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为“往事只能回味”,因为“时光难倒回”。
昔日恋人们最好像《颐和园》的余红与周伟在历经惊心动魄的爱情之后即将重遇彼此的一瞬擦身而过,才是明智之举。
毕竟千沟万壑走过来,昨日还是永远停在昨日的好,白月光就该留在心里的某个地方,而不在身旁。
沾半点烟火气那光就灰飞烟没了。
然而《与女人们对话》这部话痨片,却把旧爱重逢的老梗拍得趣味盎然,一点不狗血,似乎直面岁月的刀锋也没那么可怕,老朽时有老朽的可爱。
人生流转,在友人的婚礼上,(艾伦•艾克哈克饰演的)男人与(海伦娜•博纳姆•卡特饰演的)女人相遇。
男人端起酒杯向女人走去,这个四十来岁的中年女子刚刚点着烟吐了一口,故事从这一刻开始到第二天清晨女主角乘的士赶飞机结束,一气呵成。
男人一直望向女人仿佛需要些勇气才能上前,他拎了两杯酒,女人发呆之后跑去吸烟,吐掉一口待他走来。
他们像刚刚相识的人们一样搭着讪,有一搭无一搭的聊着“她如何在原来的伴娘受伤之后成为候补的第七个伴娘”blah blah。
最熟悉的陌生人,攀谈探问着彼此现在的生活,原来女人是男人分手多年的前妻,她再婚了,他交了23岁的小女友。
女人口中普通人无聊的忧郁往事,正是他们那“过去”。
对话中闪回的镜头出现主人公的交往过往,画面时不时地切回他们年轻时的场景,平行画面的叙事,在现实和回忆中穿梭。
对于躺在树下读书的19岁姑娘他们的回忆出现了有趣的细节错位。
正如他们所说,“人们总是这样,编造一些小细节,把真实的事和半真半假的事情掺和在一起就成了记忆。
”为了往日时光他们共舞一曲,意犹未尽。
尽管各自心里怀有对现在爱人的愧疚,他们还是忐忑地走进了房间共度一夜,重逢的彼此心知肚明这无法回避。
于是在这个狭小的空间里他们与过去回忆和现在种种狭路相逢,无法躲闪,跌跌撞撞,措手不及。
她嘲笑着他变宽变肥的身躯打趣,他抚摸她没那么平坦的小腹,亲吻她不再光滑的肌肤和丑陋的伤疤。
“即使身边人年轻美丽,男人心里还是记着他19岁时遇见的那个女生,事情就是这样,她无人能及。
” 海伦娜•博纳姆•卡特那一头颓废乱发弥漫着妩媚气息,艾伦•艾克哈克的笑容略带羞涩迷人。
他们陷入着这场没有未来的重逢,质疑着彼此已经结束的关系,唯有爱在。
分屏手法运用得异常美妙,每一次都是有意义的情绪表达或视角对比。
回忆中青春的容颜与爱恋格外迷人,对照之下重逢之夜显得笨拙、局促、荒唐、微妙、甜蜜。
“彼此相爱的人都很擅长让对方痛苦”,所以血气方刚的年龄毁掉了爱情,男人的年轻气盛,粗心愚蠢,女人的偏执敏感任性,爱情梦碎,女人远走他乡,徒留男人追悔莫及。
天台上,男人对女人说:“如果有一天心脏科医生觉得你又老又衰又丑,一点都不可爱了,我愿意陪你走完最后剩下的人生。
”当他们对“共度余生”的美好滑稽幻想,正让你感动得要涕泪横流,然而时间到了,幻想碎在稀薄的空气里,女主角就要飞回她的人生。
人人都想跳入时光机,狂奔回去,弥补那些追悔莫及的往日,像男主人公希望的那样在时间里前进和倒退,而世界不会因此而改变。
“我以为什么事都可能实现,但现在看来,什么事都是有定数的,看起来更加真实,更加不可改变。
”他边帮女人收拾行李,边自言自语的感慨悲伤起来,躲躲闪闪,磕磕巴巴,最后终于吐出了一句“我爱你”还被淹没在淋浴的水声之中。
他们的爱就像那条粉裙飘然而下,无处安放。
天亮之后的士驶离,曲终人散一去无返。
尾声分镜手法很出彩,男女再次分开各奔东西,分屏的双画面在乘车分开的最后一刻又慢慢神奇地合到同一个画面,镜头中颓废怅然若失的中年男女,正是男人的那句结语的生动表达:“It's good to be happy. But it's so fucking hard, you know.”你好,旧情人!
旧情人,再见!
有点像爱在三部曲系列,纯靠两人对话撑起整部影片。
这段感情中看起来像是男人处于劣势,小心翼翼地接近、试探,甚至不惜放弃一切想要破镜重圆。
而女人一直冷静理智,除了极少数几个场景,始终不肯完全敞开心扉。
然而谁又知道,女人是不是十年前被伤得太深,才会毅然决然远走他乡,才会至今仍不想卸下防卫呢?
女人说,两个太过相爱的人,才有本事让对方过得痛苦不堪。
虽然知道如果是俩人破镜重圆的结局,这部电影就废了,但看到俩人一脸疲惫地各自坐着计程车渐行渐远,还是止不住地难过啊。
有一段时间完全没法想象分手这件事情,一想到便止不住地难过。
并不是因为舍不得某个特定的人,只是单纯觉得分手这件事情让人难过。
两个人从陌生到熟悉,再从熟悉到陌路。
貌似一切回到了原点,然而一切都不一样了。
最后吐槽一句,爱奇艺看的这部电影,字幕做得太差了,好多漏翻错翻,大大影响了观影感受。
一个大大的差评。
我想电影名称似乎有些问题吧… 同样是二人对话贯穿整部影片的故事让我想起了《爱在》系列,同时最近看过仅有二人的影片还有《火口的两人》。
这类影片全程仅有二人却也不觉枯燥,足够把一段爱情故事的始末呈现。
再次相见时二人已与过往不同,聊着现在聊着离开彼此后的日子,他记得那年初见时她穿的裙子,二人都还记得彼此初次相遇的对话。
也许再次相见的这一晚不是正确的,但似乎也是可预见的。
就像女人所说的那样,在今晚看到他的那一刻,就知道了今晚必然会发生些什么。
在离开对方的时间里,他们过着没什么特别的日子,而相见也不能改变什么。
对于男人来讲或许时间使他懂了很多但并没有多么成熟,对于重逢之后的彼此仍带着不切实际的幻想,而女人远道而来做这因候补才有空缺的伴娘,我想也并不是仅想来旅行一趟而已。
曾经爱过,双方并不予否认,但过去式已成事实。
但当我看到在露台外二人的对话时,对未来的深情调侃竟让我有了期待这对久别重逢的曾经的爱人能破镜重圆的想法…虽然我明白,这时的女人,定不会如此不理智。
不如所料,她匆匆回房收拾行李,一切幻想瞬间为空,男人一定是失落的,他认真了,在失去后才觉,她是真的那么与众不同啊。
至少,在他的心里。
年少有对爱的渴望,对爱的勇气,有对彼此的激情与渴望,却同时也有着稚嫩与不羁,有不理智与不懂收场的任性与脾气。
而当一切过去也就过去了,如若试图重新拼凑起因轻狂而不慎打碎的过往,这一举已经没有多大的意义。
只能带着遗憾,带着心中的碎片继续前进。
她吹头发时,男人说:我爱你,无论好与坏请带着它上路吧。
此时的他心中或许充满着遗憾与悔恨,但又是无奈的。
他已经失去了她,打碎的茶杯试图复原,是没大有可能的。
女人应该也同样爱着他吧,只不过相较于男人的冲动,她更为理性一些。
片尾二人坐上了不同的出租车,这段偶然又刻意的重逢结束了…当镜头将二人合并,让我想起女人对他说的那句: 这次相遇后,我更孤独了。
我居然是喜欢女主的伴娘礼服才进来看的。
正常情况下,我不喜欢这种磨磨叽叽的美国电影,但这部是另外。
看完电影后看影评,有几点不同意的:1. 女主开始没认出男主。
---我觉得一开始就有当年回忆什么的,没认出来不太可能。
2. 有个地方没看懂,女主真的结婚了么?
我怎么感觉女主是在医生那里帮忙或者什么别的原因,未必是夫妻的爱?
有个镜头,医生和女主通电话的时候,孩子在周围,好像还有个大妈,那个大妈和医生更像夫妻。。。
在影片结尾的地方,司机问女主结婚了么,女主说没有,很久以前结过婚但离婚了。
没必要骗司机,反正陌生人。
其他想法:1. 这男的接到23岁女朋友电话的时候,骗人家说没什么,就是个普通朋友。
虽然很难解释出轨偷情这个事,但这个说法还是很恶心。
我想女主其实很犹豫的,男主的职业,律师,就一直在劝女主,也是个职业病吧。
女主越来越动摇,这一个电话打断了一切。
男的是个混蛋啊。
女主当年离开很正常。
2. 这男的明显是当年年轻的时候拼事业,根本不管老婆,现在事业有成了泡小妞。
3. 男的sis结婚,邀请女主做伴娘是有原因的吧?
虽然没怎么提男主sis,但貌似是男主姐姐知道男主心里一直念念不忘,才在最后一刻请她来。
再缺人,会找bro的ex么?
这得多铁的闺蜜才会做这样的事?
可是女主和男主sis根本不熟。
而女主,接到邀请,第2天还是第3天就来了,这难道不是想见男主么?
可是女的就不承认。
40岁那段告白很感动,女的听了确实很惊讶很感动。
浴室那个,我觉得女的也听到了。
但这男的有点怂,说不出口。
男主就是个怂货,所以女的才会那么选择。
还好犹豫了一下,没被律师骗。
从宁那儿copy来这部《与女人的对话》,纯粹是因为打开这部片子那刹那,我看到了穿着粉色露肩裙的海伦娜。
她寻找着各个犄角旮旯的地方,就为了能抽上口烟,可惜的是,在婚礼派对上,这样的地方几乎是绝无仅有的,每当她准备点燃烟时,都能从某个地方冒出个侍者,然后,她从唇边移开烟,道着歉,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挫败转身离开,寻找下一个地方。
所幸,她找到一个,讨厌的侍者没有如影随形,她背靠在墙上,右腿微微曲起抵在墙上,当香烟离开她的唇瓣,她仰起头,深深吐出烟圈,像是把所有的郁闷和疲劳都从这烟圈中发泄出来。
我定定地看着这幅图画,海伦娜仰起的脸上有着深不见底的情绪,她好像从天花板上看到了另外一个场景,在她脸上泛起涟漪,而那伸长的颈线经过烟圈在里滚滚而过,竟然显得如此的美丽,甚至性感撩人。
这幅撩人的画面勾动的不只是我,一个金发男子,缓缓走到她身侧,把手中金色的香槟递给她,开始了他们的第一段对话。
Dialogue 1: -哦,不,我想身为伴娘不应该喝酒的。
(她从自己的世界中醒来推辞着,同时低头看看自己粉色的伴娘服)-我想伴娘也是不应该抽烟的。
(他戏谑着看向她手中违例的香烟)-所以,我才不应该又抽烟又喝酒。
(她眼神中闪过一丝亮光)-oh, come on!(他坚持把香槟递到她眼前,坚持让她收下)-well, (她抵不住他的攻势,接过香槟,喝了一口)我喜欢这段对话,自然中还有几分机智,看着海伦娜如何从婉拒一个男人到接下那杯焦点中的香槟酒,煞是有趣。
于是他们开始了无尽地谈话,有意无意间,谈话在绕着海伦娜打转。
伦敦坐十来个小时飞机来,自认为新娘在最后时刻找自己当第七伴娘是因为原本的伴娘断腿后她实在找不到女人了,新娘不愿意找她是因为她和某位男士有段“历史”,而在场的人她几乎都不认识,只是他们都认识她的律师前夫……他则是不断地诱着海伦娜说话,适时地安慰她两句。
你为什么要来呢,也许你是唯一一个穿得上这件粉色伴娘服的女人,这是值得高兴的,“历史”听上去很有意思,最后他略带尴尬地提到自己也是个被她咒骂的律师……一手香烟,一手香槟的海伦娜没有踩进他的谈话圈套,总是在一个话题尚未太深入时就转入另一个,她总是不愿意和陌生人谈得太深入。
Dialogue 2:-新娘开始抛花球了,你出去接?
(他提醒道)-唔……(海伦娜没有用言语解释,而是脱下她左边粉色的长手套,扬起她带着婚戒的左手)-(他呆了一下,呐呐地道)我以为只有单身的才可以成为伴娘。
-她请了我,看来并非如此。
海伦娜那个无声的动作让我想起《大开眼戒》中的Nicole,风情万种地摇动左手无名指,眼神魅惑得惊人:“but I’m married.”也许海伦娜已不具有那样的风情,可是在这个宣示主权的动作上,她更有深度地脸上却显出了那久违的风情。
久违了,看得见风景的房间。
喜欢的其中一对银幕对手戏搭档是海伦娜和德普,看完全戏后,不断回看这一段对话,还是从男的表演上看不到应该有的东西。
我就想,如果此时是德普同学,应该会眼中闪过若隐若现的遗憾和伤痛,再用言语掩饰过去。
Dialogue3:-这么说你嫁给了个心脏病医生?
-我在美国break my heart于是到了英国,遇到了他。
(海伦娜淡淡地解释着,把前一段婚姻的痛苦说得云淡风轻)-是因为你break your heart你才遇到了他?
(他玩了个文字游戏)-所有的心脏病医生的妻子都被开过这个笑话。
(海伦娜了然于胸地道,又有点无奈)-也许你后悔没该嫁给个妇产科医生。
-我相信妇产科医生的妻子听过更可怕的玩笑。
你来我往的对话,争锋相对但却没有什么锋芒,让我不禁捧腹。
他们开始起舞,说出了最重要的一段对话Dialogue 4:-我好像在哪见过你(他故作沉思状)-不可能。
(她断然否认)他开始慢慢描述一段相遇,在一个午餐会上她穿着一条碎花裙子(她适时地插言:“No, I don’t.”并坚持不懈地在他每句描述后说这句话)坐在远处的大树下,手上翻着一本小说。
一个男孩走到她面前,呐呐地道:“也许你不知道,食物准备好了。
”而她则酷酷地回答:“The food will wait.”(她激烈地插言:“No, I don’t say that.”)这时,摄影师走来说他们是最后两个没有留言给新郎新娘的人,海伦娜说我亲自和她说好了,可是摄影师说:“这是给子孙看的。
”海伦娜嘟囔了一句,仿佛在说为什么要让子孙来看这些东西。
可她还是走到镜头前:“虽然你到最后一刻才来找我当伴娘,虽然你……”她竟然开始径自说起了关于婚礼的种种牢骚,说了好久,才醒悟过来祝贺新娘和新郎,可是她两次都说错了新郎的名字……摄像师摇着头开始拍男的。
他走到镜头前简单地说:“congratulation,sis!”海伦娜惊讶地看向他……时间是个多可怕的事物,它会消磨一切,把人的棱角磨去,把人的容貌改变,让人的记忆紊乱,让爱变质。
也许在时间的洪流中不变的,只是深藏心底的恋恋不舍、遗憾还有当年相遇时天雷勾动地火的情愫。
时间让他变胖了,让她讲起了一口英式口音,让他们几乎不认得彼此,即使当年他们曾经这样深浓地爱恋过,曾经如此亲密地相处,曾经相约相守。
当你看到男女主角终于在八卦女人的明枪暗讽中来到房间滚到床上去,正当全世界都期待他们会破镜重圆时,海伦娜的影片总是让人猜不透,她要回去了,四点的飞机。
虽然她依然爱着他,可是伦敦有她放不下的依恋。
他们在离开前弄混了电话,于是海伦娜接到了他女友——被海伦娜成为“**,the dancer”或是“那个八月满23岁的女人”——的电话。
感觉海伦娜是想这样来讽刺男主,同时拉开距离。
于是电话里的女人,当然质问了自己男友这样一句话:“那个女人是谁?
”当男友的回答不能让自己满意时,她要求和海伦娜对话。
我们听不到那年轻的女人说了什么只听得见海伦娜的解释:“I’m just no one.”还要谢谢她的来点让他们发现他们的手机弄混了。
离婚的女人就成了no one 了,唉……我愿意拿他终于再次讲起那段相遇的正确版本作为最后一段对话。
你穿着一件碎花的上衣坐在茂密的大树下,手里拿着一本《***》(我实在忘了书名,好像是艾凡赫),在静静地翻着,我走到你跟前说:“也许你不知道,食物已经准备好了。
”你只是抬头淡淡地道:“The food will wait.”于是,我拉起了你,揽入怀中,说:“No, it won’t!”年轻的男女主角在阳光下有了第一个拥吻……可是,The food will wait,but the love won’t.每日一句阿佳妮:“激情并不是大起大落与无休止的争吵——谅解,分手,破镜重圆必然相连。
”
男人女人的交锋相当精彩。
男人看似很真切的想挽留女人:偷听她的电话留言;询问她现在丈夫的情况;翻她钱包里孩子的照片,把她的耳环塞进口袋里;在天台上向她告白,说些想做备胎,无论如何都会等她,和她相守终老这样的话;哪怕在最后送她出去的电梯里都要缠绵一下,送她上车还要问下“你为什么来参加婚礼”。
自古深情留不住,总是套路得人心。
都是套路啦!
女人很精明,不如说她太了解这个男人。
她一直表现得随意,不上心。
其实内心早就兵荒马,天翻地覆了。
她深知已经回不去了。
很多细节都是展现给观众的,并没有表现在两人之间。
所以我们能更客观的来看待这次艳遇:男人现任女友一来电,他就把耳环掏出来放桌上,以示撇清关系。
(有句话咋说的,男人靠得住,母猪能上树)。
女人一个人躲在卫生间里抽烟,透过出租车窗那忧郁的眼神,还有在出租车上和司机的闲聊里,女人说“曾经结过婚”,原来她并没有和医生结婚。
“I love you, to better or worse, you take that on your travel”女人在洗手间吹头发时,男人在门口絮絮叨叨地说了许多,这句话算是给我印象最深刻的。
我也一直吹头发,吹风机一响,什么也听不见的,所以男人是在自言自语吧。
成年人的爱情就像棋逢对手,每一步都充满了盘算。
真真假假,虚虚实实。
不知那本书里看到一句话:男人是多情而深情的,女人是长情而绝情的。
这大概就是这次艳遇要表现的主题吧。
男主女主都是我最爱的演员,不过这部片子一直放在“想看”里,借着豆瓣的“春日影展”看完了。
我一直以为,这也就是近几年的片子,但那个摩托罗拉手机提醒了我,都是屯了好多年的片子啦!
有许多这样的“想看”,就这样一直屯着。
忽然想要感谢这个漫长的疫情,给了我自省的时间,扫了下心灵的角落。
《与女人们的对话》是一部引人深思的影片,它深入探讨了女性在家庭与梦想中的角色和地位。
这部作品通过细腻的人物刻画和情节设计,展现了女性在面对家庭与梦想时的挣扎与成长。
影片中的女性角色们,各自有着不同的家庭背景和梦想追求。
她们在家庭中承担着多重角色,既是妻子、母亲,也是女儿、姐妹。
她们在家庭中付出了辛勤的努力,为家庭成员提供温暖和关爱。
同时,她们也渴望追求自己的梦想,展现自己的才华和价值。
在家庭中,女性面临着诸多挑战。
她们需要在照顾家庭与事业之间找到平衡点,同时也需要在传统观念与现代价值观之间找到自己的位置。
影片通过真实而细腻的情节,展现了女性在家庭中的付出与牺牲,以及她们在追求梦想时的决心与勇气。
影片还探讨了女性在家庭与梦想中的相互影响。
家庭是女性成长的摇篮,也是她们追求梦想的起点。
家庭中的亲情、友情和爱情,为女性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支持。
同时,梦想也是女性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它让女性更加独立、自信和勇敢。
影片中的女性角色们,通过对话和交流,彼此启发、支持和鼓励。
她们共同探讨着家庭与梦想的意义,以及如何在家庭与事业之间找到平衡点。
这种对话和交流,不仅让女性们更加了解彼此,也让观众更加深入地思考女性在家庭与梦想中的角色和地位。
《与女人们的对话》是一部充满人文关怀的影片。
它通过细腻的人物刻画和情节设计,展现了女性在家庭与梦想中的挣扎与成长。
这部作品不仅让观众更加了解女性的内心世界和生活状态,也为我们提供了思考女性在家庭与梦想中的角色和地位的机会。
布吕尼的吉他哼唱结束了《Conversations with Other Women》(《与女人们的对话》),已是凌晨两点多,感性占绝对支配地位的脆弱时刻。
电影最后一幕的落寞挥之不去:把离婚九年后重逢的激情留在属于午夜的酒店,出门已是清晨,天色灰白,街灯未灭,路人稀少,怨偶坐上往不同方向的的士,面无表情,奔赴各自未完的却无对方的生活。
他有8月12号即23岁的女友,坐在窗边等他到天亮;她则与心脏病医生组成了新家庭,还有前妻留下的三个小孩。
《Conversations with Other Women》类似于《Before Sunset》,都是分别九年的男女间对话,结尾处一方要赶一班带回正常生活轨道的飞机,纵有情深说话未曾讲,徒留唏嘘。
如果没有航班,如理智设定的该死的闹钟存在的话,他们是否就能牵手到年华老去?
——你38岁了,看起来也是。
——去死吧!
——然后39,接着就40。
过了40,和死了也差不多了。
——谢谢。
——如果那个心脏病医生觉得你又老又衰,而且很丑,一点都不可爱了,我愿意陪你走完最后的人生。
我会陪你散步、喝水、吃东西。
当我们很老的时候,我们会一起死去。
我们会像罗密欧和朱丽叶那样服下毒药。
然后手牵手,两颗心都停止跳动。
——不过我喝的毒药,就像朱丽叶的那样,骗人的,那是假的毒药。
你以为我已经死了,其实我没死。
恋人总是温柔地许诺,憧憬慢慢变老,一起幸福地死去。
谁都渴望在耋耄之年与一生挚爱共同迎接死神的召唤,以为爱情到此境界才是圆满无憾。
现在回过头想想才发现不过是个诡计:因为恋人们心虚,根本无力保证将来。
于是忽略了可能充满争吵、背叛、挫折和伤心、痛苦的过程,直接跳到happy ending。
而事实上,“相爱的人却很擅长让彼此痛苦”。
张小娴说,爱情是有quota的。
当quota用尽,佳偶变怨偶,分道扬镳。
他们又有了新的恋人,有了新的恋人身上独有的气息,他们会幸福。
“但是有时还是渴望来点悲伤,这样显得浪漫。
”如片中海琳娜所说。
女人从伦敦来到纽约,为了见前夫一面才当他妹妹的伴娘。
之后和假装陌生人的前夫调情,交谈,回忆他们彼时邂逅的纯真年代,直到他们激情过后才絮絮叨叨地续说年轻恋人“从此过上幸福的生活”之后的故事。
而现在,男人长胖,女人皮肤变薄。
重逢的他们,看到时间从彼此身上流逝的痕迹。
男人喃喃:能见到你真高兴,不过我比以前更孤独了。
以前可以给你打电话,一起吃饭,结婚。
这念头真傻,就像高中物理课的录像带那样,泼出了的牛奶可以回到罐子里,破碎的茶杯能神奇复原,时间真的能够前进和倒退,但世界不会因此而改变。
如该片画面一直采用双镜头,男人和女人各占一边,只有拥抱、做爱的时候他们才能抵达和容身于统一镜头。
形式上暗喻着男女,尤其是分手后的男女之间的关系,即使存在相同时空,之间却有无法消除的缝。
哪怕最后,男女分坐在的士上的镜头拼接得再完美,他们还是无可分享共同的人生。
清晨,一直觉得是最暧昧的时分。
理智尚未苏醒,任凭通宵未眠而生的冲动、激情、幻想宣泄,肆无忌惮。
扑面而来的无人气息刺鼻、刺眼,呼啸的车声绝尘而去,留下空旷的回响。
就想这样独自走下去,有点自虐式的流浪和挣脱,与理想私奔。
他们留恋的是过去呢、还是对方呢、还是耿耿于怀分手的结局呢、还是得不到的才是好的呢、还是身边的那位不足够好呢?
记忆在彼此的脑海中做了最好的美化,当衣服脱去,38岁的肉体是松弛的、无光泽的;甚至手感、尺寸、气息、对话都不对了。
相识时是俊男靓女——在最美的光线里,在青春的简单服饰里,在粘得化不开上街也要照大头照里,在蹦跳着去到床上的欢愉里。
此片比爱在黎明落日系列更加真实与残酷。
男主的温柔是个孩子,女主的理智是个大人。
他温柔的亲吻着她的疤痕,她只是淡淡说一句“I know”。
他收着他的衣服,碎叨叨的几乎要哭出来的说一直爱着她。
而她可以直率的说我想把你上了;也能直率的说“不,我不会离开Jeff”;还能淡淡的处置告别的场景。
虽然女主break her heart,以至远走伦敦,但是遇见后却期待着一场fuck。
时间肯定起了奇妙的反应:前嫌不计,未来不管,当下的对手戏最要紧。
粉色的礼裙、黑色的丝袜、盘起的头发并不适合中年的她,整个人不自在的挤在压胸凸腰的礼服里;而黑色的休闲装、蜷曲的中分散发的38岁的她自在美丽。
在所有物是人非的记忆里,我最喜欢你。
带着一场多年后的相遇,可以让彼此在平静的生活里回味安放很久吧。
The food will wait,but love won't.
9年的分别,一边是渴望拥有前妻并不再对他人投入感情的男主。
另一边是家庭合睦却又平淡无味的女主。
影片和Befrom系列一样,讲述短短几个小时的事情。
九年里两人心中相对对方说的话其实几天几夜都说不完,但真当两人不断回忆起过去那些细节的时候。
反而觉得这些九年里每天都在想的话越难以出口。
那些努力回想的记忆,无时无刻不在告诉你:是的,我们的过去很浪漫。
But,两个人站在天台上,想象美好的未来。
两个人亲热拥抱,仿佛一切都是如此的可能。
却抵不过现在已经到了3点,而飞机4点就要起飞的事实。
而回到现实的两人与刚才都不一样了。
女主(原谅我看完就忘了剧中名字)专注这收拾自己的一切,以免错过航班。
而男主则意识到浪漫怀旧的时光结束了,他拼命想把那些最真诚却又不真实的话告诉她,不过他知道这些话都没有用了。
时间到了,该回到现实了。
两个人各自坐上了出租车上,去往不同的目的地。
他们却又都不在意走哪条路了,就连赶时间的女主也不太那么在意了。
是啊,幸福很难,“人们经常认为别人过的比自己要好的多”(爱在日落黄昏时台词)女主有完整的家庭却缺少了20岁时的激情。
男主很难再投入感情,但他至少有一个完美的情人可以思念。
还有一个问题,两人似乎sex的时间点太早了。
如果两个人把那些浪漫的话balabala的先讲完再发展到sex,然后紧接着被时间拉回现实。
这样影片的冲突会不会更加激烈的?
其实我挺喜欢碎碎念的片子的
追忆往事是好 大家都能坦诚交流了 但是出轨又撒谎是不可忽视的
比较新奇的拍摄手法
经历过或许感触更深刻一点。
旧情难舍的话痨片,小暧昧、小浪漫、小尴尬、小缠绵、小遗憾、小乖巧
1.模仿理查德·林克莱特的痕迹严重,但是编剧还要略逊一筹。2.中间的手持摄像部分个人觉得没必要。3.没有遗憾的青春不叫青春,过往的错误就是留给老来索然无味的生活中不断咀嚼回味的。4.受不了女主在粉色礼服下边穿黑色啊喂!5.我好像就是喜欢这种话痨型电影啊!
If he desides that u'r too old and decrepit and ugly to be at all lovable...I am available to tolerate u in yr golden years.好喜歡分割的畫面感><
结尾在计程车那段场景很棒
没劲
真是一部不“正确”的电影,真是喜欢它。格局虽小,故事却很完整。大概只有曾经互相深爱过,再见面才能如此充满怀旧又温情又多少带点遗憾和怨恨地相处。当然前提双方都不是奇葩,双方内心深处还彼此相爱。然而相爱真的不一定相守。
让往事安然地往生,别去互扰
英式喜剧?有点沉闷了。。。
被忽略的好片 叙述节奏以及方式太出色了 只属于两个人的不停对话 分割画面用的很合适 个人感觉比爱在日落黄昏时要好尽管没那么重的文艺清新调调 但中年人的爱情照样很有看头 海伦娜眨巴眨巴的大眼睛太有戏了 阳台那场的音乐很衬台词 是个可以改成舞台剧的本子 只是这片名译的有些不对劲。。
刻骨地爱着这样的片子。青春的容颜与爱恋在回忆里变得格外迷人,这重逢之夜才会那么笨拙、局促、荒唐、微妙、甜蜜;而最终,天亮,的士驶离,飞机起飞,一切再也回不去了。
不准备看
38岁的女人能抱怨的就是自己老了,她说感觉像是同龄男人的姐姐……问题是,这两个人都太普通太没有特点了。穿着衬裙的sex scene好尴尬……………人到中年想起what could have been,《一一》里处理的好
时光不可逆转,年少不可重来
我不在时你在干吗?在无聊的变老。
其模式感觉有点儿像before sunset
奔HBC的chick flick来的,搭了美式帅哥和萨科齐夫人的甜歌,分镜到底最后头也忘了疼。。。对话有小亮点也有神叨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