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行吐槽1,以抢戏程度来说,这明明是“白雪和船长历险记”。
比如说,最后决战的当然必然是男一号和反派BOSS,所以船长V5。
2,很多细节,只有原著党看了才会会心一笑。
包括片头和丁丁的工作室。
3,看似《独角兽号的秘密》,其实主要情节都是《红钳螃蟹》。
里面穿插了一点独角兽的部分,比如杜邦们VS钱包癖。
不过大副阿兰就杯具了,身为原作的中BOSS,这里只是个头脑简单的杂兵。
4,有些段子被用掉了。
比如“酒精球”出来了,那么“飞向月球”“月球历险”大概是没戏了。
米兰的夜莺出来了,那么“奥托卡王权杖”估计也不会有了。
5,说道米兰的夜莺,吐槽强度爆表。
原作只是丁丁看了车窗玻璃,这里直接爆掉了防弹玻璃,大规模杀伤武器啊---算是比较体现原作精髓罢,不管多强的BOSS在米兰夜莺面前都是尘埃/浮云。
6,确实如众人所言,太过于“印第安纳琼斯”了,以致于到最后,只能暗自谢天谢地谢斯大导,至少没有让拉博夫来演丁丁。
7,作为原著党,其实更希望看到,如独角兽里面所叙述的探案风格的推进,最好再拍成过去伦敦一样阴霾而且夏洛克附体。
不过那样的话估计观众会睡着而且票房会缩水到1/10,所以改成现在这样的动作片也罢,至少没看过原著的小盆友都看得很欢乐--正如俺儿时看小开本小人书一样开心。
而如果不能带来这样的欢乐,丁丁又絮絮何为涅?
8,另外原作好气派马斯林派克大厅被改成鬼屋还是不爽,那豪宅周围有好大一片开阔绿地,要走很远才能到门前好吧。
9,有没有比较赞的改编涅?
也不是没有。
虽说船长把丁丁当酒瓶开的段子没了,但是沙漠幻化为海洋的设定还是满壮观的。
最后,但不是不重要的。
丁丁作为主角,虽然很没存在感,但是和原著完美得像个超人比起来,和船长初遇的一段,颇有人情味了被船长各种不靠谱震惊的时候,那个表情还是非常有趣的。
霎那间突然感到,其实和船长这样的天然呆搅合在一起,丁丁只是不那么呆而已,竟然看起来就很腹黑了啊。
原著的丁丁比本片更超人若干倍啊。
论体术,单枪匹马干翻一群大汉无压力,一枪打爆飞机那是标准配置;论智慧,不说破了多少案子羞死福尔摩斯,人家都是第一个登月的。
生活又是衣食无忧,走到哪里都是万众瞩目,简直就是少年版的高帅富啊。
这样NB无敌天然开挂的煮饺,不挂个不靠谱的油瓶如船长者,反派还怎么混阿。
PS:不要介意大叔的吐槽,毒舌惯了。
去电影院看吧,画面美轮美奂,动作流畅,人物很萌。
关于动作场面如何如何精彩,CGI技术和安迪瑟基斯如何如何厉害之类的我就不啰嗦了,本文的目的在于讨论电影剧本(剧本,重音)相较于原作漫画之得失的问题。
——————————————————————————————我作为十三年的丁丁迷,强烈推荐大家都到电影院去看一看这部影片,如果可能的话,不妨拖上家人一起去,相信一定可以度过一个非常愉快的周末。
同时我也强烈推荐原著漫画,老实说我绝对不认同将它等同于“童年回忆”这样的说法,因为现在我也很爱看。
这是一套囊括了二战、探月、外星人植入思想、第三世界、古文明、芝加哥匪帮等等内容的漫画书,它的情节卡通化但绝不幼稚,特别是后期剧情愈发成熟,是我所读过的最好、格调最高的漫画。
我想部分没有看过原著的观众之所以会感到这是一部傻片,原因大概在于太过熟悉原著的编剧,对材料进行了错误的取舍,从而完成了一次失败的改编本片的主体情节当然是《独角兽号的秘密》和《红色拉克姆的宝藏》这两部漫画,同时为了引入阿道克船长的出场,加入了《金钳螃蟹贩毒集团》的内容。
在《独角兽》的原著之前,阿道克船长已经在多集漫画中出场,读者对他已经有了很深的感情,他的酗酒问题较之最初也得到了一定改善,是个颇具大将之风的人物了,虽然暴躁但绝不笨,在处理船上的定时炸弹、汤姆森和汤普森俩弱智侦探的二逼举动等等问题时,是很理智的。
不过在《贩毒集团》这个船长初登场的故事中,他的形象的确不怎么好,酒精中毒(近似吸毒成瘾),生活一塌糊涂。
电影更多地展现了船长早期的形象,比如当丁丁和阿道克坠机流落沙漠时,丁丁对阿道克说:“You are sober!
”既然用上了sober语气这么重的词,可见其问题之严重(窃以为字幕译成“清醒”并不合适,解作“戒断”才恰当)。
加上从原作中选取了烧船桨之类的细节,更凸显了船长傻缺的一面。
而且原作最有意思的一点就在于,阿道克船长和弗朗西斯爵士完全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从长相、口头禅、性格,到对朗姆酒的喜好,全都如出一辙,情况绝非像阿道克边哭边说“我喝酒是因为我不像他”这样子。
是的,船长在安迪瑟基斯的精彩演绎下,依然很萌,但萌点改变了,变得更像那俩弱智侦探,傻乎乎地总是添乱,而非丁丁的好搭档、好朋友。
当然编剧或许是想突出船长与酒瘾做斗争的心理过程,可是很无奈,不仅这个过程展现的欠缺说服力乃至小儿科(要知道原著可是经过了好几卷才把他的症状略微缓解一点点的…),醒了酒以后的船长也显得憨厚有余而威严不足。
纵然一部商业大作中需要搞笑角色,但有必要要那么多同质化的谐星吗?
我认为应该像原著那样,人物间各有区别,互动才是精彩的,若像本片这么处理,难免使得人物符号化。
说到符号化,就要提到丁丁了。
丁丁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没什么特色的、高大全式主角,这一方面是由作者早期刻画人物的功力不太成熟所致,另一方面就是后期生龙活虎的配角纷纷涌现,丁丁更多是起到读者视点的作用,如果让他也进入性格强烈到脱线的行列之中,反而无暇顾及精彩的剧情了。
但是丁丁有一个至关重要的特点,那就是他非常善良,他的聪明勇敢都是为了实现他的正义感的道具。
但是电影中却把他的这一特质弱化了,他的身份更像是“白雪的主人”。
老实说《独角兽》原著中丁丁的存在感就蛮薄弱的,电影中更被进一步的弱化,私以为这是造就了本片在一部分观众心中沦为傻片的原因——当电影在丁丁“船长,还有四百磅的黄金在海底,等着我们去寻找!
”的激动喊声中戛然而止时,我当场脱口而出“我操这改的什么玩意!
”——当然,如果是TV动画,留这么一个尾巴完全没有问题,但像这样一部几年才能出一集的大制作,像这样把丁丁处理成一个前一百分钟毫无存在感、结尾处突然显露出财迷特色的家伙,会在没看过原著的观众心目中留下什么印象呢?
此外,原作是节奏非常好的冒险故事,动作戏不多,但巧妙。
实际上令观众们击节赞叹的情节,比如白雪救主、弗朗西斯爵士用油灯点燃绳索烧船,都是埃尔热的设计。
电影最大限度地延伸了地发挥了埃尔热几笔带过的动作场面,却相应地砍了不少内容,比如固定人物、金牌配角卡尔库鲁斯教授的初登场。
教授是个大天才,日后为人类登月立下了汗马功劳,原作中,丁丁和船长搭乘着他设计的潜艇去寻宝,后来找到了当年弗朗西斯爵士流落的荒岛,在岛上发生了许多爆笑事件;最后仰仗着他的帮助,船长才得以买下祖先弗朗西斯爵士遗留的房产,即玛琳斯派克宫。
这是个非常关键的情节,但是在电影中被删掉了,看到内斯特毕恭毕敬地说“我等候您多时了,阿道克主人”,观众难免会有莫名其妙之感,毕竟已经过了好几百年了,还凭着血统认主人…未免有些荒诞不经不是吗。
所以,怀着鸡蛋里挑骨头的心态说一句,《丁丁历险记》电影版最大的问题,在于本末倒置。
显然创作思路是“善恶分明”的,但丁丁和船长的行动呢,又着实缺乏说服力和立足点。
动作场景的无限出色,但与剧情主题结合得却不好,看下来好比打了一通游戏,可是游戏流程真是太短了。
因而这次的改编,从剧情角度说,对原著fans而言,无异于缺胳膊少腿;对没接触过原作的观众来说呢,又实在是蜻蜓点水流于表面了。
有相当一部分人大概会觉得本片做成2D形式或许会更好,因为原作本身就是将漫画之特性发挥到极致的经典作品——虽然我也认为即便是采用这种形式的3D,对丁丁而言似乎也过于写实了,但是不能否认的是,动作捕捉技术势必在未来的电影工业中大放异彩,选择像《丁丁历险记》这样地位举足轻重的作品来对这一技术进行空前的应用与实践,是绝对具有历史意义的。
当然,一张3D的电影票在很多地方要一百多块钱,既然花了这么多钱,就当是去了一趟游乐园,图个开心和爽就是了。
对于那些看得很爽却还要摆出一本正经的姿态来黑它的装逼犯(当然如果没看爽,那就当我没说吧),我表示强烈的鄙视。
也许有人会提出这样的疑问,既然有那么多钱来拍一部“仿真”电影,那为何不直接拍一部《阿凡达》那样的真人动作特效大片,又或者拍部如皮克斯梦工厂那样养眼的动画片?
但我相信如果看过了斯皮尔伯格的《丁丁历险记》,或许就不会再有这样的疑问了。
这部所谓的特效大片《丁丁历险记》给我的最大惊喜,也是我认为其成功关键,正是它的“仿真”。
好莱坞之前的确也捣鼓过几次CG电影,但是《丁丁历险记》竟成功找到了动画电影和真人电影之间的最佳平衡点。
一方面它比动画片显得更加真实可信,观众的代入感也会更加强烈;另一方面它又不像真人电影那样局限,技术后盾保证了其最大限度的创造力。
因此这或许是将《丁丁历险记》这样妙趣横生的漫画搬上大银幕的最佳方式了,而老顽童斯皮尔伯格则也终于能无拘无束放肆其童心未泯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丁丁历险记》最出色的莫过于片中大大小小多达十多场的动作戏,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丁丁在摩洛哥的海滨小城与反派抢线索的那场戏。
还记得在电影院看《变形金刚》时第一次看到擎天柱变形时,恨不得能按下暂停键或慢放键以便研究细节。
同样在《丁丁历险记》这场摩纳哥追逐戏中,得益于顶尖CG技术的支持,一镜到底的”长镜头”毫无顾忌似的跟着主人公高速移动旋转飞跃,飞速变换的画面中如同细节大爆炸,使观众彻底目不暇接眼花缭乱,而同时镜头中主体清晰又避免了过于混乱的问题。
整场戏我是张着嘴巴看完的,如同当时看《阿凡达》一样。
《丁丁历险记》为了达到老少皆宜的标准,同时也将重点放在了把漫画搬上大银幕的过程上,因此故事方面沿用了传统的冒险电影套路。
编剧应该是清楚丁丁和小狗白雪这样观众熟知的角色是没有太大发挥空间的,因此保证“原汁原味”才是首要任务。
从这一点来看《丁丁历险记》绝对不会让漫画粉丝们失望,无论是丁丁的洋葱头造型,他的口头禅还是整部电影的画风,都非常符合漫画原作。
而角色塑造的重点则放到了Haddock船长身上。
船长这个角色无疑是影片另一成功之处。
这个酗酒又傻帽的小眼睛大胡子男人散发着一种奇怪的魅力甚至好几度让人想起了风靡全球的Jack Sparrow,而那段闪回的海盗戏对比《加勒比海盗》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独角兽号和海盗船互相重叠的设计实在是震撼,再一次的得益于影片的“仿真漫画风格”,斯皮尔伯格可以毫无顾虑的在这样的大场面上发挥其创造力而又不需要考虑常识和逻辑问题,同时也让观众大饱眼福。
要说怨言就是为什么在《加勒比海盗》系列风靡了那么多年后,还继续要动用海上寻宝这样的主题,《丁丁历险记》漫画中可以用来发挥再创造的题材那么多,至少我对海盗宝藏什么的已经有点厌倦感了。
另外,虽然动作戏都很精彩,但未免也...太多了吧!
Jamie Bell的配音实在是太萌太适合了,感觉丁丁就应该是这样的声音。
而西蒙·佩吉和尼克·弗罗斯特的声音识别度太高,他俩一出声观众都会忍不住发笑。
值得庆幸的是《丁丁历险记》没有滥用表演捕捉和CG动画的顶尖技术,在从细节上尽量保证人物和场景的真实感的同时,还保留了漫画式的幽默,夸张和童趣,斯皮尔伯格再一次为影迷们奉献了一部娱乐精品。
推荐去电影院享受3D。
今晚去看了斯老和彼得帝的《丁丁历险记》,一开头就看得我头晕,画风很赞但是开头镜头变得太快却又很长很长以至于我没看清开头那么长的漫画在讲些什么,好像是抓小偷之类的吧。
默默糊糊的看到一半之后高潮才来到:即是预告片里眼见得独角兽号破浪冲进沙漠陆上行舟,以为真是剧情里的现实,没想到是剧情里的海市蜃楼。
不过这一场想象中的古代大战,桅杆缠绕吊起红色克拉姆凌空飞过,海战立马秒杀加勒比海盗4,回想起来加4才真TM的坑爹,一场像样点的海战都没有的加4竟然硬生生在全球骗了10亿。
海战都不拍你TM拍神马海盗?也许是没读过原著的缘故, 不满的是阿道克船长像疯子一样,性格太夸张,令人难以接受。
动作有时也太不写实,为什么船长坐在灰机头上被闪电打了一下不但没有焦还更生龙活虎了呢,超越物理极限的动作在电影里太多了。
勉强算是艺术的夸张博人一笑吧。
丁丁的头发在被螺旋桨切着脑袋下一秒就要被卷进去了但船长马上救了他——命悬一线的套路很斯皮尔伯格这个已经不惊了。
我这都是鸡蛋里挑刺了其实这片子已经做得很完美了,我觉得目前为止,这片子已经做到动画所能表现的极限了。
最牛逼的还是快到最后追鹰的片段,好几分钟的不断的超长镜头,只有做动画才能有这样挥洒自如的镜头吧,我都难以回想这镜头到底是怎样钻来钻去腾上挪下的,简直是出神入化,看来自称technician斯老的用镜头技艺是近于道矣。
令我目瞪口呆。
看完默然出来,中文系诸兄弟勇哥,华仔,力哥均表示如果是真人版的话就更好了,敏敏突然说为什么不鼓掌,那么好的电影。
我一拍脑袋我已经忘了,这次去之前就信誓旦旦说虽有被有些青年斥为2B的危险但都一定要鼓掌的。
不过看完了却忘记鼓掌,也许是因为看完我已经被震撼得大脑一片空白。
丁丁年纪跟林白水、邵飘萍等民国一票名记相仿,采写新闻时都秉持着不攀附任何势力集团,不受迫于任何铁腕人物的原则。
然而同是“说真话,揭真相”,或多或少的干着以文乱法的勾当,斯人以逝,虚构的丁丁成了传奇,而真实可鉴的林邵则静寂无语,礁石般隐藏在那段历史暗流的下降航道里。
诚然,记者行当有出卖灵魂的传统,随波逐流,躲在潮头背后,自在的写意风景。
幸运的是,不是所有记者都将此示为此生光荣与梦想,他们宁愿做一枚枚礁石,以己之力,修正那些恣意妄为,侵害大众的潮流的航道。
1926年林邹二人先后逝去之时,有人说广陵散绝矣,但还好,总有王云生,成舍我等报人将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继续下去。
某种意义上说丁丁的洒脱是有理由的,满世界溜达,戏弄独裁与罪犯于股掌间,同时进行着一场场寻宝解密的华丽探险,因为他不惧怕任何ng。
可现实中,剧情不能重设,ng一次,对试图文以载道人们也许就意味着永远的放逐。
昨日两条新闻放在一块很值得玩味。
前条中,某地记者在宏大的建筑背景下,在各色光鲜的人群中兴高采烈的哽咽说道:大家今天纷纷以节日盛装来迎接团结的,成功的大会,这是多么幸福的一刻……后条新闻是发生在同样某地记者的家乡,一家现在干旱缺水的村落里母亲正在为女儿将要取消的婚礼发愁,然而近乡远邻们纷至沓来时人人携带着大桶小桶的,抑或驱动牛车很远拉来的井水。
在破旧的普通民房里,在汗流浃背的亲朋往院里的水缸倾倒的潺潺水声下,女儿哽咽说道:谢谢妈妈,谢谢大家,这是我最幸福的时刻……给你一个丁丁,你能拯救世界吗?
不能!
很多在不同年代秀里出类拔萃,现今却寂静无语的礁石早已证明了这点。
但每个人多一点丁丁的善良、质疑、勇敢探寻真相的精神,这世界也许就会换个模样。
看着儿时的朋友上了大屏幕,那一颗为他快乐的心啊,扑通扑通的隔壁的男人带了一对老夫妇来看3D,哦,可是那个当年为我寻来一本又一本有着丁丁世界的小人书,让还是小朋友的我知道勇敢,坚强,智慧和正直同样重要的那个人却早已离去,我不能和他一起看,那 ,就让我替他看吧丁丁的脸不够圆,斯皮尔伯格大叔哎到了沙漠果然热闹非凡,虽然没看到阿布达拉
知名的年轻记者丁丁,和他的小狗伙伴米鲁在欧洲一个小镇的露天市集游逛。
丁丁买了一艘廉价的三桅帆船模型--独角兽号,邪恶的财主萨卡林和神秘人物巴纳,都试图从丁丁手中买下模型船,但没有成功。
丁丁把模型船带回家陈列,但它在米鲁和邻居的猫互相追逐的时候摔坏了,一只羊皮纸卷轴从摔断的船桅中空掉了出来,滚进桌下,米鲁试图提醒丁丁但失败了。
丁丁前往造访萨卡林夺来的慕兰萨城堡,从那里得知至少有两艘独角兽号模型船。
同时,两光的双胞胎警探汤姆森和汤普森正循线索追捕一名扒手,丁丁将羊皮纸放在他的钱包,刚好被这名扒手偷走。
不久,丁丁被萨卡林的手下绑架,并监禁在戈拉布扬号船上。
丁丁展开逃脱,恰巧解救了原船长--哈达克。
丁丁和哈达克利用戈拉布扬号的救生艇脱逃了。
萨卡林派遣水上飞机追捕他们,丁丁反而夺下飞机,并航向摩洛哥港口巴格赫,但他们坠毁在沙漠中。
哈达克因为炎热严重脱水而产生幻觉,开始忆起他的祖先,独角兽号的船长--弗朗西斯哈达克爵士,在17世纪所发生的传奇故事。
哈达克爵士的宝藏载货船舶被海盗船袭击,首领是蒙面红海盗,经过一场激烈的海战后,哈达克爵士选择让金银财宝随着独角兽号下沉,不让它们落入红海盗的手中。
哈达克爵士后来打造了三艘独角兽号模型船,每艘模型船都藏有一份羊皮卷轴,将三份羊皮纸合而为一便能发现宝藏的位置。
在巴格尔,丁丁和船长哈达克找到了藏在富商奥马尔手上的第三艘模型船,但它被放在防弹玻璃陈列柜中。
萨卡林的计划是借着举办一场音乐会,让知名女高音"米兰的夜莺"毕安卡其穿透力的歌声将玻璃震碎,配合萨卡林训练有素的老鹰来成功夺取第三份羊皮卷轴。
历经一场海港追逐战后,萨卡林最后顺利逃脱并夺走三份所有的卷轴。
丁丁循线追回到欧洲,并事先在码头上安排警察伏击。
哈达克发现萨卡林其实就是红海盗拉克姆的后裔,并重演了他们祖先的剑斗。
哈达克最终仍旧取得了胜利,最后萨卡林被汤姆森和汤普森所逮捕。
丁丁和哈达克从三份卷轴透露的位置到达了慕兰萨城堡,城堡大厅已重建不若最初的样貌。
在一个被弗朗西斯爵士刻意封闭的地窖里,他们发现了一小部分的财宝,以及独角兽号沉船地点的线索。
他们将展开下一段的冒险旅程。
第2157部2011年,动作悬疑冒险动画电影《丁丁历险记 The Adventures of Tintin: The Secret of the Unicorn》看的比较晚了,毕竟丁丁在国内也算是小众了我只是隐隐约约记得小时候好像在电视上看过电影就是在片头,让人充满怀念,后面就都和大多数冒险电影差不多一样了。
不得不说,斯皮尔伯格的叙事节奏确实不错。
跌宕起伏,一段一段的小高潮不停,配合上这个技术,已经接近真人电影了。
有时候会有看的不是动画片的错觉。
就是丁丁的脸有点出戏。
虽然我忘记了丁丁的故事应该是什么样的。
但是这个电影给我的感觉。
其实是夺宝骑兵动画版,当你把主题曲一换,这味就全对了。。
不同的是,这里 snowy 才是主角,全场最佳,忙前忙后,操碎了心。
哈哈。
对面的战斗力也不如一只鸟。
看着过去十多年了第二部也没出了,看介绍说是2025。
看来第一部的效果并不理想呢。
总的来说看个热闹的爆米花还是值得肯定的。
就这样吧。
我是狗狗的分界线---推荐指数:三星半,动画带狗版夺宝奇兵。
记不清是多大年纪时在伙伴家看到一本黑白的小人书就被丁丁的魅力深深吸引那个头顶一撮毛的如孩子般的青年人从此留在了我的心中那时只看了几本什么《黑岛》、《奥托卡王的权杖》、《红海鲨鱼》什么的……前几年想起来去网上又订了一套全集买回来看了一遍虽没了儿时的废寝忘食但也还算兴味盎然对于这个除了发型特别外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卡通形象对于这个几乎是比利时的象征的人物我们深深热爱但想想我们究竟爱他什么?
小时我们喜欢跟着他周游世界喜欢正面英雄打败坏蛋喜欢英雄丁丁和他的搞笑朋友……后来看到了那么多的美国的日本的力量超群的随时可以拯救世界的卡通形象我们发现丁丁似乎是一个如此普通的人物不高不帅看起来像一个没有长大的大孩子没有超能力没有力量和特别的技能说起来是记者却似乎从来没工作过……甚至性格模糊经常被永远倒霉的令人捧腹的杜邦兄弟、嗜酒如命的鲁莽的阿道克船长和听力极差我行我素却又创造力非凡的卡尔斯鲁厄教授们抢去了风头甚至可能我们更爱的是那个比人更通人性热爱骨头总在危急时刻救出丁丁的小狗白雪吧……那么丁丁吸引我们的是什么?
似乎是这样的——他是一个普通的人却独立正直勇敢机智疾恶如仇热爱生活永不放弃……可能我们和我们的周边很少看到这些品质了但在我们还没长大时我们或多或少都希望成为一个这样的人曾经是我们的目标……而且仔细想想在我们的身上似乎总有一点或真实或想象的丁丁的影子……电影很精彩斯皮尔伯格的名头确非浪得虚名几乎可以说找到了动画电影和真人电影之间的最佳平衡点画面、情节、动作、场景精心制作到苛刻的地步那段海战戏比《加勒比海盗》还要精彩而后面的追逐桥段也不输于任何的真人影片别出心裁到令人目瞪口呆的“塔吊单挑”……心潮澎湃的一场看下来还是有些许失落那些动作戏那些打斗戏那些追逐戏如此的精彩但那就是丁丁吗?
能代表我们心底的那些情节吗?
究竟给我们传递了什么样的情感?
我们要的绝不仅仅是一部好看的令人眼花缭乱的视听盛宴……
类型片的剧情早就是不用说的了,聪明的观众,永远都知道后两分钟荧幕上会出现什么样的剧情。
斯皮尔伯格也不用多说了,从叙事的角度上来说,还是成功的。
看起来不想睡觉,不想频繁上厕所。
又是参杂了很多的意思在里面,比如说隔辈儿恩仇,职业使命,热心的群众,背叛,小狗小老鹰的忠诚(人与动物有爱啊!
)⋯⋯等等等等,总得来讲是十分励志的。
虽然带入感弱了一点,但是还是回想起来还是挺好的。
现在大家对大片都似乎有了免疫能力,在一直讲究形式的现在,能有几部内容取胜的片子时不时能票房大红,就像《失恋33天》,投资1000W,到目前票房也有了3个亿之多。
然而《丁丁历险记》在形式和故事上都有亮点,第一,这部片子的3D制作,绝对是以往没有的,人物的制作上,除了手的力度和面部微表情的还不能完全仿真之外,是已经做得很好了,相信技术时代这些问题都终将不是问题。
让人更后怕的是,如果真到了那个科技地步,演员们只能做前期工作了,终将不需要踏上荧幕,导演需要什么样的表扬都能被技术呈现。
再看看片子里面流体和粒子的做法,海洋和沙漠都还原得太真,除了丁丁的造型能让我觉得这是部动画片,别的乍一看还真难分辨。
令人担忧,以后的电影,不需要演员来演了怎么办,玛丽莲梦露张国荣什么的想复活就复活。
我是学影视美术的,这种画面需要多么强大的技术支持可能是比较有体会的。
相当可怕。
第二,丁丁也是好大一批人的童年玩伴,这又是一个卖点。
可能对于有些人来说,这部电影,每一秒都是回忆和希望。
恩⋯⋯我感动的点很奇怪,在看到最后一段,船长在用钢铁吊臂进行决斗时处于劣势,他被击倒,帽子掉到了一边。
他想都没想就伸手抓回帽子带上,那镜头也就一两秒吧,让我特感动。
这就是一个人认清自己了,他不需要酒,他是船长。
是有家族使命感的船长。
最后那段也挺好,阿道夫没有看到满满的金币,他更在乎的是那顶祖先留下来的帽子。
我觉得这个细节做得特别好,很励志很温情。
就写到这儿了,这篇观后感太不认真了。
boring
总算知道 游乐场的 海盗船是这么来的了!!!!!!!!
我也要养一个milo一样聪明的狗狗~不断想起以前很爱的图画探险类丛书,大冒险系列什么的名字
丁丁原来是个蠢货,半路还找了个猪一样的队友,全剧最聪明的就是那只狗了,每次都是畜生救人…剧情设定还是给小朋友看的,没太大惊喜。
片子没有预想中的好,太长的片头消磨了耐心,不习惯的英式口音,不喜欢太多的对白~但这是第一次跟你看电影,所以我会记得~双井UME5号 L7,8~
第一次感到动画片在没有了摄像机的限制以后,镜头是如此的流畅。
还是动画好看
总体来说不失不过吧~
3D效果不错~
小人书时代的记忆
平淡无奇没有笑料就是它最大的错,IMAX了果然不是real的,冷笑
摩托车打斗场面十分精彩~白雪是大萌仔!!!看到后面我觉得就像是真人在演。。。有印第安纳琼斯的赶脚在~
这个故事对于我来说过于简单了,善就是善,恶就是恶,结局不过是善必将战胜恶。摩洛哥争抢赛和真人动画扑捉是亮点,不过也就仅限于此了。我想我已经没办法单纯地为他感到快乐了吧~
应该说还是不错的,画面很细致,在街上抢纸那段做的很棒
就算把2k播放器变成4k,解决了3D电影影像昏暗的观影缺陷,我也始终没办法觉得这是一部多优秀的电影,电影本身没什么缺点,就是也没什么值得称彩儿的地方!
当做一个消遣的看看还行,不过比起经典动画来还差很远呢
故事俗套,但作为商业片、特别是漫画改编合格,亮点是技术突破,这样的动画带来了各种各样全新的美学可能性,而斯皮尔伯格可谓游刃有余,可谓10数年尝试集大成者。
一直在煲夜画分析图,完全不知道在讲什么,但是感觉我也不大会感兴趣啦~~哇哈哈哈~~
动画版夺宝奇兵,老套,毫无新意。3D效果很一般,画面很暗,看得很累。
蛮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