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零点定理

The Zero Theorem,明日定律(台)

主演:克里斯托弗·瓦尔兹,梅兰尼·蒂埃里,大卫·休里斯,卢卡斯·赫奇斯,马特·达蒙,蒂尔达·斯文顿,本·卫肖,桑吉夫·巴哈斯卡,鲁伯特·弗兰德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罗马尼亚,美国,法国语言:英语年份:2013

《零点定理》剧照

零点定理 剧照 NO.1零点定理 剧照 NO.2零点定理 剧照 NO.3零点定理 剧照 NO.4零点定理 剧照 NO.5零点定理 剧照 NO.6零点定理 剧照 NO.13零点定理 剧照 NO.14零点定理 剧照 NO.15零点定理 剧照 NO.16零点定理 剧照 NO.17零点定理 剧照 NO.18零点定理 剧照 NO.19零点定理 剧照 NO.20

《零点定理》剧情介绍

零点定理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在一个“奥威尔式”(Orwellian)的受严格统治而失去人性的社会,国家的上层建筑为了监视人民控制思想,将眼线散布在生活、工作场所,甚至网络上。克里斯托弗·瓦尔兹饰演一名性格古怪的计算机天才Qohen Leth,然而生活本来按部就班的他注意力却渐渐为一系列“虚拟性骚扰”所分散,并且“领导人”叛逆的儿子也让他头疼不已。为了搞清楚这些问题,智慧超群的他开始实施一个神秘的计划……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爱丽丝沙漠伏击被风吹过的夏天深红战场孩子们绝色神偷金砖香三叠纪小队极致追击废柴同盟我从不哭泣混世魔王组戒酒吧拜托了鬼灭之刃柱训练篇夜半凶铃绑架之都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如何将你遗忘魔女2油腻的浪漫离狼之歌青春变形记真是兄弟离开已久的英雄最后一杯酒三只小猪3正义大联萌米兰达第三季玩大的绅士弟弟与机器人与我

《零点定理》长篇影评

 1 ) 没看懂?是因为弄错了电影的类别,这不是科幻片!

很多人看不懂,是因为一开始就假设电影的世界是未来世界,把电影看成了科幻片,不是这样的。

整个电影的世界是人的精神世界而不是现实世界,电影的每个角色都代表了一个人精神世界中的一个方面。

如果这样看,那么影片中所有的设定就都说的通了。

首先是主角(代表理性)的工作。

交给他的一瓶一瓶的东西,就是从现实中收集的经验材料,可以想到神经递质。

他的工作,就是把方块放到应该放的位置,方块可以理解为整个逻辑链条当中的一环,当逻辑通顺的时候,主角就很高兴,有时候工作很快。

当逻辑不通的时候,整个逻辑大厦崩溃,主角感到无能为力。

其次是马特达蒙扮演的管理者,应该是类似于我们做出最终决定的念头,他常常隐藏于环境当中,其寓意显而易见。

再说主角看到的漩涡和等待的电话。

主角,也就是理性一直在寻找的东西,就是我们存在的意义,等待电话就是指希望外部环境能够给予一定的启示。

漩涡是指主角隐隐感到的生命并无特定意义的绝望,最后主角跳入漩涡,其意义不言自明。

主角为什么一直说we,us,其指代意义也就很明显了,因为只有理性知道所有人都是一个人的不同方面,后来说i,是因为他发现理性有它的独立性。

其他的东西,都可以一一找到精神上与之对应的东西,太多了就不说了。

再者每个人都有不同理解,说多了就不美了。

 2 ) 这算是小众电影吧

大多数观影者应该看不懂这样的电影吧,虽然分类是科幻、剧情,但是实际上讲的应该是哲学,所以看不懂也算是很正常。

我也是看了评论才有更深一步的了解,就像看美剧一样,没有知识背景的贮备,只能看热闹,那评论成垃圾片也不足为奇了。

这种电影估计只有专业人士,或者学术人士才会力捧,评分5.8也算是不错了,imdb才6.7。

没有背景知识的,还是不要看了,否则真的是浪费时间。

 3 ) 关于这部电影,导演的一段访谈

Terry Gilliam, Director: "I was very intrigued by the idea of disconnecting from the connected world 'cause we are so inundated with connections and information and I find it personally overwhelming to the point where I don't know what's important anymore and only by getting away from all the noise we live in, all the advertising, the media, the news, interviews - it never stops. The Internet, which I love also I hate because I can get lost in it every day. I can avoid doing what I should be doing by roaming the Internet. There's all sorts of stuff in there. It's hard to find the focus now of what things are and what's important and I think that seems to be part of the film for me and I'd become for a long time but just about just getting away from it all so you know who you are. Spend time on your own. No Tweeting. No telephone. No television. No games - just yourself. You could have a book or two, that's all, and find out who you really are (laughs)."

 4 ) 纯粹流行文化批判

没文化真可怕之:我意识不到我没文化,所以真可怕在主观上也就不存在了。

如今能够激起我写影评的电影已经不多了,但是此片让我感触良多让我想了很多也有很多想说的。

之前简短的看了一下此片的介绍便弱弱的觉得这应该是一部神片于是去豆瓣上看了一下评分只有6.4分,这让我感到随着豆瓣的普及现在豆瓣的用户质量也在下滑了。

这部电影是当今世界少见的能够反映现实问题的作品与当下好莱坞电影形成显著区别,当今的好莱坞电影包括流行文学主要还是儿童文化产品,是以童话和神话为核心世界观、价值观的少儿文化产品而真正能够反映现实的成人题材确是少之又少,我想这也是为什么习惯了流行文化的观众无法理解这部独树一帜电影的主要原因,因为观众的脑子平时用得太少而真正要用的时候已经用不习惯了。

这部电影主要还是反映现代人内在世界与外在世界矛盾关系的一部电影。

其中大量反映现实的场景被导演用天才艺术化了(印象最深的要数聚会场景和主人公在游戏机前玩游戏的场景),本来对现实的反映就不是易事,但导演居然还能够用自己的天才将其艺术化视觉化就更让人拍案叫绝了。

导演反浪漫的手法也是独树一帜的,不仅表现在叙事结构上也表现在影片的结尾上(虽然最后还是给我们留下一线生机,我个人认为这也是大师与才子的显著区别)影片最终对功力主义的解构也是让人拍案叫绝:老板,我们为什么要去证明零食定律,我们为什么要证明 everthing is nothing。

老板说:because of profit。

一句话把当今世界的功利主义愚蠢价值观批判得体无完肤(我认为当今世界人的主要问题还是缺乏自我反省,无法用人类最伟大的能力:意识,去进行自我认识)整部影片我们都可以明显的感觉到主人公是一个没有自我没有独立人格的矛盾个体(因为他没有认识到他是一个I,我是我这一基本问题他都认识不到。

一个人连我是我这个问题都不知道,却还偏偏去向外在世界寻求矛盾解除(就像现在的年轻人,人格都还没有独立每天就想着去谈恋爱,以为可以认识女的那就好玩了。

结果两个自我矛盾还没有能力解决的个体结合的结果就是显而易见的制造更大的矛盾了。

所以说这注定是悲剧就像影片中表现的一样。

或者是怎么想法子可以多弄到钱,要不就是想着法子去偷拐抢骗,不劳而获,要么就是害人害己。

因为矛盾一直在那里,你不觉醒发动自我意识去解决那矛盾就永远在那里直到你死你还没有觉醒那你一辈子都不可能有任何其他的改变,因为一个连自我都无法认识的个人,那他的命运就和他没有任何关系了,他只是受并且永远的受就像一头猪,一个动物一样。

)这不仅是可笑愚蠢的也是悲哀的,这个个体的命运因其自我没有觉醒所以注定是悲剧的。

)如主人公邂逅女主人公,那么这两个不健全两个心理都有问题的矛盾体的结合注定是一个悲剧不会像一般好莱坞电影中所展现的那样出现一个happy ending(成人世界和童年世界是完全不一样的,成年个体所要迎接的挑战是前所未有的也是完全不同于儿童期的)。

导演拍这部电影不是为了博我们哈哈一笑,而是要让我们思考。

导演是用一种荒谬感的手法来表现一个十分现实的根本价值观问题。

如此深刻但又精彩的作品怎么让人不赞叹导演的天才?

整篇导演都在讨论后工业时代的信息科技时代的今天的人与外在世界的关系,与自我的关系,与他人的关系。

看不懂就说不行,这也是没文化的人为什么听不懂古典音乐的主要原因,可悲可泣。

 5 ) 二人世界

背景是商业化的 从头到尾都感觉头脑不清醒没办法看清楚这部电影 从一开始科恩对电话的重视程度就证明了 在最初 boss就已经看上他了 利用他对信仰的渴望促使了最后达成他的目的 但同时也利用了他对爱情的向往 指使了应召女郎 给他们安排了巧妙的时间相遇与巧妙的地点再次重逢 这里不得不提的就是科恩哪个老是叫他为奎恩的上司 他两次促使了科恩与应召女郎的见面 这不会是偶然 而鲍勃 他的父亲派他去帮助科恩 但他却不受他父亲的控制 更改了心理医生的设定程序 也告诉了科恩应召女郎白丝莉的事 这明显是在他父亲意料之外的 他从真正意义上来说拯救了科恩 把他带出了 别人给他编造的世界 他用了几个通宵的时间修好科恩的感应服 并且在胸前 有一个Q 这是他给科恩取的代号 而那件衣服最后也带科恩走向了真相 而应召女郎 在party里的偶然遇见 和之后的上门开导看似偶然 但都是精心安排 她心思巧妙的安排了许多方法让科恩爱上她 她最后在被科恩看到自己直播间的第二天重新找到了科恩 想和他一起走 她当时说了 她急需要被人认可 可见她的内心并不坚强 在最后要离开的时候自然而然的想起了木纳但却一心一意的科恩想要让他和她一起走 去私奔 而科恩却拒绝了她 应召女郎对科恩动了真情 而科恩 拒绝她之后眼含泪水 面对崩溃的边缘 但在这时候 他理清了很多事 鲍勃在这时提出了出门散步 他带科恩去公园还有吃东西 也是因为这次的外出 鲍勃的身体出现了问题 在鲍勃被带走后 他的上司来他家了 没有多的言语只是来“感谢”科恩让他失业了 这时科恩才突然发现 原来上司一直都知道自己的名字 只是故意叫错了 而上司为什么会被开除 故事的结尾 科恩找到了boss不论是在现实或自己的想法里 老板告诉他 他已经利用完科恩了 现在 他不需要科恩了 当然 连带科恩的上司也一并被开除了 boss则始终是在上帝视角俯瞰甚至掌控科恩的一生 故事的基础是在一个哲学的层面上 如何证明零就是无 宇宙万物有没有任何东西能永久存在 在最后都会成为黑洞里的尘埃 这是一个十分抽象的问题 我们无法清楚宇宙的来源也无法摸清宇宙未来的归宿 而影片中却应用了无数的公式来证明这个问题 而主角的上司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旧时代形而上学主义者 他坚信这个理论是可以被证实的 宇宙在出现之前就是一片荒芜吗 或者说在宇宙消失之后就是一片荒芜吗 谁也不能回答 我们在三维空间里 无法知道更高层次的东西 可能除开我们三维空间的理解 达到更高层次四维或五维空间 在那时零不再能称为零 会变成真正存在的物质 最后科恩在无数照片里看见了曾经欺骗他却也是他挚爱的应召女郎白丝莉 他面带微笑倒向混沌的宇宙世界 想寻求真正意义上的解放 或许是与白丝莉的二人世界 只有他们两个的二人世界

 6 ) 你看懂了没?反正我没

第一个出场的就本片的男主,秃头啤酒肚疑似人格分裂的中年男然后,对公司管理制度深信无疑且从不喊对男主人名的胡子主管接着,就是在派对里看上男主超级骚包但是拥有一个真心的变装女主还有,跟老佛爷同款银白发控制欲强怎么看都无情无义的奴隶主boss最后,当然是天真无邪荷尔蒙开始发达geek式暖心天才小鲜肉不过中间还参插着各种程序一般的油头拉风异国风情的健康师三人组,tilda奇怪潮人心理医师,暴力倾向大小西装克隆人,粉红爆乳外卖pizza女,街头色彩斑斓的路人甲乙丙丁构成了这一部有剧情没逻辑,有信仰没秩序,有真爱没结局的电影你看懂了没?

反正我没但是没关系nothing is perfect,nothing is forever,nothing to worry about

 7 ) 自负的悲剧

感觉好像很厉害的样子虽然我没怎么看懂电影,但是莫名的感觉有点像是《黑客帝国》的前传呀对我来说这个电影就是一个自负的人以为自己很聪明其实被耍的团团转,然后知道真相之后承受不住打击,离开了这个世界,但最后离开这个世界的寓意丰厚!

电影最开始男主大叔玩得那个游戏出现了两次我都没看明白这是玩什么呢!!!

好好奇呀!!

之后发现男主玩得游戏或者其实根本不是游戏,而是智商的训练方法?!

但是智商高得人有自负,男主大叔绝对是为了秀智商优越,所以玩游戏的过程中,因为一直没能通关,所以整个人都感觉有点崩溃了!

这样不好虽然男主大叔很聪明,但是感觉有点单纯呀···遇见的小女孩和管理者的儿子都能让他相信然后他和管理者的儿子发生了一段复杂的奸情,bob帮助男主看到了前途的方向,然后就是一些快乐的看不懂的东西啦反正整个电影我都没看懂····电影里出现的所谓的宗教寓意对我来说主要目的就是让我觉得有点阴森的吓人,有点像是丹布朗的风格的样子也不知道导演想讨论的是哲学还是数学,反正都不是我等凡人可以理解的

 8 ) 1=0

单就电影所描述的观点,感觉很有力量,时间空间由于大爆炸而被释放出来。

回想爆炸之前的那个奇点,本不存在时间和空间,换而言之,0=1,而1=0,这一切似乎是悖论,却又给人遐想的空间,影片将数学的论证结合到故事的情节中,希望证明零点理论,无奈在一次次堆加后,却看到了一次次崩塌,并非是qohen不努力,但为什么就是无法证明呢?

借由老板独生子的论证,qohen意识到他的工作不过是为了证明自己毫无意义,一直坚信会打来的那个电话始终没有打来,即使老板一次一次的电话试图摧毁qohen的希望,他没有放弃自己的信念。

qohen通过短暂的性刺激想要排解心中的不快,但是他发现这个女孩其实他不希望的样子,性,能带来短暂的相互认同,却无法将两个灵魂捏紧而获得永久的认同。

这时,老板的儿子将修复的道具衣服送来qohen家,并陪伴qohen度过了一次难忘的出游经历,没有尾巴的风筝飞不起来,无论试多少次都是徒然,而qohen一直所追寻的人生意义的“尾巴”又在哪里?

那根定海神针又在何方?

老板的儿子,qohen唯一的朋友,因为发烧而昏睡过去,qohen却只做了一个简单的物理降温,无意中,却发现自己被无时不刻的监视着,他砸烂了所有能看到的监视器,与之前的无所谓截然相反,qohen开始意识到自我,他选择了封闭自我,用所能看到的一切方法,但是毫无用处,始终会有人破门而入,无论锁是多么坚固,无论抵住门的木头多么坚实,总是会有人突破自己为自己预设的防线。

待人们离去,qohen穿上了老板儿子为他度身定制的道具衣服,却好像因为短路而昏厥过去,醒来后,在那个不知是真实还是虚幻的地方,被告知,他丢了工作,所有人来了又去,在最后,只剩qohen自己,他发狂地摔打一切他能看到的东西,直到老板的影像不再出现,又拔出了公司主机上插头,直到所有的声音停息,却看到插头又自动回到原来的位置上,而在这时,主机爆炸了,里边飘散着所有qohen的回忆,以及那个永恒不变的主题,那个类似黑洞的画面,qohen试图离开,又走了回来,意识到这个一直触碰不到,或者说是不敢触及的黑洞背后也许就是他寻找的“人生意义”,为了不害怕,他倒退着跌入,任由黑洞吞噬自己,赤裸着身体,他又回到了那个美好的沙滩上,太阳落下了地平线。

古老的思想伴随着时间的砥砺,已经无法表达其本身的意义,而枯木迎春,又抽新叶,并不是所有的文字都是死的,它们总是能触动你心里某一处的开关,而我们总是被一次一次有意无意地触动着,无论这是部好电影还是无聊电影,它在这一刻陪伴你走过,并引起了思考,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追寻生命,愿这部电影能带给你一点思考的价值。

 9 ) 混乱中的纯净

电影没有特别好的地方,但是也没有什么短板,三分正合适。

豆瓣的介绍就是瞎扯。

这部电影讲的是一个电脑天才在无法忍受的工作中等待一通告知他人生意义的电话,最后主角将这个世界在他心中的印象打碎而获得重生的故事。

世界的设定不太明确,类似于银翼杀手。

主角受雇于一家科技公司,干一件不断把他逼疯的工作,而他继续这份工作的理由只是不知道自己还能干什么。

主角在这个过程中失去了自我的独特性,总是以我们自称。

这我们在主角看来是指所有干着那份工作的人,他们都失去了独特性,成为不可分别的个体,只好用我们自称。

转机开始于一个应召女郎,她先救了主角的命,后来又被主角所属的公司派来给他安慰。

两人之间的互动逐渐产生了爱情的反应,于是遭到了公司的阻挠。

应召女郎率先反抗,要主角和她一起逃离这个疯狂的世界,去他们在网络上约会时使用的虚拟空间的真实地点,但是主角还未觉醒,依然苟安于公司的控制,等待那通不会有的电话。

工作继续,等待继续,公司主管的儿子却任性闯入了主角的生活,明明白白告诉主角,那通电话不回来,他现在只是一个工具。

又是一番波折后,主角幡然醒悟,纵向零点漩涡,来到虚拟空间中的那片海滩,看夕阳西下。

END故事场景多半是在教堂,不在教堂的都很混乱的,密集恐惧症患者看了受不了的。

唯一纯粹的两个场景,一个是和片名零点定理对应的一个时空漩涡,色调相当灰暗,也在电影里代表主角的精神世界,一无所有,最后主角突破了这片漩涡;另外一个是傍晚的海滩,是主角和女主角约会的地方,夕阳永不下沉,浪漫而且永恒,也是作者最后突破自己的世界之后来到的地方,把夕阳像水球一样玩,最后夕阳落下海平面,故事结束。

两个场景的交集是在整个故事的转折。

电影看完就删掉了。

场景实在不能忍受,看的时候都只恶心。

 10 ) 一些想到的讽刺信息化时代的现状

零点定理基本上把当今信息化时代的当红炸子鸡公司都讽刺了个遍。

下面是我看完后零零碎碎想到的。

1. Google里面的公司几乎就是大家担心的Google的未来,一个严格监控所有人隐私的公司。

而里面工作的流程化(电话和大公司的Bug追踪系统), 公司的福利(公司提供住宿,吃喝,心理医生,甚至应召女郎)美名其曰员工福利,其实是为了更大程度的剥削员工,甚至让员工产生对系统的强大依赖性。

而高度细分的工作流水合作也让个体根本无法看到自己劳动的价值。

无处不在的广告= 讽刺这些以广告收入为主的公司,广告只会误导人们的消费而本身没有创造价值。

工作场所(家)无处不在的摄像头。

2. Apple舞会上人人都沉迷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还有带着耳机Ipod标准青年样板。

3. Facebook舞会中人人都沉迷于手机或者平板电脑里的自己。

舞会本来应该是大家社交的场所,但是却变成每个人沉迷于自己的世界。

Facebook,或者其它Social network本来应该是人与人之间互相沟通的地方,现在却成为很多人自恋的场所。

天天发自拍或者自言自语,失去了沟通的本意。

4. Minecraft主角的任务插方块和Minecraft游戏雷同, 里面对这类虚拟世界的创作一针见血,就是为了让大家以为从没有意义的工作中得到意义,但这本质还是没有意义。

5. Oculous虚拟约会。

VR现在一个需求量最大的一个应用就是虚拟色情活动。

《零点定理》短评

3.9 為了看這片特意翻出了「十二隻猴子」、「妙想天開」又再看一次。其實The Zero Theorem要說的母題完全被各種花哩胡俏的視效和設計給蓋過去了。對於一個關於「真相」的探求只停留在一個孤獨封閉神經質的人的世界中。還挺喜歡結尾的太陽那一幕。「未來三部曲」要說的所有事在「妙想天開」裡已經完成了

6分钟前
  • 大佑
  • 还行

有大概一千四百多个打低分的理由,但……踏踏实实被某些方面击中了啊。不推荐观看……

9分钟前
  • Diein2010
  • 推荐

虎头蛇尾。开头那种荒诞和虚无披上特瑞·吉列姆的奇异外衣很是不错。

10分钟前
  • 觅索嘶
  • 还行

挺牛逼的样子 不懂。有人创造了我们的宇宙?我们也在试图构建一个虚拟的宇宙给虚拟的人?

11分钟前
  • 最初的风r
  • 还行

外星人电影。。。

14分钟前
  • 𝓜𝓪𝓷𝓰𝓵𝓲𝓪
  • 较差

比《妙想天开》更奥威尔,海滩戏和《1984》里的野合场景太类似了。圆角画框,砍头的耶稣像,圣象,鸽子,寓意丰富。大量的室内戏,估计是资金太少了,很多内容拍不了,吉列姆也是个命苦导演,总觉得要是给他一大笔钱,这个人指不定拍出什么神作

16分钟前
  • tata
  • 还行

Même ses métaphores caricaturés mariés à une imagerie bariolée aux couleurs criardes habillée de gadgets et machineries allégoriques ne peuvent empêcher Zero Theorem, remake recontextualisé à peine déguisé de Brazil, de s’enliser dans un néant déplorable.

19分钟前
  • KUMA
  • 还行

寻找无意义

23分钟前
  • 挲丌
  • 推荐

已没了当年看妙想天开时的震撼,但也愿一直做特瑞吉列姆的脑残影迷。

24分钟前
  • 像一把刀子
  • 推荐

这部也是把当年的我看傻了。

26分钟前
  • 前后目的地
  • 较差

一切归零的内核。但本质其实就是技术宅男没有春天。

29分钟前
  • 豆瓣路人己
  • 还行

感觉看懂了。但实际上看不懂。好烦人。

30分钟前
  • 拜女神♂很有钱
  • 还行

就说下台词的问题:如何想显得另类又不尴尬真的好考验功力啊,试图荒诞掌握不好度实在会显得很装逼……

31分钟前
  • 行行行
  • 较差

没办法标签,吃了药的人可能会看不下去

32分钟前
  • ashvsdeadevil
  • 很差

所谓“文学气质”就是男主从头至尾都在质问tell me what's meaning of my life...这让看上去花里胡哨的片子瞬间变得清晰单纯。一直在等待别人打电话告诉你生活意义,在这等待中,却一直过着无意义的生活,却没想到往生却是另一番桃花源。还是在说个人在国家机器里的位置和存在感啊

37分钟前
  • 阿廖沙
  • 推荐

没看懂,5年后再看(五星只为mark)

42分钟前
  • 骑个小矮人
  • 力荐

什么鬼??这样的东西东拼西凑的不能称为电影吧

47分钟前
  • 叶公的gangsta
  • 很差

我不管我不管我不管情节多有诟病,整个影片的颜色我好喜欢啊啊啊啊啊(中途有种在看洛基秀的错觉…

48分钟前
  • 小渣渣本吒
  • 推荐

美术5星

49分钟前
  • 让我看看你吧
  • 力荐

隐喻充满全片,很难找到对应物。导演用八零九零年代的东西打造了一个未来的奇幻世界。这里信仰已经崩塌,所有人为一个幕后的操纵者工作,人们的自主意识仅限于娱乐和无聊地打发时间。现实一再让人失望后,选择幻想,并且和现实的回忆联通,大概是维持自尊最后的途径了

50分钟前
  • 林果林森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