感情,成年人更看重利益。
米砂父亲权衡之后,给女儿办理了转学,而莫醒醒的父亲,则是委曲求全,低三下四求校方原谅。
他们看似为了孩子,却都在以爱的名义伤害,他们从未在意孩子心里的想法,只注重事情的结果。
十七岁的孩子无法理解,而中年人,早已习惯向这个世界妥协。
就像妻子的离去,当他们无法面对时,会不约而同地选择向孩子撒谎。
有些勇气,是青春限定,有些遗憾,也注定只属于青春。
“一无所有的人,真的没办法和一个什么都有的人做朋友。
”莫醒醒的话,如一把尖刀,戳破了美好的假象。
因为年轻,她们无所畏惧,也正因为年轻,她们面对现实如此无力。
《沙漏》是饶雪漫一如既往的风格,疼痛青春派代表。
这电影给我惊喜的地方,是让我看到了青春不同的模样,我们都曾在爱与疼痛中努力生长,我们都曾倔强地挥舞着拳头,向父母、向现实抗争过,即使遍体鳞伤。
校园里永远奔跑者面庞鲜活的孩子们,你看,青春一直都在,只是不再属于我了。
青春是曾一起淋过雨的阁楼,是一起踏过的海浪,是和父母拌不完的口角,是笃定地说出那句:“我会一直陪着你,做一辈子的朋友。
”也是打碎的沙漏,眼睁睁看着时间流逝,再也拾捡不起。
青春最迷人的地方,在于它永远充满遗憾,永远无法重来。
无论我们的青春是张扬奔放,热烈酣畅,还是灰暗阴靡,伤痕累累,都是再也回不去的过往。
就像曾经校园暴力的始作俑者,人到中年,颤抖着手问出那一句“你可以原谅我吗?
”其实她心里早就有了答案。
青春里最重要的那个人,再也无法相见。
有些青春里犯下的错,也永远不会再有弥补的机会。
电影票,给自己。
四颗星,给青春。
我是季如璃,在青春中渐行渐远的女子。
喜欢一个作家,从小学五年级开始看她的书。
她是饶雪漫,一个七十年代出生的女子。
这个乐意被人称作姐姐的女作家说:“成长就是这样,痛并快乐着。
你得接受这个世界带给你的所有伤害,然后无所畏惧的长大。
”她还说:“无论如何,要相信世界上有爱,自己去爱别人,别人才会来爱你。
”很喜欢她的一本书——《沙漏》。
那个叫莫醒醒的女孩像芩一样让人心疼,那个叫米砂的姑娘像我保护芩一样保护莫醒醒,我们曾遇到过一个像路理却又不是路理的男生,她们的故事和我们的故事如此相似。
最开始,我们的感情与爱情无关,只是很好很好的朋友,好到超出了友情,更像是亲情。
我们三人约定那条线永远也不要越过,我们无比地清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一辈子有关联。
但是后来发生了很多事情,我们三人都回不到最初。
事实上,那个患有交替性暴食厌食症的莫醒醒同我一样不爱惜自己,但她有她的米砂心疼。
最终,我选择了做米砂,那个坚强的姑娘,我打心底喜欢她。
当时我所在的小城是买不到全套《沙漏》的,我是在网上和书店东拼西凑看完这个故事的。
后来,去了外地的小友分别给我和芩买了一本《沙漏》的画册。
我真正拥有全套《沙漏》是我现在的男朋友闹闹在2010年送给我的。
今年,是我与芩相识的第九年,《沙漏》要拍成电影了,闹闹也刚向我求婚了。
从十字开头的年纪到现在二字开头的年纪,我们都长大了,突然想和你说说我的青春,我的沙漏。
那一年,还是孩子般的我们相遇在壮志班。
那时Xie常针对我,而芩跟她的关比较要好,芩从她那里听说我是个很糟的人,因此和她站在同一条战线上。
那个时候的我们,根本不了解对方。
后来,芩和Crystal成了同桌,刚好那段日子她与男朋友分手了,而Xie欺骗了她。
从Crystal那里得知她很痛苦,常做一些伤害自己的事以及其他。
我突然想到她身边安慰她,希望她能好起来。
我告诉她:“我总是跟自己说,没有人爱没关系,自己爱自己;没有人值得你流泪,值得你流泪的人不会让你流泪;没有人值得你依靠,除了你自己。
那么,你也要记在心里。
”后来,时间久了,我们开始了解对方,那些误会不攻自破。
懂得了对方是善良的孩子,我们也因此成了很好的朋友。
那段时间,芩仍在为那段感情伤心,躲在宿舍喝酒,醉酒后的她来上课。
当我看到她扒在桌子上傻笑时,有了心痛的感觉。
那是我第一次心痛。
之后的某一天,她弄破自己的手,用鲜血书写对那个男生的情感时,我的眼眶湿润了。
从那个时候起,我便下定决心保护好她,不让她受到任何伤害。
在这之前的我是个大大咧咧的人,一点也不像女生,但我因为她而变得细心。
只有这样,我才能懂得她,才会照顾好她。
后来,她在跟我妈聊天时说道:“阿姨,以前的我是个坏孩子,是娇改变了我。
”说这话时,她快哭了。
我是惊讶着的,我没想到她的改变是因为我。
我从没想过,也不敢想。
我们第一次闹矛盾好像是因为隔壁班的一个男生追她,她明明不喜欢他,还答应他,仅是因为面子。
而那个时候刚好有一个跟我们关系好的男生也喜欢她,她对他也没有感觉,但一直也没果断地拒绝他,还在不经意间给他希望。
我生气了,我知道她在伤害他们的同时,也在伤害着自己。
所以那天傍晚,我一个人走了。
她在县医院的后花园找到我,我们一直沉默地看着那群踢球的小孩。
“你说,他们以后也会像我们一样忧伤么?
”我问她。
“不会。
因为他们是男生。
”那时的我们有多大呢?
十四岁左右的样子,我们却已经和同龄的孩子不一样了。
忘了说,我们都受家庭的影响,没有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过早地明白一些事,所以不容易快乐。
通过芩,我认识了芩的小学同学小友,她总是跟我说他是如何如何好,如何如何照顾她。
那时的我只是听听而已。
第一次同小友交谈是在芩过生日的那段日子。
那时我写了一篇日志祝芩生日快乐,他在那篇日志下发表评论,我们也因此而认识了。
由于小友在外地求学,我们只能通过手机、网络联系。
那是我初三的最后一学期。
很多个夜晚,我都将自己的心事告诉了他,他总是给予我安慰。
第一次见到小友,是在2009年春末夏初的某个夜晚。
还在在上晚自习的我收到他发来的短信。
他说,他已经回来了,等下会来我们学校看我和芩。
放学后,我和朋友们直奔校门口。
那时的小友和一群人站在街角的树下,从芩口中得知那个又瘦又高的男生是他。
我眼睛近视,再加上是晚上,所以没看清他的五官。
那群人中,我只认得他,而我们一直没面对面交谈过,最终没走上前与他打招呼。
后来收到他的短信,他说他看到我了。
我不信。
他说和芩挨着最近的那个人就是我。
我现在还记得那时的自己是如何骗他,芩旁边那个人不是我。
第二次见到他,是在那条寂寥街,同样是夜。
他与钊哥站在街角。
那时的我头发没扎起,突然跑到他跟前,睁大眼睛看他。
现在想来,那时的自己真像鬼。
他亲切地问我:“还要不要站近点?
”我不好意思地笑了。
那晚我们各自有事,并没有过多的交谈,就分别了。
再次见面是在几天后的晚上。
我和他以及芩相约在县医院,坐在草坪上聊天。
大多数时间都是我在说,他们安静地听着。
偶尔芩会说一些打击我的话,小友则笑着看着我们。
后来,我们一起送芩回家。
2009年五一长假结束假期前的一个下午,得知小友又要去外地上学。
我去溜冰场找他,我们坐在沙发上聊天,说了很多很多的话,关于芩,关于我,以及那些青春的伤痕。
那段时间,芩和米线交往了。
有一次,她因米线而与我争执。
只因为我和他分别对她说了不同的话,她选择了相信他。
或许,在爱情面前,友情是那么地苍白无力。
那些好的、坏的、幸福的、痛苦的,随着初中毕业,告一段落。
中考成绩出来了,我跟芩都考得不好。
当她得知成绩后,离开了家。
我害怕她会做傻事,毕竟她寻死的冲动特别严重。
我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小友出现了。
我们一起出去找她,在那条属于她和米线的秘密小路上找到了她。
我们三人在外面流浪了一个下午加一个晚上。
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个下午我们的谈话,也不会忘记我们对未来的迷茫,更不会忘记那夜别人家的空调声音。
我从未体会过在外流浪一夜的感觉,当时真的很害怕。
小友说,别怕,有我在。
从此,只要有他在,我就不会害怕。
那晚之后,我们三人的感情比以前更深了。
六月末的一天,小友说要带我去黑宝塔玩。
我是一直想去那里玩,但一直没机会。
我们说好风雨无阻。
那天下午,我刚出门就下雨了,而我又懒得上楼拿伞。
他发来短信问我要不要给我送伞,我说要。
几分钟后,他奔跑的身影进入我的视线里。
那时的他没有撑着伞,但却冒着汗。
在那个暑假,原本从外地回来陪我度过初三的妈妈在我中考以后带着妹妹去了外地工作,一直在我身边的奶奶也去外地。
妈妈走的那天,我特别难过,虽然以前也曾有过一个人在家的日子。
小友来找我,努力地逗我开心。
他利用暑假的时间开了个冷饮店。
我希望高中的自己能够提高成绩,白天他会来我家为我补习,晚上我便去他的冷饮店玩。
他知道我懒,不爱吃早饭,所以早上来我家时会带牛奶和面包给我。
他要求我把它们吃下,那时我比较厌食,不愿吃,于是他就监督我吃。
一个人在家的时候,我害怕进厨房。
因为我家的厨房让我觉得孤独。
当他得知我又不吃饭的时候,便来我家替我做饭。
他也会在下雨天为我送伞,我是感动的。
毕竟,十六年以来,下雨天甚少有人给我送过伞。
暑假结束以后,小友选择去外地打拼,尽管我和芩都非常想他留下来和我们上同一所学校。
我们的感情与爱情无关,只是很好很好的朋友,好到超出了友情,更像是亲情。
我们三人约定那条线永远都不要越过,我们无比地清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一辈子有关联。
高中以后,我和芩依旧在一个学校,但不同班。
刚上高中的我并不快乐,对亲情没有安全感;在新的环境里不愿意与人接触,人际交往很迷茫;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很容易喜欢一个对自己好的人,但那并不是爱情。
一直以来我都喜欢看书,那个时期的我更甚。
我看很多书,难过的时候写很多文字。
我知道有很多人跟我一样有很多的难过。
我想给像我一样的人一个家,一个可以感受到温暖的家。
即使,我并不是个温暖的人。
于是,我创办了一个名为“祭忆”的文学社,社员主要活跃于QQ空间和QQ群。
在文学社里,我遇到了一个温暖的男生。
他很心疼我,叫我爱哭鬼,而我则叫他闹闹。
他一直都小心地保护着我,将我和我的青春小心珍藏。
他给了我温暖与感动,我开始觉得幸福。
其实最开始的时候跟他聊天,我说话是带点刺的,并不是刻意这样,只是自己已经习惯了这样的说话方式。
但是每次他都巧妙地化解了。
后来,我们每天都在联系,当他得知我容易胃痛又不爱吃饭时,开始不仅是叫我起床,也会提醒我按时吃饭,照顾好自己。
白天我在上课,他在上班。
晚上我会跟他说说我的烦心事,他的生活很简单,可以跟我分享的事情很少,通常是我说话,他听着,偶尔会说一两句见解。
偶尔我熬夜看书、玩手机,他就在另外一个城市陪着我熬夜。
考虑到我们年龄还小,未来又有很多不确定因素。
我希望我们的感情比朋友多一点,比恋人少一点。
他同意了。
我没想到的是那年冬天芩和米线分手了,跟另一个她并不了解的人走在了一起。
所有人都说她做错了。
那时,我也特别反对她这样做,我们因这件事吵了好几次。
我从没像小友那般鼓励她,老是批评她,以至于她总在我面前说小友是如何如何地好。
后来,许多人跟我说,我需要做的只是给她提建议不要替她做主。
我能替她做主么?
她从来都是我行我素,我不清楚她有没有顾虑到旁人的感受,但确实有人伤了,而且不止一个人。
我也不清楚,在她决定做一些事时,在她折磨自己的时候,有没有想过我们的感受,知不知道我们有多难过。
在某个普通的傍晚,芩来我所在的班级找我,平静地说:“娇,我又被赶出了家。
”不用说我也知道,她那个脾气古怪的爸又发作了。
她忍不住地蹲下身,失声哭了。
我扶她起身,抱着她:“我还在。
”她特委屈地说:“我以为你也不要我了。
”“我在的,一直都在。
你还可以依靠我,像以前那样。
”她决定不读书了,我不同意。
那晚,她不想上晚自习,我便跷课陪她。
我们走了很久的路,一起去找卖毛线的商店,想要给自己喜欢的人织围巾,但没找到。
那晚我们说了很多话。
后来,我给她爸打了电话。
他正在到处找她,要她第二天回去,而她也不用不读书了。
这些年,她离家出走N次。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我的家成了她的第二个家。
以前的她,寻死的冲动特别严重。
我说过这么一句话:“你要是去自杀,我也会去。
我说到做到。
”稻香村、信合园,这是我们曾经常去的地方,那里有我们的欢声笑语。
《一个像夏天,一个像冬天》、《沙漏的爱》,这是我们喜欢的歌,歌里说的故事就像我们。
那首《我们是快乐的好儿童》是我们常唱的歌,尽管我们不快乐,但我们一直都希望自己是个孩子,简单而没有忧愁的孩子。
《沙漏》是我们在很久以前就喜欢的书,因为我们的故事跟《沙漏》的故事很像。
那时的我们都认为,她是我的莫醒醒,我是她的米砂。
所以在她十六岁生日时,我送给了她一个红色的沙漏。
那个沙漏在后来的日子里,被她姐姐不小心打碎了。
现在想来,正如我们的感情一样,在不经意间碎了之后,就很难修补。
即使是修补好了,还是会有伤痕。
这些年,我一直都陪在她的身边。
她的忧伤、她的痛苦、她的小快乐、她的无所谓,我全都看到了。
她的自暴自弃、她的痛彻心扉、她对感情的傻傻投入以及感情对她造成的伤害,我全都知道。
我是那么那么心疼她,那么那么希望自己能够保护好她,不让她再受到任何伤害。
所有人都说我们很像,我们有那么多那么多的故事,那么多的伤痕。
所有人都说,我们谁也离不开谁。
我们总是一起,总是一起。
一起吵闹,一起落泪,一起痛苦。
这段友情,我们都曾迷茫过,也曾在离开与留下之间徘徊过。
我们从最亲密的人变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我写过很多关于她的文字,她们都清楚那些个她是指谁。
只有她一直都不知道,也从没留意过。
“2009年8月4日。
算了,两两相忘吧。
我已经累得不想说话,不想解释了。
就这样算了,都忘了我吧。
”“2009年10月23日。
我们终究是俗世生活中两个平凡的人,经不起太多的流年。
曾经,我用尽全力努力地保护你。
如今,我要学会事不关己。
算我不懂得珍惜,也算我不够坚持,我退出了这个本该有我们故事的季节。
”“2009年12月8日。
还好,你还有我可以依靠,在遇到事情时,可以来找我;还好,我还可以让你依靠,在你遇到麻烦时,帮你解决。
”“2009年12月17日。
你们俩合伙演了出戏给我看,最终伤的是谁,你比谁的清楚。
请看清你所选择的路,我一直没忘了提醒你这点。
我没想过左右你的想法,只是想你过得好些。
你总是这样令我心疼,我也总是放心不下你。
”“2009年12月18日。
这不过是一场闹剧,我又何必把自己弄得如此狼狈。
等你闹够了,玩够了,当你发现对的人不在了,你会后悔么?
你们的事,我也不想言语。
这个游戏,已经有人退出了,而且也伤了。
你把我们对你们在乎全都挥霍了。
”“2010年1月4日。
你,从没把我的事放在心上。
你,从来都是因为别人而委屈我。
”你看,我说过那么多次放弃,最终还是没放弃。
这是我最不肯定的一件事。
高一下册分班,我和芩没有分到一个班。
我们商量如何才能在一个班。
她跟当时的班主任很熟,不好意思跟他说转班的事。
最后决定我转去她的班级。
当我得知我分到的班级师资力量很好的时候,我犹豫了。
但芩说如果我不转班,她就不读书了,因为那个班级没有一个她认识的人。
最终,我还是转去她的班上,又跟她成了同学。
我们一起上下学,在班上的座位也是挨着的。
我们没有再闹过矛盾,直到四月份。
2010年4月1日。
愚人节。
当我和芩在课间说到小友时,我们都认为他跟我们都说了暧昧不明的话。
芩为了证明小友多暧昧不明,还把手机短信给我看。
她的手机我不怎么会使用,不小心翻到了她最近的短信。
看到他唤他老婆,对她说爱她。
原来他们已经在一起了。
她不知道我已经知道了,还一直说着他说了哪些暧昧的话。
我装作不知道,后来她可能察觉到我的异样。
晚上,当小友打来电话的时候,我没有接,我也不想让他知道我已经知道了这件事。
后来,他发来信息:我还是当初娇的那个依靠,虽然我现在和芩在一起。
他不知道的是,从他去了另一个城市后,我已懂得依靠自己。
那条线她们已越过,而我已是多余的了。
我没有不支持她们,只是无法面对她们而已。
当以前她们暧昧不明时,我便知道她们之间会有事。
那时我还说:“你们要是在一起了,我其实没意见。
”我真的没意见,只是当初芩还信誓旦旦地说我们怎么可能会在一起。
在一起后还瞒着我,这就让我有点受伤了。
我无法忍受欺骗与背叛。
或许是因为她们知道我得知了,会难过。
所以才不告诉我。
或许是爱情来了挡也挡不住,所以她们相爱了,我成了她们爱情的牺牲品。
我理解了她们,那么谁来理解我。
以后我们三人又将怎样相处。
小友说,你有你的闹闹,有祭忆,有好多,而她什么都没有。
其实,他的这句话,真的伤了我。
我一直都觉得她有很多,那么多的人关心她,在乎她,只是她从未珍惜。
我们共有的朋友都认为,她更需要爱与关怀。
她们所不知道的是,我也需要。
只是,我一直一直都隐藏地很好。
所有人都以为,没有她们,我依旧可以过得很好。
闹闹说:“关于小友他们,过了就别在想吧,我会陪着你。
”那个周末,小友和芩一起来找我。
既然已经在一起了,我还是选择了祝福。
只是一段时间以后,发生了一些事情,我还是没能和芩继续做朋友。
她常常会对我说难听的话,影响我的心情。
偶然间得知她有在小友那里说我的不是。
闹闹跟我说她虽然说话难听,但我做事并不难看。
我们很久都没有说过话,直到那个暑假,她跟小友来我家找我。
我们一起出去玩,她问我我们还可以回到过去吗?
我说回不去了,但我们会过好以后。
小友现在对我而言,只是我好朋友的男朋友罢了。
自他们一起后,我和小友也回不到从前。
每次QQ上线,他都会同我言语,只是我都没怎么理他。
其实我和芩的问题一直没有解决,新学期,我们两个之间还是有很多矛盾。
真的是我们在一起的时间太久了,看彼此什么都不顺眼。
当我看到她在空间里发心情说我的时候,我真的很难过。
后来,我们真的一句话也不说,即使在一个班上,即使是前后桌。
她跟班上那群张扬的女生走得很近。
记得最开始我们都很讨厌她们,我们关系不好的时候她也曾为我跟七号吵架。
因为我不愿七号喝我的水,七号就骂我。
她听到后直接大声骂七号,最后演变成她们吵架。
我真的没有想到后来她会跟她们成为朋友。
2011年壮志班暑假同学聚会前,芩加了QQ跟我聊天,她跟我说小友的事情,他们早已分手,我这才知道他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好。
分手之后芩才知道他们交往的时候小友就背叛了她和另一个朋友在一起,后来也做出了伤害我们那个朋友的事。
我曾经以为他对我好就是个不错的人,后来才明白人有很多面的。
那个时候的我们太傻太单纯,以为一个人对我们好那个人就真的很好。
他曾经说过他并不是我想象中那么好,只是我太容易满足,才会觉得他好。
他曾对我的好我会记得,只是不会再同他有关联。
他的QQ我早就删了,他加了很多次,我也删了很多次。
后来也懒得管了,就一直在陌生人这个组里。
偶尔朋友聚会也会见到他,毕竟我们有几个共同的朋友,只是我再也没有同他言语。
芩在经历几段感情与友情之后明白了真正在意她的还是最初的朋友,她找我聊了很多,我们还是朋友。
只是当她每开始一段新生活,又会忘记我们,受伤之后才会想起我们。
我最开始还是会为她的事操心,后来就看淡了。
后来,当我再次看《沙漏》时,好几次落泪。
不只是为米砂和莫醒醒的友情而感动,也因为想起了我们。
我终于发现,其实自己没能像米砂保护莫醒醒一样保护她。
我终究不是米砂,我没她那么坚强,但我却固执地要充当芩生命中的米砂。
#电影沙漏#大太阳骑车一个小时去看的,从小就不太喜欢饶雪漫郭敬明这一类的有嘴不说,矫揉造作,无病呻吟的小说电影,很多情节都是莫名其妙,但是画面不错,非常好看,包上恩真的特别特别可爱,灵气十足而且漂亮,另外一个女主演也不错,能让我直接加两星哈哈,小贾演这种角色真的有点奇怪,虽然演技还可以很自然,但是综艺里的形象太过深入人心了,非常跳戏
起初听到《沙漏》这个名字有点不明所以,电影看完才觉得这个名字取得实在是妙!
青春时光从缝隙中缓缓溜走,年少的记忆也被岁月沉沙掩埋。
在某一天,一件事、一个老物件、一个场景就像是倒置沙漏的开关,可以让疲惫的我们得以再见无忧无虑的曾经。
电影在叙事逻辑处理上也非常的巧妙,以“神秘女人”的目光加上“神级”转场,还原了十七岁那个夏天的故事。
让观者在切身感受醒醒、米砂和路理的故事和情感时,也始终留有一点好奇——“神秘女人到底是谁”。
一直到最后这个谜底才揭晓,影片中一句“你们俩现在真是越来越像了”像是与观众互动的伏笔,让这个既像醒醒又像米砂的女人更加饱满立体。
最后的长镜头伴着暗黄色调的画面,以第一视角打开,有毕业的狂欢,也充满青春落幕忧伤,赚足了眼泪。
然后还要夸一句无论是青年演员还是中年演员演技代入性都很强,真是应了那句话“什么年龄就该诠释什么样的故事”。
总得来说,《沙漏》还是一部非常不错的青春电影的,值得一看。
#电影沙漏# 这部片子围绕着醒醒,米砂,路理三人的高中青春生活而展开。
用倒叙的手法,以米砂的视角从醒醒去世回到原来的地方开始回忆与醒醒的点点滴滴。
在当时,3个人的家庭各有各的遗憾与无奈。
在如此条件下的3人,青春期的懵懂,相互的救赎,成为了本剧的亮点。
校园的霸凌,亲人的逝去,让他们一步一步走向成熟。
电影《沙漏》不仅让人回想到了我们那时的青春懵懂,也让现在的我们懂得了去珍惜当下的友情。
没看过小说,只是时间合适,来看个电影。
还是包场那种。
青春伤痛文学,必须要有车祸绝症,有人去世。
这里更是,一次不行多来几次。
本来以为挂掉的是米砂,没想到最后来送别的才是她。
莫醒醒,这名字,确实也是没醒过来了。
女演员其实还挺有感觉的,男演员就算了。
少年米砂,真的很好看。
醒醒在海边眼中的光,这后期,直接来了个砖石闪耀。
好好好,这个剧情给自己提醒:转学来的米砂,遇到被校园霸凌的醒醒,同桌后成了好朋友,一起玩耍。
米来天一中学,为的是和离开自己的母亲(其实是离婚了)的话剧社建立联系,遇到社长男主,醒醒的老妈患有暴食厌食症,还是遗传病,日记中一直不想活,见义勇为救下男主自己去世。
男主一家带着愧疚,一直照顾醒,本以为是爱情,原来是亏欠,男主喜欢米,但让米一直误会。
最后米因为校园暴力被老父亲转学去了上海,不再和醒相见。
当然,走之前,还大吵一架,摔碎了沙漏。
多年后,醒过世,米来送别,拿到了醒给她做的剧服,看了当年男主拍的VCR。
青春这件事,是不能坐下来认真回忆的。
就像,如果你走进电影院,看一场关于青春的电影,看的是电影,脑子里过的却是自己。
那段说不清楚,满是情感,容易受伤,又最天真灿烂的时光,终究如流沙,随风散了。
莫醒醒再也没有见过米砂,曾经以为永远会是好朋友的人,没有好好道别,就再也不会见到了。
那种浓烈到可以缝补人生,拯救对方的感情,突然,就结束了。
电影从米砂的视角铺开,用成年的米砂视角讲述这个故事,对于我来说,代入感太强了。
一个已经再也不会轻易展露情绪的成年人,怎样看待青春期的自己和故事呢。
莫醒醒酗酒的父亲,被孤立霸凌的处境,如果没有遇到米砂,她又会拥有怎样的人生。
路理如果没有遇到米砂,会和莫醒醒在一起吗?
米砂呢?
如果没有来过天一中学,她的人生会有变化吗?
但幸好她们的人生有这场相遇,幸好她们一起走过一段时光,幸好在她们那么年轻那么勇敢的时候,她们曾经是最好的朋友,彼此最坚韧的支撑。
米砂看到了莫醒醒最脆弱的时刻,莫醒醒也看到了米砂心底最深的伤。
这些大人们只会说是孩子太矫情的事儿,在青春期里,是一个人多么难过去的坎儿。
曾经在住宿学校被整个班级女生孤立过的我,真的很像抱一抱醒醒,像米砂一样,告诉她,一起被孤立,就不算被孤立。
只要有一个人愿意站在自己的身边,人生就会有希望。
所以那场雨中决裂的戏,看得我好心疼。
心疼莫醒醒,她明明受伤了,却被爸爸拉着去道歉。
心疼米砂,她明明不想走,却被父亲安排着转学。
心疼曾经淋过雨的朋友,也心疼再也回不去的自己。
都说青春疼痛电影,青春疼痛文学,有没有一种可能,青春期真的蛮疼的,只是我们都忘了。
我一直在想,那个青春期的我们,到底去哪儿了呢?
我还是我,她也还是她,可是我们却再也不是我们。
这种岁月不再,物是人非的割裂感,就像在一个人的青春期和中年时期砌了一堵高墙。
路理变成了路老师,米砂也不再是活泼开朗的米砂,他们的人生都变得沉静,波澜不惊。
唯一露馅儿的是米砂抽烟的手。
电影里的莫醒醒走了,她要求米砂送她回家,她人生的最后时刻还在怀念那段最浓烈也最真诚的友谊。
而活下来的人呢?
还有很长的人生要走,还有很多时光需要经历。
唯一能做的,就是不忘吧。
导演用暖黄的主色调讲述了米砂主观回忆里的故事,最后又用找回来的DV来证明回忆原来真的发生过,真的很美好。
这个视角转换非常妙。
邱天和包上恩两位女演员也找得很好,她们从外形和气质上都有很强的个人色彩。
但是海边互换服装的那场戏又看到了演员的可塑性。
这个桥段是我想给导演和作者点赞的地方,真的很懂青春期啊!
青春是这样一座花园,远远看,那里鲜花盛放,灿烂无比。
但是走在花园里的人,才知道,那里遍地荆棘。
没有人能毫发无损的走过那座花园,如果有人很你一起走过,请一定不要忘记。
也谢谢你,L,谢谢你愿意和我做朋友,很可惜,我们没有一起看这部电影,但这就是人生对吧,我们都在远方,好好活着,这样也很好。
路理,米砂,莫醒醒三个人的友谊,带着独属于青春的拧巴和赤诚,他们会为了彼此一往无前,会因为分开而痛苦,这种感觉才是最美妙的越长越大的我们,其实变得冷漠,这不是谁的错,是现实让我们不得不用一层层盔甲包裹着自己,所以每每回忆起这样的情意,都会动容,都会感慨万分在电影的100多分钟里,我看的是他们三人的友谊,回忆的却是曾经青春年少的自己
一个很伤情的友情+爱情故事,温婧用女性的导演视角,很完美的诠释了这份青春情感,就是有点太伤情了。
当年看小说的时候哭的稀里哗啦的,现在变中年老阿姨还是哭的稀里哗啦的
预感烂片也想看,因为原作是初中最喜欢的青春疼痛文学(咳), 以及饶雪漫算是我理解女性间深度感情的启蒙。拉着姬友一起看完,结果我比她先痛骂dog droppings。选角方面,包上恩挺贴原作的;邱天勉勉强强,长得太精明,没有让人怜爱的气质;黄明昊完全是灾难,原作男主阳光温和善良的特质丁点没演出来,每次出场就让我和姬友厌烦挠头。剧情改编也是莫名其妙,把原作留白的地方用最糟糕的方式拍了出来,看到编剧就是饶雪漫本人,我直接沉默,或许是资方要求吧,又或许是饶雪漫自己想把作品中没呈现的东西通过电影表达出来。反正结果不是锦上添花,连用画蛇添足形容都抬举了。两星都是加了给原作的一点情怀分。
邱天的长相在小花里属于少有的鲇鱼系(舒淇倪妮那挂),也就是大家常说的高级脸
两个女孩子的爱情(友情)是唯一的看点,我挺喜欢小贾的,但是他的演技真的不行,颜值也不符合设定,初中的时候看过小说,时间太久远了,但是拍出来挺有那味的(仅限于两位女主之间)
演员都不错啊,虽然演技青涩但很符合那时候的高中生形象
这片子要在10年前上映还能上桌吃口饭喝个汤,现在市场早已不买青春疼痛文学的账了
一直对国内青春片有偏见,看完我觉得还行啊,比想的好看
有些勇气,是青春限定,有些遗憾,也注定只属于青春。
饶雪漫…算了。两个女孩拍的挺好看。
在观影过程中,我仿佛回到了自己的青春时代,与角色们一同经历了那些难忘的时光。电影中的每一个情节都如此真实而动人,让我在感动中思考成长的意义和价值。它让我更加懂得珍惜身边的人和事,也让我更加坚定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不知道有没有人像我一样,看到最后才反映过来一开始的女主是谁。 我看过小说,但是忘了。 还是可以的。包上恩比较出彩吧,我个人比较喜欢。 其实不管是是看过小说没有,大概发展都能猜到了。 希望每个人的青春都少一点伤痛。
第一看男女主搭档 还不错哈
很久之前看过的小说,现在能在大屏上见到,亲切又惊喜。青春的友谊真的真的很美好,不掺杂任何杂质,有些小片段仿佛看到曾经的自己和好姐妹……黄明昊真的演技很不错!
刚刚看完台湾电影小蓝,又看了沙漏,都是少女校园题材的电影。
【1.0+】所有该有不该有的元素一锅乱炖,悬浮空洞又矫揉造作的青春疼痛文学肆意飞舞,台词尴尬,转折生硬,狗血淋头到最后崩的彻底,两个女孩再好看有什么用,这种拍出来就是一无是处啊……
没想到我竟然整个看完了,没想到我竟然是青春片的受众群体,电影的前半段真的感受到了醒醒和米砂,米砂和路理,路理和醒醒的三向奔赴。至于蒋蓝和阿布,我祝福他们永远在一起,千万别分开。
郎月婷演长大的邱天还差不多。
有关校园霸凌题材的呢,无论拍成什么样我都无条件支持。
很差。很失望。这种拍法好矫情。可能人也无法共情年轻时候的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