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真的,这大概是这片最大的创新吧……我足足反应了半分钟才勉强接受了这个设定。
你追我跑的特工片看了不少,也算是到了看到前脚挖个坑,就猜到后脚要布个什么井的程度,你说药不能停,我最多也就猜到不吃会急速恶化,打死也想不到要加10分才够智商最底线啊!!!
一旦接受了这个设定,对剧情瞬间豁然开朗了:先天不足啊,后天吃药也就那么回事吧。
开头在阿拉斯加应该是在修行,没看出在执行什么任务,入了别人领地就算是一心为了找药吃拜托也长点心,叨逼叨地说个不停,孤狼一样的特工啊,你的名字难道不该叫冷漠寡言孤僻无情么……抓狼放追踪器这招蠢!
爆!
了!
不可控因素太多风险太大完全没有操作性,吸引一群狼过来玩是颤抖着喊你们别过来然后拿小手枪随便就能biubiu吓跑的吗?!
就算吓跑了,逮住狼了才发现:哦漏,然后咋办呐……追踪器就算喂了狼,您把狼放下狼不还是追着您跑么……争点气没让狼吃了那点距离照样不还是能让导弹轰着么……下次写出这种自认为聪明的招数的编剧罚他去实践一下……然后趁着观众还没看懂究竟在演啥就瞬间从阿拉斯加回了本土……然后出现了本片的第二大创新:假证没放在银行里。
谢天谢地。
完全省略思考和追踪过程地出现在女主家,biubiubiu了半天,耍了个隔门biubiubiu的帅,然后揪着女主要药吃……此时会瞬间发现,作为应当邪魅狷狂苦大仇深的男主角,自始至终完全没有深层次的动机,没有我是谁谁是我我从何处来又该往何处去的迷茫和挣扎,没有对于真相孜孜不倦的渴望或是对复仇矢志不渝的追求,根本就是卧槽快给我药吃再不吃就要变回弱智了好怕怕。
在逃跑的车里又充满失落感的叨逼叨了半天,出戏到嘴炮鹰眼不是我的错!
矜持啊亲!
所以说先天不足后天补起来是有困难的,伯恩虽然是蓝领特工好歹有智慧啊,除了圆珠笔杀人面包机炸弹之外的秀技能还能秀智商,且不提顺藤摸瓜挖黑幕,领着妹子跑路还知道染个头发换身衣服。
有功夫造假证给妹子剪个头发戴个帽子就不至于被机场大厅上方的镜头发现了,在菲律宾这种人口密度的国家一天就被找到也是种本事,俩人在路上走啊走啊躲着警察和杀手,高调的就差头顶个LED高喊我在这儿了,随手顺个花裤衩包包头好吗,这招儿大侦探福尔摩斯都会用了……看的人好捉急!
摩托车追逐绝对是本片的第三大创新点,哦,不对,应该说追逐的结尾才是创新点,好歹也是另一个计划里的顶级杀手啊,好歹也征用了警用摩托啊,那警用汽车很禁撞的呢,怎么就被女科学家一脚踹碎了呢……男主角开车睡着了不科学啊,因为失血的话这么快昏厥早该挂掉了,因为药物的话早上起来时不是活蹦乱跳的么哪有关键时刻掉链子的,这不是创新是什么!
其实妹子你才是打了体能增强针的吧。
先天不足后天真是咋补都没辄,另一个用了聪明药梗的电影就是去年末Bradley Cooper的《药不能停》嘛,磕了一袋聪明药中文还是照样说不明白。
中间JR和诺顿的一段战场回忆戏把JR的角色都穿起来了:早年没事在街上瞎混,跟着混混头头本·阿弗莱克鸡鸣狗盗地抢银行,后来不幸被征兵,因为憨傻憨傻跟董存瑞似的所以进了拆弹部队专顶炸药包,有一次拆弹没拆好炸了一脸坑送回医院被选中成了药物改造的特工,结果因为本阿弗莱克的好基友化身的特工杰森伯恩而没药吃,踏上艰苦的找药之旅,Fury说哎呦这小子不错隔壁的绿箭侠不是在孤岛打兔子习得一身好箭术嘛这个阿拉斯加打过狼的肯定比丫强,于是科尔之子说‘跟着我有药吃’,遂投诚神盾成了一代鹰眼。
特工阿甘的传奇人生,未完待续。
打着伯恩遗产的名号,谍影重重第四部依旧笼罩在伯恩的光环之下,影片非常悲剧的停留在既想自立门户,但是又无法跳出前作框架的尴尬境地,虽说标榜出的是谍影重重第四部的续集,但是不论从内容和质量上都不达标,从内容上说,这部《伯恩的遗产》只能算伯恩系列的旁系作品,从质量上来说,第四部也无法挤入经典前三部的序列。
作为一个伟大的动作片系列,前三部马特达蒙、保罗格林格拉斯与道格里曼经典组合实在深入人心,接受全新组合也自然会让人去对比。
四部的伯恩电影的编剧都是托尼吉尔罗伊,而正巧托尼吉尔罗伊成为了第四部谍影重重的导演,所以在剧本的结构与内容上,第四部谍影重重像极了前三部,虽然是新的特工故事,但是故事基本上还是在炒旧饭,它只是平行于前三部伯恩的重复性事件。
其实所谓伯恩的遗产,影片中除了出现几张伯恩的证件照,基本上和伯恩没有任何关系,这完全是一个新特工的故事,虽说是新故事,但是故事本身却老套重复,又是死而复生的特工与特工机构斗智斗勇的故事,没有了马特达蒙,没有了保罗格林格拉斯,即使杰瑞米•雷纳 与蕾切尔•薇兹的表演再卖力,也无法重复伯恩的荣光,前三部伯恩系列快节奏、硬派的风格在第四部也没有得到传承,前三十分钟的铺垫杂乱无章,整部片子也略显拖沓,从编剧转跳为导演的吉尔罗伊平庸无力,根本无法与前三部的两位导演相媲美,保罗格林格拉斯凌厉的镜头风格,吉尔罗伊显然学不来,而他本身所经营的剧本也远远差于他之前的三个剧本,可以说他既没当好导演,也没有当好编剧的本职。
片中杰瑞米表演尚可,但是还是难撼马特达蒙之于谍影重重系列的地位。
在文戏上,这第四部也显得很拖沓,前三部伯恩的风格是话少打斗多,用凌厉的镜头说话,而第四部似乎话太多了,要知道一个好的荧幕特工不是吹出来的,而是用行动体现出来的,说起动作,第四部的打斗戏设计也较为平庸,克劳斯虽然磕了小药丸,但是在反应与打斗的硬派上都逊于伯恩一筹,要是克劳斯被组织派去追杀伯恩,估计只能成为伯恩硬派拳脚下的无名小鬼。
《伯恩的遗产》要是剥离伯恩这个系列独立的来看,其实也没有那么烂,整体来说还算是一部及格水准的动作片,末尾段落的摩托车追击戏也是可圈可点的,但既然打着伯恩的名号,实在让人不能容忍其拉整个系列的后腿。
从剧情、节奏、剪辑到打斗设计均没有继承前三部的优点,整个故事上可以简单的概括为中了生死符的特工携美女药师去马尼拉打针一句话,居然还敢在片尾厚颜无耻的奏响伯恩专属的Extreme Ways,让人难以容忍。
另外伯恩系列中除了伯恩本身,还有许多非常出色的反派配角,但是这部片子的那个亚洲杀手实在是太弱了,一脚就被一个手无寸铁的女人踢飞,电影也就此仓促的进入尾声。
其实赚钱大可另立新剧,何必牺牲整个伯恩系列的一世英名,挥霍伯恩系列留给动作片类型片的宝贵遗产。
其实伯恩这个形象深入人心不仅仅是因为他的拳脚,更重要的是这个特工独特的气质,是一种在残酷现实中挣扎搏斗的孤独力量,是一种洞穿现实但是又锲而不舍精神,就像那经典的片尾Extreme Ways写道:“无尽之路助我在深夜前行,我去过最远的地方但是却从未见到光明,穿梭于肮脏的地下室肮脏的土地,茫茫世界我孤独前行,我不会按部就班,我愿意为此经受等待,生命之中总有机会,让黑暗四分五裂,我不想多说什么,我从未放弃过光明。
”这段歌词写出了伯恩的灵魂,这种气质与精神才是造就伯恩这个经典角色的最重要因素。
没有灵魂的特工永远无法继承真正的伯恩精神。
抛弃俗套的故事、拖沓的节奏,《伯恩的遗产》最大输就输在精神上,《谍影重重4》丢失了伯恩的精气神,劳斯只是一个没有灵魂的流水线荧幕特工,而且还是注水的。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做事业,既可以爬得很高,也可摔得很惨,《谍影重重4》便摔了个鼻青脸肿,模糊可憎的面目下,我们已经看不见往昔棱角分明的容颜,而这只能令我们更加怀念以前的那张面孔。
不好的电影,通常都能变成吐槽大典。
此片是活生生的鲜肉教材。
如果要说导演和观众通过这部电影分别获得了什么,首先导演在电影开头阶段想用排山倒海的多线叙事吓尿观众,把观众弄晕并深深折服,随后,观众发现,导演自己已先晕到不省人事了。
如果说爱德华-诺顿的影迷获得了什么,那就是:自己的偶像呆在办公室就轻松把钱挣了。
如果说本片最大的谜团是什么,那就是:蕾切尔-薇姿那隐藏在她科学家身份背后重重的谜团,那是怎样骇人的脚力啊,顶级特工、杀人机器就被她一脚踹挂了,此事必有蹊跷。
如果说托尼-吉尔罗伊应该得到的最大教训是什么,那就是:电影跟电视剧拍法不一样,你不能指望大家理所应当地看完此系列的上一部再来看这部。
如果说此片什么最违和,那无非是结尾销魂而起的印度风音乐了,再次说明,这么几千年年过去了,洋鬼子还是没分清东南亚和南亚有什么区别。
最后,必须由衷感叹:40多岁开始打星生涯,跟40岁当艳星一样不容易啊不容易……
坚持了一个星期,避开上映初期的观众潮,下午终于充满期待的去看了这部电影。
如果这部电影的名字不是bourne系列的话,也许会更成功点。
不论是从制作、场景、场面和剧情设计来看,都能达到豆瓣3-4星的标准。
可是一旦跟伯恩系列挂上钩,可以说这是所有伯恩系列电影中最烂的了。
首先从剧情上说,伯恩系列主打的是什么?
阴谋-主角被迫还击-揭露重重黑幕为自己正名。
可是这一集里面,所谓的阴谋,在前20分钟就说完了,然后还花了大量时间交代跟前面的联系。
剩下的时间就是追杀女科学家和唯一活口的特工。
这样的剧情也太简单了吧?
不用编剧,随便谁都能编出来。
雷纳的角色也只是单纯的逃亡-签入马尼拉的制药厂找药-注射-再次逃跑的过程。
全无前三级伯恩揭穿阴谋-回击取胜大块人心的成功。
第二从角色上,我只能说马特戴蒙的伯恩系列实在是太深入人心了。
若不是中间穿插出一些伯恩故事的情节,在观影过程中让人完全忘记了这其实是一部伯恩系列电影。
还有就是之前伯恩系列中的人物,包括吗帕兰迪、那个肥肥胖胖的医生,与本集的人物几乎没有对手戏。
让人感觉这集的故事和伯恩的故事很疏离,或许叫做伯恩故事的外传更加合适。
第三形象塑造上。
伯恩最深入人心的场景是什么?
下雪的冬夜,伯恩一件大衣,落魄的走在灯光幽暗的城市街头。
这是现实的残酷写照。
大概也暗喻了伯恩的孤独,在险恶的环境里独自求生、还击。
很可惜雷纳只是营造了一个普通特工的形象。
能听到远处传飞来的导弹,旅馆被菲律宾废柴swat重重包围却不能发现?
还要女科学家大叫才匆匆逃脱?
甚至于连近身搏斗都无力招架,最后搞定泰国杀手的,还要靠女科学家的佛山无影脚?
你是特工,而且还是个吃了药的特工,真么弱,怎么打啊?
也有可能这是在为下一集铺垫吧?
不过我真心乞求下一集马特达蒙回来吧,你看你那么经典的伯恩系列,被现在这帮人搞得不伦不类,你能坐视不管吗?
长出了大眼袋的Norton酱油没出棚(还被能干的女助手抢了几次镜),不像Renner的狂野版Renner出雪山刮了大胡子后瞬间变回了Renner(智商数值降低12)……以及Weisz依靠留海成功让观众认为这个女主其实是个很漂亮的女主(至少不是Weisz)听到了两处翻译问题如下:1. Byer他们在看两个教授的庆生酒会录像时,其中说到他们二位教授在一个无聊的学术会上认识,然后一起出去在一个【黑暗的角落】里喝酒而相识,并自此一直在【寻找黑暗的角落(意为探索科学的未知领域)】。
字幕则是二人便一直【待在黑暗的角落里】(字幕君不要卖腐)。
2. 实验室给那个黑人受训特工体检时,实验室工作人员说他们从【七月】起就与这名特工失去了联系。
字幕上写的则是这个特工有【七个月】没出现了。
不再有Bourne的放枪惊鸟确定敌手藏身位置这种战术策略,不再有铅笔肉搏战,改头换面洗剪吹(并且边剪边哭)。
取而代之的是人狼大战(抱着滚来滚去),放枪打飞机(打飞机…?
),无聊冗长的房顶跑酷(还踩塌了一个无辜的房顶),无聊冗长且无对白(除非你能听得懂菲律宾人在大街上乱喊什么)的摩托追逐,终结者一样沉默又死来死去死也死不掉的3号特工。
以及Cross的毒瘾与毒瘾和毒瘾,从最开始的“我没药片了哥们儿分我点儿”,“你到底有没有药片给我药片给我药片”,“卧槽原来你没有药片啊那么你下车自生自灭去吧”,“切断供应商!
我们就直接去药片工厂吧!
”到最后“唔唔唔啊啊啊唔唔唔哼哼唧唧(戒毒期的痛苦呻吟)”和“我衣服里缝了四万块你拿去把党费交了吧”药果然不能停啊所以为啥这片不直接改名叫The Cross Addiction得了?
记得还要把有Bourne木刻名字,大头贴出现的镜头都删掉才好。
前言:一帮只看过的预告片的在这瞎bb。。。
烦死了。
故事的背景:由于Matt同学不会参演第四部Bourne,于是当红不小生Jeremy Renner当上了“新bourne”。
由于第四部已经不是原小说的情节,完全是导演自己展开的,所以bourne成为了一个军事计划的冰山一角。
CIA军方为了培养优秀特工,和制药公司Treadstone合作,后者负责用病毒生产出来的药片对特工进行神经改造,绿色药片提高体能,蓝色提高智商,同时还有抑制疼痛感等很多副作用。
这种药的缺点是特工必须按时吃,否则就会体力衰竭而死。
本来一切都好,不幸的是由于老Bourne(Matt演的那个)大闹纽约,导致这个军事计划败露,以Edward Norton主演的军事头目为首的特工培养组织决定取消该计划。
To 取消,就是要杀死现有特工,杀死所有相关的科学家。
原来这个计划中共有9名特工(也叫做outcome,因为是实验结果),其中3名通过停药并给一枚三角形的自杀药毒死了(好笨,死了就死吧),1名在雪山中被炸死,1名是Jeremy主演的Aaron,1名是Bourne,其余3名未知,也许会在第五部中出现。
故事的开端(最精彩的部分):Aaron在Alaska的雪山中独自进行特工训练(包括爬雪山,野浴和与狼玩耍等各种fun activity)。
训练中他无意穿越了雪山,结果偶然的遇到了另一个此计划的成员,3号(是Oscar Isaac演的,他演过sucker punch还挺帅哈哈)。
俩人经过无聊的猜测才发现原来对方都和自己一样是outcome。
Aaron把药片藏在鞋里,借口药丢了才来到3号的小木屋的。
好心的3号同学收留了Aaron还告诉他表担心,他有药。
结果第二天,Aaron出门听到空气中有飞行物飞过来的声音。
Aaron和3号很警觉,决定出木屋分头躲一下,结果3号同学动作稍慢,飞过来的导弹直接把木屋炸飞。
Aaron大怒,拿rifle把飞机击落=_=!
CIA指挥部小怒,排除另一家飞机寻找这个Aaron这个活动的target(因为aaron身上有tracking device)。
Aaron割开大腿,取出这个device并活捉一只狼(拿血吸引的,真是一物两用啊),把这个胶囊给狼吃了,于是CIA炮轰了狼,以为大功告成鸣金收兵了。
故事的发展:炮轰木屋事件,使aaron失去了药片。
Aaron必须进程寻找药片。
他的目标自然是每次给他检查身体和给药的美女大夫Marta (Rachel Weisz演的)。
他到了她家之后恰巧遇到特工队伍正在暗杀Marta,于是Aaron杀了4名特工。
然而悲剧的是Marta没有药。
逃离的路上,Marta告诉aaron其实他早就该停药被杀了,for some reason他还在一直吃药(这个地方没怎么听懂谁给解释啊!
)。
解决的办法就是他俩直接去药物的生产地,菲律宾的马尼拉,用本地的病毒原株直接注射,可能会取代药物,终身有效。
他俩决定就接么办。
于是可以预想,就在他俩进入了工厂,marta刚刚给aaron注射了病毒之后,笨拙的CIA终于track到这俩宝贝儿的行踪。
于是逃亡开始了。
主要经历的事儿是Aaron经过一晚上的挣扎和sickness,第二天发现自己恢复正常,再也不需要药片的辅助了。
而清晨外出买药的Marta发现他俩下榻的旅馆已经被警察包围。
情急之下,Marta大喊一声,Aaron RUN!
然后俩人同时开跑。
与此同时,CIA派出了一名泰国丑男来追杀帅哥美女。
泰国丑男是CIA另一个beta计划的(能在有点新意么),囧啊。
于是警察和泰丑一直在追逐高富帅和百富美。
警察很容易就被甩掉了,Aaron和泰丑分别被对方射中,在眼看泰丑就要追上俩人的瞬间,marta一脚将其摩托车踹飞,她和帅哥的摩托也飞了出去,俩人被当地渔民救走。
故事的结局:俩人在阳光下的渔船上暧昧。
累死了洗洗睡了!!!!!!!!
下面是网友吐槽:@ : 1.制药公司不叫Treadstone,那是Bounre Identity 的programe name 2.Bourne 和outcome 没关系 3. Aaron 不是偶然穿过雪山碰到另一个特工,他之前碰到狼群把自己的camp gear丢了 4。
Aaron在一年前体检的时候通过注射病毒载体的方式已经摆脱了对绿药丸的依赖,cia为了继续维系对他的控制并没有告诉他真相
虽然影片标题叫做《伯恩的遗产》(The Bourne Legacy)。
但是伯恩这个人物不会出现在这部电影里。
影片的立项过程充满了艰辛,很多人认为没有必要拍摄《谍影重重4》,拍摄《谍影重重2》和《谍影重重3》的导演保罗·格林格拉斯就在影片尚未立项的时候半开玩笑地说,这个第四集《谍影重重》最好叫做《多余的伯恩》(The Bourne Redundancy)。
在杰瑞米·雷纳之前,包括杰克·杰伦哈尔和迈克尔·法斯宾德在内的数十位好莱坞当红明星都是扮演特工艾伦·克洛世的候选人。
影片的导演、编剧托尼·吉尔罗伊和另一位编剧丹·吉尔罗伊是亲兄弟。
影片在加拿大、美国、菲律宾等地取景拍摄。
完全是冲着杰瑞米·雷纳看的《谍影重重4》,因为我压根不知道前三部讲的是什么以及马特·达蒙有多厉害(MD粉勿喷)。
看完之后结论:怎么杰瑞米·雷纳越看越帅呢?
长胡子的时候帅,刮了胡子还是帅!
看的杰瑞米·雷纳的第一部片子应该是《拆弹部队》,但是当时对这个男主角真的印象不深,因为剧本太好。
剧情里关于战争的很有深度的思考完全遮盖了他的光芒。
第二个就是《城中大盗》吧!
说实话我对男一号没有太大印象,却独独记住了他这个男二号,我永远记得他在喝完可乐之后接受了一群警察的扫射。
当时觉得有点心酸,有点可爱。
要说完全被他征服就是在《碟中谍4》,也许大家只记住了汤姆·克鲁斯用渐老的容颜耍帅,可是刻在我脑海里的却是雷纳在一瞬间拆了一把指着他脑门的枪。
再接着就是《复仇者联盟》里他塑造的鹰眼了。
不管小罗伯特唐尼如何卖萌,克里斯·埃文斯如何Muscle,我只记住了射箭的冰冷的鹰眼。
我一直偏好冷兵器的角色,因为会比火力兵器更体现一个人的魅力。
所以当时看了《谍影重重4》的预告片,我就想一定要看。
当然爱德华·诺顿也是三分之一的理由,虽然他的真的老了,和《一级恐惧》里的小正太不可同日而语了。
而且当我在影片里看到《越狱》的典狱长的时候,我就知道我已经赚了。
虽然我是顶着外貌协会的名号看的电影,但是还是要提一下剧情的。
我只能说:美国人终于不再把拯救世界作为己任了……这部电影里,没有核弹,没有总统,没有世界末日,没有外太空,没有世界和平,真的只是讲追踪两个人灭口的故事。
但是小故事讲的完整细致,描述了追踪的一般步骤,有条不紊,循序渐进。
先是中情局为防止非道德计划的败露杀人灭口,有两个漏网之鱼;然后利用身份,接近暗杀;暗杀失败,跟踪行迹。
这个追踪学问就大了,爱德华·诺顿作为追踪计划的boss就是在这个部分最出彩了。
先是调用公路录像,查找车辆目标,排查航班,分析可疑人员。
不得不说,如果这是真的,那恐怕没有找不到的目标。
好吧,接着说,追踪到了,那就赶快派个厉害的角色处理掉。
说实话,我的期待挺大的。
因为从一开始,杰瑞米·雷纳就一直在跑,后来带个女的一起跑。
我想,嗯,终于你的对手来了,你应该好好干一架了吧结果骑个摩托车接着跑。
而且,最后那个我以为很厉害的杀手,居然是被女主一脚从摩托车上踹下去撞死的!
好吧,我懂的,编剧是想让他在第五部里跟马特·达蒙一起露一手,那我就先期待吧。
结尾的时候女主说她希望迷路的时候,雷纳就合上了地图,两个人相视而笑,船驶向了未知的远方,安静的结尾。
当然,微笑的杰瑞米·雷纳就更迷人了。
当然也有不足之处,前半部分剧情节奏真心有点慢,要是能紧凑点就更好了。
但是瑕不掩瑜,可以完整的讲完一段故事就已经很好了。
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尾,四要素齐全。
我觉得国产片先想想怎么讲一个完整的故事,再想怎么讲一个好故事吧,这样说不定我可以对它多点信心。
对,马特演的Jason Bourne是一个不可代替的神话,是谍影重重这部系列能那么成功的一个重要推助器,可这不代表其他人就没他好。
第一:公司一开始就说了谍影4不是前三部续集,第四部也不是主讲Jason Bourne,而是重新开始一个新的故事,JR代替的也不是Jason Bourne,而是演出一个新的特工。
大家为什么在电影还没上映的时候就胡乱对JR做出那么多不公平的评价,换人又不是他的错。
有本事去美国找公司理论去,来这对JR乱喷什么!
第二:原作者本来就只写了三部谍影重重,第四部是由公司完全自己重写的,只是因为版权是公司的因此用谍影重重的名字。
跟前三部既不一样也没可比的地方。
第三:是马特自己不演的,马特一开始就说过,要是之前知道影片的导演不干的话他自己也肯定不演。
换句话说是他自己放弃了继续出演的机会,关JR屁事!
至于质疑JR的人,我不知道你们是在质疑他什么。
演技:JR的演技怎么说也是两次奥斯卡提名的人,演技不是一般人可以有资格质疑的。
真正看过他演的电影的人,不管是不是他的粉丝我想心里都自有评价。
至于说他长相不够帅的人,我不知道你们看电影重视的是演员的演技和电影的剧情,还是所谓的花痴只看演员的外表,这是动作片,不是青春偶像剧。
我本人看过之前马特演的三部谍影,我也很喜欢他创造的Jason Bourne,是很经典。
但不能因为这样大家就一味的说JR不行,演不好这部影片。
真正喜欢这部影片的影迷关心的是影片能不能继续它以前的风格和精彩,而不是因为花痴一位演员而乱喷其他演员!
在写下这篇影评之前,我回顾了一下之前的评论,发现我真的是一个靠感觉来打分的感性影迷,我用这种不甚靠谱的方法所打的分数,自然也是不靠谱的,但是电影,从很多情况下来说都是一种个人的感受,你觉得好不好看,只有自己最清楚,跟着别人走,那就只是代入,而不是体验了。
这部谍影重启之作评价不是很高,演员导演全换了之后,环球沿用了伯恩的大名,想要把这个金字招牌做下去,又或者,是在这个金字招牌暗淡之前尽可能的再捞一笔,这种心态真的是人尽皆知,商人的把戏,有什么较真的必要,他不赚钱,谁来给你拍电影。
只希望这块招牌,最后不要砸就好。
我不是谍影系列的粉丝,虽然我一二三全都看过。
其中以第二部的看片经历最为艰难,其余都是一次看完,甚至不止一遍。
不知为何,总觉得和第一部的商业味,第三部的个人风格相比,第二部终究还是有些不上不下。
现在回忆起评价最高的第三部,觉得如果它现在仍在上映,我一定不会去看,想之前饥饿游戏就把我晃得七荤八素,如果在电影院再看,岂不是要把隔夜饭都吐出来。
在电视上看,第三部的手持摄影新奇凌厉,但是一到大银幕上,不免觉得导演实在是对我这种影迷太过粗暴和不尊重。
第四部,或许不能叫第四部,没有第三部的毛病,也没有了第三部那让人心惊的爽快刺激,整部电影的节奏和系列相比温吞了不少,大概是为了制造冲突和悬念,伯恩在前三部的成果被轻描淡写的消灭了,辛苦造成的优势瞬间就被反转,不得不说有些讽刺,但是现实就是这样,一个人,要和一个集团对抗,成效可想而知。
不过把这段剧情安排在结尾,无疑是告诉观众,这事还没完。
十年前,第一次在电视上看到谍影重重预告片的时候,我很俗气的被马达超快的打斗吸引了,看完之后,直到现在都忘不了他第一次发招的动作。
造价三千万美金的杀人机器,过目不忘,一招制敌,随手抓起什么东西就是武器。。。
如果单论能力,伯恩比之前所有的银幕特工都要厉害,同时也更加孤独。
马达演一二部的时候面相还很清秀,你看着他在银幕上挣扎,用一张面瘫的脸表现出种种情绪,恐怕让人产生的更多是唏嘘感叹,而不是羡慕。
新版主演雷纳在本片里饰演的是个有趣的人,相较于伯恩,这个特工有点话唠有点弱,甚至智商有缺陷,编剧大概也知道伯恩那种性格设置只此一家,因此这个艾伦特工时而狠辣时而呆萌,魅力十足。
但是与伯恩正传不同,伯恩的魅力与其说是演员的功劳,不如说是影片的设置赋予这个人物别样的吸引力,人们会喜欢上伯恩,但不一定都会喜欢上马特达蒙。
而这部重启之作则刚好相反,其实这也暴露出影片又一个比不上正传的地方,即演员魅力大于角色魅力,好在,对我这种不太喜欢深究的肤浅影迷,这也没有什么不好的。
只是编剧这次着实有点犯规,当雷纳肿着脸,艰难地说出自己的家乡名,反复的问我能不能留下的时候,连我都能听到自己一毛钱一火车皮的廉价同情心爆棚的声音。
然后突然发觉这个人物其实还是和伯恩一样,都是没有过去的,也不想回到过去的人,如果再脑补一下他在福利机构的生活,相信又有不少姑娘要母爱泛滥了。
这样一来,比起伯恩性格设置的扎实硬气,这种走捷径的方法更能让观众在短时间内对角色产生喜爱,提升对影片整体的好感,毕竟这样一个善良的,脆弱的,有着不堪过去的,即使到了生死关头也充分照顾群众的主人公,谁会不喜欢呢?
还有一点值得一提,那就是薇姿姐的表现,伯恩系列的女主都有点拖油瓶的意思,薇姿姐也不例外,但是相较于前两位,这个女科学家显然更讨喜,影片前段她体贴的同意了下属的实验请求,就让我对她好感倍增。
实验室爆发枪击时真实的惊慌,跑出房间躲在桌旁时“潇洒的甩头”,还有面对特工们的歇斯底里,可能有人会认为这样有点招人烦,但细想一下,有几个正常人遇到这样的事还能谈笑风生的。
加上薇姿姐美艳不可方物,后半段还各种可靠和不离不弃,比起第一部一下子就搞上的疑似斯德哥尔摩综合症,这样只是牵牵小手的发展,反而让人觉得更有好感。
最后的无影脚,如果光看评论的话确实很不合理,但是看电影就知道,我们的薇姿姐发招之前敌对特工就已经被雷纳废的七七八八了,加上一点运气,一脚踢飞也不是不可能的。
我为什么要给这部电影五星,除了男女主角强大的魅力各占一星,电影本身的素质倒也没有所谓粉丝们说的那么不堪,关键是,由于这一部过得去的票房成绩,第五部也被提上日程,纵使伯恩迷各种瞧不上,但是和各种把原作毁的难以辨认的续集比起来,有靠谱的演员和编剧在,第五部突然发力,比肩正传的可能性也不是没有,未来的事,谁能想得到,有点希望在,不是更好吗。
风格上和前三部一致,不过没有了波恩就像缺少了灵魂一样,怎么看怎么别扭。偏偏剧情上对前三部的依赖性还如此之强,不对前面几部有着深刻的了解根本无法看下去,光是各种计划就能把人绕晕。里面设置的配角也毫无存在感,仅仅能让人了解表面,而无法深入下去。最后动作戏不错,但明显抄了第三部
前面铺垫太多,后面收尾太快,看来还有要拍5的意思。
1、必要时可到风景片观看;2、必要时可当警匪片观看;3、必要时可当《速度与激情》观看——现在的大片没点公路追逐的场面都不叫电影了还,20121115ume imax 和田梦
又比较论泛滥了,单个来看,能给个三星,甚至四星;但是跟绿草比起来,未免太业余了;Gilroy似是陈凯歌的反面,编剧还行,但是一兼导演就全面脱线;前半是雪山飞狐,后半是上次丹吉尔段落的翻版,整个戏码无限不平衡,零悬疑,毫无波恩斗智斗勇的那种愉悦感;而爱德华诺顿打了个超级大且放空的酱油~
实验室杀人戏1星、林中小屋枪战戏1星、片尾摩托飙车戏1星,Jeremy Renner再加1星
喜欢上介个大叔鸟〜
真的不错看哦 jr腔调可以 weisz总让人觉得舒服
前半部分挺不错的,最后40分钟太没劲了,我花这么长时间看铺垫,不是为了最后看半个小时任何好莱坞爆米花片里都有的追车戏!要不是在电影院我肯定睡着了……
瞎编的剧情,导演能力还是不够
把前三部编剧拉来当导演的杯具就是前面的文戏太长了太长了,长到最后的那场摩托飞车戏都让人觉得有点憋不过气来。杰瑞米'雷纳确实摆脱了马特'达蒙的影子,将这部欲求拍成下一部007系列的电影成功转型。
感觉此波恩少根筋啊,也许是天份吧
你必须挺过情节零散混乱不知所云的前三十分钟~哈哈
感觉好无聊,剧情没有突破,仔细想想三星半吧~
even stupidly messy flashbacks failed to maintain the suspence.....one more bail on the movie house after Tron....im almost traumatized
bourne这小子全场客串啊,还全都是以照片的形式客串。。。太坑爹了。。看了100多分钟的chasing。。。
很不幸,这是没有马特达蒙的谍影,所以实在不好意思和前面几部精彩的电影做对比,只能算平平而过。因为达蒙版太强大了。太精彩了。
还是马特戴蒙看着顺眼 剧情虽然听“听”不懂也能猜出来了
场面不错
挺好的呀 活脱脱生化危机前传嘛 故事老套还是很则劲
缺少杰森·伯恩的谍影重重总会让人不免遗憾,但杰瑞米·雷纳的表现完全不输于马特·达蒙。而相对于前几部贯穿始终的高潮迭起,这一部由于前戏过于冗长而显得整体温吞,不过后20分钟的追击戏还是挺过瘾的。只是,没有了“身份”,就似乎很难归类到伯恩系列了,只能是一部单纯还是不错的动作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