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久别·重逢

久别重逢,Last Song For You

主演:郑伊健,陈卓贤,许恩怡,蔡思韵,朱栢康,周汉宁,朱柏谦,林熙彤,李尚正,吴启洋,李凯贤,曾睿彤,黄正宜,黄文慧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香港语言:粤语年份:2024

《久别·重逢》剧照

《久别·重逢》剧情介绍

久别·重逢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那年盛夏,少女夏文萱(许恩怡 饰)与少年苏升华(陈卓贤 饰),因一张唱片相遇,但对这段青涩的爱情,不知能走多远…… 多年后,已成为音乐人的苏升华(郑伊健 饰),在人生低谷时,意外重逢夏文萱(蔡思韵 饰)。被病困的夏文萱心痛眼前苏升华变化如此,决定为他送上最后礼物,希望这段旅程能让他找到人生改变……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海军罪案调查处:洛杉矶第四季北极浪漫速成班悉尼豪宅第三季路西法第六季人数之町七磅春申君萤火侠道士出山2:伏魔军团大天空河HighKick短腿的反击Ídolo边缘服务四叶OVA第2话三尖树时代女巫布莱尔2:影子之书荆棘鸟致敬英雄红楼梦兽餐蝙蝠女侠第一季鬼母诗人姐妹金剑雕翎高斯电子公司就像美丽蝴蝶飞出柜好莱鸟超级少女第三季

《久别·重逢》长篇影评

 1 ) 久别重逢:小清新+奇幻,港片又拍出一部神作!

又是一部预告片就已经很打动到我的电影,我推荐朋友一起看的时候,我说这是一部爱情、文艺、奇幻电影。

当时居然没想起来小清新这个词,其实最合适的还是小清新。

港片里还有类似的小清新的有《为你钟情》、《时光倒流的话》。

这部戏,我认为7.8分,为久别再见的伊面,可以再加0.2分,凑成8分。

1,我最喜欢的是奇幻设定因为看过预告片,也一下子看懂电影中的伏笔,比如女主那句我见过长大后的你。

所以我不费力发现了所谓的女儿,就是女主本人。

编剧的能力当然不止于此,看到结尾部分时候,我又开始想一个不属于我的问题,接下来要怎么演下去。

没想到编剧出的是双重穿越大法,伊面又穿越去了女主年轻时候的年份。

伊面看到四个年轻人在海边开心玩耍的画面,是我近几年看到的奇幻片设定最佳。

伊面临走之际问了一句,难道真的没有其他办法了吗?

女主答应会尽量试试其他的方法。

在另一个未来,女主没有选择去做手术,奇迹般的活了下来。

虽然很理想化,但是我很喜欢这种设定,治愈了好大一部分观众。

2,伊面的大叔魅力

有几个镜头,还是发现郑伊健帅的那么出众;当然也有更多的镜头,发现伊面是真的老了。

是啊,我之所以跟那位友人去电影院看这部戏,有一半以上的理由是为了在大银幕上看看郑伊健。

小银幕或手机或ipad上不知道看过多少遍。

看了一半左右,脑海里不禁想到水木年华的《一生有你》的歌词。

伊面我认为这次的演技很不错,第一次听到假扮女儿的女主弹起熟悉的那首曲子时,伊面一下眼睛就红了,很打动人。

说到这里,有一个细节,我要大大的赞一下主创人员,伊面跟年轻女演员没有吻戏,非常好的一个坚持!

难得见伊面饰演一个被抑郁症折磨的颓废大叔(衣品还是很出众),很有新鲜感。

伊面本来就是歌手,演音乐圈的人也不算跨界。

唯一想吐槽的一个小点是,伊面没想到还是那么懒,弹钢琴没有一个全景镜头,你看看隔壁伟仔是怎么拍摄弹钢琴的戏份的。

3,女主许恩怡我已经过了无限buy这种灵动少女的年纪,我甚至认为开头有几场戏,女主扮可爱有点刻意。

但后面有一场情绪爆发戏着实是惊艳到我了。

他们那次去喝酒,趁着醉女主去弹唱了他们俩的那首歌。

深情看着男主:你难道还没有发现我就是夏文煊吗?

听得让人怜爱顿生。

前面还有一幕也演的很好,他们第一次来酒吧,女主弹了那首歌的上半首,伊面犹豫了很久去弹了下半首。

女主看伊面的那个表情,藏不住的爱意和欣赏(欣慰)。

年纪大了以后,我跟另一位友人的共鸣位很不同。

另一位友人的共鸣位是年轻时错过的女孩,说实话这次这部戏里面的爱情部分,没有很打动我。

真正让我第一次起鸡皮疙瘩的场景是,男主和女主报名歌手迟到以后,男主鼓起勇气在大庭广众之下,不管不顾的激情solo自己的音乐,我还是那么容易被年轻人的power感动到。

许恩怡是大美女柏安妮的女儿,可造之材!

4,原声音乐大赞小清新电影,除了演员,画面和音乐都非常重要。

这部戏夸张一点说,画面和音乐比演员还要更好。

我喜欢全片一首一首的配乐,都很贴剧情。

有两处原声音乐惊艳位:一次是女主第一次穿越,突然出现到医院。

还有一次是伊面第一次穿越,这里的音乐配的很带感。

就我个人情感体验来说,我认为可以和《星际穿越》的最后神级配乐起到一样的推动剧情的效果。

5,港片不死!

正是每年港片有这样一部又一部让观众看了觉得很舒服的电影的存在,我始终对香港电影的未来是有信心的,低谷不可怕,只要创作者有心,作为观众都是能感受到的。

时间不会亏待每一部好电影。

 2 ) 久别半生,与你重逢,也与我重逢

PART Ⅰ 剧情分析开篇即是第一重的久别重逢。

丧失创作兴趣,被抑郁困扰的中年苏升华与重病在身的中年夏文萱,在医院重逢。

二人原是彼此青春之海上的钻石,行将捅破窗户纸之时,苏升华家庭破裂,与母亲一同移民他乡,二人相忘于江湖。

这些年来,苏独身一人,夏相夫教女。

久别在花样年华,重逢于脆弱不堪,何其唏嘘。

夏因术后并发症离世,女儿登门拜访邀请苏前往日本,伴其把亡母骨灰撒向大海。

此处设有叙事诡计,意在误导summer的身份为夏女儿,但是由于summer与年轻时的夏均由许恩怡扮演,设计效果不佳,不难猜到有穿越之类的奇幻设定。

(我原先猜想铃声是梦境的标记,但未有呼应,下文日本的夏均用“summer”指代)。

单车、焦糖布丁、弹唱,夏在验证曾与苏共通的密码,苏却不在状态,呵斥起summer的轻浮。

直到summer终于忍不住自我揭穿,在神社上与火焰一同消失。

日本之行当中的几场戏拍得很有味道,二人传球似的踢路边碎石,似是《海边的曼彻斯特》行至尾声时李和帕特里克互相扔球;二人反方向荡秋千的短暂欢愉,也像是冬日的一抹暖阳,温暖着同行的短暂旅途。

海边的曼彻斯特 (2016)8.62016 / 美国 / 剧情 家庭 / 肯尼思·洛纳根 / 卡西·阿弗莱克 卢卡斯·赫奇斯

《海边的曼彻斯特》尾声的场景奇幻的日本之旅后,苏去夏家证实summer身份即为年轻时的夏,也在此时得到夏的遗物,穿越到从前,在海边完成第二重,即苏与年轻自我的久别重逢。

平行时空中,夏选择更换疗法,改变逝于术后并发症的走向,与苏完成第三重久别重逢(此处依然有细节埋藏,钢琴上缺失的白键回归,但奏不响,预示着夏的故事线发生变动。

缺失对应死亡,不响对应活着,但病未除的状态。

是否久别有待商榷)。

电影落幕。

PART Ⅱ 勘景选取位于香港西南角的长洲岛进行拍摄。

昼夜不息的海浪,错落有致的房屋,狭窄干净的街道,三两同行的学生,与日本县城气质高度吻合。

佐以清冷的滤镜,竟也真在香港调配出一碟形神皆似的日式风味料汁。

全片因而能在多国摄制中保有质感上的一致性。

影片的美术总监麦国强先生在某书分享了该片的诸多设计,自行前往查看即可。

昵称为“麦国强”。

长洲岛上的风景PART Ⅲ 奶奶奶奶在二人关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夏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缺位,由奶奶抚养长大,培养出音乐与阅读的爱好,也因此能与苏初次搭讪;奶奶的焦糖布丁,是二人生活中的小甜蜜,她的开明与亲和使得二人的关系有进展的空间;苏移居后,相信也是奶奶给夏以依靠,助她走出无疾而终的失落。

甚至推动拯救的项链,也来自奶奶的赠予(?

)PART Ⅳ 杂思年轻片段中最喜欢的一场戏,来自夏苏分别前并肩走在一起,夏反复尝试后蜻蜓点水式的握手。

少女明知无法挽留,却也不敢确认心意,握紧也许就会不舍得,轻轻一握的告别就够。

初看会在意设定引入是否冲突,但文艺影片更像是情绪的传达,因此不需要太去以合理性进行论断,自问是否有情感共鸣即可。

PART Ⅴ 演员自《燃野少年的天空》中的小黄起就在关注许恩怡,夏文萱应当是她近年接到的较为核心的角色。

偏幼态的长相,辨识度依然很高,年龄的合衬以及成长环境的纯净,使得她身上洋溢着未经雕琢的灵气,驾驭学生少女角色味道正。

少数片段稍微演过头。

陈卓贤虽然真实年龄偏大,但依然很有学长气质,扮学生不违和,设定中大许恩怡两岁,说得过去,初涉情网的生涩与腼腆演得很到位。

(值得一提的是,他比中年夏文萱的扮演者蔡思韵还要大一岁)PART Ⅵ 插曲《Diamonds On The Sea》贯穿全片的一支歌。

平缓的曲调抚慰心灵,歌名意即“海上的钻石”,二人彼此为长洲岛青春生活中的钻石。

《我的歌》中年苏升华饰演者郑伊健的一首曲目,暗合苏的人物底色,对音乐创作有自己的坚持。

“要是声线亦耗损,就以五指奏下去指尖一旦亦擦穿,就以记忆唱下去”《久别重逢》两代苏升华同唱,苏重逢过去自我后,找回心底无觅处生火的自己,找回生活的勇气。

“曲谱已既定,而不探问为何弹出新一种 快乐难过”PART Ⅶ 批评在地性的缺失。

虽然爱情奇幻的类别在人文关怀深度上天然难以匹敌现实主义题材,但文化延展的缺乏依然是极为遗憾的。

全片有极浓厚的轻小说风味,去除年少故事发生在香港的设定,音轨从粤语替换成日语大概也不会违和(没看清买的国语版……)。

有几场戏初看就很适合改编为动漫,大概也是因为看过的一些轻改作品中有类似的段落。

夏文萱的工具化。

虽然角色的发挥空间很大,但在本质上,夏文萱依然是工具化的。

她的任务不是促成苏与夏的异时空相遇,了却当年未能一起的遗憾,而是启发苏重逢过往救赎自己,多少显得有些陈词滥调(虽然前者也较为过时)。

尤其还引入一段关于喜欢与爱的分别的老套台词,非但没能升华,更坐实了故事基点的落后。

情节设计过满。

影片前半段,主创埋下半首歌以及夏文萱的书中表白两处悬念,以便后段编织多次久别重逢,层层推进情感。

但在summer随火焰消失之后的部分处理得稍显拖沓,为完善结构,牺牲一定的剧作节奏,留白一些或许会更好。

意象空洞。

达摩太阳,是影片一处意象,是夏的挂牵。

但之后的情节中,summer 与苏未能看见该奇观,主创也没有设计台词,对该意象进行剖析,使得其更像是空洞的美学符号,缺乏向内的引申。

若砍去summer 消失后的部分情节,改为苏再度赴日,见到达摩太阳,唱起二人的歌,即使只取意象的美学价值,或许也会更完善一些。

“达摩太阳”概念图

 3 ) 知音,补肾

抱住我係嚟睇一出青春校园破镜重圆爱情剧点解会攞金像奖嘅心情,结果就係完全出乎我意料嘅好睇,几乎喊咗大半套戏,平复完心情出影院攞poster工作人员:我就话明明仲有一个。

剧情平稳而不拖沓,有反转位有惊喜位,每一处配乐都恰到好处、好听。

当我睇到Summer望住苏升华弹琴个背影,嗰种好心up嘅感觉令我忽然反应过嚟,唔通今铺又玩940920?

果然…不得不说许恩怡每一场喊戏,我都睇到忍唔住跟著喊。

仲有一个位係我而家脑内重温返醒起嘅,就係佢哋荡千秋,苏突然叫“夏文萱”,有闪过一瞬间嘅惊喜,“有冇人话你好似你阿妈”,跟返后面夏文萱好失望质问苏係唔係唔记得咗佢,再回想返千秋嗰一个眼神其实都同样带著失落。

喺睇戏前一日我有开始听《久别重逢》,好惊喜原来係郑伊健Ian合唱,睇戏中间嗰阵就会忍唔住开始谂:欸?

所以佢哋会一齐唱呢首歌嘅机缘係乜嘢?

答案点知又真係有。

原来都係一出讲梦想讲初心嘅戏。

距离睇完电影过去一个钟,依然喺巴士上喊到眼泪止唔住,可能係耳机里播住《久别重逢》太好听,可能係睇咗一套好睇嘅电影太难得,可能係谂返起伊面呢个中佬真係好靓仔,就係好想喊…希望有更多嘅人可以睇到《久别·重逢》。

 4 ) 把老套的故事拍得很动人,2024港片top3

看完后这几天还在回味,非常动人,许恩怡的灵气是这部电影的灵魂,她和Ian也很搭,这部电影可以排在个人喜爱度的今年港片top3。

这是新人导演的首部剧情长篇,剧本也是自己写的,感觉更像是向自己偶像致敬的情书电影,围绕96年郑伊健《我的歌》展开创作的情感向小品,那是郑伊健最红(甚至压过四大天王)的时代,即便如今57岁了,也是最佳60岁世代的样子,不光是外表,还有气质… 郑伊健表演流畅自然,期待他能入围明年金像奖的最佳男主五强!

今年除了钟雪莹拿金马影后的《看我今天怎么说》还未正式上映,香港的小成本电影都还不错,3月的《填词L》,4月的《但愿人长久》,7月的《从今以后》,9月的《我谈的那场恋爱》,到11月不断刷新港史的大热门《破•地狱》,都在延续过去几年小成本电影的辉煌,港片所谓暗淡时刻只是整体拍片数量少了,但质量好了不少,尤其更关注写实题材和人的情感深度,观众对电影有了更高的要求,那些烂俗的批量生产的爆米花烂片自然就被淘汰了,拿不到投资。

反观,今年的超大制作《焚城》和《九龙城寨》则是非常失望,连最基本的剧情都讲不清楚,bug一堆,全靠成本昂贵的演员和特效画面硬撑,希望这类电影以后越来越少,省下的资金留给那些有好剧本的新人导演吧,香港还有大把需要机会的优秀新演员,总之对未来香港有更多的优秀本土电影,还是很有信心的。

 5 ) 当我想念你的时候

《久别重逢》,很清新温暖的爱情文艺片,有些悲痛哀伤,也有点命中注定的玄幻。

许多空镜角度拍的很唯美,似乎冥冥之中总有个人在那里等着你,当你也在想念他的时候……电影节奏比较慢,男女主互相穿越来到过去或未来,只是为了见对方一面,然后结尾戛然而止,感觉剧情还没展开就结束了,不过这倒也是符合了玄幻的穿越风格,期待以后会不会有解说分析一下呢希望以后还能重映郑伊健的经典老电影,如果能在大荧幕看到年轻帅气的伊面该有多幸福啊

 6 ) 伊健老矣已不能饭

这片子看的人非常抑郁。

全片一直在奇幻设定商业爱情片,和文艺逼格爱情哲理片中摇摆。

前1小时属于后者,后1小时逐渐走向前者。

这种摇摆造成了文艺小清新不成,商业爱情片不就的两头不沾。

节奏缓慢,尤其在前1小时1个人到中年怀才不遇事业失败的loser各种失眠嗑药抑郁一直丧,真的有观众要看这种东西吗?

现实里已经很loser很丧了,没必要来电影院再看一遍这种失败的人生吧。

主线剧情很弱,极其简单。

除了两位主角的2次穿越互相拯救就基本没有真正的故事,更多的是情感漫溢和生活琐事。

这样的讲故事方法决定了,人物远重于故事。

但很不幸,人物很糟糕。

郑伊健的人设充满抑郁颓丧,写不出歌喝酒嗑药,面对少年时代的女友无礼甚至无视,一把年纪靠十几岁小女孩引导教育人生选择,活生生一个中年巨婴,魅力全无。

女主则努力走向精灵跳脱方向,但演员演技支持不住,努力演但硬凹不成,难以取信。

在核心设定上,没有好好锤炼穿越逻辑。

穿越本身设定已经不够新鲜,但玩出新意就是主创的本领。

但很可惜,这次还是很失望。

另外还有很多细节问题,如女孩在男孩离开前就说过看过了男孩的未来,但那会还没穿,她是怎么未卜先知的?类似问题很多,基本浪费了设定。

郑伊健太多年没有成功作品上映,主流受众早已更新换代。

而由于年龄问题老态毕现,看完只在感叹岁月就如杀猪刀,帅如伊健终也免不了面对这一天。

女主貌似资源咖,各种一番二番担当,让彭昱畅、郑伊健这样的咖来配戏,但真的就是普普通通一个小姑娘,颜值在这个圈里普普通通,表演在这个圈里普普通通,这样能行吗?

浪费时间。

 7 ) 穿越细恐鬼片的纯爱故事

本以为是用《不能说的秘密》来演《初恋这件小事》的日式纯爱,结果是当代《胭脂扣》似的鬼片。

而且还挺细思极恐,女主从90年代末高中生穿越回来能参加自己40多的葬礼,还能坐飞机去日本往海里撒自己的骨灰。

而她这么一往情深(但又嫁做别人妇还育有一个女儿)费周折的穿越是为激发自己高中暗恋男友职业音乐人焕发创作第二春(这估计又踩了简中女权的雷点)。

而久别重逢是指中年郑伊健和高中时的自己。

剧本任性又悬浮,需要钢琴就在医院、居酒屋、空房就会有钢琴,二人没有约却可以默契的出现在同一间民宿,所谓达摩日出的挖坑不埋,而二人多年后在医院的重逢女主看到住院的男主不是问候身体而是一句有时间喝咖啡就暴走。

男主再看到和高中女主完全一样的女主女儿竟也心如止水,看来女主只是单恋。

片子和香港也没啥关系用南方任何海边小镇都可替代。

配乐主要是钢琴、吉他,也有大提琴、口琴、长笛、排箫。

但需要音乐在片中很吃重的起承转合作用却作品流于平庸,优美但无新意不动人,男主高中完成的上半段和后来中年最終完成的下半段不搭,完全是两首歌。

而在高中时歌手的配唱下又把郑伊健唱功不好的缺点放大了。

郑伊健这首《我的歌》在黄伟文的作品谱系里也是一般。

选角上郑伊健与演成年女主的演员目测得有二十年的年龄差真不像高三和高一的学长学妹。

不过本片和目前港片当下大讲人生困境、阶级矛盾与残酷社会的《白日之下》《年少日记》《正义回廊》《浊水漂流》《破地狱》《窄路微尘》……一系列香港新当代电影完全不同,去讲架空纯爱,却也自成一格,复古独行。

 8 ) 音乐总能触动人心

赶了一场在大陆的首映,差点包场(后面来只来了个阿姨应该是来看郑伊健🤣)是一部细节大于整体的良作。

一直秉承文艺片只看感觉不看逻辑的原则,在这部里面也碰到了很多触动的情节

去年圣诞去香港时其实铺天盖地的宣传哦-首先是少年主角的成长地设置在长洲,无论哪里的青春片,都偏好将故事背景定在大众嫌少听闻的海岛、村庄,仿佛在那里,主角之间的情谊会变得更加纯粹。

虽然男女主认识的契机在于文萱是转校生的老套设定,但在这个故事里没有爱和转校生打包出现的刻板故事元素,没有霸凌没有早恋羞辱没有恶俗中学男生玩笑。

升华和文萱走到一起的原因很单纯:知音“点解你成日揾我听哩d歌,不揾其他人?

你冇朋友噶?

”“佢哋都唔倾哩d啫…”很有意思的一点在,文萱说出自己能听出乐曲的季节后,升华弹奏了一段钢琴让她猜,主角还没给出答案之前,我也能猜到是秋天。

其实在这里讲万里挑一的灵魂共鸣就俗套了,我们的感知到的音乐意向是可以被训练的,听的歌越多就会发现世界各地的作曲家都倾向于用这样的乐段来渲染秋天,就像听大调会觉得雄壮,听小调会觉得阴森。

这两个能成为知音的小伙伴,大概是因为一个小渔岛能痴迷听唱片的人本来就会很少。

-其实没料想过这部会在内陆上映,所以当内陆观众接收到长洲也属于香港一部分这样的概念时多少会有些割裂,一面是传统符号里的奢华大都市,一面是相当原始纯净的小渔村。

片中升华在去九龙参加歌手面试时,因为迟到被评委拒之门外,但即使在2025年也要坐一个多小时的船才能到九龙呢。

小地方的人想要抓住一次实现梦想的机会,真艰难。

(btw不得不说近年来香港的独立作品越来越爱聚焦于非主流地区的故事,上次看也是野人老师才知道香港有个地方叫坪澳湾🤣)-人的性格底色真的会伴随自己一生呢,少年升华在比赛时就同评委讲坚持要唱原创不会cover,人到中年都快揭不开锅了依然不愿为市场妥协写那些行货hit歌。

-然后真的要夸一下画面,长洲和日本都拍得太美了。

郑伊健在日本爬坡那一段简直就是陈卓贤在[正式开始]里的MV画面重现-最后最好笑的一点是看到演员表才发现Phoebus有出演(你演了谁我请问),是现在唯一愿意找苏升华作曲的歌手(可恶的啊在暗讽什么作曲家过气了就只能给我们viu家这种糊逼写歌)片中最打动人的台词便是那段喜欢与爱的定义区分,少年文萱未送出去的“我喜欢你”在真实的故事线里只停留在了喜欢,中学就分开的他们只留下了最好的样子在双方的脑海中。

文萱穿越过后见到中年苏升华如此颓废不堪,却还依旧愿意费尽心思鼓舞他,到这一刻,喜欢才变成了真正的爱吧。

 9 ) 久别重逢穿越的假设

久别重逢的穿越剧情并不是需要脑洞有多大,毕竟大多数人都可以在中间想到后面的结局。

整个电影的镜头更多是描绘一个人面对过去事的心里反应。

对于中年后的人,假如可以有如果再来一次的机会,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这就是电影该给我们讲的故事。

所有的剧情最终还是要回到最简单的生活态度:做过,没有什么再后悔了。

 10 ) 好久·不见

和片名一样,好久不见郑伊健。

印象中上一部看他国内院线上映的电影已经是6年前的《黄金兄弟》。

今次,初看此片以为是部小成本爱情文艺片,他的戏份占比 50%,全程“回忆线” 穿插,由香港男团Mirror成员:陈卓贤饰演高中时期的少年伊面。

两个年代的剧情交错上演,双男主戏份五五开。

整体观感前一小时表现平平,节奏有点慢条斯理,直到一小时后才有了起色。

没想到居然是穿越片,少女女主假借因病早逝中年女主女儿的身份来找中年男主。

结果她并不是女儿,而是穿越时空的少女女主本人。

只要戴上她婆婆的项链,就能发生穿越: “如果有机会可以去到任何一个时间,你想去哪里?

是去看曾经的自己?

还是未来的自己?

”…… 导演的立意:中年失意男子(音乐人)事业dwon到谷底,其巅峰时也曾红极一时, 创作出《我的歌》这种佳作(电影借用了郑伊健1996年的代表作)。

如今, 中年危机的他,试图找寻逝去的热血青春。

结局戛然而止。

终于,他创作出了新作品-- 本片主题曲《久别重逢》(由郑伊健、陈卓贤, 中年自己和青年自己的合唱版)。

但是,毕竟穿越梗早已老掉牙烂大街了,所以仅看在浩南哥的份上,勉强7分,但凡没他参演,最多6分及格线封顶了。

《久别·重逢》短评

fire fire fire~

9分钟前
  • 股神巴韭特
  • 力荐

“基于真实历史改编”

12分钟前
  • 明之
  • 较差

少见的疯人院影业原创电影

13分钟前
  • pettycop
  • 较差

全是看了迪普来的哈哈

14分钟前
  • 宋生
  • 还行

疯人院力作

19分钟前
  • 好想boki啊
  • 力荐

分数:25 种族情节与军迷的组合。二战美国黑人坦克兵抗击德军的故事,动画制作痕迹太假甚至都不如AI视频(五毛特效)坦克内部就是脸部大特写,投机取巧…三流影片。

23分钟前
  • 髙雲謙
  • 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