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最末日
4:44 Last Day on Earth,地球最后一日,Last Day on Earth
导演:阿贝尔·费拉拉
主演:威廉·达福,娜塔莎·雷昂,Paul Hipp,Shanyn Leigh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1
简介:在这个城市的高处、在一间大公寓内,居住着一对夫妻。他们非常相爱。女的是一个画家,男的是一个成功的演员。这是一个平凡无奇的下午——或者说不平凡的下午,因为明天凌晨的4点44分,地球将遭遇一场无法预计的灾难。没有预警、没有通知、没有办法逃生,当然,更不可能有生还者。在地球毁灭前的这天下午,这对夫妻过着和往常一样的生活..详细 >
85/100
最近看的第二部关于世界末日的片子。关注点都在面临末日时人性表现的多面性。说实话是没怎么看懂,拗情操。导演的意图其实并不重要,因为每个人面临那时必然也是各异的,唯有自己去想象或者体验
威廉达福只要有得操,什么片儿都敢接。。世界末日的艺术片儿,成本敢再局促点么,剧本敢再装点么
混乱的节奏,看不下去
【259/166】电影大的开篇就来个五分钟的做爱场景,这是一部灾难片该有的样子嘛🤣与其说这是灾难片的范畴,倒不如说这是一部低劣的色情片😶咱也不知道拍这个电影的导演是不是脑袋被门挤了……
肤浅 造作
所有拍世界末日的电影,都在强调一种突发性、混乱性和不可预知性,这也是大多数观众期望看到的。本片则反其道而行之,在世界的最后一天,没有突发事件,没有混乱,没有歇斯底里,一切都和平时一样,与父母通电话,看电视,叫外卖,前妻、现任隔着屏幕争风吃醋,做爱,吵架,做爱,最后同归于尽。
值得学习的地方值得学习 5:38 16:16 27:09 40:40 01:04:50 01:14:25 床戏拍的罕见的讨喜叠印可以更过脑子
微蛋疼。。。有点缺少张力。。。
没有哭天抢地的灾难戏码,更不会有顶天立地拯救世界的英雄,不过是在灾难前任意一座窗户背后上演的稀松平常的故事。做爱、争吵、画画、与家人视讯...也有人跳楼、与宠物共进最后的晚餐。既非歇斯底里的末世狂欢,也未曾见到临死前多动人的救赎,仿佛就是一个平常的夜晚。以色彩涌动呈现末日光景,赞!
一部没有G点的电影不是好电影...
【4】末世概念与氛围、情绪的狂欢,空间内多种介质的“影像”的叠化。主题上比较松散,但依旧迷人。
4:44 mon amour
剧情不错其实,而且男主的演技简直了!被他感动。
看介绍很有兴趣,看完之后发现是浪费时间
在世界末日最后一天你会做什么?
没什么好说的 烂
不喜欢。。。
当生命开始分秒倒数,激情上脑的欢愉、纵然而起的舞蹈、泼墨尽情的画作、与友相邀的话别……还有,信仰的告解和赴死的解脱,各行其是,步向死亡。在脑中闪回的,是掷出火苗的暴力,是前赴后继的游行,原始的力量带来的,是虔诚的身体还是砍伐的双手?通过威廉•达福天台之上的呐喊,完成一场关于「我」的对话。借助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一边是在自身和其环境中进行调节的「自我」,一边是超脱于世俯瞰城市的「超我」,「超我」站在「本我」所代表原始渴望的反面,带有侵略性地同「自我」交锋。所谓的「deadline」回归了表面的词义,费拉拉呈现的当然是绝对理想化的状态,但放眼21世纪的世界,这是立足于第一个十年所发出的人类预言。从布满皱纹的面容到深不可测的双眼,望见的无序、分裂、失智、盲目已不再新鲜,地球最末日近在眼前。
费拉拉居然用叠化剪辑来模拟脑内剧场的纵深与灵魂的漂浮,太邪乎了。片中人物用媒介交流,不同的信仰系统隔空对撞,而我们与费拉拉同样也可以隔着银幕讨论生死哲学,所以啊,末日带来的不是“异化”,而是“对话”,在“神”要的那道光二次降临世间毁灭一切之前,我们仍有时间以被打碎重组的“马洛斯需求层级”为工具去建造那座巴别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