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顿庄园之旧瓶新酒外国电视剧获得美国电视剧大奖艾美奖不多见, 唐顿庄园做到了. 唐顿庄园披着怀旧的外衣, 诉说着崭新的观念, 一网打尽老中青各路人马, 进而成为人类最爱的电视剧, 当然定语是2010年.旧瓶故事开头相当老套. 伯爵有三个女儿, 大女儿只有出嫁才能继承庄园. 这样的故事我听了很多遍好不好? 傲慢与偏见, 理性与感性… 第二季讲到战争和失去, 有点像乱世佳人吧. 至于各类勾心斗角, 喜欢看宫斗的有福了. 大量对贵族生活的详细描写和对诗词音乐历史的引用又如同红楼梦一般. 1921年的英国拥有地球1/4的陆地和1/4的人口, 难怪近百年以后唐顿庄园能让地球人老中青三代心甘情愿地吞下古典高贵的诱饵, 听新生代的贵族娓娓道来借古讽今时代变迁的故事. (作者Julian Fellowes娶了贵族而封爵.) 新酒弱势群体的遭遇总能更深刻地反映时代的巨变, 并且更能受到人们的关注. 只有女儿的家庭多次成为作家们的主题, 除了上面的傲慢与偏见, 理性与感性, 乱世佳人, ”屋顶上的提琴手”描写1905年五个女儿的犹太家庭, 其犹太身份使其成为弱势群体中的弱势. 不要忘了莫言的丰乳肥臀通过八个女儿的家庭描写了1900到1999中国的百年沧桑.唐顿庄园的一半笔墨描写楼下的仆人. 对弱势群体的描写既包括楼下的绝对弱势群体, 也有伯爵女儿这样的在楼上的相对的弱势群体. 唐顿庄园在弱势群体的话题上有新意, 不但有我们以前所熟知的同工同酬, 更重要的是机会平等. 举例说明,乐嘉和黄菡之间曾有男女平等的讨论. 乐嘉认为男女厕所的隔间为一比三就能实现平等, 而黄菡并不领情, 认为真正的平等应该是男女不分厕. 乐嘉的想法是我们男性普遍的想法, 认为男女平等还是应该由男性说了算并由男性定一个标准. 而黄菡则提出了正解, 无论这个正解是如何让男性难以接受.唐顿庄园就刻画了同工同酬到机会平等的这一观念转变. 第一季中仆人GWEN成为了第一代白领丽人. 第二季开头的索姆河战役牺牲了大量男性公民, 唐顿的女性们不得不参加了战地医疗, 运输, 募捐等活动. 一战结束的1918年, 英国女性争取到了投票权. 伯爵承诺每一个长期员工的养老. 但剧中多次提到的100年前的英国首相乔治Lloyd George则建立社会福利系统来解决弱势群体的养老问题.另外托马斯是100年以前的同性恋, 可惜他不能活着看到2013年英国通过同性婚姻的法律.美国观众的狂热是唐顿庄园在地球人中流行的重要推手, 第一夫人米歇尔多次要求在第一时间看到该剧. 第一季里的Change(改革)是奥巴马2008年的竞选口号, 第二季里的Forward(继续改革)是奥巴马2012年的竞选口号. 剧中多次提到100年前的英国首相乔治Lloyd George, 其倡导的对弱势群体医保改革在英国早已实现, 但在美国终于在奥巴马任内生效. 难怪第一夫人这么关心唐顿庄园, 难怪美国公共电视台PBS愿意花纳税人的钱去进口这样一部外国电视剧, 难怪它获得美国电视大奖艾美奖, 难怪奥巴马的总统竞选对手罗姆尼的承诺是关闭公共电视台, 也难怪罗姆尼竞选失败, 看不到唐顿庄园? 美国人民饶不了你! 投桃报李, 第三季唐顿庄园出现大量美国元素, 伯爵的美国丈母娘莅临指导伯爵应该如何进化成适者生存的生物. 不过这里编剧不露痕迹黑了美国外婆一把, 当她边吃边说滔滔不绝之时, 所有其他贵宾早已结束用餐, 并在耐心地等她吃完.“维护一座大城堡,需要很多很多钱。
Robert(伯爵)年轻的时候,家里已捉襟见肘,于是他娶了富有的美国姑娘Cora,以Cora丰厚的嫁妆拯救唐顿庄园。
这是当年的一个典型现象,据说从1870年到1920年的五十年间,大约有几百位美国富家女嫁给英国贵族。
这些富家女中,最有名的一位叫Jennie Jerome,是被誉为“华尔街之王”的富豪Leonard Jerome的女儿,于1874年嫁给Marlborough公爵的第三个儿子Randolph Churchill。
他俩的长子,日后成为英国最有影响力的领袖之一,首相丘吉尔(Winston Churchill)。
” 引号内摘自 靓包博客总而言之, 不管古典现代, 还是旧瓶新酒, 唐顿庄园总有一个侧面适合你.唐顿庄园之进化中的贵族一将功成万骨枯, 古今中外的贵族来历大同小异. 中国只在在周朝以前有贵族, 秦汉后渐渐取消. 欧洲的贵族骄奢淫逸, 只收税不作为, 不能适应社会的变更, 在接踵而来的历次革命中被屠杀殆尽. 只有英国贵族, 懂得适者生存的道理, 自古以来不断地妥协, 终于能进化到今天. 唐顿庄园表现的正式这千年进化中的小小一环.不像欧洲宜人的气候和各地区都繁荣的经济, 中国只有在黄河流域的生产力最高, 所以中国在秦汉时期吸取了周朝的教训取消了贵族分封制度. 帝国只允许皇位继承人一族繁衍. 例如刘备之类的精神贵族实乃汉景帝之后但也必须卖草鞋为生. 帝国的精英由公务员考试产生(科举). 蒙元和满清征服者们也建立贵族制度, 但结果是昔日骁勇的贵族在战争中一触即溃, 无法保护自己的皇帝和家园.英国最好的地方是南部的英格兰, 风调雨顺, 农牧兴旺. 地形平坦, 交通发达, 有利于早期的工商业. 但是平坦的地形和与欧洲的近距离使得英格兰易攻难守, 使得英国自古以来被多次侵略征服, 可谓城头变换大王旗. 新来的征服者分封手下大将为贵族, 但是这位征服者逝世之后, 贵族们就内讧. 于是北欧的海盗或者欧洲的贵族表哥们就时不时串个门, 打个劫, 侵个略, 成为新一代的征服者. 后来贵族们又内讧, 历史又开始循环. 最后一个征服英国的欧洲贵族表哥是1066年的诺曼公爵, 他的后人吸取了前人的教训, 终于在之后的一千年里使英国免受其他表哥和海盗的征服. 诺曼王朝的贵族与国王在1215年开始了第一次进化, 他们签订了大宪章, 简单说就是贵族向国王强买了政治权利, 国王必须接受议会通过的法律. 从今天的角度看, 对国王来说这个交易挺合算的, 即来钱, 又能让贵族们在议会里吵架而不是在战场上内讧, 进而能在欧洲表哥或海盗侵略时一致对外. 后来的国王开启了第二次进化, 为削弱贵族的力量, 他把平民也拉入大宪章中以期摊薄贵族们的权力. 这样就开始了新一轮不断进化的循环, 结果是平民的权力见长, 而贵族和国王的权力更加摊薄. 每当战争时贵族必须身先士卒上战场才能对得起其收租的特权. 唐顿庄园中有一定的诠释.仔细看看唐顿庄园的每个故事, 伯爵本人似乎没有一次独立的做出正确的决定, 倒是当了很多回橡皮图章. 不过这不也正说明当时英国贵族体制的与时俱进吗? 至少不会因为伯爵一个人的错误导致全盘皆输.一个非常有趣的细节是当伯爵忧虑跟司机私奔的女儿时, 伯爵夫人劝他高兴点, 因为万一又有什么革命来临, 伯爵在对方阵营还有自己人. 话虽无奈, 但也揭示出英国贵族进化的每一小步都要适应环境, 才能在新世纪继续存在.唐顿庄园之英剧节奏不看不知道, 英剧节奏很快, 台词睿智幽默且密集, 让人不愿错过任何一句话 必须十分专心. 美剧就稍稍拖沓一些, 半小时的剧情能拖成一个小时, 2013年人类最爱的电视剧Breaking Bad绝命毒师也不例外. 可能美剧的设计就是为了让观众一边吃饭一边聊天一边推特一边看电视. 无论如何, 这都比天朝的把两小时电影拖成50集电视剧来得紧凑. 唐顿庄园之一战二战第二季讲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大胆猜测一下第五第六季会跳跃到二战. 玛丽的儿子小伯爵乔治1921年9月出生, 到二战开始1939年9月满18岁, 作为贵族应该第一批去欧洲前线. 如果是这样的话, 唐顿庄园很可能会失去这个继承人. 然后我们观众又有眼福了.唐顿庄园之长镜头长镜头摄影反映出导演的功力. 唐顿庄园总有漂亮的长镜头. 大型豪宅别特别适合长镜头的拍摄, 比如”俄罗斯方舟”里的冬宫, 90分钟电影只有一个长镜头. 第一季开头长镜头跟拍仆人Daisy的上楼生火炉, 带我们参观了豪宅中的主要空间. 第二季的长镜头反映唐顿庄园改建成医院后面貌. 后来玛丽和马修起舞拥吻被Lavinia看见也是一个长镜头.
第四季的开头有些让人难以接受,马修没有死于战争,却死于一场车祸,很喜欢的一个角色,却这么荒谬的退场了。
但是整体来说还是延续了前几季的优秀品质,细腻的情感描写、精彩的剧情设计。
这一季随着贵族和仆人面对社会变革和个人挑战,他们的命运交织在一起,故事线有非常丰富的人际关系和情绪冲击。
只是这一季有一些难以接受的点,马修的死,安娜的事件都让人很难接受,但也说明一点,生活并不完美,有很多意外。
这一季特别对玛丽的刻画,女性的独立和努力表现的非常好,虽然还是一如既往的高傲,说出来,这是我的猪,但也说明,她在为庄园而努力,为了家族,希望一切向好。
《唐顿庄园 第四季》 这可能是唯一一季全程快进看的⏩️之前看第二季风评不好,跟第四季比真是大巫见小巫😓第二季虽然剧情比较抓马,也不至于像第四季每一处都能气得人心肌梗。
喜欢玛丽小姐魅力全开的部分👍🏻👍🏻👍🏻,也喜欢老妇人和卡劳利夫人这对欢喜冤家浓度渐高的友情,还有卡森休斯和主厨夫人的情谊。
但是真的不理解也很讨厌安娜的剧情安排,不知道这个情节的意义,但够恶心人的,放过贝茨夫妇吧🙏🏻 还有托马斯是有什么不犯贱身上就痒的毛病吗,落难时你可怜兮兮,得意了你立马重拳出击,你和嘴不贱就痒的吉米真是天生一对赶紧锁死😅还有小司机的cp怎么我瞅着一个比一个气人呢,好不容易女仆滚蛋了又来个连面相都差不多的教师😇煽风点火挑拨离间大师👍🏻还有伊迪斯,从第一季我就想说了,吃点好的吧(指对男人的眼光),只要是个男的,不管老少矮丑,只要爱你你就狠狠爱,我真的麻了,未婚先孕了,也希望看到你有点责任感有点担当,而不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想一出是一出,你姨妈是真为你操心真心累呀!
你是真的除了那男的谁也不考虑呀!
还有老爷夫人,老爷这一季是有气人指标吗从第一集就开始气人,老夫人每次怼得都很到位,老夫人,我的乳腺侠👍🏻 夫人,我真的很喜欢你,你又优雅又善良又温柔,但是你的钝感力太强了,女儿孩子都生了居然一无所知,别人说啥就是啥一点不带怀疑,别人操控你跟抓小鸡一样简单,有点太迟钝了啊啊啊啊啊😫😫😫 罗斯,我对你无话可说,我也不知道你存在的意义,可能就是给庄园添麻烦给我添堵吧,就像你妈在你家的作用😇 最后莫斯利先生和新的女仆小姐的剧情也是不错的,希望下一季回归正常水平(虽然看评分不是很乐观)
昨晚在Twitter上得知夜里2:31英国那边首播,自己今天一起床就一直在关注,直到刚才看到优酷上同步更新。
心里实在是激动得不得了。
这么多日子的等待,终于换来了一个未另大家失望的Downton!
看了第一集,想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下自己的感受。
从开片被黑夜所包围的大庄园,到O'brien夜里的不辞而别,再到Mary和永不离身的黑色衣服,第一集绝大部分都被一种怀念大表哥的悲伤氛围所笼罩。
其实细心点可以注意到,开片的无尽黑夜和最后几分钟那个灿烂的朝阳的对比,正是第一集Downton想要告诉我们的———悲伤如斯,但这并不是生活的全部。
人总得向前看。
We can't always live in the past, Just LOOK FORWARD……Bates和Mrs Bates一次次洋溢幸福的深情对视,Edith数次前往伦敦大胆追求自己的幸福,楼下人互相间的帮助与关怀,这一切无不让我从心底里为他们感到高兴。
看看大表哥母亲Isobel。
她对Mrs Hughes说:没了儿子,感觉自己什么也不是,什么对自己来说似乎都无意义了。
作为一个母亲,没有什么比失去孩子更令她心痛的了。
但她并没有一味沉浸在痛苦与悲伤之中,而是重新面对生活,又开始做那个老好人帮助别人了^_^。
再来看看我们的可爱的老夫人,她现在也开始忙来忙去,各种帮助各种鼓励,真的好有爱啊^_^不过看到Mary前去道歉,抱着Carson痛哭时,我自己的眼泪也不争气地出来了-_-#不过那时候我便知道,我们之前的傲气Mary要回来了〜第二天出乎所有人意料地出现在大家面前,然后开始各种谈事情,真的特别特别洋气!
看看她爹吃惊的表情,再看看Branson那激动的样子,我顿时觉得,这才是我们的Mary啊啊啊〜对了,有两句话想拿出来和大家共勉。
You must choose either death or life.这是老妇人鼓励Mary的话。
还有一句,是Carson安慰Mary时说的。
Because YOU are strong.You are strong ENOUGH for the task. 爱死Downton了啊啊啊……想到只有9集真的好忧伤啊。
算了,还是坐等下一集吧,看我们的Mary要怎样重新神气,看诱惑我们Branson的女仆会如何表现,看我们的Edith又会如何争取自己的幸福〜还有我们的小王子和小公主啊啊啊〜All u,HAPPY DOWNTON DAY!Kisses
不得不说第四季的downtown虽然对白和服装延续了前几季的精致风格,但是剧情确实狗血了不少,导致整部剧的质量与前几季相比有所下降,不过这也充分展现了它的优势之处:用幽默或深刻的笔触展示身处人生的困难时刻人们的信念毅力与纯洁高尚除去主人公mosley是我想说说的人物,他从来没有老夫人的幽默犀利,没有托马斯的深沉狡诈,没有大小姐的风趣与魅力,他有的只是一头秃顶、不合时宜的自尊心,笨手笨脚的单纯和忠诚。
他非常倒霉,主人去世失去了体面的工作,一直做粗活而carson找到他时那不合适的自尊心,被人看出与人竞争一个小花招就洋相百出,对板球向女士们夸夸其谈而实际笨拙到连球都打不到。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mosley还是得到的大家的尊敬和喜欢,在他穷困潦倒时有也不十分宽裕anna和bates主动借给他一大笔钱,连老夫人都主动帮他找工作,就是因为大家都知道虽然他无法像其他人那样很好的掌控生活,但内心是不容怀疑的正直和善良。
在第四季,软弱笨拙的的mosley却细心地察觉了tomas对夫人女仆的威胁,三番五次的鼓励,甚至为她挺身而出,保护她为她解围,小人物的爆发着实让人又惊喜又感动。
下一季希望mosley对tomas,软弱正直小人物对深沉狡猾大boss,而夫人女仆又有什么样不可告人的过去呢?
她能够得到这里善良的人们的同情和理解吗?
我们每个人都有软弱无助孱弱如蝼蚁的时候,可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沉睡着一个强大的自己,问题是,或因无路可走而作出的绝地反击,或者是为弱小的人们挺身而出,你能找到那个唤醒内心真正的自己的爆发点吗?
第四季的剧情饱受病诟,对于争议最大的anna遭到rape,反倒不想说什么了,实在残酷实在离谱,不过倒是表现了bates那种强大的精神力量,他的个人意志是那样的强烈,如果法律不能实现正义,那它对我没有任何意义,任何事都不能阻止我为心爱的人报仇,造成所有目击者都以为是坏人自己滑到致死证明了他不仅勇敢而且机智,那个坏人(竟敢不拿女英雄hgus太太的威胁当回事),只希望他死的时候受到了和anna一样的痛苦。
未婚先孕,这样狗血的剧情都来了,说说edith吧,由于有个充满魅力的姐姐,edith几乎不受重视,在爱情的世界里频频被姐姐抢去风头,好不容易找到地位相当却有残疾又早已错过适婚年龄的老人家,却遭到了他在婚礼上残酷的背叛,一切是这么糟糕,不过和接下来的比只能说是好的,在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一个道德要求最严格的的阶层,她婚前就失去了贞洁,甚至还怀了孩子。
从来没有男人像他那样对她那么的温柔多情,努力的争取家人的认同,为了和自己永远在一起甚至冒着叛国者的风险..就这样edith有一夜没有回家,然而一夜的迷醉还没来得及细细回味就立刻被姑妈的话惊醒,你在拿未来和名誉冒险!
未来和名誉,决定了一个贵族女子命运的两样东西,感情用事的edith很快就尝到了苦果,最糟糕的事发生了---未婚夫失踪了。
从此开始了每天的提心吊胆,他去哪了,是生是死,也许她也狠心地想过如果是抛弃了她倒不如是直接死了。
最后亲情战胜了社会偏见,最艰难的时候姑妈挺身而出,她竭力平静愉快的说着谎话,为了学法语我要带edith去瑞士,edith也努力保持平静,可是带着感激的眼睛还是有点红了。
什么都瞒不过老夫人的眼睛,那些精彩犀利的吐槽全来自于对于生活的洞彻。
那不同寻常的电话,晚宴上edith的结巴,两句话就机智地为edith解了围,到底是老夫人,解决问题就是那样的果断明了,直接叫姑妈和edith,第一句话就是你们两个在策划什么,我猜到了,但我希望亲口听你说。
每个人发生困难的时候没有一个人落井下石,得到奶奶的同情,可以说那是最坚实的依靠,我想edith一定能度过这个难关。
第三集的最后几分钟让我头一次对downton吐槽无力,不过看过第四集我不得不说编剧大人还是展现了救烂摊子的功力的。
其实谨慎来讲,第三集的Anna事件和Edna事件都不算是狗血。
毕竟没人得绝症没人吐血没有谁和谁突然意识到“OMG原来我们是兄妹!”... 而Downton这些集走过来,各种起起伏伏也不是第一次了。
为什么我们如此不喜欢第三集呢?
我总觉得是合理性出了问题。
好的故事不仅仅是自圆其说,好的故事有时也需要一点天时地利的凑巧,但好的故事永远有饱满的人物和性格。
Anna事件不讨好的原因在于:Green就是个新人物,性格特点除了爱玩爱勾搭比较浮夸之外,还看不出什么来。
他又是Tony Gillingham的仆人,作为大表哥继位者侯选人,Tony Gillingham还是在不断赢得人心的,以至于我们觉得他的仆人总不至于太不堪。
这样的一个新人物突然以强奸犯的身份给剧情带来了一个巨大的转变,又是在Downton这种道德优上的环境里,实在很难叫观众接受。
Anna的聪明灵巧懂分寸又是从第一集开始就深入人心的了,加上Anna和Bates这一对不管观众是否觉得腻歪不讨喜没萌点,总归是感情上的模范夫妇,出现了这种平地惊雷级别的事件,我们真的是被雷到了。
还有些槽点比如在厨房这种地方Anna抓不到菜刀好歹也能拎到一口铁锅吧...轻易被拽进小黑屋什么的真心说不过去。
Edna事件呢,问题也多少出在人物行为和其性格有出入而且铺垫也不够上:她回Downton目的不纯是真,但是我是真的没看出她的目标在Tom身上...恕我愚钝,可是我真的只记得她跟Tom进行了"我们是否还是小伙伴"的对话,在我看来,就只是她稍微活动活动旧人脉的小动作而已。
结果这竟然就是她的棋???! 震惊之中我已经无法拷问到底这盘棋太大我没看透还是这盘棋太小我没注意了... 而且Tom很忙的好嘛?! Matthew的死无疑又提醒着他Sybil的死,还有自己的小女儿要照顾,还有庄园要帮忙打理,还有要帮Mary和最近越发老糊涂的偏执老爷对阵,还有要担心自己到底能否融入所谓的上流社会...我要是Tom我喝了点酒肯定沾枕头就睡,梦梦Sybil什么的,Edna这种长相的女人,难道不是该当抱枕的么=.=!总之天雷滚滚啊。
不过第四集里的几段对话,不知是编剧之前就想好的局还是后来也意识到写残了而进行的补救,总算是有些自圆其说的感觉。
Anna和Mrs. Hughes的对话,Mrs. Hughes说出了大家的心声,而Anna的答案也算掷地有声。
He's without fault and that's the point.Because I think that somehow, I must have made it happen.Better a broken heart than a broken neck.反正听完最后这句之后,我是没什么可说的了...There will be no break from it.听完这句之后呢,我又开始同情Anna了。
=.=而Tony Gillingham也有对Mary提起自己并不喜欢仆人Green,也算解释了为什么一个看起来很正直的主子有个这么恶心的仆人了。
然后Mrs. Hughes又威武霸气地解决了Edna有木有,Tom同学跑来求助的时候,Mrs. Hughes就已经妙语连珠了。
We've not quite come to that.小司机都要puppy eyes了,Mrs. Hughes倒是淡定而有担当!
然后正面对决啊,激动人心的时刻来临了。
I wasn't planning to make an offer. [掷地有声有木有unmarried love什么的piupiupiu戳中要害啊 I'll tear the clothes from your body and hold you down if that's what it takes. [我都要鼓掌了好麽You will hold your tongue. [黑帮大姐大的气场都要出来了。。。
本来我们还以为Edna马上就会掀起一阵子神马来的时候,Mrs. Hughes几个大招就秒杀了她...然后我又注意到,Mrs. Hughes悄悄帮Mrs. Crawley走出丧子之痛;Mrs. Hughes促成Mr. Carson和老友Charlie握手言和;Mrs. Hughes送Mr. Carson装裱好的老情人照片以慰其心;还有送客人走的时候Mrs. Hughes盯着Green时的老辣眼神,明显是懂了什么...See? Mrs. Hughes拯救Downton啊有木有。
不管怎么说,Downton还是保住了一定的reputation。
老太太依旧句句精彩,Lady Mary和Tony Gillingham的临别一吻让不少人都暂时忘了大表哥,老爷和夫人在Mary和Tony这件事情上的分寸拿捏得也算不错,二小姐越发走在时代进步的前沿,她Aunt那字字珠玑也颇有老太太的风范了。
不管前路多少悲剧,至少你还可以听着Downton里各种言简意赅却又饱含内涵的台词而会心一笑。
这才是我所爱的Downton Abbey。
一直观看欧美电视剧都偏爱侦探、悬疑类的,那种惊心动魄、胆战心惊的画面配上惊悚的配乐让我既紧张又充满期待,随着故事的延伸真相浮出水面,展现我们面前的就是每个案件的作案动机和作案手法的千奇百怪。
而最近看过的《唐顿庄园》这部电视剧,让我看后回味无穷,可能是很少看这种欧美的年代剧吧,这部剧不仅让我看到了英国贵族阶级在面临时代变迁时的勇于接受和改变自我的态度,更是领略了一把英国贵族阶级在生活中的种种繁文缛节。
这部剧从整体来讲,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剧中人物对于时代变迁所经历的种种心理变化,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贵族家庭,在时代的潮流中,积极努力地去改变、去适应身边的一切变化,同时善良的伯爵一家人在为人处世、待人接物上的大方得体,给予每一位仆人的尊重;家庭危机的巧妙化解;仆人中间的勾心斗角;令这部电视剧看点十足,这也是我喜欢这部电视剧的重要原因。
其实,在看这部电视时总感觉它很像中国的电视剧《大宅门》,同为身处时代变迁的大家庭,都在历史的长河中扮演着各自的角色。
很期待2014《唐顿庄园》的回归!
时隔多年,当唐顿庄园的热潮和对Matthew死去的愤怒已经冷却,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重新看这一季,觉得编剧真是偏爱Mary。
不得不说,大表哥必须死,Matthew的死让Mary开始真正认识自己。
记得唐顿庄园风靡的时候,我以为这又是一部Gossip Girl:一个小圈子里的人勾心斗角,从纽约Upper East转移到英国Upper Class。
几年后再回头看,仔细的品味台词,觉得口有余香,发现英国人的Dry Humour,其实是时时刻刻体现着对人生的嘲讽。
这种serious又satirical的人生态度,我很是喜欢。
从第一季到第四季,我看着Mary一点点成长,一点点变化,像交了一个朋友,在和她一起成长中逐渐发现她的魅力。
我认为Mary之所以得到父母的偏爱、众多上流社会男士的追求和卡森的无条件支持,是有道理的。
首先,大小姐是英国上流社会崇尚却少见的美。
雪白的皮肤,乌黑的头发,黑色的眼睛,参考“赫敏为什么不能嫁给哈利”这篇文章的分析,这是典型的罗马人长相,对英国人来讲很高级。
二小姐长得也很美,但是和老爷一样是典型的英国人长相,金发碧眼,皮肤发红。
三小姐五官最为精致,第一眼看上去最美,可是没有大小姐有味道,而且品味有点吉普赛。
Mary的品味是优雅细腻,Edith是华丽(但是有时候大红大绿搞得有点土,不适合上流社会品味)。
其次,大小姐非常的聪明,这也是为什么男士们倾倒于她裙下。
不同于主角光环,仔细研读台词,我发现,大小姐是靠自身人格和魅力,吸引力众多追求者。
她说话从来都是细细回想很有味道,而不是平淡无趣的社交客套。
上流社会很喜欢用比喻来避免指名道姓,这些引经据典,体现了她们本身教养和学识,令没文化的接不上话,有文化的陷入沉思。
而她的话往往不是终止,总是一个有趣的反问,令对方一时无法街上。
这叫什么?
智力上的碾压啊有木有!
整部剧里,最厉害的就是奶奶了,然后是大小姐,老爷历经四季也才原创蹦出来一句,还被奶奶问是哪里读到的,说明什么?
能这么humourous and witty说话的人才,在上流社会男人中也少见,所以你说大小姐厉害不厉害?
大表哥被她吸引而不是二小姐,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二小姐和人说话,就像去了派对无可奈何的social talk,乏味无聊还不得不应付,你说哪个男士会对这样的plain conversation留下深刻印象,再加上二小姐上赶着的样子太掉价,无怪乎老爷夫人都觉得她嫁不出去。
二小姐的问题我们等下接着对比谈。
第三,大小姐非常理性,知道自己的身份和所对应的职责,也因此选择丈夫时对地位财富非常重视。
她一直都知道,自己要嫁给一个他们阶层的人。
最开始她是要嫁给堂哥的,家里已经定了,她的未来就像任何贵族女子一样平稳可预见,可是泰坦尼克号沉没把一切规划都打乱了。
Matthew从一开始就不是她喜欢的类型,因为他不是一个贵族(后来继承权改变了),不是一个绅士(后来的接触证明他具有绅士的品质),他是一个新兴资产阶级,靠劳动生活(无法想象)。
但是在Matthew一点点证明他具备Mary要求的各项条件和品质以后,Mary也接受了并爱上了他。
所以Mary的爱是有前提的,不满足条件的她根本不考虑。
后来的Charles也是,最开始他根本不在Mary考虑范围,直到Tony说他从远方亲戚那里继承了爵位和庄园后,他才算in the game,and battle commence。
当然土耳其情人除外,因为太帅了,但是也是从一开始就知道只能是情人。
Mary理性这一点,是她后续很多决策十分正确的前提。
这个时候不得不出来吐槽二小姐了,她做的大部分决策,都是出于情感冲动,不理智没有思考后果做出的,无论是因为嫉妒向外界披露Mary的丑闻,还是后来情到浓处和Michael未婚先孕,她都是让感情越过理智,为家人造成麻烦和困扰。
第四,大小姐善于听取别人的建议。
最开始老爷夫人都劝她考虑Matthew相处看看,她不喜欢甩脸色但是并没有拒绝相处。
从奶奶、卡森那里得到的建议,比如要告诉Matthew自己心意毋论结果,她也听了,不然也不会最终在一起。
大表哥死后,卡森、Tom劝她走出低迷来拯救唐顿,她主动向Tony和Charles寻求挽救Downton的建议等等。
这些例子太多了,Mary是会听取别人意见并自己思考分析,最后行动的人。
相反,Edith就是自己拿定了意见九匹马都拉不回。
Aunt Rosemund劝她婚前别乱来她不听,劝她别堕胎她不听,劝她送孩子她不听。
最终的恶果,都是她自己一手种下的,回头还埋怨Mary泄密。
在上流社会这样一个强调理性和淡漠的圈子,她过于感性冲动了,所以总像一个outsider。
三小姐不用说,直接revolutionary,她看不惯这个圈子,注定不在这个圈子混。
大小姐是唯一有能力守卫唐顿庄园的,无论物质还是精神。
三小姐是最先在战争中认识到阶级流动并主动为爱向下流动。
二小姐是战后渐渐体会到,虽说自己最后有了事业,令很多人觉得她是现代女性了不起,可是从贵族的角度,她从上流社会降到了资产阶级的顶层,也是一种向下流动。
从老爷对Michael的态度就能看出,如果Matthew不是继承人,老爷这辈子也不会和他打交道。
大小姐直到唐顿对于她的意义,她的责任是custodian。
这就像gone with the wind里面,斯嘉丽和父亲看着塔拉的对话,关于对土地的热爱。
所以第四季听到老爷要卖地,不禁令我觉得他是不是傻?
卖地是不可能的,这辈子都不可能的。
第一季到第三季,Matthew的出现,让Mary第一次体会到真心爱一个人的历程,也展示了Matthew高贵的品格和爆棚的运气(连续两次当巨额遗产的继承人,sei能比!
)。
之前这是一部恋爱剧,讲述了人们在爱情中发现自我、认识彼此的过程。
可是第三季的Mary,我很不喜欢,没有了sarcasm,没有了witty talk,对唐顿的生死漠不关心,固守在自己和Matthew的小天地里。
所以第四季Matthew的死很重要,Mary自己也说了,和大表哥在一起的日子改变了她。
如果大表哥没有死,是不是她一辈子都无法展现自己的才能,为了大表哥努力去压抑自己天性中冷漠、无情、势力的一面。
或者说,大表哥喜欢的,始终是他幻想中的美好一面的Mary,而不是真正的完整的Mary,而Mary也在努力变成他幻想的样子。
编剧借大小姐的口说出了情感婚姻中可怕的一面:热恋中的盲目。
本质上,Matthew是乐观的、感性的、积极改变的,可是Mary是悲观的、理性的、倾向于保持原状的,就算是第四季进行种种改革,也是为了能够保存唐顿庄园,而不是推到重建一个帝国。
两个三观如此不一致的人,真的可以在热恋的光环褪去后,共同携手30,50,60年吗?
我觉得很难想象一个悲观的Matthew,或一个感性的Mary。
所以Matthew必须死。
他存在过的痕迹,就是带给Mary继承人和财富,令她从此真的可以无忧无虑的,开拓属于自己的人生,而不是被唐顿庄园束缚,或称为任何公爵伯爵的附属。
第四季,我们看到了Mary的成长和能力。
她能够和佃户谈判,能够慧眼识人,能够改进农产开始养猪,甚至为了自己的猪累的浑身是泥。
这和第一季那个高高在、傲慢清高的Lady Mary简直判若两人。
Matthew教会了她去面对内心真实的情感,Matthew的死迫使她去面对真实的变迁的世界。
虽然大表哥死了,但是没有他就不会有今日的大小姐。
在对待Rose的事情是,大小姐的思想很开明,也很理性,为了Rose的前程她不得不干涉,但是打心底她希望有情人终成眷属。
在对待Anna和Bates的事情上,她面临抉择,最终选择了帮助朋友,用贵族精神去理解和原谅Bates的行为。
第四季的Lady Mary,已经展现出扛起唐顿庄园大梁的能力。
Matthew锻炼了她内心的强大,匹配以她的能力,和周围人的帮助,她才是这个时代上流社会贵族的survivor,不是破产的贵族,不是向下移动的贵族,而是经历了战争、社会变迁后,坚守自己的基层和产业的,最后的贵族。
长镜头摄影反映出导演的功力. 唐顿庄园总有漂亮的长镜头. 大型豪宅别特别适合长镜头的拍摄, 比如”俄罗斯方舟”里的冬宫, 90分钟电影只有一个长镜头. 第一季开头长镜头跟拍仆人Daisy的上楼生火炉, 带我们参观了豪宅中的主要空间. 第二季的长镜头反映唐顿庄园改建成医院后面貌. 后来玛丽和马修起舞拥吻被Lavinia看见也是一个长镜头.
想念大表哥的第一天,没了大表哥这个家的灵魂就像缺了一块,无论在做什么,都会想到Matthew曾经做过什么,他会怎么做,他提出的看法。
没了他的Mary就像有一半被带到了另一个世界,她的消沉无可指摘,这是真爱的代价。
六个月后她振作起来,这次她真的成长了,成为了一个坚强可敬的人,她已经能够独当一面,大小姐的气定神闲和面对诸事无常尽管依旧会有些许烦心但依旧游刃有余让Mary的成长肉眼可见,可是在成长的背后是无法挽回的代价和人生道路的彻底颠覆,她失去了很多,换来了那次人后痛彻心扉的哭泣和人前优雅得体的微笑。
剧情节奏依旧舒缓,但Mary和Tom经营庄园、Bates和Anna的感情、阿尔弗雷德的离开,从主到仆三条线并行不紊,果然“这就是唐顿的风格——从容优雅”。
Tom在这一季令人感慨,他和Mary,克劳利夫人围在一起谈论着Matthew,为自己已经模糊的政治理想而迷茫失落,想着已经去世的Sybil,看着一天天长大的女儿,和Mary一起经营着庄园,听着老爷自然随意地叫着"Tom",看着一天天融入这个家的自己和或许要离开这里的前路,一天天温和成熟着,那个曾经当着司机,有着狂热政治理想,一心追求三小姐的Branson已经如离去的Matthew一般遥远,Tom的路还很长,很长……仆人之间的爱情线也很耐看,黛西也永远不再是第一季的冒失傻姑娘了,到变成厨娘,到送走阿尔弗雷德,她也变得成熟了很多,这也许就是唐顿的魅力,每个人都跟着庄园在时代前进的车轮中慢慢成长,逐渐远去。
Anna那场戏码真的令人心理不适,无法接受以至于弃了一个多月,实在没事了才捡起来,这段真的过于恶心了,我只能说Green真的是好死,Bates帅报仇,早点告诉他,Green就能早似一天,不然还得看他在这到处晃悠实在难受
没有大表哥真是一点都看不下去,弃了
弃。
搞不懂为什么加这种强奸戏
这季除了大小姐终放下大表哥,然后就是ANNA被强奸。。可是我越来越烦这一对了BATES早该被丢牢里爆菊而死
编剧搞了这么多最后能收回来么
第四部真是看不下去啊
总之,最后一集还是回到原来的样子,真的不喜欢rose。
再也不能打5星了
老夫人聪明又funny!没有了Mathew这剧难看的不行
。。。。。。剧情和制作水平居然能一落千丈到这个程度,我震惊了。弃剧转黑【
滚!!!!!!!!!!!!一整晚心情都没有了!!!!!!!!!!!!!!!1
没有大表哥真心看不下去,弃了
是什么让唐顿这么迷人?大概就是高尚的骑士精神——诚实、勇敢以及对荣誉的追求;高雅矜持的贵族生活——希冀能从一部英剧中窥探一二;好听的英式发音——是对耳朵的强奸。每个细节都那么迷人。
最差的一季 情节松散 剪辑凌乱 OCD追一下 大表哥你熊的!
没那么糟糕
嘤嘤嘤 大丹看你干的好事!!!大表姐不哭QAQ
语言做到这样才美。
大表哥差评
心碎回归>>>>大小姐和老太太一如既往的赞 anna那个戏是挺烦人的
没有大表哥看个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