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觉得现在彩色的国产战争电影反而没有以前黑白电影拍的好看,一是场面不够宏大,二是不够真实(把自己拍的过于英勇\敌人拍的过于白痴了).不过这部<太行山上>算是有很大的改观了,宏大的战争场面很好的的体现出了战争的血腥和残酷,而敌人的凶狠则更能体现出中国军人的英勇."将有必死之心,士无贪生之念"
适逢二战胜利70周年,看了这部片子,缅怀先烈。
看到很多人都在主旋律上批评这部片子,鄙人感觉实无必要,国军G军不都是子弟兵吗?
只是信仰不同而已了,护国爱国的精神有何不同?
抛开分不清真假的主旋律不说,片子大量描绘的,是战士的血性,牺牲精神,彻彻底底的爱国,还有什么比这个更重要呢?
硝烟处处,战士们高喊,冲啊!!
这难道不够真实么?
没有发生过么?
不是这样的?
不知道冲上去会死吗?
为什么?
为死去的同胞,为死去的亲人,报仇才是主旋律好吗?!
换作当下的你,你能做到么?
虽然国共交流的戏份常常让我出戏,但单从血性来说,这片子让我热血沸腾,让我感受到了战争残酷,让我为每一个战士的安危感到切身的体会,这就是一部好电影,还能要求更多么?
如果你还在介意主旋律,你只是个看客,不痛不痒的批评者,国共都是子弟兵,都是把一切贡献出来为了祖国未来提供那么一点点正能量,对未来是完全未知的,日军如此强大,当时谁又知道这样的贡献有没有作用呢?
包括电影中出现的将领,无论姓国姓共,不都是把命拿出来的战士么?!
开始我以为是个战争片,后来发现是个关于焰火的纪录片……看到了朱德和史沫特莱的八卦我以为是个爱情片,再看到了刘德凯的冲锋我才知道是个黑帮片,然而看到了梁家辉,我终于发现这是一部武侠片!然而其中老马(范雷,在《士兵突击》里演老马)还是不错的,好几句台词,最后演员表里也有名字。
看着比士兵突击里年轻不少。
这个名字……崔二蛋吧,哈哈哈。
虽然太行山上是个大烂片……然而我还是买了DVD,力挺老马!
从2005年左右至今已连续看了近20年了,这其中的遍数恐怕也无从计数了吧!
每次看都有不同的感受……这部影片真不愧为经典!她是中国共产党出品的优秀影片!个人认为毫不逊色于《血战台儿庄》!内涵了我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各种大的事件,每次欣赏都会有种热血沸腾的感觉……强烈推荐!如果你一直怀疑我党在抗战中的作为,如果你一直认为在抗战中,国军才是所谓的中流砥柱,那么强烈推荐你看下这部影片,当然了,你如果是个“精日分子”,那还是抹脖子找你爸爸去吧……
影片集中反映了八年抗战中的几次重大战役,从平型关战役、阳明堡战役到击毙日酋阿部规秀中将的黄土岭战役,真实地再现了当时战争的情景,演员们以精湛的演技刻画了一个个优秀的共产党人的形象。
这其中震撼我的并不仅仅是战场上的号角齐鸣的壮丽场景,更是共产党人那种勇于面对,坚忍不拔的精神。
平型关战役中,在兵力单薄、装备较差的恶劣环境下,八路军将士凭借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斗志,一举击败了日军精锐板垣师团,将平型关十里大峡口变成了侵略者的坟场,铸就了历史上著名的平型关大捷,得到了山西人民的热情拥戴,以此从正面歌颂了我党领导的武装力量是民族抗日的中流砥柱,反映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确,表现了八路军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最初是在央视三套的“影视同期声”节目里听说这部电影的,节目介绍说这是国内第一部有武术指导参与的战争影片,而且还有香港影帝梁家辉和台湾演员刘德凯在其中担任角色。
看片花感觉相当不错,所以当时就决定一定要找来看。
昨天终于在eMule上找到了DVDRip,现在也已经观摩完毕,总体感觉,这部片子拍得很不错,值得一看。
战斗场面很惨烈,但是也让人热血沸腾(我看的时候浑身发颤),特效也都不错,不过想回国的日本兵跳进火坑那段是有点假。
梁家辉和刘德凯的戏份其实都很少,加起来也没有几分钟,刘德凯饰演的国民党军长郝梦龄出场过于突兀:出场——战死,没有任何铺垫。
不过,港台演员在这类影片中饰演角色的确是个突破。
日军方面有台词的几乎都是日本演员,另外片中还有一些俄语对白和德语对白,所以看这片子还得配上字幕,下的DVDRip没有带字幕,还特地去射手网找了,虽说是版本对应的字幕,但还是稍微有些延时,不知道为什么,我现在用的这个MPC播放器无法调节字幕,郁闷。
片里有一个会讲英语和德语的外国女记者,不知道是哪国人(演员是法国人),我不解的是,既然她和朱德都会德语,为什么一开始就不用德语交流呢,一个说英语,一个说中文,然后让翻译传达,这不是多此一举嘛。
印象深刻的几处:平型关一仗打下来,居然一个俘虏没抓到,鬼子都是宁死不降啊。
从这一点来看,本片没有去刻意丑化日军(连日军都没有丑化,我很难理解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非要说本片在丑化国民党呢?
我实在看不出来。
如果说片中所表现出来的那些就算是在丑化国民党的话,那国民党和共产党还有什么差别?
真可笑!
)。
有一个情节,战场上双方都在拼刺刀,有个断了腿的鬼子爬到一个同样受伤严重的八路军战士面前,从尸堆里捡起一把刺刀举了起来,八路军战士以为要捅他,谁知鬼子竟把刺刀插入自己的胸膛。
日军在拼刺刀前会退子弹,第一次在抗战影片里看到这样的情节,很不解,难道是为了公平决斗?
汗……后来在百度“太行山上”吧看到相关帖子才知道,原来是由日军的三八式步枪的特型决定的,三八式穿透力强,在大规模白刃战中很容易误伤自己人,另外,日军还认为在白刃战中开枪并不方便(这也是日军配备的轻武器以三八式步枪为主所决定的),进行有效射击的机会很少,很难取得战果。
介于以上两点原因,日军在进行时大规模白刃战之前都会退子弹。
八路军夜袭飞机场,感觉日军飞机可真多啊。
史实是那个飞机场有24架飞机,不过不是朱德特意派人去打的,而是八路军一支部队偶然发现于是就打了下来。
林彪真年轻,29岁当上军长,不知道平型关那一仗时几岁,好像还没有吃豆子的习惯。
阿部归秀被击毙那一段与史实不符。
阿部归秀是在屋子内被炮弹的弹片击中而亡的(炮弹落在院子里),而影片中却是在屋外的空地上。
2005.8.27
我是在党校学习的时候看的这部片子怎么说呢 应该说是很烂的一个片子 首先是布景灯光 像是话剧一样 很没有真实感 再就是演员的选择 刘德凯和梁家辉的客串怎么看都觉得很奇怪 刘德凯还是那个琼瑶片里的形象 却让他演一个将军 别扭A 再就是梁家辉 独臂大侠吗??
看着我都想到杨过了对了 还有朱德的妆化得太浓了!!!
假!!!
还有抱着产生的烟怎么看都像一个一个的棉花糖 无语啊 要看战争片还是看外国拍得吧!!
看国产的实在是没感觉 一点真实感都没有 只觉得满好笑 哎 悲哀
清扫战场,有如炼狱虽然是在荧幕中,但是还是感觉到了战争的惨酷。
不惜一切代价给我守住!
这就是战争,关乎国家,关乎民族
电影里说高贵滋擅自就撤了,史事不是这个吧,我查百度:其实,当时高桂滋的第17军刚刚打完南口战役,部队损失很大,本来是要去后方休整的,但是命令下来后,高桂滋却没有推辞,立即率部赶赴战场。
因日军板垣师团的火力非常猛,而高桂滋的部队只有4000残兵,这仗怎么打,其实谁都没有底,但是,高桂滋再次拿出了4年前长城抗战的勇气和决心,硬是打得板垣师团寸步难进,不得不调兵遣将。
战斗打到最激烈的时候,阎锡山打电话问他:“能不能守住阵地三天?
”高桂滋早已视死如归,斩钉截铁地说:“我死了,阵地也会在!
”打到最后,子弹都打光了,粮食也都吃完了,但是,援兵始终没有到,高桂滋就是在这种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依然坚守阵地,誓死不退。
值得一提的是,高桂滋的英勇抵抗,牵制了大量的日军,这才给了八路军115师取得平型关大捷的大好机会,而八路军在平型关大捷的胜利,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高桂滋防守的压力,可以说,这是高桂滋与八路军联手创下的一场胜利。
要实事求是
太行山上剧情5.5不要问我为什么看这种电影我在军训 非常可怕的就是拍到最后国民党日军全都在推崇讚赏敬佩共产党。。
这也是电影非常了不起的一项事业吧。。
然后其中有挺多现在觉得很刺眼的情节 比如说明明已经下令天气不行 不能再行军 为了表现八路军英勇又善战 非得上 然后死伤很多还觉得很光荣 如何来说人就是国家 救起一个就是救起国家 为了国家这种社会契约去本末倒置将人不当人看 我觉得长大了这种价值观我是不接受的 我可以接受战士为国捐躯 为了打赢战役哪怕在不安全的情况下也要行军 这样而死 但是我没办法接受把这种行为大为歌颂为其骄傲表演6犹豫挺久手撕鬼子已经扣分挺多 基本上人物刻画都是及其脸谱化 好人就是好人 坏人就是得摔跤得敬佩好人 这种简单粗暴的分工取决于这部片的类型性质和用途 也更取决于演员的演技 不能说没有发挥空间 但是演成舞台剧的夸张感我就真的接受不了了娱乐5每打赢一个战役全院鼓掌一次。。。
这是我们坐在操场上唯一的娱乐了 噢 还有和黛安娜(不记得片里叫什么)的离别敬礼。。。
不亲她去暖小士兵的掌心 首长真是令人敬佩!
我真的不是想骂的···我擦勒
国内战争片要是这个鸟水平还拿华表奖,金鸡奖,说明这两个奖都是假的。
没过分脸谱化,国军倒也凑合。
打光、色调都非常漂亮,虽然细节不多,但比起抗日神剧还是非常值得看看的。
情节散漫,全景式展现不成翻成一锅粥。最可恶的是歪曲历史,肆意诋毁正面战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是允许乃们这么窃取的么?毕竟图心破,图奶衣服。
当时看时真的还是很有感觉,想不到一晃这部片子都这么久了。
【2016.01.13】【2024.10.25】
对历史书照本宣科的演绎,从八路军东渡黄河开始,平型关大战,夜袭阳明堡,干掉名将之花,就是这么多内容。共工抗日的大的战绩实在是少,能拿得出手的也就这些,再加上后来的百团大战吧,毕竟是打游击战,正面战场还是靠国军在撑,不过抗日意志强一点,比国军攘外必先安内的态度要好。还是电视剧《八路军》更好看一点。为牺牲的抗日英烈们致敬。
传统官方电影
阎老西终在共产党面前自惭形秽,离罢,遂更名“李云龙”,默默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不屈奋斗,然而……
深刻 生动
其实更适合直接拍成电视剧,整个影片更像个流水账作业。
选角很用心,剧情公式化。相比之下,后来的建军大业、决胜时刻之类还是好的。
本科某年某奇葩的公选课上看过~
2005年,那些年,身边还没有发生这么多事情。那年左右在门口盗版书摊上买了很多很多书籍,应该都在那段时间,想看世界大战和这部太行山上。而今,重新再看,却没了当年那份迫切的感受。最终,也都没在大光明影院去过一次。
客观正面反映了抗战时期的八路军和国军,不是神剧,尤其是几段反战的情节也拍的很好
缅怀先烈吧。为国捐躯者,安息。剩下的,不多说了。日本确实当时很强,不然我们也不会打了八年也没打赢。抗战的后方,这么多年看了历史才得出真不要脸的这四个字。标注一下,我确实看过。
这两天电视打开来,不看这个也没别的了。一部大型魔幻现实主义巨制
很好看的主旋律电影!
国民党抗战奇迹之一:投敌人数超过杀敌人数国民党抗战奇迹之二:给伪军发军饷国民党抗战奇迹之三:自己虐死的壮丁,比被日军打死的士兵还多国民党抗战奇迹之四:全面抗战已经开打,国府却还继续给日军支付庚子赔款国民党抗战奇迹之五:一部分国民党军(注意:是国军,不是伪军!)竟被日军称为“友军”国民党抗战奇迹之六:逼老百姓帮日军打击本国军队国民党抗战奇迹之七:之所以能坚持到最后竟然是因为表现太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