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白色强人》,重温《妙手仁心》,发现还是老剧经典。
《白色强人》是医院版的宫心计,但医疗和手术场面拍不出生死一线、惊心动魄的感觉。
而《妙手仁心》通过急诊室的“急”,呈现了患者的众生态,又通过脑外科、妇产科、肿瘤科等科室的配合,演绎病人身后的故事。
港真,吴启华“斯文败类”的形象,很适合演专业、内敛又略带点沉闷的程至美医生,即Paul。
被奇葩前妻Rebecca不断骚扰,却频频退让,一副不懂拒绝的样子。
即使被误会,也不解释。
“我和你很熟吗,没必要向你解释。
”而蔡少芬饰演的Jackie一开始挺讨人厌的,不分青红皂白直接上前把人指责一通。
从什么时候开始觉得有意思的呢,从林保怡和苏永康搬去和吴启华合住后,三人夜晚吃泡面,八卦感情生活,故意挖苦其中一个人,但又点到为止,不会让对方难堪,看起来友情比爱情更赏心悦目。
林保怡用今天的话,是个“丑帅”的男人,他演风流花心的Henry一点也不讨厌。
看上去很爱泡夜店的Annie ,最是痴情,她因为爱而不得,才用Henry 处理感情的方式游戏人间。
他玩,她也玩,假装满不在乎的样子。
她当众怼他,在他转身离开时斜眼一瞥,眼神复杂。
他不记得她是谁,而她十年来对他念念不忘。
当她知道他因为前女友自杀而负疚多年,马上在心里原谅了他的不认真,并且希望成为他最后一个女朋友。
虽说陈慧珊的齐刘海一直被弹幕吐槽,但不可否认,她和林保怡很适合组CP,我从鉴证实录开始粉他们。
剧中Annie和Jackie的友情也演绎得可圈可点,两个女人互吐心事,互相支持,但又不越界,不对对方的生活指手画脚。
那时候还没有“塑料姐妹花”一词,她们之间的友情也真挚得令人羡慕。
这部剧的缺点是感情线混乱,吴启华的奇葩前妻就不说了,蔡少芬等男友出狱等了很多年,结果男友出狱后,两人渐行渐远。
不知道是不是为了让蔡少芬和吴启华组CP,男友阿广和蔡少芬分手后,爱上了一个患艾滋病的失足少女,失足少女还不爱他,而是爱上了因为救她而染上艾滋病的苏永康。
苏永康本来是个Gay,被蔡少芬掰直后,从没跟女生好好谈恋爱,就像得了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一本日记就感动得爱上了传染他艾滋的失足女。
失足女表白后,居然还自杀了。
然后苏永康也因为艾滋病死掉了。
蔡少芬喜欢吴启华喜欢得有点莫名其妙,好像是因为吴启华不会系鞋带,她因怜生爱。
但看在这组CP比较甜的份上,我就原谅编剧的生硬了。
他俩终于在一起了,吴启华为蔡少芬做了开颅手术,蔡少芬昏迷了两年。
不知道是不是蔡少芬档期不够,但第二部的时候,蔡少芬短暂醒来,两人都快结婚了,编剧居然把Jackie写死了。
港剧就是比婆婆妈妈的台剧节奏快,Paul流了几滴眼泪,Jackie就翻篇了。
他后续和蒙嘉慧谈念爱也显得例行公事,没看出有多少火花,蒙嘉慧得了癫痫,继Jackie 之后,程至美医生再度为心爱的女人开颅手术,这次他技艺高超很多,没有压力大到失眠,蒙嘉慧也没有术后昏迷不醒。
而到第三部,蒙嘉慧干脆没有出场,直接和paul分了手。
如果第一部的感情戏太多太混乱,那么,第二部的感情戏则乏善可陈。
蒙嘉慧饰演的富家女和程至美医生怎么看都不登对,而陈慧珊和林保怡从第一次露面开始,就一副老夫老妻七年之痒的样子,完全靠习惯维系两人的关系。
由于林保怡和吴启华是《妙手仁心》的钉子户,两个男主,没有感情戏编剧好像手痒,要多加佐料。
作为行走的荷尔蒙,Henry即使不撩人,也会有妹子扑上来。
我对陈洁仪没有意见,不过她演的阮郎平从头到尾低头佝偻着背,眼睛斜斜地飘向Henry,为了阻止自己不该发生的感情,还刻意和Annie 成为朋友。
只可惜是塑料花友情,Jackie不在,所谓的合拍,也不过是别有用心。
但分开Annie和Henry 的倒不完全是因为郎平,Henry有个妻子,他注册完就跑了,自己压根忘记自己结过婚,也是渣到了极点。
反倒是郎平,肚子里的胎儿,不知道是Henry 的,还是试管,编剧也没交代。
反正第三部陈洁仪也不演了,爱去哪里生孩子就去哪里生吧。
看到后面,你会觉得,幸好Annie和郎平跑得快。
铁打的Paul和Henry,流水的医护人员,干脆他俩原地结婚算了。
程至美是属于医院的,医院就是他的家,病人和手术对他最重要,至于女朋友,最好别烦他。
连鸽子都是他的病人 第二部最好的角色是胡枫演的唐永全,Jackie 的爸爸。
他有轻微的老年痴呆症,每天穿西装打领结,笔挺得像个老克腊,因为记忆力问题,需要用小本本记下很多事,生活可以自理,还去医院做社工,给病人带来很多欢乐。
他时而清醒,看透医院里的各种男欢女爱,时而糊涂,不记得女儿已经死去,经常把Tracy 叫做Jackie。
看到第二部,你会觉得,这里面的爱情写得好差,还不如看一个老人家耍宝有意思。
第三部更狠,Henry 的新女友Jan刚出场,就一副昙花一现的长相。
跟Annie分手好歹还诸多铺垫,跟新女友分手两句话搞定,两人打了一架。
不用问,女配就是给女主腾地儿的。
为了引出paul的法医新女友,干脆让蒙嘉慧煤气中毒死掉。
程至美的女友,跑不快的全都死掉了。
如果paul第一部还有那么一点腼腆可爱,让女人产生保护欲,后期的paul简直是铁石心肠,在剧中谈恋爱只是为了应付观众。
可惜当年不流行寄刀片,否则,我给编剧寄一打。
这么儿戏的感情戏,真让人怀念第一部的旧时光。
那会儿的爱情还走心,友情也不是塑料花。
从第一部到第三部,可以看出价值观的变迁,90年代,不管是编剧还是演员,还都相信爱,相信情义。
到了2000年以后,编剧和演员演绎情义,只是为了完成任务,他们浮皮潦草地表演着爱情,一副自己都演烦了的样子。
如果說,妙I 是我們可以隨心可以恣意的青春,那麼妙II 就是我們成長之後必須經歷和體會的人生過程。
年歲增長,很多事真的避無可避。
就像莫姑娘和Paul的對話,會開始對於生死有更多的體會。
寧生的死,真的讓人太難受,又感嘆一切是料不到的天意。
Anson再嬰兒房的泣不成聲,Tracy在車裡抑制不住地哭泣,Paul和Henry眼裡的淚水,每一個人都好傷心。
而我在觀看第二遍的時候已經比第一次有了更多的感同身受。
同時,也讓我愛上了‘You’ve made a difference to my life‘這首歌~但是還是祈禱人生不要再經歷更多離別,感同身受其實是一件很可怕的事。
典型的描写香港的专业人士的生活 工作 情感中产阶级的生活医生有医生的圈子护士有护士的圈子少了jackie比一逊色很多3里面又少了annie觉得hh 就不再是hh虽然有tracy,但是还是无法顶替看了这部剧就知道很多种life style而我们自己的又是哪种呢?
或者想要得又是哪种呢?
在我人生特别丧的时候,想来写一点东西。
昨晚我在B站看妙手仁心的主题曲串烧视频,有个弹幕说,我长大了,却没成为想成为的人。
我又何尝不是。
我小时候先看的第二部,虽然大部分人都评价第一部更好,但我后来看第一部,还是更喜欢第二部,我最喜欢第二部里的程至美,也是我至今最喜欢的TVB剧男角色(最喜欢的女角色是流金岁月里的程天蓝,巧了,都姓程)。
这部剧小时候给我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印象,我向往那种专业的工作态度,自由的生活态度,我对家里有个吧台似的设计十分迷恋,我对咖啡的钟爱应该也是受这部剧影响。
这部里我很喜欢Dorothy,阮朗平,或者她就是我想成为依然没有成为的那种人(不包括她的感情观,咳咳)我希望我现在努力还为时不晚。
妙手仁心3部里,我没看过3,先看的是2,再看1。
说起来还是喜欢2,为什么呢,后面会展开。
没看3,一部分原因是正片不如巡礼,一部分原因是一开头用了不少篇幅交代了Tracy的死,好累哦,不就是演员没档期吗?
还有唐文龙这个角色,先是自己肌肉萎缩,后是宁生死,再来就是自己也死了。
当然更悲催的还有何德广。
真的,苦不苦?
问问妙3何德广。
所以我更愿意把妙手仁心的3部看做是3个平行世界,彼此独立成篇,毫无关联。
这样的话,程至美在第一平行世界里还在床边期盼Jackey的苏醒;在第二平行世界里和Tracy履行他们的永远永远;在第三平行世界里和Frances终成眷属,会不会这样想后,Paul看起来天煞孤星的体质没那么明显?
当然如果你喜欢的是Henry,也可以这想。
言归正传,既然说到Paul就先来说说他和Tracy的感情线。
老实说,在我看过的港剧里,几乎找不到像Tracy这样的女主,穿了新裙子回头就把旧的扔了,上班总迟到,喜好开快车,动不动耍大小姐脾气。
可以说和MC分手之前的她处处都显得和周围人格格不入。
第7集Jackey醒来后,大家一起在sunshine,Tracy看到Jackey盘子里的星星,就很惊讶地问这是什么。
程至美趁机叫住MC问:“你知道Tracy一出生她爸爸送的是什么礼物?
”MC说是一架小型飞机。
众人听后马上露出恍然大悟,原来如此的表情。
(这里也挺奇怪的,Paul哥不是只关心病人的吗?
怎么Tracy出生,长辈送什么礼物都知道?
什么时候?
是上次Tracy爸爸请他们到家里来吃饭的时候?
那次大家不都因为坐立拘束都没吃饱吗?
)这之前,还有一出Tracy邀请Annie、Dorothy和Henry一起打网球(这出也是挺突兀的)三个女人谈起恋爱的事,Tracy说“男人伺候我还差不多,我伺候男人不可能。
”Annie立马抢过她的电吹风把她挤到一边,Dorothy则说崇拜MC,这样的女人也能搞得定。
可就是这样一个极品女竟然最后和Paul好了,Paul因此成了豪门女婿,我甚至都觉得这简直是Paul的一段奇遇,编剧的脑洞要多大才能想到他这样一个人会遇到这种事?
还是那出去Tracy家吃饭的戏,后来Paul和Henry因为没吃饱,Annie特地放下工作来给他们煮面,足见Paul身处豪门的违和。
顺便提一下,这里一对情侣三个老朋友坐在一起怼来怼去也好有意思,同时也从侧面再次提醒我们,Paul和Tracy出于生活背景的差距,是存在明显代沟的,两个人之后的情感发展就变得很是玩味。
Tracy第一次在医院出场就是与Paul在路上擦肩而过,然后俩人搭同一班电梯。
接着Tracy听说Paul为了昏迷不醒的女友两年没放过假,就跑到Jackey病房外看她。
我想从那刻起程至美在Tracy心目中就有了一个位置。
后来就是和程至美为一个病人是否做手术从院长办公室一直吵到Jackey病房(这里不得不说,整部妙手仁心,Tracy可能是和Paul吵架吵得最多,且被程至美骂得最厉害的女人。
出了名的万人嫌Rebecca都没有过)然后我们就看到Jackey醒了。
Paul不必说,自然全都在Jackey身上,但有次两人在康复室时,Tracy则在外面静静看着,她又在看什么呢?
后来Jackey死,Pual伤心出走,Jackey爸爸将她错认成自己的女儿,她不但没有不开心,反而还有那么一点尴尬,之后还和MC打赌Paul会不会和安生是一对?
结果被莫姑娘看出了别样意思。
Paul在Tracy心目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为什么呢?
我想大约是因为感念于Paul的深情,和MC在一起并非不喜欢他,仅仅是对另一个男人感到了好奇,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后来大家都看出她喜欢Paul。
然后就是Paul的初恋女友要打官司,她爱屋及乌,非常起劲地帮忙,催哥哥打电话,研究大陆法律,人家做手术,她晚上因此睡不着,还跟Paul说,自己睡得很浅,嘉咏醒了随时和她说。
这里的Tracy真可爱,也不想想人家遭逢巨变,心中所承受的痛苦和压力哪是你这个集万千宠爱一身的千金小姐所体会的?
但自此Tracy就栽了进去,因为停车和是否批准病人出院的事被Pual驳斥了几句就不开心了,骂完实习医生跟Paul谈了一会儿又开心了。
得知强仔的父母复合,准备怀孕救强仔,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告诉Paul,结果被Henry用来打趣Paul。
两人的转折点是Tracy遭遇MC的强行分手,让Tracy产生了自我怀疑,认为自己就是个靠父荫。
于是她爸爸出手了,把Paul请回家,自此两人算是正式有了交集。
她喜欢他,喜欢什么呢?
老实说不是很明确,可能一开始是专一,也可能是他的三观,但Tracy因为这段暗恋,会主动一个人去逛商场,去吃大碗面,坐公交,这些平凡得再不能平凡的事她从未经历过的,却让她从中得到前所未有的快乐。
其实这里我也深有体会,不知道为什么爱他,但自从爱上他,因为他,开始注意到这世上许多不曾察觉的美好,这样的爱是幸福的。
哪怕自己爱他超过了他爱自己。
Tracy和Pual的关系有意思就在这里,Tracy没有为接近Paul而拼命改造自己,反而通过爱他,爱上了自己所处的周遭,哪怕无人知道的,只是一些平常的琐碎都觉得很开心。
就好像她会把Paul留给她的口信录下来时不时放来听,去买Paul提到的河马玩具,在不开心的时候给自己打气,最后还把玩具送给Paul,为他准备晚饭。
看见他睡着了,替他盖了衣服,自己很满足地睡在不远处的沙发里。
一切都很细微,但让人觉得温暖。
可能就是在这点上,我排斥3吧,我不太能接受最后会绝望到要自残的Tracy。
不过也许编剧另有自己的用意,SARS带给香港人的伤痛太大了,以至于再幸福的人也承受不了。
也有可能我很肤浅,那样的幸福看似美好但是不牢靠,一开始会觉得很新鲜,很有趣,但是时间久了,周遭还是周遭?
毕竟在家弄伤了还是希望爱人能立刻来到身边嘘寒问暖,至于为喜欢的人开脑,抛开了当下的不知所措和彷徨,当一切回归正规,这句话还有多少分量那真是考验一个人的心智和她的人生态度了,也许Tracy会扛过,也许就像3里那样,流产、SARS、精神病,出走,意外去世。
最后来说说Tracy的家,印象最深的是Tracy又一次挨Paul的骂,在雨里淋了一夜,回到家拼命找Paul跟她说过的一首歌。
爸爸,大伯和哥哥看到后,一声不问也合力帮她找。
她找不到,还发脾气。
这个时候觉得Tracy真的很幸福,家里三个男人都围着她转,难怪她会单纯地觉得男人就该伺候她,而当MC说甩了她就好像切除肿瘤一样,她的天的确塌了。
其次来说最喜欢的Dorothy,不错,正因为有Dorothy,我才喜欢2。
有人说1里的Annie也是这样的性格,好吧,就权当我不喜欢陈慧珊。
Dorothy是我小时候第一次看的时候就很喜欢的角色。
很多人说她不漂亮,还插足Henry和Annie,但老实说,她和Annie谁更适合Henry见仁见智。
最喜欢她的场景就是好友gigi自杀后,她看似平静的悲伤和自责。
事实上,这件事她可以怪Henry,要不是他指责她经常讲电话,她不会轻易挂了gigi的电话。
Dorothy喜欢上Henry是从什么时候呢?
不知道。
可能是从和咖啡机对话?
两个人在咖啡机面前这段看似认真实则魔幻的对话实在让人忍俊不禁。
“你怎么老在这附近出现?
你住在这里?
”“我是咖啡转世。
”“咖啡因有毒的。
”“那你还喝?
”“我准备同归于尽。
”“和你一起死岂不是很不值得?
”是说咖啡呢?
还是在说你们自己?
不知道,我表示不懂。
(笑)然后就是 Henry替她换轮胎,两人坐在汽车后备箱喝着酒抽着烟,谈Annie,谈一夜情,谈男人的面子,时不时互掐一下,但都明白对方与自己的兮兮相惜,以致Paul开车经过看到他俩如此和谐的这一幕,也是一脸“哎,怎么,怎么?
什么情况什么情况?
”体内的八卦魂真是在熊熊燃烧啊。
所以当Dorothy怀孕,Henry意识到孩子可能是自己的,两个人开始正常情侣那样约会吃饭,有对方家的钥匙,彼此关系就变得微妙起来,直到Dorothy在Henry的卧室里看到一大盒Annie送的各种礼物,告诉Henry自己怀的是个试管婴儿,两人的气氛好像才轻松下来。
可能那一刻起,他们终于找到了彼此最舒适的相处方式。
我小时候一直为Dorothy感到遗憾,为什么要说谎,但这次看,才发现有个片段——Dorothy在餐厅遇险需要卧床保胎,Henry来看她,说起宝宝的事,暗示Dorothy自己愿意负责。
但Dorothy拒绝了。
为了尊重彼此,两人心照不宣地将这件事埋在心底,成为普通的同事。
有人说Dorothy既然得不到Henry为什么还要生孩子?
难道想生下他,当做Henry的影子?
我想并不是。
只是爱过,正好有了,那就是生下来,从此有了新的角色、新的希望、新的使命,仅此而已。
不愧是最喜欢的角色,虽然恋爱的次数和失恋一样多。
来说说剧中最喜欢的一出戏——两个人的关系曝光后,Dorothy在餐厅独自吞咽着一桌子食物,另一边Henry陪母亲和院长一家,还有JACKEY爸爸一起吃饭跳舞。
这边Dorothy将食物塞满嘴巴默默流泪,那边Henry看着母亲神采飞扬地在舞池中旋转,Dorothy的落寞和Henry母子的温馨两边镜头不断交相切换,是不是预示着一种轮回?
Henry父亲也是急症室医生,也有个很要好的女朋友,Henry母亲有了Henry,但父亲依然选择了他的女朋友,像不像如今的Dorothy?
最后来说说Henry和Paul,我觉得他们两个前者身为超级花心汉,后者是克妻狂魔,可能老天都看好他们在一起,更何况Paul和Rebecca的房子,Henry是半个业主。
虽然两个人在2里还因为Annie冷战了一段时间,但当Henry辞了电视台的工作重新回到医院,笑眯眯地向Paul慢慢走来,那副贼贼的,贱贱的,有些得意有些挑衅,又有些安耐不住的样子真让人讨厌(笑),也难怪Paul会摆出一副我就静静看你装逼的表情,重复了曾经说过的那句话,你的笑容很暧昧。
真的,仅仅是一个笑,一句不明所以的话,一切都在不言中。
所以很建议,如果还有4(最好不要),请你们,千万带上3里苦逼的何德广,还有MC,四个人众筹过日子吧,不要再祸害女主了,其实你们找到彼此就够了。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Suzy(来自豆瓣)来源: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review/9363408/简单说一下:大概前十集都是每个细节都不落看完的,后面三十集都是跳着看,至于原因,可能一方面受到弹幕“剧情太普通”(当然这是他们在拿妙Ⅰ作对比得出的结论)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对大概一集有一半的急救及手术镜头不感兴趣。
重点来了:其实看完这部剧过去了一晚上,我突然不再那么想给编剧寄刀子了——他只不过是想把人生的生老病死、悲欢离合,以及爱情的种种可能性——结婚、离婚、出轨、分手、热恋、陪伴、耳顺之年的爱恋糅合在一起,虽脱离现实,却能让每个年龄段、不同人生经历的观众或多或少从之得到共鸣。
从这个角度去想,是受到《霍乱时期的爱情》这本书的启发。
至于程至美,他只不过被作为剧中种种扭曲的人性面前的价值标杆了,所以他显得“完美”(也难怪得到诸多红粉佳人的青睐),很孤独,所以他有缺陷,所以他显得“无情”,但与医者的“妙手仁心”却丝毫不相悖。
我觉得豆瓣给的7.9分还是很合理的,没上8分的败笔在于有点“后现代主义的‘荒诞派’”了。
是会时不时就拿出来重温的经典小时候看的时候,时常憧憬自己长大了,也能像主角们那样白天上班,在职场上展现才华,晚上约上三五好友,在酒吧里谈笑风生。
等真的长大了,才发现好难啊。。。
很喜欢剧中的两位女性角色,Jackie和Annie, Jackie直率坦诚,Annie潇洒执着。
这两个人术业有专攻,生活中互相关照友情深厚,也尊重彼此。
Jackie是拿得起放得下的潇洒女子,等了那么多年的男朋友,却选择了另外一个条件都不如自己的人,她也有不甘,最终还是挥手告别,分手后又得知自己有脑瘤,又发现爱上了Paul,然而因为Paul有过一次失败的婚姻,对下一段感情抱着谨慎的态度,失望的Jackie直接选择离开,没有拖泥带水。
Annie约了Henry来家里,Annie这边赶走室友,点上蜡烛。
Henry那边看到个自杀女,又陷入不好的回忆不能自拔。
Annie苦等半夜却等到喝醉的Henry带着别的女人来找她,Annie一个人坐在客厅里,没有哭没有闹,只是捶了一下沙发,把悲伤留在了吹灭蜡烛的那一瞬间 。
然而再见面的时候,Jackie要拉着Annie走,Annie却像什么也没发生过似的照常寒暄,和Henry还能有说有笑。
遗憾的是在第一部结束的时候,Jackie还没有醒来。
(不知道是不是有效号,不敢给5星,以后补回来)
这么多年前看的,如今重新翻看,其中的观念居然不感觉落伍。
重看任何一本书或一部影视的有趣之处就是,有些地方会有恍然大悟的感受。
比如很多台词,以前只觉得很酷,现在才完全听懂了。
原来不喜欢paul得了肝癌最后死去的前女友的故事,现在却发现是这个精英故事中难得的小人物的唏嘘,无奈和坚持,十分感人。
妙手一和二都是三观极正的影视,不过其中的精英情节也很明显。
除了生老病死,精英们的问题最终都是交流问题,或者说是EQ问题。
交流的好了,无论感情还是事业,最终都有得解决(这个解决是指的找到对得起自己的答案)。
而且精英们都是好人,主角嘴上很自我其实极其善良。
现在看来,无论是其中描写的友情,爱情还是事业,都是一个非常理想化的世界(不仅仅是每个角色都有几条出路或是退路的理想化,也是所有人高情商的理想化)。
充满了好人的平行世界是存在的,可是我觉得他们交流和前进的效率也太高了(也可能是我的节奏太慢)。
不过不失为一个刻画的很好的理想世界,年轻的时候的确对正确的三观很有帮助。
成人后也不失为一部看的很舒服让人向往的世界,可是这里面的主角的EQ实在太高了,以至于让人有些累。
I中还有一个阿Sir(张家辉)缓解一下,II中人人高EQ。
嗯,不知道到了III中的精神问题是否根源于此。
不是说人性一定本恶,也不是说EQ高就错,而是想象一个摩擦为零的世界,有点可怕,只可能存在于少数处得来的精英中。
稍微反思一下,是不是只因为我变得不理想化了呢?
如果问我希不希望我的孩子生活在这样一个世界,嗯,如果真的能保证这样一个“真空泡泡”当然可以,但是成本太高,而且精神洁癖的人很容易精神痛苦,我还是不希望吧。
比较了一下香港1998(妙手I),2000(妙手II)和2005(妙手III)的时间线,最明显的是III中的SARS和II中的火灾都是真实发生过的。
不知道从I的积极向上,到II的世事无常,再到III的抑郁(III我其实几乎没看),不知道能否代表现代香港人的一些变化。
还有一个比较明显的是,从II中就开始关注精神健康,到了III,好像医生们的重心都转向了精神健康(细节上III中的瑜伽)。
身体健康可以通过科技的发展,高超的技术解决,而精神上的健康却很复杂(比如III中Tracy的自杀)。
中间看的到一点时代的变迁,还是很有意思的。
看一部妙手仁心2,太多次为其中的台词叫好,为每个角色细腻到位的表达叫好。
如今的TVB,除开《天与地》、《心战》这样走黑色、冷酷、犀利、魔幻路线的片子还值得一书之外,太多剧的剧本都经不起推敲。
TVB现今的剧还是很生活化的,但是在它所描述的生活里到处都是简单、直来直往的感情,而失却了许多生活中的细节,也导致“刘三好”式的人物不断出现在各种剧中。
另一些剧,如《护花危情》《潜行狙击》这些,说到底它们大受欢迎更多是因为偶像的力量,而非剧本上乘。
剧情看似花哨无比,潮流前卫,但内里却是不堪一击。
当看到太多《宫心计》《万凰之王》时,就会记起《金枝欲孽》的好,当看到太多《谈情说案》《法证先锋》时,才会记起《鉴证实录》《刑事侦缉档案》的好。
而《妙手仁心》系列也实在是一部人物角色都极其丰满,对白精彩的剧。
这一切都首先应归功于剧本,无可挑剔。
某集里,谭勇明向温美君表白,温美君一番拒绝的话,就说得实在让人感慨: “Edmond,其实现在这种状况,以前我也碰到过很多次。
开始一段感情不难,但我和你之间不是那回事。
这是热情,对于感情上空虚的女人来说,也许花得起这份奢侈,但是我不行。
我尊重爱情,我希望一段感情结束了,再重新开始另一段,如果我们两个EQ低一点,可能我们就开始了一段所谓感情的东西。
当年我选了Henry,是因为我真的很崇拜他。
我需要的是一个很崇拜的男人,而不是一个崇拜我的男孩子。
”又是戚其义的监制,真是虐人。
自己喜欢2和3。
1总给我不真实的感觉,2和3有很多人性的东西,医院里的生老病死,人面对生死时,人不同,选择的方式也不同。
在1里看到的更多是医生这个职业的高大上。
尽管工作压力大,但是收入高,受教育水平高。
第一部里的人物都挺喜欢的,但都没有特别喜欢的。
到了第二部就没有特别喜欢的角色,但却对很多角色印象很深。
第二部涉及的是生老病死爱憎恨,每个人都很鲜明,作为医生,有的敬业,有的追名,有的逐利,有的为了理想,有的觉得这是一个高尚的职业,有的连为什么都不知道。
面对生老病死,有的人害怕,有的人恐惧,有的人忧虑,有的人倒不为自己担心却操心亲人,怕他们无法接受。
在这里第一次讨论安乐死,年少时无法理解母亲那么爱自己,不放弃自己,为什么要选择放弃母亲。
后来就理解了,有时候最好的爱并不是彼此折磨,当然当面对生死和自尊时,有的人就想有尊严地离开,而不是苟延残喘。
面对安乐死这个话题大家没有一面倒,不同的人会给你他的视角。
即便是医生,能给人治病,却自己也拜托不了生老病死。
在医院里有有钱人,有有钱人,有权钱都有的人,有中产阶级,也有穷人。
不同的人不同的人生。
有人重情,有人重义,有人重名,有人重力,有人爱权,有人贪财,有人性变态,有人滥交,有人用情不专,有人道貌岸然,有人是真君子……一家医院就是人生百态。
每个医生都是一个视角。
我喜欢2和3。
似乎一直倾向于沉重,灰暗的剧,因此爱戚其义多过邓希特。
第二部原来觉得民生和普通,不起眼,可是到最后被她感动到心碎。
原来觉得安生太缺少人情味,后来才懂安生心里深处最重情,喜欢阮郎平,觉得女性应该像她一样独立坚强,知道如何选择人生,但即便如此仍旧抵不过心里的那年小欲念。
原来很讨厌林敏智何心妍这对,但看到后来又开始同情林敏智,也觉得何心妍有她可爱的地方。
当然被向众仁萌化了,原来很反感姐弟恋,却觉得他和安生好般配,女王攻和小受男,很完美协调的一堆。
某些剧情确实很不合理和严谨,不过我想看的那些都有了,我觉得挺好的。
最爱2,3是2的续集,换了几个女主角后,我还是接受了,吴美珩和黎姿都是美女啊,这部里有她两的友情,但能感受到彼此都是独立的个体。
不太喜欢看那种特别歌颂什么的剧,一直觉得伟大的事不过是常态。
在这部剧里能看到敬业的医生,也能看到医院里的害虫之马,也有医院里的权利之争,我觉得是我喜欢的。
戚其义的味道。
henry怎么会那样对annie,我实在不能接受,过尽千帆的真爱怎么最后还是背叛呢?至美也是惨,一而再再而三,到最后已经没能力爱了,蒙嘉慧只是强行凑的cp而已。
群戏就是这样 线特别多 但慢慢接受这样的叙事…过去的戏主角都是现在的一线大牌 相比之下现在的剧演员实在是small potato/ 太喜欢蒙嘉慧了 Tracy说得对 程至美是不需要感情的/ 阿Paul的确很温柔…跳过第一部的我并没有感受到他与Jackie的CP感 (ps 程至美这个名总让我想到陈世美…/ 虽然Henry渣了点 不阻碍我喜欢Henry or 林保怡/
从呢度认识蒙嘉慧。好靓。
这一部蒙嘉慧死了。但是我爱死这一部了!
#重温TVB# 十天刷完,部分感情戏倍速,平均一天4集!乱七八糟的感情线让人几度想弃剧,乱七八糟的剪辑又让人老是觉得少看了几场戏前后连不上;最后几集编剧就像在赶KPI一样各种生离死别,狗血到无力吐槽......最后还是靠着几位演员本身的人格魅力把剧追完了~
照着第一部没什么大进步么。。结尾部分好诡异啊。。阮郎平家是避难所么,阮郎平是知心姐姐么,怎么每个人受挫了都爱往他们家跑= =
妙手仁心都好看.
换了监制之后,和第一部的风格确实不一样了。
没想到这部剧距离了这么多TVB日后花旦...一直对蔡少芬说话时那奇怪的嘴巴欣赏无能
SUKI死的时候,我哭得不知有多惨。
把Jackie写死,差评!!!这部剧就算其他元素再好,都毫无诞生的必要!
没档期?死。去治病?出国。换主角?死。不过中段还挺有意思的,还有陈洁仪虽然不讨喜但是难得也且不错的表演。
开始添加TVB...
前面十几集还可以,后面Annie强行下线后就看不下去了……说实话 771这部不可。
Jackie!!!!!!!!!
作为江新月脑残粉坚持看完是件多么不容易的事啊 尼玛太扯了 编剧到后面都硬拗不下去了
程至美医生没有女朋友,哈哈哈
当年爱死这部剧了!
如果没有妙手仁心I来对比的话,对妙手仁心II的印象应该还会更好一些。还好有jackie的客串,annie的前半段出演,joe的友情回归,这些妙手仁心I里刻骨铭心的的人物让妙手仁心2在让人食之无味时仿佛又尝到调味剂一般。新加入的人物没有一个喜欢,也没有存在的价值。
看的我实在心酸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