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我是捋不清了,男主的过去就是女主的明天,男主视角感情越来越浓,那么对女主来说就是越来越淡。
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两人当下频率发展是最同步的(如果不同步,还在一起干嘛,干),过了今天,女主就会回到自己的感情发展线,然后男主不得不接受😅整一个以天为单位计算感情的撕裂感啊。
所以这部电影告诉我们感情要就是要把握当下。
🙈真的还不如本杰明巴顿奇事的叙事清晰
时空穿越这一概念经常出现在影视作品中,因为其具有一种非现实的美感——一种建立在逻辑自洽性质上的大胆想象。
这个题材有如玩火般危险,玩得好就是火树银花,玩不好就是自焚烧家。
试问爱情片套上《信条》的外衣是什么样,《明日的我与昨日的你约会》给了一份答卷,答案却让人有点哭笑不得。
若只是单纯的穿越也就罢了,这部电影偏偏选择了最难的“时间轴倒流”,男女主角每隔五年会发生一次为期30天的时空交错,且两人交错后的时间流向又是相反的:男主不存在,女主40岁男主5岁,女主35岁男主10岁,女主30岁男主15岁,女主25岁男主20岁,女主20岁男主25岁,女主15岁男主30岁,女主10岁男主35岁,女主5岁男主40岁,女主不存在看上去非常酷炫且虐心的设定对吧?
两人最美好的相爱时光只有互为20岁那段时空交错(其他时间段就是犯罪了)。
然而前前后后设定矛盾太多,导致观影期间我反复思考物理方面存在的矛盾,无法代入到评论区里一大片感人肺腑的赞美中。
首先,每逢午夜0点,女主进入前一天,男主进入第二天,看似设定严谨,但编剧真的了解时间的物理概念吗?
时间并非按照一天来打包,而是一直在流动。
全人类根据地球自转,一厢情愿地以子夜为临界点进行24小时为一段落日分割,整个银河系、整个宇宙会give a shit吗?
另外,日本0点以后过1小时,中国又来一次0点,女主不会再次进入前一天吗?
原来时间的更迭也会分国籍呀?
能够与男主在相同世界、相同时间轴、相同时间流向共度一天的女主,却不能与男主共同迎接第二天,这本身就让人匪夷所思,毕竟,如果女主的时空是时光倒流的话,那就必然不是以一天时间为间隔进行倒流,而是像《信条》一样,以倒放视频的模样与男主相会才对(这样的爱情片会变得滑稽鬼畜吧?
)。
遗憾的是,导演编剧也懒得用背后有神秘力量作祟为借口,简单便宜地让女主三言两语交代了这个乱七八糟的设定,就引得男主泪水涟涟,看得我一脸错愕。
更迷惑的是男主的最后一天,女主的第一天,后者为什么能那么快就转变成恋人呢?
抱歉我完全无法代入这种情感。
要是每隔5年就会有一个神秘异性鬼鬼祟祟地在我身边徘徊,是人都会觉得可疑吧(不要跟我讲颜值光环,如果把男主换成郭德纲你会立马贴上去吗?
)?
这部电影自以为是的噱头其实就是最大的破绽——恋爱的对象和时间的进展方式都是相仿的,总有一方没有前一天的记忆,这本身就是非常不利的设定。
主角和其他角色(这部电影里是恋人)一起,合作、产生分歧、克服困难、积累各种各样的经验,通过对这些回忆的共享,主角实现了和对方的共同成长,观众看到这样的场景,产生了共鸣和感动,这才是通常的故事情节。
然而,这部电影里卖弄的时间逆流,使得主角和恋人没有共同经历的记忆,这种情况下,真的能恋爱吗?
说到底,所有观众都在不知不觉中,被这部电影以一种第三者的视角强行将荧幕上的两人结合在一起,填鸭式地接受了这个“感人”却几乎不可能成立的恋爱故事。
最后一句“我终于来到了你的身边”。
跋山涉水,小心翼翼不敢迟到,因为这是我们的命运哦,珍贵的命运。
他们的第一次见面,是爱美最后一次见到高寿了,她坐过了站,要往回坐电车。
那一次的谈话仅仅维持了很短,如果是我的话,一定会希望这一次相遇的时间再长一点,我们聊得再久一点。
可是电车一来,爱美就上了车,没有迟疑。
爱美真的很尊重命运,不敢怠慢,细节是怎样的她就怎么来。
即使是最后一面了,她也不敢违背命运的安排。
命运让他们以恋人的身份相遇,也已经足够幸福。
让我想起了《降临》里女主角问:“如果你知道了你将来的命运,你会按照它的剧本走吗?
”surrender.小松菜奈更适合古灵精怪(参考《红之章:瞳的破案》/《英雄迷的生活》)或者冷艳(参考《渴望》),这种好嫁风女生……只会拉低她的水平。
她自己也在采访中说,这种万人迷类型的角色让她很难把握。
第二日在动物园见面,几句调皮的台词瞬间把她的灵气释放出来了。
NANA的眼睛太魅惑了。
福士苍汰的眼镜把他的魅力点抹掉大半,我觉得他最有特点的地方在于眼睛下方,他的颧骨让这个地方很性感,配上他深情的眼神就绝了(参考《今天不上班》),是日本若手俳優里少见的。
请继续走色气向!
憨小子还是算了吧果然看电影前不该看书,书文笔很差,亮点在剧情,弄得我看电影的时候没办法跟着剧情走了。
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想起了小时候做数学题里的相向问题。
A和B两辆火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已知A和B两车的时速和车长,求A和B从相遇到错开的时长为多少。
我们可以拓展一下这道题,代入南山高寿和福寿爱美,假设AB两辆车的车长是他们生命的长度,每一节车厢是一个年龄段,那么在他们全部相遇的时间里,只有20岁这一节车厢是可以匹配地重叠的,而这个重叠时间是30天。
开始我想,这部电影要表达的核心完全可以忽略相向而行的时间轴的设定,可以把它提炼成:如果你知道你只能和喜欢的人相爱短暂的一段时间,你还会愿意和TA开始吗?
因为我想起一部韩剧:《九回时间旅行》。
该剧中,当大善宇最后身负重伤瘫倒在二十年前一个狭窄的电话亭里的时候,他对年幼的周敏英说,“记住,长大遇到和我长得一样的人,要躲得远远的。
”正是因为深爱着女主,记得相爱的每一个瞬间,大善宇才选择了让周敏英远离会在未来相遇的自己,只不过,一无所知的小周敏英在长大后还是迷恋上了大善宇,忘记了小时候那个倒在血泊里的叔叔的告诫。
所以在刚看完这部影片时,我在想,为什么南山高寿和福寿爱美都没有选择向大善宇一样,给过去的对方忠告呢?
没有想去改变彼此的未来呢?
后来又一想,其实本片和《九回时间旅行》的设定是完全不同的,所以它并不是选择要不要相遇的问题。
《九回时间旅行》里,未来是可以因为过去的改变而改变的,但在本片的设定里,时间线是不会变的,因此35岁的我必然会救起5岁的你,然后我会在你15岁时告诉你我过去在20岁时和你经历的一切,等你20岁时再去验证我所说的过去,也就是你的未来。
这是一个前后形成固定循环的时空穿越,是既定于所有的一切早已注定的宿命论。
他有些像《降临:你一生的故事》里的设定,即使知道未来会发生的一切,我还是依然会按着命运的路线走下去,和你相遇,和你相爱,再和你,不露声色地道别。
如果我们人生中的每一个点都是提前安排好的,我们要怎样以平和的心去走完这条路,这应该是这部影片能让我们思考的问题。
《红楼梦》第五回里,年幼的贾宝玉看遍了家中女孩们的人生判词,却只觉索然无味,撇在一旁,惹得警幻仙子叹道:“痴儿竟尚未悟!
”但这一段却能启发人们,你看,即便告诉你人生的遭遇,在你并没有经历的时候,未来于你来说依然是未来,你的心也并不会因为预知而产生爱的情感,直到你在未来真实地触碰到那个人,你的心砰砰跳个不停的时候,你才会感慨:啊!
原来我真的会爱上他!
在南山高寿遇到福寿爱美的第一天,也就是福寿爱美和南山高寿约会的最后一天,南山高寿沉浸在一见钟情的激动中,而福寿爱美却已经走完他们相遇的全部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她深深地爱上了南山高寿,又在最后的时刻为南山高寿那对未来一无所知却依然义无反顾地的深情所感动。
在彼此相错开的最后,双方都体会到了因为爱而带来的痛苦,但我们既定的时间线却因此有了温度。
在本片里,是上天设定了两个世界的相遇和两位主角的命运,虽然这个设定并不算严谨和高明,但只要接受这个设定,我们依然可以感受到一些温情。
我很喜欢《降临:你一生的故事》里的一段话,也很适合做本片的注解:“......如果我已经知道了未来,我便不可能反抗这个既定的命运,也不可能把我知道的未来告诉其他人——这也是一种形式的反抗。
预知未来的人不会奢谈未来,读过岁月之书的人不会承认自己读过它。
” 所以,无论过去还是未来,我们都会在此刻相爱。
然后,我们在各自的未来,可以平和地面对过去的彼此,然后坦然地看着幼小的对方走向会和我们相爱的那个未来。
寒绯樱缤纷飘飞的季节,慢吞吞晃悠悠的电车,柔煦日光下倚门阅读的少女。
“我对她一见钟情。
”南山高寿下定了决心。
柔软的日光在缓缓的镜头前,悠长了高寿心中飘舞的小火苗。
“要是她更我在同一站下车,我就主动跟她搭话。
”潺潺的情愫流淌在羞涩的内心独白中,轻轻拨撩着观众的心弦。
他们自然是在同一站下车的:“心里就觉得是你,觉得只能硬着头皮找你搭话了,不然一定什么也不会发生。
”这似乎是一个“偶幸遇你,阳光正好”的故事。
伴着或调皮或深情的绕梁余音,和风丽日、气氛温吞的约会娓娓道来。
动物园中再次邂逅,宝之池的共同追忆,阡陌巷道的奇妙约会,彩灯树下的勇敢告白,一起整理新家,一起购物做菜,恋人渐渐亲密到能帮忙对方剪发,之后共度良宵。
稀松平常又饱含惊喜的日常令观众犹如回到了曾经躁动随性、怦然心动的青春时光。
影片的前三分之一,对自然环境和人文场景的选取多是或亮丽或温馨的场所,构局布景也尽可能营造简约风格下的二人空间。
而摄影镜头则大量使用中景二人镜头和各个符合人物视角的过肩镜头,自然地将观众代入男主和女主。
身临其境中,观众始终能够对羞涩善良、木讷憨智的南山高寿和鬼马精灵、活泼美丽的福寿爱美目不转睛。
二人相处期间也切入了诸多伸缩的全景镜头,丰富而舒缓地点缀着高寿和爱美的微妙关系,流畅地衔接承转着剧情的发展。
两人日益亲密、火速升温的恋情也融入了足够且及时的特写——爱美吃到美味比萨时溢出的幸福、爱美看到高寿至今珍藏着她嘱托的铁盒时的欣慰、月色绮丽下二人第一次牵手时的试探和共枕时爱美包含感激和怜惜的眼泪,这些时刻都定格住了二人各个感情阶段的点点滴滴。
在本片运用到极致的炫白日光下,小松菜奈和福士苍汰对人物的表情、神态和语言都拿捏得举重若轻,行云流水,真切自然,舒缓地捕获、解读人物的内心与外溢的情感。
这般细致生动且精准贴切的角色雕刻,相信让许多少男少女也对他们有一见钟情的冲动吧。
表面的缘命一线牵与无限美好中也总含着淡淡的哀婉与神秘:爱美每一次的“明天见”都若有似无地带着些许伤感的气息;爱美从来不用手机而使用座机或公共电话;爱美经常先知似的说出即将发生的事;爱美必须在午夜12点前回家;爱美还总是在奇妙的时间点潸然泪下。
直到她按照曾经25岁的高寿告诉她的两人过往,将笔记本刻意地留在了高寿家,两人的因缘机理才浮出水面。
尽管是导演刻意为之,但与时间线相关设定的确没有表达地足够清晰,深究的话堪称烧脑。
大半年间,笔者可是看了约七次,不断地发现新的小细节,分析良久,得出了两个版本的世界观。
时间流向正如电影所描绘的那样,高寿和爱美的时间相向而行,每五年相遇一次,而每次相遇只短短三十天。
而电影叙述的便是两人各自时间维度中最美丽的二十岁——也是两人唯一同岁时刻,以情侣身份遇上彼此的故事。
福寿爱美与南山高寿相处的每一天,都拥有与高寿同向的时间轴,只是一到午夜十二点,便清空了记忆。
这新的一天便是高寿的时间轴视角下爱美的昨天,她自然是不会有未来的记忆的;反之,对于爱美而言,在她的时间轴视角下,她每天遇见的都是昨日的高寿。
所以,可以看到爱美的忧愁叹惋的气息和不舍别离的心情在后期逐渐减轻,更多表现出的是向往、感激和觉悟。
第二种可能便是高寿和爱美各自时间轴一侧有无数的平行世界,以最小时间单位划分出一个个世界的男主和女主,因为他们要各自提前联系对方才互为因果,爱情才得以注定。
但是,这就比较细思极恐了,因为双方每天见面的彼此其实都不是同一个人,只是来自于另一个平行世界的对方,当然,庆幸的是,每一个高寿和爱美都那么纯粹本真,善良勇敢,双方的坦白和决心把这一点点“惊悚”巧妙地转化成了向着最后一天相爱的勇气。
至于为什么两条交汇的时间一定会摩擦出爱情的火花,是因为双方都在自己35岁时拯救了不幸身处危难的对方,而且在每一次难得的交汇中,不停地加深着对彼此的思念。
(从影片表现的内容来看,似乎是5岁的爱美先动的情哟——当然,影片只是表现了这一段,是10岁的高寿先爱上30岁的爱美也不一定呀)不过,笔者以为,剧情对爱美稍微残忍了些:她的第一天在画室与高寿相遇,高寿尽情地宣泄着情感,而最后几天,高寿和她渐入佳境,高寿基本过得十分愉快,而她则要渐渐适应未来越来越羞涩疏远的高寿,直到最后一天,“初次”和他在电车站相遇,流着泪说“明天见”。
高寿得知事情的真相后,经历了持续几天的崩溃,在与爱美共同游览叡花园美术馆时,还是承受不了没有昨天记忆的,似乎只是照本宣科的爱美:“不照着日记行动也可以吧?
只要做到最低限度的事情就行了吧,像在十五年后救助彼此,只要做到这个。
”他还粗鲁地甩开了她,打算剩下的日子里不再与她相见。
幸亏高寿的死党上山正一(东出昌大饰演)总是像把金钥匙一样,当高寿每每陷入囹圄纠结时,为他打开闭锁的思绪,理顺混乱的情感——连高寿邀请爱美的第一次约会也是在他的鼓励和指导下成功的。
在洗衣房,他察觉到二人关系冷冻,随意感叹道:“月亮和地球,某种意义上说,也总是与彼此错过,隔着相同距离,彼此围绕却永远无法靠近。
他们若是恋人的话,肯定很痛苦的。
你们还可以见面谈话,好好地沟通吧。
”高寿马上回呛:“月亮每年都会远离四公分。
”“那更要趁现在说清楚了。
”正一鼓励道。
正一离开后,高寿回想起爱美总是在奇妙的时间点落泪——第一次做爱、第一次拥抱、第一次直呼对方的名字、第一次胆怯地牵手、第一次鼓起勇气表白,对于爱美来说,那都是最后一次:她一直以来都默默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和持续的煎熬,即使痛苦还坚持这么做,都是为了跟现在的高寿见面啊。
幡然醒悟的高寿飞奔回家已是凌晨,拨通爱美的电话:“我已经跨越了,我已经好好克服这一切了。
这件事其实很纯粹,会这么痛苦,却又觉得自己能够跨越,都是因为我是如此深爱着爱美你呀。
”
一路走来,并即将前往的珍贵命运,他们一定要一起走下去。
二人非常珍惜地,非常珍惜地,度过残存无几的日子:他们一起游览伏见稻荷,再一起做菜,一起品尝抹茶蛋糕卷,一起沿着鸭川散步、跳石子,一起牵着手在石桥上奔跑,一起参加高寿美术班的同学聚会,一起见高寿的父母并拍下高寿珍藏的铁盒中宝贵的唯一一张全家福。
两人就算知道会发生什么,开心的时候就是开心啊。
无法重回20岁的高寿和爱美,一起创造着回忆,朝着彼此的明日联系起来。
他们并没有错身而过,他们是彼此羁绊的两个彼端,成为一个圆,合而为一。
高寿和爱美拥有同一个命运。
在高寿的时间流向下的最后一天,他邀请爱美当她的模特,他想倾注在这三十天内对爱美的一切思念,把她留在他的画里。
他做这件事,并不是原本就注定发生的。
而爱美也想抛弃25岁的高寿告诉他的故事,让至今记忆鲜明的高寿为她讲述两人更加细致的、更加饱含心意的点点滴滴。
紧接着,爱美无可取代的30天,就这样开始了。
影片改编自七月隆文的同名小说,原著曾创下加印26次,销售突破150万册的佳绩,这在市场冷清的日本传统文学界实属轰动性新闻。
难怪纯爱系列知名导演三木孝浩在书店闲逛时,一看到本书的片名,便萌发了想要将其通过银幕讲述给更多人的冲动,毕竟根据日本艺术家和文化业的“尿性”,这样的长篇名是毋庸置疑的改编种子选手。
而七月隆文的另一篇名字更长的小说《我被绑架到贵族女校当“庶民样本”》也已经改编成动画。
虽说《明日的我与昨日的你约会》有可能借鉴英国作家马克·钱德伯恩(这位作家太小众了,连维基百科都搜不到)于2011年发表的《长夜漫漫,而你将去往何方?
》,但两者的差别也十分显著:日作中的女主会成长变老,且在相遇的每一天,与男主拥有同向的时间,而英作的女主则在后天因事故拥有了相反的时间线,且似乎不会变老;两人相处日常和一系列活动的点滴更是有天壤之别。
但有人硬说若有若无的相似处是“抄袭”的话,那马克·钱德伯恩又怎么没有嫌疑“抄袭”弗朗西斯·菲茨杰拉德的《本杰明·巴顿奇事》呢?
其实,各个领域的创新,看中的不是相似之处何其相似,而是独到之处何其不同。
身为纯爱题材作品的大师,导演三木孝浩在处理本片情节的时候十分明智,刻意弱化某些逻辑和细节,不让观众过多纠结于缠绕的时间线,而是自始自终将其代入银幕,经历着高寿和爱美的相处和互动,去捕捉和体验恰到好处的一颦一笑与小心翼翼的怦然心动。
如此一来,既倾注了丰富的情感变化,渲染足够的爱恋气氛,衬托二人的一往深情和坚定不移,又避免在有限的时间中因复杂纠缠的世界观而扰乱了电影的节奏,迷失了方向和重点。
本片极其值得称赞的一点是,它并没有一味地表现苦情戏码,而是一张一弛间,微妙地书写着两位主角的情感起伏跌宕。
导演在对于高寿的塑造上,赋予了其一定的个性弧度:得知真相后的高寿对爱情从怀疑到理解,从释怀接受到坚定面对。
高寿连贯而细微的情感变化极大增强了人物的真实触感和故事的可信程度。
而对于爱美的刻画,导演则是从自始自终都在以润物细无声地心态精心描摹,将其情感溶解到各个标志性场景中,让爱美的煎熬与哀婉如慢病导索,隐隐作痛。
作为关键的线索,影片中时常会穿插和时间相关的意象:时钟的机械精密地运转,缓慢吟唱着的古钟滴答,指针在时刻之间犹豫,沙漏仓皇急促地渗落,电子钟表和手机时间物业归整跳跃,电车广播员准时播报。
一段段的时光流逝都将剧情宿命性地决绝推进着。
本片的音乐丰富而深刻,也是令人难以忘怀的存在,可谓影片的灵魂之一。
为影片谱曲的是日本著名的钢琴家和舞蹈家松谷卓,其为本片谱写的音乐细腻温柔而生机勃勃,恢弘悠远又精致焙暖,总是不经意间触碰到心底最柔软的部分,清波荡漾,情深意长。
此外,导演对京都的风情也有着精细的考量,刻意营造的梦幻感,使原本普通的闪光变成了不平凡的回忆与未来,每一帧都格外清新美好。
借助导演巧夺天工的技艺,原作本身的深层次命题在影片中若隐若现,让观众有所启发,但又间隔一个指尖的距离。
活在当下,这是七月隆文和三木孝浩想传递给我们的更加深刻的寓意。
寂寞而苦楚两颗的心注定相遇又必然分离,却永远为彼此燃烧。
交错循环的时空中,每五年的相遇都是全新的彼此,双方无时无刻不想打破结界努力传递哪怕一点点温情,只为每段年华月圆月缺三十天。
不需要如履薄冰的心态,不需要精确规划的未来,享受此刻,活在当下,去丈量世界,大快朵颐,去纵情诗词,浪费时光,去一往而深,珠联璧合。
我们不憧憬每一段美好的故事,我们珍视每一霎可贵的瞬间。
很多时候,也许不会有什么结果,但我们收藏了这样的记忆,为自己的生命之树又新挂上一个精美的瓶子。
绯樱谢了一年,花季又至。
只盼这里,刚好有时间经过,即便沧桑陵谷。
影片的结尾处,爱美怀揣着期待与怅惘,碎步小跑,不敢迟到,踏上了开往故事起点的那辆电车。
目光追随着晃动的车厢细细寻觅,爱美在站定后轻轻长缓了一口气。
在高寿转身之前,她慌忙从挎包里掏出笔记本假装在认真阅读的样子。
清晨和阳光依旧如初见时舒惬美好。
爱美满足地看向窗外,微微扬起嘴角,心中默念道:“我总算,来到他身边了。
”
18.11.2018
⭐ 原文发表于微信公众号“光与影故事集” 。
⭐ 于贩卖焦虑的时代下,寻一片孤独的林间地。
⭐ 图片来源于必应图片和百度百科。
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 本文为原创,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写这篇影评的契机很好笑,因为我在微博上用了“福士苍汰负九星”这种提法,又未加解释,伤害到了很多粉丝的感情。
所以只好好好写一篇影评以示歉意。
那既然写了,就顺手发来豆瓣吧。
小松菜奈十星,东出昌大#四星,福士苍汰负九星。
综合十星。
这个负九星主要是因为他和小松菜奈的吻戏和床戏看得我心如刀割,这种女友感太强的演员就让我在观影中油然而生一种谜之被NTR感。
但平心而论,我没有办法说福士苍汰在这部电影中演技出众,尤其还是和东出与小松这种实力惊人的演员搭戏,体现的不足也更加明显。
但另一方面,他所展现出的成长还是颇为令人称道的,最早接触他还是在《极乐天使》中的表演,那无论如何无法称之为合格的表演,以至于我中途弃剧。
但在《僕明日》中,他表现出了拿捏准确的情感表达,最终诀别那段戏,和数年后重逢的桥段,都让人看到了角色情感的层次感。
相信如果继续这样进步下去,假以时日他会成为一个优秀演员的。
熟悉我的人都清楚,我这个人相当热爱网上骂战,被几百个人围攻都没有删博道歉过。
但这次其实没有几位粉丝找上门,我还是(史无前例的)删博道歉了。
因为且不论之前他的表现,只就本片的表现而言,黑他显然是有失公允和有悖良心的。
一个成长中的青年演员展现了他的成长,我认为这是值得鼓励的。
说回电影本身。
本片可能是我今年看过最好的真人恋爱电影。
它使用了一种特德·姜式的决定论时空观(可参见特德·姜作品《你一生的故事》、《商人与炼金术士之门》,前者今年真人电影化叫做《降临》)。
用经典科幻小说来类比恋爱电影难免有装逼之嫌,但这部电影的基调确实令我想到了这位作家。
【轻微剧透注意】特德·姜的《商人与炼金术士之门》中说:“无论是过去还是未来,我们都无法改变,只能更深刻地理解它们。
我这一次回到过去的旅行什么都没有改变,但我知道的事情却改变了一切。
事情只能是这样,必然是这样。
”这正是这部电影所表达的东西,男主角质问女主角(对话是大意)“你都知道我们未来的事了,这样还有什么意义么?
”女主角说“那又如何,开心的事情一样会很开心啊。
”这和特德想表达的道理异曲同工。
【轻微剧透结束】这部电影不是我今年看过感人的电影,因为《君の名は。
》珠玉在前,也绝不是最精彩的恋爱电影。
但毫无疑问这是我今年看过的,人生观最符合我口味的作品。
这是一个残酷但温暖的故事,无法再次交集的两个人,他们这段短暂的恋爱绝非是毫无意义的,因为你的人生是一条无法改变的水脉,但水体最重要的部分从来不是水本身,水中的游鱼、水藻、微生物,那些你美好或痛苦的回忆————才是你一生的故事。
(再次向喜欢福士苍汰的影迷朋友们道歉)
看到很多人评论这部电影提到时间线相向的各种问题和bug,正好自己职业习惯做了些分析,那么借着酒劲记录下来吧。
首先,如果把时间线的方向设置为每时每刻都相反的话,也就不存在相遇能有一个月了,换句话说,相遇能达一个月以及同一天中时间是同向的都是故事表现的必要条件,但这当中的5年、1个月、1天都不是必须值,也可以是10年、2个月、1个星期或其他组合。
时间真要是完全互相线性的反方向,那么相遇就只有一个最小时间单位的点,看一眼都不够啊,不足以支撑故事的表现和情节的安排。
另外,想象下倒带,在各自的视角里对方是反着运行的:倒着走、太阳西升东落...,这就很不好表现了。
这样很好理解:比方说电影中的吃饭,两人同步开吃,10分钟之后都吃饱了,这按照电影表现的情节是完全成立的,可站在第5分钟的时间点看,按照时间相向的原则,这个点5分钟后自己吃饱的时候应当是到对方这个点5分钟之前饿的时候,这就形成了悖论。
也就是说只要时间相向,根本无法一致地去做一件事,那就没有吃饭没有做爱没有这电影咯。
说到电影的概念和设计,让我认为这是一部好、但并不是很好的电影,一是这部电影的主题与概念方面,因为情节的承载需要而产生了明显的bug(又相向又同向,这也是使得很多人质疑的地方),偏偏最主要的戏剧冲突又放在这概念上面;二是在情感的厚度和情绪的递进上呢,也没有带来很强的感染力,有宿命感而缺温度,他们的爱情到底怎么来的又怎么升温的呢?
相救相报吗?
我甚至觉得男孩不知道两人渊源的情况下,在不那么长的相处之后和女孩上床的情节有些侮辱了电影想传达的纯美之恋,这样说好像有点老旧派,好吧,这句删掉(疑问:如果怀上了,女30岁的时候带着9岁的孩子去见10岁的爹吗?
那好了,来你俩还是做一个月的兄弟吧;男更老的时候见女倒没事)。
说回来,很明显这一和二是这部电影的主要卖点。
在我看来,不如构建一个完整的循环圈,这一点其实这部里也隐含而不着笔。
在两方视角的交叉来去中互相发现、感情逐渐升温,让相遇的频率越来越快,然而对于相恋的人来说,分离一天也是煎熬,这让他们试图突破,在有情人终成眷属前,两人全心而往,与时间、空间、人心...相斗。
让爱冲破障碍与界限成为影片的精神意义。
设想主要线条:循环开始--互相发现--感情升温--突破中达到感情高点--达成,甚至在最后埋个彩蛋:某一天发现,对方又消失了,又一次进入循环,再接着折腾吧!
爱情不就是这样吗?
续集也不差了。
女主从小时候开始就喜欢男主,并在10岁、15岁时被大龄男主剧透了恋情,憧憬着20岁的那30天的美好爱情💓。
反观男主在20岁之前却对这段爱情一无所知,还需要去一见钟情一下。
女主本来有多次机会在男主小时候就给他播下爱的种子的,但为什么没有呢?
觉得小男孩不会喜欢大姐姐?
如果女主跟男主一样,在小时候就给对方剧透了,还给留一个笔记本随时查看恋爱进度,那会是完全不同的故事。
女主的爱没有强加给小男主,可以说后面的相遇相爱都是自然发生的,而女主是在小时候被男主安利了美好爱情,也算是失去了爱上别人的机会吧。
细思怎么感觉有点不对劲…这样看来,女主的爱还真是伟大,相信缘分,默默守护;男主也很爱,但感觉“你一定要爱上我”的浓度有点高…但如果男主没有在女主小时候就种下这么一颗美好的种子,是不是也就没有后面故事了?
循环了
两个平行世界,两个人的时间顺序的颠倒,从一开始就注定无果,这像极了我们那些无果的爱情。
老实说剧情的设定不无聊,慢慢的看完后其实很贴合现实。
女主从一开始的恩情转变为爱情,与男主进入爱情的状态不一样,内心一种陌生感,却掩饰着心里的委屈去表达,但每一天都是幸福的;男主从一开始的一见钟情,到发现事情与自己所想不同的动摇,了解到女主的忍耐时,开始配合珍惜。
早知道有一天会分开,所以在相处的每分每秒中都努力爱你。
当你遇到无果的爱情时,请在爱的时间竭尽全力,在分开时学会感恩这场相遇,然后放了自己。
说是像极了现实的爱情,是因为我们总会遇到跟你跟你时间不对的人,这场爱情如短暂的烟花,绚丽然后熄灭。
从剧情来说几乎一模一样,男主顺时间轴,女主逆时间轴,男主的未来就是女主的过去,按照男主的时间来看,男主3岁遇到已经苍老的女主,以后的人生女主越来越年轻,到男主27岁,女主差不多也是20多岁,两人的时间终于有所交叉,只有短暂的一段时间生活在一起,,两人甚至还有孩子,而且最后结局更让人震撼,男主的父亲也是男主的儿子。。。
女主也是男主的母亲。
虽然反人伦,但是哭的不行,虽然时代有更改,日本的读者都没有反应嘛?
剧本很有新意,但显然不能把它当成硬性逻辑片来看,这只是借用时空的噱头的一部纯情爱情片
一眼认出京都的叡山电铁线,所以男主的设定应该是在京都精华读书的吧。
时间线其实没太看懂
3.5吧,蛮有意思的青春爱情片,福士和小松也很有CP感,小松气质真的挺特别的,看起来很舒服,福士这里的演技也还可以,另外东出真是太帅啦!三木导演真是好喜欢拍这奇幻纯爱片啊,而且滤镜用的特别有味道,片子拍得很美。
给这个时间线加一星吧
只是因为他们在京都谈恋爱才想去看的电影 期待不算高所以意外的好看 纯爱电影还是要认准三木孝浩萨斯噶金字招牌 你的第一次却是我的最后一次 最后十几分钟的女主世界视角太切ない了 这种时空观不能细想bug肯定有只是我看不出来 不过 楽しいことは楽しいんだよ♡
重点就是情侣在一起的每一天都是可以乱序排列的。逻辑有硬伤,过了看三木孝浩的年纪了
你们长得好看谈什么样的神仙恋爱都行!!设定已经这么画重点了,你倒是催泪啊可急shi观众了。
本片是一個感人的純愛故事,改編於七月隆文的暢銷小說。故事上其實頗為簡單,無非就是男女一見鍾情愛上,但結構卻極為複雜,二人關係存在的不可抗力是整部電影最為傷感的地方,催淚程度遠勝於《你的名字》。
1.你的第一次,是我的最后一次2.小松菜奈第一次觉得她很美啊!3.如果真的看懂了会觉得超虐像我就已经哭成死狗了
尴尬的抠脚趾...
注定错过,却还是选择了相遇。并没有预期的哭到不行,反而觉得其实30天的恋情非常短暂,长大之后 真的还会如此深刻惦记吗 并且男主也不是我喜欢的类型,所以无感。女主和男二我比较喜欢~同时女主的穿搭不错,可以借鉴参考
噗。小松菜奈演技有进步哦。
结尾的reverse太刻意地想达到生理催泪弹效果,反而无效了。《本杰明巴顿奇事》已经做过的事,小清新浪漫风格非常“日本映画”风。逻辑不能细想。真·纯爱。
我这个年纪已经看不了纯爱了…………btw京都和小松都挺美的。
一是剧情设定上总觉得哪里不太对,没产生情感共鸣,二是男女主演技不太行,也没有cp感,不甜也不虐,白开水一般的爱情小品。
我在另一个与你时间流向倒逆的世界盼望着每五年与你相遇的那30天…
改变了我和老公的恋爱时间观的电影
福士苍汰从业以来最好的一次表演(当然,他起点比较低)
rubb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