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幸存者1937

幸存者1937

主演:苏鑫,孙昊,马佳玮,王智,杨宇鑫,钱磊,姚未平,关笑天,金金,李凯,王忠浩,金靖承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21

《幸存者1937》剧照

《幸存者1937》剧情介绍

《幸存者1937》长篇影评

 1 ) 幸存者1937

电影的战争场面拍摄得非常逼真,从开场的阵地战到后续的水上白刃战、山地伏击战等,都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惨烈。

影片在特效、音效以及演员的表演上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准,尤其是对战争细节的刻画,如战士中弹后的惨状、爆炸时的残肢断腿等,增强了影片的真实感。

• 人物刻画生动:影片采用了群像戏的方式,每个角色都有鲜明的个性和成长轨迹。

例如,队长冉征的英勇无畏、爆破手金开庆的圆滑执拗、机枪手高大岗的豪爽勇猛,以及新兵憨娃从胆小怯弱到成长为勇士的转变,都让观众印象深刻。

• 剧情紧凑且富有张力:影片的节奏把握得很好,从任务开始到最终完成,情节跌宕起伏,充满紧张感。

任务的艰巨性以及战士们面临的各种困难,如敌众我寡、内部矛盾等,都增加了剧情的戏剧性。

• 主题深刻:影片不仅展现了战争的残酷,还体现了战士们的牺牲精神和对民族大义的坚守。

通过营救国民党密码专家这一任务,影片展现了国共合作的背景,以及共产党人为了民族利益不惜牺牲自我的精神。

不足• 部分情节存在争议:一些观众认为影片中对某些历史细节的处理不够严谨,例如“中国黑室”的设定以及部分战斗场面的夸张表现。

此外,影片中的一些剧情设置被认为有些牵强,比如对郑忠的营救任务的合理性受到质疑。

• 人物塑造仍有提升空间:尽管角色性格鲜明,但部分角色的动机和转变略显突兀,缺乏更深入的背景铺垫。

 2 ) 洗的眼睛都不要了

现在网络电影只要一冒出什么小分队,基本上看都不用看,懂得都懂了。

那几张电影剧照,不说别的水里冲锋那一张除了面目最狰狞的那个以外,哪个人的刺刀是直的了。

还有短评里面那那几个吹的,眼睛都不用睁一下了,闭着眼睛吹。

说导演一看就让人放心,可你点开他的拍摄记录两部五分以下,剩下的连个分都没有他让人放心在哪里?

这电影的影评是让删过了吧,通篇都是赞的,而且赞的也不是电影。

不吐不快。

网大战争剧还是跳不出自身局限性。

开场的阻击战。

毫无尿点的阻击战,平型关大捷附属小阻击战。

“平型关是明朝内长城沿线上的一个关口,位于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和忻州市繁峙县交界处的平型岭脚下。

” 从这段截取的资料里大体可以解读出平型关大捷是在山区里进行的。

电影开场的则是在一个不知地点的河滩开始的。

资料中平型关大捷是我军为了配合第二战区阻击战而在侧翼策划的一场针对辎重部队的伏击战。

也就是说我军其实只是为了配合当时的太原会战正面战场而做出的支援。

(12000vs4000) “八路军在平型关为了配合第二战区的友军作战,迟滞日军战略进攻。

” 战役全程都是在山岭中,以伏击战为主来进行的,并没有什么资料记载在河滩附近阻止过日军的重武器部队。

不要胡扯“无名英雄”那一套,这么大一场战役,抗战时期如果我军阻击了敌人的重武器部队并为主战场做出了贡献的话,一定是会有资料记载的。

“由115师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指挥,充分发挥近战和山地战的特长,首次集中较大兵力对日军进行的一次成功伏击战,八路军在平型关取得首战大捷。

” “有力配合了阎锡山负责的第二战区正面战场的防御作战,迟滞了日军的战略进攻,打乱了敌人沿平绥铁路右翼迂回华北的计划,是八路军出师以来打的第一个大胜仗。

” 再来吐槽开场的战斗,一部战争片肯定要在开场就抓住观众的眼球。

这个开场的八路军阵地有没有感觉和《建军大业》里的三河坝阵地有点像?

《建军大业》里的阵地真的是这么多国产剧里阵地挖的最好的一个了,不亏是八一厂干的。

平型关大捷进行的时间是九月,电影中满地枯草冬景是怎么回事啊?

那就当是后期调色调过了吧。

开场主角队长莫名其妙的说了一句台词,“按照日军的习惯,炮火覆盖马上就到。

” 哎嘿?

有个简单的问题就是,既没有侦查员回来报告日军动向,也没有听见火炮的轰鸣声,他是怎么判断炮火马上就到的呢?

然后就是电视剧的套路了,炮火真的马上就到。

真神!

在看起来还不错的炮火轰炸之后,神剧的经典镜头就出来了。

一部分鬼子列着密集阵势小心翼翼地向我军阵地摸了过来。

太讲究了。

从戊辰战争开始日本就一直在学习美、法、德的先进陆军战术。

又经历过对他们来说是噩梦一样的日俄战争。

对于日本人来说,他们可是比英法联军更早就看见了重机枪火力的恐怖的。

后面又勉强算参加过一战(对青岛德占地出兵)。

怎么可能还在1937年排着这样无畏的阵型冲锋呢。

有些人没读过什么书又要杠,那我建议您买一本《二战步兵战术》的小书去看一看,很薄不占地。

日本虽然没有德、美那样先进的步兵战术——什么在距离敌阵四百米处最好以掩护物为跳板,潜行至此为冲击敌阵做最后准备。

但比较基础的,分散兵力重点向敌阵两翼延伸发起攻击这种事情还是做得到的(因为当时的国民党军总喜欢把重火力部署在两翼)。

还有一点是因为战场上一个士兵(步枪兵)能够控制的区域范围不是大众认识里的一人一米或两米。

而是可能一人五米的宽度,也就是说一个步枪兵和另一名步枪兵之间的间隔大概是五米。

一个步兵班假如有25个人,进入战斗后横向散开可以控制长度约120米的战场。

为什么这里要算短一点呢。

因为班长一般会和本班的火力组和护卫班长的士兵待在一起,如迫击炮或机枪组。

这样一个火力组会占掉本班原本三四个人的长度。

同样,步兵班散开后并不是在一条线上的,而是有如同大规模防御一般的防御纵深的。

几个人的位置靠前,几个人的位置靠后,相互交替掩护,他们只是大体上是一条直线的。

像这样基础的步兵战术,应该相信经列强传授和亲身过日俄战争的日本步兵完全掌握的到类似的。

有些人总喜欢说革命先辈靠身躯和意志打赢了看似不可能的战争。

是的,战争本就不是在桌子上计算双方兵力和实力然后得出结果。

但马克思也告诉我们不要忽视客观事实,当你开始幻想的时候也可以想想,我们不是傻子,那对面是傻子吗?

这个问题。

接着说电影,这股敌军过来送死果不其然没一个回去的。

紧接着鬼子那边又日常神剧套路,冲锋没成就开炮(日本人永远也不懂什么叫步炮协同)。

这回关于炮响、炮弹在空中划过的尖啸声这种镜头愣是一个没有,我们的队长他就立刻知道敌人开炮了。

大喊着隐蔽。

轰炸结束后敌人又往上冲,结果可想而知的。

平型关大捷里日军遭到伏击以后为了扭转劣势,和伏击部队在乔沟拼命争夺老爷庙制高点,电影里的鬼子挨打了还在连滚带爬的过河呢。

还有现在抗战剧必备的狙击枪就不想说什么了,就当它有好了。

毕竟是《太行山上》这部真正拍过平型关大捷的电影都没有出现的东西。

电视剧、电影里的鬼子衣服也是,现在导演们为了刻画这支鬼子兵有多么精锐,就喜欢给他们安排一些好像防弹衣一样的马甲。

关键是这玩意还不防弹,九月天鬼子穿上还热,你说他图的个啥啊。

第二幕县城里国民党高级军官。

这位军官剧情里说是未来的关键人物,可这么重要的人没有军机或者火车专门送他去太原然后辗转去重庆,反而窝在一个县城里和一帮番号都没有的国民党护卫队等鬼子来抓。

是哦,敌机封锁他过不去嘛。

蒋委员长二战期间的几次国际谈判肯定是传送去外国的呗。

县城这一幕不知道该从哪里说起,抗战时最晚一两天,在日军抵达前该地区的老百姓大部分都会逃亡到后方,就算没有也会有人赶他们走的。

而电影里鬼子都站在城墙下了老百姓才想起往出跑。

您这是图啥呢?

那位室长级别的高管都知道鬼子来了,还坐汽车上没心没肺的说着不着边的话。

各位想想光是快误了火车时的我们有他这么悠闲吗?

下一秒,好像城外的国民党驻防军都没了,鬼子就大摇大摆的冲进街道里和护卫队干起来了。

那城外都没人了你这个高管自己说自己很重要结果还坐车还要堵车,你这不是自己对自己的生命不负责嘛。

然后打完一波,身后还有一波,感情鬼子都把县城包围了,那你这高管还有心思坐车闲聊,曹操都知道换身袍子呢。

况且平型关大捷时双方势力大抵还是犬牙交错吧,没有我方哪个县城据点会被直接包围在敌方战线后面。

还既然手底下有这么个重要的人物路过,阎锡山也不管一下的。

八路军那年也是初来乍到刚刚改了名,革命根据地还没建好呢,他们就比在山西这么多年的阎锡山更懂地形了。

阎锡山不派自己人去接,反而拜托在他看来刚刚“转正”的第八路军。

真的心太大了。

累了,要一个个来吐槽实在是太累了,留这儿做个参考吧。

 3 ) 《幸存者1937》:战火中奏响的英雄赞歌

在众多抗战题材的影视作品中,《幸存者1937》以其独特的视角和震撼人心的情节脱颖而出,为观众打开了一扇重新审视那段悲壮历史的窗口。

这部影片不仅是对战争残酷性的真实呈现,更是对革命先辈英勇无畏精神的深情礼赞,它让我们在硝烟弥漫的画面中,感受到了信仰的力量和人性的光辉。

影片以1937年的平型关战役为背景,讲述了八路军战士为了保护密码专家安全撤离,与日军展开殊死搏斗的故事。

不同于以往一些抗战题材影片聚焦大规模的战役场面,《幸存者1937》将镜头对准了一群平凡而又伟大的战士,通过他们的视角,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生命的脆弱。

影片的叙事节奏紧凑,情节跌宕起伏,从一开始的紧张突围,到后来的激烈战斗,每一个场景都扣人心弦,让观众仿佛置身于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亲身感受到了战争的硝烟和生死的考验。

在人物塑造方面,《幸存者1937》堪称一绝。

每一个角色都个性鲜明,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

男主角冉征是一位经验丰富、冷静果敢的八路军战士,他深知保护密码专家的重要性,因此在面对日军的重重包围时,始终坚守自己的职责,毫不退缩。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的坚定和勇气,让人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们为了国家和人民不惜牺牲一切的伟大精神。

除了男主角之外,影片中的其他战士也都有着各自的特点和故事。

有的战士性格开朗,总是用乐观的态度感染着身边的人;有的战士沉默寡言,但在关键时刻却能挺身而出,用自己的生命捍卫战友的安全。

这些角色的塑造,让观众看到了八路军战士们不仅是英勇无畏的战斗英雄,更是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普通人,他们的形象在观众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电影的画面和音效也为影片增色不少。

在画面呈现上,《幸存者1937》运用了大量的实景拍摄和特效制作,将战争的场景还原得十分逼真。

从枪林弹雨的战场,到硝烟弥漫的村庄,每一个画面都充满了质感和冲击力,让观众仿佛能够闻到空气中弥漫的硝烟味。

在音效方面,影片的配乐和音效设计也非常出色。

激烈的枪炮声、爆炸声,以及战士们的呐喊声,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了紧张刺激的氛围,让观众更加身临其境。

除了精彩的剧情和出色的制作之外,《幸存者1937》还蕴含着深刻的主题和思想内涵。

影片通过展现八路军战士们在战争中的英勇表现,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无数像影片中的战士们一样的革命先辈们,为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英雄赞歌。

他们的事迹和精神,不仅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更是激励我们不断前进的强大动力。

影片还对战争的残酷性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让我们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幸存者1937》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在剧情的发展上,有些地方略显仓促,一些人物的情感转变和成长过程没有得到充分的展现,使得观众在理解人物的行为和动机时有些困难。

此外,影片在一些战斗场景的设计上,过于追求视觉效果,而忽略了战斗的合理性和逻辑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影片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幸存者1937》是一部值得一看的抗战题材影片。

它以其精彩的剧情、出色的人物塑造和深刻的主题内涵,为观众呈现了一段震撼人心的历史故事。

虽然影片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但这并不影响它成为一部优秀的作品。

它让我们在欣赏电影的同时,也能够更加深刻地了解历史,铭记历史,珍惜和平。

希望今后能够有更多这样优秀的抗战题材影片问世,让更多的人了解革命先辈们的英勇事迹,传承和弘扬他们的伟大精神。

 4 ) 幸存

电影以平型关大捷为背景,讲述了密码专家郑忠因对扭转战局起到关键作用被日军围剿追杀,为营救密码专家,八路军派出一支精锐小分队深入敌后,冲破日军的重重包围、经历九死一生,成功将郑忠护送至后方的故事电影以平型关大捷为背景,讲述了密码专家郑忠因对扭转战局起到关键作用被日军围剿追杀,为营救密码专家,八路军派出一支精锐小分队深入敌后,冲破日军的重重包围、经历九死一生,成功将郑忠护送至后方的故事电影以平型关大捷为背景,讲述了密码专家郑忠因对扭转战局起到关键作用被日军围剿追杀,为营救密码专家,八路军派出一支精锐小分队深入敌后,冲破日军的重重包围、经历九死一生,成功将郑忠护送至后方的故事

 5 ) 还行

电影中多次出现“救憨娃”的呐喊声,这是老兵对新兵蛋子全心全意的保护。

只有十六岁的新兵在战场上的表现还是个娃娃,电影刚开始憨娃在战斗中就抱着枪在战壕里瑟瑟发抖,多少无辜的青年被迫走向了战场,导演这种真实的刻画很接地气。

优秀的团队对待新人选择的是包容,爱护和帮助。

优秀的团队有着优秀的基因,这基因影响着队团成员不断成长涅槃。

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在老战友们的鼓励下,经过战争洗礼的憨娃逐渐走向成熟,憨娃最终“蜕变”成了薛凯同志,凯旋的凯。

 6 ) 穿越硝烟,铭记生命的重量

穿越硝烟,铭记生命的重量 观看《幸存者》,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拽进了那段满是战火与血泪的历史深渊,那些幸存者的回忆,化作一记记重锤,狠狠敲击着心灵。

影片以朴实无华的镜头,对准了战争的幸存者。

他们不再是史书上冰冷的数字,而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带着战争留下的伤痛,蹒跚着走来。

有的人失去了至亲,在废墟中撕心裂肺的哭喊仿佛还在耳边回荡;有的人落下残疾,余生都要在身体的不便与心灵的创伤中挣扎。

他们的讲述,没有过多的渲染,却字字泣血,将战争的残酷毫无保留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让我印象尤为深刻的,是一位老人回忆自己儿时躲避战火的经历。

他蜷缩在狭小的地窖里,听着外面枪炮声不断,恐惧如影随形。

那种对未知的恐惧、对死亡的临近,仅仅通过他平静的叙述,就足以让屏幕外的我感同身受。

还有一位幸存者,望着曾经的家园如今只剩一片荒芜,眼中满是迷茫与失落。

战争摧毁的,不仅仅是他们的房屋、财产,更是他们对生活的美好憧憬。

这部影片不仅仅是幸存者的个人回忆,更是对战争的深刻控诉。

它让我们看到,战争带来的是无尽的破坏、死亡和伤痛,是无数家庭的破碎,是文明的倒退。

那些幸存者,是战争的见证者,他们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诫我们和平的来之不易。

在和平年代观看《幸存者》,有着格外重要的意义。

它让我们时刻保持警醒,不要忘记历史的伤痛,不要让战争的悲剧再次上演。

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硝烟的时代,享受着和平带来的安宁与幸福,却不能忘记,这一切都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幸存者》让我明白,铭记历史,是为了更好地走向未来。

我们要珍惜当下的和平,积极传播和平理念,让更多的人认识到战争的危害。

只有这样,才能告慰那些在战争中逝去的生命,才能让幸存者的痛苦不再重演。

 7 ) 《幸存者1937》观后感

片中人物形象鲜明,性格各异,却都有着共同的信念——保家卫国。

以排长为核心的这群战士,有的性格莽撞却一腔热血,有的沉默寡言但作战勇猛,还有的初上战场略显稚嫩,却在战火洗礼下迅速成长。

他们之间的兄弟情谊,质朴而深厚,在生死关头,相互扶持、不离不弃。

为了战友能活下去,有人甘愿牺牲自己引开敌人;为了完成任务,哪怕身负重伤,也要拼尽最后一丝力气。

这种生死与共的情谊,在战争背景下显得尤为珍贵。

《幸存者1937》不仅仅是一部战争片,更是对历史的铭记与致敬。

它让我们看到,在国家危亡时刻,无数像片中战士一样的无名英雄挺身而出,他们没有豪言壮语,只是用行动诠释着对祖国和人民的忠诚。

他们是真正的勇士,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如今,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更应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这部电影时刻提醒着我,正是先辈们的浴血奋战,才换来我们如今的安宁生活。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传承和弘扬革命先辈的精神,在学习和工作中,勇于担当、积极进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让先辈们用生命换来的和平与繁荣得以延续和发展。

 8 ) 幸存者1937

现在网络电影只要一冒出什么小分队,基本上看都不用看,懂得都懂了。

那几张电影剧照,不说别的水里冲锋那一张除了面目最狰狞的那个以外,哪个人的刺刀是直的了。

还有短评里面那那几个吹的,眼睛都不用睁一下了,闭着眼睛吹。

说导演一看就让人放心,可你点开他的拍摄记录两部五分以下,剩下的连个分都没有他让人放心在哪里?

这电影的影评是让删过了吧,通篇都是赞的,而且赞的也不是电影。

不吐不快。

网大战争剧还是跳不出自身局限性。

开场的阻击战。

毫无尿点的阻击战,平型关大捷附属小阻击战。

“平型关是明朝内长城沿线上的一个关口,位于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和忻州市繁峙县交界处的平型岭脚下。

” 从这段截取的资料里大体可以解读出平型关大捷是在山区里进行的。

电影开场的则是在一个不知地点的河滩开始的。

资料中平型关大捷是我军为了配合第二战区阻击战而在侧翼策划的一场针对辎重部队的伏击战。

也就是说我军其实只是为了配合当时的太原会战正面战场而做出的支援。

(12000vs4000) “八路军在平型关为了配合第二战区的友军作战,迟滞日军战略进攻。

” 战役全程都是在山岭中,以伏击战为主来进行的,并没有什么资料记载在河滩附近阻止过日军的重武器部队。

不要胡扯“无名英雄”那一套,这么大一场战役,抗战时期如果我军阻击了敌人的重武器部队并为主战场做出了贡献的话,一定是会有资料记载的。

“由115师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指挥,充分发挥近战和山地战的特长,首次集中较大兵力对日军进行的一次成功伏击战,八路军在平型关取得首战大捷。

” “有力配合了阎锡山负责的第二战区正面战场的防御作战,迟滞了日军的战略进攻,打乱了敌人沿平绥铁路右翼迂回华北的计划,是八路军出师以来打的第一个大胜仗。

” 再来吐槽开场的战斗,一部战争片肯定要

 9 ) 幸存者1937

震撼的战争画卷,英雄的热血赞歌《幸存者1937》是一部以独特视角展现抗日战争历史的佳作,为观众呈现了一段惊心动魄、可歌可泣的英雄往事。

影片故事背景设定在平型关大捷之后。

一支八路军小分队临危受命,深入敌占区营救国民党密码专家郑忠。

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他们遭遇了日军的重重围堵和残酷打击,队员们不惜牺牲生命,用热血和忠诚诠释了使命与担当。

在演员表现上,主演们虽大多不是流量明星,但都演技精湛。

饰演冉征队长的演员,将队长的沉稳果敢、有勇有谋以及对队员的关怀爱护演绎得十分到位,让观众看到了一位充满智慧和担当的基层指挥官形象。

饰演憨娃的演员,则生动地展现了一个从稚嫩胆怯到勇敢坚毅的年轻战士的成长历程。

而郑忠从对八路军的怀疑到被他们的精神所感化,这一转变也被演员刻画得细腻自然,使人物形象立体丰满。

影片的战争场面极为震撼。

开场的平型关战役,通过细致的镜头,如一枪爆头的血肉飞溅、插入敌人咽喉的刺刀、被炮弹炸得血肉横飞的残肢等,将战争的残酷无情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后续的营救行动中,无论是激烈的枪战,还是紧张的白刃战,亦或是小分队与日军在碉堡前的生死较量,都让观众仿佛置身于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此外,影片还巧妙运用了音效,枪炮声、喊杀声、子弹呼啸声交织在一起,进一步增强了战争场面的紧张感和真实感。

在主题表达上,影片有着深刻的内涵。

它不仅仅是讲述一次营救任务,更是对革命先烈精神的崇高致敬。

队员们明知任务艰险,却义无反顾,他们心中装着国家和民族的大义,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

电影通过这一故事,让观众深刻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和和平的来之不易,同时也传递出了爱国、奉献、牺牲等伟大精神。

当然,影片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一方面,剧情在某些情节的设置上稍显简单,对于敌方的部署和困境的铺陈不够深入,导致故事的紧张感和冲突性有所欠缺。

另一方面,在人物塑造上,个别配角的性格特点和成长脉络不够清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体的叙事效果。

总体而言,《幸存者1937》是一部值得一看的战争题材电影。

它以精彩的剧情、震撼的画面和深刻的主题,为观众呈现了一段被历史尘封的英雄往事,让人们在铭记历史的同时,也能从革命先烈的精神中汲取力量,砥砺前行。

 10 ) 抗日神剧何时休?

二战战场上,与苏联与日本军队交战,绝对是噩梦中的噩梦,这两支具有近乎宗教思想的军队能在战场上发挥出难以估量的杀伤性与作战潜力。

中国军民在8年间地狱般的作战环境下,以付出3500万条生命的沉重代价,仅杀敌不到150万,如此惨烈的历史事实却被一遍又一遍地在屏幕上美化。

各类抗日神剧除了把日本鬼子演成毫无战术意识的啥比,把中国人演成身怀绝技战无不胜的超人外,几乎没有客观展现这场侵略战争真正的样子。

抱歉,看完这类神剧后,我真的无法共鸣中国当时抗日有多么英勇,反而会想为什么日本人脑子像猪一样却还能在我们国土上耀武扬威整整8年?

我们的先辈在怎样的环境下以怎样惊人的意志力坚持打完这场战争,这类电影从来不会表达,他们根本就不懂这场战争我们之所以能胜利并不是靠的武力,而是精神力。

战争题材的电影不好拍,但不代表可以瞎拍,关于二战的电影早就被拍烂了,其中不乏神作,看看国外的电影,德国军队什么时候被拍成过脑残?

诺曼底登陆是不是几乎不死人吹个冲锋号就可以皆大欢喜?

为什么中国的电影制作人就不能虚心学习,非要闭门造车?

抗日神剧我们真的看恶心了,真的别再拍了,浪费资源,更浪费观众时间。

什么时候我们也能拍出《从海底出击》《辛德勒的名单》《拯救大兵瑞恩》之流的抗日电影,我想这场战争才真正没有白打,我们的后代才能真正继承先辈们最宝贵的精神。

《幸存者1937》短评

打着抗日的大旗,就是走挂狗肉卖羊头的所谓伪明星流量歪屁股的路子,这他娘的都算不上倒退。

5分钟前
  • 头大伞小雨不愁
  • 很差

拍得一般 ,电视剧既视感。

10分钟前
  • 响1314
  • 还行

#毒蛇观影团##幸存者1937# 1937着眼于平型关大捷中的一件“小事”,通过解救郑忠来表达共产党人的信念。也正值100周年之际,祝我们的国家繁荣昌盛!

14分钟前
  • 是香芋
  • 推荐

题材主旋律 致敬英雄

19分钟前
  • Nikita
  • 还行

嗯,能看出来, 真的是在拍戏,,,哈哈哈

21分钟前
  • 空壳
  • 较差

应该警惕弱智化侵略者!

22分钟前
  • DavidLu
  • 很差

还行吧。很多事情不一定是忠实发生,大致的背景和框架对上就好。特地去看的网大。

24分钟前
  • yu1980fish
  • 还行

作为网大而言,这不得给个四星?

27分钟前
  • 沐子荒
  • 推荐

就挺一般的 剧情好单薄

29分钟前
  • jacky01
  • 还行

看着士兵一个个牺牲,很难受

34分钟前
  • 快切切歌
  • 力荐

这种题材是很容易得到观众共情的,可惜了。

36分钟前
  • 复泛一舟
  • 较差

还行,网大质量

40分钟前
  • The_Mars
  • 较差

网大里的战争题材抗日电影,bug挺多,最后的彩蛋还行。

43分钟前
  • 夜空中最亮的星
  • 较差

无论真假,只为了浴血奋战的战士们。

48分钟前
  • 假电影lover
  • 还行

把战争场景的预算借给大决战吧!

51分钟前
  • 哗啦啦
  • 还行

戰爭片不好拍,作為網大拍的整體還是不錯的,劇情還算合理,就是演員的表演非常一般

53分钟前
  • del
  • 较差

中规中矩,规模略小,毛病比无名川少点

58分钟前
  • 阿峰
  • 还行

还行,三星给英烈。

60分钟前
  • 境界线
  • 还行

抗日电视剧平均水平

1小时前
  • 东东
  • 较差

腾讯胆子真的大,不仅敢修改经典电影的结局,这次还敢篡改历史。我是服气的 @2021-07-06 20:03:16

1小时前
  • 朋克金
  • 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