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晚十点五十,在金逸影城观看了《倔强萝卜》,因为是第一天,还是有半场观众,看来大家对喜剧片还是有期待滴。
个人认为北京生活压力比较大,大家还是想去放松放松,看看刺激的大片,幽默的小片,都是很好的放松方式。
而让人思考的沉闷的或不沉闷的文艺片还是算了吧。
闲话少说,说说观后:首先看到的是画面,据说导演是以前是拍MV和广告的,但是在画面营造上没有什么亮点,凌乱而比较脏,明显看出对镜头机位角度的选择不当,而且有很多莫名其妙的镜头方式和角度,明显看出为了构图而拍的。
可能跟第一次拍故事片没什么经验,不太懂得讲故事的角度有关。
灯光还不错。
其次说故事,由疯狂的石头编剧张承和导演本人打造的故事其实及其荒谬,明显经不起推敲,而且所谓的爱情线和夺宝线豪无关联,根本不搭着。
北京爱情线完全可以去掉,豪无意义。
可以看出还是不成熟,总有点小情趣小聪明在里面。
这点就不如疯狂石头,据说疯狂原剧本中也有放大郭涛和她售票员女朋友爱情戏的很多场面,但是最后还是去掉了,还去掉了郭涛和他的师傅的情感线。
这样看到的石头在故事上干净利落,淋漓尽致,让人一笑到底。
但是萝卜这个剧本很明显是在这方面太不成熟。
最后就变成依靠桥段和笑点支撑的电影,有情节无故事,有人物无深度。
其实如果去掉爱情线,重点放大罗卜是个什么样的人,因为倔强而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在加上本身的笑点和安置的现有桥段和情节,应该是一个很不错故事。
只可惜,编剧和导演想面面俱到,结果做的虎头蛇尾,浅尝辄止,令人惋惜。
不过某些桥段的搞笑手法还是很不错的,特别是床上戏和楼顶变态狂的安排,合理而令人开心。
再说人物,总体来说按照喜剧论纲中的人物结构,基本上都能完成,只是可惜了黄渤的喜剧天分,变成了正面人物,只能中规中距的完成任务。
反倒是其他人,很能抢戏,特别是黄小蕾,还挺性感。
最失败的是黄奕的角色,这部戏把她的戏份全部剪掉,会更好看。
可惜啊。
剧本有伤。
音乐上简直令人难以忍受,全片的音乐毫无系统而言,简直是随手一抓就可以用,全是断点和俗套,根本不是电影的路数。
完全是MV的音乐集合,在这点上,我认为导演的选择太差了,还是业余水准。
看来是没有学过电影音乐的。
前几天看到黄渤说此剧不像疯狂的石头,导演也说多线索不是宁浩的专利,其实这种说法都是给自己吹嘘,老老实实承认就完了吧,模仿宁浩也不是什么丢人的事,只要你模仿的到位,大家开心就行了吧。
何必要标榜自己有才华的,才华不是说出来了,而是在片中体现的。
看看人家管虎和杨庆是怎么模仿的。
模仿也是需要才华的。
我们需要真诚!
最后说模仿的地方:环境模仿都是最不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演员的模仿。
剧中贼头宫保的表演方式简直就是刘桦的道哥的翻版。
被夹在窗户上的情绪完全是。
音乐选择上,剪辑和转场风格上,包括双胞胎的设置等等,甚至镜头运用上,竟然也切了一个关公怒目而视的镜头和黄渤看关公的视线镜头。
简直是一模一样。
这就不是模仿了,这是赤裸裸的抄袭。
因为此镜头的戏剧功用和疯石是一样的。
所以抄的很拙劣。
其实导演只要稍微懂得点镜头和被摄对象间的距离代表什么视点什么心里距离会产生什么样的戏剧功用就完全可以避免了,可惜啊! 话已至此,综合评价 《倔强萝卜》还算勉强是一部黑色幽默电影,但是剧本不合格,导演没经验,制作很粗糙,演员算出色,桥段还不错,笑点也可以的片子。
只可惜把这么好的片名给糟蹋了。。。
看来这个导演的路还很长。
不是跟天才是哥们就也能成为天才。
刚在皮皮网上看了《倔强萝卜》,看完后我相当庆幸我没花钱去电影院看。
说实话,本来在N年前看《疯狂的石头》的时候,觉得国产喜剧片终于迎来了春天,虽然无数人说那只是捡了人家盖里奇玩剩下的。
可是不可否认石头是相当成功了,以至于这种成功几乎引发了国产喜剧片的一种流行,大家都来多线条叙事,大家都来玩镜头感。
但是萝卜让我深深的失望了。
对于我们这些非专业人士来说,看电影不过是种消遣,特别是喜剧片。
只要能笑就OK了,至于说其中的技术或者拍摄因素,其实是可以忽略不计的,毕竟,国人大多数是不会在意这些的。
可是,关于萝卜,实在是让我这种非专业人士都看得相当眼花缭乱,不知所谓。
看很多评论说,萝卜里面蕴含了不少黑色幽默,让人忍俊不禁,但是我通篇看来,其实让我想笑的地方相当稀缺。
有的人说,每当杜海涛一出场,必然引发一阵笑声,那也是他天生长相具有喜感,但是我个人认为,一部喜剧片仅仅依赖剧中角色的造型和本身形象引发观众爆笑,这无疑已经很杯具了。
更加杯具的是,萝卜作为一个低成本电影,非要模仿商业间谍大片诸如007之类的那样打高科技牌,然后把国产山寨的本质发挥到一定程度,让人笑的同时却不知道为何而笑,当然,导演可以说,我要的就是这样的效果,这就让人更加的无话可说。
其实刚开始,看这片子完全是冲着黄渤来的,毕竟这最近几年,国产喜剧领域就看着这个一哥了。
片子里黄渤的戏份很多,几乎占了80%以上吧,但是如此多的戏份,却通篇看来没有一个亮点,我只能说黄渤被这片子杯具了。
我其实很不想说,片子不好是导演的问题,毕竟我也知道,吃电影这碗饭是相当辛苦了,一部电影的完整拍摄,导演没功劳也有苦劳。
就如同当年我们政治老师告诉我们的答题技巧,简答题分析题尽量多写,好歹改卷老师会看在态度认真上给你多几分。
但是事实上,电影毕竟不是政治答卷,对于电影来说,主观因素过于重要,所以显得观众其实并没有那么宽容。
所以说,这片子拍成这种程度,只能是导演的问题了。
首先不说大量分镜头混乱无意义,其中黄渤在大桥(好像是)上奔跑的那组镜头,如今看来完全没意义。
再次是演员选角,这几个演员,黄奕以前看还珠3的时候就知道是花瓶了,于是这部戏也没期待她有好大的突破,可是也不至于花瓶到这种程度啊!
至于颇受好评的黄小蕾,我也只能说她演出了她的本色而已,其实如果大家看过另外部国产喜剧片《天下第二》的话,就知道其实黄小蕾演出这种水平那是有历史原因的了,实际上她在这部片子里面并没有太大的进步。
看了这部片子后,不得不说,编剧对一部电影的好坏简直起了致命的作用。
要是追究这部片子的失败原因,我甚至觉得编剧比导演更难辞其咎。
老实说,我不知道这编剧是怎么想的,说是无厘头吧,这片子的无厘头无非就是表现在几处及其不成熟的刻意模仿上面。
如果以前说《夜店》的失败在于台词过于苍白,那看了《萝卜》才会发现,夜店那台词也并非那么苍白。
一部电影,如果让观众看完后居然连一句典型的台词都没记住,那只能说这片子实在杯具。
当然,看完萝卜后我也不是一句话没记住的,笨贼宫爆的那句“keep walking”还是沾了CS的光让我记住了。
其实说到恶搞因素,我真的觉得国产的山寨精神相当高杆。
话说恶搞电影在历史上成功的例子也是很多的,比如说《惊声尖笑》系列,以及王晶的N多片子都在对大片进行无止尽的恶搞,当然在萝卜里也惊现了N多恶搞元素。
但是显然前两者成功了,后者的恶搞除了让人看了嘴角抽搐我实在想不出来更加确切的评价。
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现如今80后的队伍过于强大了,以至于让田蒙在片子里卯足了劲加入诸多能引起80后共鸣的元素,比如说黄渤的超级玛丽,比如说WOW的亡灵序曲,比如黄奕在火车上用开心网偷菜……这些元素,除了让片子更加不知所谓跟杂乱无章,实在没起到更好的作用。
能把一部商业片拍成学生作业的水平,我只能说田蒙导演,你真的太杯具了。
好吧,其实这片子也并非一无是处的,毕竟它让我消耗了一个下午的无意义时光,片尾的花絮让我再一次觉得,拍电影是如此辛苦的事,以至于我们外行实在不该说太多的风凉话。
如果你现在满足以下条件:很无聊+不想动脑+想让面皮神经在近两小时的时间里进行不规则抖动运动,那么看看这片子也没啥吃亏的。
这是一部11年前公映的国产电影。
该片的剧情并不复杂。
老赵和老罗曾是一起当过兵的老战友。
后来,退伍发财的老赵投资了房地产。
他向老罗及其亲戚、邻居集资。
结果房子没造好,成了烂尾楼。
老赵欠了一大帮人的债,包括老罗的四十万。
为了追债,老罗身无分文又离群索居。
他决定去老赵的老巢,从那厮的保险箱里,拿回自己的四十万。
为了实施这次报复,他几乎已自修锻练成了一个地下发明家(也就是一个盗窃专家)。
而当他开始行动后,发生了一系列啼笑皆非的故事一一也就是这部电影的故事。
影片的整体风格可归属黑色幽默。
令人捧腹的桥段不断,笑中带泪的片段不少。
人固然可为财死,但别总靠踏着别人的伤口或尸体上位呀?!
活得开心就好。
你看如愿以偿的老罗仰望天空的神情:由真情实感支撑的人生总比只用钞票装点门面的日子,更像是人过的。
(2020-5-1黄昏于宁波)
怎么讲呢,去看之前朋友说在电影院笑了好几次,可我自己看的时候基本上没有笑,整部电影编剧平庸,没有太突出的剧情,把很多的巧合放在一起凑成所谓的剧情。
主演:黄渤黄奕杜海涛黄晓蕾 导演:田蒙类型:喜剧剧情 看点:恶搞黑色幽默闹剧轻松幽默时长:95分钟 年代:2009 国家/地区:内地 语言:汉语普通话简介: 《倔强萝卜》是新锐导演田蒙的首部剧情长片,三年前田蒙就开始和张承共同进行编剧,潜心打造强萝卜的强故事。
影片讲述民间科学家老罗卜与儿子为讨回非法集资过程中的趣事。
倔强的“科学怪人”黄渤为争一口气,凭着自己的独门秘籍和聪敏智慧,花5年时间精心准备,拟定了一个天衣无缝的计划,要在20分钟内,完成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无奈却被两个混混无端横插一脚,遇…
《倔强萝卜》还好点,因为它能稍微让我笑一会。
在最后有一个人的口水都流到另一个人的脸上去了。
有一个地方有两只小猪最后只剩下一只大猪,大猪叫贝贝,最后还把它给煮了。
结尾的时候,那个爸爸的朋友说把他的儿子归自己了,而且那个爸爸还要他的朋友给他还钱,他把钱给那个爸爸还了。
那个当爸爸的朋友还说:挖洞好玩么,挖累了吧,别挖了。
而且他们的柜子里都有一个神,他们柜子里的神还是金色的,都是金的没有别的颜色。
有一个地方那个当爸爸的还想自己变成白萝卜小萝卜胡萝卜,还有各种萝卜,但是脑袋还是自己的脑袋,等那些萝卜都变完了之后,他说“开”。
以上妞妞口述,小满中士记录。
小满中士问:最喜欢的人物是谁?
为什么?
妞妞答:海涛。
因为他可爱。
问:这部影片里谁是好人,谁是坏人?
答:海涛和他的女朋友是好人。
海涛的爸爸,因为他半夜偷偷摸摸地抓警察队长和副队长。
问:你最喜欢哪一段?
答:最喜欢猪的那一段。
问:印象最深的是哪一部分,大概形容一下?
答:海涛女朋友做完手术出来的时候。
海涛女朋友进手术室,一出来的时候,海涛搞错了,他以为是先出来的那个蒙着的死人是他女朋友,但是是后出来的穿着手术衣服那走的是他女朋友。
和谷莎约定的每日一部电影的第一部,要认真对待!
哇哈哈哈.. 打开爱奇艺推荐的一部电影,渤哥演的,心想不会太烂吧,一看时间,十年前的.. 整部电影的路线现在看来,还蛮常见的,说的是 老赵和老罗是战友,老赵是做房地产的,老罗的亲戚朋友邻居也想参与其中,想要赚一笔,老罗就促成了这事,可老赵建造的楼成了烂尾楼,亲戚朋友邻居就找老罗还钱,老罗就找老赵还钱,老赵赖皮就是没钱..形成了可怕的三角关系.. 小罗是杜海涛演的,一出来就觉得..哇,好烂..但自己打开的电影咋的也要看完呀.. 小罗也是看不上自己爹,在老罗和媳妇离婚后,还拿刀对着他爹,哎,不孝的娃。
但老罗真的是个好爹啊,悉心教导啊,教孩子要孝顺他妈呀.. 小罗也不是不懂事,也想帮着他爹,就从老赵的女儿下手,接近他女儿,PS被绑架照片;同时老罗也想法找老赵还钱,时时刻刻监视老赵,在跨年前夕,一直保持去按摩店,中间要休息20分钟,为了营造跨年夜偷盗事件不在场证明..然后一系列尴尬搞笑的事情发生.. 整体看这部片子,黑色幽默?
但笑点又不是很多,说是十年前的片子,但拍摄手法更像二十年前的。
片子很好懂,但是拍的就一般..渤哥撑起全片。
给这部电影三星的评价不是因为它有多么好看,只是因为它自身带有的一股子小气场。
这股子小气场正如央视的“第十放映室”里所提到过的,中国的喜剧电影正在走向一个狭窄但是类型化的区域(大意)。
这样的区域没有什么不好,只是大家走来走去走多了,这区域的新奇之处便几乎被大家看遍了。
黄渤演技没得说,杜海涛和黄奕这两个碎催完全不会演戏,尤其是杜海涛。
他在医院哭泣那场戏我看着都想拿刀扎他蛋。
电影结尾莫名其妙,而萝卜这个电影道具的穿插也是极其的幼稚和粗俗。
黄小蕾在这电影里很窈窕,她真的很像个按摩女。
这部电影无法不被看作是在模仿宁浩,模仿无罪,抄袭也是有理的,但这部电影却做不到颠覆,甚至连模仿也是做的不及皮毛。
从电影名称和剧情的毫无关系就可以看出来,导演完全是不细心、不认真和不努力。
2010年12月6日
这部影片,感觉有些许的地方还是不错的,至少在许多方面还是能逗乐人的,不过开头和结尾处理得不太好,所以这部电影只能看局部,不能看整体,就好人物之间的联系,十分突然,似乎一下子全都有了直接的关系了,演技方面,黄奕显得还是不好。
两个笨贼在下水道里养猪、老罗在下水道里安装了比高档小区还复杂的监视系统,太不可信,失败;小罗跟老罗的关系变化铺陈不够——黄渤演技没问题,但杜海涛明显火候不够,失败;阳痿仔跟按摩女的性爱故事在全片叙事中明显游离,完全是为了搞笑而搞笑,失败;大款女儿的爱情归宿缺乏细节,从被帅哥男友甩到投入小罗怀抱的变化太萌,失败;赵老板最后突然良心发现,把所有的集资款心甘情愿的交到了处心积虑的老罗手中,让全片的道德批判力量在最后一分钟彻底踏空,更是失败中的失败。
虽然说了这么多失败,我还是觉得《倔强萝卜》是一部好电影,当然这是有参照系的——在今年国内公映过的国产喜剧中,《萝卜》能算中上。
有了张承的加盟,《萝卜》跟《疯狂的石头》出奇的相似,这不难理解。
模式化就模式化呗,真要把“疯狂喜剧”打造成了一种成功的类型片模式,张承、田蒙功莫大焉!
在此之前,成龙、李小龙把华语功夫片炼成了类型片模式,张艺谋、李安又把武侠片炼成了类型片模式,如果还能多一种“疯狂喜剧”,那华语影人挺进世界影坛的武器不就又多了一种?
从主题上来说,我爱死这部片子了。
民间科学家的身份,让我对老罗有了一种天生的好感。
《自娱自乐》里农民自己拍电影,《高兴》里进城的民工自己造飞机,《倔强萝卜》里的下岗工人则自己搞科技小发明,中国底层民众在日渐增大的社会压力下爆发出难以想象的创造力,织就了一副中国草根阶层自身的时尚生活地图——谁说“时尚”只能是穿Prada的女王?
本山大叔说过:“劳动人民是最美地!
”所以,劳动人民最有颠覆式喜感,因为他们必须学会苦中作乐——还是让有闲阶级去当“痛苦的哲学家”吧,反正他们都以为劳动人民是“快乐的猪”。
其实老罗跟蝙蝠侠、蜘蛛侠是一个性质的(他在被迫悬在按摩房外面时还被按摩妹嘲笑为后者),所谓的“维吉兰特正义”(Vigilante Justice)在老罗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现代社会赖以运转的一个神话就是司法体系的公力救济,但在公力达不到的角落里,私力救济总是会被笼罩上一圈英雄的光环——老罗就是这样。
与布鲁斯·韦恩和彼得·帕克一样,老罗被逼上梁山,除了做一个“维吉兰特”式的英雄,他别无选择——不过在《倔强萝卜》中,老罗还处在自救的阶段,但是如果把剧情继续推演下去,一俟老罗成为得心应手的侠盗,日后专门走街串巷,替被骗走钱财的苦主拿回血汗钱,那老罗不就成了都市传说中的“萝卜侠”?
当然,这一情形建立在老罗有能力的基础上——还是帕克那句话:“能力越大责任就越大”。
能力小,所以看影片时没往侠客那想,脑海里倒是浮现出了蒂姆·罗宾斯1994年时的面容——那时他在一部美国电影里饰演一个名叫安迪的囚犯,在一个雷电交加的夜晚从下水道逃出了肖申克监狱;而《倔强萝卜》里的老罗则在中国北方的冰天雪地里艰难的挖洞,从小水道里跑到某个资本家藏不义之财的地方——钱是小问题,关键是老罗要讨回自己的尊严。
在开心网上偷菜是件惬意的事,在零下几十度的低温下钻下水道显然就没啥娱乐性了,安迪用二十年的时间逃出肖申克、走向自由和光明,老罗却用自己的后半辈子在钻向另一个罗申克式的牢笼——没办法,有些神话是不能戳破的。
于是,两个笨贼在完成了教训资本家和制造笑料的任务后,用现代化无线通讯工具自投罗网;老罗则莫名其妙的和赵老板成了亲家,他魂牵梦绕的集资款成了满脸堆笑的赵老板献给亲家的见面礼。
一切都来得太突然,肖申克的安迪在墨西哥的阳光海滩得到了救赎,保险柜后面的老罗却哭笑不得——他赢得了什么?
果戈里把《死魂灵》第二部的手稿扔进了火炉,因为他实在塑造不出心地善良的农奴主形象。
《倔强萝卜》里通过两个笨贼之嘴其实已经对赵老板的为富不仁做了最直接的揭露和谴责,而且整部影片的核心冲突就是平民与资本家之间的矛盾。
但在最后一刻,资本的原罪突然消失,矛盾冲突的双方毫无理由的和谐了。
也难怪,喜剧嘛,总要满足底层民众的狂欢式需求。
老罗臆想出的那个二舅、三舅带着老百姓哄抢港币的场景就最大限度的满足了普通观众的观影心理,巴赫金之所谓民间的“狂欢节文化”在这一刻跃然银幕。
尽管虚假,那起码看着乐和。
想想这也是好事,民不患寡而患不均,在一定的限度内,这种不满情绪还能通过喜剧发泄出来,等有一天真都成了《V字仇杀队》,那事情就大发了。
当然,这也是我的杞人忧天,只要体制理顺,一切都No Pa。
(刊载于《电影世界》09年11月)
片子有种死皮赖脸的气质。
太他妈逗了。。。海涛,你就是一打酱油的
啼笑皆非
莫名其妙。
比较混乱
很逗!
不错的……有喜感
黄渤的演技真的超赞。。。
冲着黄渤看的电影,没想到这麽烂
虽然比起疯狂的石头还是有一段距离的,但是也挺有意思的,逗乐嘛,不要要求那么高……
还好,想学宁浩,还差了老远
无新意,有喜感,越到后面越酥软。
硬着头皮看完,无聊
看着黄渤跑来跑去的,这策划也真够辛苦的。
人事不可量
黄渤绝对是个演技不错喜感十足的小伙儿~~
花絮都比正片好看,要不是看在黄渤的份上,两星都得甩出来
平民版碟中谍加越狱
很黑色幽默,就是结局太不给力了。
黄渤最烂的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