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来无聊的下饭电影,有一些笑点,可能因为不是在电影院看的,很多笑点没有达到最好的效果。
在剧情上,中规中矩或者说有的梗已经用的有点烂了。
就是一部没有任何让人印象深刻的爆米花电影,消磨时光可以,但是不会再想拿出来重新看一遍。
可能这个电影本身自己的定位也是这样。
最后的疑惑,女主的前男友吃藕成这个样子,虽说是为了达到戏剧效果,这也太不符合常理了吧
刚看了豆瓣的简介,明白了这是韩国电影改编的,怪不得。。。
全剧看前期待值很高,毕竟是作为贺岁还有开心麻花的团队出演,结果。。。
伤心。。。
看完没有发现笑点。。。
只是影院旁边的小朋友笑的乐呵呵。。。
而我内心OS: what???
为什么要笑??
李沁真的好看,一直在想,这得怎么保养这个皮肤额。。。
常远刚开始真的颜值不在线,后面变成普通人之后很帅气了,挺耐看的。
但是他俩也是不太合适再从感情线这里剖析,天作的缘分你就是需要和这个人有连接,有碰撞,有接触,就是骑着自行车都能撞到一起全剧两点对我有收获的地方:1.原来真的有人可以按照计划行事!!!!
这是令我吃惊的,因为我是一个即使列了计划也不会执行的人,起码就是不会按期完成,这种感觉很不好,我承认啦。
然后今天内心就季度平静,并不纠结了,就可以按照计划实施啊,很简单的一件事额2.包括怎么对日常物品消毒,保持家里干净整洁剧中也是莫兰迪色系,男主的配色挺高级的。
但是剧情线和笑点实在太少了,整体很迷。。。
灵车那个点和乔杉的干洗点是为数不多 意料之外的搞笑的点,别的就是那样的。。。
我的评分也就是6分-5.5 分,不能再多了
🎬《温暖的抱抱》每个人生来都是一座孤岛, 生命从来不曾离开孤独而独立存在;每一个看似孤僻不合群的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无法治愈的角落,内心深处都有一股被封印了的力量。
这股被封印的力量就是温暖的拥抱,既是拥抱自己,也是与世界的拥抱。
强迫症患者鲍抱,每天的生活千篇一律,所有的细节都标准化,被周围同事朋友孤立。
看似是别人不接纳他,其实回归自身,是他自己不愿意接纳自己。
他遭受过原生家庭的创伤,从小被灌输完美主义思想,无法如正常人一样去生活。
他忍受不了任何的小瑕疵,一遍又一遍做着重复举动,二十多年来从未有过拥抱。
在决定自杀当天,他意外遇见了音乐才女宋温暖。
原本毫无纠葛的两人产生羁绊,开启了互相救赎走出颓废之路。
原来拥抱,真的可以治愈孤独,突破封印在内心深处的压抑。
而一个温暖的拥抱,是无声的语言,可以温暖人心;是情感的交流,可以抚慰心灵。
在最后的表演赛中,鲍抱紧紧的拥抱住了宋温暖,这是他人生中的第一次拥抱,恍惚间仿佛穿越了时空隧道,拥抱了曾经那个无助的自己。
爱需要表达,更需要面对面的表达,需要大大方方的拥抱。
治愈伤害的最好解药,就是爱、温暖与接纳。
温暖的抱抱 (2020)5.22020 / 中国大陆 / 喜剧 / 常远 / 常远 李沁
跨年档想看的挺多,最后选择了这部喜剧《温暖的抱抱》。
没有抱着太高的预期,所以最后也觉得它作为一部商业喜剧片还算合格。
本着对麻花一众演员的期待,没想到李沁也有出演。
作为一个以古装和正剧见长的女演员,也是我在90花里比较好感的一位,在这部电影里看到她还是充满惊喜和反差的。
极致完美主义者鲍抱×大大咧咧朋克风女孩宋温暖,偶然相遇,在冲突和对立之间,逐渐靠近与拥抱彼此。
现实生活里当然不会有这么极尽夸张的情节:削平口红、放屁都要准时、或者是什么回光返照疗法,但让一个完美的人逐渐接受不完美,还是美好又温暖的。
能碰到一个宋温暖可多好啊,人如其名,像个温暖的小太阳一样闪耀在鲍抱周围。
在她身上能看到很多普通人的影子,穿着五彩斑斓随心所欲,喝完啤酒会毫无包袱地打嗝,尖叫鸡和速食品占据生活的角落。
但这样平凡的女孩子亦有不凡的一面,她温暖治愈,毫无保留,会向身处困境中的鲍抱坦然地敞开双臂。
《温暖的抱抱》应该是李沁初次尝试喜剧吧,但融入了一众经验丰富的喜剧演员也不算维和,与常远、沈腾、乔杉等成熟喜剧人插科打诨,化学反应居然有点奇妙。
比较可贵的是,宋温暖的勇敢坚定,善良柔软,与一股熟悉的人间烟火气,也让我看到了她表演上更接地气、更从容自在的一面。
关于爱与勇气,关于孤独与治愈,关于安全感与洒脱,除了一笑而过以外,也希望大家都能在这部电影里找出自己的答案。
3.5/5。
我觉得很好,高三班里一起看的电影,很欢快,挺搞笑的,就是剧情太老太套路,估计要是我现在看也不会说很喜欢。
男主是一个极度强迫症,甚至连放屁都计划并且严格按照时间排放,大为震撼,但细想我高三其实也有自己的计划表,什么时间段做什么科目的题,什么空白自习做什么,什么时间纠错订正错题,以及我写日记的时间也都排的严严格格…基本上一段时间复盘总结一下上一段时间自我表现,更新一下计划表之类…不能说全都执行的很好,但大差不差,主要是我会经常性感到厌倦,一想到,天天就是做这些,每天都是这样每天都一样,我就会从心里觉得很烦很烦,但大框架也差不多都还在执行。
我看完电影跟我班里一个朋友说,我也有计划表,她比看完电影还震惊。
还是觉得条条框框虽然很烦,但是什么都名清目晰,就会让我觉得很舒服。
其实人生不也是吗?
出生之后学走路说话,然后上幼儿园,再之后上小学上初中上高中在上学的过程成中渐成大人,接着大学,期间会恋爱失恋恋爱,之后大学毕业就工作了,这之后的人生都是在工作中度过,然后个人又在学业到工作的过渡以及继续中组建家庭有自己的小孩,周而复始直至死亡来临。
这些这些不也都是已经不言而喻刻在每一个人类的dna里的吗?
只不过这个框架非常大,我们有非常多可供选择和变动好的空间地步。
还是没想明白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突然之间联想到,初二我坐靠窗倒一排,校长来班里听课,就坐在我的右手边,忘记是什么课了,校长看我做的上课笔记,拿起我放桌上的笔记本,翻开到扉页,上面我用蓝笔写了非常醒目的一句话“上学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还是“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记不清是哪句话,应该是前者)校长看了愣了很久,然后问我:“你觉得上学的意义是什么?
”当时给我整懵了,。
我要是知道我还写它干嘛?
但是我回答的非常官方,说为了知识为了更好的自己为了父母家庭为了师恩浩荡云云…校长心满意足展颜,说你这不是知道的挺好的吗!
接着是几句简短的对我进行1v1提携劝学…现在想到也挺诧异,我那么早就开始在思索这些哲学命题了?
补充:虽然我很久之前就知道豆瓣是一个评分的地方,但是也不代表着每个人都需要有豆瓣账号吧?
因为一部电影/电视剧看不下去来注册账号不是很正常的嘛总要有一个契机吧难道大家都是生来就是豆瓣人?
搞不懂为什么还有人在这种事情上抬杠还有说我显摆知识的。。
你不知道地球是圆的,然后我告诉你了,这不叫显摆,这叫科普还有人说我学习不到位的。。
对啊,我也没说自己就是世界第一心理学家呀,有知识上的错误欢迎大家指正,就当我白嫖各位大佬的指导了分割线————————————————很难想象,我竟然为了一部电影而注册了豆瓣首先我真的没有对喜剧和心理疾病结合的题材抱有什么偏见但是这个电影真的是完全踩在心理学专业和精神医学专业工作者的底线上跳舞。。。
电影里男主人公鲍抱在一开始就表现出强迫障碍,伴有一些强迫行为(手表计时,早起打扫卫生,出门戴手套等等),到这里一切还算正常的自从他和女主角相遇,他的强迫行为就一会儿消失一会儿出现,我简称为“功能性出现症状”,女主角给他递手机,他不消毒,带他去别的地方,他不抵触,带他回家,他不难受。。
你和我说这是强迫障碍???
而为了让观众想起来他还是一个病人,他有时候又开始打扫卫生,把瓶子摆正,弹钢琴前擦琴键真正的强迫症,是以强迫行为或强迫思维为主要表现的精神障碍!!!
什么叫精神障碍?!
这代表着病理性的痛苦!!!
就拿主人公的表现来说,如果他在准备自杀的时候超过时间,他应该是非常的焦虑痛苦怀疑!!
因为计划被打破了!!
他会感到强烈的不适!!
而且这种患者一般对周围的人也有很强的支配和烦扰,如果他看到女主角邋遢不干净的样子,应该是强烈的支配状态,让其改正的,而不是默默的打扫卫生,像个清洁工一样。。
而且女主角摘走了他的手表,他竟然没有反应??
窒息这部电影对于精神疾病的治疗态度,也让我觉得非常非常的不适。
就算你是一部喜剧片,你也不能开这种玩笑,心理医生被患者逼疯?
沈腾扮演的心理医生治疗患者的方式是大乱炖??
你就算为了电影效果也不用以这种方式吧?
更别说最后这些患者还全部出了医院陪同主人公去参加最后的比赛?
你当精神病院想进就进想出就出??
他们如果突然发病伤到普通人怎么办??
迷惑行为强迫障碍的正常治疗方法也是以药物治疗配合心理治疗,心理治疗里面有精神分析流派和认知和行为流派。
这部电影展现的就是用行为流派来治疗主角的病症,比如挑战他不适应的信念,或者让它暴露在一个比较杂乱的环境里。
但是!
但是!!
这种疗法对患者是非常非常痛苦的!!!
你每一次让他做不符合他强迫行为的事情都是在增加他的痛苦!!
很多患者就是过于痛苦而因为接受不了这种疗法。
而主人公除了不能踩水坑和吃大肠之外,竟然也慢慢接受了!
Excuse me?Are you kidding me?? 你当这是过家家吗?
用爱治疗病症??
好家伙。。
我在观影结束和我的家人说了我的观点,他们竟然说的是“估计这整个一个播放厅里,也就你一个学心理学的”。
意思就是他们觉得看着开心就好,这些东西不必较真。
我有时候也觉得干嘛这么较真?
但是电影是会传播一些东西的。
如果今天一个普通观众以后遇到一个有着强迫行为的人,他会怎么想?
只要把强迫症患者带到一个完全暴露的环境里,就能慢慢治愈他们?
让他们谈一个恋爱??
高谈爱与和平吗??
此外,这部电影的逻辑也非常非常的混乱。。
所有人物的动机感觉都一团遭,但这方面我不专业,也就不说了最后,希望电影工作者们真的真的不要消费这些有心理疾病的人了!!
你们每一次不实混乱的剧情,都是对他们的二次伤害
在微信视频号里刷到一段短视频,觉得挺搞笑,于是就下载下来看,没想到一上来就整了段儿音乐脱口秀,就类似于王勉那种边说边弹唱,不知表演风格是谁借鉴的谁?
其实立意还算不错——借一个温暖的故事来呼吁关注特殊群体。
但是用综艺和小品的语言结构处理一部电影,确实有那么点儿“瞎胡闹”,用常远自己小品里的一句台词说就是:“怎么就跟闹着玩似的?
”看豆瓣评分,也在及格线以下。
但实话实说,用心理学标准来评判一部喜剧片,也未免过于苛刻。
常远在故事里饰演的是一个有强迫抑郁症且重度洁癖的病患,缺乏存在感和对生活的认同感,在决定自杀时巧遇他的“天命女孩”——李沁饰演的Lucky lady——性格大大咧咧,朝气蓬勃,乐观豁达,对生活充满着自信,两个人正好形成一对互补。
于是磕磕绊绊上路,开启了一段治愈之旅。
估计是开心麻花团队在年终聚会时,谁想了个好点子,然后大家一起吃吃喝喝边开玩笑边探讨着就敲定下来给拍了,多少有点缺乏严谨的逻辑和铺垫。
不过片头的字幕剪辑倒是挺带感的:莫兰迪的高级灰色调,常远一身素洁白衣,纤尘不染,从起床、饮食、清洁到熨烫衣物,每一道“工序”都有条不紊,严格卡点,营造出一种机械化的刻板生活氛围。
包括自白和独坐窗前,看对楼的灯火默默发呆,渴望家的温暖却只得孤身一人和智能客服互动的凄凉,那一瞬间心里还是有些触动的…
刚看完《温暖的抱抱》这部电影,有笑点,泪点方面还不至于,但有触及到心里柔软之处。
之前在豆瓣看大家对这部片子的风评不好,不过鬼使神差去看了,看完觉得还不错。
虽然知道里面关于心理学有很多不严谨,“爱情是相互拯救”这个故事也不算新颖,有的梗自己不用猜就知道,但是我还是要说,我被触动了。
强迫症常远饰演的鲍抱是个有洁癖的人,这种洁癖是强烈的强迫症症状,他的人生按计划进行,严丝合缝,令人窒息。
强迫症是心理疾病,严重的可令人生不如死。
我为什么会被触动呢?
因为我也曾有过这种病,并且不知道痊愈否,只是现在症状不明显了。
以前,他们给我取了个外号,意思是“磨蹭”,因为我好像做什么事都在磨磨蹭蹭的,比如老是拉书包的拉链,把一本书拿出来又放回去再拿出来;比如在地板的拼接处因为要不要踩中十字而迈不开步;比如上床睡觉,把拖鞋对称于地板摆好,躺下后又坐起来,再把脚伸进拖鞋,再摆好拖鞋,再躺下,反复数次……那些事已经是小时候的回忆了,但历历在目。
随着年岁长大,自己被这些仪式困扰,也烦的透透的了,不知何时就消失了。
消失并不意味着痊愈,它会以其他的形式,如同幽灵般时不时出现。
最近的一次强迫症症状是反复洗手,外人可能认为是洁癖,但我深知那又是一种仪式,一种按步骤洗手的仪式,既花费时间,又花费精力。
关键是我已经认识到它的荒谬,但是我还是停不下来。
虽然我和电影里的鲍抱的强迫症成因不同,但就像鲍抱说的:我也不想这样,但我停不下来。
我深深理解那种心灵被困住的样子。
勇气鲍抱从小就渴望拥抱,但他爸爸妈妈也是洁癖,无法拥抱他。
他长大后也无法主动拥抱别人,他不渴望拥抱吗?
他强烈的渴望,但他不知道该怎么办,这种无力感最让人丧气。
电影里宋温暖在他怀里哭泣,他张开双手,抬起,但无法合拢,就僵在那里,还是无法完成一个拥抱。
看着真让人心酸。
影片最后,鲍抱做出了改变,帮温暖完成了演出,并主动拥抱了温暖,得到了大家的喜爱,自己也逃离了强迫症的枷锁,过上了新的生活。
我知道也许大家诟病的就是这一段。
强迫症也许不会这么容易就好了,“爱情是良药”这桥段也有些老套,结局也是happy ending。
或许大家觉得不够新鲜,不够深刻,不够写实,但电影有时没必要这么“苦大仇深”、“烧脑”、“合理”,它只要有一点打动到你就好了。
影片里,拯救鲍抱的,先是意外,后是勇气,勇气的来源呢?
爱!
多么俗的一个解释啊,但是人类吟唱这个字不止上千年。
因为有爱,所以有勇气。
这里令我联想到了一部韩剧《没关系,是爱情啊》,里面讲一群患有各种心理疾病的人,通过爱,拯救自己与互相拯救的故事。
爱,当然是很好的理由,是很好的勇气的源泉。
但是,我希望你们不要理解成等一个人来爱你,等别人来拯救你。
鲍抱的勇气不是来自宋温暖爱他,而是他对宋温暖产生了爱意。
是他对别人的爱给了他挣脱过去的勇气。
前段时间看的皮克斯的动画电影《心灵奇旅》,里边也谈到了爱。
它说:生活的意义是你对生活的热情。
就是说你得有热情,才能鼓起生活的勇气,在这个操蛋的世界上活下去。
抑郁最近听得最多的一个词。
不知道是不是大数据的推送,最近老是有各种跳楼的新闻出现。
前两天武汉大学一个博士后,更早是大连的一个硕士,甚至还有小学生的,最新一个是长沙PDD一员工。
大家的压力好像都很大,我不想劝大家冷静,因为我最近压力也很大,这种正确的话说出来一点都不能缓解我的压力和焦虑,于是我也不想说给大家听。
觉得自己有抑郁症状,我决定明天去看医生了。
之前从没去过,应该早点去,因为装作没有或忍忍就过去了这种想法,有点自欺欺人了。
看过关于心理学方面的书,里面说在心理疾病的治疗中,真正起最大作用的是患者的意愿和行动,也就是说患者要在心理医生的帮助下展开自我拯救,这需要勇气,莫大的勇气。
我现在就需要很大的勇气,一种是已知的苦,一种是未知的苦或者甜,是担忧未知更苦而不敢迈步,还是迈步向未知去冒险。
我近些年越来越羡慕有冒险精神的人,因为我一向不敢。
以前我以为爱冒险的人是胆子大,现在看来他们是心态好。
我不是说冒险就好于保守,但是在某些事情上,勇气真的非常重要。
最后这部电影没有豆瓣风评的那么差,因为这是部大众电影,不是拍给影评人和电影专家们看的。
最近刚回看了《奇葩说第六季》里有一期,关于“救画”还是“救猫”的辩题,黄执中说“远方的哭声”、“艺术的不朽”,杨超越说听不到“远方的哭声”,但听得见“近处猫的求救声”。
电影当然有水平的高低,但当下的感受可以莫名其妙的没有那么多道理。
你可以说它的故事结构、叙事技巧、拍摄手法、演员演技、创意等等方面的各种不足,我只看观影时心情,还有它触动到我心。
所以本次观影体验还不错。
如何在像开心麻花这样的喜剧人扎堆的喜剧团体里,显得出挑?
当然喜剧能力是必须具备的,不出挑的都具备。
所以更多的是找到自己的喜剧人设。
沈腾以郝建出道,即便演到现在基本上喜剧一哥的位置,他的风格依然是郝建的风格。
贱贱的懦弱的市井的好人。
不同电影会有调整,但基本上误差在3δ以内。
王宁出走后,开心麻花中生代也就是艾伦和常远了。
而无论是社团扬名之作《夏洛特烦恼》还是春晚上的若干个小品,基本上人设就是艾伦傻,常远娘。
《羞羞的铁拳》里,艾伦的角色虽然没有之前表现的那么傻,但剧情所致,上错身的错位感会让人偶尔恍惚。
而如果主角是常远,错位感会不强,毕竟马丽和常远平时的人设都不一定谁更娘。
所以处于对常年绿叶的友情分,我其实一直是想看一部常远挑大梁的戏的,没想到居然还有李沁,那就可以不用管其他的。
当然,电影并不优秀。
常远并未延续他一以贯之的喜剧人设,会显得割裂。
而鲍抱就像是挂在那里等人拯救的人偶,给宋温暖制造的不得不救他的理由,也实在是太过刻意。
喜剧一旦刻意,就不好笑了。
我其实并不赞同,让鲍抱变成另外一个样子,虽然电影里他的强迫症表现的很严重,但我更愿意将其理解成一个人的自我,夸张的表现方式只是为了制造笑料和增加冲突。
这里说的就是两个生活方式大相径庭的人,相知相爱的故事。
不要将它变成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拯救,而应该是两个不同的人,为了彼此,互相改变,最终相拥而活。
例如宋温暖后来喝完啤酒也习惯将瓶子摆齐,并标签方向一致。
原谅我可能这么类比差距有点大,常远有这么一丢丢像尼古拉斯凯奇。
都是名门,却都不借助家族名望出道,成名后才让人了解身家。
当然欢乐喜剧人第二和奥斯卡影帝差距巨大。
但当人才济济的常家最不成器的孙儿,牵着爷爷的手,将他带到满是为自己欢呼的舞台上,如果有那么一瞬,能让爷爷为他骄傲一下下,也足慰平生了。
Ps:各位觉得电影好看的,可以和而不同,但是请不用打开,没有必要争论,给彼此添堵,保留自己的意见。
另外,欢迎觉得巨尴尬的进来吐槽👻🤣---分割线---这绝逼是我今年看过的最最最难看的电影,没有一个笑点,真的很尬。
烂俗的谐音梗,情节尴尬,情绪过渡生硬,还有强行煽情,又吵又难看。
宣发垃圾,太狗了,看预告片以为是沈腾和马丽主演的,结果是李沁和一个不知名男演员,真的太尴尬了,我都快看睡着了。
还有父母这个设定,真的太太太没有科学依据了,手上身上有细菌,所以不能抱抱,那就别呼吸啊,空气里也有细菌呢?????
真的太太太难看了,浪费我的三十块钱!!!!!
垃圾电影,想要在影院里看一部爆米花电影获得短暂的快乐的兄弟们,劝你们别进来了,你们一定会大失所望!!
因为你们将会浪费你们人生中宝贵的两个小时!!
简单来说就是谢尔顿中国分顿的故事。真的不要把各种戏剧形式和小品段子搬到大荧幕上了.....唯一能看的就只有李沁的脸
2020最后一个灾难,又臭又长。除了男主爸妈是对细思极恐的可怕父母这个隐藏文本,剩下一无是处。一半灾难来自演员,不是偏见,但常远和李沁的形象真的做不了大银幕主角,常远造型丑到爆还各种大特写令人生理不适,以后继续演你的配角吧。李沁压根就不适合喜剧表演,全程假笑尬演,演个弹吉他还穿帮,面瘫脸只能在古装剧玩玩静态美。另一半灾难来自审美,国产喜剧故事硬来没逻辑,甚至尬出天际不好笑我都无所谓,但到现在还玩屎尿屁真的就low爆了,什么客厅拉屎、清洁表情动作像打飞机、放屁辣眼睛、想收拾屋子疑似非礼醉酒女这种误会梗和灵车上放《好日子》、对着遗像加油这种反差梗,太太太煞笔了…简直喜剧之耻…真的,已经被抖音碾压了,喜剧人要点脸吧。
1.很适合以此为今年观影收关。尽管不抱任何期望,可故事一旦有所起色就会被浇洗脚水,像极了2020年。2.人被驾到灵车上再强灌《好日子》催眠,这感觉竟不陌生。3.适逢于郭为抄袭假惺惺道歉,电影塑造“枉为人”一角,可这种剽窃女友上位的情节,是否很多电影都这样?4.讲强迫症,“的得地”不分已够难受,鲍抱跳楼前唯独下巴全是胡渣,好歹这些地方也强迫下。5.宋温暖见人跳楼就说脆弱,我极讨厌这话术。再说,别当人都是病。6.全场笑得挺欢,其实喜剧效果比今年同类作品强些,但后面依然越来越烂。李逵那几个尤其尴穿地心,也就田雨与王智最开始,马丽最后,以及魏翔,有点意思。
还好在2020年最后一天上映了,用来告诉大家这一年很烂,连最后一天的新片都很烂,你要是晚一天上映,那真是给2021年带来晦气的开头。
ctm的my eyes,我美丽的大眼睛再次遭遇贬值!!!!开场十分钟不到我已经想站起来骂街了!!!女主真的太他妈傻b了!!!
电影开场十五分钟后 我给出了评价
为啥评分这么低啊,感觉挺好的啊,卡司阵容挺豪华,也挺温情的,剧情没啥漏洞,笑点泪点都挺足。可能有些设定有点刻意,但三四星也是妥妥的啊,为啥豆瓣才5.5啊??这是被黑了还是咋的??打个五星拉拉分吧
感觉也没传闻里说的那么差劲,轻度强迫症看着应该挺舒适的~
看到洁癖强迫症我好舒服啊
没有这么差吧,这评分比大哥的脚还辣眼睛……
不要在放屁的时候点烟
比预想得更难看,全程尬穿地心一秒也笑不出来。题材撞车《怪胎》,但剧本俗套到只用看前十分钟就能完全预知情节走向,更别说有任何属于创作者的形式趣味或人文思考。常远便秘式的僵硬表情加上李沁幼教式的浮夸肢体,为大家献上了一部只配在零点敲钟后鸡肋时间上演的春晚小品。
尬!神经病电影
开场十分钟,我已经尬得不行了。自己买的电影票,含泪也要看完555
用一部电影来强调了“美沁治愈一切”这个简单事实。
你知道你狠尴尬吗?
看到一半就想着这喜剧的逻辑自洽太难了给三星吧,后来看到一众的开心麻花想着给四星,但是最后他们抱在一起,我还在吐槽突然就抱上的时候,闪回抱抱小时候和父母抱在一起的片段,泪崩了!!!不管我不管,竟然最后泪崩我要给五星!!
CCTV6观影记录 | 意外之喜 | 温暖有趣的喜剧1、笑点很密集,也都有戳到我!全程可乐了哈哈哈哈2、李沁真的很靓!超漂亮!个性也很阳光活泼!喜欢!3、初赛和复赛的表演也很好看!决赛的表演曲目可能是为了体现温暖的主题,导致有点没嗨起来。总体而言,我喜欢~是就算去影院看也会觉得值得的程度,给了我一份儿好心情!
比李茶的姑妈还难看…天呐,我以为那已经是极限了
国产喜剧人做导演的思路基本都一样,都是简单温暖的故事,穿插插科打诨,关键都有个好片名,即便来来回回那些人,但就是百试不爽。说白了还是国人需要喜剧,这也是国产喜剧目前的模式~觉得李沁比电视剧松弛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