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点落在了中间穿插的黑白老鼠那个故事上,插画似简单的动画故事却意外感人!
一个关于信任与等待的故事!
“从前有一对黑白老鼠,他们是好朋友,他们总是很喜欢到同一个奶酪山洞里吃奶酪,天天都这样。
有一天,白老鼠来到奶酪洞,发现奶酪洞里的奶酪全都给搬空了,她就想啊,一定要等黑老鼠回来,再一起去找新的奶酪洞。
白老鼠等了一天又一天,等了九十九天,白老鼠饿坏了,黑老鼠都没有出现。
忽然,她就明白了,一定是黑老鼠比自己更早先来过这里,发现洞里面是空的,但他没有留下一句话给朋友就好了,后来白老鼠也离开了,她不再那么笨,总是自己一厢情愿,没人把她当朋友。
其实黑老鼠,他先比白老鼠回到奶酪洞,发现没有奶酪,他心想,白老鼠最怕走动又容易担心,让我赶快找到新的奶酪洞,然后再回来告诉她,她一定会在这里等我的。
就这样黑老鼠离开了,努力寻找新的奶酪洞。
可惜找了一个有一个,越走越远,已经过了九十九天,还是找不到。
他想,白老鼠还在等我吗,我是应该马上放弃寻找,先回去找白老鼠,还是继续寻找,直至成功才回去呢。
后来,黑老鼠坚持下去,终于到了第一百天,他找到新的奶酪山洞,他开心的把洞口封起来,然后回去找白老鼠,却发现白老鼠不在,他很伤心,透过树叶幻想着白老鼠回来洞口的影子,然而什么都没有。
白老鼠,虽然走了,但她看见附近的奶酪洞都是空的时候,她会想,黑老鼠一定再为我寻找新的奶酪洞,因为他知道我最怕走动,而且容易担心,黑老鼠知道我会一直等他的。
最后白老鼠终于回到了他们的奶酪洞,想象着他们曾经的美好,蹲在洞口继续等黑老鼠,黑老鼠透过树叶又看到了白老鼠的影子,不过这次是真的,白老鼠终于也回来了,他们又可以在一起了,充满着泪水与爱,重新开始他们的幸福奶酪生活。
”“只要相信对方,信任对方,总会等到彼此见面的那一天。
” 黑老鼠透过叶子看到那熟悉的身影时的眼泪,彼此的眼泪,真心被感动了,结局放在了已上字幕的时候。
很简单的一个故事却是道尽了情感的真谛,你愿意相信一个人多少,你愿意等待一个人多久,无数的猜测,不安,怀疑,诱惑过后,你真正的内心告诉你的还是相信吗?
Love needs trust !
说句老实话,就算是那被发行方剪的93分钟也不可能达到预期过亿的票房。
报道中也说过,93分钟版中会把黑白老鼠段落剪掉。
老天,您还不如把梁咏琪剪掉。
而发行方所说的93分钟会更赚钱,在我看来,也就是增加放映场次,忽悠头一拨对口碑不了解到观众。
所以这片子不行就是不行,再怎么修剪也就这个样子了。
我相信那些商业运作成功的电影,至少电影本身是有可圈可点之处。
一个美丽的星球,一种神奇的感觉,我们躺在大自然的温床上,享受着天伦之乐。
我们向往着美好的生活,这种美好就像电影里为我们所展现的千年银杏古树,他们之间已经拥有了千年的感情,并相守、相伴直到永远。
人类羡慕它的长久,为了让两个人永远相爱向它祈祷,希望借助它的力量来加固自己脆弱的爱情。
这是电影中的开场部分,除了电影特技粗糙,和镜头传达信息不严谨之外,视乎找不到什么可以说它不好的地方了。
这也许是亚洲人拍电影一贯不严谨的风格,一开篇主人公用微距镜头拍摄花朵,最后在屏幕上显示的是广角照片。
哈哈!
如果好莱坞要是拍摄这样的电影一定不会出现这样的效果。
言归正传,其实这部影片是为那些心灵极度空虚的人拍摄的电影。
通过一个有点神话色彩的情节表达着一种,告诉他们人类除了与人类交朋友之外,还可以和大自然交朋友,与植物和动物交朋友。
让那些眼里单纯的只有权力和财力的人意识到,还有更美好的东西,更珍贵的东西去保护和守候。
通过这部影片,让我看到了导演其实想要表达的是大爱无私,爱无边际之分的崇高思想。
通过简单让每位观众都能感受到的爱情故事,来阐述爱的价值。
这种爱的价值其实已超过了人与人,通过细微的变化,让我们看到了人类现在脆弱的心灵。
影片中一只蝴蝶为了自己的恋人,牺牲了群体生活,它们一起踏上了冒险历程。
当代这种单纯的只为别人着想,为恋人着想,不怕危险,真心付出的行为又有多少人可以做到呢?
人类总是很自私,总是先想着自己。
所以我说人类其实很渺小,别以为自己很庞大,只是你的身体比小昆虫大而已。
在精神境界里,现在的人类太邪恶,感觉都快成魔了。
暴力、权力、财力已经压破了很多人的精神,发展到最后都不知道自己从哪儿来到哪儿去了!
关于结尾部分,当然属于开放式结尾,用一种等待和守护彼此之间最真挚的爱,来告诉我们,什么是最宝贵的。
最宝贵的就是身边的一切!
包括人与物、植物和动物。
这几年看过的最烂最烂的电影,很有可能没有之一。
画蛇添足的特效、白痴的台词、俗的不能再俗的剧情、甚至是那两只虫子的配音都是那么的低水准和突兀。
(电影还用未来作为卖点,可未来感只有一个像是垃圾桶的出了故障的冲咖啡机器人和远处的三流CG大厦)至于那一颗星,是给配乐的,毫不怀疑电影的女主角现实中的男友很有钱,找好导演、好编剧、好配乐、好男主、做好特技,花大钱拍最烂的电影。
于是中国电应有了新的流派————砸捧片,就是砸最多的钱拍最烂的电影。
这的确比送辆车更有排场,“宝贝,送你个电影,男主角导演你挑”,《战国》算是开了先例,人家跟本就不在乎票房!
别跟我提票房!
有钱人!
不在乎这个!
我在乎红颜一笑,我在乎的是女主角是不是有最美的镜头。
冬日的温暖午后,我翻来这个片子来看。
看完之后就是觉得还不错,然后就到豆瓣上来看一下大家的观感,只是很震惊,基本都是在抨击这个片子的。
然后我迟疑了一下,质疑了我的审美标准,大家眼中如此烂的一个片子为什么到我这里还会觉得还不错。
但之后,我还是想表达一下我的感受,就像影片中月老说的每一个生命都是值得的。
在这个现实的世界里,太多的人已渐渐把自己的情绪悄悄收起,学着理性的分析周围变化着的一切。
就像初中时我们还会抱着萌芽看着一本本的青春小说,长大后我们对那些文字只剩下矫情两个字的评价。
是青春的颜色在变吗,不是,是我们看待世界的颜色在变。
影片中的确会有不符合逻辑或是很理想化的一面,但是我觉得这也是属于影片的一部分的。
艺术就是提炼于生活但不等同与平实的生活。
我觉得艺术最终的目的应该是让人看到世界的美好,让人重新燃烧起对生命对爱的希望之火。
并不是以一种病态扭曲的高度挑剔的姿态来俯视着生活中的一切,那样也会早已远离了艺术的本身不是吗?
无论是影视作品还是电影艺术,有哪一部会完全符合生活的呢,我觉得是没有。
生活就是现实的,不容得人半点假想的,但是电影不同,就是在电影它可以帮助我们实现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实现的事情,那些异想天开置规则逻辑所不顾的事情在这里总能被实现,我想这也是很多人喜欢看电影的原因之一吧。
难道大家都是喜欢悲剧收尾的人生吗?
为什么电影就不能理想化一点,为什么它就不能传递给人们更多的希望。
生活已经够暗淡枯燥了,为什么艺术中就不能丰富饱满一些?
如果一定要用一种研究学术质疑般的精神把每一部电影都要在把它四分五裂中挑出那些所谓的虚假才能满意的话,那我觉得索性就不要看电影了,就一头埋进生活的土地里就好了,因为它带给你的已不是一种放松一种美。
因为你的心已不够宽容,无法装下更多的美好,无法培育更多的爱意。
其实,有时一种判定只是源于你看世界的角度。
为什么不愿让更多的梦存活呢?
因为它们是梦,梦的本身已是美丽。
白蝶传说之幽生蝴蝶兰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一只白蝴蝶,她很羡慕世界的主宰——人,羡慕人类的一切。
所以她有一个梦想,她想做一个人。
在祈祷了999次后,终于出现了一个自称是神仙的白胡子老头,她向老头表明了心意,这个人们称之为月老的白胡子终于被她的精神所感动,答应了她,不过他说:“人是人,蝶是蝶,如果我把你变成了人,这世界的平衡就会被打破,必须要有人愿意变成蝶,你才可以变成人,这样,世间万物才不致于混乱,你等着吧,时间到了我会通知你的。
”冬去春来,白蝶不知冬眠了多少次。
终于,月老又出现了,月老告诉她一个好消息:“有一个人为了救自己的男友,愿意化蝶三年,因此,你也有三年的做人时间。
那个傻女人相信他男人三年不变心,我跟她打赌说肯定会移情别恋。
所以如果你能在三年内成为那个男人的女朋友,我可以让你永世为人。
”就这样,她成功的变成了一个人,而且还是一个高挑的美人,有生以来第一次有了一个人类的名字,月老还给了她一个方便接近那个植物学家男人的身份:《药物与理》杂志编辑记者。
借着杂志社要她采访男人的机会,她来到了男人居住的世外桃源——月岛。
当她第一次见到男人的时候,她一下子被这个帅气的小伙子吸引住了,一直以为所谓专家肯定是上了年纪的老头,没想专家也可以这么年轻,这么英俊。
就是月老不说,我也要成为他的女人,白蝶在心里默默地对自己说。
为了了解这个男人,白蝶认识了他的邻家女孩,说是邻居,但白蝶也感受到了这个邻居不简单,因为她知道男人的事情太多了,简直是他肚子里的蛔虫。
不过也好,白蝶通过她知道他不少的事情,为自己能进入男人的生活,提供不少的方便。
采访结束后,白蝶把搜集到有关男人和他前女友的资料好好的整理了一下,整整有一大本,什么男人的习性、爱好,什么他前女友的性格特征,这些都是做他女朋友的必备资料。
在这之后的一年多,白蝶基本上把时间都花在了学习怎样当他的女朋友上,虽然很辛苦,但她无怨无悔,不止是为月老,更是为自己。
两年后,白蝶借着度假的名义再一次来到了男人的世外桃源。
那天,刚好下着大雨,差一点把男人的房子都冲走,白蝶知道男人温室里的花花草草是他的生命,所以要取得他的好感,必须与他站在同一阵线上,她毅然的脱下了自己的外套,想以此堵住门缝,阻止更多洪水灌入房中,虽然这一办法并没有为这些花花草草减少多少灾难,但她成功了,成功地赢得了男人的好感,当男人热情地招呼她进来洗个澡,还把自己女朋友的衣服拿来给她换的时候,虽然还打着喷嚏,但她开心地笑了。
男人关心地给她冲了一杯药水,还拿出了珍藏两年的饼干,这是两年前他的女朋友做的,男人很喜欢,一直舍不得吃,自己一边吃着说好,一边还让白蝶就着药水吃几片,白蝶拿起来就闻到一股味儿,连忙说不用不用,心里却暗自高兴,这两年的功夫没有白费,明天看我的,白蝶心里想。
果然,当白蝶使出浑身解数,做出了一模一样的饼干时,得到了男人的大加赞赏。
但男人却意外地发现五只小猪调料盒都被她贴上了标签,面对白蝶的解释,男人嘴上虽然说这样好这样好,但细心的白蝶还是感觉到了有点不对劲。
所以当第二天的时候,白蝶又撕下了标签,把五只一模一样的小猪推到男人前面的时候,男人虽然诧异怎么标签又没了,但白蝶却感觉到了男人内心的喜悦,尽管他只是嘴角露出那一点点笑容,还是被白蝶捕捉到了。
作为一个人,白蝶是细心的,她想把每一个细节做好,细节决定成败,白蝶这样想。
之后,白蝶尽量把自己当成这个房间的女主人,在生活上对男人嘘寒问暖,在工作上做男人的得力助手。
对于男人带回来的六棵幽生蝴蝶兰,白蝶也尽心照顾,因为她知道这是男人当前研究的全部,照顾好幽生蝴蝶兰才能真正赢得男人的心,才能完成月老的任务,做一辈子的人。
可好景不长,一次跟随男人外出考察植物时,白蝶突然发现地上有好多昆虫的尸体,她被吓了一跳,这种场景她在好多年前见到过,那时妈妈告诉她说这些昆虫得了瘟疫,那一次,死了好多好多的昆虫,包括她的同类白蝴蝶。
回到房间后,白蝶觉得自己应该做点什么,一番思索后,她把这些昆虫死亡的照片发到了《卫生报》编辑部,她觉得万能的人类应该可以拯救这些可怜的虫儿。
但事与愿违。
那天,白蝶不知是不是被虫儿传染了,正发着高烧,忽然听到屋外一片吵闹声,推开门一看,一群穿着白色衣服的人,自称是防疫队的,要对月岛全面杀毒。
天哪,人类怎么可以这么自私,原想拯救昆虫的点子,居然为昆虫们带来了灭顶之灾,白蝶只觉得天旋地转,一下子就晕了过去,不省人事。
等她醒过来的时候,她惊奇地发现自己的报纸上居然有一只蚱蜢和一只瓢虫,看来是慌不择路了。
救得一只是一只,白蝶赶紧把它们藏到了储藏室。
随后,她与男人一起加入到了抗议暴力杀虫的队伍中,为拯救这一大片的生命作最后的努力。
男人和她的抗议并没有得到防疫队的重视,但就在这紧要关头,男人的幽生蝴蝶兰开了,幽生蝴蝶兰只有一天的花期,这是他守候近一年的研究,必须要有花仙子配种才能延长它的花期,但花仙子却在千里之外的星岛。
白蝶恨不得变回蝴蝶,飞到星岛为男人取回花仙子的花粉,但此时的她却爱莫能助,只能拼命地鼓励他用其它花粉试试,结果不言而喻,男人失败了。
失败后,男人拿着最后一株幽生蝴蝶兰来到了月老树下,这时白蝶才明白,原来幽生蝴蝶兰不仅是他的研究,还是他的爱情,寄托着他对前女友的无限相思。
看到这一幕,白蝶明白了,不仅是男人的研究失败了,自己的任务也失败,三年一晃而过,是时候走了。
码头上,男人送白蝶离开,对白蝶像普通朋友那样的客气,欢迎她下次再来月岛度假,但白蝶却黯然神伤,因为只有她自己才知道,这差不多就是永别,跟男人的永别,跟人类生活的永别。
……不过还好,变回白蝶蝴后,她也挺开心,因为她交了两个好朋友,一个叫蚱蜢,一个叫瓢虫,两个很有趣的家伙。
本来我还挺文艺小清新,看《巴黎我爱你》,《午夜巴塞罗那》大呼好看,间或着捡一点台湾的《蓝色大门》,《九降风》看看。
直到今天看了《肩上蝶》……喜感了。
之前的剧照透露得好啊,桂纶镁一脸小纯洁站在似锦繁花中,广告女王的脸就这么适合拍平面啊。
名字也取得文艺啊,肩上蝶,没看剧情介绍还以为是纹身呢。
看了才知道,坑爹呢这是。
还好是朋友拿抵用卷换的票,也因为查了整月的档期,几乎没有欧美片,全是国语的。
看着它的海报剧照都这么漂亮,再相信一次国产大陆电影吧。
结果是晚上九点多出的电影院,一起的三个姑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居然看得一脸倦容,最后,一个姑娘说,我们吃烧烤去吧。
这一句话才让我回到实实在在的有人间烟火的生活中来。
烂片在电脑上放放看到半小时就快进,再看不下去就关机。
但在电影院,绝对会让你有巨大的虚无感,整个人生都不真实了。
《肩上蝶》就是这样。
从男主动手挖花突然四肢僵硬倒地开始,整个片子就处于一种非正常人的思考逻辑中发展。
到女主遇到月老,还被变成蝴蝶,到大规模地运用特效,我还不如去看玩具总动员呢。
起码人家自己也清楚是假的,不像《肩》,大树葱郁茂盛营养过剩一样我忍了,绿得像p过的我也忍了,背后恰好有大小瀑布我忍了,可是,那瀑布半夜居然会发黄绿的荧光!
背景交代得好真实啊,月岛啊,旅游景点啊,还有桂林大榕树一样供情侣许愿的月老树啊。
还有影片后期的直升飞机和消毒小分队,这太魔幻现实主义了吧。
看到发言中记者提问用日语,以及中文版的《每日新闻》,这是在日本还是中国啊?
个人认为,好的奇幻故事绝不会因为加入奇幻元素而忽略真实感的营造。
建议看看白饭如霜的奇幻小说,《猎物者》,《三千界》什么的。
非人可以存在,却可以和人在一个锅子里抢烧鸡,撒哈拉之眼可以是虚构的世界,人却一样要吃喝拉撒。
故事是虚构,但最重要的是人啊非人之间的感情,有烟火气所以真实。
结果本片在处理吃喝上非常走偶像剧风格,喝的是个什么茶我忘了,反正不是一般感冒就喝的姜茶。
自己烤饼干,够浪漫。
也够麻烦。
演员全是黄皮肤说中文的,梁咏琪做的饭净是欧式下午茶风格。
那一顿没吃的正餐,一人一份盘子端上来的,红红绿绿抹了酱的。
太太太不像人吃的了。
全片两个多钟头,剧情拖沓,主线不明,男主的感情支线均无尾桂纶镁去读了一个要读七年的植物学,黏男主黏了那么久,突然就自己想通走了,梁咏琪更是莫名其妙,明明是可发展性爱情,却突然被告知我一直等她发了好人卡。
连女主重新变成人的时候男主居然一点惊讶都没有,就是抱着哭啊哭的。
太想念了能理解,这么突突然然地扑出来也太惊悚了一点。
跟诈尸似的。
我们都以为模糊的月老会出来说个话的点个题的。
也没有。
看到快尾声,朋友小声问我,这一会爱情一会还扯到自然和人和谐相处,表现的是啥啊?
我沉思了一下说,学植物学的都是靠谱的好青年两颗星,一颗星给配乐,一颗星给搞笑的昆虫。
本片还有诸多神奇之处。
不一一点出了。
若有好奇心强烈的,可以等网上有了再看,千万不要花钱前往电影院。
我已做好被嘲笑的准备。
本来看电影就是冲着陈坤去的。
我也没期待。
-- 看肩上蝶前,就听到了很多不好的评价,纵使我再欣赏演员,也对这部戏没抱太大的希望。
张之亮不太熟悉,只看过车票一部戏,当时很高估他对主题的设定,以致最后的分析显得故弄玄虚了一些。
肩上蝶在开始对外公布消息时,我便开始关注,心里也开始打鼓,这戏,估计得成张之亮的一个遗憾,甚至,败笔。
果然,先是听到说拍摄成本由八千万缩水只得五千万,接着微薄的宣传力度不够变得像是自玩自乐,最后戛纳电影节展播竟不准记者进场观看。
事情进行到这里,我只能说,投资方已经自己都没底气了么?
难道这戏就找不到一丁点的可赞扬之处?
电影艰难上映后第二周,我和老友相约去看。
途中,我一直给朋友做心理铺垫,这电影可能不大好玩,你待会要是睡着,我一定会掐醒你的。
朋友答曰:如果无聊,我肯定会毫不犹豫的睡去,谁叫我我咬谁。
待进场后,竟发现只得我们两(后来又来了一对情侣),上座率不高我早预料到了,但是如此冷清还是没想到。
朋友倒乐得自由,脱了鞋,就搭上前排椅背。
电影快完时,我才突然醒悟似地一拍大腿,这不是环保电影,环保是噱头,这分明就是纯爱电影啊。
电影故事设定并不差,虽没什么大的高潮,但时不时会有小波动揪住你的神经。
整个影片的进度缓慢,甚至不少地方让人有“剪掉也没什么”的念头,但这正是纯爱电影的风格,慢慢的,让你细致入微的看每个角色情绪的变化,体会每个角色的心理活动,以有时间把自己换进电影里做遐想。
风景的制作算是精美了,色彩饱和,温暖,如重现陶潜的桃源地。
音乐是久负盛名的日本大师所作,不是特别熟悉,音乐感觉一般,不是热别贴切,也不是怎么烘托情绪,对于前期对此人的大肆宣扬,实在不敢苟同。
里面白鼠黑鼠的故事,不知是否看前听过太多的讨论,看时已没了惊喜感,它是每个角色们的爱情观的表达。
人物设定是三女一男,不算新颖,但除了女主角的两位美女倚着爱护植物动物的背景,各自按着自己的方式去表达爱,这样的隐蔽,还算是小有情趣。
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小个性,不脸谱化。
很多人觉得三位女性角色的感情交代不够清楚,或者说是刻画不够,我不大赞同。
江一燕这个角色,该是纯爱电影里必备的角色,而又刻画的十分仔细。
她无论化蝶前后为爱倾尽所有已经体现在她每个毛细血管,感情很充足,因为角色的单纯,也也不需要什么付出的理由,爱就是理由。
唯一不足的,只是最后为什么在心力憔悴决定不变回人后,又变回来了。
桂纶镁的笔墨最少,是因为角色自己也不确定的心意。
她犹如小妹妹(或者说本来就是一个妹妹的身份为陈坤接纳着)跟在心仪的人后面,悄悄地自以为神不知鬼不觉的关心着心仪的人。
在总是收不到心仪人的回馈后,开始怀疑自己的所作所为,以及一些决定。
于是,桂纶镁对于陈坤的,也许也称不上爱,可能是青春期涌动的一些对于成熟男子爱慕敬仰的情绪,以为是爱情,以为能够永远,却不敌自己年龄的增长,自己慢慢的成熟变迁。
而到了第三个女性角色梁咏琪出场,我找不到爱的痕迹,只是两个年龄经历视野都差不多的成年人之间的欲说还休、不点破的暧昧。
梁咏琪的一举一动都会勾起陈坤对江一燕的记忆,让人不禁会想会不会有新的故事,但始终陈坤对着梁咏琪彬彬有礼,因为心里装着的只有生死不明的女友,而梁咏琪也很聪明的不去试探,只是默默观察陈坤的一言一行。
借着工作的理由住进陈坤家里后,试图慢慢进入陈坤的生活,但看着一直绅士不说拒绝也不说好陈坤,知趣的又退了出来。
这里也看到了导演对于爱情的执着与尊重。
看着这几个角色,是不是想起自己什么时候的感情了。
初中或高中时喜欢的人,默默的观察好久,也傻傻的把自己的早餐悄悄地放在他(她)的桌子上,尽管知道最后早餐是给了恋人。
说起自己心上人何其恋人,他们是相恋多久,亦或是怎么通过重重阻挠,又或者是狗血的朋友的朋友的朋友介绍认识的,整个的经过,比书上的公式还记得清楚。
但最后随着升学、出国、搬家、转学等等等的意外,离了心上人,你在心中的感情还能持续多久?
多年后的同学会,你还敢去么,你还敢面对昔日美好的人的变化么。
再听到讲他(她)的生活你还感兴趣么,还会牵动你的神经么?
电影里的故事结束在陈坤和江一燕的重逢,我们不用去思考,便知道,桂纶镁七年后不会再回这个小岛,因为没了念想和动力;而梁咏琪,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继续做一个记者,时不时的再看到植物学家陈坤的消息,也只是淡淡一笑罢了。
话到此处,似乎感到前后的不一致了。
只是我觉得一部电影,不论再差,总能从不同的方面找到它的优点,一部佳作,不喜欢它的人,再怎么看也不会拍手。
肩上蝶不是好的作品,甚至在国产电影质量越来越高的大背景下,他显得太单薄,但作为一部干净的文艺片,它的人物具有张力,主题淡雅不深,适合小两口于午后,喝着清茶,依偎在影院慢慢观赏,消遣。
因为男女主角的牵挂与等待,就像是我们忽视已久的情侣间应有的默契与理解。
在浮躁的心中,注入一剂清泉,在溪水流长的故事中,静静带你找回曾经向往的最纯爱情。
出字幕时,工作人员就开了灯,关了荧屏,我无奈。
原来听老张说,重庆电影院的放映人员都必须是导演系的毕业生,作为深知一部电影是凝聚无数幕后工作人员的心血而这些幕后工作人员只有在字幕处闪现的人员,怎么能这么不给人家出现的机会。
转而,也忽的想通了制作方对于这部电影的恶劣处理。
制作方如此,何求观众能给与赞同?
除了放映厅,我伸伸懒腰,问一直未说话的朋友:如何?
友看我,眼眶微红:动人。
毫不讳言,[肩上蝶]确是暑期档以来糅合了最巨多的元素,它可以是笑话段子集合、环保教育、二维寓言动画、微观世界虫儿飞狂野周末版、奇幻魔幻设定风光纪录写真、生化灾难危机等等多不胜数。
只有“电影”,它不是,甚至不像。
一部电影,或者说,一个典型的电影剧作文本,是有一条主干的。
一般来说,主干是用事件(或者说矛盾冲突)推动的,如果没有足够的事件推动主干发展,主干就是一条软绵绵的小树条(有这种东西么....)。
所有旁支外节都是从这条大主干中延伸出去的,换言之,这些枝节虽然岔开,但最终的“根”都在主干上。
从巨作上说,枝节都是服务于主干的,而不是自成一块。
[肩上蝶]的这条主干,就是一条软绵绵的小树条。
男主角严国与三个女人的纠葛在电影中基本没有表现出来,严国在电影中的感情经历,就是一杯白开水,开头是这样结尾还是这样,中间几乎不带任何改变。
而这条主线在发展过程中,几乎没有出现什么剧作冲突,整个主线填塞的都是一个一个的小插曲,甚至要严重斟酌下这里用“发展”这个词是否妥当。
电影的剧情展开,明显是点在开场部分结尾月老所说的“三年后他对你的爱是否仍不改变”(原文忘了)上。
用上述的“事件观点”说,“改变”或“不改变”是要用事件触发的,在这里典型的商业文本上绝不能表现为“男主角在床上躺了3个月,于是顿悟”。
换句话说,男主角是否改变,看点基本可确定为他中间是否经受得了各种“诱惑”,这“诱惑”,同样是事件组成的。
但在[肩上蝶]中,主角基本没有受到诱惑,往大了说了,全片就两个事件构成了对男主角的“诱惑”,而处理起来还是极度淡化的。
桂纶镁童鞋在片中的形态基本保持为“黏着”,各种黏男猪,都以为开头的小“黏”是桂童鞋发动怪兽卡的前奏,没想到竟然就是全部了,末了桂童鞋的线也没有补完整。
GiGi的线虽然没有有了一个明确“诱惑点”,但还是一条不完整的线。
首先电影对于这个角色塑造得很不足(其实全片没有哪个角色合格地立了起来),既没有前史交代,好吧要说前史可以忽略那她也没有什么性格特点的表现,新闻记者的身份也只是引出了一个不可理喻的结尾。
这个角色的处理也是过客性质的,在银幕上的效果也是过眼云烟一般空白。
蝶的线更挫了,简直挫到极点了。
戏份上蝶姐认第二基本没有悬念,旁枝末节她则当之无愧是第一。
按说,男猪跟蝶姐虽然是人虫两界,电影作品里不大理会这个东西,他俩作为第一情侣,要是没有点交集那算啥?
但[肩上蝶]真的让你看到平行线的存在了,两者之间只有不带前因后果的动作交集,这些动作交集几乎也没有指向任何结果,哪怕是有动作发生,蝶姐一点回应都没有——有说这是小动物,没有表现反应不是很正常么?
一般来说的确,但电影里既然肯以蝶姐的动物视角带观众进入微观世界,而且还处理成会说话的,那为什么不加点反应动作或者态度表达呢?
在电影中每当切换到男猪视角时我们看到蝶姐各种围观跟尾,但一旦切换到蝶姐视角,我们则仿佛看不到一点蝶姐深爱男猪的行为,蝶姐视角基本在和各种不相干的小昆虫瞎扯。
化蝶三年,三年啊!
这么一波带走几乎不交代你伤得起么?
完全可以说连“肩上蝶”的意义,电影里都没有足够的交代。
其实把《你的肩膀上有蝴蝶吗》这种文章改成电影难度不小,这类文章往往看起来很带感,但一旦动手改为剧本则几乎等于重新创作。
以这段作例子:“蝴蝶伤心极了,接下来的几天,他常常会看到自己的爱人和那个男人到山上看日出、在海边送日落,曾经属于自己的一切,转瞬间主角都换成了另一个男人,而他自己除了偶尔能停落在她的肩膀上以外,竟什么都做不了。
”(摘自网络文章《你的肩膀上有蝴蝶吗》)这种就是典型的网络短文文本,这段真要在电影里照原文拍出来,那就是一段过场戏,没有重要事件发生。
问题是这种网络短文以剧本角度算基本都是过场戏,电影不可能是过场戏的堆积,重要场景必须依赖重要事件,如果例子段落要改成非过场戏,最起码要在看日出或者送日落时发生事件。
尴尬的是,“化蝶”这个设定让蝶姐(文章里是蝶君)除了围观之外几乎无事可做,在电影文本里没有行动的角色几乎等同于龙套或者重要“道具”,这对改编成电影造成不小的难度;可喜的是,张导改编的剧本里,蝶姐被拟人化处理,有了自己的视角,也有了自己的行为动作;杯具的是,蝶姐的行为动作几乎是与其它小昆虫的互动中触发的,换句话说,她在动物世界这个旁支中经历了一系列事件,可是在与男猪的互动上,依旧是接二连三的过场戏,以至结尾难以与前面形成因果关系。
[肩上蝶]的栽跟头,栽在了网络文本的“过场戏”特征上,因此哪怕它糅合了各种各样的元素,出来的效果也只是一个四不像,只是一个个小段子,只是连续的过场戏,它的主干和人物塑造都存在极大的缺陷,它是一部不太合格的电影。
唯二可赞的:一,在这么雷的片子里,动画特效合成居然没有雷点啊!
二,不说大的,幻想类题材的电影音乐创作久石让独步全亚洲不容置疑,可是为啥他老人家跟中国电影人合作的幻想类电影次次都这么挫啊……
这部感人至深的影片,在让我菊花一紧的同时,也不禁让我回忆起我的少年时代……那个时候我还很年轻,学校离家也就3分钟的路程,每天中午放学回家唯一做的事情就是边吃饭边看《东北一家人》。
通过这部电视剧,我认识了一个单纯美丽又善良的女性,那就是电视剧中主人公牛晓伟的妻子——朱婷婷。
她没有嫌弃牛晓伟是个小杀猪菜馆的老板,好吃懒做懒惰低能,不顾自己太姥姥的反对,毅然决然地嫁给了他。
从那时候起,我就觉得这个世界既是美好的,也是不公平的——再龌龊的男人也是有人要的。
正如我的太姥姥告诉我的那样——一个萝卜一个坑。
但可惜的是,这样一个美丽善良的女性在《东北一家人》之后再也难觅踪迹,仿佛人间蒸发一般,消失的无影无踪。
可是,就在今天,在伸手不见五指的电影院里,我又在大银幕上见到了你!
你没有了当年俏丽的面容,俨然一个饱经风霜的大妈!
你甚至没有一句台词,但我还是一眼就认出了你,你就是当年达达杀猪菜的朱婷婷。
于是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我在黑暗中颤抖不止。
所以我根本没有在意上杆子倒贴人家都不愿搭理她的桂纶镁,也没有关注比陈坤还高一头的梁咏琪,我的脑海中自始至终萦绕的都是你得倩影——当年三厂家属区达达杀猪菜的老板娘朱婷婷。
从那一刻起,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一直在想你这么多年是怎么过来的。
从外表上看你好像已守寡,又仿佛经历了改嫁,但你得笑容里透露出来的光芒告诉我你始终没有倒下!!!
有了你,我给这电影打了一星;又因为有了久石让的配乐和黑白老鼠的故事,我又给这电影加了一星。
我不在乎这故事到底有多扯淡多苍白,不在乎演员表演得有多死板多生硬,更忘记了这部电影出自导演过《笼民》的张之亮。
我自始至终都因为你的出现而激动兴奋(以至于去了三次厕所)。
在影片的结尾,在皆大欢喜的时刻,我的眼中再次噙满了泪水,我只想轻声问一句:朱婷婷,你忘了三厂家属院的牛晓伟了吗?
PS:朱婷婷在影片中和许绍雄大叔饰演一对,慌乱中抓了一把葵花种的那个
其中一颗星加给桂同学和黑白老鼠的故事!
老鼠的故事
蚱蜢和瓢蟲一對好基友!竟然最後還能腐一把!昆蟲們的對話好有趣,提醒要保護環境的題材也蠻有教育意義,拿著單反到處拍裝逼學術宅男什麽的正合我意了 XD。陳坤有一處演技蠻不錯,體現在最後女噴油回到身邊那段。沒有什麽久石讓、六千萬投資的深仇大恨,看得舒服就行,不過有蠻多鏡頭是太拖了。
总之还是可以的,没让我觉得浪费钱了。开始喜欢江一燕了。
该赶六一档吧。童话。好吧,画面还不错
真佩服我的毅力。。。我到底是带着多大的毅力看完这片子的啊
真的不知道导演要讲什么,是环保片还是爱情片,还是动画片?
我觉得蛮好的勒。
喜欢里面的画面,陈坤,我十年前的最爱。画面太美了
这是个童话。
这么多个妙人儿……是怎么搞出这么个怪胎的!
冲着GIG去的,越来越有味道了,黑白老鼠很感人,只有认真看,才能看出意味。I
没看完...
白老鼠和黑老鼠的故意可以加分,雖然桂綸鎂的角色顯得有點多餘。江一燕還是一樣的適文藝,卻無疑還是我喜歡的亮點
片子太拖沓。为了桂纶镁,为了化蝶的传说,为了不知是爱情片还是科幻片还是动画片的缘故,给四颗星
我愣是没有看懂这部电影,是玄幻片么……
今天看了《肩上蝶》,原本以为是文艺片,看了才发现是爱情片。当我接受它是一部爱情片,发现原来是一部奇幻片。当我接受它是一部奇幻片,发现原来还是一部动画片。当我终于有了心态看动画片时,发现这还是一部保护环境科普宣传片。
又臭又长,弱智的剧情、蹩脚的幽默、肤浅的表演、廉价的特效,一部幼稚的环保宣传片。
是魔幻片好么,这么美的风景,这么好听的音乐
冲着坤儿不忍给两星(-┍)小耗子动画还挺可爱的。。不过我一直脑补的是两只公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