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院里的小孩子看不明白,在后面跑来跑去 把自己的影子投射在银幕上。
电影院外的大人们不屑去听动画片说教。
电影确实很直白的说明了自己的想法,好像生怕委婉一点就会少一个人响应自己的号召。
自诩为泪点很高的人,但是乌龟夫妇说话那里就眼泪噼里啪啦往下掉。
水不只是水,那还是我们祖先的血脉。
电影的主题深刻到让我不在乎它的人物刻画故事逻辑3D效果。
电影重要的是带给人们什么思考不是吗。
要是单纯为了娱乐我也不会去看动物总动员而去看孤岛惊魂了。
人类需要不断地发展,每个人都有手机 都需要在城市里买一个房子,房子里要有木地板 电话 电脑 电视机 空调 冰箱 电灯 洗衣机。
为了供应电流,就会有水电工程,就会修大坝。
人们工作累了,就需要假期,坐火车坐飞机去旅游。
所以需要砍伐森林修铁道修机场。
人类需要维持生命 人类离不开发展,所以必定牺牲自然。
在我看来从第一次科技革命开始人类和大自然就是索取和牺牲的两端。
爱大自然最好的方法就是不去开发它。
仍由它春夏秋冬花开花落 它既然存在生死就必定有着自己神秘的规律。
电影也许无法击醒你,可是现在我愿意去做。
【看电影前我还去吃了牛排,真是对不起那只牛啊TAT】
傻动物有傻福嘛?
一只刚开始一事无成的猫鼬,阴差阳错的找到了水,并凭借自己的“本领”,打破了面前巨大的障碍???
动画里面,赋予动物极为人性化的一面。
会打扮自己,女性会在意自己的皮肤,小孩子互相攀比。
这人性化的一幕,让我以为,我在看一个类似《海绵宝宝》那样的动画。
直到后面剧情的发展,改变了我对他的印象。
我其实有点搞不明白,这部动画究竟是讲全球变暖的,还是在讲保护动物的?
动画的结尾,所有动物登录人类世界的那一幕又让我产生了一种“下一部是要开始讲动物复仇了么”的想法。
其实我觉得,无论是动物还是人类,对于地球来讲,都是微不足道的。
我们拼命的破坏又怎样?
努力的保护又怎样?
等到我们黔驴技穷被灭绝了,地球依旧转的好好的,只是会多了一些沧桑的痕迹,让后来的物种多了一种考古的乐趣罢了。
说到底,我们所做的一切,不都是为了我们自己么。
破坏,是为了活的更好;保护,是为了传承的更久。
只是欲望驱使着你我他,让我们不得不去做。
懂得,是一回事。
做到又是另外一回事。
不就是这样吗?
昨天去看了《动物总动员》,不是专门去的,而是刚好赶上了时间合适。
首先我不是一个很会看电影的人,不懂得影评人所说的东西。
我只是带着一颗很平常的心去看,着实感动了一番。
刚刚看到了很多人的评价,大多不好。
可是我却不这样看。
作为一部3D电影,在影片开始阶段有几个飞行的部分做的真实到让人仿佛置身其中。
虽然这样的感觉很少,只有几十秒种,但我觉得胜过那些中规中矩毫无亮点的影片。
其次,这是一部动画片,拍的干干净净的,没有喜羊羊的做作,很自然也很温暖。
目猫鼬对丈夫、儿子的爱,小猫鼬的不懂事…我觉得真的是很干净很纯粹,让人看起来很舒服。
另外这部电影宣扬环保,我并不觉得这是说教!
这个导演只是描述了一次动物界的集体抗争而已。
我觉得很符合孩子的世界观。
今天和闺蜜在王府井逛街,中午的时候逛累了临时决定去看电影。
本以为这是一部喜剧,但是笑点确实不出彩。
反而是乌龟夫妇相拥而逝的时候,我和闺蜜两个人哭的稀里哗啦的。
这样的爱情,美好到了极致。
总之我是非常喜欢这部片子的。
我不会像影评人一样用专业的词藻来堆砌我的影评,我只是说了我的感受而已。
不喜请勿喷。
PS:我觉得影片里讽刺意味挺浓的…例如大坝,让我联想到中国某某大坝。
还有电影里出现了好多次的那个气候大会,让我想到了现实中的某某峰会。
我甚至在某一个镜头中看到了一个很像奥巴马的背影。
其实看完电影觉得片子本身平平 乐趣和看点不是很多各种雷同剧情一个善良的小孩子 一个机灵的猴子朋友动物们在关键时刻团结起来了 甚至还看见了狮子王的影子但看到最后 想到的反而不在片子本身了 而是那亘古不变的话题如何守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坏境 自然 生态 生命之源 何时才能得到重视
出于百无聊赖又不想过分费脑子,我翻了翻pps的最新影片,于是看到这个动画片了,我是真的抱有看拉斯维加斯内心情来看的,但很奇特,一部动画让我有些哽咽。
也或许是这段时间我情绪很容易被撩拨。
片子是以小见大的惯用套路,一个猫鼬最后扭转乾坤。
他有一个美丽的妻子,他不管多么马大哈他的妻子仍会对她说:“比尔,我爱你”;他有一个对他失望的儿子,他儿子数落他:“从不会兑现诺言,去晒太阳吧,去把什么狗的便便打进洞里吧!
”;他有一个和哲人名字相同的狮子朋友,苏格拉底说:“躺在这里晒太阳是最对的轻松惬意的事情”……后来猫鼬为了找水,哦对,所有的动物都在找水,因为丛林的尽头有一座死亡山谷,而死亡山谷有一处水坝,水坝的一边是饥渴干涸的丛林,水坝的另一边是“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旅游高级酒店。
再后来,全球持续升温导致北极的一头北极熊远离家乡;一对幸福了714年的海龟夫妇的家乡再次被石油泄漏而污染;一片澳大利亚低矮丛林因为人类乱丢垃圾而导致大火,于是一只袋鼠和一个怪物(影片到了没有揭露那是个什么生物,姑且认为是因为环境恶劣而产生的怪物吧)决定开始度假来寻找美好家园;一只高卢雄鸡挣脱了游艇厨师的“魔爪”,高喊:“无自由毋宁死”跳船;ok,它跳船了,但是它没被大海淹死,而是跳到一个浴缸里,浴缸里凑齐了刚刚这一段我说到的所有动物。
因为需要一个新的家园,他们要去一个远离人类的地方,那个地方,就是先前提到的那个猫鼬的故乡。
在这里影片的主题其实已经凸显,这一群个性符号鲜明的动物凑在一起,决定去找水,后来发展成了要水。
没错,要。
一只大象吹响了丛林里巨大的号角(一株古树),于是全世界所有的动物聚齐了。
那一对历经沧桑的海龟夫妇进行了一段演讲,从而感动了所有的动物。
原谅我没有背下来,我没那么好的记忆力。
但大致我记住了两句:“那里曾经天空飞满了各种鸟类,但现在那里再也见不到蔚蓝的天空,那里的海洋曾经游弋着海豹,但现在海底没有任何生命,人类的贪婪和掠取夺走了我的家乡……人类忘记了他和我们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他们将孤独的统治这个世界,同时他们会慢慢灭亡……来不及了,我们要去反抗,要去争取,不然我们都会死亡……”很主流,很高昂,很环保,随便你说什么。
但,画面是一片昏暗,满身皱纹的海龟奶奶站在一个石台上,用沧桑但睿智的声音去说这些的时候,我真的被感动了。
可能我并不是一个环保主义者,甚至我多多少少在做着污染环境的事情,但那一刻我被感动了,并且动摇了。
对,也许你要说,仅仅是那一刻。
是,仅仅是那一刻。
不可能,看过这个电影我蜕变成一个坚定地环保主义先锋,蜕变成一个动物爱护者,亦或者去影响什么,改变什么。
所以这是一部孩子可能无法明白的乌托邦电影。
亦如影片在最后,所有的动物登上陆地,前往美国的白宫,联合国驻地,去进一步的争取。
这是理想主义闪闪发光的臆想啊。
但我仍旧要说它值得一看。
因为如今可以令我们动摇的“一刻”,都弥足珍贵。
如今,好莱坞的动画毋庸置疑地已经是执世界动画之牛耳。
其他国家的动画作品,除却必须保留自身风格的元素之外,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了好莱坞动画制作理念思潮的冲击。
情不自禁也好,顶礼膜拜也罢,电影艺术的致敬其实也是一门深不可测的学问。
把握好致敬的原则根基,那完全可以造就一部属于自己的优秀作品;反之,一味搞拿来主义,胡乱堆砌纷繁复杂的“精髓”,那则必会落到画虎不成反类犬的下场。
《动物总动员3D》作为一部德国的动画作品,单纯就其艺术水准来看,不论在娱乐性上,还是在技术性上,都称得上是一次超水平的发挥。
但倘若非要细究起来,过于浓厚的致敬意味,就使得这部动画在个性上趋于平庸,鲜有自己本身特有的东西蕴含在里面。
以全球温室效应为切入点,用人与动物之间的斗争来阐述简单明了的环保主题,应该说既是烂大街的剧情,也是少老咸宜、大小通吃的看点。
影片从头到尾都是在模仿与致敬中推进的。
开篇伊始的动物出场介绍就卯足了劲,于是观众们就看到了《马达加斯加》、《冰河世纪》的影子。
为了达到动物“总动员”的主题效应,不惜借用各种剧情的断层与割裂来将大部队硬生生地凑到一块。
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开场,很容易就能让人神游于片外。
好在接下去的剧情发展,稳稳当当地步入了正轨,不由地捏了一把汗。
好莱坞动画中几乎必会出现插科打诨的亮点人物,他们固然不是主角,对剧情的发展也可能意义并不大,纯粹的就是增添笑料,有些甚至能够霸气地喧宾夺主。
类似于《长发公主》中的马(马克西姆),极富人性色彩的囧表情,绝对是影片最大的惊喜所在;再如《怪物史瑞克》系列中的靴子猫——卖萌为主,实力为辅,单独为它出个外传(《穿靴子的猫》),我想也并不让人惊讶。
在《动物总动员3D》中,自然也逃不过这样的角色安插。
虽然酷爱放臭屁的大嘴怪,着实看不出有什么喜感之处,但那只热衷于独领风骚的高卢公鸡,它的发挥还是值得肯定的。
这也是影片中,屈指可数的欧洲风元素。
水牛群与犀牛群,除了秀秀口音之外,敬业的装疯卖傻也不太讨人喜欢。
此外,素食主义者的狮子、请来说教的年迈乌龟、机智诙谐的猴子等等,每个角色都性格迥异。
看来此番的佐料算是搭配齐全了,该来的都来了。
只是殊不知,观众在好莱坞动画的狂轰滥炸之下,早已审美疲劳,模仿致敬顶多混个乏善可陈。
影片极端丑化以及弱化了人类,唯一的一个猎手反派也是纸老虎,对抗性减弱的同时,也削弱了观众的共鸣感。
结尾处让动物们占领城市,更是将低幼的童话风格演绎到了巅峰。
不但说服力欠佳,而且还选择了纽约作为突破口,这摆明是在提醒观众,此部作品对好莱坞的致敬已经达到了亦步亦趋的虔诚境地。
如此没有自信的举动,委实叫人伤心。
好莱坞的成功动画范例,不外乎可以归纳为几类。
一是以标新立异为王道的作品,诚如《怪兽电力公司》、《怪物史瑞克》、《机器人9号》,怪诞的创意风格能让观众眼前一亮,体验前所未有的感官冲击。
二是意味深长型的作品,如《飞屋环游记》、《机器人瓦力》,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好似品茗,入口舒心畅快,回味更是绵亘不绝。
三是大综合情感元素型的作品,如《里约大冒险》、《玩具总动员》、《赛车总动员》,此类影片蕴含的艺术技巧包罗万象,饱满的感情宣泄极易让观众满足而铭记于心。
四是纯粹依靠画面来制胜的作品,如画面控扎克•施奈德的《守卫者传奇》,技术日新月异的优势完完全全地体现了出来。
可见,既然好莱坞已经造就了如此多的令人眼花缭乱的动画蓝本,我们在不丢失自身传统动画特色的基础上,去模仿、去致敬,也是理所应当,无可厚非的事情。
毕竟,想要突破好莱坞的窠臼,是不能一蹴而就的。
当我们将自然界除了人类以外的其它生灵做为参照物进行客观、冷静、真诚的反思时,我们会发觉真正面对自然和那些生灵会无地自容。
长久以来,人类自以为骄傲的所谓很多发展和进步,其实都只是建立在只考虑自身的利益,而不顾及其它,甚至是对于自然、动物都是致命灾难的基础之上的。
人类的所谓的宏观思维恰恰是那样狭隘,目光是那样短浅,不害人就是好,哪还顾及的了什么动物、自然。
人类的自私和贪婪,为所欲为在毁灭着自然,一直在上演着无数的闹剧,更为可悲的是竟不以为错不知是丑,一味的演戏、伪装和粉饰,自以为是的自我欣赏来掩饰实质的丑陋和肮脏,恐怕人类最喜欢做的事就是走形式,摆样子,自己骗自己,进而再互相欺骗,如果有个选择题是人类和动物更应该相信谁?
答案不言自明。
人人痛恨窃贼,但是就自然而言,人类才是真正的窃贼,这真是让人汗颜的罪过,如果人类自身再不自责醒悟,早晚会遭到自然公正的惩罚。
又一次看了3D,效果要比想象中的好。
看完了影评之后才知道这是产自德国的动画片。
怪不得影片中的英文歌曲感觉有些蹩脚。
动物们最后一幕进军纽约的联合国大厦,还有自由女神都让我误以为是梦工厂的产品。
动物的造型都特别可爱。
是一部带孩子去看的有着教育意义的动画片。
动物们和谐相处,人类要爱护动物,水资源是老祖先的血脉谁都侵犯和独享不得。
所有的动物都是平等的。
影片给予了如此美好的愿望。
希望大自然和谐。
PS:我爱那一对活了700多岁的大海龟。
如此恩爱,龟爷爷把龟奶奶如掌上明初般的宠爱着,形影不离。
一辈子,她都是他心目中最美的女神,他都是她唯一可以依靠的港湾。
环保而又有爱的动画片!
:)
看的我真的想哭 不知道为啥 或许这部电影太干净了 太过纯粹 让我这个已经 不再单纯的人 想起过往 这是一部好电影 适合 孩子 很干净温暖
剧情和画面都非常吸引小朋友和大朋友,在向来比较安静的淮海路上的电影院里,部分镜头,小朋友和大朋友一起兴奋的叫和笑,全体无所顾忌,呵呵,第一次看电影看得这么轻松热闹,值回票价。
电影以它自己的方式探讨了环境问题和人性的自由,在动画片里涉及此类问题想处理好并不十分容易,所幸不至于让人感到太过刻意拔高而不适,也没有刻意回避死亡的问题,算是自然而然。
总之,不管你别人怎么想,反正我自己看得很感动,这就足够了。
ps:1 电影插曲相当有意思,值得听听。
2 我最喜欢高卢雄鸡。
3 电影结束不要急着离开,片尾字幕还有戏。
4 部分画面真实美丽得像纪录片,还是活生生的那种,3d效果很棒,忘不了哪只栩栩如生的蝴蝶。
居然是德货,难怪英配口型同步率低。丛林大反攻规模升级+马达加斯加的逆袭+霍顿与无名氏说教味+冰河世纪一代特效+狮子王场景拷贝+拯救尼莫OST拿来主义……我还遗漏了什么吗?
很少有这么闷的动画片,说教,无趣。孩子长大会失望的。
看睡着了
找不到笑点的混乱动画。
笨笨的德国片啊。开头30分钟太渣了,完全是烂片范。要不是逆天的画质大概就弃了。但是后面入正戏了就还不错。英国澳洲法国口音的英语啊
一直笑!
画面相当美!
还可以一看
后半部比较好看
我居然看了= =
说教太多
制作华丽的花架子果然不行啊 剧情人设台词什么的都弱爆了
轻松的小动画~
配音太烂,配什么国语啊!原版不行么!
原来这是一个德国片,难怪商业元素不如好莱坞那么精彩。
很好看只是…密集物恐惧症慎入…
总的来说 还是不错的
很多很可爱的动物在和反派人类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取得了最后的胜利,还派出了空中支援和地面部队,尤其以大嘴同学这个生化武器最牛。不过中间海龟夫妇去世的时候挺沉重的
环保教育片,有木有!!!人类不能这么祸害地球了,有木有!!!不然动物就要奋起抵抗,占领纽约了,有木有!!!问题是,一帮非洲的动物占领纽约啥意思嘛,难道因为联合国在那,就占领了整个人类世界了?!
好低能,好糟糕,好困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