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目前的电影市场感觉还是拼不赢国外的。
国内不少电影投资巨大却没什么看点。
我也是去参加电影节知道这部影片的,虽然没看,但是兴趣还是挺大的。
据说投资不多,但是正能量满满!
小成本电影史最考验导演和团队功力的了,如果是一类似《疯狂的石头》的低成本喜剧电影那将又会是中国电影史的新的一笔了。
看好!
如果上了院线也会去看的!
从电影解说过来的,之前已经看过《孙子从美国来》和《我的团长我的团》,对罗京民有一种接地气的好感,陕西的油泼面吃着更是起劲,让人看着眼馋。
电影剧情看着也不是那么的夸张,就是身边的平凡的你我他身上发生的事情。
罗京民饰演的是一个有着浪漫主义情怀的父亲,职业是收破烂的,日常夸下海口说自己怎么怎么地,其实在我看来这是一种裹着外包装的,对儿子的鼓励。
儿子已经老大不小了,日常自卑不爱说话,羞于见人,更不要说工作、结婚生子有自己的事业跟家庭了。
老子日常为儿子考虑将来,儿子乖顺的同时也有自己的算盘,他喜欢那个洗头妹,每天晚上没事了就去店里坐坐,看自己随手能帮上点什么。
其实我觉得这里给泡面加个卤蛋的细节挺好的,穷人家的孩子谈恋爱从来不是说你想要什么,而是我能给你什么。
我把我能给的都给你,希望你能喜欢我。
孙波载着洗头妹去商场逛街,看到价签不合适,回头望那一眼,甚至一直惦记着这件事,回头有钱了又找过来,这就是对你最深沉的爱了。
罗京民对儿子的爱表现得很直接,给找工作,给安排相亲,工作上赶着求人家收留,相亲陪笑脸。
其实是造化弄人,社会上本来就存在鄙视链,健全人看不上残疾人,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试用却没工资,在儿子看来是莫大的侮辱。
接受父亲安排的相亲而自己喜欢的人却得不到父亲的认可,相亲时候儿子也没给相亲对象好脸色看,这世上的事,就是一环扣一环,一件接着一件。
这是一个充满心酸又满满浪漫温情的故事,这是一部让人在欢笑中感受悲伤的喜剧。
在象征团圆的元宵节,以父子情为题材的励志喜剧《全能囧爸》来的正是时候。
影片讲述了一位乐观的农民老爸李国富,带着有听力和语言障碍的儿子李发群来到西安,白天干着收废品的买卖,晚上给广场舞队吹唢呐,生活在城市的最底层,他却始终没有放弃要“活得牛X”的信念。
为了要让叛逆期的儿子也建立这种信念,他一步一步逆流而上。
被警察误捉,更让警察怎么给带来的怎么给送回去;给儿子找工作,骑着自行车死磕快递公司经理的小轿车,为了让儿子不再自卑,他拎着唢呐参加了电视选秀,唱起了摇滚乐,一幕一幕,点点滴滴,感人至深。
李家父子的生活中极尽艰辛,董春泽导演却没有刻意的营造悲伤,而是尽力的还原生活本身的质感和戏剧感,并通过人物的性格和身份特点,制造出大量源于真实的喜感和笑点,使影片始终在悲与喜之间交替进行,带给观众一种内心的喜剧感受。
影片的笑料很多,李家父子与胖姑娘的相亲,“他婶”对李国富的“明送”秋波,都有不俗的笑果,难得的是,就连吃面、走路、聊天、唱歌,这些生活中习以为常的桥段,都被演员们不着痕迹的表演赋予了浓浓的喜感。
伶牙俐齿热心肠偶尔也会有点害羞的广场舞大妈,一身风尘味但却不堕落的洗头妹,朴实善良的老邻居,以及市侩外表下有颗善心的经理,还有那些粗声粗气的社会大哥,这些鲜活的角色,共同组成了西安市井群像。
就像是一个一个我们在街头巷尾所遇见的寻常路人,全都没有演戏的感觉,却让强烈的戏剧性扑面而来。
曾在很多影视作品中甘当绿叶的罗京民老师这一次领衔出镜,展现了戏骨级的塑造能力,演活了一个沧桑老迈但人老心未老的老头,用荒诞滑稽又逗比的行为,凝聚成如山的父爱,沉重而又值得依赖。
去年,《全能囧爸》获得2014年第七届新人电影节最佳导演奖和最佳男演员奖,并受邀法国昂热电影节参展,在当地的四百击影院展映时,热情的法国观众在影院排起了长龙,分享了电影中的欢乐和感动,回报以热情的掌声和赞誉。
这样的现象,证明了好的电影没有国界。
叫好容易叫座难,是现实主义影片难以突破的魔咒,这样的局面需要所有创作者和观众一起努力,才能让好电影得到应有的生存空间,在中国,其实并不缺少现实主义的力度之作,可是很多观众往往都被华丽的包装夺走眼球,越来越少人会关注这些真正扎根生活,作风简朴的电影,除了《白日焰火》这样具有类型元素和明星阵容的电影,大多数现实题材都像《钢的琴》《郎在对门唱山歌》《万箭穿心》《美姐》一样,被湮没在市场的浪潮中。
因题材和卡司有限,可以预见,《全能囧爸》很难有成功的票房,也很难有更多的关注,但这部电影一定会触动很多人的心灵,比起那些花俏但不走心的速食电影,它的价值绝不局限于眼前。
很开心的看到,还有《全能囧爸》这样的电影,又一次在功利当道的大银幕上亮出现实主义的浪漫之光,就像片中李家父子骑着电三轮在夜里西安冷冰的大街上顽强的前行,渐行渐远,直至欢快的奔跑起来,就像结尾处李老爹终于站上舞台,打响自制的架子鼓唱响《光明》,发自内心的坚持和乐观,让那个背景变得无比高大,又无比暖心。
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牛X。
李国富说:“我就是想着让俺娃后半生,活的牛脾”。
破烂王李国富,有一个儿子叫平娃,是个聋哑人,虽然戴了助听器,嘴巴也能勉强说一些话,但口齿不清,对于正常的交际和生活都有很大障碍。
平娃跟着他爸从农村来到城市,虽然李国富只是个老农民,但是心眼儿活,办法多,人情世故精通,脸皮也厚,他跟平娃租了一间破旧的平房住着,白天摆摊修电动车、收破烂,晚上就跟着一群广场舞老头老太太玩玩乐器,吹吹唢呐。
他的唢呐吹的,那可是一顶一的好。
李国富这人,别看他穷,但是好吹牛、要面子。
电影刚一开场,因为一场误会,他跟平娃被抓进了警察局,他当时就跟儿子打包票,“他咋把咱们拉来的,咋把咱们送回去”。
后来在他的恳求下,警察同志真的开着警车把他送了回去,路上他还抖了个激灵“拐”了人家警察的一副墨镜,自己戴上臭美,在后视镜里照了照,还自己夸自己“哎呀,帅的很”。
等车开到他家那条街时,故意把头从车窗里探出来,跟街坊邻居吹牛说:“帮警察办了个案子,人家用专车把我们送回来了。
”到家后李国富又问儿子:“平娃啊,咱们今天是坐的警车回来的,你说咱爷俩牛脾不。
”但是平娃却不像他爹,明明是被手铐铐进局子,还被警察给打伤了,却能洋洋自得,觉得自己牛脾,平娃感受到的只是穷人、农民,还有他作为一个聋哑人的无力、无助与自卑。
这个时候的平娃,不认可李国富的处世之道,在他眼里,他爸只知道吹牛。
李国富虽然没有大本事,但是在自己的小圈子里特别吃的开,别人都喊他“富哥”,就连一起跳舞的拆迁户富婆都倒追他。
他找了各种门路帮平娃寻摸工作,但由于平娃听力和语言上的障碍,每次都做不长久,平娃的性格内向、自卑,在人群中也总觉得自己矮别人一头。
这人一自卑,一觉得自己不行,认为别人瞧不起自己,那就什么事情都做不好了,因为他从心底里就觉得“我不如别人,我没别人做的好。
”但是李国富不服,他就不信自己儿子这辈子牛脾不起来,他就不信自己儿子比那些健全的人差在哪。
修车的时候,他留心给儿子打听着工作的事情,终于被他打听到一个不需要文化、不需要文凭,认字就能干,还给发衣服和鞋子,一个月能赚到三四千块钱的快递工作。
当他回家把这个事情跟平娃说了,平娃的第一反应不是开心,不是觉得机会来了,而是无奈的说了一句:人家能要我吗!
李国富又一次拍着胸脯跟儿子保证:我看这事儿一定能成!
李国富穿上西装,拎着礼物去找了快递公司领导,结果被人家领导给推了出来,平娃看那情形,直接就掉头跑了,他觉得丢脸。
越是自卑的人,对于别人的嫌弃就越敏感,他已经被世人的冷漠、嫌弃给打败了,他跟李国富说:“人家不会要我这样的,我都跟你说了你不信,偏偏要去丢人。
”
在电视剧《三叉戟》里大棍子说了一句我特别认同的话“成熟,就是学会认怂”,但是在李国富身上我又明白了,成熟,是学会了认怂,但又永远不怂。
认怂,是李国富为了给儿子找工作,他可以低头哈腰的去求人,别人拒绝他、给他冷眼,他也不在乎,因为他知道,这是该认怂的时候,你求人办事儿,当然得装孙子。
但是他的内心是不怂的,他的头永远昂的高高的。
就像他后来拍着胸脯跟快递公司领导保证:“我儿子的情况确实有点儿特殊,但是咱们这个工作我觉得他肯定能干好。
”就像后来儿子因为没有拿到试用期的工资而大受打击时,他对儿子说:“咱是农民没错,农民不比别人矮一小截截,就你爹学的这点小调调,走到哪儿人家都高看我一眼。
”
就像后来为了鼓励儿子,他敢跟儿子赌咒发誓:“你爹要是上不了这个黑匣匣,我就把这唢呐砸了。
” 我最佩服李国富的地方就在这里,作为一个贫穷,没什么文化,又有一个聋哑儿子的老农民,他的一生,一定是不平顺的,他遭受的冷眼和困境绝对不比儿子少,但是他能永远乐观,永远相信自己的力量,永远自尊自傲,永远热爱生活又心怀希望。
李国富带着唢呐参加了一个节目的海选,并成功入围,他像自己对儿子承诺的那样,把破烂架子鼓、电子琴、唢呐都一起搬到了黑匣匣(电视)里。
当平娃看到自己那个一贯只会吹牛的爹,真的在电视里表演起了大合奏,一边打着架子鼓,一边弹着电子琴,一边吹唢呐,一边用沙哑苍老的嗓音唱着《光明》,他惊呆了。
当他看到台下那么多观众在挥舞着荧光棒,为他爸加油呐喊,当他看到连评委都站起来为他爸鼓掌,他终于,有生以来第一次,发自内心,掷地有声、铿锵有力地对他爸喊了一声“牛脾”。
他终于信了,他爸不只是吹牛,他们的未来可以活的“牛脾”。
就像《光明》这首歌里唱的:也许迷途的惆怅会折碎我的脚步可我相信未来会给我一双梦想的翅膀虽然失败的苦痛已让我遍体鳞伤可我坚信光明就在远方我用翅膀掀起那天边的排浪我用身躯托起那血红的太阳就在这刺骨而凛冽的大风中你会听到我赞美未来的呼喊而李国富嘴里一直念叨的“牛脾”二字,并不是要儿子多么的出人头地,也并不是要儿子将来有啥大发展,他要的是让儿子抬起头来做人,要活的有尊严,不因自己是农民,有残疾,就认定自己矮人一头,低人一等。
他希望儿子明白:只要你的内心觉得自己是“牛脾”的,就没有人能看扁你,只要你自己是自尊自傲的,就永远不会低人一等。
-作者-柒月暖阳,以一朵花的姿态行走,穿越季节轮回,在无声中不颓废,不失色,花开成景,花落成诗,已出版《以一朵花的姿态行走》。
微博@柒月暖阳,个人公众号:柒月暖阳,私人微信qyny0704
这是第二次看这部名字很囧的电影了,两次看感觉有些不一样.1.以前觉得儿子很不懂事,条件那么好的相亲对象为什么不愿意。
娶了是不是能改变狗屎一样的生活。
这次觉得,如果自己还年轻一样会选择自己喜欢的,与财富无关,是年轻该有的样子。
2.以前觉得儿子有一种扭曲了的自尊心,现在看来,这也许是我们坚守的,或许已经丢掉了的底线。
这种自尊心给了沉重的生活最后一点活下去勇气。
3.儿子对父亲的态度,贫穷困难都可以相互取暖。
对父亲很多的不理解,这也是我现在回过头看,自己父亲的爱是如此的深层。
越过瓦楞屋脊,夜空中呈现出是一座通体灯火辉煌、梦幻般的庙宇建筑,从这个角度看,恰似悬置于天空之中,似远且近,正如生活的理想或理想的生活。
而瓦楞屋脊的所在,却是一处破烂收购站的大院,一圈房屋住着许多户收破烂为生的人,这其中,就有一对过着贫苦生活的父子。
父亲50多岁,满脸沧桑,儿子25岁,半聋半哑。
儿子虽然有生理缺陷,带着助听器,说话含混不清,但是脑子并不笨,并且长的十分英俊,父亲不想让儿子一直跟着自己收破烂,而是想让他能够去找正式的工作,过上更好的生活。
为此,父亲充分发挥底层人民的睿智和勇气,竭尽全力地寻找和利用一切机会,为儿子创造条件和施加好的影响。
影片中儿子的衣装打扮像极了一个白领,无疑是父亲刻意为其打扮的结果,反映出的是父亲内心对儿子的期望。
但是由于儿子在内心深处却有着极度的自卑,以及对自身缺陷的过分敏感,即使在听清别人说话时也不去听,更不去说,即使在面对自己喜欢的人面前,也只是默默地看电视、帮忙打下手,而不说一句话,只有在父亲面前会回答一下问话。
工作换了十几个,仅仅因为别人的嘲笑和过分的自尊就会在一气之下辞职。
在面试快递员岗位失败后,父亲安慰孩子,说主要是自己送礼时机不对才没有成功时,儿子说:“我说过人家不能要我这样的,你非不听,偏要去丢人”、“咱这样的人,我又是个这,就是在农村,也只能种地,来到城市里,也只能捡破烂,能有啥大发展?
”可见,在儿子心里,命运已经注定了。
所以父亲首先是自己鼓足生活的勇气,乐观积极地生活着,努力地融入社会,以谋求更多的机会和改变的可能性。
父亲善于苦中作乐,收入微薄做的打卤面却看上去让人垂涎欲滴,父子俩吃饭有滋有味;借助收破烂的优势,他在家里摆满了模特用于挂衣服,天天晚上练习唢呐、架子鼓、唱歌。
正是吹唢呐使得他成为了附近老年人广场舞伴奏团队的主角,融入进老年群体,认识了刘婶,得以有人给儿子介绍对象,还一不小心给自己创造了收获爱情的机会。
父亲在邻居面前十分要面子,注重形象,为的就是让儿子别自卑,别有不好的声誉,避免儿子自我定位的僵化和固化。
影片一开始,父亲拒绝了警察给予的因误抓补偿的钱,却要求警察把父子两个送回去,为的就是让邻居知道:他们不仅不是犯错被抓,而是去“帮警察破了个案”。
在警察关心父亲被误抓时的划伤时,父亲十分大度“小伤不碍事”,却在看到警察个人的墨镜很好时,委婉的讨要了来,并在邻居面前显摆牌子是“雷朋”的。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父亲和儿子同样的性格,对生活彻底失去了希望和活力,他们两个必然像老鼠一样的生活,逃避现实,躲避别人,像老鼠一样苟且,一潭死水般的活着。
在影片最后,为了进一步鼓励儿子、证明“咱也不差”,自认为吹拉弹唱很“牛X”的父亲参加了才艺选秀节目的海选,最终成功地上了电视,那喧嚣的场面,感染了儿子,他情不自禁地、清晰地喊出“牛X”。
这个父亲所作的一切,再苦再累也要让儿子过上好的生活,包括物质上和精神上。
在影片中父亲与拆迁富婆刘婶的对话中,我们知道了父亲对儿子的愧疚和责任感沉重的缘由:儿子小时候耳朵本来有可能是治好的,但是被耽误了。
正是深沉的父爱和沉重的责任感,使得父亲有着苦中作乐的精神,因为在父亲的内心深处,当年无意或意外造成的灾难是如此的不应该,他必须来扭转这样一个局面,给予儿子本来就应该有的幸福生活。
生活,永远有另一种可能性。
父子俩下一步情况会怎样,生活会发展到什么程度,父子俩的爱情都成功了吗?
这都是留给观众的留白。
就影片本身想要传递的东西来说,那些后果已经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父亲的不屈不挠终于鼓舞了儿子,只要儿子也鼓起生活的勇气,再大的困境、再多的苦难都只能是他们实现生活理想的铺路石。
作为一部小成本电影能拍成这样,已然是不错了。
老爸很全能,很囧,但更多的是边缘,是挣扎,是不停歇。
用很老的梗,拍不出新花样,但拍得出真心真意。
但既是小成本电影,又何必取一个如此商业化的片名。
在当下的中国影坛,光有这样的片名是完全不会对票房有任何帮助的。
与其这样当初影片不如模仿娄烨的《推拿》,将影片叫做父与子,或父亲,或洗头。
这种类型的电影在当下注定与票房无缘,博得好口碑,才是应该努力的方向。
电影《推拿》的海报上不是也说了吗,“即使散客也要做”。
即使只有一点点受众,一点点票房,只要拍出了想要的,想表达的,那也就够了。
中国的电影市场是一片沃土,电影票房就像一颗摇钱树,小成本电影的每一次灌溉,只能得到它的几片金叶子,但好的口碑就像是好的养料,能让金苹果发育的很大。
当它积累到足够大时,给一个契机,它自然就会落下。
就像电影《泰囧》一样,没有《人囧》的好口碑,没有徐峥、王宝、黄渤等人之前所拍摄的小成本电影的成功,哪能有《泰囧》的成功。
说到底小成本电影需要的不是钱,而是人心。
好感动的温情电影,虽然是以西安为背景,但是这应该就是中国北方农村或者城市的边缘的故事.电影的场景对于在农村长大的我来讲是那么亲切和熟悉,捡破烂的为生的老大爷,打扮时髦的理发妹的小理发店,仿佛就是我小时候村里的印象,讲述着平凡的故事,不平凡的生活和梦想. 农村会有这样或那样的残疾人,那时候没有专门的救助,他们的父母都希望培养他们一技之长养活自己.所以,小时候见过瘸腿的补鞋匠,修电视的哑巴,只有一只胳膊的小卖铺老板,那个时候不觉得他们有什么不一样,现在回想起来他们才是最值得敬佩的人吧. 这应该就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真正的艺术,影片中的老汉执着,乐观,臭显摆,全能可爱,让人觉得正能量和温暖。
但又让人觉得生活中真的有这么一个人,最后老汉在电视上唱着汪峰的《光明》,经历生活的沧桑才会唱出的撕心裂肺,经历过苦难才会唱出的呐喊,一下子就想起了春晚舞台上的旭日阳刚。
五星,平凡人的故事,这个故事的一切都是那么的合理,当然除了最后的演唱稍微有一点励志和激励人之外,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个很普通的平凡的爸爸与自己有听力障碍的儿子之间的故事。
我不知道这么好的片子为什么在豆瓣只有6.9分,里面的父亲的形象和儿子的形象,在我的脑海中无数次与现实世界中重合,虽然是部轻喜剧,但这里根本就没有什么刻意的笑料,有的全部都是平淡和真诚。
故事里的每一个人物都描绘的有声有色,不止是父子俩,还有送墨镜给爸爸的警察,给儿子补发工资的经理。
以及那个长得不怎么漂亮,有点胖胖的妹子,和那个碰坏了保险杠坐在一边抽烟的哥们儿,每个人的表情都有灵魂在里面。
这个故事本身就是属于社会底层的那一群人,其实他们并不幸福,在电影里他们也都是卑微而辛苦,但这部片子里并没有透露出阴暗的一面,反而在不断地努力,挣扎。
最后,当我真的看到爸爸为了儿子而踏上舞台的时候,其实已经很逼近我的泪点了,海选的舞台上,头顶的灯光淹没了爸爸的脸,他想要为儿子做点什么,却始终无能为力,这就是世界,我以为这会是一个黑暗的结局,那个有好感的女孩子也将离开,而爸爸不知道评委的婉转,回到家依然打着鼓,无力的敲击着自己和儿子的耳膜,盼望着那一丝的光芒故事要结束了,如果让我这个自称要成为小说王的菜鸟写手来写的话。
可是,人家编剧不是菜鸟,他告诉你,只要你去做,就有可能,告诉你,只要坚持,就有希望。
虽然和电影的主旨不一样,但说实话,扭曲最后一段对我的意义反而最大,只要你愿意尝试,你就有机会。
只要你能够坚持,你就有机会。
世界很大,很荒凉,所以在这里想要奔跑的话,得怀着光。
艺术带来的希望只能是虚妄,现实总是无尽的绝望。
父爱在这个本是充满绝望的阶级社会拼命为儿子创造希望。
但是现实往往与电影情节相反,这个艺术家老父亲不具有普适性,代表不了广大劳苦群众,海选也不存在那么多奇迹,老板也并非都是好心,车祸也不会随意让你跑掉,饭店老板的女儿也不会找你,发廊女也有自己的追求,误判的冤案屡见不鲜……现实就是无尽的绝望。
最后的光明唱得不错,比汪峰唱的好好几倍~给你两颗星!~牛逼!
这个电影告诉我们就算再弱小,只要朝着目标去努力,那么总有成功的一天。有点太励志了。
感觉像是长的音乐MTV,通过不同的歌曲来链接支离破碎的片段,还有结尾的光明是在替汪峰背书吗?
现实主义题材,简单含蓄,纯靠演技的表演和精湛的故事演绎。
老头没文化没有钱,但却传输给儿子正确的价值观。这比钱来的更实在
还可以吧,剧本太弱了些,客观点说心里分值是两星半。6.0
陕西话的台词,勉强听懂。
很亲民,平淡的感觉
。。。?
质量还可以,7.8太高了,瑜不掩瑕,平衡一下
三星半吧 打发时间还是可以的
一星党滚粗
挺好的片子,被片名拖累了
不评了,没意义,两星其中之一给罗京民,另一颗给我自己,我居然中途没放弃的看完了。
老一代的思想,没有人情寸步难行,哪里哪里都要先找熟人。我承认太接地气了,但是一些腐朽没落的思想就该让他烂掉。自卑的人不是因为来自哪里而自卑,而是自己都瞧不起自己!为什么会因为是农民而觉得矮人一截?毛病!优酷弹幕里真的不堪入目,对女生的身体评头论足的。罗京民,实实在在的演员啊
牛x。这么好的片子居然没宣传,没票房。
爹还行 马飞好评
冲着片名里的“爸”字来的,小众电影不能期望太高,野百合也有春天。
真是好喜欢如此浪漫温情的片子,还有着地域性的文化,真好真好
挺接地气的电影,父与子的演技也都挺牛❌,唯一不爽的就是弱爆的片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