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数到三的时候,你就会走出这个房间然后回到饭店,准备最后一场表演然后跟团员集合,到机场,飞回哈尔滨从此我们就不会再见面了!
123——《五月之恋》看着抽屉一点点空了,空了看着书桌一点点空了,空了看着柜子一点点空了,空了那笨重的旅行箱和我的心一样满得过分,溢出了一地的无法释怀在离开之前可以再从电视上看一次《五月之恋》算是安慰的一种吗?
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几次看了大部分的台词甚至可以完整地背诵但是亲爱的,为什么我还是会有莫名的难过?
我也曾收到过一个像瑄瑄一样的女孩寄过来的日记里面满满的是她对阿信难以割舍的感情我也曾在踏过斑马线的时候突然定格想到忠孝东路上忙碌的人群中会不会有你依然寂寞的身影但是亲爱的,我们,并不是谁的谁也许过不久,也许过很久你与我会互相忘记白雪和油桐花的痕迹但是我的亲爱的这一次,是我真的要告别了你愿意陪我一起倒数吗?
123
阿磊看着瑄瑄的背影大声问道“哎,那你还会不会打给我”,“那你还会不会打给我”,“那你还会不会打给我”,瑄瑄没有回答。
2004年的时候,我只有12岁,还在上小学。
第一次看这部片子的时候,已经是一名高中生了,然后它就成为我的一部宝藏片,偶尔想起来的时候就会看一遍。
最爱的片段是海报上,瑄瑄拉着阿磊走在高架铁道上,恐高的阿磊盯着瑄瑄向前走,瑄瑄问“哎,你为什么老是盯着我”,“是你让我看你的啊”阿磊笑道。
五月的微风从铁道那边吹来,带着春日的绿色,吹拂着少年和少女的脸庞,一种微妙又美好的情愫在蔓延,那是青春的样子。
所以说,即使豆瓣只有四万多人看过,评分只有6.7分,那也没关系。
因为它是专属于少数人的宝盒,宝盒里有刘亦菲和陈柏霖最青涩又美好的样子,还有阿信出镜的温柔。
没错,它也是我第一次认识五月天,在那之后的很多年里,听五月天的歌,看阿信的微博,搜集他们的消息已经慢慢融入我的生活,去看了五月天现场,沉溺在阿信的温柔里,很庆幸以这样一部电影开始与五月天的缘分。
电影里面最感动的一段,从没见过的爷爷为了瑄瑄到台北看五月天的现场,一群青春活力的五迷中有一位颤颤巍巍的老人,阿信远远的向爷爷用手势表达敬意。
围绕瑄瑄三代人的故事其实将整部电影的基调变得更加厚重和沉淀,因为年少 时的爱情虽然美好,但是少不了给人一种轻飘飘又无足轻重的感觉。
而跨越了大陆与台湾,连接其祖孙三代的故事让我们得以在电影中思考更多,两岸关系从来都是一个敏感的政治问题,即使十多年过去后的现在,在网络上发表一段关于两岸关系的言论都会引起巨大的争论。
但是这部电影中,我们却能从瑄瑄的爷爷出现的几个片段中,感受到那段历史对个人命运产生的巨大影响,也能够从阿磊和瑄瑄的彼此喜欢中看到了超越ZZ之外,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感情。
那,青春里面曾经出现过的那个少年,你,还会不会打给我啊?
很多年以前第一次看,真觉得一般。
后来的几年里,有反复看过几遍。
一遍比一遍深刻。
最近,又看了一遍,因为,我遇见了和电影里相似的情节。
我也想去你的那个会飘雪的城市,看你曾看过的风景,呼吸你曾呼吸过的空气,感受你所有的感受。。
十九岁阿磊(陈柏霖 饰)跟很多时代年轻人一样喜欢追星,他与几个死党都喜欢五月天这个乐队,更一起维护属于五月天的网页,他们竟然充当乐队的成员给其他歌迷回信。
阿磊在网络上以虚拟的身份结识了同样喜欢五月天的瑄瑄(刘亦菲 饰),瑄瑄是哈尔滨京剧团的学生,她趁着随团到台北表演的机会偷偷到了三义。
瑄瑄要求与阿磊见面,更要求阿磊能带她到三义去,更不可思议的是当他们来到了三义,瑄瑄要求阿磊闯入一位老妇人的住宅里。
两人双双被带到警察局。
这时候阿磊才知道她是来自哈尔滨的,却不明白她要到三义去的原因,对于瑄瑄的行为也深感困惑。
然而,短短的数天相处中两人的情感更加深厚了。
瑄瑄还是离开了台北,阿磊却与她失去了联系。
日夜想念瑄瑄的同时,阿磊也决定到三义,去发掘瑄瑄的秘密……
今天看了六公主的节目单,去央视影音找到了这部电影。
首先,它是一部青春爱情电影,没有现在误会堕胎的套路,只有朦胧又真挚的少年爱意,或许并不是爱意,只是好感,但是不影响它的美好,没想到会在18年前的青春片里找到共鸣[awsl]刘亦菲饰演的瑄瑄和陈柏霖饰演的阿磊既青涩又鲜活,他们在分开后各自变成了更好的人[孤寡青蛙]又重新相遇其次,五月天串联全片所有线索,这个安排很妙,我觉得它代表了一种沟通方式,瑄瑄和爷爷素未谋面,却通过五月天表达出专属于他们的爷孙情[锦鲤附体][锦鲤附体]。
在这部电影中,沟通无处不在,瑄瑄所在的剧团去台北演出、瑄爸去台湾学术交流、五月天来内地开演唱会,还有包括两岸网络的沟通等等。
最后,“要相逢,除非是梦里团圆”,结合时事,不可避免地感到悲伤,希望早日统一,让那些还在等的人等到一个结果[泪]
(看到最近好像在dy挺火的,想起多年前没写完的观后感,只有个提纲,先发上来,以后有空再补充- -或许在两岸统一那天)诞生在台湾戒严令的背景下,以春末夏初五月花(油桐花)开,纷飞似雪,借瑄瑄的青春故事,引出一名曾经的国民党战士对家乡哈尔滨下雪场景的无限思念。
故事时间线:1948年12月5日,解放战争三大战役的平津战役爆发,国民党士兵赵更生(赵瑄爷爷)买的回哈尔滨车票(12月4日-12月11日),然而却迫于各种压力无法乘坐,只能南逃台湾,台湾随即进行长达38年的戒严令。
1987年:台湾解除戒严令,开放大陆探亲,爷爷回到家乡哈尔滨,却没想到曾经的妻子,在自己南逃台湾时已有身孕,并产子赵新中,而孙女赵瑄也快出生了。
2003年暑假,瑄瑄父亲随学术团到台湾探望父亲,希望接爷爷回家乡哈尔滨。
在台湾胜兴车站工作三十年的爷爷,早已再婚教美术的方老师,已经放不下在台湾的一切。
爷爷知道孙女瑄瑄喜欢五月天后,便去书店买了本关于五月天的书,并附上自己写的“五月天 更生”书签,一同寄给孙女瑄瑄。
2004年2月:方老师带着爷爷骨灰回哈尔滨叶落归根。
2004年4月20:瑄瑄与“阿信”网络认识60天,并约定在诚品书店见面。
……2004年冬天:阿磊写了多封邮件联系瑄瑄,却石沉大海,哥哥看出阿磊的心思后,带着阿磊去北京。
阿磊抵达哈尔滨戏曲学校,恰逢瑄瑄随南方演出而扑空,就在签证最后一天的12月18日(……)电影细节:1. 爷爷2003年去书店买五月天自传电影的时候,碰到了阿磊,电影有一幕平行时空的插叙。
(……)背后的故事:1. 这是刘亦菲的第一部电影,在剧中刘亦菲与瑄瑄同龄,1987年生,算是本色出演。
2.刘亦菲为此片特意学了两个月的京剧,有没有似曾相识?
为拍鸿门宴传奇,学了曲项琵琶,为拍恋爱通告学了半年的古筝,为拍夜孔雀带着法语老师进组学了法语。
3.剧中爷爷购买的《五月天的摇滚本事》于2002年2月出版,听说当年很火。
4.刘亦菲最后双手离开车把柄举画的片段,是真的摔了,摔了个脚朝天o(╯□╰)o(……)
這部片,最主要的感動,其實不在阿磊與瑄瑄的身上,反而是藉由他們兩個人那種從虛擬世界走入現實生活的轉變,去帶出後面一連串在五月雪之下最珍貴的情感。
在劇裡,首先先有著京劇學校的學生在校園裡唱著五月天的『輕功』這首歌,像是時光機一樣把現在的流行,硬生生的丟往過去的流行裡,這樣的安排加重時代的不同以及這個世代的資訊發達和迅速感,故事的最後,五月雪中藏著的故事慢慢揭開的同時,時間,彷彿定在油桐花的美麗……五月雪藏著的故事,以趙更生(田豐 飾)為主軸,田豐的戲分不過幾場,老演員果真是實力十足,一個遙望遠方的眼神,帶出思鄉之情、一抹微笑傳達滿心喜悅、一個單身隻影,行走在熱鬧的西門町裡,讓人久久久久不能忘記!
五月雪的花瓣上是不是还带着想见不能见的悲伤。
四郎探母的哀怨是不是还在那片岛上久久回响。
我做梦都想回去,可是50多年了,一切都回不去了;·········我是那样盼望你能回家,可是50年了怎么连你回头的影子也望不到。
我们的台湾,我们的祖国,总有一天,总会有那么一天,我在厦门望着对岸的时候不再感叹而是想终于我们又是一家人了。
有生之年我能看见这一天的,我一定能,我相信,总会有那么一天。
也是因为喜欢刘亦菲的缘故看了的,情节坦白说是有些老套,不过胜在够自然,清新.小妮子还是依然的被很多人评价为没演技,不过那场反跟踪的戏却还是把我逗乐了,原谅她的青涩吧,毕竟青涩才配的上她如今的年纪.
虽然某些地方刘亦菲演的有点点作虽然陈柏霖的头法笑死我了虽然哈尔滨人萱萱并没有儿化音但我还是很喜欢这部电影五月之恋青涩 纯粹 美好
这里真的笑出声浓郁的台湾腔ps.16岁的刘亦菲嫩得能掐出水来(现在也好美啊 真的是仙女啊啊啊啊)以前的柏霖和现在的柏霖 都好帅呜呜(台湾腔好苏哦
五迷不能错过的电影,叙事完整,演员虽然青涩,但淡淡的小清新初恋的味道表达的刚刚好,每一首bgm都好听的不行,就是记忆中的五月天,包子和陈柏霖的颜也完美到不行,大赞!
人比电影好看
03年一部《寻找周杰伦》,04年又一部《五月之恋》,那2年的流量变现还很简单。一部电影也能贡献足够多的好歌曲。网恋、偶像,北京女孩和台湾男孩,这部剧也把两岸当时最青春的男女凑在了一起,要知道03年拍这部戏刘亦菲才16岁啊,陈柏霖也才20.从电影的角度来看,最大的问题是太慢,2个年轻人的表演基本靠吼,CP感不够。如果就是讲青春爱情也还好,但是你又插上了老兵思乡这么大的一个情感,就感觉很沉重。
我到过哈尔滨的那个小楼
应该是相当地不咋地,不然不会连大致情节都不记得。
陈柏霖到底演了多少青春电影 蓝色大门 五月之恋 爱情前规则···刘亦菲很美~内容具体想传达什么 我不太懂 ···
忽然觉得陈柏霖好适合这种片子
要不是冲着MAYDAY。。。。
亦菲很美,角色很纯,电影很商业...2005
仔细一算, 两岸三通至今也才15年, 电影里现在看起来很呆的对白/情节, 都是些很珍贵的记录了. 刘亦菲和陈柏霖还很青涩, 在花絮里笑个不停, 总是青春洋溢的样子; 五月天才第一次到大陆开办演唱会呢; 虽然现在已经停用很久了, 但是陈柏霖07年注册豆瓣的时候, 还追评了这部电影, 用民国纪年, 说他好怀念. 真是令人感慨! 喜欢<时光机>那么多年, 也从不知道是这部电影的主题曲, 想起来04年我才刚念小学, 尽管当时就不想长大, 可也总觉得未来很辽阔, 多少有点期待. 现在的话, 不知道还有没有人, 有底气相信明天会更好
栀子花开啊开,栀子花开啊开,是淡淡的青春,纯纯的爱 .....
当然平淡的平稳的纯爱电影一直是台湾电影最棒的地方类似于日系纯爱细细品味是有它特别的地方,静下心来看一下也很有青春的感觉,所以我觉得不糅杂太多也是一种好的事情,因为青春的爱就是淡淡的平静的,棒棒糖一样不需要太多修饰和刻意深远,因为牵手坐上了永不回头的火车,那年天空很高风很清澈就够了
太怪了,不管是里面女主角会轻易和网友见面从而引出全片的动机,还是五月天参演这部片这件事。单看里面刘亦菲的片段还是养眼的,算是合格的青春萌动表演;但占比太少了,到后面引出两岸历史这种看似「深度」的表达则完全割裂……讲道理你们好好地让男女主放开手脚谈100分钟恋爱,会给这个世界留下更珍贵的镜头,以及更高的豆瓣评分。这三星全是冲着当年刘亦菲的珍贵影像资料给的
台北和哈尔滨,五月花和腊月雪,很美。
很久以前在堇的qz里聽過而我知道的冰融演奏版,她說是五月之戀里的插曲,我會聽冰融演奏版聽到哭,就覺得是高三畢業的夏天午後,太讓人難過的融化掉的青春。陳柏霖是個呆呆執著的台北男生,劉亦菲美得像哈爾濱冬日的雪,那個時候五位大爺還是黃毛殺馬特。:)
我觉得这种连个小背景音乐都没有的电影,。我看了都会睡着。。。虽然感觉很真实的样子,但是还是好累。。。好困。。
是在看完蓝色大门后看这部片的,最终还是没有把这部片子看完。不喜欢。
自从有点不排斥五月天之后对这部电影有些兴趣了~比想象中要好很多,故事虽然弱智但是已经好于现在那些粗制滥造了。五月天是个燃点,大仁哥和少女时代的天仙,两个美人真是美如画
是清茶配二两阳春面,末了才发现碗底放了个煎蛋的感觉。那时候台湾能在这么清水的小青春片里毫不突兀的加点儿厚度,现在这方面怕是提也不敢提了。1948年的车票属实泪点。
看得出来是被恶意低评的一部片子 刘亦菲颜大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