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双面劳伦斯

Laurence Anyways,永远的劳伦斯,愈伤愈爱(港)

主演:梅尔维尔·珀波,苏珊娜·克莱蒙,纳塔莉·贝伊,莫妮亚·肖克里,Susan Almgren,伊夫·雅克,Sophie Faucher,Magalie Lépine Blondeau,凯瑟琳·贝然,埃马纽埃尔·施瓦茨,雅克

类型:电影地区:加拿大,法国语言:法语,英语,拉丁语年份:2012

《双面劳伦斯》剧照

双面劳伦斯 剧照 NO.1双面劳伦斯 剧照 NO.2双面劳伦斯 剧照 NO.3双面劳伦斯 剧照 NO.4双面劳伦斯 剧照 NO.5双面劳伦斯 剧照 NO.6双面劳伦斯 剧照 NO.13双面劳伦斯 剧照 NO.14双面劳伦斯 剧照 NO.15双面劳伦斯 剧照 NO.16双面劳伦斯 剧照 NO.17双面劳伦斯 剧照 NO.18双面劳伦斯 剧照 NO.19双面劳伦斯 剧照 NO.20

《双面劳伦斯》剧情介绍

双面劳伦斯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天空是我们的边界。”弗蕾德(苏珊·克莱门特 Suzanne Clément 饰)这样告诉那些好奇打探她对男友劳伦斯(梅尔维尔·珀波 Melvil Poupaud 饰)变性有什么看法的人。那是1989年,她相信她们这代人已可以接纳变性人了。只是无论弗蕾德还是劳伦 斯,都要用近十年时间发现,真正手足无措的是他们自己。电影以闪回倒叙的手法讲述一个女人同她的变性男友之间跨越世纪的情缘。对劳伦斯来说,变性是生存的前提,是令他在水底闭气30年终于呼吸的第一口氧气。然而劳伦斯只是决定了自己的性别,他没想过变性后的人生,他更没有想过,要用十年来验证和生命中最重要的朋友/恋人——弗蕾德的感情。 《双面劳伦斯》是加拿大年轻导演泽维尔·多兰的第三部剧情长片,也是多兰从影以来最富野心和史诗风格的作品。与前作相比,本片不再带有那么强烈的自传色彩。然而多兰巧妙的从特异边缘角色...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母语雨林爱发生不能错过的只有你浓情酒乡爱很大船来船往老道出山键盘侠脐带约会之夜巴黎皇帝毒贩大妈黑色灰姑娘高达创战者TRY迷雾与莫芬一起在你身边笑对明天新奇对抗男孩鬼水怪谈僵尸大时代随身危机飞行员心动的瞬间洞两洞六傀儡姬·彼岸花英雄无名会长是女仆六样情病娇王爷仵作妻

《双面劳伦斯》长篇影评

 1 ) 他们或许真的就是生错了性别

这个片子讲的其实是一个我不算是很能接受的问题,但看完这个片子之后,我其实对他们是有很大改观的,一个就是他们确实就是生错了性别,他们对于自己的认知各方面其实都是错的,这一点这个片子其实没有太拍出来。

但这个片子拍出来的是他们的那种煎熬,我觉得很妙的镜头是有几个路人眼神的特写,包括第一个镜头的,其实这就是这个片子最直接想表达的,其他人的鄙视,而且这种鄙视都是那些完全没有了解过他或者说和他没有太熟的人,比如路人,比如家长,比如刚见面时的记者。

但其实熟知他的人并没有多鄙视,包括和他工作的老师,包括他的伴侣,包括他妈。

我觉得这个片子一个非常好的地方就是他的叙事顺序。

体现在两点上一个是一开始就一直用一段采访的方式去推动,但是采访的画面是到了那个时候才出来的,另一个就是结尾,拍了他们刚见面的时候,尤其是在看了他们那么多坎坷之后,会觉得,一种唏嘘吧。

但这个结尾真的很好,如果把它真的放在开头或者任何地方都没有那么好,放在结尾,放在他们发现其实阻止他们的不是变性之后,就真的特别特别有感觉。

2022-7-17看

 2 ) 有时候爱与生活 是不能并存的

美丽相遇 说不清是哪里来的感觉 想要认识你 这里是结尾 也是开始 喜欢做的事情是 写清单 各种各样的清单 最讨厌事情的清单 最想做的事情的清单 他们俩个人一开始都是不羁的 他们都追求自由 他们很像 他们玩得来 他们在一起很久了 劳伦斯一开始告诉她这个秘密的时候 她有点吃惊愤怒 然后她想留在他身边 陪他 给他买假发 帮他准备 鼓励他 可是有一天受不了了 因为所处的社会 因为一些流言蜚语 因为担心他在外面会被怎样 她选择离开 过了清静的日子 他一直关注她 把自己的诗集寄给她 她忍不住了 所以叫他 他们又一次在一起了 但是又发生了冲突 然后他们有了一次很大的争吵 问题出在哪里 出在 劳伦斯想做女人 他觉得女人是真正的自己 即使他仍然爱她 而她呢 她也爱他 但是她无法接受他认可自己的女人身份 她尝试过 后来失败了 她开始觉得那样平凡的生活 是一种平衡 她爱他 但和他在一起 会失衡 这一次争吵后很久没联系 后来劳伦斯遇见了她的姐姐 姐姐告诉了劳伦斯 她的手机号 她的手机号的尾号 就是他们相遇的那一年 她还爱他 可有的时候你知道么 爱与生活 是不能并存的 最后一次见面 劳伦斯说 也许我们的关系 在我想要变成女人之前 就已经有裂痕了 他们的分歧越来越大了 劳伦斯说 社会 她说 别和我提什么社会 你能踏实一点么 劳伦斯很惊讶 他觉得这不该是她说出的话 在她去洗手间的时候 他走了 就是这样其实谁能说谁变了呢 不过是在各自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然后有的人可以继续一起走 有的人不得不分开 这是与感情无关的 我们越来越像自己 即使之间还有感情 可是很多东西是化不掉的 它就在那里 像一块石头横亘在中间 无法视而不见 也许页无法释怀 只能俩相忘 只有两相忘 我不知道他们之间是一种什么感情 我不想说是爱情 这个世界上的感情不是只有亲情友情爱情三种而已 他们之间有一种羁绊 羁绊是一种很深的感情 它叫 放不下 可是很多事情 不是放不下就可以在一起的 在一起太难 我爱你简单多了 结尾 她剪了短发 俨然一副普通女人的模样 没有了肆意妄为 没有了无所畏惧 这没什么 她不过是长成了她自己的样子而已 劳伦斯 他说 我不是自信 我只是坚定 是阿 他真的很勇敢 真的真的很勇敢 还好他遇见了玫瑰一家人 他们是一样的人 他们是一样 愿意勇敢的做自己的人 还有那个女人说的 我不知道我是不是拉拉 我只知道谁是对的人 性别是肤浅的 管它是亚历山大 亚历琳 总会告别一些人 遇见另一些人 很多东西是不分时间先后的 人也是

 3 ) 对导演泽维尔·多兰的专访 Entretien avec Xavier Dolan (渣翻译encore +-+)

Q: 这部电影你的灵感源自哪里?

X: 拍完‘我杀了我妈妈J’ai Tué Ma Mère ’以后,我们回到蒙特利尔,在乡下。

我们与团队里的几个技术人员一起坐车,Anne Dorval 安妮·杜尔瓦勒(妈妈的扮演者)那时同我在一起。

我们聊些有的没的,其中一个人倾诉她的一段过往的感情经历:有天晚上,她的伴侣告诉她,他想要变成一个女人。

我猜想,这样的变故,尽管对于每对夫妻和个人无疑都有所不同,但不是她独有的遭遇。

但是从她的语气、情绪、对秘密的坦然,我想象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他们在一起的过往还没有被完全抹去,重新拿出来探讨这个问题也不是没有可能。

我当晚回去后写了30页。

我明确了影片的主题和结尾。

一切很快都有素后,我慢慢写出来,在拍摄的间隙,有时候晚上,在南美的期间,总之一切有可能的时候。

Q:像‘我杀了我妈妈J’ai Tué Ma Mère ’或‘幻想之爱Les Amours Imaginaire’是带有自传性质的吗?

X: 是,也不是。

首先我不是变性人,这是一。

是的方面,归根结底,因为如果没别的,到目前为止我的所有电影都带有自传性或个性。

老实说,在我的电影里我不大可能排除自我因素。

另外我也真的不相信电影可以完全独立存在。

电影有它的诉求没错,但导演总是多少会带入一点自我在里面。

我呢可能有点冒失,我往里加了一吨。

可能会让人觉得自恋或自我中心,我无所谓。

我拒绝理会那些不了解你的人的说三道四。

我不是没有反击过,只是到现在这个时候,我的反应都是私下里的,听到认同的呢就舒服,听到偏见呢就不大舒服,而不是不加掩饰地直面它们。

实际上,看过我片子的人对我都会有各自的理解。

如果我决定拍电影,自己参演只是为了好玩,怕别人忘记我。

所以啊,我理解一些导演爱乔装打扮的行为,是由于天性中害怕被忽视。

这就是为什么我感觉,每部电影都带有一定比例的自传性质。

因为没人会蠢到放过这个留下自己印记的好机会。

我们为了不让自己的记忆消失,把它出卖给一个比本身更大的集体记忆库,而放弃了本该延续的现实生活。

一部电影又一部电影,我们越来越难以回去,我们在这上面打转。

不久以后,在电影里只能讲电影的事了。

Q: 三部电影以来,你选择了一个拥有许多资深艺术家的的制作团队来保证电影的品质和视觉效果,也导致了成本的提高——预算比初期涨了8倍——是谁推动你进入这个高手如云的圈子的?

X:(与他人)无关,与才华横溢的人合作,想想就很兴奋。

无论是演员还是技术人员、艺术家、摄影师,他们谦逊或是高尚与我关系不大,我在意的只有他们的天性、品味和才能。

从一部电影到另一部电影,我们在构建一个团队,有的人离开有人留下。

我很早就想与制片总监Yves Bélanger一起工作了。

他是个艺术家也是疯子,健谈、激情洋溢、有学问。

我俩很合拍。

布景师Anne Pritchar,多么富有创造力而且精益求精。

她同帕尔马人Louis Malle一起工作,我再放心不过了。

还有François Barbeau 他为电影定做了十来套戏服,完全是我要拜师的巨匠。

这些行家可以分享许多经验,被他们吓得不敢出声是很傻的。

我们团结协作,一部电影才能被搭建起来,从整体到角角落落乃至每一个最小的细节,慢慢来改善。

我很清楚自己在各方面并不比同龄人出色多少,只是实话不开玩笑。

我也担心一个25岁哪怕30岁的导演会不堪重负。

与Avec Bélanger, Pritchard, 还有 Barbeau一起,无疑智慧和经验足够了,还有我们必须相互倾听和协作。

Q:你对这个作品的影响有哪些?

X: 为了筹备这部电影,我在MOMA(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商店、在纽约和蒙特利尔的书店购买了十来种期刊、画册、影集,在Amazon和Ebay上订购用来研究戏服的资料和时尚杂志。

总体上像Nan Goldin,还有一大串我可以报出来的摄影家的名字。

还有马蒂斯、塔玛拉·德·兰陂卡Tamara de Lempicka、夏加尔、毕加索、莫奈、博斯Hieronymus Bosch、修拉、蒙德里安(取景)、克里姆特(颜色编码,某些电影时期的统一色调;褐色时期、镀金时期、淡紫时期)。

在电影当中,我有一个很快而精准的对《欲望号街车》里的马龙白兰度的致敬。

我最喜欢反复使用特写镜头,像戴米Demme的《沉默的羔羊》(浅景深、注视镜头、监视感、高度的逼近)。

从对节奏和叙事的野心上,我有意要追随卡梅隆Cameron 和他的《泰坦尼克号》。

从各方面讲,所有我读过的、看过的、从以往给我灵感的字句中领悟的,即使有些不是我的菜,也很正常。

所有这些美的、感人的、出彩的,理论上应该能够自然地激发我们的想象和言语。

而我一点也没有纠结其中,因为我知道这些给我灵感的,并不影响我而是触动了我。

无论是由于对一件事物的倾慕而被其影响,还是由于我们的世界观、视角、语言、生长年代、价值观、所受的创伤、各自的幻想对事物造成的偏见,一切时间中的幻象都会越来越明晰,有的东西实际是截然相反的。

在这些情感的偏见中,我们很难得到原始的灵感,这是一种想象力的‘阿拉伯电话’(阿拉伯电话téléphone arabe,指一种口耳相传的游戏,我们会发现最后被传话的人讲出的句子与最初的发话相差千里)。

不论如何,这些都是我做的。

作为一个电影人我有很多渴望,但我从不打算自创一个风格或思想流派。

自1930年以来,该有的都有了。

重要的是什么?

我的工作,我决定了,是要讲一个故事,好好地去讲,然后把这个故事合情合理地布置在戏中。

余下的(风格、流派),无论说是发明还是沿袭,都是机缘巧合产生的,表明没什么比有个想法更容易了。

原文:http://www.cinemovies.fr/fiche_info-21777-prod.html 请指教

 4 ) 相爱的年份

上海电影节一个闷热的周二晚上,下班徒步走到衡山电影院去看晚场的《双面劳伦斯》。

我看过多兰的前两部电影,但是这部太让我惊艳了。

和我同年的多兰,让这部电影开始的年份定在了我们出生的那一年。

去之前匆匆看了一眼剧情介绍,我想那应该和他之前的电影一样,带点个人自传色彩,将着眼点放在边缘之人的心理和生活琐事上。

但是这部电影,说的是爱情,长达十年的爱情长跑。

每一个近景,华丽的画面,音乐和服装,美的好像一件艺术品。

而其中的感情又是如此细腻,在大屏幕上看简直是一次视觉和听觉的盛宴,the cure和duran duran响起的时候,忍不住起了鸡皮疙瘩。

故事开始于八十年代末,劳伦斯和弗雷德在一番云雨后,躺在温暖的被窝里说着情话,好像一部最寻常不过的爱情小文艺片。

他们随性而起要去纽约旅行,真是甜蜜得让人羡慕阿。

而随之而来的是慢慢的剧情跌宕,失望,容忍,绝望和纠缠。

劳伦斯开始第一次女性化打扮的时候,弗雷德站在他身边,无法割舍对这个男人的爱,她帮他买女士假发,在商店里故作平静的说服姐姐和母亲。

他们的房间里,一直放着想要一起去旅行的岛屿,他们的甜蜜在劳伦斯开始女性化这个节点开始凋谢。

起初她还坐在浴室里笑著看他化妆,心里是什么感觉呢?

在与劳伦斯大吵后回家一面洗澡一面哭泣的时候,心已经快要碎了吧。

后来他们争执,她终于想要离开这种畸形的感情,离开这个被全世界看不惯的男人。

他们开始了新生活,还是在若干年后服从了最原始的爱情,崩塌拥抱,又再次被迫回到了原先的轨道。

一年又一年,岁月打磨着感情,爱情终究归为平静,只是会在提起那个年份的时候,清淡的说一句,那是我们相爱的那一年。

在最好的时光里,他们还能以正常的形象——男人和女人那般轻松的相处,有继续持久爱下去的希望。

希望是个很虚幻的词汇,似乎很容易就能做到,但是一旦消失就不堪一击。

爱情脆弱无力,想要做一个足够坚强的人只是为了爱就和对方在一起,无论是不是异装癖是不是已经被整个社会的大流所抛弃,都想坚持下去,但是终究躲不过世俗的压迫。

他们的每一次见面,感情都会发生微妙的变化,在割舍不下的感情背后,她明白了不可能为了他放弃现在的生活,他也不会为了她变回一个真正的男人,毕竟这个男人给了她那么多伤害。

想要去旅行的岛屿还是去了,但是已经不一样了,也就没有最初的意义了,那一场戏的画面很美,而夜晚的争吵和弗雷德一人醒来苍白的早晨却将气氛急转直下,他们都知道,他们已经不是曾经的他们,总是想要有一个孩子,等到有了却不敢生下来。

对于女人来说能生一个和爱人的孩子是莫大的幸福,但是劳伦斯,甚至都不算是一个真正的男人,又何来的勇气迎接这个新生的到来。

可是我,我情愿他们一直这样无休止的吵下去,也不愿看到他们过着平行的生活,和另一个人每日朝夕面对。

是我太过理想主义了吧,我总是希望他能为了弗雷德搬回到过去的生活里,而心里却清楚,看似简单的事情,其实已是万劫不复。

最后她走在落叶里,一切都随风了,心里还是会悸动只是无可奈何。

电影的结尾,是他们第一次见面的时候,他对着她挑起了眉毛,而她也羞涩了笑了。

眼眶瞬间就湿润了,活在过去的人 果然都是没有出息的家伙。

当你已经大步往前走的时候,还一直生活在刚刚相爱的那一年,你还不曾改变的那一年,真是可悲的家伙。

 5 ) 双面劳伦斯 作业6

背景:导演泽维尔多兰的电影大多以家庭、性少数群体为主要元素,主要聚焦在生活中被“污名化”的群体。

在一次采访中,他表示对社会中占优势地位的男性毫无兴趣,在他们身上看不到抵抗,看不到反叛的可能性,他们代表了权威。

多兰的电影里很少能看到家庭美满,更多的是互相之间的纠缠,愤怒时可以说很多伤人的话,但是在一段时间后都会因为血缘连结互相理解而大声的说出“我爱你”。

“Home is where it hurts ”是《只是世界尽头》的一首配乐,而这首歌名就是他电影里所反映的家庭。

他电影中的家庭反叛了传统一夫一妻制,更像是一个联盟。

这种家庭模式反倒是随着时代发展而变得大众的,家庭关系的多样化是现代性的命题,也是个体意志的释放。

角色表象上性取向等的反叛其实只是表象,更深层的是观念的反叛和随着时间发展的社会的反叛。

《双面劳伦斯》是多兰的第三部电影,很大程度上脱离了之前《我杀了我妈妈》《幻想之爱》中的自传性,更把视角聚焦在了其他少数群体的人身上。

起初创作的灵感来源于他的朋友跟他说她的伴侣有一天突然说要去变性,”我猜想,这样的变故,尽管对于每对夫妻和个人无疑都有所不同,但不是她独有的遭遇。

但是从她的语气、情绪、对秘密的坦然,我想象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他们在一起的过往还没有被完全抹去,重新拿出来探讨这个问题也不是没有可能。

”而后写出了这个剧本。

这部片子和其他多兰的片子相比,“变性人”标签是最大的区别。

“一个爱着男人的女人爱上了一个想变成女人的男人”。

无论怎么想它都是残忍的,生理上的喜欢和精神上的喜欢二者产生冲突。

影片里有多种冲突和选择,Laurence和Fred相爱,而Laurence必须决定是坦然面对自己对于性别上的反叛还是因为爱着Fred而继续隐藏,Fred在得知Laurence的性别矛盾之后是选择因为她爱他这个人而支持,还是因为生理上的同化而放弃这段感情。

影片中两个人都做出了选择 ,Laurence选择了追求本我,Fred 选择了支持。

在Laurence 坦白的时候fred先是惊讶,然后是质疑,她质问着laurence有没有穿过自己的内衣,内衣是女性第二性征的外化物,而比起这个物品Fred更在意的是Laurence 把她当成什么,爱人还是女人还是模仿的对象,她要知道Laurence是否是爱她这个人。

在选择支持之后,Fred给Laurence买假发庆祝他找回自我,表面上看起来她很自然的面对了恋人的重大转变,事实上她还是在矛盾,和逼迫自己去适应这种改变。

她不断告诉自己她爱的是Laurence这个人,她还是患上了心理疾病,但是她坚持说这病和Laurence无关。

回到影片开头是路上行人凝视的中近景拼接,代入Laurence的第一视角,观众也开始不安。

这段关系崩塌的诱因在一开始就呈现了出来——众人的目光 他人的看法。

再结合时代背景为1989年,性少数群体同现在相比被包容的可能性更低。

两人因为爱和世俗而分合。

片中在餐馆里的重场戏,Fred 带着Laurence 吃饭,服务员先是在倒水的时候说不知道改称呼Laurence女士还是先生,在上完菜离开后又重新回来问二人“他们的感情是不是需要很多勇气,后厨的人都很好奇。

”Fred崩溃了,她用手使劲按碎了盘子,甩掉Laurence离开了。

二人的感情被世俗压倒了。

这场爱情纠葛的时间太长了。

Laurence和Fred 在一起十年,分开后相见决定私奔被现实又一次打破,又相见,最后在秋叶漫天飞舞下不约而同的逃脱。

第一次的分开是因为他人的看法,第二次是因为对家庭的责任,最后一次二人的聊天才真正使这段感情结束。

在餐馆里Laurence 跟Fred 说这段感情在他决定变性之前就已经产生裂痕,真正的原因不是性别,而是两人之间本身爱的变质。

所以在Fred 问Laurence 后不后悔变性实际上是在问后不后悔和她分开,Laurence 回答自己从不后悔并且很爱自己现在的样子。

他不后悔追求自己放弃爱情。

Fred让Laurence 脚踏实地,而Laurence 追求自由不想被现实所拘束,三观的不同才是两人感情破裂的真实原因。

我很喜欢多兰电影的一大部分原因是因为他的视听。

《双面劳伦斯》的视听同其他几部不同,它其中有很多超现实镜头。

两人感情破碎时从Laurence口中吐出的象征Laurence 破茧重生的蝴蝶,两人决定私奔时从天而降的“衣服雨”和结尾彻底分开后漫天枯叶之间的对照,在收到Laurence 诗集后房间里倾盆而下的大雨……超现实又是在现实中穿插的“幻想空间”,象征不同阶段两人关系,那种冲击是直接合理的。

一段在车里的戏,Fred 一句句无逻辑的对Lawrence的关心被剪接到一起。

切换速度越来越快,使人心烦,所以对应的Laurence在洗车时候的爆发显得极其合理。

他爆发的同时洗车水喷出,气氛被点燃,情感被浇灭。

一段Laurence给妈妈打电话哭着求助,两人对话的画面剪接,母亲那边有家里的噪音 父亲的催促声 噪音越来越大 电话那头还有Laurence 的怒吼。

多重声音交织然后静音切到氛围声音,母亲单纯的对白让他别回家,然后挂断了电话。

让人感到窒息。

影片结尾是两人的第一次见面,Laurence 用回形针做了一只蝴蝶 并打赌Fred会不会收下它,爱情开始;对自我性别产生疑问时用回形针当美甲,卡在他的每根指尖,爱情将本真桎梏住;第一次分手时蝴蝶就已经飞走了,这段感情在影片中间就已经给出了结果。

 6 ) 一点感想

在电影快要结束时,有几处对话令我印象深刻。

男:我后悔的是早在我变成女人之前,我们就已经搞砸了。。。。

女:请‘脚踏实地’一些好吗?

男:‘脚踏实地’?

这是你说的话?

你听见自己说什么了吗?

别再说这些,这是对我俩的侮辱!

我不想‘脚踏实地’我根本不关心!!

我们飞得那么高,我不想落下来!

女:那就呆在那儿吧。。。。

通过这个对话,我发现Laurence的变性并不是他与Fred最终无法在一起的原因,真正的原因是他们已不是一类人:一个想脚踏实地的生活,另一个想在高处飞,永不降落。

三观都不同了,爱情又怎能维持地下去呢?

无论双方是同性是异性还是变装皇后,爱情发生和消失的条件都是一样的。

Laurence的变性只是外表上的变化,他并没有因为变性而失去了自己完全变成一个女人,形象地说他只是整了容。

他是以女人之身男人之心活着的人。

这就是为什么他还是深爱着Fred。

虽然这个结果不符合现实,但在剧本就是这样写的。

其实真正变化的是Fred。

她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么渴望地飞在高空中,‘脚踏实地’地生活才是她所希望与向往的。

因此他们的分开也是理所当然的。

电影的结尾重现了两人的初次见面,那句‘C'est Laurence Anyways。

’不仅点了题,还预示着Laurence的不平凡行为。

在我看来,这是这部电影的最佳台词。

很多的影迷都不满导演使用过多的慢镜头和特写,但在我这个完全没有专业电影知识的人看来,这恰恰是他风格的呈现。

他的风格就是用慢镜头与特写以及音乐甚至特效去放大每一处内心的感受,比如:渴望,伤心,顿悟,无助等。

用感受去推动故事的发展。

如果这些感受只是通过对话与演技呈现出来,那将是苍白的,无力的,容易让人忽视的。

正是一个又一个细节的叠加,才使得这部电影长达两个半小时。

不是导演自恋不愿意删剪,而是导演确保观众不要错过每一个细节。

这种放大有时比台词更会让人回味,更难以让人忘记。

 7 ) 就算全社会都接受了同性恋……我们就一定能过好了吗?

5月24日台湾地区司法院大法官公开表示《民法》不保障同性婚姻乃是违宪后,好友项老师发了这样一条微博:“同性婚姻合法地越来越近了,wuli Gay蜜还是单身。

问:他应该开心吗?

呃,还是开心吧。

”看到有人这样写:“我不相信爱情,也不相信婚姻,但我依然会努力捍卫每个人都能结婚的权利。

”最终并非所有人都求一定能够结婚,大家要的是婚姻平权。

于是人们欢快地在朋友圈转发彩虹旗,热热闹闹了几天,仿佛与有荣焉,仿佛看到曙光。

相信这个世界终会越来越好,越来越开放,越来越包容,越来越多元……仿佛,看不到同时还有那些堵在台湾司法院外怒喊:“释宪无效”的人们。

他们拿着打印了“释宪结果”的白纸,恶狠狠地撕毁,以示不满。

那股拼尽全力的怒气,看得人心中一凛。

吉田修一的小说《最后的儿子》里,男主的妈妈有次打电话来,被他同居的同性恋人接到,之后恋人非常惶恐地向他解释自己是以“男人说话的方式”在电话中称只是男主的朋友来玩的……吉田修一写说:“我想,到头来,痛苦也有两种,分别由无法获得认同的人与不得不予以认同的人各执一方。

从这个观点来说,以男人说话的方式和我妈讲话的阎魔(男主的男友),是一手揽下了我妈应该承受的痛苦和自己的痛苦。

”要么,各自痛苦,要么,一人承担双倍的痛苦……LGBT人群的前路,还有太多茫茫未可知的崎岖要走。

而更多的人只不过是在这茫茫中选择暂时性的盲盲,有人是盲于对方的身份,有人是盲于别人是否认同,大家都逃避……躲得一刻的欢愉。

电影《双面劳伦斯》中,大学教授劳伦斯对他的学生说:“事实上,如果不是因为他的才华,路易·费迪南·塞利纳(法国小说家)不会获得现在的地位……在今天,他的才华已经凌驾于他真实的自我之上,这就是人生。

因此一个人的作品足够伟大,能帮助他免受排斥和孤立。

”看过电影《伊夫·圣·罗兰传》的就知道,人人都贪慕伊夫·圣·罗兰的时尚才华,渴望穿上他设计的华服,渴望与他结交,渴望和他一起纸醉金迷,渴望得到他时装发布会上的一席之地……因此愿意也只能忽视他是一个同性恋者。

可是这样的忽视是毫无用处的,在伊夫·圣·罗兰被男人揍的时候,身边没有一个人对他施以援手。

皮埃尔·尼内演的伊夫·圣·罗兰真的绝了。

《双面劳伦斯》中一开始,当画面还没有出现,就有画外音,是记者在采访变性后的劳伦斯:“劳伦斯,你在找什么?

”“我在找一个听得懂我的语言,同时也会说我的语言的人,一个不被社会排挤的人,不光会单纯质疑社会边缘人的权益和价值,还会质疑那些号称自己是正常人的人。

泽维尔·多兰加拿大同志导演泽维尔·多兰在完成他第一部自传式影片《我杀了我妈妈》后,在蒙特利尔的乡下和他团队的人一起聊天。

其中有个人倾诉了一段感情经历:有天晚上,她的伴侣告诉她,他想要变成一个女人。

这给多兰开启了一个故事灵感,当晚回家他就一气写了30页的剧本。

这就是2012年问世的《双面劳伦斯》。

1989年,劳伦斯·阿里亚35岁,事业平顺,和妻子弗蕾德的婚姻也平顺。

原本他可以像很多直男一样坦然地消失于婚姻、生子这样平凡的生活中。

然而就在这一年,劳伦斯决定要变性。

和《丹麦女孩》的故事一样,没有哪个妻子能够一下接受丈夫变成另一个女人。

《丹麦女孩》弗蕾德与劳伦斯争执。

劳伦斯说自己是困在男人身体中的女人,他指着自己胳膊上的肌肉说:“这不是我!

”指着身体:“这也不是我!

”拉开短裤:“还有这个,也不是我!

”弗蕾德绝望:“所以我爱你的一切,你都讨厌?

”劳伦斯更绝望:“你就爱我的这些吗?

”也和《丹麦女孩》一样,弗蕾德最终还是决定与劳伦斯一起面对接下来将要发生的事。

弗蕾德相信他们这代人已可以接纳变性人了。

是的,当劳伦斯第一次化女妆、穿裙子走进教室,原本闹哄哄的教室顿时鸦雀无声。

在一片令人害怕的静默中,终于有个女生举手,她说:“第八页第三段?

代课老师布置的作业不是很清楚。

”劳伦斯度过了他的第一关。

后面再有险峻的高山,也总归积蓄到一点力量了,会好爬一些了。

因为后面真的就是重重高山,谁让劳伦斯就选了一条艰难的路走呢。

人人满口都说着“这是一个自由的世界”,然后,学校迫于学生家长们的压力将劳伦斯开除了。

校长还伪善地表示:这下你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写小说了。

你看,接受你,也并不代表会为你与利益、权贵、人群……为敌。

这算什么接受?

这样的接受,得到也要像劳伦斯一样写一个“eccehomo”(拉丁语,“瞧那个人”,带有极度轻蔑。

)掷还他们,扬长而去。

弗蕾德是高估了她自己。

泽维尔·多兰说:“这样的变故,尽管对于每对夫妻和个人无疑都有所不同,但……我想象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他们在一起的过往还没有被完全抹去……”弗蕾德和劳伦斯无疑是深深爱着对方的,那些美好的过往支撑着弗蕾徳,她心中难以舍弃。

可是她也一样无法设想未来。

如果她还没有爱上劳伦斯,也许她可以义无反顾离去。

如果她可以轻易就不再爱劳伦斯,她也可以不管不顾离去。

偏偏她就身处其中,爱是真的爱的。

然而爱,又不足以支撑。

终于在一次激烈的争吵之后,弗蕾徳离开了劳伦斯。

她在舞会上认识了新男人。

那场舞会真是被泽维尔·多兰拍得绚烂无比,他自己也化了妖艳的妆,在镜头前一闪而过。

舞会上惊鸿一瞥的多兰。

劳伦斯很快就知道了弗蕾徳的背叛,他们实在太了解彼此。

“你和他约会多少次了?

”“大约…一个月吧。

”“多少次?

”“五六次。

”“五次还是六次?

”“六次。

”“那就是七次。

”他们实在太了解彼此了。

伤人,同时也是自伤。

时间走到1995年,弗蕾徳有了新的婚姻,有了孩子,有了新的房子……一切看上去都很完美。

劳伦斯终于出书了。

他也有了新的女友。

可他还是寄了一本书给弗蕾徳。

弗蕾徳看着劳伦斯的书,突然之间,大雨就从天花板上瀑布一般倾盆而下。

她发现,原来这么多年,劳伦斯都一直在暗处默默关注着自己,依旧爱着她……在弗蕾徳家的墙上将一块砖涂成了粉红色。

当年,就在劳伦斯要变性的时候,他们还是夫妻的时候,弗蕾徳在劳伦斯背上写道——“在被摧毁了的隐身处,在倒塌了的灯塔上,在我的无聊厌倦的墙上,我写你的名字……”这是保罗·艾吕雅的诗句,诗的名字叫《自由》。

弗蕾徳和劳伦斯又走到一起,双双抛下现实的生活,各自无辜的伴侣,他们出逃了。

当年他们的爱情没有能让他们守住婚姻,而今他们的爱情又让他们从婚姻中私奔。

好了,如我们所知的那些妄图从僵硬的婚姻中逃跑的情人们一样,固守在婚姻中时总想着爱情的浪漫,但一旦出逃,开始想起自己身上所担负的责任来了。

世间哪得两全法?

《男与女》中的孔侑演的男主,在婚姻中时,对同在婚姻中的全度妍演的女主那般主动,那般深情。

私奔也是他提出来的,结果最终没有出现赴约的人,也是他。

《男与女》弗蕾徳和劳伦斯私奔成功了又如何?

不还是要回来。

两人再一次的大吵一架。

劳伦斯带她去看自己的一对朋友,他们原本是一对女同情侣,后来其中一个决定变性为男人,两人依旧还是相爱,在一起生活。

是劳伦斯和弗蕾徳的完全相反版本。

劳伦斯的本意一定是希望给弗蕾徳一点信心吧——看,他们可以!

我们也可以的!

但结果却是活生生血淋淋的让弗蕾徳看到了和劳伦斯在一起的绝望——生活在与世隔绝的乡下,抽着廉价的鸦片,完全沉浸在精神世界里,无关现实,只有彼此。

不是说这样的生活不好,只是,普通人弗蕾徳何必要过呢?

她对劳伦斯说:“你这个自大的男人!

”劳伦斯:“是‘女人’!

你也一样!

”劳伦斯:“那你到底要什么?

”弗蕾徳:“一个男人!

”她只想要一个男人做他的丈夫,和他生一个孩子,组建一个正常的家庭。

但她的丈夫有一天突然就要变性了,她无法接受,不知所措。

甚至,她堕掉了两个人的孩子。

原来当年,她堕掉了和劳伦斯的孩子。

她从一开始就对这段感情失去了信心。

多年之后,劳伦斯接受采访,对方说:“你可是个自信的男……女人。

”他说:“自信?

我没有。

我只是坚持。

我起先看这部电影的时候,觉得:可以主动选择的那个人总是幸运的。

因为,就在他失去的时候还能每天早晨想到自己的得到,总有得到。

惨的是那些被动要做选择的人,怎么选,都是失去,都是错。

可后来我又想,劳伦斯他也并没得主动选择。

1999年,又过了几年,眼看一个新的世纪就要到来。

劳伦斯又和弗蕾徳见了一面。

两人终于可以平静地聊天。

平静,没有了激烈的争吵,也没有了激烈的情感。

只剩死水一般的平静。

聊到中途,弗蕾徳去洗手间。

外面的劳伦斯想了想,没有等她出来,就推门而走了。

而弗蕾徳也从洗手间那边推门离开。

终于有一次,他们是心意相通的。

而心意相通的一次,是分离。

《双面劳伦斯》是泽维尔·多兰一部野心颇大的作品,跨度十年的爱情史诗,长达两个多小时。

多兰很擅长在电影中使用奇妙的动物意象,比如《只是世界尽头》最后那只钟上的木鸟突然飞了起来,在屋子里盘旋,处处碰壁,终于落地而亡。

《双面劳伦斯》里,当劳伦斯第一次和弗蕾徳分手,突然有一只蝴蝶从他的嘴巴里面飞了出来。

要看到最后才知道,原来当年劳伦斯见到弗蕾徳第一面,就是拿了一只回形针做的蝴蝶,说:“我赌20块钱你会收下这个?

”这是他们爱情的开始。

后来,当劳伦斯挣扎于要不要变性时,拿回形针卡在了自己每一根指尖。

再后来……原来当他们第一次分手,蝴蝶就已经飞走了。

摧毁我们爱情的,终归永远是我们自己。

摧毁我们生活的,终归是我们自己。

最近知和翻译组翻译了一篇Michael Hobbes的文章,在文章中有这样一段:“在同性婚姻2001年就合法化的荷兰,男同性恋患情绪障碍的可能性是异性恋男性的3倍,进行‘自杀性自残’的可能性是后者的10倍。

瑞典在1995年允许同性民事结合,2009年立法完全保障了同性婚姻,而在那里,与男性结婚的男性的自杀率是与女性结婚的男性的三倍”。

文章里有个研究人员说:“在过去,男同性恋者的典型特征是在柜子中忍受着保守秘密的孤独,但现在你可以看到有数以百万的男同性恋者出柜,他们仍然感受到同等的孤独。

”就算婚姻平权,就算社会接受了LGBT,那也还只不过是一个开始。

而不管多少人给你开道,路还是要靠自己一步一步踏踏实实走下去。

而往哪边走,也终要靠自己判断,自己坚持。

我们如同双面劳伦斯,哪一面都艰难。

当年,曾有人写信问连岳:“我选择大条条地告诉别人我喜欢他,我选择放弃我认为是屁事的其他事情和情人约会,我选择出柜,我选择让周围的朋友知道我是同志,我选择一个人千里迢迢来美国泡洋帅哥。

每一次都是我自己的选择。

但困扰我的是,我选择这么真诚地面对自己,面对生活,但怎么还是孤零零一个人。

”因为,你的努力只是跟自己有关,努力的回报就是:你告诉别人你喜欢他,别人就知道了你喜欢他。

至于他会不会喜欢你那又是另外一回事。

同样,出柜的回报就是别人知道了你是Gay,千里迢迢去美国泡帅哥,就是到了美国了可以泡洋帅哥了……但,这些可能都和你会否找到知心爱人并无半点关系。

劳伦斯当年在课堂上对学生们说完路易·费迪南·塞利纳后,说:“换一个时空,那可能就是我,或者你。

”他说:“我在找一个听得懂我的语言,同时也会说我的语言的人,一个不被社会排挤的人,不光会单纯质疑社会边缘人的权益和价值,还会质疑那些号称自己是正常人的人。

泽维尔·多兰在《双面劳伦斯》拍摄现场。

1989年,劳伦斯·阿里亚决定变性。

1989年,泽维尔·多兰出生。

(我们的小小花园,你要不要来转转?

 8 ) 雙面勞倫斯(Laurence Anyways, 2012)

很巧的,Qs 作者 blur 也寫了這部電影,可見這部作品的精彩讓很多人心有戚戚焉。

底下也來說說我的感受吧。

看「雙面勞倫斯」,很難不想起「冥王星早餐」(Breakfast on Pluto, 2005. 舊文)。

一樣是MTF(Male to Female,男跨女)的跨性別者,冥王星裡的Partick,愛的是男人,他的命運與愛爾蘭交織在一起,死亡的意外、華麗視覺所交織而成的強烈衝擊,伴隨70年代的流行樂曲,在腦海裡炸成碎碎花火。

A wild and fabulous story.至於勞倫斯,他在一段熱烈的男女情愛裡,同樣MTF的身份,卻處在不同的生活條件之中——在大學教授外國文學,也是剛得文學獎的新秀。

年過三十五,他告訴女友,靈魂一直裝在錯的身體裡。

於是這部片注定,除了跨性別者出櫃後,所必定遭受的歧視與奇蹟——被家長抗議、丟掉工作;莫名被人毆打;餐廳裡,不時有人過來進行言語的嘲弄騷擾;而就在一切最低落的時候,得到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溫暖。

導演更深刻細膩地處理勞倫斯與女友、家人之間的關係。

深愛勞倫斯的Fred,決心支持他。

然而,原本瘋狂笑鬧的生活,瞬間必須處理來自四面八方的質疑與歧視,壓力讓Fred染上憂鬱症,也失去導演工作。

和MTF在一起,既考驗她對身體的接受度,也粉碎原本主流關係的想像與保護傘。

在關係的分合與拉扯中,勞倫斯越走越遠了。

生活中經受的歧視,讓她越來越堅強、腦袋明晰,即便仍深愛著 Fred。

但那樣的守候、等待、復和、努力追求的生活,最後卻也看清,Fred跟不上她了——即便待在她不愛的丈夫身邊,但舒適安全的中產階級生活,屏蔽了任何歧視的可能。

即便,Fred並不快樂。

所謂「社會結構性歧視」在當事人周遭的效應,以撲天蓋地、無比具體的方式展現著。

我們看到,一位才氣縱橫、生活無憂瘋狂的作家,如何被鍛鍊為一名戰士——Laurence 讓那位(曾經害他丟失工作的報紙單位)採訪女士,從一開始的不瞧一次正眼,從容說出新一年的篤定;也如同一開始對她尖銳的 Fred 姊姊,給她電話與擁抱的接納。

而導演的細膩,則呈現在Laurence的母親身上,關係中的冷落,讓她點出愛情自私傷人的獨白。

華麗的場景、炫目的調度、運用大量獨立音樂與古典樂的相互刺激、配樂與劇情之間一氣呵成的連貫。

這是我第一次看加拿大魁北克導演 Xavier Dolan 的作品。

年僅24歲的他,曾在19歲時以自編自導自演「聽媽媽的話」(I Killed My Mother, 2009),一鳴驚人。

而從這支預告片,看得出他很愛「很特別」這個梗——一句標示出對他人不友善的形容詞。

Xavier的作品幾乎都跟性別議題有關。

我想,導演自身默默如同Larence,以電影作為他的藝術武器吧。

Blogger http://pbear6150.blogspot.tw/2012/12/laurence-anyways-2012.html新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97c21210101689r.html

 9 ) 《双面劳伦斯》

一切都还是那个喜爱的哈维尔·多兰 Xavier Dolan,怎么拍都会为其找到说辞。

这一次不再完全借用自我内心出发为支撑。

这部影片相较《幻想之爱》成熟了更多,当然在挥洒来自于情感、文字、视听多方面触觉天才的同时,对一个相对长时间的情感变化捕捉以及整体时空铺开都还显得缺乏克制。

不过他23岁这个年龄般应该有的不稳定作用及反作用于他的作品,本身就是一种过程。

 10 ) 左右劳伦斯

目光,一个接一个;近景,回头,错愕。

景象影片里还出现了两次:劳伦斯第一天女装教课,下课去食堂时路过形色各异的学生;劳伦斯在酒吧与人斗殴,带着伤口在雪里向路人祈讨硬币打电话。

可只有在学校那一次是目光是平等的,有轻松的音乐。

三十五岁时,劳伦斯决定要成为女人,应该说是回到女人的身份。

母亲不意外,起初只是以为他是同志。

女友芙蕾得因爱伤心,却决定面对,陪他化妆,送他假发。

到底她还是需要一个男人,尽管彼时的劳伦斯生理上还是一个男人。

分开了,劳伦斯的嘴里飞出一只蝴蝶。

芙蕾得轻易得到了一个男人,与他结婚生子。

可劳伦斯一直在她心里,哪怕与儿子的游戏都是他们的回忆。

一天,芙蕾得收到了劳伦斯的书,明白她在跟踪她。

挣扎后芙蕾得翻开了题为《她们》的书,写的是她们的爱情。

回忆像潮水般淹没了她。

于是她们重逢,又决定一起去向往已久的黑岛。

一切看上去都美,不是不爱,她们只是回不去了。

劳伦斯去了美国,多年后再回蒙特利尔,还是要见见芙蕾得。

看《幻爱》,只觉二十出头的导演有意思。

《左右劳伦斯》则让人钦佩其导演和编剧实力。

题材看似荒诞却源自真人真事,个中情感的细腻和承转处理得恰到好处。

导演的年纪不应该被区别对待,就像剧中的劳伦斯。

难怪导演说每部电影或多或少都有他自己的影子。

劳伦斯的选择注定艰辛,可如芙蕾得所说,他一直活在云端。

对,人怎能没有自己的世界?

劳伦斯还鼓励母亲走出单调无趣的夫妻生活,重新拿起画笔。

母亲画了一个孤立山头的女性送给劳伦斯,称劳伦斯女儿,漂亮的女儿。

和父亲的关系让人会心一笑:父亲不转头地守在电视机前,回了一句你好。

之后世界安静到只听得见电视机的声音。

关于演员,劳伦斯、芙蕾得和母亲都异常出色,配角如五朵玫瑰也属锦上添花。

据说一开始找的是Louis Garrel演劳伦斯,想来没有Melvil Poupaud好。

Louis 太理所当然,却少了Melvil身上的平凡和冲突。

音乐和摄影也是不多说的好。

想起近日读的蒋勋:知识越多,成见越多。

回到电影标题,左右都是劳伦斯,为什么要在乎是左还是右呢?

《双面劳伦斯》短评

越性

5分钟前
  • 空羽
  • 还行

性别在流动,多兰的凝视却是静止的。他只在乎“美丽”,拒绝着墨任何挣扎间的狼狈,甚至连主角间的感情也是呼之即来挥之即去,和整部影片的观感一样,史诗架构,音乐录影带体量的感悟。多兰最擅长的还是亲子戏和吵架戏,换句话说,他只在乎他自己。

9分钟前
  • vvVv
  • 较差

将近3个小时,加上魁北克口音法语,耳朵都要听得长茧了。。。。。好在Melvil Poupaud好帅,果然还是巴黎腔好听。画面和配乐都不错,只是感觉都不及上一部。

11分钟前
  • É
  • 推荐

美妙的主观慢镜头浓郁的色彩还是那个多兰,果敢的“男人”,女主角演的很好!

16分钟前
  • laomai
  • 推荐

Melvil Poupaud的女装扮相还真不是特别的好看,尤其是没带假发的样子,但他第一次变装后走过学校的长廊那段真的很喜欢,色调,服装,配乐都非常的Xavier Dolan,他电影里的女主角一次比一次大妈,但一次比一次演得好。整部电影情感丰富,高潮却略显多,如果长度卡在一个半小时会刚刚好。

19分钟前
  • 办公室甜心
  • 推荐

好喜欢劳伦斯啊!假如有活在空中的愿望,又有飘浮无所依附的勇气,那便不要降落,不要“脚踏实地”。

20分钟前
  • SaturnianAir
  • 力荐

双面劳伦斯比妈咪更好。

25分钟前
  • Dany
  • 推荐

掌控度明显功力大涨!导演我爱你!

27分钟前
  • L'automne
  • 力荐

又是玩儿画面的,看的直拖进度条

32分钟前
  • Enjoy🌈Rachel
  • 较差

多兰加油!

37分钟前
  • 还行

阿莫多瓦亲传弟子,力道上还是差了点。

40分钟前
  • 石墙
  • 还行

绝美之城实在该向此片学习下,我能接受gay,却不能接受变性人,两位主演,特别是女主赞一个╮(╯▽╰)╭

45分钟前
  • 云图
  • 还行

真实的自己是大前提,对于劳伦斯来说,没有这个大前提,尘世也失去光泽。看到最后,只觉得劳伦斯美艳无双,眼角发梢都金光熠熠,回忆有回忆的美,自我有自我的美,对于劳伦斯们来说,幸运之处是两者皆有经历。对于此片极度共鸣,非理性怒赞推荐。

50分钟前
  • 鬼腳七
  • 力荐

十分之压抑,十分之不能理解。分段看了好几天,每天的部分都没看懂。只是对纹身上的那段文字有些印象。嗯,我想弄一个。。。

51分钟前
  • 小六子
  • 较差

其实是爱情片来的。其实杀了我妈妈还不喜欢这个导演,觉得太卖弄“我是天才”的感觉。这部情绪就控制的很好,该有的华彩也有,这个比例好适合表现特写情绪!看完了有种我也要拍的冲动

53分钟前
  • 尔安宋🌈
  • 力荐

装逼有个度吧,装的好的成了王家卫,装的丑的。。。。就是这种东西。导演已经从处女作的才华少年变成了做作的傲娇怨妇。

58分钟前
  • TJ
  • 较差

为了导演才看的电影。 160多分钟有点长,不算很精彩,教室里的女生举起手来跟劳伦斯说话的那段真的很好

1小时前
  • 黄登等
  • 较差

迟缓,冗长,迷幻,谁让导演是妖孽,加一星~

1小时前
  • silvia
  • 还行

跟成名作I Killed My Mother相比完全不值一提,但是有很浓重的Xavier Dolan色彩,无论是慢镜头还是音乐和画面的结合,还是对于色彩的运用,很多幕截出来都是一幅画,反正就是很爱这个骚了吧唧的天才小导演。PS Fred演的好好~

1小时前
  • 苏汪汪汪汪
  • 推荐

神作!大爱!

1小时前
  • 黄灿灿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