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的滋味》的创作冲动始于陈英雄在越南听两个老人讲起关于战争记忆中的往事,老人用很平淡的语气讲述过去,不带着任何激动或者哀伤,他被这种经过人生岁月反复洗淘的平淡所打动,于是想要以平淡的感触来描述一个关于越南回忆的故事。
乌黑的秀发,高高的颧骨,迷人的眼睛,健康的肌肤,还有动人的曲线。
睡时一件小褂,外出时则一袭白衣。
大姐的成熟老练,二姐的丰韵迷人,小妹的含苞待放,各具特点,举手投足间,三姐妹无一例外是很浓的越南气息,或者是热带地区的女子风情。。
影片画面美好迷人,早晨充足的光线,带着怀旧色彩的屋内布景,轻柔的音乐难免让人有刻意做作之感。
不可否认的是这些画面处理得确实很美,无论是把光还是取景,都让观众视觉受到了冲击诱惑,舒服异常。
值得一提的是摄影师是台湾的李屏宾,即侯孝贤的老搭档,拍摄了侯孝贤的大部分电影。
影片配乐上也下了番功夫,小屋内的轻歌曼舞,弥漫的恋旧气息;聚会时低弹的吉他声,还有轻快的越南歌曲,都比早先《三轮车夫》里多了随心所欲的自然流露,尤其是众人合唱歌曲所带清新的复苏气息,恰如越南现在给人的感受。
越南的夏天虽然也有烈日灼人,但被陈英雄所回避,取而代之的是早上突然下落的大雨,落得欢快。
个人非常喜欢影片里那些大雨的场景,雨水落得那般欢畅,如白莲花般的女子优雅地行走在路上,地上无数碰开的水花,白茫茫一片。
雨季的潮湿,恰如三个女人的情感欲望。
雨季对于越南这个国度是那么贴切,雨水的倾泻中,女人如白莲花一般怒放,色泽鲜艳,芬芳似沁,逢合着漫长雨季到来,处处是夏天的气息,雨水里植物的绿叶娇嫩欲滴,屋檐上汇集的水流哗哗而落,流淌到低处。
在远离尘世般的小屋里,小女儿和弟弟在嬉闹,二女人和丈夫含情脉脉的对视,大女人则偎依在男人身边。
四个兄弟姐妹几乎是在一个非常封闭的环境内圆满了整个《夏天的滋味》的故事。
影片却没有重点去刻画其中单个人物,虽有一个大的家庭圈,却是并列的三条人物主线,包括三姐妹和最小的一个弟弟,导演显然要冒着顾此失彼的风险。
情节琐碎,三个女人各怀心事,为家庭忙碌操劳却不沉重,有很多闲聊调侃的场景,影片开始于三女儿和小儿子起床、一家人忙于准备母亲忌日,终于三女人和小儿子出门、一家人为父亲的忌日准备。
可以说影片一开始就有点落寞和暧昧,尤其是小女儿和弟弟的亲密关系上面,像情侣但又有一层血缘关系的阻隔。
意犹未尽之中却不道破,让人扑朔迷离。
“暧昧”来源还来自于影片里三个女主人公的情感困惑,这一切都是因为闲聊时提起一个和母亲彼此爱慕的男子,这段尘封的当年情让她们对父母当年的恩爱关系有了一丝怀疑。
之后大女儿有了外遇,而丈夫则有着双重生活——在她之外有着一个女人和孩子;二女人在爱情滋润中有着很多期待,却得知丈夫和一个神秘的女人有说不明白的关系;小女儿本身就和弟弟的关系相当暧昧,又喜欢着另一个男人。
影片末尾,三人抱头痛哭,却被喜剧的手法点破了小女儿怀孕的消息,而毫无疑问的是她们正常生活将继续,这些纠缠不清的困惑只是一点风波,很快就可以平静下去——就像她们母亲所曾遭遇过。
透过《夏天的滋味》又可以知道陈英雄回避的不仅仅只有那些真实的情感。
故事里三个女人生活在了没有世俗干扰的庭院小屋里,以展现她们内心中宁静的平淡、美丽的纯洁。
离开庭院深深,又中意于满目的青山绿水,一排竹筏、水上小屋、垂钓老者,恬然自得。
外景山水风光也是鬼斧神工。
没有纷繁杂乱的喧嚣,也没有人情世故的险恶,这个大家庭的每一分子仿佛处于尘世间的一弯小船,停泊在宁静港湾。
换话说陈英雄有点刻意把越南尤其是河内美化得不那么现实,仿佛虚拟的梦境一般,回避着对越南社会的直描。
作为越南三部曲的最后一部,导演陈英雄显然吸收了前两部的成功因素,并且对存在的不足做了改进。
1994年《青木瓜之味》的情节单薄——围绕一个略感沉闷的旧式爱情,带有太多个人色彩;1995年《三轮车夫》想要表现的情感太多,造成过度的现实压抑,导致在越南国内长期遭禁。
因此事隔多年后,《夏天的滋味》呈现出来的优美画面让人觉得几乎已经是导演个人风格化的顶峰状态,这种窒息效果换来的成功却也在一定程度避开了以上很多问题,简言之也是付出了一定代价。
于是《夏天的滋味》对现实问题做了善意回避,把河内几乎描绘成了一个世外桃源:这个家庭所处在的外部社会被轻描淡写,甚至不做任何滴点的停留。
这种过分追求影片美感的错觉或者说本意,导致了人物的模板化以及演员表演的苍白,想必不少人也会因为看了一半以上依然为其中人物之间复杂的关系所头疼,被美所诱惑,被闪现的点点滴滴迷惑,太多的注意力,分散停留在了优美的画面上、还有模特一般的越南女子。
2005.1
昨晚选去处,中午送签证,下午买机票,晚上定酒店,搞定。
后天晚上就在Sofitel Metropole Hanoi的club room了,据说这法式遗留,本身亦是必经之景。
30号,1号,2号,时间不长,也头一次不打算挪窝的行走,3晚都在此地留宿。
但若原本并无野心,河内附近的风光还是可以饱览的。
夏龙湾也要去看看。
纬度上,其实和海南区别不大。
前几日看到闹哄哄的东风台,照例‘东方有多大,东风告诉你’,放着亘古不变的花絮就有越南水上木偶——马上就要看到真实版了。
另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去之前拿出家里关于越南的电影预习,原来以为只有《现代启示录》和《垂直阳光》后来记起来还有《穿白色丝绸的女人》和《恋恋三季》,都是半途而废。
之前的《情人》《三轮车夫》和《青木瓜之味》不表。
陈的三部曲都有一个女人,原来是其妻子。
他的片子时光静止,岁月安好,色彩饱满,阳光悠然,庭院宽阔,花果丰盛,微风轻拂,雨水滴答,歌声轻糜,女子妖娆,辽远不时划过的杂音更无限扩大静谧的张力,生命的滋味似乎丰润而悠长。
(也更加坚定了我种植蔬果花草弄出绿色阳台的意愿。
)我自然知道这不是现实里的越南,但是,管它呢,只要某处仿佛有过这样一个夏季。
陈英雄的电影无论是【青木瓜之味】、还是【三轮车夫】,都属于独树一帜的牛逼电影。
这部【夏天的滋味】也是洋溢着一股青春、纯美的亚热带气息,女主是那么慵懒和多情,连怀孕是怎么一回事都不知道,就私定了那个异乡人的终身,而大姐、二姐也在她们的爱情里挣扎,却美如灯台上那只透明的蛾子,既勇敢又炙热。
越南女人,就像下龙湾般玲珑有致、妖娆妩媚,而男人,谈论着诗与哀愁,毫无市侩之气。
记得电影里弟弟的那句台词:我抽烟是因为外面在下雨,事实上,我并没有真的在抽烟。
好屌的台词,令人超级舒服的节奏。
想起今天是母亲的忌日,而电影里也是以母亲的祭奠开场,感觉一种人生的冥冥,就在那切开南瓜的一瞬间,女主那纤细的手令我陷入那久违的爱情中。
1.这算是没文化真可怕麽:这个故事再一次告诉我们,啪啪啪之后,来大姨妈,是不能够怀孕的!
2.情色:这个真没有,全程除了蜻蜓点水式亲亲,真是只是亲亲,还只是亲嘴,像对方嘴上抹了毒药那种亲亲……3.所以我们是要唱:“宁静的夏天 天空中繁星点点 心里头有些思念 思念着你的脸……”还是“时间累积 这盛夏的果实 回忆里寂寞的香气……”……?
南方是欲念與愛戀的雙城跨越。
陳英雄第三部長片夏天的滋味中,生活在河內的女人和男人,他們的情感分別在胡志明市找到了平行空間。
這一部影片有了較多的現代感,影片的畫面可稱得上是美輪美奐,每一楨都精緻得猶如明信片一般。
在鏡頭舒緩的移動下,那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動植物都呈現出動人的詩意。
在導演和攝影的精心製作下,影片散發出一種帶有古典氣息的華麗,同時飽和豐富的色彩和清脆悅耳的聲音處理更使它給觀眾帶來了美妙的視聽享受。
夏天的滋味和青木瓜之味風格比較接近,婉約動人,清新優雅。
影片細膩而略帶幽默地描寫了一個家庭中存在的忠誠與信賴,背叛與懷疑,在展現生活的破壞與重建中慢慢吞吐出了人生的況味。
表面的平靜和歡樂之下潛藏著種種令人不安的威脅,即使是一個和諧美滿的家庭裏也遮掩了不少不可告人的秘密。
銀幕上所呈現的無非是家長里短,油鹽醬醋之類的瑣碎片段,但就是在這表面無風無浪的生活背後隱藏著巨大的情欲張力。
(劇情梗概:河內一個由兄妹四人組成的普通中產階級家庭,大姐香與攝影師丈夫昆有一個兒子,但兩人性生活不和諧,二姐梅同作家金結婚沒多久,小妹琳患有幽閉恐懼症,她與弟弟海保持著一種曖昧關係。
在母親的齋祀日,三姐妹追憶起被戲稱為“母親的譚”的神秘男人。
為獲得寫作靈感,金前往西貢尋找有關譚的資料,此時他發現梅已懷有身孕,不明白梅為什麼要對自己保密,香在昆出差期間有了外遇,琳則在與海保持曖昧關係的同時,與另一個男孩有交往。
透過平靜生活的表面,三姐妹都有不願人知的秘密和心事。
)有人說陳英雄之于越南好比阿巴斯之於伊朗,這樣的比喻我現在還不能斷定是否正確,但也許很快就會有答案。
此刻的我腦海中浮現出身著aodai的越南姑娘在風中舞動著長髮。。。
越南,你為何如此悠然。
-2009.06.02-
陈英雄营造精美画面的能力太强了,虽然有时候显得刻意。
大量的室内景,屋内家具和物件铺排的很满,看似杂乱却能看出用心的布置,为人物的活动构建了一个非常有观赏性的环境,尤其是配色很值得称道。
二姐夫大白天摆一张茶盘躺倒在罗汉床的镜头,简直像中国山水画里,偏居一隅的闲适文人的画像,让人对那种生活不禁心生向往。
仔细回想剧情,这个家庭的三个女人和三个男人,在他们母亲与父亲忌日的那段时间内发生的事情,按正常剧情片的节奏可能半小时就能拍完,但是本片接近两个小时的长度,着力呈现了三姐妹的生活的方方面面,起床、晨练、吃早饭、做饭、款客、育儿、洗头,以及她们的感情生活。
她们美丽善良、勤劳能干,一方面遵循着传统,贤惠而隐忍的完成得体的社会角色,在丈夫长期外出工作时维持这家庭的运行,在父母的忌日中筹备宴席招待亲朋。
另一方面又在时代和观念的变迁中,有着自己情感和欲望的追求,并因此有着彷徨和挣扎。
她们共同追忆父母之间的爱情,在她们眼中是完美的典范,连母亲在少女时代有个精神恋人,都被她们视为不愿接受的瑕疵。
但小妹不知道是出于恋父还是兄控,天天与哥哥玩暧昧,同时还和别的男孩玩着天真的恋爱游戏。
二姐在二人私下的场合中总是试图与丈夫进行亲密的情感互动,而对方总是若即若离。
端庄稳重的大姐,若没有出轨的那一幕,谁能想到她也有这么风情万种的一面呢?
也许本片不在于叙事不在于剧情,在于呈现导演心中本国女性的美好,虽然带有不接地气的理想化的成份,但那些镜头都是导演对她们的爱。
河内一个由兄妹四人组成的普通中产阶级家庭,大姐香与摄影师丈夫昆有一个儿子,但两人性生活不和谐,二姐卿同作家金结婚没多久,小妹琳患有幽闭恐惧症,她与弟弟海保持着一种暧昧关系。
在母亲的斋祀日,三姐妹追忆起被戏称为“母亲的谭”的神秘男人。
为获得写作灵感,金前往西贡寻找有关谭的资料,此时他发现梅已怀有身孕,不明白梅为什么要对自己保密,香在昆出差期间有了外遇,琳则在与海保持暧昧关系的同时,与另一个男孩有交往。
透过平静生活的表面,三姐妹都有不愿人知的秘密和心事。
按计划有步骤地观看越南三部曲,看完《青木瓜之味》后,由于贪恋"夏天的滋味",我先跃过了《三轮车夫》。
这部有故事,但故事性不强,所有戏剧冲突都在更尖锐的可能性之前就被悄无声息地温柔化解,影片更多的还是唯美化地呈现河内那种慵懒随性的生活状态。
频繁反复地出现有“水”的画面,产生了丰富的意向:原本平静如水的生活逐渐被打破,摄影师大姐夫心如止水,寄情于好山好水,原来另有情人在远方望穿秋水,大姐与商人萍水相逢,继而水乳交融,两人都是爱到尽头覆水难收。
作家二姐夫苦苦思索小说的结尾,山穷水尽之际 ,邂逅水性杨花的妇人,思如泉涌,行云流水地解决了困扰已久难题。
小妹对哥哥柔情似水,同时也对另一个男孩爱如潮水, 两人的感情水到渠成,怀孕疑云水落石出,日子继续细水长流。
这部的摄影师终于是李屏宾了。
可惜这部现有资源画质太差,色彩和质感都大打折扣 ,能学习和欣赏的几乎只剩取景和运镜。
三姐妹同框时的画面安排和布局美如画——当然颜值远逊于《海街日记》里的四姐妹。
场景虽破败,镜头却无比精致。
在这样肮脏陈旧的环境中,还能捕捉到颓废也是另一种美,李屏宾和杜可风都是这方面的个中高手。
小妹漆黑浓密的长发似乎永远都是湿漉漉的,随意披散在后背,前额垂下的几缕不听话的发丝,几滴晶莹的水珠坠还挂在发梢, 几乎可以闻到刚洗完的头发散发出那股淡淡的清香。
陈女燕溪高高的颧骨,丰满的嘴唇,苗条的身材,虽然接触不久但总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不经意间浏览到陈英雄作品年表,我突然明白陈英雄在《挪威的森林》中为何选了水原希子。
六月的下午,安静的城市,半躺在床上看陈英雄的《夏天的滋味》。
很久之前了解到的,想象中的越南是隔了山隔着水,遥遥无期的一个东南亚小村落,贫穷且炽热。
这样的一部电影竟带着清新与梦幻般的优美展现出越南的另一面——我从未曾想到过的越南。
美,而且缓慢。
画面着实是美到令人发指的程度,跟魔戒中的自然风貌又那么不同,镜头前的每一帧都暗暗地传递给人美的感觉,不露声色,却深入你的视觉侵占了你的思想。
亚洲人的情感总是内敛和悠长,近来也开始走着欧美人的热烈和直率,但最后的最后依然还是沉默中所呈现的情感取胜。
其中有一幕是大姐蒙着薄薄的细纱和情人接吻,那真是十足的文艺和矫情,当然也是十分的美。
他们的亲吻是克制后的狂野,是努力把握却无能为力的淡淡忧伤,这一对显然是男人更深陷迷恋之中。
大姐坐在男人的身边,黑亮的长发从肩膀倾泻到腰间,有着越南女人普遍存在的婉约和柔情,她的声音很好听,嗲嗲地哼着一首听不明白的歌,悠长而深情的歌,正如她转过来正对着镜头时那张颇具风情的脸。
雨水,很多很多的雨水。
很多场景里都有清凉的雨水,把越南的美勾画得清丽脱俗。
从未见过那么漂亮的院落,满目应接不暇的绿,饱满浓稠的绿;雨水突然落下来,在肥厚的枝叶间来回滚动,不断累积,又一同从叶子最尖细处齐齐垂下,这自然得再自然不过的一幕幕快速连接起来,你的眼睛头脑里只记得那青翠欲滴的绿,层层叠叠、挥之不去的绿。
另一次,小妹和哥哥嬉闹着走在街上,旁人眼光中的他们俨然一对亲密的伴侣。
回家的半路上下起了雨,滴滴答答,密实的雨雾里小妹挽起了白色的裤腿,她穿着一双简单的白色凉鞋露出紧致纤细的足踝。
越南女人都那么纤瘦,像极了琼瑶笔下的女主角,只不过经过热带地区曝晒的肤色暗示她们绝不是弱不禁风的模样,越发增添了几分城市中女性不可多得的淳朴与天然。
青苔在茂密枝叶的庇荫下悄悄滋长,二姐夫是位作家,靠在露台的一角抽烟发呆。
我是多么地羡慕能单独拥有这么大一个露台,即使它没有好的朝向,即使它陈旧疏于打理!
我希望能在这露台上放一只收音机,听着电台里播放的曲子和有一搭没一搭主持人的废话,摇着蒲扇在躺椅上看一本无聊的小说。
桌上要摆一小桶的冰块,任由他们在室外的天气里慢慢溶化,变小,最后变成桶底的一滩水。
我会在咖啡里加几颗,再摆上一小片自己种的薄荷叶,……不知不觉地书掉在地上,而我可以舒服地睡着。
最好,椅子底下还蜷着一只无精打采的猫。
我深爱的朋友们则住在临街或者拐角处,睡到自然醒后能招呼她们来喝茶聊天儿听音乐,吃些小零嘴,开一个甜到心里去的瓜分着吃。
这可能是我能想到的最美的事儿了!
(这果然是部好片子,一边看一边意淫自己的生活,错过了几个镜头也不会影响你对电影情节的判断。
)每一个房间都有很多的窗子,窗敞开着,可以看到时断时续的的雨。
桌前摆着养在大水缸里的植物,壮硕的叶子可以舒展得诗情画意,小昆虫不失时机地趴在上面打盹儿……她们在一起洗头发,这一幕水打湿了衣服却不显得情色,镜头所到之处只觉得世界原来可以如此这般曼妙多姿,无论是姐妹还是情人间都有着难以名状的恬淡优美。
四周安静极了,只有鸟的啼叫。
窗帘在风的推动下摇摆起来,长长的长长的定格在镜头上……
一百个人有一百种对待婚姻和爱情的不同看法,所有的爱情理想都通往自己最真实的内心。
在电影中,这种理念被导演无限度地放大,用一个个延缓的镜头剖析出来,所以有时候,导演无疑是相当高明的窥视者和观察者。
陈英雄就属其一。
电影《偷妻》仅拥有一个平淡无奇的开头。
在潮湿的越南,一个家庭中的故事静默地延伸。
在母亲的忌日里,所有家庭成员齐聚一堂,美丽的三个姐妹,摄影家的大姐夫,身为作家的二姐夫,还有俊朗的家中长子。
连绵的雨敲打屋檐,三姐妹在院子中互相对话。
她们探讨男性和情感,用各自理想的模式。
她们互相戏谑,一寸寸探寻家庭婚姻的隐私。
影片背景充斥浓重的绿,女人们披散着浓密如海藻的乌发,柔软,饱含水分。
镜头平静,安宁,缓慢进行,镜头中的许多人和事物,好像被淡化成了底色,各自行进,毫无声息。
姐妹们的对话中,谈到了自己的母亲,一个眉目模糊的传统越南女子,她在她的少女时代遭遇过一段刻骨铭心的情感,直至终老,也许并未能忘怀。
最小的妹妹却坚信,母亲和自己父亲的情感中有一种完美的东西。
影片至此,导演陈英雄留下了一个悬念,抑或是关于人生情感的迷乱呓语的前序。
大姐苏的婚姻生活并不理想,貌似和平,平静之下波涛汹涌。
在前面的对话中,她反复谈到了满足。
她说,满足与虚伪并存。
很多时候,人并不能忽略心中激烈的渴求,过于强大的呼喊会将坚持和信仰埋葬。
她与商人唐邂逅,注定了万劫不复的互相追寻。
他们迫切地拥吻彼此,热烈,宁可抛弃语言。
也许某一瞬间矛盾与单一难以并存,于是压抑,混乱,在越南的雨季不断上演。
他们手指纠缠,看着对方的眼,激情难耐而始终怀有怯意。
在封闭的空间里,导演运用了大量浓重的色彩,宛如人内心纠结不清的迷乱。
在雨声中,心灵寻不到坦途。
但是,远在河内,苏的丈夫库和另一个女人同样进行着貌似夫妻的生活。
他满怀伤感。
得不到两种力量的平衡,因此对两方都有所负罪。
在深绿色的湖面上,他紧锁着眉头,告诉钓鱼老人,人必须生活在灵魂和谐的地方,否则伤感。
夜半醒来,那伤感总是挥之不去。
分裂令人痛苦,他决定告诉自己的妻子一切。
没有吵闹和仇恨,导演运用了冰山手法来演绎这一幕,隐忍,哭泣,眼神。
她的丈夫,因为有所隐瞒而拉远与她的距离,他们小心翼翼地接触,却始终遥远而陌生。
这是一个契机,她不愿他继续欺瞒和给与谎言,冰释所有疏离和冷漠,得到这样的结尾,也许更为圆满。
苏告诉库,她还是他的妻子,她要他像以前一样爱她。
她用一个浅浅的吻终结了与唐的爱恋,没有挽留,只是结束。
二姐基生性浪漫,她的婚姻也同样充满美好的惊奇。
一幕幕镜头中,她眷恋地依偎着自己的丈夫,不放开自己的手。
温馨,温暖,彼此微笑。
他迷恋他的温度和触感,他得到她营造的甜美及幸福。
基怀孕后,影片中反复出现她在镜子前自我欣赏的一幕,她骄傲地挺起肚子,幻想着自己成为母亲时的姿态。
她天真地把枕头塞进衣服里面,蜿蜒的曲线,似乎记载了她和丈夫的婚姻历程。
就在这时候,丈夫因为灵思枯竭,不得不外出寻找写作题材。
两天一夜的旅行中,他邂逅了一个艳丽时尚的女人,暗涌,互相试探,压抑的空气中记载了复杂的内容。
女人用口红在卡片上写下了自己的门牌号,血色的挑逗,充满诱惑。
然而,他毕竟走开了,没有直接而****的碰触,也没有进一步的情节。
只是这张本可以开始一段艳遇的卡片,被基无意中发现了。
压抑,压抑之下的呓语;猜疑,猜疑之后的崩溃。
她在自己的姐姐和妹妹面前,她痛哭失声。
陈英雄没有进一步交待这一事件,潦草却别有深意,看似漫不经心的一笔带过,把一段婚姻的成长留给了将来。
真正聪明的导演,是留有余地的。
最小的妹妹莲与她的哥哥阿海的关系在影片开头便呈现出暧昧不明的状貌,他们住在果绿色墙壁的屋子里,相邻而眠,共同度过每一天。
莲总是得意地发现,每当她和哥哥走过街角,总有人把他们误认为夫妻。
兄妹的纠缠,音乐在此成了重要的表现媒介。
每天清晨,老收音机里不断放着年代悠远的外文歌曲,隔了这音乐去看人,就好像隔了一层粗糙的毛玻璃,神秘玄妙而难以捉摸。
莲的笑容总是充满魅惑,她在屋内妩媚地移动,跳舞,跟亲哥哥阿海传递眼神。
在她心里,哥哥是理想男性的化身,一定程度上象征和寄托了她纯真的爱情理想。
她饶有深意地告诉阿海,他跟爸爸很像。
这照应了影片开头预示性的对白。
哥哥是个不得志的电影演员,他即将要出演一部新戏,戏中有一个雨中分手的镜头,她兴奋地要求跟哥哥排练一遍,于是她转身,低头,他伸手拉住她,她回眸,对视。
细软的树枝的阴影投射在墙壁上,淡暖的风在屋内流动,一切好似迷宫,但最终以兄妹间的打闹为收场。
这个镜头在莲的两个姐姐身上也有类似的发生,不同的是,她们彷徨,犹豫,压抑,困惑,而在于莲,则带有轻松调笑的意味。
毕竟,兄妹的情感,禁止于暧昧。
有的恋情设置了禁忌,而他们连禁忌都没有开端。
导演陈英雄这样地放大这段并不寻常的寻常,也许只是为了增加人类内心的复杂性,进一步昭示人类情感的不可或知。
莲后来走向另外一个男人,在这过程中,她对自己始终把握得很清醒。
影片的结尾,母亲的忌日再度来临。
阿海迷惑不解地问,为什么一个忌日这么重要,母亲在世时连生日也没有过。
莲轻轻笑着,说,其实忌日是很重要的。
是的,每个忌日,都有关于他们的婚姻和爱情。
每个人都在探索和寻求,那最终的光明的出口。
陈英雄一中产起来就少了一分邪,好似多了一份自由,但它在并不平等的男女之权位里显得十足别扭。出轨、舞蹈、入戏都像是掩盖自我的权宜之计,身体虽然多了些许伸展的空间,但哪怕跳出底层和封建制也并未获得根本的控制权,仍被那些不属于他们自己的部分所制衡,而裁量权和选择权仍然在可以随性游荡的男人手中。于是电影把真正浪漫的权利赋予了男人,尽管身体的呈现度远低于不同女角色们对滋味的调配(即肉体与香料合一的感官美化),却占尽了那些真正具有暧昧性和富余度的时刻。调配滋味即戏剧的中心和承受者是女人们,欣赏此滋味者是隔着距离享受广阔性和延伸性的男人们——拥挤的家庭空间和自然且纵深空间的对立。最后夏天留下的美感就如戏中戏的人造残余,它被圈定其间成为形式的献祭品,如圈养出的生态性/女人性,被扭曲的自然“景观”
夏天-…湿热感…饱和度极高的色彩…悠闲的配乐…女人的头发就不能好好梳一梳么……怪吓人的两缕垂在面前
多年后夏日重看。忽然想到,对这类“调调”电影,自己大概经历了一个“美”、“美则美矣,没有灵魂”、“美则美矣,不需要灵魂”的过程,从沉溺到祛魅再到冷眼旁观。然而,很美。
人不能不信邪,我确实不喜欢陈英雄,这部片子还让我想起王家卫,叠buff了……青木瓜之味的镜头还是好看的,这部片子部分镜头让我很难受,我觉得近几年我应该吃不下鸡爪了……
平淡之诗,一汪绿意净且静,嗅不到丝毫对于现实的牢骚与烦忧,又不同于东南亚隔绝世外的小清新,陈英雄让他的作品裹着人文关怀,贴地自然生长。
3,故事很无聊,对于分镜和室内镜头走位十分用心。那些色彩浓烈的旖旎,来源于对这些被选择性呈现的河内景象/越南风情所感到的新奇感。导演总是在戏剧性达到顶峰时用嬉笑打闹来消解,而被镜头注视的三姐妹又是那种老一辈男性大男子主义所能想象到的女人的三面,或者说一面的不同,挺有趣的,显现出越南男性视角所能想象的女性塑造巅峰:以性缘和生育为生活主干的女性最美的姿态存在于散发着性魅力却对此无知的纯真
三姐妹的故事。和《青木瓜之味》一起可以算是陈英雄的“庭院”风格,有种很浅的感觉。
20年后再看,反而更喜欢这部,而不是《青木瓜之味》。四场起床戏,极具生活味。屡次出现的汉字;马格里特的接吻方式;pale blue eyes;coney island baby;soaps;tell her tell her;cuōi cūng cho mōt tinh yēu;有几处的摇磕磕碰碰;好多场无对白;剪指甲;看拍摄花絮,剪掉的素材不比成片少,尤其是三姐妹下午茶和百多辆摩托飙车;菠萝蜜果、大果榕、槟榔;鱼洗
喜欢清瘦有力的越南女人,她们对生活的隐忍,耐心,让我觉得一切都不那么面目可憎了
夏天过去了,发生很多事情,也什么都没有发生。女人的头发一直是湿湿的感觉。
我更喜欢《青木瓜之味》,这片拍得太一般。
在陈英雄手中,剧情不重要,他要你记住的是暧昧的景色,暧昧的音乐,暧昧的雨点,暧昧的气氛。
08年11月
看了比较失望,确实没有《青木瓜之味》好,只能说美则美矣,毫无新意。作为一位唯美主义者,陈英雄的影像风格和调度无一例外都能带我远离这纷争的世俗,来到我内心深处那个隐秘却纯净不知归路的桃花源。包括这次在布景中,完全把大姐夫在河内的经历诗化为梦里桃源,他在清河上漂泊迷茫的沉思与禅意像极了隐藏在山水之中,唯有阡陌交通的田园,而河上搭建的房子,在潮湿的木板下,清澈的河中自由的飘荡,大姐夫潜藏的爱情完美复刻这一原型。其余段落里,陈英雄将热带国家的潮湿,燥热,滴滴答答雨打芭蕉空灵的回声,以及在神秘的复古原始音乐之中飘渺上升的情欲结合的天衣无缝。那是一种身处其中可以随着肌肤的潮热和粘腻去体会和感受的粘连感,更是一种轻而易举调动观众呼吸和欲望的镜头。空气中攒动着暧昧的气息,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把人的心勾走了
给配乐和摄影+1
断断续续看完了,说实在没有那么好看。因为被《青木瓜之味》惊艳到,故来看这部影片,依然是潮湿迷朦的东南亚氛围,依然是阴冷色调的配色,但感觉剧情差了点,显得有点拖沓无聊,对里面的婚恋观目前较难苟同。ps有亲姐妹真好
很懒的一部电影 越南人有种特别的味道 原声很好听
虽然我非常不喜欢越南,但看过的几部越南电影却都还挺好看!电影塑造出了想象中喜欢的那种东南亚风情。
只能说,这是一首电影抒情诗。
应景的是,在历经了一周高温干炙后北京今天落了一场大雨,恰与电影中溽热湿润的氛围不谋而合。然而这部充盈着水汽与盎然绿意的诗意电影却未能如预期般打动我,尽管那些暧昧的情感在明媚的夏日阳光下与雨季无尽的降水中波动流转,却未能阻挡天气带给我的困倦无力与昏沉绵软,整个人不知不觉且毫无招架之力地遁入半梦半醒的未知空间,身体好像被无止境又有频率的雨声侵袭到瘫痪。只记得演员都很具越南韵味,陈女燕溪气质独特,饰演二姐夫的陈孟强是个尤其好看的男人(非常传统意义上端正的亚洲美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