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片子好的有点出乎我的意料,倒不是说绝对无与伦比,毕竟,按类型来说,这其实就是一部公路片。
只是,可以肯定的,美国导演和编剧确实不会让如我这般挑剔的观众失望。
电影拍得认真,女主角也演得着实精彩,真实而有张力。
Felicity Huffman(《绝望主妇》的主演之一)在这部电影里显然不是以美貌取胜,故事一开场就看到她眼角纹突出,妆也化的乱七八糟。
但Felicity却使这个一心想要变成女人的男人的角色具有了无比的吸引力,表现出了他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挫败时的心理状态,把这个角色刻画得生动而深刻。
Felicity的表演很有张力,带着一种磅礴的气势,真的似个男人。
即使再喜欢看美丽面孔的人,也一定会因为这样而喜欢上片子中并不美丽的她。
影片开始时,那张惨白的脸,如死水一样的双眼,努力维持优雅却处处透露出神经紧张的动作,还有面对心理医生各种诡异问题的“刁难”时那努力维持平静的表情下暗藏的思绪翻涌。
这个女人真的把这样一种尴尬身份的存在刻画得入木三分,故事开头她看上去苍白而丑陋,却在一路走来的过程中渐渐美丽起来,直到在酒馆里碰到那名牛仔,即使脂粉不施,却也透露出了一种动人的风韵。
一直在想为什么要给主角一个这样的名字,Bree,清汤,当然其意完全符合主人公的性格、经历等各方面的设定,但我总觉得,貌似应该还有更深的含义。
我们勇敢而坚强的主人公,在开篇时木讷而僵硬,与儿子相处时迷惑又尴尬,遇到爱情时又由内散发出迷人风情,提着行李走在医院的楼道里时紧张却也疲惫,躺在手术台上进入手术室时轻声说着谢谢,手术后却在病房里与心理治疗师依偎着痛哭失声,躺在浴缸里感受一个新的自己想要的身体时淡淡地微笑,在墨西哥餐馆打工时放松而愉悦。
这就是生活,从这样到那样的一趟旅程。
就像电影官网上说的,Life is not only the sum of its parts,各种小事堆积成了生活,生活又每一天都在继续,每一天的决定累加起来构成了今日的自己。
我们在变化着,从这样到那样,我们却可能并不能明确地感受到我们的变化。
片名中trans这个词用的让我极其喜欢,影片描写主角想要变性且最终成功变性和主角自身的心理变化,这是生理和心理上的trans,与儿子相处是从东海岸一直到西海岸,这是时空和地理上的trans,以及主角在过程中的各方面经历,和人们对主角的态度的变化,这是一种文化和社会层面上的trans,这样一个词,已经表达了电影的精髓。
再加上那首主题曲《Travelin' Thru》,刚刚好说明了全部,我们都在尝试,用每天的生活和决定尝试我们的生命,不满意这种,就换另一种,生命就是一场漫长的旅途。
其实,说起来电影更多是借助了transsexual的敏感主题,来表达更复杂深刻的内涵。
这部片子采取了一个独特题材和独特视角,可以说是正合奥斯卡的口味,因此荣获包括金球奖最佳女主角等奖项也在情理之中,只是正巧碰上剧情更悲情震撼、文艺色彩更浓的《断臂山》便相形见绌了。
不过此片提出的课题却不容置疑引起我的兴趣与思考:变性人的生理和心理有何不同?
我们该如何看待变性人这个特殊群体?
影片中已经投射出了这样的思想,变性人不是变态,只是思想与常人不同而已,他们理应得到尊重和理解,而不应该用有色眼镜来看待他们,嘲弄、鄙视或是厌恶都是不人道的。
然而,这一切对于变性人来说却又如此之难,即使过得了自己那关,仍无法忽视周围环境人群的眼光,变了性就真的快乐了吗?
人是社会的人,逃不开家庭、社会的角色设定,对于变性,最难以接受的莫过于父母和子女,没有他们的支持变了性的人就不烦恼不痛苦了吗?
影片中的布莉多么渴望得到旁人的理解,正因为如此才会对知晓他秘密却不以为然的搭车人减少戒心而被骗被抢,他又是多么渴望通过动手术让自己成为真正的女人,然而成功动了手术的他却无法面对儿子的憎恶,抑制不住对儿子的愧疚。
女主演的表演可谓入木三分,在外人面前优雅甚至有些古板的她是绝对的女人,独处的他仍然有一些男人的小动作,行为与情绪的把握都恰到好处,而且随着影片的进程越来越收放自如,不愧得到影后头衔。
而陶比的扮演者年轻帅气的外貌与其散发出来的青春活力让人过目不忘,这个有点张扬又有点封闭的叛逆小子让原本沉重的甚至可以枯燥的剧情变得轻松亮丽许多,影片更是设计了让他爱上自己父亲的荒唐情节,虽然可以由此看出布莉与家人的糟糕相处使他产生了共鸣进而对布莉先前的欺骗行为已心无芥蒂,但着实太过突兀,让人不禁咋舌于美国人开放的性观念。
影片最后主动找到布莉的他问的第一句便是是否做了手术,得到肯定答复的他显然有些如释重负,虽然口口声声说自己并没有原谅他,但是融洽的言谈还是让我们看到了二人关系的缓和,也不禁松了口气。
只是,以后的陶比该叫布莉爸爸还是妈妈呢?
这是个有趣的问题。
还是用“你”更舒服些吧,呵呵。
跟大多数人一样,是冲着Lynette看这部片子的。
一直觉得Felicity Huffman是几个主妇里面演技最好的,看完Transamerica,更确定了这点,能把戏演成这样的,不多。
现在记得最深的一个画面就是她做完手术之后痛不欲生,眼泪口水鼻涕满面的样子。
那种伤心,即使是隔着几层屏幕也都真真地戳在你心里,生疼。
看的过程中以及看完以后的一段时间都处在totally shock的状态。
跟看Brokeback Mountain的感觉有点类似,对于这样的所谓边缘敏感题材,只能到理解的程度。
每个人选择一种执著都有自己的理由吧,不管在我们普通人看来有多不可思议,喜欢同性也好,想自己变成异性也罢。
但若周围出现这样一个人,想必也是一件挺让人崩溃的事儿。
会不会所有之前对自然规律、社会惯例的认识,甚至整个世界都upside down了?
我想我不够坚强,接受不了这些。
一直在想片儿里的Toby,这是个很悲剧色彩的孩子。
如果他有正常的家庭,那他可能也就只是像普通的teenager那样吸吸大麻,玩儿玩儿姑娘而已。。。
过一个还算阳光帅气的美国男孩儿的简单生活。
至少不会沦落街头变成gay prostitute。
后爹“欺辱”,亲娘自杀,眼前他差点要hook的老变性女人居然是亲爹。
对一个17岁已经够复杂的孩子来说,这是怎样的打击?
知道真相之后的他脑子里会浮现什么?
“我是从他/她那来的?
他/她是一直幻想着的爸爸?
我想跟爸爸结婚?。。。
”俺能想到的只有崩溃。
除了开头说的那个画面,另一个印象深刻的画面就是不断出现的公路场景了。
空旷开阔,周围的乡村,落下去的夕阳,伴着一点点乡村轻音乐,完全创造出一份横越整个大洲的意境。
但对情节发展的节奏并不是很看好。
比如Toby向爸那次“求婚”就显得很唐突,这是他故意激bree说出实情吗?
难道真的大脑发热要娶他/她?
结尾还算温暖,想了半天,还是用了温暖这个词。
toby离家出走拍了部A片之后就衣锦还乡搬的姿态回到Bree处,并不是原谅爸爸?
妈妈,只是问是不是真的做了手术。
但我喜欢最后透过窗的镜头,看到两人坐在沙发上,爸爸?
妈妈帮儿子打开酒瓶儿。
就这么结束了,大家应该都很愿意这样想象:之后的日子他们都很好,bree可以做个快乐的新女人,toby通过A片和自己的姿色终于进军好莱坞,“母子俩”不算甜蜜但也还算和平的相处着。。。
《穿越美国》从跨性别主题切入的再次自我认识之旅
这是我第三次,完整、认真的看这部片子。
第一次,我为这样一个坚强独立勇敢的女性而流泪;第二次,因为共同观影的朋友的不能理解与法接受而愤懑;第三次,我为这段旅程而欣慰。
在一个特殊的密闭的空间里,在短短一周的时间里,主角和儿子在路上经历了生命中的转折与成长。
跨性别者和突如其来的儿子,从莫名其妙,到逐渐认识,到产生冲突与误解,再到暗生情愫与真诚坦白,最后达成了和解,选择了爱。
这是一部难能可贵的,拥有温暖的色调和轻快的音乐,同时主题为边缘人群的电影,它用一种诙谐的方式,表现了太多严肃的议题(真的十分欣赏这一点):1.随着影片的发展,主角从给人“怪怪的感觉”,努力想要融入主流社会而把自己打扮得更像一个女性,到虽然孤身一人却自信满满的走向变性手术台的独立女性,这是主角真正认识自己变性人身份的过程2.当主角带儿子来到“一群假女人”朋友家中时,自己的内心是惶恐、心虚、害怕被误解的。
她的眼光,则是一种同为边缘人群却对其掩瞒、难以启齿的歧视。
反而,当时儿子作为一个局外人却表现出了包容与尊重。
这是一种自我的否定,圈内的歧视。
从儿子的角度,表现的则是对陌生人的接纳,此处,也映衬后来对家人也是变性者的不接受的双标3.而这段旅程之所以是再次的自我认同之旅,是因为主角在旅途中经历了两次与自己身份的和解与成长,第一次是作为“儿子”到“女儿”的身份转变,主角的父母虽然不能接受她,会责怪她,但爱是不变的,这也是我所羡慕的,一种相互尊重的爱,而不是从属关系的爱,即我可以不接受你,不原谅你,但是我依然爱你;第二次是作为“父亲”到“母亲”的转变,也可以说,不是变成母亲,而是接受了自己多元的身份与独立的人格,可以堂堂正正的站在至亲面前,毫无掩饰。
爱我,不是因为其他特征,而仅仅因为我就是我4.还有旅途中遇见的印第安牛仔,没有任何目的和要求,无条件的爱,给予了主角宽慰与力量。
他们都不知道对方的“低细”,仅仅因为两个心灵的碰撞而产生了一种单纯的爱。
一幕幕场景,一个个情节,有太多我喜欢和认同的东西。
其实,这次让我感触最深的是一种人与生俱来的、无处不在的偏见,我们能做的是用爱去尊重和包容,一定不要让它发展为歧视,歧视是一种自我封闭与狭隘的表现。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一味的委曲求全,而是一种经得住冲突、不原谅、不理解、不接受的爱与尊重。
这是05年的片子,12年前,我感受到了导演也好,编剧也好,对性别观念、对宗教融合、对自由与尊重的思考。
这种轻松、独立、不断自我认识与成长的调调,我心向往之,却力不从心的停留在固有的自我预设、社会预设的枷锁里,生活得不那么自在与放松。
还好我知道了,这一切都是常态,都是正常的心理,也在努力的变得更好、更放松
很简单的选择,左或者右或者选择不选择里面有个光头双性人挺搞笑的,貌似看淡人生起落顿悟红尘的感觉对Tobby小朋友说--我们不是挑战性别,而是性别受赠者,我所知道的是你们这些“单性人”永远都无法明白的#@%@!
#@@……%&………话又说回来,我觉得“单性人”够新鲜的很遗憾自己也是个单性人!
笑料很饱满,甚至有时候我都来不及反应就到下一个了算半个公路片,半个GAY片不愧是DH挑大梁的Felicity Huffman,要不是看过DH肯定都有点儿以假乱真了没得小金人的确很不够运气还有就是,变性人,父子乱伦,AV男演员etc.这些创意甚至跟西班牙胖子有的一拼我喜欢!
幽默不乏温情,对性别的理解总觉得西方人更显豁达这么说来美国真是一个包容的社会
I saw this film just because of Lynette(Felicity Huffman), who is Bree in Transamerica. And after I finished seeing the film, I am thinking could I figured out the gender of the actor if I did not know at first. Felicity Huffman has really proven herslef an exceptional actress, deserving the Golden Globe Awards. It is all about two people struggling on edge. Bree, a trans-gender person, who worked in a small Mexico restaurant, saving every penny for her last operation which can make her a real woman. Toby, being a "duck" for living, has a dream of becoming a superstar of Porn film. And the connection of these two people is blood relatinship,ironically as father and son. Thus, it is a subtle film about huaman nature——TOLERATION & LOVE. Still I believe there are some people near us who wanna change their gender, living a painful life in the dark. Coz most of the chinese could not accept such situation. They regard them as freaks! But as Bree said in the film that they have normal and pure sole. Just...coz the God made a joke about their gender and now they have to corecct the mistake by themselveswhy can't they do so? It is a world full of discrimination! Full people discriminate against the poor, the privileged group dicrimate against the grassroots, the main stream class discriminate against the indie..... TRANSAMERICA is a film about learning how to incorporate the person you've always known yourself to be, the person you so desperately want to become and about healing the relationships with the people you meet and touch along the winding road that gets you there. Wow, life is a jouney, bring an open mind to yourself, to your parents, to your friends, and to the person u meet in your daily life
不知道《穿越美国》的温情和沿途的风景怎么勾起了对《中央车站》的回忆。
都是男孩,都是回家,女主角也都散发着母性的光辉,也都是在回到原来家是面对一场空。
一个是被父亲的抛弃,一个是被父亲强暴。
但路程中同样的是美丽的风景。
穿越,有痛苦、有甜蜜。
总是感觉《穿越美国》在《中央车站》基础上加了些戏剧冲突,剩下的同样是偶然的遇到,冥冥之中的注定。
一个女人在车站给别人写信,一个女人是给过去增添回忆,但同样在穿行的路上学会评价自己的生活。
没有黄丝带的守候,没有重逢的喜悦。
最后《穿越美国》女主角手术成功,最后儿子回归,最后喝起啤酒,最后我们回想起儿子连夜离家后,奶奶、小姨、女主角三人在卫生间的谈话。
如果想成为女人就成为吧,我们是我们,如果会给别人造成影响,失去很多也是必然。
成为女人的原因,也许有先天的,也许更有后天性格的缺陷:不能把什么坚持完,从一个母亲嘴里说出,这背后有爱。
女性比男性坚强,一刀下去你可以感觉是,但女性很多的东西你还是没有。
女性评价一个女性反而更直接和清醒。
女主角在参加变性人聚会的时的局促,让人感觉到他正渐渐成为女人,隐忍很多东西。
坚强是一个女人最大的财富,不管境遇怎样,我们总能看到身边无数女性把自己的子女抚养长大。
也许这部电影的缺点是把孩子原来意义上的妈妈自杀搞的那么神秘,没有说明理由,还有那个父亲为什么会对强暴自己的儿子。
相像的空间,我宁愿添加对那位自杀母亲的敬意。
这个孩子需要的是父亲还是母亲,现在某种意义上他都有了。
最后想到寻找的主题还有《关于我的母亲的一切》,似乎儿子要找父亲的主题也很多了。
母亲带着儿子的愿望行走找到那个变性的父亲,莫多瓦在这个主题里赋予的是儿子的一份朝气。
什么是亲子之爱,血缘之爱,那就是无私的爱。
这爱是最珍贵的。
也许不能寄予他生命,但能抚养这个生命。
这份爱是超越性别的。
刻意追求美,而不得美,因为美的反面是刻意,唯美是不懂美的本质,水草要在水里才会好看,做成标本并不好看……追求深刻就更荒谬了……总是误判自己的最珍贵之物,然后在追求的过程中,找到真正的宝藏,那种你一见,就什么都失去光彩的宝贝。
请真诚、善良。
要超过140字呀……几个小细节:祖母表面上决不妥协,强势而烦人,但孩子受到伤害时,还是给予最大的宽容和安慰,这就是母亲……父亲最后把牛仔帽给Toby,Toby戴上,他珍视这顶帽子,珍视与父亲的感情……哪个年轻人不是嘴上逞强,心里滚烫呢^_^
2015.12.23出的电影——transamerica其实故事就一条线。
人物也不多,场景也基本在公路上。
公路电影总给你很放松的感觉,但同时也很单调。
但是整整100分钟也没有让我有多余时间走神,很舒适地欣赏女主的表演——女主是一位性别倒错者,她不仅在心理上认为自己是一位女性,而且在外表、行为、生理上都希望自己是一位女性。
她反复提到自己有“性别焦虑”,也确确实实用演技在表现自己对于自己生理性别的焦虑,最典型的就是一个女孩问她是男的女的以后,她躲到电话亭里和自己的心理医生奔溃痛哭。
同时,女主实际上是一位非常博学、灵魂十分有追求的人,她大学读了十年,涉猎了方方面面。
她很优雅,在颠簸的路上也不停地寻找妆容间。
片子特意将她的脸化得有些奇怪,但是到最后,你会发出个托比一样的感觉——她真的很美。
电影中的性别倒错者面对了许多不易,现实中未曾接触过,但影片中的困难可见一斑——大学多年未毕业,应该是因为自我认知的挣扎以及家庭的缘故;在外面谎称父母双亡,就是因为性别倒错让家人蒙羞;工作的不顺利,以及当别人知道以后的那种羞辱,让她想要在生理上真正成为女人。
结局虽温馨,但现实却未必是这样的吧。
最后提一下男主——肉体让我无法自拔啊!
勾引女主的时候简直了!
至于他的人生,我想我和女主一样,认为他不是肮脏的小子,是一个善良、神圣的灵魂,他的人生该怎么走,完全可以自己决定。
如片尾唱到I am just traveling traveling traveling through .
关注这部电影,很大程度因为Lynette。
看完的时候触动满大的,一种坚持,一点亲情,一些感动混杂。
很难表达当时想说什么。
现在回想起来,以及那个温暖的结尾,整个故事却觉得轻松不少,很流畅的一笔。
也看了不少公路片,这整个寻找回归的过程如何被吸引,我一开始也是抱观望态度的。
这是讲一个变性人在即将手术之前与自己失散多年儿子相处的故事。
于是他的身份究竟是作为父亲还是作为母亲,在不断摩擦生情最后儿子提出求婚达到高潮。
当然他仓皇拒绝并不得已抖出真相了,儿子忿然离去。
这一节是陡升的顶点,之前的一切细水常流都显得得体了。
我还是很被吸引,这是一部好片。
好片还在于,虽然是边缘题材,但对敏感话题,处理的也不动声色的好。
只是一个一心想成为女人的男人,为了达成自己的愿望,不懈的进行着努力。
有世俗的冷观,有亲人的不理解。
他的心自然敏感脆弱,但从他每每一丝不苟地收拾,下颚顶上天的果敢姿态。
这种坚持,不逼仄,到让人觉得欣赏。
唤醒了内心一个沉睡的自己,他坚持了,并做到了。
只是这样而已。
从这个角度说,变性父亲,同性儿子的字眼都显得不那么刺耳,到有美国家庭片的一点温情了。
当然,影片的成功很大程度上还在于菲丽西提·霍夫曼的精彩表演。
我如此钟爱的主妇们,在看之前,这部片已经加分了。
但她的表现就是出彩的很。
化妆师给了她一副难看的我差点认不出来的妆,她有意压低了自己的嗓音,全然气弱游丝的挣扎。
以及那副不卑不亢的姿态,很打动人。
虽然没拿到影后,但还是由衷叹服她精彩的表演。
当然演儿子的演员也小帅,配合起来正好。
总之这是一部看过还愿回味的影片,有温情甚至还有幽默。
乡村风格的配乐很好听。
这一路的结局,happy ending,多好!
【2018.27】非典型公路电影,做一个超前主义者,做你想做的,无所畏惧。生活中总有那么些缝隙,可以“苟延馋喘”。
要是做公路片是不合格的,起码的广角风景没有,剧情也不是在路上发展的。喜剧也不靠谱,看着不心酸就不错了。主要还是lynette的演技出色,女人演男人不难,演变成女人的男人就复杂了,跟林原惠配女乱马似的,不给奥斯卡就当奥大叔闹不住该给男主还是女主好了。。
其实拍成短片就够了,现在不但冗余,且没有拍出主角跨性前的踌躇感,越界重生,她途彼方。
感觉最近都没看到特别好看的片子,内心空虚,蛮喜欢乐奈特的,这里面造型没有绝望主妇好看,可能是为了增加性别认知障碍的矛盾感吧,挺不男不女的,直到不吃荷尔蒙开始好看了不少,儿子挺帅的,情节有够乱的,爹是人妖,儿子被继父上了,父亲认为和母亲ml,是一次女同ml,没想到会有儿子,所以布莉的性取向到底是啥,感觉男女都行的样子。最后儿子还爱上了自己的爹,要跟他在一起。感觉老美的lgbt可以拍个几百集都理不清的程度。
fucking a real women!
伦理的东西还真看不懂,自己肤浅多
Felicity Huffman的演技高峰。
即使Gallagher正牌夫人献上了很惊艳的表演,但剧本太清淡了,可惜了一个很好的故事,没讲出什么东西。
除去Laurence Anyways,印象中就没看过其他关注跨性别群体的电影,也不知为何错过了这部Transamerica.相对于断背山在同年奥斯卡引起的轰动,这部戏只有Felicity Huffman获得最佳女主提名,她张弛有度的表演绝对值一座小金人,导演对公路电影的手法的运用也堪称炉火纯青,佳作!Kevin Zegers和Zac Efron太像了
要看就用包容的心态去看,边缘题材却处理的不动声色,出色的表演中不经意带入情绪,不知不觉就被打动,绝望主妇中的疲劳妈妈+绯闻少女的坏小子,这组合新鲜,男演员挺耐看的,其次必须要说女主演的真的非常好,细腻真实又有张力,很是形象!一次旅程,一种坚持,一点亲情,一些感动,一个温暖的结局。
主妇绝望了
欣赏不来
原来这默默的是一部gay+伦理+变性片!主题一不小心太有点深刻!
后半段还算有意思。我觉得最妙的在于这个女主角在电影里做变性手术前真让观众有种似男似女的感觉。
性别的错位带来误解和隔阂,有一个光明的美式大团圆结局……
eeennn,太乱了吧
非常有趣的题材,女主角很认真,演技专业,表现力极强,比她的儿子要好很多。不过到底是年轻人,也符合角色的愣头青感。这部剧对主题的深入探讨点到为止,就是以喜剧的方法来说事,很合格,也很有趣,是出色的喜剧。
没意思
三星半吧少了点什么
温情有余,深度欠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