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认开头真没兴致看下去,两人莫名其妙地瞎玩在一起。
在深圳时看第一次就没决心看下去。。。
以为无非是些花痴芒果剧情。
回了家,反正平时等开学闲着无聊,就守着电视把这货看完了,没想到,这么好。。。
滤光的小镜头哦,你怎么这么萌啊?
讨喜的手绘们,干嘛这么欢乐啊难道这就是治愈范爱情片?
父子、母女、情人,共同组成美丽的画面。
斑驳臻美的光影下,艰难维系生存的各路角色,都如斯真挚,竟然把老子给感动几秒。
于繁华落幕的诗乔,留给生者的不止一瞬的感受,我也领略到了。
电影缺陷还是很多,毕竟金玉在前要求是要严格点,特别结尾宫宇救吕高妈妈的交代太TMD狗血了,烂尾烂得太不值得了对于分数我真不在乎了,什么时候开始豆友的心态如此浮躁,对一部电影的感动处竟丝毫无感。
即使它有众多瑕疵(而此类瑕疵在众多高分爱情电影里很不少见),也掩盖不掉那几秒的风华!!!
在看以前一直默默把它当做是美好的,希望能和自己喜欢的女生去电影去看,可惜电影下片也没有去成,也许,或许·····直到今天我才独自在电脑上看,正如我所想的画面是唯美,故事的剧情虽然不咋地,但是当诗乔留给吕夏的录音带所说的一切,我还是哽咽了,爱情过程是美好而甜蜜的,结果却以悲伤结尾,正如大多数的爱情,虽然不是轰轰烈烈,但是都有自己的甜蜜所在,只是当一些原因,以悲伤的结局收尾,或许这就是人生必不可少的经历吧。
刚在厦门结束的试映我哭地泣不成声有爱。
有感动。
无论小清新还是纯爱。
关于厦门。
纯爱片其实很适合来厦门拍不是因为我住在这里也不是因为什么因为我觉得厦门本身就有这样的气质导演把基调定成了昏黄色感觉就很哀伤所以也就注定了这部剧的结局感谢导演把厦门拍地这么美首映会后的见面会有人提问说:为什么会选在厦门导演说他第一次来厦门就觉得要在这里拍一部电影他说到做到了关于吉他。
其实我真正开始哭就是从宫宁毫不犹豫地把吉他砸烂带给我的是一种震撼我以为他会说服某微(袁咏琳)但是他只是反问了一句:你不是不知道它的意义,它陪了我这么多年他最后还是为了实现宋诗桥的梦想做了决定关于这把吉他。。
也许还连着吕夏和他最爱的妈妈关于舞鞋。
一个患重症肌遗传疾病的女纸唯一的愿望就是能够让灯光照亮自己的生命一次但是梦里离自己那么近却又那么远自从吕夏出现在她的生命中,她的生命从此有了关虽然她从一开始就知道这是一个协议,一个被安排好的剧情但是她却很努力地去演好女主角而且很入戏直到假戏真做最后他用她的吉他换来她重新穿上舞鞋即便她喘着气却逞强地说自己没事,因为所有的决定都是她自己做的所以她要坚持下去最后 她做到了 她完成了整个舞蹈 倒在了舞台的灯光下她的生命被照亮了。。
那个打气的手势还没有做完未完待续。。
就离开了。。。
关于第一次见面会上有人问起这个问题韩延说你看了就会懂其实这个第一次。。
也是第一次恋爱,第一次感受到可以释放的青春女生的第一次。。
第一次上台跳舞 以及所有所有的第一次第一次一起在雨天跳舞,第一次逃课,第一次被人背着跑遍大街小巷第一次有人为她唱歌,第一次不陪妈妈过生日所有的第一次。。。
汇集成了这部片有时候故事就是一个轮回。。
谁也不会想到宫宁是为了救吕夏的妈妈而死的,而吕夏又成了宫宁给了宋诗桥一个最美的秋天。。
这就是命。
你怕吗?
怕什么?
怕时光流逝。。。
我会变成音符,出现在你每一篇乐章中。。
第一次不管你是吕夏,还是宫宁我爱你。。
冲着片花去看的电影,结果发现电影的精华还真是全在片花里面了。
如果你是一个日韩电影的爱好者,那从电影开始,你就一定会跟我一样,感觉到有很多在日韩电影里看到过场景。
反正我从开场就在联系:《天使之恋》、《七音符》、《悲伤电影》······直到江珊跟杨颖进行了“父亲是外星人”对话后,我确信,这个细节来自韩国的《恋爱进行时》。
还好,在影片结尾处,标志出改编自这个电影。
当然有改动。
《恋爱进行时》只是讲一个纯爱的故事,叙事线索也只有敏雅和英宰这一条。
有关英宰其实是接受了敏雅母亲的钱的细节,导演放在电影的后部,敏雅生命出现危险时淡淡地带过。
所以在我们不知情的情形下看到的是:窗前的邂逅、小乌龟人质、拍照中的告白、公交上装外星人以及夜色中的跳格子;恋爱中的怦然心动、妙趣横生,还有真诚热情的生命活力,我们都能感受到并被打动。
至于英宰怎样跟敏雅母亲接触,出于怎样的缘由才会接受敏雅母亲的设计,如果你能被两个年青人亲密相处所感染,又看到了最后英宰还钱的拒绝,开始的缘由是什么还会重要吗?
无论英宰最初的目的是什么,他都已经让本来敏感而封闭的敏雅感受到了恋爱的愉悦和美好,而他自己也因为这些愉悦和美好最终进行了自我修复。
《恋爱进行时》里的主要人物只有三个,除了敏雅和英宰外,还有敏雅的母亲,另外几个次要人物母亲女友、、老保姆、护士长以及学校门口的引道人,所有的角色,他们的功能只有一个,都是为了爱护敏雅而存在着的。
《看电影》上关于这部电影及导演的访谈,特意指出了导演对于韩国原作中本来的单线索修改为两条平行线索,而且似乎导演本人也得意于这一修改。
一条是赵又廷与杨颖的恋爱,一条是赵又廷与江珊共同策划并完成的“善良”的骗局。
其中又穿插了赵又廷的惨痛家史和失败恋情等,为他的参与骗局做了铺垫。
所以本来当你快要沉浸在两个年轻人浪漫恋情中时,突然被导演硬拉着闪回到赵又廷与江珊的合谋以及他的前史时,你知道,哦原来导演不光想谈恋爱,还要讲成长。
但是其实,合谋让恋爱变得明显的不纯粹,而成长之痛的缘由因为牵强而显得肤浅;为了最后那个美好的结局,无论是主要人物赵又廷和杨颖,还是次主要的江珊与赵树海,以及次要的乐队死党和赵的前女友,所有人都要既承担表现善良,又互为阻碍,同时还要完成互相救赎的功能。
加上导演为了同时讲述清楚两条平行线索,那些凌乱的剪切,时间跳跃的闪回······。
其实也不是全无是处,电影中还是有一些日韩纯爱电影中特有的触碰人感觉的精心设计的小细节的,而且基本集中在了电影的前半部分,比如阳台上吊篮传信,夜晚街道上的跳舞,还有各种唯美场景中赵又廷背着杨颖的欢快奔跑。
一定要这样改动才能体现再创作吗?
为什么我们就没有一部只是简单讲“爱”的电影,里面没有心计,没有作恶,只有来自心底,因为纯粹所以可能脱离现实感的“爱意”呢?
想了半天原因,我只能归结为,我们从小是写着“有意义的一天”这样的作文长大的,所以我们不习惯没有“意义” 的表达了。
故事主线和2003年韩国上映的电影《····ing》林秀晶和金来沅主演的电影非常相似女主角的母亲经营咖啡馆 女主角有重病 女主角的妈妈说了一个 冷笑话 其实你是外星人 至少在那三秒钟你相信了 台词都你妈一样的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389971/?sugest=ing大家如果看过这部电影 肯定会想到 第一次是抄袭 严重的抄袭 第一次中有个剧情 男主角的爸爸在雨中 指挥交通 。。
不想吐糟了 大家看过03年的那个电影 就知道了 移花接木就是 80%的桥段都是一样的
首先我不是收了钱的五毛。
其次我不是AB和赵又廷的粉丝。
我注册时间挺长的了,只是不爱玩豆瓣而已。
这也是我第一次写长评,作为王力宏的脑残粉,看到《恋爱通告》分数那么低我都没激动,因为《恋爱通告》的确不怎么样,我虽然是脑残粉,但是我也有节操 。。
= = 我不知道为什么豆瓣对《第一次》的评论这么低,豆瓣里很多青年对大陆电影太过苛刻。
我有史以来看过最烂的电影《胡桃夹子 魔镜历险》都有5.9分。
(说实话这破电影我给两分我都觉得给高了。
我跟一帮小朋友去看的,没有人喜欢。
)不得不说,大陆的好电影的确越来越少了,但是有的时候,我们也不能过分否认大陆的电影产业,比如这一部电影。
我对电影没那么在行。
我看了挺多关于《第一次》的影评,有的人批评剧情,的确,剧情很狗血。
有的人批评画面,的确,角度很矫情。
有的人批评台词,的确,太琼瑶了。
但是,你们觉得什么是好电影呢?
我一直觉得,不用生离死别就让我感动的悲剧就是好的电影,让我有“爱情真TM美好”的错觉就是好的爱情片。
这部电影的确瑕疵不少,但这并不是我把它抹杀的理由。
这也是我为什么爱这一部电影的原因。
我说不出来具体哪里好,但是它让我流泪了。
可能是我泪点低,可能是我太年轻,可能是我太矫情。
我没你们那么冷静,没你们那么理智。
我看这个电影的时候哭了一次又一次。
我也不是个小姑娘了,也不是每一部电影都能让我流眼泪。
我是去看《初恋这件小事》捎带看了《第一次》,但是它给了我不少惊喜。
百度的时候看到说这是导演的处女作,哎,何必那么苛刻。
曹植还说过“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呢。
看看6.5的第一次和5.9的胡桃夹子,我觉得豆瓣这个地方我快呆不下去了。
【我知道有人会想跟我说:快滚吧,呆不下去还呆。
】但是我还是觉得它们的差距不止是0.6分。
感觉自己高贵冷艳的亲们就不要看这部电影了。。
最后,我也发现自己挺语无伦次的囧。
就这样吧。
其实我挺没耐心写长评的。
这次写的也不长。
我绝对是被一大堆一星两星的给刺激到了。
当然,乃们高贵冷艳的世界我不懂。
我没看过韩国那个 瞎说两句1、鼓棒上写上电话号往台下仍,仿的什么啊2、生命最后一支光彩夺目的舞蹈,仿的什么啊3、一紧张就打嗝,仿的什么啊4、“你已经长大了,有些事也该让你知道了” 接下来是什么。
我想起来小时候那句“你已经长大了,有些事也该让你知道了。
天是用来刮风下雨的,地是用来长花长草的,而你,是用来炖粉条的。
”5、苦情加狗血的剧情,说不过来啊!
看的时候终于忍不住和朋友探讨了一下剧本为什么这么烂(观影应该安静的我知道……),一致结论是:因为剧本是他妈写的。
好冷。
6、看到八十分钟,才他妈进入正题!!
他俩的第一次!!!!!
拍得那么纯,邪恶的我不禁认为,她妈妈摆弄台灯一开一关,是不是一种隐喻…………就像观音山的水一样。
7、海报!
那海边男裸女湿的大海报!
哪儿呢!!
电影里木有啊!!
8、最后,就是a b念信的时候,为什么突然冒出一句”whatever!!??
” 黄晓明的闹太套呼之欲出啊,不愧是一家人。
9、必须吐槽的摇滚乐!!!
喜欢垃圾摇滚?
NIRVANA?
卧槽,他们排那歌儿能听得出来吗?
台下还有拿着荧光棒的,真和谐啊!
不过还好,在游乐场里表演的时候虽然没有效果器,但是没忘了插电线。
我谢谢导演了。
刚刚看完了韩延编剧和导演的电影《第一次》。
这是一部很优美抒情的爱情电影。
初看觉得很小儿科,又是那种二十年前就开始说的假装温馨浪漫的肤浅爱情片。
但我从不做一个虎头蛇尾的人,再说这几天在家中看《奋斗》和玩斯诺克培养起一些耐心,也没有在北京那么浮躁了,况且感觉虽然情节俗套,但摄影还不错,于是勉强看了下去。
一条一条线索不断展开,宋诗乔和宫宁的爱情也一如预想般不断发展。
似乎爱情就应该是这样。
谁不是呢?
转折是在第四十分钟出现的。
这时候我已暗暗佩服韩延导演。
我想这导演可真是有耐心,铺垫一直铺了四十分钟才引出主题,还不是像欧美悬疑电影那么直接引出,犹如当头棒喝给你迎头痛击,而是采用中国传统的烘托手法,渐渐引出所有掩藏在浪漫爱情下的真实线索,羞羞答答如大姑娘出嫁,犹抱琵琶半遮面。
如果在影院里,我想至少有一半的观众已经被长达四十分钟的开头烦死了,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已经受不了而离场了,剩下的观众估计是觉得就算出去也没什么事可干所以才勉强留下来——因为用温馨浪漫的方式讲爱情这多俗啊,大家不都是看着这类片子长大的吗?
——不过留下来的就有礼物。
剧情接下来的发展让人惊喜,犹如一叶小舟遇到了悬崖瀑布,急转直下,堪称跌宕,叙述的节奏开始加快,不过依然是那么的让人舒服,舒服得就像前面的开头。
然后顺着瀑布一路向下走,忽而插叙,忽而倒叙,忽而白描,忽而渲染,表现手法运用自如,情绪把握得游刃有余。
在这个过程中对导演的钦佩一直攀升,到最后简直有些崇拜了。
——因为你想,如果不是天才,谁能把这么难的一道菜做得这么好呢?
电影的结局一如往常。
就像大家看过很多的类似电影一样。
唯美浪漫而令人哀伤。
所有的暗扣儿早已被观众猜到,但它还是稳稳当当大大方方一一解开。
一点儿都不难为情。
当然,我们都知道,这并不是最重要的。
其实回看整个电影,这样的故事虽然有点儿小曲折,但对我来说,并不新鲜。
让我感到惊喜并且欣赏的是导演对电影的态度,它并不是一个靠情节取胜的电影,也没有某些美国电影那样和观众对赌智商,更不像另一些伪文艺范儿的二货导演专门拍得谁都看不懂以显示自己对于艺术的独特理解。
它就是这么坦然,慢慢悠悠把整个故事讲完,并不以情节发展司空见惯感到不好意思,反而做得越发精致。
甚至可以说,整个电影,摄影到剪辑,从配乐到演技,它都做得那么好,在所有关键和不关键的地方,都让你挑不出毛病。
这对于一个一看第一帧就能猜出所有结尾的电影,能把握得这么好,真不容易。
可见这是一个完全凭本事来吸引观众的导演,平地抠饼,对面拿贼,就像一个当年在天桥撂地的相声演员。
我喜欢这部电影整体的情调。
不虚伪,不做作。
不卖弄才华,不炫耀时尚。
老老实实讲爱情。
我喜欢杨颖的笑,赵又廷的哭。
我喜欢里面好几个美到令人发指的画面,我想,就算是几米漫画都有所不及。
我喜欢电影中的情感,男女之爱,夫妻之爱,父子之爱,母女之爱。
我更喜欢这部电影的节奏,它一方面是由于剪辑的舒缓,另一方面来自这个故事本身。
我更喜欢电影里的几个片段,抒发心情,抒发郁闷,宣泄青春,表达爱意,那心中炽热而又温暖的爱,一旦从口边流出,竟是那么美,那么浓,令人陶醉,令人心碎。
而电影中在鼓浪屿取景的那个宫宁对宋诗乔说要分开的镜头,带一点点温柔的小广角,那简直是对电影史的巨大贡献。
我给这部电影打八分。
一分献给剪辑,一分献给摄影,一分献给配乐,一分献给布景,一分献给磁带,一分献给厦门,一分献给杨颖,一分献给赵又廷。
不知为何,我心里竟有一种再看一遍的冲动。
无论如何,我真是太喜欢它,虽然到现在我都不能理解为什么叫这个片名。
最后,让我们把这一切归功于导演,归功于文艺,归功于潜藏我们心底的伟大的爱情。
现在回看前面那漫长的铺垫,那个长达四十分钟的开头,觉得它真是物有所值。
是的,彩虹总在无聊的庸常的看不见任何希望的瓢泼大雨之后映照天空。
这正如我们的人生。
2014.5.16右玉 晓静轩
片子结束时对身边的好友感慨,若是十年前的我,看到这部电影一定会感动得稀里哗啦,《第一次》的故事和调调符合了记忆中十五岁的我对于爱情的全部想象:午后的阳光,静谧的街巷,一个“坏男孩”,只为我唱温柔的歌,一段单纯的爱,却透着命运的曲折,和似乎要绵延一生的忧伤。
二十五岁的我依然被感动了,这感动在我心里却是另一副模样。
二十五岁的我没有了很多关于爱情的想象,却渐渐懂得了爱的力量。
电影取名《第一次》,看上去是关于初恋的故事,电影之中的人们,却都并不是第一次在爱。
早在大幕拉开之前,每一颗心都已品尝过爱所带来的痛苦:宋诗乔失去了宫宁,吕夏失去了母亲,郑青失去了丈夫,每一颗心其实都已在一个他人不可抵达的世界中历经沧桑。
当故事翻转到另一面时,当你终于读懂了诗乔的天真,吕夏的倔强和妈妈的玩笑背后的心伤,你才是读懂了这个故事:好像一个悖论,正是在爱的绝望之上,爱显示它的力量。
妈妈以她的爱拯救了诗乔,使这个日复一日在贫瘠的幻想中等死的女孩,得以机会体味爱情于拥抱和亲吻中真实的感觉;诗乔以她的爱拯救了吕夏,使这个夜夜在狂热的喧嚣中逃避的男孩,得以勇敢地面对父亲面对自己伤痕累累的心;吕夏以他的爱拯救了父亲,使这个每每在大雨的街头烂醉着祭奠亡妻的男人,得以清醒地与往事和解。
本以为要背负着痛苦直到生命尽头的人们,却得到机会再一次站在了爱的面前。
这是“又一次”的故事,也是“第一次”的故事,在爱的面前,每一次都像第一次一样,带着美好,和未知的痛苦。
在爱的面前,我们经历了许多,却永远都是一个初学者。
虽然纷繁的人物关系和结局部的过分曲折使电影有过度叙事倾向,削减了一些段落情感的深度表达,《第一次》仍不失为一部诚意之作,纯爱类型的电影听起来满是容易操作,在大陆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想要拍得自然而不矫情绝非易事,至少在这一点上,韩延的处女长片值得肯定。
赵又廷的表演中规中矩,Angelababy倒是让人惊喜,已经许久没有在大屏幕上看到具有国际气质的女演员了,这个只有23岁的姑娘不容小觑。
整部影片画面极其唯美,加上恰到好处的吉他配乐,席间让我无数次回想起住在鼓浪屿上的那个三月。
那时的我刚刚展开一段新的恋情,午后走在无人的小路上,觉得整个世界的阳光都在向着自己涌来,连所有黯淡的往事都一并被它照亮。
睁开眼,好像是第一次看见世界一样。
------------------------------真心没想到写完之后这么多人喜欢,竟然还有人说我是水军,哈哈,我写的有那么好吗?
唉,你们这帮人啊。
我脑残我喜欢行吗?
水军你妹,枪手你妹,你们全家都是五毛。
再见!
其实故事本身还是个不错的故事。
只不过台词的设计....鸡皮疙瘩掉了一地。
整个电影看下来,脑海中的印象就是Angelababy忙不迭的扮清纯扮可爱,赵又廷(好吧,其实他演的还算不错)时不时的的耍个帅。
然后整部影片充斥着听了就想吐的蛋疼台词。
能把这么个还不错的故事给拍成这样,实属不易。
3分(10分制)。拍电影就不能尊重点地球引力么?这哪里什么资源不足,都喜欢哭穷喊累求圈钱。
看片绝不能一个人憋着!你以为我会告诉你这是部大烂片吗?!
剧情没鼓浪屿风景好看
这是made in 棒子吧?
很显然,故事的一切脉络都在我的掌握之中。老套,刻板,与一般的青春小说一样,爱情里总是伴随着死亡。可是眼泪还是很不争气的留下来。
剧情有点狗血,用的也是老掉牙的烂梗,但我硬生生的看完,在最后还有那么几滴眼泪流下。纯爱,都跟死有关~请慎重选择纯爱~
多好的故事,拍的各种装逼,赵又廷唱歌真难听
太梦幻了的赶脚
要不要学棒子的生离死别学得那么彻底。
爱の初体验
车祸绝症治不好凑齐了
总有些温暖 让人舍不得放开~
本来感觉5星的,直到女主角死在了最俗的那个时间点上。。。还有一个超级画蛇添足的结尾。。。不过赵又廷真心帅啊!!
有点小鸡血,加山寨
我才不会告诉你们我只是来看帅哥美女的... - -
1.剧情太悲情了,女主太恶毒了,旁白太文艺了,画面太小清新了;2.结局啊,结局,你相信宿命吗?3.影片最紧张的部分本应该不是最后一场舞蹈,而是男主女主一起在床上的时候,让人一直揪心女主会不会在运动中就嗝屁了,结果导演没拍...
《第一次》:充满了美的画面,美的小细节,甚至连剧本也是写的非常好的,前半部看各种不合理,后半部却都变得合理了。可惜导演没有好的讲故事的能力,不能把这些好的东西恰当组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剪辑逻辑混乱,甚至风格不统一……所以只能及格而已……
本来一个很简单的故事被导演弄成了一道智力题,故事太冗长,人物刻画单薄。主要是被那错乱的剪辑搞蒙了,看的时候一直在拼接故事,看着看着就糊涂了!
女一号太坏了 死了都不忘折磨男猪 另歌曲很NICE 真心好听 影片加分的重点
男女主演长得还可以,但也就这个还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