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部电影都在塑造世界观了,人物做的真一般一堆坑,不知道这个算不算前传(别跟f91说是海盗的前传,后面不给出/脑阔疼),整体画风还是和福音战士很像(庵野秀明功不可没,机体设计太像八号机修补型了),结尾还是有点一言难尽,但这部高达还是在转型的路上比较成功,没有变成水星的魔女为了吸引新观众而弄的乱七八糟
GQuuuuuuX的前30分钟是我愿意为之二刷甚至三刷全片的段落——哪怕这意味着我要忍着看完剪的一塌糊涂的后半部分。
平行世界的一年战争里夏亚一个人承担了他和阿姆罗两个人的台词,几个包场的弟兄们都笑疯了。
如果放弃逻辑思考,不去细想吉翁无兵演说之后一年战争无论过程怎么发展都没法改变吉翁被联邦拖死的结局这点,那这30分钟就是梗非常密集的精彩绝伦的发癫。
新佑树的夏亚证明了,只要你把标志性的“诶↗↘”练到精熟,哪怕声线差的再多你也是合格的新一代夏亚。
二刷我我特意买了中配的场,可惜这个“诶↗↘”都被翻译成了“该死”之类的,很遗憾。
30分钟过后风云突变,昭和到令和的反差之大让人唏嘘不已——经历过铁与血的年代的人们终将逝去,留下的只有软趴趴的少男少女。
玛秋一怒之下开扎古的行为看不到任何情绪铺垫(从后面的剧情来看玛秋家庭的社会阶层甚至应该是和军警的利益高度一致的,作为对比,同样是中产出身的叛逆少年,卡缪抢mkⅡ的时候,前后用了非常大的篇幅来讲述他的愤怒是来自何处以及当权的提坦斯有多么不当人)。
而当她完全依靠情绪驱动砍翻了两个军警(甚至可能是杀掉了他们两个)之后,情绪的消退之快更是让人咋舌——一个生活条件优渥、活动轨迹集中在家和学校和补习班、看到帅哥会荷尔蒙上头的小姑娘,第一次开ms砍人之后能像是无事发生一样说自己不能回家太晚,这多少有点不对头。
到了后面因为自己的过失把帅哥的货款沉到河里之后能乐呵呵地说出咱们去打地下黑拳赚钱这种话让整个人物更加荒诞了。
而在把片子拉回正经的方向这块,主要配角们也没起到什么正面作用。
夏利亚(这里插一句,夏利亚大概是基于小说设定,tv动画里他看起来像是夏亚的父辈了)赎出来的那个不靠谱的驾驶员在私密马赛的时候似乎一点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足够让他上马克贝的军事法庭。
博美团在极其有限的篇幅里尽量树立起来了贫民窟里挣扎与无奈的人群这一形象,然而均摊到每个人头上的台词可能不超过五句。
我大概能推测到庵野和/或鹤卷(说实话,我也不知道这个企划是由谁主导的)在对uc宇宙进行的这次解构所选择的切入点可能会非常漂亮,比如说新人类交流的时候那个裸飘的空间是什么,93年的人类之光是什么,甚至新人类的交流可以跨越空间与时间这四个维度这点几乎已经明示了。
我也能理解电影时长的限制让剪辑后的成片连续数次在气氛烘托到顶之后戛然而止——这部电影可能是把相当于tv动画3集甚至4集的内容强行剪成了50分钟左右。
但,无论如何,这片子最终呈现出来的效果,就好像是一个uc宇宙的铁粉嗑药磕high了之后,脑袋里的播片。
前30分钟是药力逐渐生效的过程,而夏亚看到了kira☆kira的那一刻,就是药力上头的标志。
花钱看日本人认知失调也还凑活从高达的诞生到现在,高达的动画某种程度上反应了日本社会或者作者们的思考。
终于到了2025年,日本这批艺术创作者们的脑子已经矛盾到出现了认知失调,思维混乱。
历史与现实的冲突,认知和实际的冲突,清高和挣钱的冲突,在不断的拧巴和扭曲中已经出现了认知失调和即将崩溃。
这电影让人看的想到日本人现在是这个精神状态,真是暗暗好笑。
好像自己花钱看这种电影也还算有点值得。
高达最初的产生就包含了某种对日本过去历史和战争的反思。
然而随着日本社会的演变,这种反思或者消退或者扭曲。
从某种程度的反法西斯,到反战,到反战败,到掏空战争,用战斗替代。
从对战争的残酷性的描写到变成嘻嘻哈哈的比赛,一步步的为自己脱罪。
终于到了这一部,整体背景上削弱了吉翁的法西斯背景,和整个0079一年战争的故事,就突出“战斗”,然后用鸭子开高达,在某种程度上意淫如果日本没有战败,如果日本掌握了某种神兵就可以扭转战局。
然后这种意淫之后,又自我矛盾( 在电影中间部分加了一句 就算胜利也是平民受苦)。
这是第一拧巴:意淫二战日本靠神器战胜,而作者认知到现实日本输的却太惨。
讲完夏亚失踪的故事后,换了一个画风开始讲现在的少女二次元故事。
画风某种程度上有点像美漫,类似美国和日本的杂交(可能作者也是感受到这就是战后的日本)。
然后用战斗、比赛还削弱战争的沉重和正义性。
如果日本不能战争,那就把任何战争都变得非正义。
这样,我参加二战侵略他人就不是我的错了,而是参加战争的都有错,反正我也是战争受害者。
如果战争太残忍,就让战争变得儿戏,让柔弱的少女去驾驶机体参加比赛吧。
这样就降低了参与战争的反感阈值,比赛玩一玩,不死人的,第二拧巴。
日本在战败之后,不认真的反思自己罪行,反思战争爆发的原因,绞尽脑汁的想脱罪,然后又在美国的殖民统治下,感觉自己备受压迫和委屈,过着低人一等的生活,(殖民卫星里面只有警察、移民还备受歧视压迫)反抗又被打断了脊梁,还要表现的非常享受。
然后心理有十分压抑,好像一有机会就要冲破牢笼,加上美国爸爸研发出来的新武器向爹爹开火。
知道高达的题材已经有点落后,怎么迎合新一代呢又不了解新一代需要?
搞点更二次元的幼稚的画风,加点美漫的元素吧,为了票房拉住那些秃头大叔和喝着可乐水的死肥宅们,在来点拉拉和JK元素吧。
这是第四拧巴,想挣钱又不好意思拧巴。
日本不肯反思二战错误和产生问题的根源,绞尽脑汁的想脱罪,反而背上了沉重的包袱,把自己逼到死胡同里面。
因为不肯反思二战错误,所以要把战争解构。
把战争的一切背后的政治经济因素都泡沫化,当做不存在,就在那里打打打就好。
把战争替换成比赛,让人更容易接受战争。
因为战败被美国殖民压迫,又幻想自己要是没有战败就好了,而不是去反思为什么自己走上战争的道路,为什么做出了那么糟糕的战略决策。
然后呢,梦想和现实巨大的鸿沟,自己扭曲后的“战争思考”又和现实完全对不上,整个作者、整个人甚至整个民族都陷入了一种巨大的认知失调和思维混乱之中。
总结: 日本呀,其实你认真好好反思二战错误,承认自己的罪责,就不用活得这么拧巴了。
绞尽脑汁的想狡辩,然后掏空战斗意义,最后搞到现在自己脑子都思维混乱,认知冲突,然后再加点二次元宅男的恶趣味吸引票房,就算画工再好,故事再有趣,也只能看到一个认知失调和冲突的大脑。
这电影看的我又想笑又想笑。。。
直接看到日本人快要崩溃的思维,也算值得这票价了。
想看故事、画风、高达的人建议不用去看了,想看日本人已经大脑崩溃的乐子人还可以去看看。
还有就是去电影院看看观众也不错,都是像我一样的或秃头、或肥宅,还有抱着一大瓶可乐的。
你去了看到他们仿佛就看到了镜子里的自己,就知道,高达已经过了年少的你了,赶紧该干啥干啥去吧。
感觉最近高达能看的也就是闪光的哈萨维了。
与其说鹤卷和哉与痞子手下的高达刻意减少了对于引力的描绘,不如说引力,如同那幽灵般出现在夏亚和观众眼前的——出现在坍塌的所罗门洞穴中、尚未发生却也已然发生的阿克西斯奇迹的——阿尔黛西亚。
当追寻着赤色彗星的夏利亚听见了通信器内、苍瞳的卡斯巴尔留下的那句“我看见了时间”的电波回声,他所追寻的那个夏亚,究竟还是不是坐在光年外驾驶舱内那个“看见了时间的”、阿姆罗未曾驾驶过RX-78的这个宇宙的夏亚呢?
与此同时,和坐在驾驶舱内的夏亚一样有、并引发了那赤色RX-78精神感应现象的,究竟是阿尔黛西亚、未在之词在的阿姆罗,还是那个悲哀的阿尔黛西亚片尾长镜头内,那个名为卡斯巴尔·戴肯的少年?
以至于如若这是个无穷级数,它最终会在我的记忆内收敛于那仿若神隐红色的鸟居,以及蓝天下坐地日行八万里、那个名为天手让叶的红发少女倒立着赤脚朝天的镜头——“宇宙不是在我们头顶,而是在我们脚下。
”“出生在殖民地的我们,从未体验过真正的重力、真正的天空,当然,还有真正的大海。
”
《机动战士高达GQuuuuuuX》是由鹤卷和哉指导,庵野秀明、榎戸洋司编剧,在2025年1月17日上映的《机动战士高达》系列的新作电影动画。
这次的故事发生在夏亚引领吉翁公国军赢得一年战争的平行宇宙(类似穿越剧情),这一历史转折点导致地球联邦与吉翁公国的势力格局剧变。
在空中宇宙殖民卫星生活的女高中生天手让叶,与难民少女尼娅安相遇后被卷入非法MS决斗竞技“军团战”。
她驾驶着神秘最新型MS(Mobile Suit,机动战士,下文简称MS)“GQuuuuuuX(吉夸克斯)”投身其中,而被通缉的神秘MS“高达”驾驶员修司伊藤也出现在她们面前。
自此,少女与少年的相遇,梦想就此交织,宇宙世纪开启了新的未来。
杂志图而就在今年4月4日,“白色木马”驶向了大陆,译名为《机动战士高达-跨时之战》的故事上映东大。
也是阔别东大六年后,再次站在东大上。
这次依旧是由大家熟悉的老朋友路画负责引进,敖广国漫负责审核,更是一刀未剪,让广大爱好者们感受到最纯粹的剧情。
尤其是在人设方面,请到了负责过《宝可梦》系列以及《新世纪福音战士新剧场版》人设的知名画师竹来设计。
国内宣发海报
画师竹那么作为对《机动战士高达》这一IP了解过一些的白糖,看到这样的人设第一反应就是“诶?
苏莱塔种的番茄成精了?
(bushi)”。
咳咳,最近高达系列的作品的确为了吸引很多观众,在机设和人设方面都做了很多巨大的尝试。
比如在22年史上最强十月新番,三赖子(SUNRISE)就送上了《机动战士高达:水星的魔女》,这种百合+机战的巨大尝试,也的确拿出了不错的商业成绩(估计许多被蒜坑了的观众都转战水魔了233)。
而更之前的TV作品就是2014年的《机动战士高达:铁血的奥尔芬斯》了,一般而言高达系列的主角基本上不会和学生沾边(创战者等外传暂且不提)。
宣发人设图
天手让叶人设原稿但这两年无论是苏莱塔还是天手让叶,都会涉及“学生”的元素,也算是对高达这一IP想要让更多年轻人入坑的体现,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聊聊本作的剧情。
本作不同于普通的电影讲了一个完整的故事,而是采用了40min前传+TV版前两话剪辑放送的编排形式,并且在4月8号,本作的TV版即将上线,延续剧场版的内容,因此,比起电影,本作的定位更像是痞子致敬+预热TV,82分钟的内容会让观众感到十分意犹未尽。
日本上映本作设定在UC0079,也就是高达的开山之作……的平行时空。
“白色恶魔”的驾驶员阿姆罗-雷并没有按照既定的世界线承载着高达,带领联邦军获胜。
在这个世界线中,吉翁公国的“赤色彗星”夏亚乘上高达,让战争的天平彻底倒向了吉翁,然而在联邦军鱼死网破的作战中,夏亚被迷之闪光所驱使,离开了战场。
战争最后以吉翁获胜为结局,这便是电影前四十分钟的内容。
如果是老粉丝的话,那在观影过程中会会心一笑,新观众的话则可以简单了解世界观,并且沉浸在技术革新后量大管饱的机战画面中。
其中,夏亚驾驶着红色高达驰骋疆场的机战画面在大屏幕上有着极强的视觉冲击力,鹤卷和哉设计的主要分镜让观感更上一层楼。
对于白糖来说,前传中惊喜的是夏利亚·布尔这一角色的表现。
虽然白糖在观影前有稍微补充过一年战争的相关内容,但这一位角色完全没有任何印象。
比如夏利亚的人设白糖还是很喜欢的,一度认为是个新角色,但是之后查资料时发现这位角色已经在1979年的动画中出现过,只不过是龙套角色。
夏利亚·布尔让一位边缘角色在前传中占据主要篇幅,并且在后续的动画中作为主要角色出现,我想这也是制作组们想要表达的“在宇宙世纪的背景下,讲出我们自己的故事”想法的体现。
随着米津玄师制作得《plazma》响起,天手让叶搭乘夸克斯高达时,也象征着新老世纪的正式交替。
尤其是在在女主踏上高达的那一段运镜中,真的很像是扳机社的作画风格,很有冲击力。
后半部分的机战部分配合插曲的演出也是相当优秀,只有在大荧幕上才会有这样的冲击力,作为TV内容的预热,很让人意犹未尽。
在文章的末尾,白糖想聊聊这部作品对于我的意义。
因为自己与几位朋友很久没有见过了,这次《高达》新作电影引进国内,除了自己想看以外还想和大家一起聚聚,因为提前了解到会有0079的if线剧情,所以白糖很害怕几位朋友完全不感兴趣。
但是在观影过程中,即使是没有接触过高达的朋友也会和我会心一笑,在高达启动时不由自主发出惊叹,以及吐槽前后部分画风的割裂感(?
)。
观影结束后,白糖询问了几个朋友观感,很惊喜的,他们表示“很燃”、“演出很精彩”、“音乐很好听”,虽然有些戛然而止但白糖在影片最后告诉大家4月8号还有续作,不仅是我的朋友们很激动,前排的几个大叔也回过头很惊喜的看着我,大家表示了对续作的期待。
这部作品也让几位朋友再次聚在一起,再次有了共同话题,有了一部可以一同追番讨论的动画。
因此,不管互联网上的声音有多么二极分化,在白糖这,《机动战士高达-跨时之战》真的很值得大家拉上朋友,一起前往影院感受这段跨越时空的故事。
PS:白糖去得是当天的第二场,本作在国内也是基本上没多少人看,也才1366万(写稿前)。
但你没人看就算了,为什么拿着票根去抽特典结果被告知已经没了,连免费的海报都没了!
真悲伤!
真悲伤啊!
文:白糖先森
拉着两个老男人一起看了一下,结果一个直接看不下去了,另一个直接早退了…我觉得这部片子的动画,战斗,场景描绘什么都是非常在线的,但是每一个角落都透出了浓厚的eva新剧场版感,角色的动作,镜头摆动的幅度跟eva新剧场版简直是一模一样,或者换句话说,直接用ai拿新剧场版的场景换皮ai一下…大概就是今天能看到的高达的片子了…我倒是对这种似曾相识的即视感是没有什么反感的,我觉得还可以,但这也是这个片子唯一的优点…从故事叙述场景镜头切换整个节奏感设计,属于非常不在线,和他所参照(复制)的eva新剧场版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Eva的新剧场版序出来的时候能够做到不管看没看过老eva的故事的人,都能看明白怎么回事。
但这个高达…我只能说本剧假设所有人都看过了并且精通所有历史设定…他学着eva新剧场版的讲故事的模式,用快节奏切换,给名词的不给解释,省略所有叙述背景篇幅的方式,把观众直接扔进一个架空世界,但这就对不熟悉背景的观众极其不友好。
而且关键问题是…这电影才多长啊,90分钟都没到…中间还夹杂着主角团每个人各自的大段的自说自话的独白,给人一种想搞意识流又没抄对的那种感觉…把这些对白全剪掉,也完全不影响故事的理解(因为都是一些极其小儿科的解释,你不用讲我也都明白)………所以这根本就不是因为时间或者是篇幅有限,就是导演不想花时间对着非粉丝好好讲故事,用了面向成人的捉迷藏式的讲故事方式,但又浪费了无数篇幅整了一大堆面向10岁小孩说教解释战斗的对白…说难听点…把这部片子的所有面向10岁以下内容全剪掉…大概只能剩一个战斗动画做的不错的宣传片…罢了…所以,这电影纯粹就是一个粉丝向的番外篇…我倒是不反对这种番外,但是这种番外就不应该放在院线里…在线点播就行了,整这么一坨东西放在院线里,只是对全体非粉丝观众的不尊重。
两分最多了
先说优点:竹小姐人设时髦 流行音乐铺满全片比上一季度的母鸡卡还多 作画优秀尤其是麻球的小表情……没了 全部1.5小时 只有前一小时是剧场版制作 最后半小时就TV水平 可以说很没诚意了 史上最倒霉的主角团 完全看不出制作组的爱意。
莫名其妙的恋爱脑和行为动机 全程谜语的发言 边缘化的戏份 流于表面的致敬 ,稀烂的打戏,丑到姥姥家的鸡舍(除了白瓷强人) ,整个一富野梦男自嗨作。
说好的0079if 结果又是Z又是CCA 咋滴你还搞诈骗呢?
属于姨姥看了叹气,新人看了懵逼的作品。
原来被水星创死的我想着相比没名气的小林宽 鹤卷作为top2和flcl的名导肯定不会翻车,好嘛就这啊。
您还是去拍ova吧 别来碰番剧。
在新剧情里加致敬✘在致敬里塞新剧情✔最后本片在商业上应该挺成功 日本40亿票房 胶卖的也不错。
高达从铁血开始已经剧情三连扑了 也不知道TV什么时候能再创辉煌。
当夏亚.阿兹纳布强夺RX-78的时候,《机动战士高达:跨时之战》就已经不是一部普通意义上的高达电影。
对于开启整个UC宇宙的“元事件”的改写会开创出怎样的新秩序也并非可以用简单的“平行宇宙”一带而过。
就像为何一部仅有82分钟的动画序章被作为电影引进一样。
其中匪夷所思还要回到标题中的关键词——时间。
时间是什么?
“如果无人问我,我尚且知道;如果有人问我,我便不知道了。
”圣奥古斯都的沉思免除了“到底何为时间”的疑问。
虽然这个问题至今尚无答案,但是却不影响人类可以掌控时间。
就连我也可以。
上个世纪90年代,史蒂芬.霍金为愚人准备了一部《时间简史》,以科学的名义统一了普罗大众对于时间的认识。
在书中,时间连接着宇宙的概念,由宇宙大爆炸中诞生,终结于黑洞或者宇宙坍缩。
宇宙好像一枚针筒一样,时间从诞生之日起朝着未来推进,一直到针筒被推到底时毁灭。
请原谅我在这里将愚人与普罗大众划上等号,其实这样做的并不是我,而是极少数掌控了世界的人。
他们的策略从来不是说出一个错误答案,而是给出一个不完整的答案。
就像人工智能确实在“连接世界”与“个性化体验”中带来前所未有的进步,但是“算法黑箱”和“成瘾经济”问题却被资本与监管俘获秘而不宣。
当然我也可以不去讽刺他们,如果换个角度来讲,“线性时间观”的积极意义就像“统一度量衡”一样可以确保一个稳定的世界,是科学对于世界的巨大贡献。
但代价是过去的总是确定了的,而未来从此向不确定敞开,奉线性时间观为圭臬的人再无“掌控时间”的能力。
那么是霍金说错了么?
并没有。
而是另一种时间的概念被“忽略”了。
区别于年、月、日这种外在的时间纪年,还有一种存在于人类意识内部的,以过去、现在、未来为单位的内在时间。
虽然过去、现在、未来和年、月、日一样,同样没有办法回答奥古斯都遇到的问题,但是它把时间从一个关于自身的问题转换成了一个关于人的问题。
即,时间关乎了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换句话说,时间的流逝并不是需要解决的问题,导致生活状态的变化才是问题所在,正是变化造就了存亡兴衰的历史和未来。
在这里我们不难看出现实世界中的一种权力关系:人类对于美好未来的渴望赋予了每个年月日以意义,使得内时间成为了外部时间的主宰。
但是在具体生活中内在于每个人意识中的“过去现在未来”却无法和“年月日”抗衡,好像日复一日、年华老去才是时间的永恒主题。
如何调和此间的矛盾?
《机动战士高达:跨时之战》给出了一种明确但不能直说的方法,请原谅我还需要借助另外一部作品。
不可否认时间是难以把握的,因为时间始终是在流动着的。
我们在写作的时候通常会有这样一种比喻:“那一刻,时间仿佛静止了一样”。
而真正把这一现象写出来的人是博尔赫斯。
在他的小说《小径分岔的花园》中,博尔赫斯创造性地把时间去除了时态化,为我们切开了时间的一处横截面,呈现出来的是一种无限可能的“当下”——这就是时间的拓扑学结构。
在这种结构里,余准在面对斯蒂芬.艾伯特和理查德.马登的一刹那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选择,杀死他、放过他、加入他、逃走、埋伏、自杀等等。
而迫使他做出牺牲自己杀死艾伯特选择的是,将情报传递出去的使命。
如果我们将这一“使命”分解来看,它由过去在长官那里获得的任务和部队避免在未来被空袭两部分组成。
那么想要改变余准选择的方法其实非常简单,只要忘掉任务/历史或者修改任务/历史的内容都可以决定余准的未来。
这听上去也许非常荒谬,但这就是“生活”无法像“世界”一样去支配外部时间的决定性因素。
因为“世界”没有告诉我们时间的运动并不是主体朝着未来前进,而是未来朝向主体的降临。
历史比现在更先抵达未来。
在这里存在一种颠覆性的认识:人是不动的,而未来迎面降临。
即命运是存在的,主体已经被规定好自身的位置/原地不动,时间/绝对者“已经自为地实现,而用不着期待我们”,但真正得以实现的是我们的偶然行动。
简单说,人想要坚持以主体的干涉来实现可能的激进变革,唯一的方式就是接受命运。
区别于“主观能动性”这种自由假象的世俗版本而言,选择命运/坚持理想才是至关重要的。
在这里通常会遇到一个经典的悖论,即“我的理想是有钱”。
这里被错过的地方同样是一种辩证法,人们通常会把“钱有我”误解为“我有钱”。
马克思对于这一问题有着深刻的论述。
这种论述依然可以从时间性上来加以把握。
依照标准看法,过去是固定的,已经发生的事情无法改变,不可能被取消;而未来是敞开的,取决于无法预知的偶然性。
在这里我们应该颠倒此看法:过去向回溯性的重释敞开,而未来是封闭的。
但这并非意味着我们无法改变未来;而只意味着,为了改变未来,我们应该首先改变我们的过去,以一种新的方式解释过去——从那种先前支配我们的过去视域所规定的未来中解放出来,朝向一种新的未来。
而马克思正是在此意义上,将“钱”从历史上的一种一般等价物重新定义为一种剥削人类的劳动的“资本”,从而创造了一种新的未来。
现在我们终于可以回到电影当中,更为时间性地把握“一年战争”、“RX-78”、“夏亚”、“五光十色的空间”等各种符指。
从1979年《高达0079》诞生至今,“联邦”与“吉翁”的战争从未曾停止,甚至愈演愈烈。
为和平而创造的高达并未如愿终结“一年战争”,反而陷入了战力升级战争延续的悖论中。
无论动画的制作人是否真的想终结这场战争,通过创造新高达来开辟新故事的路貌似已经被堵死。
仿佛总有一个“夏亚”拦住了“阿姆罗”;一个“面具人”是一个“复仇者”;一台“白色恶魔”要决战“赤色彗星”,这种以冷战为蓝本的想象力已经无法对应2025年的世界形势。
曾经那个“二元对立”的冷战世界已经变成了一个“多元博弈”的混乱世界。
拯救之力也像《逆袭的夏亚》中所预言的那样,早已在拯救者的相互抵消中消散在了1988年之后。
没有拯救者恰是新世纪世界开始向多元化发展的真实写照。
显而易见,UC宇宙与现实宇宙之间的张力才是《机动战士高达》系列得以维持其自身的关键。
但与其说创作者为故事选择一条与现实接轨的命运线是故事得以延续的迫切需要,毋宁说为世界挑选一条新的命运之线才是文化创作者的历史使命。
在此意义上,曾经的拯救者必须褪去拯救的光环还原为普通人才能解放拯救之力,将其归还到新时空的序列里。
也是在此意义上,阿姆罗的缺席以及夏亚强夺RX-78才打开了未来之门。
现在我们应当不难理解,为何修司会从“RX78”那里获得指令,因为过去总是比现在更先抵达未来。
一台由过去而来的、为了终结战争而被创造的机体自身就携带了实现和平的力量。
修司对“命运之音”的忠诚,正是未来实现其自身的关键。
在此我们可以回顾电影中玛秋在七彩空间中接受夏亚指引的那一时刻。
那七彩空间不正是博尔赫斯笔下时间穿越主体时所形成的小径分岔的花园吗,一种量子场论和以太假说共同编织起的时间汇集-分岔-再汇聚-再分岔的迷宫。
作为新人类的玛秋同样继承了前辈们的可以感受未来的觉醒能力。
那种力量就是未来自身在当下化的力量,一种对“历史”重新阐释而形成的未来自我实现的力量。
在这里我也必须承认这种力量是危险的。
但与其说危险在于好像一只脚已经踏进了历史虚无主义的深渊,毋宁说危险在于对于“历史”与“过去”这一概念的混淆。
在汉语中,历史这个词的本义是对事件(event)的记录(record)。
于是值得被记录的事才成为史,不被记录的事则成为过去。
历史往往成为了历史拥有者在场的证明。
在这一点上《1984》中的“老大哥”将这一在场推向了极致,整个真理部的工作内容就是将所有不利于老大哥的记录统统修改为对其有利的历史。
也让我们领略了一个无需出场就已无处不在的历史虚无主义者的真实可怖。
这种恐怖时至今日反而卷土重来。
现如今特朗普不正是一个妄图强行将霸权秩序铭刻进历史秩序中的“老大哥”?!
为了避免落入极权者的陷阱,也为了不再是历史虚无主义的帮凶,曾经温斯顿的做法依然可取。
只要在美国的霸权秩序之外选择另外一种未来,我国那些没有被霸权秩序记录在案的悠久历史就是必然战胜霸权主义的有力武器!
这是一把可以掌控时间的武器,如果需要为这把武器起一个名字:“为一个可能的世界选择一种可能的时间”。
这把武器的使用说明书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被铭刻进了未来:“让我们面对现实,让我们忠于理想。
”
鸭骡卡缪还在艰难地对抗重力,玛秋驾驶高达的理由是“我想去宇宙看看”。
象征自由、互相理解的Newtype闪光,在0079里是无法触及的悲伤幻梦,Gq的主人公一跃便攫住了。
没有重力地飞行原来如此轻盈、没有隔阂地对视原来如此简单,我在宇宙中弹射、旋转、起舞,因感动和喜悦而战栗的身心,沐浴新时代的绚烂闪光。
“动身飞向宇宙的彼方等离子流破开眼前的景象痴痴地沉醉其中连淤青与伤痕也浑然不顾纵然相隔数光年的遥远距离脚步既已踏出便不会停止此刻你的声音传来化作熠熠光芒“
高达Gqux 8.0/10.0 1月在日本已经看过一次 因为是nt之后第一部在国内上映 所以多给一颗星(seedf永远的遗憾)对于一部tv剧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开头,期待故事往后的发展。
观后感最强烈的是没素质的小厕弟们滚出电影院。
本来就是前传加tv前几集的方式还在电影院里大声骂断章,跟神经病超雄一样,抬头一看果然是几头体型正确的在嚷嚷。
说回正题,在日本观看时没听懂的地方终于是搞懂了。
本来我在担心剧情会洗白吉翁,但是其中大姐头的一句话:“虽然吉翁胜利了,但是人们的苦难还是没有改变。
”顺间让我对这部新时代高达有所期待。
虽然看得出来编剧为了拉新特意降低了一些观看门槛,但是我在国内二刷时忍不住带入了一下完全没看过的观众的视角,某些地方,比如对于newtype的定义与能力,夏亚复仇的动机,阿尔黛西亚是谁等等问题肯定会有很多疑虑。
这些问题总是会伴随着观看体验的,但是想在一个小时40分钟里面解释清楚确实有些强人所难。
在剧场版中不管是战斗分镜还是bgm,都体现了作为一部“新时代高达”该有的样子(点名批评水墨让人无聊透顶的浮游炮对轰),每一首bgm的响起都牵动着我的情绪。
人设方面也非常讨喜,两位女主与男主的排列组合想必也可以让喜欢磕cp的同学们满意👍(偷笑)在二刷时,我也越来越喜欢麻球这个角色。
以前对她有好感是因为看见她就会不由自主的心情愉悦,这次看懂全剧情之后,才发现她是一个很向往自由,天空,大海的女孩。
不是为了所谓吉翁联邦的派系对立,也不是为了追求金钱,更不是为了所谓高达和扎古对立的“宿命”而去ttk,她所追寻的,一直是心中的那个“自由”,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她没有选择和别的学生一样墨守成规,却毅然决然的驾驶高达参加了比赛。
很希望编剧在12集的tv中,能呈现一个与以往截然不同的故事。
最后,禁止在影院内与朋友大声喧哗,真的很吵。
睡前想看一部温情的电影舒服睡着的,这下好了,全程落泪😢
第一次看时恩的剧就是梦之歌,没想到也演了鱿鱼游戏!演技不错两个妈妈对峙也那段演得好好
好奇斯嘉丽生母莉娜的角色设定,这个不想成为母亲的女人,认为女儿的出生是对自己的掠夺,侮辱女儿殴打女儿,声嘶力竭让女儿滚开,却选择代替女儿入狱,又不愿救治重病女儿的女人,到底过着怎样割裂的人生,她为什么流泪。
10月3号上映 😍
跨国领养所带来的身份认同问题以及母女之间深刻的情感纽带,电影很催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