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费山海经这个IP了,除了名字和一点外形,跟山海经没什么关系了。
《山海经》作为我国著名食谱……志怪地理图志,其中人物各具特色还有各自的功效和能力,这电影是一点不表现啊。
主角叫白泽,好歹有点白泽的能力吧,通晓万事什么的。
配角也是,除了几个著名IP九尾狐、毕方、刑天、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等等能看出来,其他都没什么存在感。
这些有戏份的除了能看出外型,也没什么特点了,换成其他人形或者兽型也不影响。
开头就能知道下文,一看黑灵病人的台词就能知道黑灵跟心有关,类似抑郁症吧。
果然,解决也是经典地与自己和解。
中间开始开导病人,跳的舞给我鸡皮疙瘩尬出来了。
头皮发麻。
几个笑点很僵硬,硬挠你咯吱窝似的,报笑。
主角很经典,不被世人理解,被大家嘲讽的BKing,最后力挽狂澜Happy Ending。
反派真不错,本来主角得一个个清理黑灵,他把黑灵全吸自己身上了,现在主角可以一举击破了,谁看了不说一句多么深切的爱啊。
(反派告诉我们,可以当老大,可以当老小,就是不能在中间,中间没爱)还有我说主角你真是的,人家都说了不想救人只想赢你一次,一次就行。
那你跟他石头剪刀布呗,让人赢一把算了。
主角师父真惨,收了仨徒弟,大徒弟自大狂,二徒弟恨意深沉嫉妒成狂,小徒弟是个二臂,但建模可称一句“可爱”当个吉祥物算了。
女角色不多,戏份少,还都很刻板印象,这点真的是已经说倦了。
(九尾红衣还是很飒的)反正,这电影放十年前给10岁的我看我会觉得还可以,说不定还能跟着夸一句“国漫崛起”。
现在,算了,钱都花了,边看边吐槽也还算个乐子。
这里面没有一个绝对的反派,没有坏人最差的结果,每个人应该面对的敌人是自己内心的心魔。
在这里面我最触动而流泪的是苦山神石化的时候,因为心死,自己变成了冷冰冰的石头,引申到现实意义,也就是心死而绝望,最后成为了悲剧象征的身死而泯灭。
整部影片最不会感染黑灵的就是白泽,因为它足够乐观,而黑灵恰恰就是人们心理的疾病,精神的悲观,所以它师父才会说它是唯一可以消灭黑灵的人,因为它可以把心底的光带给世人,从而驱散内心的阴霾。
影片的结尾真的另我很感动,近些年由于心理疾病而选择走上歧途的案例数不胜数,其实这并不是绝症,虽无法将其彻底消失于世界,但是只要心存一点微光,那么就可以治愈,就好像影片中那些被医馆宣称无法可医的病人们,在白泽没有到来之前,他们心死而麻木,而当白泽将乐观和希望带给他们的时候,他们心底的光被点亮,最终也战胜了自己的黑灵。
至此,请心存希望,将光亮照亮其他的人。
一一一一《山海经之再见怪兽》
看完感觉非常不适。
1、叙事结构的失衡。
故事的核心设定是“黑灵”,矛盾的点是想要治病的主角vs无法治愈的病根,那么核心冲突点应该放在主角探寻“黑灵”生成的根源以及寻求解决之道上。
但是在绝大部分的篇幅里,主角在反抗的都是来自第三方的阻挠力量;并且在反抗第三方的过程中,主角不曾反思质疑自己治病的方法,然后在结尾突然醒悟,最后的效果是整个故事的叙事重心旁移,次要矛盾变成了主要矛盾,主要矛盾轻飘飘地解决了——给人的观感就是整个片子只是想讲主角历尽千辛打败了妄图剽窃学术成果的学阀,黑灵呢,不重要的。
2、从一开场伴随“黑灵”出现的尖锐旁白,可知它是抑郁症的隐喻。
然后故事给出的药方是那碗最烂大街的鸡汤——“接纳你自己”。
但实际上,哪怕撇开抑郁症不谈,仅从故事本身给出的信息来分析,“黑灵”生成的根源只是因为这些病人不接纳自己吗?
无论是家人过高的期望,同龄人的霸凌,刻板印象带来的审美霸权,在所有这些外在压力甚至是压迫持续存在的情况下,主角拥抱一下病人然后跟TA说没事的你很棒,接受这样的自己就好,然后TA就真的可以完全无视这些外在的压力\压迫健康地活下去了吗?
开什么玩笑啊。
有没有一种可能,这些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压力\压迫本身就是不对的,需要每一个人意识到它不对然后大家齐心协力去反抗去改变的。
我知道这部电影是拍给小孩看的。
那么试想电影院里就坐着这样一个小孩,TA也许竭尽全力也没有办法达成父母的期待,又或者因为有一些和同龄人不同的特质,被父母精神暴力,被同学霸凌,然后主角对TA讲,这些都不要紧的(潜台词:反正你既改变不了世界也没办法改变自己对不对),只要你心里有光,接纳这个“不太行”“不一样”的自己(嗯,就承认自己是个外界评价体系中的卢瑟吧),你就不会有“黑灵”哦。
小孩子也许看不懂这些,但是我想问问各位已经成年的主创,当你被迫加班被歧视被剥削的时候刚好有人拿上面这一套来安慰你:“这些都是没办法改变的,就接纳这个被踩到泥里的自己吧,不要紧的”——你心里真的能生出一道光吗?
写不好一个故事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但是真的别给小孩子灌毒鸡汤了,救救孩子。
献给医生的动漫电影。
白泽医生像孙悟空跟哪吒的结合体。
黑灵是千百年都治不好的疾病。
老馆长说了,黑灵不可医治,只能压制。
不能刺激黑灵。
喜欢吃甜食的迷谷怪。
人心叵测之师弟火烛。
跟抑郁症患者一起跳舞的医生。
苦山神有三个头,想得太多,就很纠结。
长不出角的麒麟,就像小弟弟发育不了,很急。
抑郁症患者的灰白人生。
心结打开,光就进来了。
好医师,除了用药,还要用心。
良药治病,良医治人。
医馆长是人参。
用扭腰舞唤醒小弟弟。
寻父之旅。
黑灵由心而发,也可于心而止。
心里有光,就不怕黑灵。
片尾曲不错。
如果立意停在告诉小朋友们,不能歧视霸凌他人,就还行。
但是看了好多,都说是讲抑郁症的。
就很无语。
我看的时候以为是讲人要积极应对负面情绪和影响。。。
首先,抑郁症不是简简单单的有“黑灵”,其次抑郁症也不是心中有光就能治愈的,要是这么简单,就不会那么多人得抑郁症了。
角色。
一个狂妄自大,自私自利的男主,跟九尾狐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说她印堂发黑,一定是太想他了(他没事吧)。
要是之前就有感情线还能接受,当不当正不正整了这一句。
白泽还一直夸耀自己有多好,有多厉害,吹自己是神医。
心中有光≠狂妄自大,目中无人。
OK?
然后那个很漂亮的九尾狐(我觉得她超级超级好看)。
就是不懂,他拼命保护白泽,就因为酒钱?
有感情线就大大方方交代好不好?
(就算是给孩子看,孩子也不是傻子,他们也能明白,也能看懂。
)四个啥也不会的神兽。
中国神兽都是有来源有故事有象征意义的,不是啥也不会,还不能明辨是非,遇到危险只会跑的胆小鬼。
还有两个墙头草小弟,就因为能加入医馆就叛变,又不知道什么原因又去救白泽。
还有小麒麟,他抑郁不止是因为角小。
还有角小带来的同学对他的霸凌,以及父亲去世对他的冲击。
不是角好了就能直接治好他的抑郁症的。
山海经中每个神兽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别把他们做的像一群傻子好吗?
山海经和抑郁症不应该是流量密码,用心才是。
山海经-再见怪兽,又一部中国电影的良心制作,老少咸宜,值得观影!
与自己心魔斗争,战而胜之很简单的小故事,用山海经中的若干经典妖怪,塑造了诸多个性鲜明的大小妖怪,回来和孩子对着山海经和搜神记找其原型。
以前总是在好莱坞电影中感慨其塑造的动画形象鲜活无比,但目前看中国动画电影也在大踏步的追赶上来了。
我家老大在画画课程中的作品已经多次看到了比如鸾鸟等传统形象,可以预见的是未来这一代儿童成长起来后,回望自己的童年,可能更多的是哪吒、孙悟空、九尾狐狸等传统文化中的形象了。
人活着,是要有精神信仰的,心底有光就能战胜一切。
故事用黑灵寓意人内心的负能量、精神压力或者抑郁,片子一个带孩子治病的妖怪妈妈说才给你报了十二个培训班,你压力大啥之类的,不禁莞尔一笑。
现在社会给予人的压力大,儿童也好,山神也罢,都有自己的苦恼和黑灵,都有自己需要直面的阴暗面。
选择强行剥离出来黑灵,自己变成苍白木讷的行尸走肉,黑灵被抽提出来,用五行阵或者弱水压制,是故事前端给予的解决方案,随着故事的延伸,用内心的光来点燃信仰可能才是真正的解决方案。
医者,父母心也。
羿的父亲形象始终没有正面展示,影片中每次都回到了白泽身上,可能也是在暗示我们做父母的,给予孩子的压力和心结,解铃还须系铃人,还需要我们自己亲自来解决。
苦山神,又名三面神,少室山神,山海经中云皆豕身而人面。
毕方鸟,其状如鹤,一足,赤文青质而白喙。
白泽,瑞兽,通万物之情,知鬼神之事。
火烛,应该指的是烛龙,人面蛇身,掌控昼夜。
几乎每个角色都觉得在哪里见过,几乎每一步剧情都在意料之中。
以山海经为名,却真的只是借用名字,剧情毫无联系。
你能在里面看到哪吒、白蛇、火影、捉妖记的影子,套在所有成长类动画片通用公式上。
白泽的行为模式总给人莽夫的感觉,或许是因为黑灵是由负面情绪而生,因此如果白泽拥有负面情绪就不好圆回来,所以即便施术失败毁了大岛,即便被逐出师门,即便独自行医七年依然被人唾弃,他还大大咧咧,满不在意,毫无卧薪尝胆之感。
其他角色更是脸谱化严重,火烛板上钉钉的小白脸没好心眼,反派标配,毫无新意。
四大长老完全插科打诨只是为了喜剧效果,后半段出来的糖泥,卖萌意图明显。
而九尾,所有的男一都需要个红颜知己。
而羿完全工具人,前期用作主角成长,后期发病促进升华,主角形象的量变与质变都由他来完成。
最后大反派再带着轮回眼虚化,让大彻大悟的主角一锤定音。
黑灵就是精神疾病,是由负面情绪引发。
当主角发现这个成因,马上就能够将其消灭。
毫无过渡,不需钻研,这种一二三木头人式的看见你动了,你就输了的解决问题方式简单粗暴。
最后白泽和一个恢复颜色的动物相互击掌,似乎他就是阳光,能驱散一切心中的阴霾。
但白泽从头到尾都不是个温柔的人,即便他活力四色,乐观开朗,但他自始至终都在自己的轨道上前进,为了完成自己的理想而活着。
甚至医治病人的着眼点都是战胜黑灵,而非治病救人。
这让他显得和治疗心理疾病风马牛不相及,因为心病的医治,不需雷厉风行,而要春风化雨;无需斩钉截铁,但要潜移默化;不需要一个大剌剌的背影说“跟着我走,没问题”,而是希望得到一个注视的眼神说“来,我拉着你的手,陪你一起走。
”
这片好像都没有什么宣发,下午带小朋友逛街偶然看到的,开映前半小时买的票。
主要孩子之前学习精卫填海的时候老师要求拓展阅读山海经,给找了《都市妖奇谈》和《山海洪荒志》《山海岁时记》等画册,对很多妖怪的名字和形象都有所了解,很感兴趣首先吐槽一下影片名字,山海经里面的基本都叫妖怪,为啥片名叫再见怪兽,盲猜是为了过审?
怪兽总感觉有点跟中国上古神话不搭(虽然最后那个勉强也算。。。
)人物方面6分,其实本来想打7分的,大部分还比较符合想象中的形象,但是那个毕方实在太拉胯了(后面还有吐槽),青龙白虎、麒麟、各种水产妖怪都一般,朱雀更过分了,直接复制一个愤怒的小鸟的脸,九尾狐和人参萝卜还不错,苦山神和刑天有点意思,玄武倒是个亮点,披着包袱皮,头上顶个龟壳里面还住条蛇,全片搞笑担当。
主角白泽可以理解为安了个熊大的鼻子、化着小丑妆、没有砍角的地狱公爵,开始很突兀但是看了一会反而觉得挺不错的剧情只能给5分,就是简单的平铺直叙,主角冒险历程平庸,没有巨大挫折也没有突然顿悟,情节上有两个不能算反转的反转,开头就能猜到的那种,但是本片剧情不算大缺点,原因后面说画面可以打7分,我不是专业人士,不过感觉技术已经跟好莱坞一线制作差距不大了,硬掰的话,水体和空气还不行,法术效果差点意思,剩下就是创意上的不足了,总感觉还能做的更好更细致一些,比如那个毕方,啥玩意弄的跟废塑料拼的一样(小朋友原话)配乐6分,中规中矩,片尾曲可以加半分,挺像赵英俊风格的,有洗脑神曲的潜质总体来说,这种动画剧情简单的好处就是幼儿园都能理解,不存在旁边坐俩没完没了的小问号,非常适合带孩子看,不推荐成人自己去看,我们这场只有旁边坐了一对年轻小情侣,其他全是带娃的,全程都比较安静,只有搞笑情节的时候哄堂大笑,最后彩蛋的时候全场轰动--以下有剧透--其实也没啥好透的,都在预料之中,我估计观影丰富的人看完预告片就能差不多知道全片内容。
大致上就是医生能治病但治不了心,无法消灭负面情绪,只能抽取出来封印,越存越多久而久之爆发出来就形成了再也无法压制的“煞”,最终还是需要每个人的“光”才能消解。
也许这才是片名的真正含义:每个人的负面情绪都是心中的一头怪兽,消灭不了,单纯压制也非长久之计,只有用心中的光明欢乐来中和掉,心平气和地和它说再见。
还有一点值得回味的是,片中的麒麟最后也没有如愿,但是和苦山神不一样,他并没有放弃自己,即使做一只普通的麒麟也很快乐。
这一点对孩子很有启发,有些理想是注定无法实现的,但也不要停下脚步,在追求的过程中逐步认识自己,接受自己,也许这是导演最想告诉孩子们的道理吧
精神错乱的白泽:白泽一会害怕黑灵,一会追着黑灵到处跑,一会要治黑灵,一会说治不了,一会武功超群,一会谁也打不过,一会疯疯癫癫,一会严肃端庄,一会说你偷我符,一会师弟快跑那符不好用。
不知道是导演精神病,还是编剧精神病。
快去精神病院查一查吧。
现在国内动画片导演只注重技术,剧本却烂的一塌糊涂。
电影不是给大家耍宝,是尊重观众的智商,不要以为把几个网络梗串在一起就是一部好片了。
技术做的好是制作的事,故事烂确实导演编剧负责。
差评 影片盲目追求3D效果,整个电影昏暗,很多时候都看不清楚画面 挂着医师的号,搞着法师的鬼,里面的治疗都是做法整个故事线俗不可耐,首先男主(白泽)是一个自大狂,狂傲无边,基本上是国漫的套路,傲慢的男主,因为过错,然后被贬,然后继续傲慢,经过一个感情戏,拯救苍生。
影片完全丑化了神兽的形象,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大宗师各说方言,说方言整的好像自己很幽默似的,毫无笑点。
中间选馆长的时候一点主见都没有,还号称四大长老,任凭火烛(白泽的二师弟)摆布。
四大神兽在大战来临的时候第一个逃跑,跑得比任何贫民都快,路上不抵抗不护民,任凭怪兽狂轰乱炸,到小镇中心才拉法阵抵抗。
里面的小兵毫无智商可言,还用萌萌哒的语气说话,身高+语气+智商看起来还在上幼稚园,这就已经是小兵了,这还如何维护治安。
特别是原本白泽手下的2个娃娃兵,说话语气幼稚得让人难受。
毕方鸟,作为唯一的治安官,只会用恨意办事,唯一听命于火烛,火烛叫做什么就做什么,自己不思考就行动,一直对白泽的过错铭记于心,跟九尾(白泽的情人,战斗力爆表)打架的时候55开,跟白泽(战斗力为0的渣)打架也55开。
萝卜头(白泽的三师弟)也是个语气身高姿态看起来幼稚园还未毕业,思维未成年,已经是医师了,说话语气幼稚得让人难受。
3.5吧,家长对二孩一碗水端平点,分苹果也最好看看有没有虫子在里边,只一个心里有光和赢过师兄的对立未免假大空了一些,场景和人物也都差点意思,但是有关山海经的本子赶紧出新的,大有天地。
大人也适合看的动画片
不能二胎,容易偏心。带虫子苹果引发的心理失衡
还不错
如果要是科普抑郁症吧也行吧.. 但这名字属实诈骗了昂..
好看好看,大人孩子都能看,多了解点咱们传统神话
给国产动画电影一个建议:好好搞剧本吧,别再搞ip了,扎实的剧本比什么都管用
故事还算完整吧,就是最后用话疗这个……
如坐针毡 如鲠在喉
凑合,就是太融合怪了
主题曲为什么找音乐裁缝,除了名字和形象还有哪跟山海经有关系?只会搞噱头
合家欢,而且富有教育意义,利用传统神话故事进行再创造,将人类所有负面情绪,心理/精神问题外化为“黑灵”——“众生皆痛苦”,“心死了,就会变成冷冰冰的石头”,无药可解,“黑灵由心而发,也可由心而止”,只要大家心里有光,就能用心底的正能量消解之,立意很赞!很多患“黑灵”的,比如被妈妈强制报了无数个补习班兴趣班,头上没有角被同伴欺负和孤立的麒麟,尤其是童年时不被师傅看重,嫉妒心作祟,最终成为反派幻化成黑灵怪兽的火烛,都在教育家长要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整部影片制作精良,画风优美,节奏流畅,故事也很吸引人,是部合家欢电影,同时孩子和父母也都能从中获得教育,是部好片子!
作为勉强算有原生IP的中国第一部讲抑郁症的原创动画长片,对于没有直说“俺们这是抑郁症”的抑郁症描摹还是很详尽的:片中被抑郁症缠身的家伙,有的成为了病人,有的成为了魔鬼,一体两面地展现了复杂而又可怜的人,结果就是甚至不用讲到抑郁症,里面角色的困境也还是真实可信能共情的;结尾看似机械降神,从天而降的英灵化作了主角变成红辣椒的布条、最终将boss拯救,但可能是同行衬托,这种奇幻设定反而比什么陌生人救你一命的剧情更像是在讲心病还需心药医,而甚至拥有伏笔的彩蛋“跑步机”则也像《瀑布》一般简单科普了一下一些治病常见手段,简而言之还真是抑郁症儿童普及版教科书。看完之后看了下豆瓣和B站评价,普遍都是在说山海经角色不应该这么被消费,结合起同类作品,可能在国内动画受众眼里,皮克斯还是不如吉卜力吧。3.5归4。
我觉得还可以,虽然这个光啊暗啊的一看就没有说服力
南航飞机餐 看得津津有味
挺好看的,以山海经幻想怪物为背景的故事,内核是现代的心理治疗。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
美术被剧本拖累的典型,可惜了
加油吧,国产动画。
我不要求有华丽的风景,不要求可爱的人物造型,不要求又尬的段子……只希望能把故事讲好,人物关系理顺,前后逻辑讲通。可惜这部动画片都没有。
好看诶!国漫越来越牛了,希望有续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