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第一滴血5:最后的血

Rambo: Last Blood,第一滴血:终极血战(港),蓝波:最后一滴血(台),第一滴血5,兰博5:最后一滴血,第一滴血:最后一战,Rambo V,Rambo 5,Rambo 5: Last Blood,Rambo V: Last B

主演:西尔维斯特·史泰龙,帕斯·贝加,塞尔吉奥·佩里斯-门切塔,艾德里安娜·巴拉扎,维特·蒙雷尔,吉妮·金,华金·科西奥,帕斯卡西奥·洛佩斯,奥斯卡·贾恩那达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西班牙,保加利亚语言:英语,西班牙语年份:2019

《第一滴血5:最后的血》热门推荐

《第一滴血5:最后的血》剧照

第一滴血5:最后的血 剧照 NO.1第一滴血5:最后的血 剧照 NO.2第一滴血5:最后的血 剧照 NO.3第一滴血5:最后的血 剧照 NO.4第一滴血5:最后的血 剧照 NO.5第一滴血5:最后的血 剧照 NO.6第一滴血5:最后的血 剧照 NO.13第一滴血5:最后的血 剧照 NO.14第一滴血5:最后的血 剧照 NO.15第一滴血5:最后的血 剧照 NO.16第一滴血5:最后的血 剧照 NO.17第一滴血5:最后的血 剧照 NO.18第一滴血5:最后的血 剧照 NO.19第一滴血5:最后的血 剧照 NO.20

《第一滴血5:最后的血》剧情介绍

第一滴血5:最后的血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西尔维斯特·史泰龙回归[第一滴血5],并有望执导。除主演外,据悉史泰龙将操刀剧本,故事围绕兰博为营救朋友之女与墨西哥毒枭展开殊死搏斗展开。制片艾威·勒纳([敢死队]系列)。该系列首部于1982年上映,2008年史泰龙曾自导自演[第一滴血4]。[第一滴血5]将在本届戛纳电影节预售,9月开拍。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高速路连环杀手你与偶像光之美少女♪吸血鬼马上死幽灵警官非杀人小说我们不能是朋友原来是老师啊!月球天堂史莱克圣诞特辑:驴子的圣诞歌舞秀马的故事真实犯罪现场调查:迈阿密一次聚会风口青春我的左手真爱如心机灵小不懂异能第二季福禄寿三星报喜哈吉布基的森林冒险潜龙夺宝世纪邪风暴都市侠盗第五季百万爱情宝贝麻雀之歌我与塞尚诅咒之吻城市恋人阿尔伯特吉祥天宝风雪武者

《第一滴血5:最后的血》长篇影评

 1 ) 《第一滴血5》兰博的最后一滴血

继今年施瓦辛格重演自己的经典角色“T800”回归《终结者:黑暗命运》之外,好莱坞的另一大硬汉史泰龙以73岁的高龄带着自己的经典角色“兰博”回归电影续集《第一滴血5:最后的血》。

距离上一部《第一滴血》已经是11年前的事了,这个系列一直都是好莱坞动作片中的经典中的经典。

与其他动作片不一样,这里的主角兰博是一个参加过越战的老兵。

多年的战争经历让他患上了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一个在异国他乡为祖国鞠躬尽瘁、出生入死的退伍老兵,回到自己的国家却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那时的兰博的敌人不止是小镇上的警长,而整个社会的悲哀。

一个铁血硬汉却在哭诉,哭诉自己的不公平待遇,向上校控诉着自己从来没有要求过越战,那不是他的战争。

这等等原因也正是为何兰博愤怒的原因。

从第一部的最开始的标准动作片套路到最后控诉越战的画龙点睛,这个主题就是这部电影经典的原因所在,让这个整个电影显得与其他动作电影与众不同。

尽管后面几部续作失去这种深度,但也绝对是几部不失娱乐性的上品爆米花电影。

不变的是史泰龙依旧是主角,兰博依旧是那个沉默寡言的兰博。

这部电影其实剧情很简单,兰博回到了自己老家美国亚利桑那州生活。

向来独来独往的他这次有一个感情如同女儿的女主。

女主为了寻找自己的亲生父亲,就去了墨西哥边境被好朋友出卖,被当地黑帮抓去被迫卖淫。

兰博知道后赶往墨西哥,逼迫出卖女主的朋友带他去找那个组织。

找到一个小头目后,威胁他去他们的大本营。

第一次在去黑帮卖淫基地时,被敌人发现,结果被一群人围着殴打,还在他脸上用刀割了一个X。

一个在追踪同一卖淫组织的女记者救了她,帮兰博疗伤。

而兰博再次出发拯救女主,女记者告诉了兰博他们的地址。

兰博成功凭借自己在战争中的战斗经验救出了女主,结果女主因为被打针吸毒过量致死。

兰博一气之下直接复仇,引黑帮来到自己的家,在自己的主场设置好重重陷阱、大杀四方,老大的心还被兰博挖了出来。

最后兰博拖着自己伤痕累累的身体,躺在摇椅上,静静地看着夕阳与自己落幕。

这剧情看着是不是有点像另一版的《飓风营救》,不过依然是一部很爽的电影。

最后大决战的动作戏暴力过瘾,这才符合一个越战退伍军人的作战方式,不给敌人留一丝生机。

这样的电影就应该是R级。

也只有R级才能满足《第一滴血》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答案是:当然能,尽管兰博已不是少年,但多年的战斗经验让他在这部电影里还能再显刺激动作戏。

更是一种我们都应该学习的精神。

这时候的兰博已不再是那个能够轻松翻山越岭的年轻人了,而是一个已经70多岁的老骑士。

随着年纪的增长,减少的是体力,多的是经验,这一部玩起了陷阱机关。

生活中少有的希望都被这个社会夺走,让他怎能不愤怒,让他怎能不去再拿起那放下很久的屠刀。

他狂怒地把黑帮老大的心挖出来时,虽然大仇已报,但是希望也没了。

这也可能是为什么导演想让兰博跟夕阳一起落下的原因。

看到最后兰博与夕阳的那一幕,我想到了一首歌,《金刚狼3》里的主题曲《Hurt》。

兰博与罗根一样的独来独往,到最后英雄落幕归去。

这部与其他前作不一样的一点就是:这里面兰博和罗根一样有一个“女儿”,不再是一个人,生活中有女主和Maria陪伴着,享受到了家的温暖。

之前一直在营造兰博纯粹的硬汉形象,而这部硬汉兰博也有柔肠,特别是对女主的父爱。

这个是之前前作都没有探讨过的元素。

即使这个元素现在大部分电影可见,但是体现在这个不善言辞的兰博身上,更是多了其他动作片没有的特点。

其实一直很不明白美国专业影评人的口味,像这《第一滴血:最后的血》《终结者:黑暗命运》这部经典电影的续作,虽然比不上之前的经典之作,但是娱乐观赏性绝对上乘。

不知为何却总是被影评人所嗤之以鼻。

连获得“金狮奖”的《小丑》因为不符合好莱坞主流观都不能幸免。

所以说“看电影”这件事真的是因人而异。

不要去在乎影评人说什么,但是你要知道你自己喜欢什么。

看看《黑豹》还被这群所谓的影评人捧的多高。

更多电影影评可以关注我个人公众号哦

安利最新好电影,尽享个人观点!

只有个人想法,没有专业点评!

 2 ) 兰博在家里一共杀死多少人

载具6辆SUV:3辆5座奔驰G,3辆7座雪弗兰死亡共:39人按时间顺序地面:12人7人随车被炸死1人进屋被机关箭射死1人在门口被散弹枪打死3人在谷仓门口被炸,后各挨一枪打死地道中:27人1人先被机关耙子扎伤,后被散弹枪爆头1人先被散弹枪正面喷倒,头部被补枪2人被散弹枪从背后喷死1人被钢矛穿头1人被钢刀断腿、刎颈(6人死后,兰博在地道中放起音乐🎵)1人被钢刀断头1人踩陷阱被斧头飞劈后脑1人被钉子木桩砸中,并被补枪1人被标枪刺死2人被散弹枪射死3人被机关炸死2人掉落陷阱,被铁钎刺穿1人被飞刀扎死(兰博拿枪瞄中头目未开枪,头目愤怒开枪打烂喇叭,音乐停)1人踩中钉板被补枪1人被机关铁丝木桩砸中脸,并被补枪1人被机关手雷炸死1人被机关砸烂脸1人被镰刀刨腹1人被机关手雷炸死3人被兰博弄塌的地道埋葬(兰博受伤)1人(头目)被4箭射中、钉在木板,心脏被掏出

 3 ) 硬汉变柔情?骨子里还是那个Lambo

前面讲述他难得的拥有一个家还有一名视为女儿的侄女因为不听老人言 最终因被动过量吸毒死在兰博面前唤醒了兰博的魂最终还是呈现了一打一支军队的壮大场面不得不说导演的叙事表达都比前面几部来的现实 虽然镜头转场比较多生切 不过整体不影响观众的代入感 毕竟Lambo就是来看硬汉和血暴画面近几年的动作片 除了基努里维斯的疾速特攻 很少可以看得那么爽了 史泰龙也算对该系列的影迷和自己一个交待 战况没有以前那么激烈可以理解 毕竟年纪也摆在那 我反而觉得没那么多枪林弹雨更能体现出兰博的那种精神 RIP Lambo!

 4 ) 血债血偿!

I want them to know that death is coming……

最后的血

第一滴血5:最后的血 (2019)7.62019 / 美国 西班牙 保加利亚 / 动作 惊悚 冒险 / 阿德里安·格鲁伯格 / 西尔维斯特·史泰龙 帕斯·贝加 其实,《第一滴血》第五部可以拍出来是让我十分惊喜的!

因为高中时代看完《第一滴血》IIV,那时就有坊间传闻要拍第五部。

但是流言只是流言,那时的网上甚至传说第五部兰博要与“人造人”进行殊死一战……总归是“好饭不怕晚”,在大学毕业之后还是盼来了真的第五部,虽然其深层寓意远不如第一、第二部,但也绝不是虎头蛇尾!

兰博仍然是以一敌十几,证明了你特种兵大爷永远是你大爷。

有点老牛仔的意思 就本片来说,虽然故事情节上与前四部没啥联系(或者说只联系了第四部结尾的“回家”),但是兰博为自己而战的主旨却一直是不变的!

甚至纵观全系列,本片“Fight for myself”的主旨比第三、四部更加突出!

本来兰博已经解甲归田、安享晚年,但隔壁不老实的墨西哥罪犯偏偏害死了兰博心中挚爱的Gabrielle,虽然Gabrielle并不是兰博的亲生女儿,但是她的存在可以说是弥补了兰博在亲情上的缺失。

而从兰博住宅的设计上来看,似乎兰博也并未从“越战PTSD”之中痊愈,家中各种大威力的军火以及地下的巷道,仿佛是他仍然活在越南的丛林中而不是和平的乡村世界。

这也可以理解,像兰博这种典型的米国南部红脖子,啥时候肯定都是把“武德充沛”作为个人,特别是男人必备——你敢惹我?

我肯定弄死你丫的!

后面的剧情也恰好印证了这一点——在曾经的精锐职业军人面前,犯罪分子是如此不堪一击。

被斩首的蟊贼

徒手拆骨

设置陷阱

改装武器中的兰博

惊恐的贼头除了一如既往的“武德充沛”,本片在很多细节上也确实不怎么符合今时今日的“政治正确”。

比如在本片中的墨西哥边境城市就是一座罪恶之城,各种脏乱差以及下九流的违法勾当都可以在城市中找到。

除此之外就是在本片中不止一次出现的“美墨边境墙”了,这堵墙自从川大统领计划修建的时候就是饱受非议,遭到各种口诛笔伐,而修建的过程更是一波三折,以至于这堵墙现在是个啥样子我也不知道。

但就这部电影来说,似乎是主创们对于这堵墙并不反对、排斥,甚至应该是颇为赞成的,在舆论对于保守派日益不友好的环境之下,这些人还真是很勇敢的。

边境墙

黄西调侃川普建墙这也是我一直特别欣赏国外电影/环境的地方——你可以自由表达,对错让市场和观众检验即可,没有人会用大棒子把作品直接打死。

因为电影只是人造的东西,没有那么可怕,相比之下,触目惊心的新闻才是真的惊悚!

点到为止,老老实实聊电影吧

兰博的庄园 其实,我对于这部电影最后的“猎杀”还是有些不满意的。

因为兰博有大把机会让那个罪犯头子死的不安详,但他非得要最后“一对一”且亲手解决丫的狗命。

结果呢?

自己也是重伤(估计也得去世了),真是犯不上。

负伤的兰博不过若是放在全系列中看,兰博这么想/做也不是没理由,因为在全片中可以看出兰博除了在部队曾经有战友情,以及在第二部与越南女情报员互有情愫之外,他似乎其他感情都是0……没看见他有亲人以及队伍之外的好友。

如果说Gabrielle和Maria Beltran是打开兰博心门的两把钥匙,那么当这把钥匙被折断之后,支持兰博生活下去的最后一根柱子也就是彻底倒塌了,生活也就失去了意义。

我相信兰博本想当一个老实的退伍军人,但是战争似乎是已经融入了他的血液之中,躲不开、逃不过,这也注定了兰博的悲剧结尾。

不过从结果上来看,兰博也不算是最差结局,毕竟仇敌都已经被自己歼灭了,而且还亲手剖出了幕后黑手的心脏,还有啥比这么复仇爽的?

怒目而视

拔出匕首

手刃仇敌

这心真新鲜复仇是自然界一切生物本来有的权利,只是人类进入了更文明的阶段才有了更理智、文明的方式处理仇恨,但即使是这样,在现实生活中也存在(也许是广泛存在)诸多的结果不正义,而造成不正义的原因则是五花八门且不能随意谈论的了。

这也可以解释为啥兰博的形象会一直有不少的拥趸,正是因为他有足够的力量去追求,捍卫自己的正义,以至于可以目无法纪。

在现实中,恶人违法乱纪的成本或者说思想负担往往会很低,而好人/平常人想用正义保护自己的成本就会高很多很多。

在这个时候,一个武德充沛的兰博似乎就成了正义的最后保证,所以兰博不仅仅是一位老兵,更是个体心中的正义守护者。

但毕竟这是电影、艺术作品,现实中,又有谁能做到呢(何况一些文明洼地中)?

英雄落幕,不忍心道别。

Goodbye Rambo,虽然你爱的人都已经不在了,但是你对TA们的爱将会永存!

 5 ) 这一部真的可以叫美国战狼了

日常黑墨西哥警匪一家毒品泛滥,然后告诫观众青春期别叛逆要听爸爸的话,兰博化身战狼抗击外敌保家卫国,还给了镜头给边境墙。

这一部美国政治要素太明显了,搞得我不太舒服。

而且明显感觉剧情太快了缺了很多东西,逻辑也不通顺,正常来说这部电影应该能拍到二个小时或者两个半小时,结果最后就一个半小时,导致美女记者成了纯工具人,找回女儿、暗杀二当家的剧情也都压缩省去了细节,最后敌人一股脑全部进入地道也是我没想到的。

最后还给兰博一个大悲剧结尾,看得出来史泰龙是真没力气再演兰博了。

 6 ) 复仇记,还不错,没烂尾

女孩没有错,她只是不懂世道的险恶,老头也没有错,他只是把自己的仇和恨全部还给了恶人。

电影的故事比较完整,没有出戏或突兀的地方,整体还是比较收敛,没有过重的主角光环,兰博能赢,是占据主场优势,在复杂的环境里提前设置好重重陷阱,相比起手无寸铁闯进敌人主场大杀四方,这部电影更有真实感。

 7 ) 第一滴血,动作电影的商业范式

《第一滴血》是由特德·科特切夫执导,西尔维斯特·史泰龙主演的动作片。

影片于1982年10月22日在美国上映,讲述了从越南战场返回的退伍军人兰博在小镇上屡受警长的欺凌,逼得他逃入山林,被迫对警察展开反击的故事。

这是史泰龙早期成名作之一。

从那之后美国电影掀起了一段暴力英雄的历史。

然后我抱着一种看爽片的心态,又看了一遍这个电影。

然后发现看过这个电影。

那还是在遥远的录像机时代,但那时我太小了,完全不记得在哪里看的,谁带我看的。

我只记得史泰龙第一滴血这几个字,就是肌肉超级发达的壮汉打打杀杀。

以暴力为主题的作品,逻辑都非常地简单,就是进行武力值的比较,高的打败低的,这类影片的核心内容是只有一个——“打击与摧毁” 原文

 8 ) 电影还没看,只为评论那个孤独而坚忍的男人——兰博

忘不了第一滴血4里面,当战斗结束,捂着伤口的兰博俯瞰战场,那一刻,朋友们在安慰,女人在痛哭,而兰博,只有那个孤单的身影,一如他一直的样子,被国家追捕,被自己人出卖,被敌人毒打。

但不论经历了什么,他只是坚定的站在那里,告诉你,生命是值得尊重的,男人的尊严是无价的。

史泰龙拍了很多片子,近些年拍的敢死队也是十分精彩,但最爱的,始终是第一滴血系列,因为洛奇屌丝逆袭,特警判官高高在上,只有兰博,没有胜利和失败,有的只是伤痛,这伤痛有国家给的,也有敌人给的。

兰博身手了得,杀人如麻,可没有一个人比他更加痛恨战争。

在第一部里,看着他哭着对上校说,我亲眼看着战友被炸成碎片,他说,约翰,带我回家,我说好的,可是,你的腿在哪里?

兰博心里是痛苦的,也是平静的,他看到了人世的种种残酷,见到了人世种种的邪恶,但是,就是这样一个汉子,一个真男人,用自己的身躯告诉我们,无论经历什么,他就是他,兰博就是兰博,不会讲大道理,也不会去煽情,从不被邪恶所压垮,也不畏惧生活的苦难,对他来说,认真的活着,比什么都重要。

兰博,我心中真正的男人,将来如果我有儿子,我会告诉他,真的男人,就像兰博,不去抱怨,也不去烦躁,坚定的站在那里,坚守自己的人生。

 9 ) 《第一滴血系列的政治影射和我眼中的蓝波》

《第一滴血系列的政治影射和我眼中的蓝波》1.对于我,史泰龙自编自演的《第一滴血》系列作品今天终于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第一滴血5》承接第4部结尾蓝波回到了阔别已经的家乡,距第四部又过了11年,距离1982年上映的第一部已近过去了37年,史泰龙本人或者说蓝波都已经73周岁了。

看到影片结尾时对整部电影系列的照片回放,让人不禁泪目。

蓝波最后的牵挂就是她的侄女,为了她,蓝波再次为自己而战。

不同以往的是,这次没有任何军事外援,没有任何尖端军事装备,对手也不再是某国军队。

满满回忆的蓝波弓和蓝波刀作为虐杀大招压轴登场。

老人的眼里都是回忆,地道是对越南和阿富汗的回忆,其实蓝波的青春包括爱情都留在了越南和阿富汗。

作为一名特种兵的作战生涯,其实大部分都是在黑暗中度过的,行军、作战、被关押等等,蓝波更习惯于在黑暗中的自己。

这也是他的真实处境,世界充满死亡和危险,他一直在黑暗中生活,他控制不了外面的世界,只有在自己的地道中略有一丝安全和安宁。

2.其实第一滴血系列的每部作品都有强烈的政治映射。

1982年上映的《第一滴血1》让人们看到越战生还老兵遭受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痛苦的同时却还要在自己的祖国为自己的生存打第二次越战,更何谈归国后军人的荣誉与政府的关怀,本作真实反映了美国政府与民众对越战老兵的态度。

同时第一部也揭露了美国六七十年代以来一直存在的滥用公权力导致的不平等和非正义执法问题,白人退伍军人尚且如此,何况黑人。

1985年上映的《第一滴血2》是对第一部中反思的继续,这种反思不仅是蓝波和社会之间的双向反思,也包括蓝波内心深处的自我反思,越战已经结束但是越战的影响原远未终止。

本作一开始蓝波就在监狱里,象征着越战老兵与社会的隔阂依然存在。

美国政府和军方并没有在第一部之后给他们荣誉和温暖,而是利用蓝波对越南的熟悉和对被俘越战老兵的感情,设计了一个计中计般的政治秀——用军事营救行动的失败来让国内失踪老兵的家属闭嘴和捞取政治资本一箭双雕。

蓝波再一次被利用,美国政府和政客的虚伪也被再次证明。

第二部中开始出现美国在冷战中的最大对手——苏联的军人。

蓝波和苏联军人的正面交锋,也象征美苏冷战中美国发起了新的攻势。

蓝波为执行营救战友任务,为爱人报仇,疯杀越共游击队,既是美国在冷战下狂热反 G的缩影,也凭借蓝波的影响力掀起了新一波的反 G浪潮。

1988年上映的《第一滴血3》将目光转向了美苏冷战中的热战前线——阿富汗。

第三部也已经从第二部中对抗几个苏联军人到正面硬扛苏联正规军了,象征着美国对苏联入侵阿富汗的正面回应,更是里根时期强硬冷战政策的代表和美国在此时美苏冷战中占据上风反映。

片中将苏联军队对阿富汗人民的暴行进行了大量描述并在结尾达到高潮。

蓝波救出上校摧毁了那股苏军部队后,拒绝了阿富汗当地游击队留下并肩战斗的邀请,选择和上校离开。

13年后的2001年,当年阿富汗抵抗苏联组织中的一只——基地组织袭击了美国本土:911事件发生。

幸好蓝波在《第一滴血3》结尾选择了离开,否则很可能我们就看不到第四部蓝波了。

第二部和第三部都是以冷战为大背景下的反思故事,蓝波还让我们看到像他这样的战争机器,不止是美国,苏联、阿富汗等世界各国各地每天都在努力的创造着,一刻未停。

2008年《第一滴血4》上映。

自1988年《第一滴血3》上映后的20年来,中国取代苏联成为美国认为对自己威胁最大的国家,美国一直将中国视为当代苏联和冷战对象。

《第一滴血4》的故事将焦点转移到了当时美中冷战的前线缅甸,缅甸也确有成为第二个越南战场的潜质,本身差不多是一个微缩版的中东火药桶。

缅甸政府是得到中国Z府支持的,美国Z府表面也不反对缅甸Z府,但是克钦独立军才是美国在缅甸的嫡系。

史泰龙本人希望大家关注世界上受到战争迫害的族群,希望美国Z府和世界都像蓝波一样伸出援手。

本片因为对缅甸军Z府的负面描写,在缅甸被禁止上映,并在上映前后被缅甸军Z府全国搜查光碟等等。

据说,《第一滴血4》和其中蓝波的经典台词“苟且偷生还是死得其所”还成了反缅甸Z府军的宣传片和宣传口号。

《第一滴血4》也同样没有在中国大陆上映。

不管共和党人史泰龙本人的观点如何,这部影片本身所传达的号召推翻缅甸军Z府,绝对是符合美国亚太政策和利益的,美国从不希望有一个统一又和平的缅甸。

缅甸军Z府一旦被推翻,缅甸就会回到军阀混战时期,中国通过缅甸建立绕开马六甲海峡能源通道和开发缅甸矿产资源的计划将全部落空,同时还给中国西南边境安上了定时炸弹。

2019年《第一滴血5》上映。

不管史泰龙本人的主观意愿是什么,但是在客观效果上,本作中蓝波的复仇过程绝对是让观众感到了美国现任总统特朗普提出的修建美墨边境墙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堪称最佳宣传片,再次证明了史泰龙是一名合格的共和党人。

综上,史泰龙对剧本的创造能力绝对不容小觑,能在不影响商业性和故事性的同时,让每部作品又都有契合时局的丰富政治内涵和政治导向性,也证明了他敏锐的政治嗅觉和老练的政治眼光。

3.电影中的蓝波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第一滴血1》中蓝波是为自己的生存和清白被迫在祖国的山林打第二场越战。

引用蓝波在第二部中对这场战争的评价:这是一场反对军人回归的战争,这是一场无声的战争,是一场打不赢的战争。

但是,蓝波在自卫的同时并没有大开杀戒,蓝波没有杀死任何一个人,只有一个自己掉下来摔死的自食其果的警察。

可以看出蓝波是一个不伤害无辜和弱小的人,是一个不恃强凌弱的人。

《第一滴血2》中,蓝波为那些可能在越南被俘的幸存战友而战,为上校,更为死去的爱人而战。

蓝波对待自己关心的人可以置生死于度外,但是对待敌人却从来毫不手软,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在这部作品中,蓝波幸好得到了越南女接头人的舍命相救才得以逃出生天,两人相爱了。

他们约定好一起回美国,但是她却死在了越共的枪下。

蓝波铁血柔肠心痛不已,爱人临死之前,唯一的愿望是请蓝波不要忘记她。

蓝波亲手埋葬了爱人,扯下一条她的衣服,作成一条红头带,见物如见人,红头带见证了蓝波的复仇,替Co跟蓝波回到了美国,也造就了一代经典的蓝波形象。

所以蓝波是一个敢恨敢爱的真男人,他也是一个信守诺言的好男人,自此之后,我们再也没有看到蓝波有女伴,蓝波做到了对Co的承诺——永远没有忘记她,甚至孑然一身,无妻无子。

到了《第一滴血3》,在第二部中心灵再次受到伤害的蓝波在泰国隐居来对抗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折磨,至少远离是非可以得到暂时的安宁。

一开始上校的到来让蓝波很开心,因为这世上还有人记得他来看他。

但是军人对政客和部队而言只是杀手而已,无论在役还是退役。

上校希望蓝波可以跟他一起去阿富汗帮助当地游击队抗击苏联侵略,这一次蓝波吸取了第二部的教训,不想再做政府和政客的“消耗品”,不想手上再沾满陌生人的鲜血,不想再次感受无法改变任何东西的委屈与无奈,他说我的战争已经结束了,拒绝了上校。

但上校说不是部队把他培养成战争机器,而是蓝波注定是浴血沙场的战士。

后来那个当地大使馆的武官把上校在阿富汗被俘的消息告诉了蓝波,蓝波不忍,决定再次为上校而战。

可以看出,蓝波是一个可以把朋友的事情当做自己事情的很仗义的人,他不再相信政客,也不再相信美国Z府,但是他不会忘记朋友,特别是在朋友需要帮助的时候。

即使他认为事情或许真的没办法改变,但是为了朋友,他仍然愿意尝试。

蓝波是一个值得信赖的好哥们,值得托付的人。

《第一滴血4》中女主请求蓝波帮忙的那段对话说得很好(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2207437/),蓝波认为战斗流淌在人的血液里,杀戮和战争无法制止,因为压迫下杀人像呼吸一样容易,生命并不总是珍贵的,战争才是世界的常态,和平只是意外,一切认为可以改变这样世界的努力都是浪费生命的。

作为士兵,你觉得你是为了你的国家而战,但实际上那不是国家对你的要求而是某些高层的意愿而已,但是每个人都会在过程中死亡,没有人告诉你真相。

而女主认为,尝试拯救生命并不算是浪费生命,蓝波还是有关心的东西,或许蓝波失去了对人的信念,但一定还有些事是蓝波相信的。

比如,如果蓝波不关心这些去缅甸战区的牧师团,那么蓝波完全可以拿钱后把他们送到缅甸就算完事,但是蓝波没有,而是劝女主他们回家。

蓝波感到自己已经隐居20年,后半生是继续这样默默无闻还是仍然可以为什么事情付出生命?

自己虽然不再参加国家的战争,但是还有属于他自己的战争和战斗。

当别人需要帮助,但不是命令你帮助他们的时候,你内心怎么想说明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所以,是女主敏锐的抓住了蓝波封闭心灵的一丝缝隙,触动了蓝波内心中善良和温柔的部分,蓝波最终与自我内心对话而说服了自己,才有了第四部的剧情。

所以,蓝波不是一个没有感情的机器人,他是一个有感性有血性的男人,是一个外表有恨但内心有爱的外刚内柔的人。

不要被他的拒绝所迷惑,拒绝是因为在乎。

《第一滴血5》中的蓝波已经垂暮老矣,除了回忆,73岁的蓝波身边只有一个非血缘关系的侄女,虽然这个侄女从没有叫过爸爸(所以不能算养女),但蓝波待她仍像亲女儿一样,她是蓝波眼下最关心和挂念的人,也是真正关心和挂念蓝波的人。

蓝波甚至愿意让她带朋友在只有蓝波和她进入的地道中开party。

所以蓝波也看起来是一个普通的爸爸,平凡的老人,甚至同样遭遇了孩子的青春期叛逆行为。

但是即使是这样甘愿平凡的暮年战士,命运仍然不愿意给他安宁。

死神不断夺走他生命中那些重要的人:越南战友(第一部)、初恋爱人(第二部),并肩作战的朋友(第三部、第四部)、唯一的亲人(第五部),唯独留下蓝波的生命去与悔恨、痛苦、伤心作伴。

但是蓝波仍然坚强的活着,承受这一切,所以他是一个可怜而坚强的男人和战士,他在生活中和在战场上一样坚强和刚毅。

但蓝波不是战神,神是有决定权的,可是他从没有办法决定战争的时间、地点、对象、结局。

战争永远是降临到他身上的,他永远只是应战的一方,所以他也是一个无法摆脱命运的凡人。

蓝波战斗一生,他只是勉强从战斗中活了下来,如果活下来是胜利的话,那么暂时他还是赢家,但早晚还是会输掉——凡人都会老,都会死。

遗忘比死亡可怕多了,但是蓝波不会被遗忘,他会被千千万万的人所铭记,不止在荧幕上,更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4.蓝波精神的核心是什么?

渴望平等,以暴制暴。

压迫滋生杀戮,平等带来和平。

蓝波总是帮助弱势一方抗击欺凌,扶弱锄强。

蓝波在战争中饱受痛苦,但蓝波并不憎恨祖国,甚至愿意为国捐躯,他只是希望国家爱士兵,能像士兵爱祖国那样。

不要像对待消耗品那样,用过之后无人理会还满脸嫌弃。

蓝波的世界不相信眼泪,不接受道歉,没有轻判缓刑,全都是斩立决。

我想我不用举例。

本作里,墨西哥犯罪集团拿走了蓝波的心头肉,蓝波就拿走他的心,这就是蓝波。

从价值观上我个人也持相同看法。

你划我一刀,都知道会疼,但是有多疼,只有划你同样一刀你才可能体会,否则是没有感同身受的,你身受了,才可能同感,没有相同经历哪里来的互相理解。

人与人如此,国与国亦如此。

没有敬畏之心的人没有不敢做的事。

真正有宗教信仰的人都有敬畏之心,敬天畏地,敬神畏灵,这样的人是不会作恶的。

生命对一个人,一个家族都是活着最重要的事之一,如果贪腐、造假、欺诈还有像本片的人贩子、黑帮这些人法律上都能够无论轻重都判死刑的话,我相信会激起很多人的敬畏之心,会减少犯罪动机。

一个贪腐犯,贪污钱财的话无非是个人挥霍或者是想牺牲自己一个人,幸福全家老少,如果能像古代一样,抄家灭门,那么他贪污钱财还有什么意义呢?

侠义,就是诞生于正义不能得到法律等正常途径伸张的社会,蓝波精神也是一种侠义之道。

正义不仅经常迟到还总缺席,正义得到及时伸张的社会,根本不需要行侠仗义。

希望大家都能有蓝波的侠义精神,扬善抑恶,现在世界需要蓝波精神,同时,也希望蓝波精神有一天没有用武之地。

 10 ) 特朗普的美墨边境墙根本就没卵用

情怀剧高分合理,我想打高分的大多是大叔了,当年家里床头都挂着几幅剧照吧……我以为又是剧情俗套动作,欣喜的是没有剧情,没有套路,你划我脸我杀你全家,就这么简单粗暴,杀人绝不拖泥带水,能用刀剑绝不用枪,对这就是蓝博!

过瘾就好……这部剧除了暴力复仇您注意到没有片中几个镜头吗?

一蓝博打算去救养女,说到过一句话:报警管P用警察不能过界,那边警察什么也做不了;二是养女死在路上车里,蓝博直接开车撞开美墨边界铁丝网回家;三蓝博二次杀入犯罪集团老巢后回程路上扔人头,美墨边境墙直入画面;四犯罪团伙一众人马开车带着家伙直奔美国内地来报仇……不觉得就是在讽刺特朗普的美墨边境墙计划根本就没卵用吗,还是得靠我蓝大爷!

《第一滴血5:最后的血》短评

在Rambo的陷阱里,杀人犹如切菜。难得在Rambo的老年,经历电影系列最动情的时刻,但对于他这样的悲情英雄,最终只能用复仇来守卫一直寻找的“家”,也是悲凉,Rambo太难了。曾经一个周末三张碟,第一次感受到Rambo的粗粝与血性,那是属于好莱坞动作电影黄金时代的伟大注脚,第四部重返丛林,依旧是熟悉的调调。Last Blood,Rambo可以休息了,史泰龙也是,或者两者本来就是一体的。

6分钟前
  • 展翼scorpio
  • 推荐

兰博版死神来了,老年史泰龙,经验丰富,亲手教学,一万种虐杀方法,非常血腥,非常硬核。。。当然剧情非常无聊。

7分钟前
  • 余小岛
  • 还行

本来这个系列是我最喜欢的动作片系列之一的,这样的终曲着实令我失望,感觉就像是个直接碟市发行的粗制滥造货。

9分钟前
  • 灰色堡垒
  • 较差

史泰龙团队肯定参考过1999俄罗斯复仇片《伏罗希洛夫射手》

10分钟前
  • 正经导演
  • 推荐

1.兰博是另一个版本的阿甘,他用手上的枪炮参与了整个美国现代史,代表了当时美国看待国内外事务的主流价值观,而当下他们真的没什么能够自圆其说的世界观了,只求不要祸害自己的下一代。2.这部片子很好地解决了我们一直以来的困扰:为什么反派对正派百般折磨,而正派对反派却往往给个痛快。这部够痛了,而且一点都不快,怪不得全网都找不到片源。3.结尾的闪回是挺感人的,不过第一部和后面几部风格差异太大了都不像是一个次元的东西。最后老头在摇椅上和骑马远去的镜头相继出现,可以理解成兰博是美国文化中的一个传说,传说的结局就是这样,定论了才是遗憾。

13分钟前
  • 丑嘴唇
  • 还行

算是收场吧,全片不及片尾的合辑剪辑

14分钟前
  • 墨鱼仔
  • 推荐

【C+】如果创作方向能更偏“时代变了”可能会更好,聚焦于兰博这类传统美国硬汉面对如今更复杂的社会形势时的格格不入。可现在这个版本就看上去更像“川宝狂喜片”。

18分钟前
  • 道无涯
  • 较差

2019最牛逼的电影,掏心掏肝的说,真牛逼

23分钟前
  • 午夜
  • 力荐

徒手抠并掰折锁骨,这种设定也是非常彪悍了!本以为是兰博版“飓风营救”,结果是B级的“老鬼当家”。剧情本身非常简单无趣,但是动作场面太血腥和硬核了,尤其后半段,基本是史泰龙在演示花样杀人教学篇。最后甚至还有徒手抠心?我还以为自己看科幻片。喜欢血腥暴力的可关注。

26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What you call Hell, he calls it home. Welcome home.

27分钟前
  • 猫熊不要黑眼圈
  • 推荐

加一星给该系列迄今为止贡献的最大尺度,也就“地道战“那一段勉强能看。兰博:“我是真的一滴也没有啦!”

29分钟前
  • 发条橙
  • 较差

地道战+死在西部的一百零一种方式。本来觉得史泰龙太老了,但最后看了片尾回放经典画面,又觉得很伤感。。。

32分钟前
  • lucas流窜地球
  • 还行

啊~表里亲情…壮士暮年~花了一个小时抒情,真正与“第一滴血”有关的内容,只有半个小时…满屏尽是情怀二字,却没有什么值得看的地方。好在,这种烂片应该不会再出续集了。

35分钟前
  • 46562002
  • 还行

刀刀见血,拳拳到肉。祝你安度晚年,余生太平

38分钟前
  • wallace李
  • 推荐

剧情简单粗暴,但情感很真挚,感情线足够打动人。最后的地道战简直是花样杀戮大赏,太残暴了,年过70的史大爷近身搏斗确实不行了,但是玩机关打野战,兰博就是王者

39分钟前
  • 会花光的金子
  • 推荐

2.5史泰龙老了有点打不动了动作也有点慢了但拍的还是有些B级有些过于癫狂

40分钟前
  • 风尘
  • 较差

暴力的最后是什么?兰博很明确的告诉你——是血。P.S.前面的剧情绝对是亚马逊式女权对某些女性主义思想的讽刺,“对于性别差异证据的隐藏、掩盖、压制,实际上对年轻女性十分危险,因为她们想象不到真的会有疯子,精神异常的男性会把她们当做猎物,用非常原始的眼神凝视打量她们。”

43分钟前
  • King Sitcome
  • 推荐

約翰在老家蓋的地道和安設的陷阱就是往年越南隧道之鼠的重現,其對卡特爾的復仇也是PTSD老兵對現實壓迫下不滿的宣洩,最後的獨白雖表示著生者當為死者而生但又帶著無奈而活的悲傷意味。

46分钟前
  • John Coey
  • 力荐

看了IMDB上的采访,史泰龙自己说这部片是在致敬老西部片和John Wayne。影片风格基调与《金刚狼3》非常相似。同样的英雄迟暮,同样的殊死一战,同样的血腥,同样的寻找救赎。前者是在致敬《牛仔》,后者是在致敬《原野奇侠》。如果说上个世纪好莱坞类型电影还有哪个在如今21世纪荧幕上依然被多次致敬模仿的,非西部片莫属。

51分钟前
  • 无际荒原
  • 还行

你兰博大爷教你们这些只会用枪的混混们做人,当抑制内心恶魔的最后一缕微光被吹灭,杀神再度降临,地道战无敌太给劲了!!!最后贯穿一生的混剪真给我看哭了…

53分钟前
  • Devlali Number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