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灼心,确实挺灼心的,看的时候,在法与情间纠结。
杀人犯,自然要被依法处置,可看到他们为了一个女孩那么努力、拼命,又希望法律能对他们网开一面。
可是,错了就是错了,一开始就错了,以后不管有多少的对都纠正不过来了。
人生如棋,一招出错,满盘皆输。
特别喜欢伊队对辛小丰说他很喜欢法律的那段话,是啊,法律是客观、公正的,是怎样就怎样。
不管你有多好,它都能限制你不能恶到没边儿。
那么,先作恶再尽力弥补呢?
答案是一样的,不管你今后有多好,都不能减轻你的恶。
如开始陈对辛小丰说的“我们三个都因你毁了”,没错,那件事发生了就无可挽回了。
其实,他们三个也不算是穷凶极恶之人,但也不算是极其良善之人。
可不可以说他们自制力不够?
可不可以说他们运气差?
他们如此不幸地找了个穷凶极恶的人做帮手,把他们带进沟,毁了一生。
最后那个反转,我觉得有一点多余,他们的好,在影片中已经大篇幅地表现了。
如果说要表现他们本来就是善的,也没有什么说服力,如果没有辛小丰强奸那女孩的事,也许这起凶杀案就不会发生,顶多是辛小丰一人入狱,如果,他们没有起杀心,或者他们在那个犯了多起大案对女孩的父母和姥爷姥姥下手时,阻止了,也许也不会发生这样的凶杀大案。
所以,他们为了自保,在那一刻,他们是有恶念的。
这部影片,有一点没说清楚,那就是窃听辛小丰他们对话的房东,究竟是什么人,为何要这么做?
这个房东也算是破了这起案件的重要人物,没交代清楚,让人甚是耿耿于怀啊。
烈日灼心,对与错之间、爱与恨之间、法与情之前间的纠结,有时候真是让人头疼。
[看完《烈日灼心》,邓超真是又一次让我刮目相看。
一直知道他有演技。
没成想如此炸裂!
不是故意这么截图的。
[哈哈][哈哈][哈哈] 这电影看完,就记住小辛那小心翼翼,惶惶不安的小眼神了。。
吕颂贤的小gay也是绝啊。。
自动忽略了激情戏。
毕竟我老了。
太刺激的受不了[熊猫] ,本来超哥因为跑男我就是他的粉丝,然后又被他的烈日灼心的演技给圈了!
原来超哥不仅可以逗逼还可以如此的深沉!
首先,一个轻易见色就忘义的人,如果本性真像后来故事中表现出的那么好,那么我觉得根本就不可能见色忘义干出强奸这种事,但凡强奸犯,本性都是恶的!
是没有道德底线的!
而故事中的三个罪犯,所作所为竟像圣人一样。
其次,太多太多的巧合,完全破坏了故事的可信度,边看边觉得呵呵,无法投入。
所以,尽管三男主献出了120分卖力的表演,但这个空中楼阁般的故事让他们表演的感染力减去了60分,会觉得他们确实演得好,但也并不能打动到内心。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烈日灼心》看得很爽。
很大程度归功于那些毫不留情的转场。
导演曹保平是只狡猾的狐狸,他懂得把你的情绪唤出来,推上去,差不多窜到顶点,矛盾即将激化时——切,下一个场景上!
但又不是故意玩你。
有时候,事情就这么在镜头外暂时解决了,也有时候,以一种诡异的方式绕了过去,埋下一条伏线以后揭晓,比如吕颂贤跳楼获救。
影片节奏并不快,甚至在揭晓三兄弟的生活细节时不徐不疾,有条不紊,但它只收不放,慢慢累积起张力,丝毫不给人缓释和喘息,反而有种螺丝慢慢拧紧的心理体验。
电影懂得话不能说得太透,坑不能填的太快,我们像那房东一样看个一知半解,结尾三四场戏哗啦啦的抖出真相,并不觉得冗长,出字幕时还略有未竟之意。
片末的案情重述,洗脱了安在邓超们身上惨无人道的谋杀罪行。
从观赏效果,很难说这是好还是不好。
它的确冲淡了“罪大恶极者也能得救赎”的主题力量。
另一方面看,罪不至死者被送上了死刑台,并且遵照的就是犯罪者最初的意愿,等于拐个弯承认法律存在盲区和被人操纵的可能,智勇双全的人民警察也会犯下无法挽回的错误。
相比前两个月另一部良心华语片《十二公民》那个“检察官洞悉一切,疑犯证据不足获释”的光明尾巴,本片的结尾翻盘设定可以过审,戏外的惊喜大过戏内。
很长时间里,王珞丹的角色突兀而别扭,我不知道她出来是干什么的,以及导演(或者说小说作者)为什么要安排这么个角色。
她对破案没有任何直接的推动,无非在第三幕时揭晓了一些事实,令郭涛的人格显得更高尚,让那种“一心赴死的边缘人幸福来了却不敢伸手去接”的锥心之痛更令人心碎。
这在临近结尾时起到了作用,但在观赏过程中却不断让我跳戏,权衡得失,不如删去。
当然这样一来,不管同性戏尺度多大,整片的性别一边倒还是显得直男癌了一点,不利于市场推广。
毕竟你没法满足所有人的喜好。
同样让我觉得碍事的还有拿斧头的刑警(抱歉忘了名字),他的牺牲换来的是一阵哄笑,一个众人聚拢的俯瞰镜头之后,影片就彻底抛弃了他。
我能认同导演对中国协警生存现状的表达动机,但这一节放在电影中略荒诞,尤其是突然将一个此前毫无存在感的角色变得如此重要,却又消失地如此容易。
从呈现的素材来看,这是一部拍了2个多小时仍嫌短的电影,也许跟改编自小说有关,它牵涉和意欲表达的东西太多,难以兼顾,有些支线注定在充分展开之前就要切断,也挺无奈的。
好吧,吐槽的都是小节。
假如不理会这故事背后的深意,全片是极为精彩的猫鼠游戏,就像莱奥纳多那部同名电影一样,始终占上风的是老鼠一方,从上帝视角来看,“那只鞋子”一直穿的很紧,一时半会掉不下来。
段奕宏几乎没有任何实质性证据,至少距离把哥仨全部定罪差得远了。
让他盖棺定案的,是猫鼠双方视线之外的一个好奇心过剩的局外人。
这个有点类似《惊魂记》里诺曼•贝茨的古怪角色,等于免费为警方充当了一次现成的线人。
其实也有点偷懒,不过比起郭涛和段奕宏的两次意外相遇,这处巧合建立在一个心理惊悚片的前提上,提供了更多的负疚愉悦,相当于功夫片里那些摆脱力学原理的威压痕迹,让人不忍追究。
个人感觉,故事可以向寓言式的解构再靠一靠,反正片中一直反复提到命、天谴什么的,如果像银河映像的电影似的(话说《毒战》与这片还真有不少相似之处,甚至都有郭涛),赋予巧合一种宿命式的力量,也许在情感上更容易为人接受。
全片笼罩着一层凛冽而坚实的质感,从一开始就奔着写实的调子而去,让人干人事,说人话,像我们在街头所见的真人一样对事情做出反应。
比如他们不会无缘无故喊对方名字,开始有一阵子了,我们才慢慢知道他们各自的名字,这并不影响跟上情节。
相比之下,许多华丽的国产电影,喜欢每说一句台词,就先称呼对方全名,这是正常人干的事吗?
更有甚者,一开场就狂打幻灯片配主角旁白“你现在看到的是我闺蜜,她的爱好是……”,就在前不久还刚看了一部,做作到糟蹋电影。
《烈日灼心》没有这些硬生生说给观众听的信息,我们的视角仿佛一个无人留意的在场者,镜头从一个角色的脸摇到另一个角色的脸,模拟我们反复确认事实的视线。
观众虽然时时在场,却总非全知全能,更接近一个被局限的偷窥者,模模糊糊看清了拼图的大概,最后还是要靠当事人的坦白来完成拼图。
不像很多猫捉老鼠的悬疑片,这里没有太多被镜头藏起来的东西,也不用在结尾来个十分钟大闪回,很多时候我们看到了他们在干什么,只是不清楚背后的动机,这需要一点思考,如果不愿思考,也可以享受过程的提心吊胆和谜底揭晓时的乐趣。
这样“摊开来讲”的斗智故事,确实不是国片强项,《烈日灼心》的完成度值得一次鼓掌。
对于同性恋的描写,若放在平权呼声比较高涨的国家,肯定是政治不正确的。
段奕宏对着“出柜”的邓超来了句,我愿意尊重你的取向。
光这一句话就能惹毛一大群人:你以为自己是谁?
尊重同志还得看你愿不愿意?
估计要给他扣一个歧视者的帽子,并要求从神圣的公安干警队伍里开除出去。
话说回来,段哥哥这一段的表现相当令人绝倒,有点80年代国产影视剧里那种思想保守的老同志面对新生事物无所适从又不得不表现出认可以免被人说成是老顽固的尴尬,从那个“cao”开始,拿捏地非常精准,以至于一整段都充斥着喜感,影院里笑声连连。
其实换个思路,我们也可以理解为,段奕宏是得知被“横刀夺爱”后,一时怒不择言说错了话,相信腐女们可以找出一百条证据为这一人之常情佐证。
段奕宏对邓超到底有没有爱,就像《卧虎藏龙》里李慕白对玉娇龙有没有情欲,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没有标准答案。
无论从哪个维度来理解,故事一样都说得通,而且都不乏足够的情感力量和回吮空间。
在电影本身足够好看的前提下,能具备超过一种的解读可能,往往最是好玩。
(文/方聿南)
我看的是上影节的原版,尺度让人咋舌,不知道龙标院线版的是否有删减,这部电影让人看完无比压抑和沉重,所以正式上映之后不打算2刷了,在这里做一个简单观后分享和推荐,离上一次观看有些日子了,部分情节可能有些遗忘,不可能那么详细的介绍了,还望见谅。。。
首先介绍一下这部电影的导演曹保平。
曹老师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位电影人,也是目前国内少有能胜任电影导演制作编剧附加艺术商业为一体的创作者,除了自身高素质的凝聚力外,其对于演员的调教和电影里人物的刻画也极具深度创造力。
提前看了《烈日灼心》的点映,比想象中的还要好。
马上这部电影就要大规模上映了,所以写下这篇观后管,提前跟大家透露一些精彩的看点。
【看点一:演技】可以说,这部电影之所以精彩,至少有一半的功劳都来自段奕宏、邓超、郭涛三位男主角的演技。
邓超是本片最有号召力的明星,甚至推广中也用他和吕颂贤的亲热戏作为噱头,但邓超在电影里却绝不是一个靠脸的演员。
他在片中饰演的协警辛小丰是个内心特别复杂的人,他一直活在罪恶的阴影里,却又始终在生活中表现善良和勇敢。
如果只能在本片选一个人当影帝,非段奕宏莫属。
他将尹谷春这样一个外冷内热、沉着冷静,有着狼一般职业嗅觉的警察刻画的入木三分。
影片用了“雨夜盘问杨自道”、“公路追击持枪恐怖分子”两场戏,展现了这个人非同寻常的观察和判断能力。
郭涛饰演的杨自道是个出租车司机,戏份相对较少,且因为对手是王珞丹,不像邓超和段奕宏那样可以互相飙戏,因为对手量级不够。
但郭涛依然在“用针缝补伤口”和“大桥飚车后拒绝王珞丹”两场戏里表现出一个演员该有的精准演技。
通常情况下,一部电影能产生一个影帝就很厉害了,能产生两个影帝绝对是非常了不起,但《烈日灼心》却生了一个“三黄蛋”:在第18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三位主演全部获封影帝。
这当然是对演员们最好的肯定,但数量之多也无形中减轻了奖项的分量。
同样在国际电影节的历史上,因群戏演得好而被授予同片多个演员的例子也不乏存在,如《时时刻刻》三位女主角(妮可·基德曼、朱丽安·摩尔、梅丽尔·斯特里普)共同获得第53届柏林影后。
【看点二:台词】影片运用了大量的潜台词,不仅在情节上加快了节奏,更呈现出一种“文学化”的气质,让整部电影看起来更具逼格。
很多电影之所以让观众觉得没有趣味甚至低级,是因为台词里全是水分:对白看起来很“生活化”,但却对推动情节没有任何帮助,人物之间无法产生互动,观众感受不到角色之间在“较劲”,就会越看越乏味。
《烈日灼心》里的尹谷春和辛小丰,一个是警察一个是罪犯,两人却天天生活在一起。
一个抓,一个藏;一旦编剧没写好,两人的对话很容易就陷入装疯卖傻的低级水平。
要发挥潜台词的魅力,首先要懂得在表达上的克制,也就是不能把话说满,更不能说一堆大白话。
比如尹谷春看到辛小丰和台湾人的“基情”之后,一肚子话到了嘴边,只吐了一个“cao”,这时候观众其实完全明白他想说什么,但是一句脏话反而让人物形象更立体。
相比罗嗦的问一堆,尹谷春的这种方式更符合人们对那个角色以及他们俩关系的理解。
又比如,影片最后的天桥大战,辛小丰拼命抓住悬在半空的尹谷春的手,尹谷春为了不拖累他,只说了一句“你们三兄弟去自首吧”。
让我们来想象一下,如果是其他电影,可能会让尹谷春对辛小丰大喊“放手啊”之类的话,但是尹谷春了解辛小丰的为人,知道他肯定不会放。
但如果他不放,对面的杀手就会过来杀他,到时候两个人都得死。
为了刺激辛小丰放开自己,尹谷春说出了他所知道的真相。
你以为他真的是要辛小丰去自首吗?
在那个情况下,辛小丰一放手,他就死了,那件凶案的真相也就没人知道了,而他自己也就不用面对“抓捕兄弟”的两难困境。
但是辛小丰最终没有放手,既然他活了下来,就必须行使他作为警察该尽的责任。
具体例子就不多说了,大家看电影的时候就能感受到。
【看点三:审查】媒体对这部电影最关注的地方,并不是内容有多精彩,而是邓超和吕颂贤奉献了大尺度的同性激情戏,这对电影来说是好事,但对整个电影市场而言,依然是个小小的悲哀:即便是好作品,也依然需要低级噱头去吸引观众。
据邓超自己说,他确实用很严肃的态度拍这场戏,而且拍之前还做了精密的安排,除了体验生活,导演还给安排了技术指导(自己想象)。
拍摄时,吕颂贤问邓超该怎么做,邓超表示要舌吻。
大家一定对这些同性基情充满了期待吧?
可惜呀可惜,这段戏在真正上映的版本里,被剪的就剩下几秒钟一闪而过的镜头,而且曝光度太高,基本只能看到两个人影纠缠了一下,没有过多裸露,但即便如此,也足够创造一种全新观影体验了,据说此前中国还没有哪部电影里有同性基情的镜头呢。
影片真正震撼的场景是最后结尾时,辛小丰和杨自道被执行注射死亡的镜头,这应该是自《毒战》之后唯一的一部真实展现注射死亡的电影,在大荧幕上眼睁睁看着一个人被执行死亡的全过程,确实挺震撼的。
拍摄注射死刑的那场戏时,邓超决定用真的注射的方式(一开始找的不是专业医生,扎了几次全都扎偏),那是一个七分钟的长镜头,从血管往上推到脸部,观众可以看到辛小丰的表情从开始的清醒,到害怕、恐惧以及最终死亡的全部过程。
为什么一定要如此具体的正面呈现执行死刑整个过程呢?
有这个必要吗?
对于这个问题,导演表示:希望通过这场戏展现辛小丰和阿道寻死的决心和决绝的态度,他要的是这股“劲儿”,没有这个场面,“劲儿”很难上来。
可惜呀可惜,因为担心某些细节太容易引起观众不适,最终上映版本里的长镜头被删成了不到三分钟,只保留了辛小丰几次挣扎的表情。
即便如此,这场戏也还是很“有劲儿”。
在进影院之前,一直以为《烈日灼心》是一部西部公路片,烈日给人的印象不就是骄阳嘛。
但电影里的大部分镜头都是雨戏和阴沉沉的天气,有种说不出道不明的压抑感。
烈日在这部影片里代表的是法律,选择在阴冷潮湿的南方拍摄,或许是因为罪恶总是诞生于那些阳光难以照耀的地方。
当然了,这并不是说厦门是个阳光照耀不到的城市,只是导演选择了那些灰蒙蒙的天气来加深影片的“质感”,这些天气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剧中几个主要人物的内心世界:渴望阳光,却始终活在阴冷中。
导演借尹谷春的口,说出了烈日如何灼心:法律是人类发明的最可爱的东西,不规定你可以善良到什么程度,但规定你恶的最低限度,法律更像是人性的低保,告诉你至少不要做什么。
其实烈日一直都在那里,真正灼心的,是你走出了烈日的范围,而你自己清楚的知道,在烈日所不能照耀的地方,就是人性的禁区,走进去,就出不来了。
不同于港式警匪片的枪战戏、动作戏,该片更着重于对人物内心活动的刻画。
影片一开始就展现了一件血淋淋的灭门惨案。
一个姑娘因被辛小丰强奸而意外猝死,她的父母和外公外婆也因此被杀害。
辛小丰及其同伴杨自道和陈比觉都参与了这场灭门惨案。
之后,他们三人为逃避法律制裁,逃跑了,七年后,三人都已改头换面。
辛小丰是一名协警,协助警察办案,缉拿犯罪嫌疑人毫不含糊;杨自道成为一名热心助人的出租车司机,奉公守法;陈比觉做了一个渔夫,装疯卖傻掩人耳目。
该片直到结尾也没释明当年灭门惨案发生的真正原因。
然而可以看到的是,三兄弟在犯案后并未再继续作恶。
他们想逍遥法外,想重归正途,并力图为当年的罪孽赎罪,可是罪孽并不容易赎!
三人每天都惧怕东窗事发,如惊弓之鸟般,内心经受着良知的折磨。
辛小丰做了五年协警,工作表现相当出色,却从未想过成为一名真正的警察;杨自道开车遭遇劫匪,碰见警察不敢求助,受了重伤也不去医院,更不敢接受小夏对他的示爱;陈比觉更加可怜,心中的罪恶感令他整日装秀逗,生怕别人发现过去的他。
三个兄弟虽然身体逃离了犯罪现场,可是他们的心灵从未离开过,在逃离的每一天都接受着人性“善”的惩罚。
人性善恶间的转换有时很简单,有时很复杂。
可能一念之间,人就由“善”变“恶”,可当你再想从“恶”回归“善”时,就不那么容易了!
犯罪者可能基于精心谋划,也可能出于激情冲动,抑或其他,然而无论上述哪种,只要违法犯罪者是个有良知的人,那么犯罪后的害怕和担心就是一种必然的归宿!
有些人会通过补偿行为来弥补自己犯下的罪孽,有些人则通过余生的忏悔来赎罪。
这种忏悔是一种惶惶不可终日的念想,是种永远无法摆脱的阴霾电影源于生活,更应高于生活。
《烈日灼心》恰恰是这样一部好电影,影片中折射出的利益纠葛、矛盾冲突正反映了当下一些价值观念的碰撞。
如同影片中警察伊谷春所言:“在我眼里,人是神性和动物性的总和。
就是它有你想象不到的好,更有你想象不到的恶,没有对错,这就是人。
所以说,法律特别可爱。
它不管你能好到哪儿,就限制你不能恶到没边儿。
它清楚每个人心里都有那么点脏事儿,想想可以,但做出来不行。
法律更像人性的低保,是一种强制性的修养。
它不像宗教要求你眼高手低,就踏踏实实地告诉你,至少应该是什么样儿。
又讲人情,又残酷无情。
”因此《烈日灼心》这部电影,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这片期待了很久,冲老段,同性情谊和三黄蛋影帝。
得知和聂隐娘同天上映,还纠结先看哪一部?
周六本来去万达想拿份这两部片的宣传册子,意外发现居然有排片!
虽然只有一场,却是下午15:25的黄金段!
再一看周六还搞优惠活动只要16.6元!
天啦噜!
这是不是传说中的点映?!
我们可是三四线的小城市啊!
平生第一次在公映前看片子啊!!!
激动万分的订了票,这时是上午9:30本来天气一直是烈日灼心!
谁想到到了中午一点天突然阴了下来,接着电闪雷鸣,瓢泼大雨!
眼瞅16元钱泡汤,快三点的时候,雨没那么大了,雷声还隆隆不断。
不行,豁出去了!
下刀子也去!
看一回点映容易么我?
等我到了那,取了票,穿着雨衣进了场,才发现这个打扮,这个天气看这个电影好应景啊(此处就不剧透了)我进去时电影已经演到高虎抱头大叫了!
上座率竟然八九成,我的6排7号已被占,只好溜边坐了。
看来大雨也浇不灭大家烈日一样的心!
屏幕响起了单田芳说书的声音,当然是模仿的,很刻意的那种。
心想难道这旁白要贯穿始终么?
本片风格难道不该是那种暗黑冷静纪实风么?
后来我才知道我错了,除了开头后面就没有了,且此片也并不是冷静纪实风而是夸张狗血戏剧风。
说违合也并不违合。
然后就七年后了和外面一样的天气,真带感!
一脸沧桑的郭涛遇上一脸狐疑又有着猎人般犀利目光的老段,紧接着老段又遇上一出场就满腹心事都写验上的邓超。
老段从一开始就开始各种怀疑各种试探邓超,并展露了自己超凡的侦察能力。
邓超从一开始就一幅忐忑不安等楼上掉另外一只鞋的神情,直到最后那只鞋掉下来。
这两有jq而且是主线!
典型耽美文里的从相互提防试探到相知相爱相杀又相惜的桥段。
重点提示老段一个点烟的动作细节闪瞎眼了!
并且这个细节后来一共出现了三次!
编剧和导演你们没少琢磨耽美作品吧?
为了迎合腐女们的心思也是蛮拼的。
越往后越深深印证了这一点:郭涛亮眼戏出现了,传说中的自各缝针什么的倒也罢了,让我呵呵的是之前的桥段,导演一定觉得这段拍的很震撼,涛叔演的也很赞!
女观众们你们尖叫吧!
多爷们儿啊!
关二爷刮骨疗毒也没自各动手啊!
然并卵。
现场基本安静。
然并卵涛叔你最后不还是被某人扛去了医院?
ps:在被发现到送医院的过程有房东以及你们想看的那种片段。
同样我也深感抱歉,很不幸,这个桥段我刚看过并且刚刚用过在我男神的电影和同人文里。
我男神当年演这段那才叫一个销魂!
七八年前的一个狗血刷脸雷片了。
并且这种桥段要想俘获腐女的心必须得有颜值啊亲!
如果是老段或邓超来这段我会买帐的!
郭涛大叔虽然也帅出新高度,奈何我不是王珞丹演的那小妞。
又见萝莉爱大叔!
今年暑假被两个小妞刷屏也是烦啊!
在隆重推出大家期待已久喜闻乐见的基情大戏之前,先透一个小细节,超哥演的疑似弯男遇见一个卖盗版碟的:大哥,看碟不?
——男女——女女——男男!
o(≧口≦)o铺垫完毕!
接下来,都坐稳了亲!
前方高能啊!
有人跳楼,二十多层,冲哥登场,满身骚气,一幅破碎的冲哥和戏妆男的合影。
(此处编导你有几个意思?
)冲哥要殉情,超哥一把拽住了他!
在20多层上摇摇欲坠并有拉超哥作垫背的节奏,还不忘调情,颇有当年冲哥风范。
老段本来在楼下,抬头一看超哥命悬一线,这位前面一直狂拽酷炫的神级别警察为爱痴狂了——他想都没想就往楼梯上冲手脚并用地一口气爬了二十多层!
不亏是老A队长!
没错!
他就这样爬上去了!!!!
上去了!
去了!
了!
二十多层啊!
你刚才下楼还坐的电梯呢?!
你这样拼命爬上去是也想给超哥殉情吗?!
好在人家超哥早已施展神力,把冲哥拉上来了!
由此展开了一段扑朔迷离的伪基大戏:冲哥开始约会超哥,满满的大老板包养小鲜肉的即视感老段这个深柜男+前任那叫一五味杂陈五内俱焚万分纠结,我堂堂一朝廷命官,你的顶头上司,优质单身男,俸禄是你的五倍,银行卡都主动交给你了,对你还有救命之恩,提携之遇,你却转脸劈腿一说着香港话的台巴子?!
于是决定公报私仇去捉奸!
看到了大家都想看到的一幕:值回票价的戏终于来了!!
之前那两张炸弹一样的剧照居然没删!没删!没删!!!!
全场男观众一片yoooooooooo!!!!!
fufufufufufu……上一次出现这场面还是道士下山。
导演你成功了!
还没完!
你可以想象作为深柜和前任的老段看到那一幕的表情!
各种复杂微妙不忍直视又心碎难言…老段的影帝不是盖的!
回去把超哥叫到办公室各种冷嘲热讽欲说还休酸不溜丢还假装一本正经!
超哥也很配合╮(╯▽╰)╭忘了说超哥在这里是受,冲哥穿得那么骚他居然是攻!
老段是继我男神之后第二个讲粗口那么带感的人!
超哥第三!
说了还不止一次,还都在哏节上!
我要说后面的戏围绕这个基情大作文章你可能不信,我这个腐女都尴尬恐惧症了!
现场的男观众笑得不要太荡漾!!!
再往后亮点又来了!
老段去超哥家搜查,沙发上赫然一本盗基笔记!
(导演你又几个意思?
)房东是个偷窥变态狂用窃听器记录了超哥和涛叔的各种jq日常也是醉人o(>﹏<)o就为了让真相暴露地更明显更全面?
老段你干嘛不早去做家访?!
老段回家后把这一切告诉了小妞,小妞先腐笑后崩溃——自己爱的大叔是“弯"的!
难怪自己色诱都没用。
PS:某人你那小身板啊,有用才怪!
最后超哥和老段再次上演高楼悬空生死绝恋那个斧头男你是来搞笑的吧?
本来那么惊心动魄扣人心弦爱恨情仇生死一线的气氛,全都被你破坏了!
≧﹏≦此段落是该片转折点,让我从“好片好片……呃…呵呵…咳咳…(#‵′)靠…"的转折点!
再往后剧情大反转我已无力吐槽o(>﹏<)o最后三兄弟殉情,殉的是对小女孩的亲情。
其实干嘛拿小女孩来作幌子啊?
全片结局我不满意,但兄弟仨全灭这点我很知足,不像绣春刀非得留一个。
老段被托孤,又是顺理成章的梗。
结尾还能再矫情点吗?!
死刑没必要那么演,兄弟之间相视一笑视死如归然后再表现生理上的痛苦不是更好吗?
完全噱头!
可惜了超哥的表演!
除了中间老段对法律的解读是主题上的亮点,还有超哥涛叔类似捉妖记送孩子的桥段让人动容,太多刻意生硬牵强的设置和表达,冲淡了本欲表现的对人性的反思和剧情本身的张力。
幸好三黄蛋演技撑起了本片,帅出了新高度!
PS:同样是亲眼目睹爱人执行死刑,小妞你怎么会如此淡定?
哪怕扑到你哥怀里哭一场呢!
上次替女配这么捉急还是绣春刀里的LSS! 看看人家老段那微微抽搐的面部表情,演技全面碾压啊!
超哥你的胳膊还好吗?
这部戏你也真是拼了!
现场的小盆友们你们还好吗?
伊谷春这个名字作者我想找你谈谈人生!
是不是还忘了一个人?
对,高虎,整成那个样子难怪保留了你的戏!
1 段所长是基,喜欢邓超。
疑犯搞基的传闻是故意说出来试探邓对搞基的反应。
邓知道真凶不是基,所以拼命装。
段多次把烟放嘴里点着再给邓,性暗示十分明显。
哪个直男这么干?
2 尾巴是邓跟心脏病女画家的孩子。
七岁半,时间刚好对上。
三个男人跟画家之前认识,合影为证。
3 不是强奸致死,而是意外事故。
孩子遗传她妈的心脏病,邓不知画家有心脏病的事实。
邓跟人去收账发现是孩子妈家。
第四人行凶后三男杀了凶手(他们的救赎一为孩子妈之死,一为杀了杀手,他们认为杀手已死4 道哥不是基,跟段所长妹妹相爱不敢面对。
对昔日好友女画家之死心怀愧疚,对“杀死“杀手心怀罪恶感。
5 房东故意设局租给逃犯,再收集证据告发,白拿房租押金。
一本万利的生意。
败笔。
注射死时王洛丹的表情。
神漏洞,无法解释。
抢包受害者是大妈,最后医院王洛丹说抢她的包。
无法解释。
都说3个女人一台戏,《烈日灼心》里这3个男人上演的更是一台精彩大戏。
三个“杀人犯”犯下滔天大罪,一家5口惨遭灭门。
可这三个人居然能逃脱法网,辛小丰成了协警打击罪犯毫不留情;杨自道变身的哥也是处处助人为乐;还有老陈傻傻呆呆的却能带着一个乖巧女孩。
就当他们觉得日子可以这么平常地过下去的时候,伊警官的出现一下子打乱了他们的心绪。
这个人似乎就冲着他们而,每一个眼神每一句问话好像都在暗示什么。
是躲?
是逃?
还是掩饰?
是被伊谷春识破一切,还是另有隐情?
只能说,这一次我真的没有猜结局。
整部影片看得其实挺压抑,凌晨、雨夜,很多昏暗的场景,更衬托了紧张的气氛。
个男人的心理战,你好像看穿了我,我又假意被你识破。
最后谁赢谁输,已经不重要了。
邓超、郭涛以往给人的印象大都有点爱搞怪耍宝,在这部影片里完全找不到任何痕迹。
他们的每一个眼神,都能让你读出那一丝紧张和不安,却又似乎毫无破绽。
只有伊谷春的出现,让他们开始无法再平静地面对。
段奕宏一如既往的正面形象,犀利眼神仿佛一眼便可看穿你。
邓超大尺度的表演,郭涛面对王珞丹的面不改色,真的让伊谷春觉得自己错了。
在故事好像就要这么结束的时候,房东偷听的录音出现,一切又峰回路转,似乎恶人终有恶报,什么都顺理成章了。
然而编剧真是让我惊呆了,通常这样的片子都该是罪犯被捕,正义战胜邪恶。
在这里,他们竟然并非灭门惨案的真正凶手。
他们甘心赴死,除了因为确实也罪大恶极,还是想让自己不用再每天担惊受怕,可以坦然地面对自己。
同时,也就是承认了看似证据确凿,也还是抓错了人。
就这一点来说,也真算是一个大胆的突破了。
善与恶存在于一身时,法律还是只认恶,不认善啊
好看!虽说尾部处理有点被广电用枪指着改的感觉,但整体风格节奏抓人,导演得好,几个主演到位。十分希望中国院线能早点分级,有更宽松的尺度才有更优秀的国产电影,特别是涉及犯罪道德伦理类的电影。很想把那些带小孩来看的家长轰出去!
每年都在期待韩国的犯罪悬疑片,没想到今年先等到的居然是国产片。题材和时长都属国内罕见,而且尺度颇大,广电的底线永远没人能懂。悬念铺设得不错,整个过程都很焦灼,但男男的感情戏有些离题和多余,不但削弱了氛围,更让人出戏。或许是囿于大环境,结尾没能一黑到底,可惜。
故事框架出了问题,太故意,和那些在朋友圈疯传的为了引起共鸣胡说八道的什么不转不是中国人的文章没有本质区别。其实细节做得还不错,但在错的事情上再努力,也没办法得到任何好评。
喜欢这部电影!邓超在里面的演技妥妥的实力派!剧情好评!
開局不錯,好的地方是劇作側重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描寫(集中於段奕宏與鄧超之間,但三個同夥間的關係卻欠缺);拙劣的是劇作單純依靠巧合推進,許多戲的人物動機欠斟酌,結尾解釋性的段落又太多。選景很廈門在地化,但人物一張嘴卻依舊顯示了北方文化的強勢。gay段落獵奇式地顯露了深深的恐同意識。
情节太奇怪了,整个的情感推进都像是作者意淫,当然也许是某种深藏不露的政治隐喻,总之人物动机完全看不出支点;情节推进也非常奇怪,各个片段都采取打乱叙事顺序的拧巴剪辑和腔调,请问导演是对故事内容本身有多不自信才要玩这么多花活?整体观感一个字:装。优点是落水那段的音效剪辑。表演也还不错
段奕宏深柜,王珞丹莫名其妙、二楼房东莫名其妙、真凶莫名其妙、高虎跳海莫名其妙。。
曹保平想告诉观众的就是:你们这群智商80的傻逼,老子智商160,也得陪你们一起死。但我认为最后跳海的是编剧,也许是编剧给曹保平留了这么一封遗书。
真凶两分钟演技爆表,台词说得太自然,简直以为在看《案件聚焦》。
通过这部电影绝对能get邓超的演技,其他几位戏骨自然更不必说了,这部电影题材太吸引人眼球了,看完感触良多……
远远差于小说,改编不仅给了一个莫名其妙的结尾还删掉了原著里的大量细节,使得故事主线变得无趣缺乏足够有说服力的逻辑和动机,人物变得平庸单一。演员的表现并没有传说中那么惊艳,最好的是段奕宏,邓超和郭涛都没有达到我的预期。最大的问题是三个男人和小女孩之间的情感关系没有说透。挺让人失望的
哇,太难看了,整个故事像一本自恋的蹩脚小说,充满了私人化的意淫、自以为是的噱头和老土的设计。人物动机混乱,故事逻辑稀烂。内核还是人性复杂、坏人好人不是绝对的这个事。但避开恶的描写,倒是全片都是闪耀着人性光辉的好人好事,又是飞车抓劫匪、又是勤勤恳恳当协警、又是养孩子。最后的反转更是让整个故事变得莫名其妙,合着除了邓超其他俩人根本没杀人,这么多年在赎个什么罪啊,整个就一冤案,三人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于是心甘情愿地被注射死刑和自杀,拔高升华得就差感动中国了。王珞丹这个角色就是十年前杰克苏网文特喜欢写的那种,存在的唯一意义就是满足屌丝的yy。同性元素充满了猎奇式的消费,台词就差把恐同写在脑门了。另外,讲故事的方式太像烂俗电视剧,啥都要强调一遍,生怕观众看不懂,好像观众没有任何思考力一样,太烦了。
漏洞百出 毫无诚意 年度亲情大剧 亲爱的超级前传
國產電視劇的場面調度,還生怕觀眾看不懂來這麼多解釋..........
剧情蛮好的……但为毛我满脑子都是吕颂贤说的:“他明明不是,为什么就愿意呢?而且是第一次哦~”(炫♂耀(住口
演技大加分,学习了。
一直在负罪感下生活需要经受怎样的心理过程?有人说给罪犯洗白恶心,那只能说没明白这部影片究竟在讲什么,他们无时无刻都在经受心理上的折磨,没有尽头又没有终结的勇气,用受虐的方式寻求救赎,真真是烈日灼心。
Cao。。 你懂的~咱中国电影绝逼阳痿多时之后雄起来头一回!
前半段挺好。王珞丹那条脑残线扣一星,到案后画蛇添足扣一星,动机无说服力扣一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