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墘新路
海墘新路,You Mean The World To Me,Hai Ki Xin Lor,Hái-Kînn Sin-Lōo
导演:苏忠兴
主演:杨雁雁,Neo Swee Lin,李铭忠,Gregg Koay
类型:电影地区:马来西亚语言:福建话年份:2017
简介:《海墘新路》是2017年马来西亚电影,由苏忠兴自编自导,是一部关于其家庭的半传记电影。电影以1970年代的槟城(马来西亚北部华裔人口为多的繁华岛屿)为背景,是马来西亚首部电影全片只使用槟城福建话。片名《海墘新路》是槟城当地人對乔治市(槟城市中心)Victoria Street的称呼,福建话为Hai Kin Xin..详细 >
原生家庭的故事,一层层剥开伤口,导演付出了极大的勇气
一个家庭的悲剧、一位导演儿时的自传,看到后半段才大概明白那个家里发生了什么
我是在檳城看首映禮的,真的很感動! 看了流目油, 很有意義! 母親節的時候又與媽媽看了一次,更加了解理順了整套電影的連接性。這也是馬來西亞少有的藝術片還使用了戲中戲的方式來呈現。另外使用檳城福建話也是促使我多次觀看的主要原因之一,畢竟馬來西亞在這部電影出現之前從來沒有本土的福建話電影!
戏中戏的设置,除了勉强凸显主角成魔怔的心结之外,多此一举。记忆中《告别的年代》也有类似的问题,现代主义的技巧有时只弄巧成拙。带着孩子拜神求保庇,妈妈拿起藤条,和父亲为“没路用”、被至亲欺骗而羞愧难当的桥段,特别的闽南人。
1.套层结构,镜像人生,戏内戏外形成三种镜像,sunny,导演sunny,苏忠兴,导演用戏剧去治愈自己,同时感动他人,影像内外自成一体,全景拉出回归现实,电影结束,生活继续。2.淡淡的柔情沁入心脾,结尾歌曲虽不懂其意但却有着传情的神奇力量,隐约感受到《罗马》之感,也许都是呈现了温柔却坚毅的女性形象与力量之因,女性经受的苦痛隐忍与其所显露的无私母爱缠绕交织形成一曲母性的赞歌。(但也许这种母性隐忍却坚强的女性形象在如今来看对女性本身已形成了一种禁锢与囚禁)3.母爱的缺失与找寻隐含着华人的离散情节,文化身份认同,母辈与子辈的两种文化信仰,家庭伦理叙事内书写着国族寓言。
槟城
2019亚洲影展·广州
人物情感发挥不错 故事还有待多描述
剧情尴尬,不足以承载这么大的情感
讲述方法的奇技淫巧确实不错,但是其他方面问题有点重了吧
为什么我们要满世界地叫嚷艾玛拆腻死,但是域外的华裔,却在寻找中国文化里最美好珍贵的部分
亚洲电影展@金逸空中影院 鲜有看大马电影的经验,意外的是在片尾看到好多熟悉的湾湾影人的名字,所以工业水准是有的。只是有点家庭伦理片的倾向,模糊了主题。
还是泡论坛的年代,碰到一个槟城的男生,聊过一阵,了解到那里全是华人.午夜特急中也出现一个槟城的船员和大泽赌钱.看讲新加坡富人那个片子及介绍,了解到海外华人与我们一样又不一样.半自传体片子拍的很有生活,很真实.让我想起日本的火宅之人,但明显功力差太多.彪哥哥给母亲都给办了,母亲71岁去世后弟弟给送到疯人院结果哥哥自杀,弟弟伤心跑吉隆坡,姐姐在家守着.大姑牵挂妹妹没跟美军去澳大利亚.大概就是这么回事.
華語片中的茉莉花茶,清淡但有持久潤喉的香氣,需慢慢品嚐。導演自己的童年記憶,檳城歷史,成年後面對家醜的不堪與愧疚。就像姐說,拍片成為救贖。東南亞的閩南語,英文,和偶爾廣東話忠實呈現在地文化與生活
影片的主角是一个导演,我看的时候一直在想,这电影是否是导演的亲身经历,映后交流时,导演说这是一部带有自传性的作品,这种勇气另我敬佩,因为我看得时候感到压抑,我觉得这故事只能是编的,如果是真的我不敢再去回想一遍,更别说拍成电影。但导演说,其实也是对过世的母亲和哥哥表达歉意的一种方式,这个故事必须被讲出来。很感动。
算不上有特色
“最难被爱的人才是最需要爱的”。
这个傻仔做的事真是我没想到的
电语略主流
电影是导演个人心路的认信和救赎,以马来西亚海漧新路为生活背景,涉及到华侨在文化身份认同的问题。前辈人还在妈祖传统的生活形式中绵延挣扎,后一代以天主教形成了新的精神生命和话语。生存之境的苦难压身,信仰让叙事力量增强。回忆/电影与现下的生活,妈祖与天主,母与子最终得到沟通和交织 因为爱。再说主題曲,闽语歌大多主题和编曲都充满乡愁和寻求归属的冲动,也是侨民文化的气稟所在吧,哀愁也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