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vane for an infant借用拉威尔的*for a dead princess熟悉的张吉安语法符号,华人女性在异质文化中的主观经验,落点在非自愿生育上给女性带来的伤痛,正邪对立被摆在两性之间,显得有点过于简单粗暴。但是张吉安对于那个不一样吉隆坡的描绘,仍然令人深陷其中,大都市景观几乎完全被隐去在背景中,取而代之的是朴素的看不出时代背景的生活场景,无时不刻被大自然的神秘气氛所侵入,观影体验上有一种跟着女主的那句台词深呼吸的放松感,母系氏族的奇观性舞蹈,好像在告诉女孩们可以有逃离的出口,然而结尾印度婚礼的孔雀舞又好像在宣告一种背叛。每部必出现的拿督公,这一次被狠狠黑了一把,也算是一种自反的趣味,还有拿文艺男青年开涮,引起全场哄笑。比五月雪观影体感友好一些,但是没有了五月雪最后的震撼
同隔離《虎毒不》double bill效果更佳 棄嬰明明是個很好的話題但點解到後面越來越混亂 好多想講的 但什麼都沒講清楚 又是一部野心大於執行力的電影 btw 馬來西亞是禁止墮胎國家 結合《虎毒不》最後那句每個女性都有選擇生和不生的權利 好唏噓 張吉安保持一年一部的創作真大馬勞模 fish姐最後可以跟Nat美美過上二人世界嗎🥹
在hkiff
张吉安将魔幻融入现实,直视马来西亚社会难以启齿的禁忌,加上廖子妤细腻表现、许恩怡苦练口音演出,为凡世里受苦的女性发声。
很subtle 近乎纪实片的风格 两场情绪爆发的戏稍显尴尬
其实看张吉安的电影,最大的乐子是看拿督公什么时候出来。这次跳大神的对象换成了天师,还蛮契合要表达的主题:在欠发达地区,女性困境的一大重要来源就是解释权被男性控制的封建迷信和宗教势力(TGHFF61@松仁威秀)
4.5 hkiff49
新知+1,困意+10
就生育議題而言,比《虎毒不》站得更高,反思更深;傳統及教條強加於人,非自願生育造成的悲劇往往無可挽回;有時候,避孕才是真正尊重生命的方式。張吉安這鳴地圖炮,注定不會討好。
HKIFF49 张吉安映后 诶怎么又看了关于亲子的电影 天堂就在母亲脚下 导演解释以后才觉得碟子舞的意象很妙 但是内容太多太满节奏太慢了 重点反而有点隐身 看得有点累 但是导演关于宗教意味的解读还是让我觉得蛮大开眼界的 只不过我没有那个背景有点不好理解hh
一开始觉得节奏很慢有点闷,但后来渐入佳境,感觉画面很美,摄影很讲究,导演很有自己的想法,展现了马来的一些鲜为人知的宗教习俗(母系社会米南加保真是第一次听说,一开始觉得好棒,但最后看到竟然会丢弃男婴啊怎么会这样),还融合了一点点魔幻的感觉。表面上看是讲弃婴、生育、宗教,但背后的真正议题其实是性侵,因为绝大多数弃婴都是性侵的情况下诞生的(由于宗教原因堕胎是违法的)。看完觉得马来西亚的性教育和性别平权运动任重道远啊!才知道廖子妤是马来西亚人啊,难怪会讲这么多语言!但是女二的哭戏好可怕啊😂 最后那个天师就是性侵女二的继父吗?感觉也没讲清楚啊😂 2025siff第二场,见到了导演和摄影,导演说拍这部片很低调,怕马来有保守势力来反对,哎,太难了(本来还挺喜欢马来的,现在觉得马来好保守啊)
【于HKIFF49】张吉安对于母亲角色一贯的敏感有表达欲,叠加他最擅长处理的种族宗教冲突问题,对伊斯兰社会女性处境从第一帧开始即行批判。不过电影叙事的话题庞大就不好找重心,难免有些段落的节奏拖拉,两位女主的表演煽动力也比较一般 ,3.5…意外导演亲自到场,完成一场高质量的映后QA,补充了很多电影的创作背景,蜗牛戴胜鸟雌雄同体等等意象的解读,更加感受到他作为男性导演罕见的对女性的友善和反思,+0.5
只感到空洞
Pavane for an infant借用拉威尔的*for a dead princess熟悉的张吉安语法符号,华人女性在异质文化中的主观经验,落点在非自愿生育上给女性带来的伤痛,正邪对立被摆在两性之间,显得有点过于简单粗暴。但是张吉安对于那个不一样吉隆坡的描绘,仍然令人深陷其中,大都市景观几乎完全被隐去在背景中,取而代之的是朴素的看不出时代背景的生活场景,无时不刻被大自然的神秘气氛所侵入,观影体验上有一种跟着女主的那句台词深呼吸的放松感,母系氏族的奇观性舞蹈,好像在告诉女孩们可以有逃离的出口,然而结尾印度婚礼的孔雀舞又好像在宣告一种背叛。每部必出现的拿督公,这一次被狠狠黑了一把,也算是一种自反的趣味,还有拿文艺男青年开涮,引起全场哄笑。比五月雪观影体感友好一些,但是没有了五月雪最后的震撼
張吉安這次想表達的,是大馬三大族裔傳統與現代化思潮(棄嬰收留艙)的碰撞,以及身處於其中,種族膚色各異,命運相似的女性困境。能看出導演在對風土民俗的展現始終帶有一定的批判色彩,例如父權制對女性的壓迫在不同宗教觀念下如何表現。然而,不時出現的昆蟲鳥獸、攝影頭、神像等「非人」視角,似乎又想透過不動聲色的觀察,眾生平等式地呈現凡間的善行與惡意(包括張擅長的魔幻/超現實段落亦然),那這樣是不是間接削弱了大馬女性普遍遭受的性暴力現實、墮胎/棄嬰、生育權利等議題本身的探討力度,以及對宗教文化糟粕的批判呢?影片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方,不是那些多少帶點獵奇眼光的民俗風情及夢境,應該是這麼一個兼具女性避風港的棄嬰收留站,還是敵不過保守勢力取締的嚴峻現實;兩位女主的互助是在黑暗中讓人稍感溫暖的一縷微光。
🙃
亚洲式恐怖
节奏太慢 拖死电影 每个画面的出现都要有原因啊 能3s讲完干嘛要30s啊 拍电影之前有没有想过拍给谁 要拍给女性要拍给马来西亚华人要拍给少数族裔 这个加点那个加点小火慢炖 最后锅烧烂了
好久沒看過這麼爛的電影了😒開頭幾個場景還拍得挺有feel,本來還有有點期待怎知接下來的劇情就猶如其他馬來西亞電影一樣毫不合理(光我散場跟朋友聊就可以挑出十幾個點出來了🌚)拍攝手法糟糕,然後很多情節設計是為了劇情推進而硬塞,本來還想為兩個很喜歡的女主(她們演出得很好)而禮貌三星,見過看到(又出現在馬來西亞電影)的qj橋段我真的不行了🌚故事出現這種情節本身不是問題,但他這樣呈現純粹就是想毫無意義且片面地噁心人🌚(想噁心人你學學熔爐好不)不行了,越打越氣,我給了很多次機會了(這次還拉了我朋友去看),馬來西亞電影掰掰最後再吐槽一點:説男人全部是壞這個主題沒問題,但你把所有男人角色除了片面的壞以外毫無屬性這樣咋說服人(生理女性都看不下去了)建議解決方法:改成GL
有人觉得反派选角失败,但我认为这种用力过猛的表演反而符合角色设定
弃婴舱为切入口,讲述被穆斯林父权制吞噬的马来社会。张吉安还是擅长用符号隐喻来渲染故事的底色——古兰经里的蜗牛,衔走脐带的戴胜鸟,仁慈之眼的菩提树。最后一幕三位不同种族处于不同文化序列的三位母亲相互对视,我是第四堵墙外的另一双眼。高赞评论之一所说的“猎奇风俗表演”指的是森美兰州歌颂母亲的碟子舞还是印度婚礼之舞?导演映后谈“这些不是符号,是马来人民拥有共识的日常”。当他真诚地在影片中展现着文化的内部视角,讨论在马来西亚独特情境下性别与生育的谜题,试图向观众打开一扇理解他者之门,却被解读为讨好的“猎奇”…我们在怎样高傲地俯视着南方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