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的题材,其实还是很多的。
把一大帮罪犯组织起来,来个决斗什么的,活到最后的能获得自由。
陷落哥这次,就是个“罪犯”。
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档次是提高了很多,什么芯片植入大脑的桥段都太low了,人类发展出了新技能。
这个家伙,就是发展出新技能的首富。
轻轻松松KO了比尔盖茨,他超越比尔,只用了一夜的时间。
发明了个啥呢?
这家伙发明了一种纳米技术,可以附着在脑细胞上,然后,人就被“玩家”控制了。
故事里头用了一个俗语,就是“鬼上身”。
但是,问题是,大概大部分人都想着做“玩家”,不想做“傀儡”吧。
“傀儡”从哪里来,大部分从罪犯中来。
这首富开发了两款游戏。
其中一个就是杀戮游戏,罪犯,是没有公民权的,移植就移植了。
另外一款游戏,是社区游戏。
这社区里头的花花绿绿,也是需要“傀儡”的啊,咋办。
这个世界,只要有需求,就会有市场。
另一位,是当红媒体人。
在故事开场,还不知道这个媒体人是首富这边的,还是陷落哥这边的。
当晚,首富利用媒体的力量,在卖力的推销自己的“两款游戏”,并顺带大致解释了一下“游戏机制”。
在这里,媒体人提出了自己的质疑。
但这个并不是什么重要问题,甚至有“设定”的嫌疑。
重要的问题是,在直播现场,首富的推介会竟然被黑客给黑了。
这大型事故现场,简直和比尔盖茨在推销Windows时现场蓝屏一样尴尬。
是的,尼欧都需要一个导师,陷落哥在故事里头也不可能单枪匹马啊。
对于这样的尴尬,首富一点也不尴尬。
本着自己不尴尬就是别人的尴尬的原则,首富还顺带调戏了一下媒体,哎,开车开得猝不及防啊。
这里,还是可以稍微介绍一下“社区游戏”的傀儡。
这个傀儡,是陷落哥的老婆。
陷落哥成了“杀戮游戏”里头的傀儡,老婆成了“社区游戏”的傀儡,相当有意思。
那么,“社区游戏”的傀儡,从何而来,大概有一个认识了吧。
陷落哥之所以在游戏里头开挂,是因为有个“有钱的小孩”选择了他。
自己在游戏里头被人摆布,自己的老婆也在游戏里头被人摆布。
真拿陷落哥不当回事儿了。
必然的陷落,是必然来临啊。
陷落哥在“导师”的帮助下,开始了觉醒。
不得不说,这酒精+尿的组合,绝对是让人眼界大开。
传说中的操车操车,陷落哥给你真人演示一把。
陷落哥不出意外的逃脱了,还在逃脱过程中邂逅了媒体人。
这下,连媒体人也不得不面临“站队”的问题。
好尴尬啊。
其实,说起来,故事的内涵还是很内涵的,但是奈何故事没有在细节上精心打磨,整体混乱跳脱,有点遗憾。
但是,人家首富之所以能成为首富,不是盖的。
老早就拿捏了陷落哥的女儿。
为了能在片尾掀起高潮,首富甚至跟周星星学了一段斧头帮的标志舞蹈。
这操作,简直把陷落哥看呆了。
特么的,劳资是来陷落你的,你还有心情跳舞?
要跳,也是跳一段“彩色”的啊,说不定哥还会放你一马。
故事的结局,其实不用太意外。
陷落哥,也是江湖传说里头有名的狠人,除了尼欧,连姆大叔,基本就到他了,敢惹他,也是作死做的。
只是,这个镜头……
剧情多线发展,但都断断续续的,单单理解剧中游戏如何运作已经花了我大量的脑细胞,场面蛮宏大的,画面感延续了《300》的风格。
感觉导演有很多东西要讲,剧情也编制的足够丰满,但最终的结局太狗血了:首先,大boss不是号称有最高控制权吗,可怎么还是被自己控制的男主角干掉了呢,一种解释是:终极玩家Simon和男主角Kable的双重控制使他们的控制等级升高了,这点其实在理论上不太说得通;另一种解释就是:大boss自我意识被Kable引诱闪过了自己被干掉的情景,这是我很久以前就想过的意识控制的最大缺陷,因为意识是我们自己都控制不了的,但大boss不至于这么傻啊,这点他事先没做防备吗其次:大boss一死他的属下立刻关闭了游戏,也太听话了吧,这么庞大的帝国他们舍得丢弃吗草草收场很糟糕还有就是“人类”组织的人都死了吗?
明明那俩女的还活着啊,导演出来给我俺解释一下ps:终极玩家Simon是个亮点,小伙子演得很好哦
已经看了三起了!
还没看完,昨晚又看了一小段,好莱坞的经典元素沉浸其中!
暴力,性,特效,权利......好电影让观影者不能搁置,必须一气呵成!
那么孬电影是不是就像日久生情的同学之恋,分不清是熟悉的安全还是倾心的喜爱!
无论电影还是爱情,或许只在最初的一秒就已经知道了他们的价值!
——是拿来消磨时间还是刻骨铭心!
那个主持人大姐不是the closer的女主角么……我还以为米国电视剧演员和电影演员分得很清楚……话说她在电影里还是那个范啊…… 这片子让我想起前段时间看的猎杀代理人,区别就是控制人造人变成了控制真人……一个有体感一个没有体感,一个是社会性的一个只是划了专门的游戏区域……总觉得怎么想都是控制人造人的技术实现性更高一点……=_=话说有这个技术去做3D投影游戏就行了吧控制真人有什么好玩的完全不明白=_=而且还没有体感……还真的像游戏一样划分了行动区域……剧本太拘泥于让这一切像个游戏了,但是那只是现代游戏的模式而已,发展到那种科技肯定有别的好玩的了吧=_=话说那个真人虚拟人生游戏的界面长得真像pshome……最后那段歌舞太囧了……本来就是丑男还边唱边跳唱的还不着调贱得我不知该如何吐槽他……总之这片不如猎杀代理人,从设定到剧情到演员都不如……ps.所谓纳米替代脑细胞什么的太扯了,现在用的一般是把脑细胞和电路板培养在一起然后植入吧……=_=ps.ps.女主角太丑了……丑到我一开始以为她是男人……
十年前的科幻,现在看竟然毫无违和感,看来科技的进步比想象的来的慢啊。
思路特别新颖,题材非常好,但是被美国崇尚的个人英雄主义烂了尾,落于俗套的科幻片了。
就这思路我国最好用,就把这帮人都放在中国足球队,每场换人淘汰,体不好拉出去毙了,绝逼每次世界冠军,真是给中国主教练带来新思路,呼吁体育总局看下。
主角越狱那一刻我只有一个问题,这货真的不是血腥版的<逃出克隆岛>么?这片放在十年前也许暴力和基因硬科幻卖点也许还能吸引我,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西方人的欲望需求难道还停留在弗洛伊德的性和暴力满足终极社会形态吗,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和以后的新学术思想在20世纪中叶就很具体了,导演大人你不能还把观众禁锢在厚重的血型外壳下卖电影吧.最后影片结尾开车入山洞...我勒个去,<西北偏北>看多了吧你.
很喜欢这个故事,因为这就是现实,导演只是把它放大夸张,很真实。
影片本身没什么亮点,画面,演员都很一般,给个三星吧
硬汉专业户杰拉德·巴特勒被陷害成死囚,需要闯过杀戮真人秀游戏获知真相、脱狱重生,故事融合了09年布鲁斯·威利斯《未来战警》与08年杰森·斯坦森《死亡飞车》的创意,可惜结尾过于潦草,浪费了一个可以进行更广阔背景开掘的题材,尤其糟糕的运镜方式,动不动让人脸充斥整个屏幕,令我非常厌恶。
同种类型的电影比比皆是,本电影无非杰拉德巴特勒是亮点,其他的也没有记住什么,无非还是老生长谈,自由啊,亲情啊,不是说不好,只是觉得不够有感染力,纯暴力 的电影也不是,所以不咋样!
现在越来越搞不懂中国引进电影的策略了,3月的电影市场好比上世纪90年代的录像厅,世界各地,五味俱全,荤素搭配什么类型的都有,鱼龙混杂。
并不是说《天地逃生》不好,而是这样血肉横飞、粗口露点比比皆是的电影是否对谢绝分级的中国电影市场口味过重?
严肃的来说,《天地逃生》这样的买断电影,尤其是在3月五花八门电影扎堆的档期来说,是很难得到足够的重视的,更何况电影在一个新颖立意的基础上最终没能逃脱好莱坞流水线产品的命运。
首先电影的角度很棒,未来网络游戏真人化的观点颇为新颖。
故事讲述了在了不太遥远的未来,被囚禁在死囚区的关押犯Kabel,无意中成为了那个时代里流行文化的英雄人物。
因为每周,全数世界数以万计双眼睛正通过网上的一款名为《凶手》(Slayers)的极端暴力的多人在线游戏,收看他同其他数百名罪犯的生死拼杀,这款游戏是由科技天才 Ken Castle发明的。
在这位能操控游戏人物一举一动的年轻富有的玩家眼里,Kable只是一个虚拟角色。
而对这款带有高科技奴役色彩游戏持反对态度的人们来说,Kable成为了在战斗中崩解发明者Castle的关键因素。
乍一看这个剧情是不是相当眼熟,不错,如果你看过州长的《过关斩将》、斯坦森的《死亡赛车》、甚至是去年的《杀人锦标赛》和吴宇森旧作《终极标靶》,你都可以从本片中找到其他前辈们的影子。
而《天地逃生》把一个老套的故事框架套上了一个新鲜的马甲,就好比一个造型别致的房子颇为引人瞩目,但开门一看家里面还是旧家具。
电影中新点子就是将网络游戏真人化,一个个玩偶一样的血肉之躯充当游戏中的人物接受玩家操控。
片中出现了两种风格的游戏,喜欢玩游戏的玩家对此应该毫不陌生,一种是主角参与的第一人称射击游戏(FPS),另一种是模拟类游戏(SLG)。
二者看似关系不大,但是其中都包含了令人毛骨悚然的信息,那就是一个个没有灵魂的躯壳在游戏中接受他人的操控,人性的自由与意志被强制的抹去,变成了一具具行尸走肉,而隐藏在现实中的则是操纵者狰狞的面貌和被操纵者哭泣的灵魂。
这也许是对现实网络世界的一种讽刺,此举无疑在电影中和乃至游戏世界都得到了最大的发挥,要比片中血腥的战斗场面和鲜亮的裸体MM更加引人瞩目。
但是《天地逃生》并没有在讨论人性方面大做文章,反而一味的进入到了狗血的剧情和视觉上的狂轰乱炸。
电影的优点和缺点同样明显,一句话:剧本太差。
要说本片前半部分确实犹如游戏一般,不光是动作部分,连剧情也一样。
本片把一个《肖申克救赎》般的故事照搬过来,大刀一挥,砍掉了其中的精华,把只剩下一个只有电子游戏程度的故事包入其中,为了给大量的动作戏让路。
情节发展之快令人咋舌,主别说人物塑造和台词演绎,连最基本的剧情都缺乏创意灵感和精心布局。
一切都是平铺直叙,没看开头也知道结尾,一个小学生能编出这样的剧本也不难。
再说动作部分,华丽的特效和火爆的枪战比较精彩,毕竟在平时在游戏中出现的东西在电影里由真人演绎的场面并不多见。
摇滚乐和连场的激烈枪战在电影里融合的不错,显得动感十足。
血腥场面也比比皆是,本片的导演似乎对血浆和肢体有着强烈的厚爱,夸张的血腥镜头让人感受到除了视觉震撼,还有真人游戏的残酷。
可惜电影后半段明显动作戏份降价,只是一些简单的阴谋揭穿和逃生部分,几乎与前半部分形同两部电影,结尾也十分无力,一个千古不变的正邪大战的结局竟然如此简单的结束,不免有些偷工减料之嫌。
本片的导演不得不提,马克·耐沃尔代和布莱恩·泰勒个人风格很重,cult电影《怒火攻心》系列就出自其手。
所以在片中看到华丽的场景变换和镜头的快速切换并不感到意外,电影风格很像MV,除了金属风格极为浓重的战斗场面,就是在模拟游戏中色彩斑斓鲜亮的画面了。
可惜电影不像《怒火攻心》那样cult味道浓重,所以强烈的个人风格在此有点喧宾夺主的感觉。
杰拉德·巴特勒还是一如既往的硬汉形象,而女主角也像其扮演的角色一般,就是一个游戏花瓶。
虽说《天地逃生》有着很新颖的点子,但是本片并没有像《黑客帝国》那般深邃和具有时代意义,简单的故事情节和虎头蛇尾的情节设置,这一切都淹没在夸张的视觉风格中,使得电影最终没有成为一部里程碑似的作品而最终沦为商业流水线的过眼云烟。
人类太浮躁了 很希望未来的100年 我们还会喜欢诗情画意
探讨的似乎是一个哲学问题:究竟是你在玩游戏还是游戏在玩你?片中建立的那个社区情境颇有些无政府主义的味道。动作场面设计得利落爽快,很具冲击力!
夜路走多了容易撞到鬼,电影看多了总会踩着雷。浪费好题材,雷死我吧!
CS加楚门世界加全职猎人,结局三口团聚,纳米皮层关闭,游戏结束,还算干净。曼森的歌配一个寻求自由的勇士挽歌。
还是喜欢他300里的造型
音乐不错,题材也不错,但没把它发挥的很好。
多好看的电影,怎么没有多少五星呢?!
场景有冲击力 有logan lerman
其实是四星的片,导演很重要啊。。。
创意不错,但拍成血浆米花片了HERO的PETER客串个龙套。。。
用囚犯来玩游戏的桥段并不算是新颖了,但是片子节奏实在是控制的糟糕……故事本身也太没有说服力了一点。
好片啊!不过boss死得很囧啊控制与被控制,自愿与强制,科幻永远的话题
2010.1.1 720p 拍的很炫 故事讲述有点不知所云 情节不怎么样 题材和同期surrogates有类似的地方 最大的特点和电影的目标大概就是拍的炫 炫 再炫一些
奔着斯巴达王和dexter去看的,结果看到了2位2b青年领着一个装嫩大妈过马路
我好想玩society那个游戏哟哟。结尾太烂了。
本来题材是很好的,怎么就拍成这种样子啦
还是没能带来 我是传奇 那样的震撼
Michael C. Hall is a GQMF!
拿真人來玩遊戲這不是第一次,但當作是RPG的電玩玩偶來操控就比較少見啦,點子蠻有新意的,就是劇情不怎麼樣,但還能看看就是了。
绚丽的视听没用在刀刃上,最终对娱乐至死的批判变成了Neo大战史密斯,大家互相娱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