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卢卡斯加斯皮尔伯格,这两个世界上最会倒腾商业电影的两人要是凑一块,至少有一点是可以保证的,就是这部电影一定足够热闹,也足够娱乐。
虽然前者整天一直絮絮叨叨着星球大战,而后者会冷不丁冒出一两部深沉的文艺片。
而《夺宝奇兵》系列便是两人最为完美的配合。
源起27年前在乔治卢卡斯倒腾日后让他扬名万千的《星球大战》之前,《夺宝奇兵》的故事已经深深得烙在了他的心里。
《星球大战》开拍后,拍摄一个探险传奇故事一直是他的一个梦想,于是他便找来了斯皮尔伯格,这个电影传奇就这么诞生了。
第一部《夺宝奇兵》诞生到现在,已经27年,连《夺宝奇兵3》的公映,离现在也有19个年头。
除了乔治卢卡斯会回过头给自己的《星球大战》来拍个前传三部曲之外,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过了那么长的时间后,《夺宝奇兵》也就仅仅是个三部曲罢了。
然而这个三部曲的监制却依然是乔治卢卡斯,这个擅长倒腾系列续集的家伙,终究还是不甘让这个曾经风靡世界的夺宝影片沉寂19年之久。
电影技术的发展都有让乔治卢卡斯恨不得将《星球大战》里所有的特效镜头都重新拍一遍的欲望,更何况可以利用新技术来重现一个夺宝系列影片的精彩。
因此,《夺宝奇兵4》的出现,似乎只是时间的问题。
《夺宝奇兵》模式的完美复制当年的制片人和导演如今都已经白花了胡子,哈里森福特脸上的皱纹也不禁让人担心他是否还能如19年前那样神勇。
但当那个熟悉的音乐再度响起之时,他们的年龄便逐渐被我们忽略,这三个老男人正在我们熟悉的方式来讲一个我们所“熟悉”的故事——《夺宝奇兵4》不是一部新的电影,而是19年前那个传奇的标准延续。
一些朋友抱怨《夺宝奇兵4》和前三部比起来,似乎除了特效更为出众之外,几乎没有多大的长进。
但在新版007正陷入“需要伯恩,还是需要007”这样的争论之中时,《夺宝奇兵》继续延续其既定的风格未尝不是一种最合适的做法,况且那两个老男人所希望带给影迷的应该不仅仅是一部娱乐大片,更有一种怀旧的情绪。
同前三部一样,《夺宝奇兵4》继续是完美“克隆”了这个系列影片中所必不可少的元素——片头从派拉蒙标志过渡到影片画面,必不可少的追逐场面、让人毛骨悚然的密密麻麻的小动物……可以说,对这个系列所熟悉的影迷而言,除了剧情之外,影片中会出现什么样的元素几乎不是什么太大的秘密,真正的秘密则是这些熟悉的元素将会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出现。
因此与其说这是一部续集,不如说是一部按照既定模式而打造的准系列电影,这如同前20部《007》一样,是一种续集类系列片,只是《夺宝奇兵》的故事延续性《皇家赌场》前的《007》更强一点罢了。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只要乔治卢卡斯和斯皮尔伯格还有精力折腾,老福特还能上串下跳,这个系列就不会结束。
或许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还会看到《夺宝奇兵5》、《夺宝奇兵6》甚至《夺宝奇兵N》……相对比一些吃力不讨好的风格转变冒险,我更愿意看到这个系列电影依然保持着19年前的那种味道。
我们觉得《夺宝奇兵4》不再有惊喜了,那是我们已经被诸多电影养坏了胃口。
怀旧与延续并存看过前三部的朋友,一定可以在《夺宝奇兵4》中找到那些让我们会心一笑的桥段以及那些曾经熟悉的道具。
在影片开头出现的法柜、琼斯对蛇的恐惧、拉风的摩托车、桌面上肖恩·康纳利的照片……这些元素几乎成了两个老男人对自己所缔造经典的致敬,也能让怀旧的影迷找到那曾经的快乐。
但是,影片毕竟不是永远的怀旧,在这个系列还可能延续的前提下,也为了日后商业运作留下余地,一些新的元素加入却也是必不可少的。
琼斯儿子这个角色的加入是否预示着这又是一个新的三部曲的开始?
在老福特对于动作戏越来越力不从心的情况下,在以后的《夺宝奇兵》系列中我们看到的老福特可能在重复肖恩·康纳利那曾经的父亲角色,那顶标志性的帽子以后戴在希亚·拉博夫的头上?
《夺宝奇兵》系列仍将延续。
我们没必要再对那牛B的冰箱在念念叨叨,这本来就是一部主角怎么打也打不死的电影,趁着老福特还能折腾,他多打一次,我们就珍惜一次,等到哪天老福特息影了或者再也打不动之时,我们会发现我们还在计较那个神奇的冰箱是个多么无聊的事情。
影片一开始我就记住了这句台词很有意思琼斯博士对着俄罗斯大兵说这句时你的确能看出博士当年的风采作为系列影片这部已经让人等待了太久以致琼斯博士老的已经不能在做什么高难度动作了但对于探险本身来说也许是每一个男人的梦想所以我们仍旧爱看琼斯博士破解重重机关突破各种陷阱当然 当他躲过机枪的扫射运用搞笑的动作干掉敌人大壮这些都是他的招牌动作是每一部印第安纳琼斯必不可少的成分本集自然也不例外琼斯博士依然不减当年本部的其他看点还包括神秘的水晶骷髅食人蚁伟大的玛雅文明还有就是原来变形金刚的那个小朋友竟然是琼斯博士的儿子还有琼斯博士终于在这集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后果不堪设想)还有结局居然是外星人我不得不承认我是那顶仔帽 以及鞭子的忠实饭盒
一连多天在威雅上看完4部夺宝奇兵,跨越20多年影片制作岁月,技术进步了,斯导和卢导可以淋漓尽致的在这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可把老迈的福特大叔折腾个够呛,不过有了个从变形金刚跑来的儿子,艳遇无数最终娶了最初的那个媳妇,所以,即使躲在冰箱里被核爆抛上云霄又轮番砸回地面受罪却毫发无伤,也值了。
有些情节多次倒回重放,看完仍意犹未尽,父子飞摩躲避追逐,讽刺FBI把每个人都当成KGB,老情人共陷流沙蟒蛇搭救,疯人院下面洞穴的中国功夫,小琼斯在丛林里变身泰山,飞车进行剑术较量,三次从瀑布掉下四人High到尽,玛雅建筑的完美呈现等等;有些细节仍然想起就嘴角上扬,开场与迈克互论年轻自嘲老态,飞鞭未及却落入后车的英勇不如当年,混战中炸烂的箱子露出第1集里被封存为最高机密的黄金法柜,被众人擦洗私处手抓拖把往上移的无奈,常年穿着同一款式的衣服,被后生仔叫老男人的听而不闻,对父亲和马克斯的思念(可怜的马克斯雕像被折断头),对小混混和自家子不同的说教,与旧情人甜蜜的争吵,伸出3只手指无奈的指出迈克已经成了3面间谍,对斯导钟爱第三类接触的回归与致敬,结尾富有接班意义的儿子想戴老爸的帽子却不成等等,嘿嘿,有意思。
对于一部商业化的电影来说,足够了。
只是搞不懂,为什么几乎每一部探险题材的电影,最终都要落得个建筑塌方唯独主角逃脱的结局,设计那么完美的亭台楼阁庙宇城堡转瞬支离破碎烟飞灰灭,存了心让我们看着心疼吧。
连续4部都是神话故事,能让死人起死回生。
至于继承犹太人传统痛恨纳粹痛恨独裁却一向对华人民众友好的斯导因为苏丹问题辞去奥运会艺术顾问职务,哈里斯连同一堆好莱坞明星连同一堆国外政要显贵连同一堆西方民间喉舌媒体连同一堆功夫巨星连同一堆藏传佛教信徒一起同情藏族同胞支持达赖等等,又如何?
各人有各人的价值观人生观审美观政治观宗教观自由,何况别人达赖本来就是个有能耐爱搞事儿的主,失去了自己曾经一手遮天有着既得利益的一片土地他不努力争取回来才怪,换了你你不争啊,不争是傻的。
达赖本身既是奴隶主又是诺贝尔和平奖得主(BTW,那些讥讽这一奖项的人还不是唧唧歪歪批判为何中国人不能得一枚回来光宗耀祖长华人志气)又是某些人心中的精神领袖又是某些人眼里的恐怖分子还又是一些群体口中的反华势力又是某些媒体高曝光率明星。
这样的多重身份、这样鲜活传奇的人放在缺少新鲜故事的好莱坞不抢手也怪。
不关注这样的人难道关注我等芸芸众生啊,东西方的电影里何时会以我等为主线,从来都是以极品人物为主角的。
国内的政治空间和愚民政策已让人窒息,干嘛看喜欢的电影还受这份罪。
广电不引进阻挡不了广大电影爱好者的观赏与传播。
真要扯上这扯上那,终会扯开自己的历史扯开中国并不遥远的那些个被禁止公开谈论的悲惨血腥丑陋愚昧封闭举国疯狂的过去而惹火烧身……还是痛痛快快在电影里快意恩仇逃避现实甚至意淫角色吧,让他们完成我们完成不了的梦想,经历我们经历不到的故事,这才是电影的魔力,扯太远了
夺宝奇兵4 (2008)7.32008 / 美国 / 动作 惊悚 冒险 /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 哈里森·福特 希亚·拉博夫你真的是牛逼,这个电影里可以说这个系列他每一次去寻宝,我就是特别喜欢看呐寻宝。
👿👿👿👿👿👿👿👿👿👿👿👿👿👿👿👿👿👿👿👿👿👿👿👿👿👿👿👿👿👿👿👿👿👿👿👿👿👿👿👿👿👿👿👿👿👿👿👿👿👿👿👿👿👿👿👿👿👿👿👿👿👿👿👿👿👿👿👿👿👿👿👿👿😄😄😄😄😄😄😄😄😄😄😄😄😄😄😄😄😄😄😄😄😄😄😄😄😄😄😄😄😄😄😄😄😄😄
阔别了我们20年的琼斯博士,是怎样的风采?
稍微老了一点点,但动作依然矫健。
故事也像过去三集那样紧凑幽默,让人娱乐。
不过这可能不会是一部让人记忆很久的作品,2个小时的过程中我们不断看到从其他电影中搬来的桥段——泰山,木乃伊,ET…… 恐怕不仅福特爷爷老了,我们曾经无比杰出的卢卡斯和斯皮尔伯格也在同样老去。
寻宝的故事总是有点激动人心,虽然你明知道它是假的。
大家都知道,我对盗墓这件事一直怀有无比的热情,所以对关于盗墓的电影,哦,不好意思,是关于考古的电影还是有所期待的。
其实我有点不明白,下那些阴森恐怖的墓葬为什么总得晚上提心吊胆的去,白天光明正大去就不行?
他们又不是摸金校尉,有“鸡鸣不摸金”的规矩。
也不是盗墓贼,总得偷偷摸摸。
哦对,难不成是赶时间?
关于玛雅,关于巴比伦,关于古埃及,许多灭绝了的古文化及与其相关的传说,和一些无法解释的奇迹都非常有魅力,美国人怎么就总跟外星人过不去呢?
你们自己没有什么历史可言,别人的就都是外星人搞的?
那你们这块地方可真不招人待见,连外星人都不爱来搞建设,一来就是想毁灭你们的(请参看《World War》及《Independence Day》等电影)。
这个电影不难看,只是有点太扯了,把外星人什么的扯进那么神奇的文化中有点太不够意思了。
不过美国人一向就是这么不够意思,这是外星人搞的鬼,我们无能为力。
某人去看了回来之后不停的说太烂了。
最新的南方公园也拿这集夺宝奇兵开涮,说印第安纳琼斯大叔被斯皮尔伯格大叔强奸了(ps那集南方公园的另一个主题是中国将会征服世界-_-)我向来听到这种评价之后就会对被批的片子产生无上的兴趣,所以今天DVD新鲜出炉之际就下手廖的确很烂,很蠢,连特技都很假。
难怪当时不死心的问某人“难道一个亮点,一个亮点都没有吗”的时候他很无奈的说,“一个都没有啊”看的途中开始偏头痛,现在还是蛮痛,不知道两者是否有任何联系-。
-以及,刚才Wikipedia了一下居然评价还成,豆瓣这里正面评价也蛮多的,呃,,,
看<夺宝奇兵4>其实不需要多做什么评论,能看到就已经是最大的福气了,其它的都是多余的,虽然本集谜底的最终揭开,已经不是前三集浓厚的神话和宗教色彩,而是科幻的外星人,但气氛依然轻松诙谐:琼斯的儿子可以脚踩两辆车,一边对打一边护住裆部,防止中间的植物拍打自己的尴尬部位;核弹马上就要爆炸了,琼斯找了半天没地方藏,最后打开冰箱钻了进去,关门的时候还被个橘子挡了一下,差点来不及;就算面对成群的食人蚁搭着人梯往上爬,凯特女王依然镇定的双腿一夹,挤爆一只是一只.当然哈里森福特的确老了,不然剧情还会更加跌宕起伏,动作戏会更多,陷阱也会更多,但没关系,看到他那张脸,那鞭子,那帽子,我就知足了,打打杀杀的戏留给他年轻的儿子吧,我们是通情达理的么,健康最重要.整部电影画面鲜艳,色彩靓丽,光线非常足,没有阴暗晦涩的感觉,并且加进了柔光的效果,屏幕上一片朦胧.给人恍惚之间回到那个年代的幻觉,凯特布兰切特有如SM女王雕塑般的线条和琼斯儿子神似马龙白兰度的皮衣飞车痞子青年,都让人回到那个复古的年代,那个近身格斗和冷兵器还能发挥一些作用的年代,那个酒馆,群架,摩托车的年代.对于剧情,其实没有前面一三那么紧凑,最后的古墓也着实简单了些,而且反派的灭亡着实让我很同情,她只是想获得知识,想知道更多,而且最后她也并没有贪婪到所求无度,她都喊了够了够了.是外星人答应人类的事情没有做到,反而跟凯特开了个大玩笑,难道求知也错了么,相比那个为了多拿几串项链而放弃生命的胖子,凯特实在有点冤枉了.如果你看过前面三部,那么你肯定不会对这部失望,因为有第二部垫底,它肯定不会是最差的,不过也不太像是最出色的,因为有第一部和第三部罩着,其实跟前面的比只是观众和媒体的一箱情愿,要想想爷爷们已经很大了,已经不是当年那些年轻力壮的科学狂想+鬼才+牛仔了.这电影多半带着圆梦的兴致,或者说它的出现纯粹的就是为了它多年来攒下来的庞大影迷,大家喜欢这个角色,喜欢这个系列,于是它就继续了下来,这是一种负责,更是一种关爱,于是我们更加努力的祈祷吧,这个系列就这么一直走下去,不当007至少也赶超星球大战.最后琼斯拿走儿子手上的那顶帽子,向问外走去,在那个熟悉的旋律中走向一片阳光灿烂,于是我们知道,好戏不会就这么结束
http://axinlove.com/2008/10/iniana-jones/图解版废话记忆总是会骗人,原以为自己并没有看过《Indiana Jones》系列,当费劲力气找到前三部并再花时间温习后,哭笑不得地发现:第1部《Raiders of the Lost Ark》至少看过三遍,第2部《Indiana Jones and the Temple of Doom》看过两遍,第3部《Indiana Jones and the Last Crusade》一遍也没看过。
多年前,囫囵吞枣的看电影,好坏兼半的收获。
系列的第4部《the Kingdom of the Crystal Skull》带出了自己的存量记忆,那本关于各色水晶头骨的书籍和视频(方舟子《揭密水晶头骨》)。
水晶头骨是玛雅文明的遗物,最早发现的那颗是粉红色,现为私人收藏,已知有白色、粉色、蓝色、无色和深紫色等多颗。
诡异的谣传能集中所有的12颗或者13颗,组成终极武器?
与外星文明对话?
莫名的力量?
好奇有时候不仅害死猫,还对我推销了第4部《Indiana Jones》,“重复”前三部,然后抒写本文。
系列片的演员、剧情、人物、起承转合、奇幻的消弥都是一样,记录已经生长了四颗果实的Indiana Jones大树的脉络,找出共性,或者是成熟的套路,暗暗较劲或贬低着导演,自大狂的一种乐趣。
剧透:第4部里的水晶头颅是近乎无色的,有点像异形的弧形头部,片中出现的其它头骨也一个模样,没了现实中的水晶头颅的多样性,一点小小的失落。
Spielberg & Harrison Ford敢说Spielberg是个烂导演?
那是因为他辞了08闹运的开幕式艺术顾问的虚职。
在电影的世界,去要批评他,要么是脑袋发热,要么不知天高地厚。
但我也不是第一次干了,在旧文《商业片的典范《世界大战》》,就已经开了炮,那就继续开下去,拿我这块已经破碎的瓦砾去“搏”S导这块瑰宝,我的《Almost Famous》。
S导的履历,在电影艺术的任何一个方面,都值得称道,但是让我苛责的是他对人与人微妙情感的掌握,没有达到《The Atonement》中的女孩的心路,也没有《No Country For Old Men》中老警探的“缅怀过去,失望现在,无望未来”的没落。
要来开脱这种不足的理由很多:习惯于大制作,场面对比情感,后者自然印象薄弱;《Schindler’s List》中已经有了伟大的个体形象。
但,既是求全责备,S导应该是不擅长这种“小儿女的幽怨”,因为在他的作品里。
“典型”男主角的形象遍布,集中着力、智、勇、义等无尽的、光辉男子性格的褒义词,柔情、细腻等偏阴性的人物特质,很难在他的电影中看见,人物形象的饱满度要打折。
Harrison Ford饰演的Indiana Jones便是他电影中的“粗”线条男主人公,智慧、外表、能力、勇气等,Dr. Jones都具备。
这样的人物,是Ford来演,或者其它正牌形象演员来演,有什么区别?
19年在Ford脸上留下皱纹,变粗了他的腰围,没有改变他的男主角地位,演技没有任何特殊要求。
时间等待的是第4部的剧本,于我,便无意探究Ford其它的作品。
未完待续:Indy的装备&恐惧搭档&对头丛林追击、吉普、Indy的课堂与学生的崇拜穿帮镜头花絮
琼斯打败琼斯——印第安纳•琼斯:水晶骷髅王国西部牛仔式的帽子、一身皮衣,加上手里的长鞭——印第安纳•琼斯已经和007一样成为了大银幕上的传奇英雄。
但自从第三部印第安纳•琼斯上映以来,已经过去19年了,正当人们以为这个传奇已经结束的时候,斯皮尔伯格、卢卡斯和哈里森•福特三巨头却再次聚首,打造出了新一集的印第安纳•琼斯。
这样的阵容当然给观众带来了无限的期待。
现在影片上映,票房上又是大赚一笔,在全球席卷了6.3亿美元的票房。
作为一部动作冒险影片,《印第安纳•琼斯:水晶骷髅王国》无疑是相当过瘾的,比之近年来的大片都不逊色。
但是,如果你是印第安纳•琼斯系列的粉丝,或者期待这一部能像前三集那样名留影史,被人们记住,那恐怕会有些失望。
你看,伟大的导演+强力的幕后制作以及编剧+庞大的资金支持+华丽的卡司阵容=票房大卖的不错影片,但绝不可能保证它成为经典。
比之前三部,我们不但明显感到了福特大叔的老迈,也感到了卢卡斯和斯皮尔伯格的某种衰退——借一部国产老电影的台词:“不是我军无能,是共军太狡猾。
”——不是印第安纳•琼斯4不好,是过去的琼斯打败了现在的琼斯。
场面(7分)奇观式的场面是印第安纳•琼斯系列的招牌之一。
记得当年看第一部《法柜奇兵》时,一下就被开头巨石追人的场面震住了!
影片结尾部分约柜打开后的神奇景象、第二部《魔域奇兵》中众人从高空索桥上落入大江之中、第三部《圣战奇兵》里琼斯纵马与坦克对抗,都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琼斯系列的精彩就在于它不像90年代的那些大片,依靠CGI做的特效来表现,而是用实景拍摄、替身演出以及实物道具等来营造场面的真实感。
第四部影片还是遵循了前三部曲这种尽量少用特效的风格,然而即使这样,还是有30%的特技镜头是借助CGI完成的。
这一部“水晶骷髅王国”的动作场面可以打7分。
一开始那段仓库混战只能说一般,以老福特已经明显迟缓的身手,居然能在箱子上跳来跳去而不中一枪一弹,还能在左右两拳把两个壮小伙打下车去,我们只能归结为苏联特种兵的素质实在太差。
老琼斯在展示宝刀不老的同时,也提醒了我们知识的重要性,比如用弹药粉末来寻找高磁性的物体——遗憾的是,卢卡斯同学显然物理成绩不好,中学磁性这章他应该回去重学!
核武器爆炸那段显得很诡异,虽然琼斯系列一直都是神神鬼鬼的,但这次和飞碟外星人等东西直接联系起来,还是有些感觉怪怪的(注意他们在仓库里开的那个箱子,上面标着来自罗斯威尔,也就是传说中的飞碟坠落地)。
这一段核爆的场面极其壮观,远超过当年詹姆斯•卡梅隆在《终结者2》中的核爆画面(他那个是用纸和木头做的模型)。
你还别不信老琼斯钻进冰箱里就能躲过核爆一劫,人家毕竟是饮过圣水的人啊。
追车戏也一直是琼斯系列中的亮点。
斯皮尔伯格的特色是紧张的追逐加上夸张有趣的意外。
在校园内的摩托与汽车追逐中,琼斯被克格勃从摩托上揪进汽车,然后给了这家伙一老拳,从车窗另一头又爬出来上了摩托……影片最精彩的动作场面要算后半部分的丛林大作战:双方驾着车平行奔驰,琼斯的儿子和大反派艾琳娜在两辆车上蹦来蹦去,用剑近身格斗;琼斯在另一辆车上紧追不舍。
接着一起撞到了地球上最凶狠的动物:军蚁的巢穴上。
一番格斗后,琼斯一干人架着装甲车直冲下悬崖,不偏不斜正落到一棵悬崖边的大树上,然后滑落入江水!
整个段落虽然有点不够紧凑,但观赏性十足。
角色(6分)我们知道,007的魅力来自他的优雅、风度和神秘,而不是那把小枪或者他开的名车。
印第安纳•琼斯系列比之007,在角色魅力上只强不弱。
福特塑造的这个既有文化又有身手,既有幽默感又有冒险精神的家伙,以及他那些经常热心但办错事的帮手(以其老爸为最),还有那些充满邪气的反派家伙——当然也包括跟他一起冒险的“琼女郎”,都让影片生动异常。
本集中最出彩的角色无疑当属凯特•布兰切特扮演的苏联女特工艾琳娜•斯帕尔克。
她那一口打嘟噜的俄式英语、一把锋利的佩剑、一头波波头的发型、一件政工干部式的灰蓝色军装,都格外抢眼。
艾琳娜的形象来自于007的第二部《来自俄罗斯的爱情》中的反派罗莎•克列伯——原苏联情报机关的首脑,后来加入幽灵党,差点用刀干掉了邦德的冷面女煞星。
凯特的演技虽然令人惊艳,但在这部片子里,反派艾琳娜还是没显出她的特别凶狠或者冷酷无情来。
本集设定的角色都比较含糊温吞,不像前三部那样鲜明有个性。
马克反反复复几次叛变都很突兀,都搞不清他到底是为钱还是为别的;奥克斯教授则总是那么神经兮兮的。
希亚•拉波夫饰演的穆特本该是这集中的关键人物,承前启后,接琼斯的班。
但这个角色还不如《变形金刚》里的山姆有性格,除了有点吊儿郎当,爱跟老琼斯拌嘴以外就没啥可夸的地方了,总感觉拉波夫的表现与片子的整体风格有些格格不入。
父子俩的对手戏远不如第三部里老亨利•琼斯和亨利•琼斯二世那样火花四溅——想想看那两位被同一个女人诱惑后被绑在一起的场面,老爸还不忘教训琼斯“跟你说过不要相信漂亮女人”,真是越想越有意思。
本片里对父子关系的表现非常简单平面,除了开始两人有点火花——在酒馆中,琼斯取笑穆特,因为“Mutt”有蠢蛋、种狗的意思,不过琼斯大概忘了,在《圣战奇兵》中,老亨利曾说过,印第安纳这名字来源于他们家里那条叫“印第安纳”的狗。
当琼斯得知穆特其实应该叫亨利•印第安纳•琼斯三世时,他的第一句话竟然是对穆特的老妈说:“你为什么没让他完成学业!
”但是大部分时候,你真看不出穆特有什么地方延续了琼斯的气质。
剧本(6分)你知道,这是一个酝酿了十多年,改过了无数遍剧本的电影。
把这期间的事情捡出来说说,就够出一本书的了,情节绝对曲折热闹。
光过手的编剧就有奈特•沙马兰、《莎翁情史》的编剧汤姆•斯托帕德、《肖申克的救赎》的导演弗兰克•达拉邦特、《碟中谍》和《蜘蛛侠》的编剧大卫•凯普、好莱坞大牛编剧菲利普•考夫曼(角色)、《幸福终点站》和《逍遥法外》的编剧杰夫•内桑森(故事),当然还有卢卡斯自己,各个是顶尖高手。
这种众多编剧翻来覆去改的片子,一般有两种结果:一是后来的编剧超过前人,越改越好;二是变得相当平庸,不过不失——因为所有个人特色和光彩都会被砍掉。
这其中,弗兰克•达拉邦特写的剧本与现在的版本相差很大:没有凯特扮演的女反派艾琳娜,没有琼斯的儿子穆特;倒是多出来一个琼斯的兄弟(这个角色瞩意于凯文•科斯特纳来演);琼斯的父亲老亨利会作为一个小角色出场;奥克斯教授没有这么单薄;琼斯的老相好玛琳会有相当多的戏份……这个版的剧本有很多琼斯与玛琳的感情戏,比如玛琳问他为什么不跟自己联系,琼斯回答说他听说玛琳搬到好莱坞嫁给了一个顶级导演(这是在暗指凯特•卡普肖和斯皮尔伯格么?
)据说剧本中还有巨蛇把琼斯吞下去的场景!
后半部分里,琼斯会对着外星人射击,然后来一句“欢迎来到地球”——卢卡斯不喜欢这个剧本,把它拒掉了。
据说达拉邦特“非常失望”。
我们也不能说达拉邦特的剧本就会拍成一部非常出色的影片,但看起来似乎比目前的剧本要稍好一些:虽然外星人、核爆中的冰箱等等情节仍然存在。
现在这个影片的构思主要来自卢卡斯。
最初,《印第安纳•琼斯4》想设定成对抗前纳粹分子,但在《辛德勒的名单》之后,斯皮尔伯格不想再用轻松的喜剧方式去描写纳粹,哈里森•福特也觉得纳粹这点子已经被用尽了。
卢卡斯也觉得既然影片以50年代为背景,那就该去描写冷战,后来他听说斯大林对水晶骷髅曾很感兴趣,就决定把苏联人作为影片中的反派。
接着又坚持不懈地向老斯和老福推销他的51区、外星人、水晶骷髅等概念,最终在不能再等的情况下(福特明确放出话来,如果2008年不能上映,他就不演琼斯了),影片被定成了现在的调子。
编剧大卫•凯普解释说,希望琼斯4类似于第一部,混合了喜剧和冒险的风格,但不要像2那样过于黑暗,或者像3那样太过卡通、滑稽。
听起来很不错,但实际上,这一部影片显得没有新意,秘鲁的黄金之城和外星人都是老掉牙的点子了,反而是学习琼斯系列的《国家宝藏》,从“独立宣言”中隐藏的大宝藏到“总统之书”与国会山下的黄金城,颇会抓人眼球。
在“古墓丽影”、“国家宝藏”、“木乃伊”等系列冒险电影纷纷出现的今天,琼斯4难免会让人觉得缺乏闪光点。
关于剧本,还有个小故事:约翰•赫特要求在签约之前看看剧本,当然,他知道一般演员都会这么想:“斯皮尔伯格的电影!
那就是上帝的制作啊。
”但约翰•赫特说:“嗯,就算是上帝拍个片子,我也要先看看怎么样。
”于是,电影公司特意派人从洛杉矶飞到伦敦,给赫特带去了先期剧本。
下午三点赫特拿到剧本,看之。
到晚上八点时,等在这里的人把剧本拿走,飞回洛杉矶。
其实有那么大必要么,我们真没从电影中感到什么意外之喜。
笑点(7分)谁能忘记琼斯三部曲里那些搞笑的情节呢?
至今想起琼斯把纳粹军官扔出飞艇,然后嘴一咧说出那句“No Ticket!
”,然后众乘客纷纷把票高举起来的场景,仍然觉得帅呆了乐坏了。
如果琼斯失去幽默,世界将会怎样?
作为新一部的琼斯电影,“水晶骷髅王国”在这点上还算不错,老琼斯身手虽差了点,但玩起幽默来还是那么有味道。
我看本片的第一个狂笑点在那场咖啡馆群架:琼斯带穆特来到一个咖啡馆坐下,穆特拿出一张图纸交给琼斯。
这时,盯着他们的两个克格勃大汉上来用枪逼住两人,往外走的过程中,琼斯对穆特说:“打那个旁边喝酒的男孩。
”穆特一拳过去,这个穿着大学校服的男孩登时倒地,接着,男孩的女朋友又一拳把穆特打倒(这女孩是斯皮尔伯格的女儿萨莎•斯皮尔伯格扮演的)。
一群同来的学校男孩正要一拥而上,另一边却有一帮穿皮衣的家伙护住了同样皮衣打扮的穆特。
一场混战就此开始,两个罪魁祸首却趁乱溜走了……福特的身手虽然已经迟缓,但幽默感可没减少半分,还是那种很有智慧很尖刻很冷静的调侃,比如当穆特大惊小怪地告诉琼斯说他被蝎子咬了,琼斯很镇定地问:“大蝎子还是小蝎子?
”穆特大叫:“大蝎子大蝎子!
”琼斯继续镇定地回答:“蝎子越大越没毒性,等小的咬了你再告诉我。
”——老家伙真够坏的!
还有当琼斯和玛琳身陷流沙之中的时候,琼斯还是一副课堂上的教授样儿,试图讲解一下流沙的组成结构,结果被玛琳怒斥了回去。
当然玛琳在这点上也没比琼斯强多少,当儿子站在飞驰的两辆车中间与艾琳娜比剑激战时,这位老妈竟然颇得琼斯精髓地指点到:“要站开点,注意姿势。
”看来琼斯家庭的成员都有那么点不合时宜、啥都不吝的冷幽默。
不过总的看来,本集中幽默的元素没有特别突出,不如前三部那样自然流畅,出人意料。
有些笑点人为的痕迹很强,甚至都不合理了,比如琼斯陷在流沙中,穆特忙乱之中,找来一条大蛇当绳子拉他——有些好笑,但当时他们可是在丛林里啊,难道就没有合适的树枝?
这也罢了,接着琼斯表现出特别怕蛇的样子,居然要求穆特他们把蛇叫做绳子才敢闭眼去抓,天啊,这难道还是当年在《法柜奇兵》中勇闯毒蛇阵的印第安纳么?
怀旧与致敬作为一个系列电影,琼斯4自然要与前三部有很多联系。
影片既然把背景设在50年代,风格上就很怀旧,而影片里面对老三部曲以及斯皮尔伯格本人、卢卡斯的致敬式内容更是比比皆是。
有些致敬会提醒我们记起那些经典作品的内容,但太多致敬的东西,就会让人有些廉颇老矣的感慨了。
下面,让我们列举一下本片中的致敬之处——琼斯提到了欧比旺俱乐部,这个酒吧本是第二部中斯皮尔伯格向卢卡斯致敬搞怪的。
影片结尾的外星人形象明显是在向《第三类接触》致敬。
当琼斯从核武器试验区的房子里跑出来,你会看到房子的地址上标的是“138”号,这是在向卢卡斯的《THX 1138》致敬印第安纳•琼斯的招牌台词“相信我”在这集里没有出现,倒是玛莲说了出来。
本片中延续了用飞机、火车画面叠加地图和红线表现旅程的方式。
卢卡斯执导或参与制作的影片中,经常有角色说“我有种不好的感觉”,其中有星战1和3里的欧比旺、星战2里的安纳金、星战4里的卢克和韩•索罗、星战5里的莱阿公主、星战6里的C3-PO,以及本集中的琼斯。
希亚•拉波夫出场的装束是在像《飞车党》中的马龙•白兰度致敬。
几乎每部琼斯影片中,都会有校长打断琼斯讲课的情节,第四部也不例外。
博物馆馆长Marcus Brody在前作中有很重要的份量,但扮演他的演员德诺姆•埃利奥特已于1992年去世。
在本部影片中,你会在很多地方见到对他的致敬和怀念:镜头掠过琼斯桌子时,你能看到肖恩•康纳利扮演的琼斯老爸以及Marcus Brody的照片;而后来克格勃的汽车撞到了学院里的一尊雕像上,那正是Marcus Brody,雕像底下的文字表明,在1939到1944年间,Marcus Brody任这个学院的院长。
如果你期待这一部印第安纳•琼斯能成为像老三部曲那样的动作冒险经典,那恐怕会失望,但仅仅把它当作一部大片来看,无疑还是很热闹有趣的。
看完本片,不能不感慨,三巨头都有些老了,如果这么拍下去,难保琼斯系列不会像侏罗纪公园系列那样越拍越烂。
影片结尾时,希亚•拉波夫捡起地上琼斯的帽子,似乎要自己戴上;老福特走过,从容地拿回帽子,戴回头上。
这时你就知道,他才是永远的印第安纳•琼斯,那个永远能带给你神奇的冒险之旅的人。
于是,你忽然就相信下一次他会带给你激动和惊喜,并开始期待起下一次冒险的启程了。
电影的拍摄手法像哈里森福特一样的老。
虽然没看过前三部,但也能感觉到剧情的老套无趣,但是既便如此,老子我还是爆笑了两下……
太扯了吧,还有外星人!
最后结局真挫。。。。。
刻意的怀旧,高潮的平庸,情节的了无新意,但愿该系列到此为止吧。
经典之所以是经典,就在于它们无法被复制,甚至是创造经典的人。
琼斯老了,这个系列也老了,他们需要一个接班人,所以就有了一个。
红警关卡即视感
2008.10.17在寝室看的算是外星人题材的吧,现在终于知道卫斯理的那些场景是太小儿科了,哈里森福特终究还是老了,这一部很有可能是完结篇啊.
琼斯开始和外星人干上了,接下来呢?
这种幽默我不喜欢
上阵父子兵
期望越大,失望越大
爆米花电影。
【A-】00S的斯皮堡步入了他个人创作力的鼎盛时期,在传统好莱坞语境下的调度水准几乎无人能及。于是他奉献出了系列最佳的一部《夺宝奇兵》。得益于电影工业进步,影片的质感得到了全面升级;而后又依托于技术去进行“复古”,伴随大量的柔光与眩光,带给观众全新的视觉体验。至于该系列享有盛名的各种追逐探险大场面,作为代表现有好莱坞体系下最高水准的大片导演,斯皮尔伯格永远不会让你失望。从第一幕的仓库追逐便是如此,数字特效的进步让镜头内的冲击与碎片飞溅的效果愈加惊人。在这之后的每一场戏都是如此,小情节与大框架的精密编排,带来无限观影趣味的想象力,以及让人颅内高潮的调度设计,只有他能给出如此畅快的大片体验。最后一幕由外星人带来的大场面更在如此,经历过《世界之战》的奇迹后,我对这样的视觉奇观不再排斥,只剩尊敬。
多给一颗星吧,毕竟一群老人,演个动作戏不容易,骨头居然没有被折腾散架,而且他们不服老,据说还有演5,我的天,到时候看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头打架,一个慢动作接一个慢动作。
还不错啊
老的真快,年轻真好。(好稀饭俄罗斯的妞)
198
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