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永昌的风格似乎就是僵化,可能要修炼到老杜的沉郁还需要蓄势和磨礪,不过可以看得出他的用心和努力。
特别是警匪题材拍到这个地步,新意才是最关键的卖点。
单纯的猫鼠博弈到《无间道》基本上逼近极致,所以现在的路子是从警察内部挖掘,路子还是自我修正的路子,但是手法则更加趋於理性。
《警例》是从警察殴打犯罪嫌疑人的一段视频开始的,末尾回归到手机拍摄的近景特写,结构上严丝合缝,呼应得恰到好处,更重要的是看清是谁已经不重要了,高层很清楚这些警察的两难境遇,睁一隻眼闭一隻眼,算了。
片中脸熟的人,除了铁三角任达华、邵美琪和林雪之外,还有《疯狂的石头》里“我顶你个肺”的杀手,以及《天龙八部》中的鳩摩智,正是这二人的矛盾冲突,让单纯的警匪对决出现了新的线索,那就是警察之间的压力转嫁与解套。
看到《PTU同袍》时,也感觉罗永昌在努力用“敌我矛盾”与“人民内部矛盾”两条线来讲故事,这或许是他僵化风格之外的另一特点。
颇闷。
但在同样闷的夜晚看来,淡而有味。
叙事很含蓄,却又不是高高在上故布疑阵,只是水到渠成点到即止。
已开始,从警察打人的那段视频里虽然看不出是谁,但监查组问话的顺序前两个是官阶大小,第三个叫到森,森的态度极其平静,这种表现看到后面就能对上原因。
端倪出现在外出巡查时,上级梁分派的任务内容,和玫主动提出要和森分队,之后森带队共三人,这时已经可以大致猜到打人的是谁了。
监查组的步步紧逼和警察队伍的消极配合,表面上体现了两种情感,底下可能涉及体制等问题,但那些复杂的东西未必是本片的重点。
本片的看点,我欣赏的,仍是人与人的关系,尽力而为,但不勉强,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分”,他们在自己限定的位置上做了能做的事,只能如此,却也算得上是最好的选择。
如打人的森的一队希望比监查组早一点找到被打的人,玫找到了,在交给上级前争取到羁押他的一段时间,并告诉森。
森则为了找到情绪不稳的八,避免八冲动造成恶果,因此延误时机。
梁为八争取权益,未果,八怪罪他,意图攻击他,八受伤后他最终没有说破。
到最后,高层开会研究,声称要严肃处理自己辖区下打人警官的那位,肯定不是出于本心,不过是讨个台阶下,大事化了。
这片子不血腥、不华丽、不悬疑、不刺激,但值得品味。
杜琪峰和银河映像都被一定程度地神化了,我是怀着一点拜神的心情开始看这部片。
很低调的故事,很克制的故事,前半段甚至有一点沉闷,几次想转台,故事却有点味道出来了。
不能不赞杜棋峰的片子角度比较特别,确实关心到比较人文和生活的一些东西。
比起那些惊险刺激的,似乎不那么激动人心,回味起来却总有余香。
孖八原本是个普通规矩的警察,不是因为申报自己的欠债,命运也不会把他推到如此边缘。
说到底命运是什么东西,是性格铸就,是那一时那一刻对那件事的一个反应,自然而然发展的,不可回头,但可以转弯。
孖八就那样几乎走上绝路,又神奇地从峰回路转。
影片里的人物和关系都比较真实,每个人有自己的利益和过失。
小错不是错,在规矩和条例面前,人的行为更灵活,但是牵涉到原则问题就不行。
森希望先阻止孖八再缴枪,但总是要缴枪;为了自己的债,小案子,肥棠可以帮罪犯盖着,最后在生死大义的面前,他还是选择了良心的一边,准确地说不能对不起自己警察的职责。
罗永昌导演,杜琪峰监制,“银河映像”又出精品。
就好像一说到“吉卜力工作室”,人们就想到宫崎骏。
杜琪峰似乎就是“银河映像”的代名词,但是通过这部戏,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银河映像”不完全属于杜琪峰一人,更应该有信心,“银河映像”会在将来冒出更多“非杜式”的精品。
说归说,杜佬的确为“银河映像”,甚至是香港警匪片树立了一种特定的黑色冷峻风格,人性的正反面,宿命的巧合,都无一例外地出现在“银河映像”的每部作品之中。
在罗永昌这第四部作品中,将警察作为国家机器的特殊身份所背负的两难问题摊在台面进行了一次解剖。
一方面是除暴安良的利器,一方面又要恪守各种名目繁多的警例条框,不得雷池越境,不然就要伤敌500,自损1000。
套用好久不见的蜘蛛人的那句名言——权力越大,责任越大。
警察无法做到百分百好人,they're just doing their job. 警察唔易做,仆你母条街。
在适当的时候做适当的事就行啦~
孖八心灰意冷后的行为太过平铺直叙了,后半段既然缺少戏剧冲突,就显得拖沓了,镜头也欠丰富,弄得最露脸的是警局的天台,反反复复,爬了又爬,每个犄角旮旯都拍到了,呵呵:)另外重案组的林雪最后应该漏个脸嘛:D
我刚开始不明白警例是什么,就看了个大标题《机动部队》,以为是我喜欢的特种部队题材的香港枪战片,看完了才发现被骗了,整部电影只有最后一刻大家站在坏人面前朝他开了几枪,其他时候都不用拿枪出来的,而且香港的机动部队原来不是特种部队,只不过是相当于我们这里的派出所民警而已。
下面我开始剧透。
故事的主要人物是警队里的四个关系很好的警察,然后分为两条剧情,一条是任达华为首的其中三个警察在巷子里打人被监控摄影机拍下来了,不过看不清楚他们仨的脸,一个相当于我们这里纪委的机构想找到那个被打的人来做人证革他们仨的职,而李国麟扮演的另外那一个警察因为欠债有可能要被交枪革职,他自己想不通就一直不愿意交枪。
因为看这部电影以前我看了《电锯惊魂4》,极大地锻炼了我猜剧情的能力,所以我看到这里以为任达华他们仨会出卖李国麟,用李国麟的枪杀掉那个被打的人来灭口,再嫁祸给李国麟,就在我沾沾自喜以为剧情就是这么老套的时候,编剧怒了,身为一个从小在中国长大的中国人,他不需要体验生活,他用血淋淋的结局活生生地告诉我——没有最老套,只有更老套!
任达华不是要嫁祸给李国麟,他们找李国麟只是为了给予他心灵辅导,他们找这个被打的人只是为了和他商量商量看看能不能不告发他们仨了——多么的和谐啊!
经典大片看多了,突然回首看一部普通中国电影,一下高估了它的水准。
《机动部队之XX》这一系列电视电影不是正统的《PTU》续集,制作也没有正式电影那般精良,就重要性来说也就是《PTU》的番外篇,保留了主要人物阿森(任达华饰)、阿May(邵美琪饰)、肥棠(林雪饰),故事线索虽然没有《PTU》般复杂丰富,但影片风格却是有着传承,银河制作的凌厉风格加上杜琪峰担当兼职,让这一系列还是颇有可看性,而对于我这一银河拥趸更是不能错过。
《机动部队之警例》的主题关乎一个“寻”字,这次寻的是人,不过叙述的线索就比寻枪那夜逊色不少了,而且感觉本来就时间过于纠结于孖八的心理刻画,影片紧张感不足,不过考虑到毕竟是电视电影的制作档次,那也就不苛求效果了,有个风格的延续已属满意,总好过聚焦机动部队的TVB剧,冗长而空洞。
个人觉得情节比PTU要好,逻辑上也更清楚一些。
开始就是小队3人后巷殴打犯人被拍下,投诉科跟进调查,双方围绕着关键证人大麻成展开猫叔游戏。
警队内部有着普世价值,对PTU伙计是能帮就帮,对投诉科是能拖就拖(反黑组东哥带投诉科去找大麻成大佬,结果大佬喷投诉科枪都不带一段很爽)。
另一条线则是一直规规矩矩的孖八,因为负债申报结果被要求调文职,心生怨气一度想朝上司开枪,而实际上上司甚至越级帮他申请了最好的条件。
期间,孖八追和大麻成交易的对象甚至倒在水池里,3人组也因为找他错过了和大麻成面谈的机会。
而最后却因反黑沙展欠了高利贷,被大麻成抢枪逃脱,还在天台劫持了也躲在天台的孖八,这时孖八选择奋身一博,身中一枪,大麻成也被现场击毙。
结尾投诉科因犯人被击毙停止调查,大家看似平安无事,但实际上警队高层又拿到了另外一条片子,直接拍到了当晚殴打的正面照,但高层选择理解销毁了档案。
可见,看见的甚至经历的都未必是全貌,还是要多观察多理解,不要意气用事。
身在广州,毅然有香港味道 两条故事主线 警察与枪 (警察的力量与 匪与声誉(阿成拿刀捅大B,实则为了声誉?
) 不简单但不混乱, 反映不少问题 警员债务问题 前线警员压力 (歧视内部调查科 这个更加表象吧) 说白了 这些是现代人都会面对的问题。
PTU2把我们的社会角色换了PTU部队 然后用的是港片最擅于操作的警匪片模式, 最后表现出来的却是债务、工作压力、时间少(片中许多提示还剩下XX分钟对白,实实在在地体现了时间精贵的港人价值观)的这些每一个现代人都会遇到的问题
《PTU》是寻枪,《警例》是寻人早在2003年《PTU》公映的时候,杜琪峰便说这是一部“个人作品”,6年之后,杜琪峰忙着《撕票》,把包袱扔给了替补队员罗永昌。
这已经是杜大炮第二次拿续集甩包袱了,上回是《暗战》,那次是罗永昌初执导筒,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暗战二》更像是被催熟的一个早产儿,支离破碎,七荤八素。
《警例》似乎不是正派的《PTU》续集,它不是《同胞》,所以没有那种重装上阵;《绝路》和《人性》交与了刘国昌与吴耀汉,不久之后便会浮出水面。
影片具有明显的松紧,一上来就是警署开会讨论机动部队殴人的问题,上头立即交代下去,严肃彻查,不但逐个进行了盘问,而且派投诉科予以监察。
机动部队正式领命开始大搜查,一场围绕正义与邪恶、冷静与疯狂的围捕正式展开。
《PTU》是寻枪之夜,《警例》是寻人的日与夜,他们涉及的深处,都是警界伦理问题。
职业与操守一开始在警署盘问的时候,任达华三人小组撒了谎,原因很简单,说实话就会被撤职查办,香港的治安条件一直不大好,警察也很难做,只因为警例太多、规矩太杂。
犯人在失去抵抗力之后是不能被殴的,不然他们就会争吵着去验伤,如果不幸被闭路电视记下,那就等着被起诉得了,导演很聪明的让人物担负起随时会被揭穿底牌的压力,制造出一种波澜不惊的悬念效果。
PTU在不断的查街寻人,被寻者正是被三人小组殴过的那个毒贩,扫荡经过夜总会之时,小队长对正在行房的黑帮小弟施以酷刑,冰冻下身、折断手指,只是因为在桌上发现了大麻。
警察在抓不到把柄的前提下是不敢随便动手的,一旦有了底牌,便可以肆无忌惮,小队长急于抓到大麻成避免自己被揭穿,仔八却因为债务外漏被调职,肥棠欠黑帮债务而选择包庇,警官为训导手下铁面无私,一张紧绷的关系网也在同伴之间成形。
《PTU》里的机动部队夜巡是为了林雪找枪,《警例》中的大搜查是为了寻找被打之人,事情在傍晚之前发生了变故,仔八在围捕毒贩之时旧病又犯,被闻讯前来的长官打发回警局缴枪彻查,之后的仔八消失了,小队长冒着被指认彻查的危险回居抢救同伴,自然是铁肩扛道义;警官虽然铁面示人,也有柔肠的一面,转身而去就为自己的下属争执开脱起来;林雪是欠了高利贷的,对伤人的小事可以友情相助,对于杀人大案则豪不含糊。
导演在这些关系中突出了警察处事的两难境地:究竟该不该执法,该如何执法,执法的尺度又应该是如何,人情和道义的关系应该怎么摆,警例应不应该彻底执行。
这一切都牵扯到警察本身的操守问题,然而笔锋一转又给我们一个暗示:机动部队似乎是机械的,人却是有人情冷暖,警例是有明码条文的,处事却不能全盘遵循,所谓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警察是国家机器,却也是人,他们的骨子里一样有七情六欲。
心魔与救赎片子是阴沉的,从始至终都有一种很紧张的气氛,黄昏的一幕里所有的警员都被笼上一层暗红色,仿佛预示着将有事发生。
果不其然的是仔八在回警局之后开始了剧烈的心理变化,他坐下第一个动作就是掏出自己的配枪开始仔细擦拭,镜头捕捉到他的双手在剧烈的抖动,人物的内心也在同时剧烈挣扎。
如果说开始冲破洗手间的门板是一个正常范围内的甩脾气,那么此刻仔八的内心已经被编剧扭曲,他在不断的心魔挑动下逐渐变成一只可怕的野兽,双眼之中泛起了邪恶的光芒,疯狂的仔八没有选择缴枪,而是选择了躲藏起来伺机杀害自己的上司,那双猩红的眼睛逼近他的对象之时,一声枪响却让这头野兽清醒。
于此同时另一场围捕也正在展开,机动部队全体对警楼实施地毯式搜查,大麻成在逃窜,仔八在躲藏,一边是悍匪,一边是同胞,导演直接给人物摆出一个命运选择题。
杜琪峰不止一次的在电影里探讨过“心魔”的问题,《大块头与大智慧》、《神探》,《暗花》,又近乎上升到一种玄学的高度,诸多电影探讨的核心问题最终要归属到人心的善与恶,而《警例》中的仔八正是一个活生生的标本,它把一个普通警员遭受难以承担的压力之下的心境变化展现的淋漓尽致。
与仔八同样拥有恶之本性的还有林雪饰演的肥棠,他在生死大义的面前毅然选择了良心的一边,一声枪响是最后大搜索的信号,也是给仔八这头野兽的一个警钟,善与恶、忏悔与救赎在这一刻被紧密的交织起来,友谊和道义在此处开始发挥它的热量,最后终于把这个出离愤怒的警员拉回正规,而掌权的高官们最后也顺应人意的宣布了对打人犯的集体赦免。
心魔似乎是一个人骨子里深植的东西,它会被激发,膨胀,直到一发而不可收。
杜琪峰不止一次的让心魔作祟来主宰大事件的上演,然而每次几乎是多行不义必自毙,(神探似乎例外),要不就是达到最后的救赎,在与善的碰撞中被点滴感化。
命运变化无常,每一分钟都是另一个结局。
罗永昌借《警例》表达了他对警察这个职业的深入思考,他们的权力像一柄双刃剑,可以为善,亦可以为恶,它可以忠于法律不偏不倚,也可以打着“法律”的旗号去维护他们自己眼中的“正义”,他们在纷争的世界里延续着自己的使命,或遵从,或抗命,或秉公,或渎职,银河映像塑造了那么多的警察形象,无一不是在拿捏着他们的人性。
这是罗永昌独立执导的第四部作品,前面三部是《暗战2》、《天生一对》、《每当变幻时》,他是一个出色的剪辑师,也是无数银河映像作品的执行导演,还是一个个性演员,去年的《文雀》里,他被林熙蕾用气球色诱,而后又换女人装,异常的搞笑。
《警例》仍然是那种幽暗、昏惑、张力十足的银河电影,它在剪接、调度等方面没有什么突破,于人物内心刻画上则是入木三分,一行踏遍街角警楼的大搜查,牵动着警员和逃犯的心魄,他们的外表却依然平静,那一潭平静的水面之下,是无限的波涛汹涌。
《警例》之后还有《同胞》、《绝路》和《人性》,银河映像的PTU仍然在延续,大搜查,也仍然在继续。
文/灰狼
銀河影像的經典站位鏡頭..太漂亮了..整部電影的觀感都比較好..看的時候以爲是有個比較好的編劇..看完才覺得編劇其實比較爛的..戲劇衝突還不夠強..在觀感上覺得如此緊湊完全是由於導演的節奏控制十分好..
孖八那条线有点牵强
打着PTU的招牌
不错
配乐不错
香港PTU類型的片子,沒有什麼亮點
原来任达华他哥是香港警务处副处长啊
这部算后续系列里不错的一部了,哪里都有吃饱了撑得搞自己人的傻逼部门
这种好电影,看一部少一部,不明白怎么只有6.8分,现在的那些《热辣滚烫》是什么垃圾。腾讯视频
香港人真的不会宫斗,内斗都显得好幼儿园
这堆PTU系列里算不错的
只是迷恋影像。
8分银河映像,难以想象的正统血脉基本上除了摄影之外从剧本到剪辑延续了PTU正传的结构看了个开头去查香港警察使用武力的相关资料然后跑偏去查了些其他:某程度上,05年发生在香港的韩农反世贸骚乱造就了hk民众对于抗争权力机关的认知然后,大耳窿害死人!
五部曲
紧张,刺激,有悬念
不过 尤其是这个结局
跟第一部没得比
3.5学老杜像模像样的还得是银河人沉默而默契的戏剧张力多方势力的纠集爆发奈何结尾啰里啰嗦所以罗永昌只能是个好的执行者脱离银河的罗永昌就只有每当变幻时拿得出手
香港警队的宣传片,不完美的警察演绎近乎完美的故事。
加入了耿直警员孖八做对比,反失去了PTU里那种人人都上道的规则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