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惊梦/文由中央电视台、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有限责任公司、上饶市司艺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艺海纳川国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出品,宋业明执导,武洪武、张杨担任制片人, 侯京健、张博、王韦智、徐小飒等领衔主演的重大革命题材电视剧《大道薪火》自9月15日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播出以来,便以独特的经济视角,讲述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如何在新成立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这片治国理政试验田上发挥文韬武略,在中华大地之上点起那燎原的星星之火。
人人皆知随着天安门城楼上那句浓郁湘音的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却不是所有人都能准确的说出,1931年在江西瑞金成立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是我党领导下创建的第一个全国性红色政权。
人人都知上海解放后在陈毅和陈云的联手下,我党用经济手段打赢了“银元之战”和“两白一黑”之战,却不是所有人都清楚,早在中央苏区我党就经历过不见硝烟的反假币斗争。
而《大道薪火》便是用全新的视野与生动的剧情故事,不仅填补了中央苏区的重大历史题材的空白,也填补了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中经济建设和金融建设方面的空白。
过往的重大革命历史剧,多是聚焦于我党战士在正面战场上的英勇奋战,在敌后战场上为夺取情报的不畏牺牲,但关于根据地建设与经济发展着墨却是甚少。
有道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任何的武装斗争实际上都离不开经济的支撑,根据地的建设和民生发展同样离不开经济的支撑。
《大道薪火》则是独创性采用双线并进的方式,一条叙述我党如何开展艰苦卓绝的抗战,另一条则是生动展现我党如何在极度艰难的环境之下发展经济。
《大道薪火》的第一集中,毛泽东同志形容刚成立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是“襁褓里的新生婴儿”,不仅因为刚刚诞生的政权军事实力依旧弱小,更由于其薄弱的经济家底。
部队需要军饷,战士需要军服军被,聘请给孩子们教学的校长,给钨矿总公司配备的职业经理人,个个都需要开支。
固然有人心怀满腔热情愿意不取一毫付出所有,但当像剧中陈校长面临家中老母无钱看病窘境之时,又于心何忍强留他人呢——经济不发展,连个教书先生都留不住,又怎么能够真正发动起广大劳苦百姓共同抗战呢?
毕竟,大家总不能靠喊口号过活。
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找钱”的重任,则是落在了毛泽民的肩上。
作为毛泽东同志的二弟,毛泽民一生都与金融打交道,先后担任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任总经理,出任中共中央出版发行部经理,《汉口民国日报》总经理,是当时我党革命队伍里少有的金融人才。
也正因如此,他才会临危受命,被委以国家银行行长的重任,挑起苏区财经重担。
虽说“国家银行行长”的名头很大,但正如《大道薪火》叙述的那样,国家银行实际上是一分钱都没有,所以才有了毛泽民“开张第一天只存不取”的规矩,最终他卖力的动员与大家的帮衬下,国家银行的运转才如愿迈出了第一步。
而毛泽民的重担远非只有这些,重建钨矿公司、开设中华造币厂,四处网罗铸币人才、纸钞设计专家、职业经理人,如同大管家的毛泽民一刻都不敢停歇,操持着各个环节,确保整个国家经济机器能够健康运作起来。
因为他知道,这其中的每个环节,都事关关乎苏维埃财政和红军命运。
虽然过往也曾在历史课本上看到过关于为解决反围剿时物资短缺,战士与百姓所付出的努力与艰辛。
但当《大道薪火》通过毛泽民这条线徐徐展开苏区整个经济战的全貌时,无疑还是给予了观众充分的新鲜感。
可以说,毛泽民在经济建设中所起到的至关重要作用,不输任何一个在战场上浴血奋战的革命战士。
正因为他超强的执行力、专业的经济水平、知人善用的和公正廉洁的态度,使得毛泽东才有举贤不避亲的底气,举荐自己的二弟担任如此重要的岗位。
事实上他对苏区经济建设的巨大付出,也确实起到了默默支持毛泽东同志的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饰演毛泽民一角的演员正是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他曾在一系列主旋律影视剧里塑造了棱角鲜明、性格迥异的正面角色。
此次在电视剧《大道薪火》里的表演也是令人印象深刻。
在得知哥哥举荐自己出任国家银行行长时,连连推辞,唯恐自己能力不够耽搁整个苏区建设。
于是用“回家吃饭”的理由迅速“逃离”了对话现场,着实让人忍俊不禁。
但后来面对哥哥在饭桌上调任的问询以及对经济发展的迫切,从犹豫、思考、到面露坚毅,接下国家银行行长的重担并快速集结成员,不负众望高效开办国家银行和钨矿公司,毛泽民“有担当、惜才爱才、大管家”的魅力被充分的展现。
在为部队募捐向不得不向闽西商会借钱时,当面对商界老板的冷嘲热讽与无视,毛泽民也毫不气恼,反倒安慰起钱希均不要有情绪。
毫不计较身份的他在为商界老板们端茶倒水时不卑不亢,陈述募款理由时有理有据有节,令人叹服不已。
在获举报自己推荐的老搭档胡克功公款私用时,他通过一系列微表情让观众共情角色在那个瞬间的愤怒、痛心、羞愧与懊恼。
宋禹的精彩出演与成功塑造,将毛泽民同志红色大管家的精神与形象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观众面前,也让更多人深刻了解毛泽民同志廉洁奉公、惜才爱才的个人魅力以及为国家经济发展的付出。
也使得我们对于革命先辈们在艰苦卓绝时期的付出更加肃然起敬,也更期待在后续里的剧情里,还会有更多精彩的演出。
这段历史以往的剧鲜少涉及,看了才知道我党的历史是多么了不起,还有那些了不起的人。
剧中人物塑造非常成功,特别是以往没有出现过的、为中国革命做出了不起贡献的人。
印象深刻而又塑造成功的人物很多,不仅喜欢那些人物,也喜欢塑造这些人物的演员。
比如毛泽民、古柏,郑宏。
另外,饰演博古的演员也成功把博古的特质表现了出来。
贺子珍、钱熙筠、康克清等人物也都非常好,符合心理预期。
从这个剧展示的历史来看领袖的重要性,方向错了,再努力也没用。
幸运的是,中国革命总是在生死攸关的关键时刻选择了正确的领导人,带领大家不断走向胜利。
这是国运,也是百姓之幸……
电视剧大道薪火讲的就是一群打顺风仗的人感觉自己行了牛了开始不听大腿的建议了就开始飘了结果经历了极大损失经历了极大困难经历了极大失败最终发现谁才是真大腿早点认清楚谁是大腿哪有那么多事留了那么多血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
也谈央视热播电视剧《大道薪火》彭德怀的人物形象。
彭德怀率领的红三军团在保卫和扩大苏区根据地建设、五次反围剿战役、红军长征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英勇善战,累建战功。
谁敢横刀立马?
唯我彭大将军!
乌日根饰演的红军时期的彭德怀的人物形象从外形上看比较接近,表演到位,总体成功。
从该剧前十八集来看,由于该剧中彭德怀的剧情不是很多,故暂时难以对这位演员的表演作出全面而客观的评价,对此,你有何看法?
欢迎点评。
央视热播电视剧《大道薪火》林彪形象的饰演者(网搜不到这位演员的姓名)看起来不是很像,年龄有些偏大,至少50来岁了(详见图2红军时期林彪的真实照片,林彪那时当军长时才25岁)。
年龄是影视人物形象的一个重要关键因素,千万不要失真太大呵!
从前8集来看,林彪出场的剧情并不多,故暂时还不能判断这位演员的表现如何?
对此,你有何看法?
你认为饰演红军时期的林彪形象,哪位青年演员最合适?
欢迎点评。
也谈央视热播电视剧《大道薪火》贺子珍的人物形象。
在毛主席被左倾错误领导人博古、李德等人排斥时期、贺子珍充分理解和支持毛主席的正确主张,关心和体贴毛主席的生活,是毛主席的知心人和好妻子。
徐小飒饰演的贺子珍基本到位,总体成功,但其表演的现代气质较浓,朴实、善良的特征略显不足。
对此,你有何看法?
欢迎点评。
这张剧照为本人观剧时用手机拍央视电视画面,特此说明。
毛主席向博古谏言:必须抓住“福建事变”的时机,与十九路军联合,这是一个打破敌人第五次围剿的绝佳机会。
并指出这关系到红军发展命运,一旦错失,将会给红军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而博古和李德的反应则敷衍并固执其错误的意见。
博古和李德并不相信蔡延锴,认为蔡延锴是投机主义,不能与他达成合作。
致使“福建事件”遭受失败,十九路军被蒋介石派重兵围剿并分化瓦解,红军丧失了这一难得的与其合作发展之机遇。
加上博古、李德推行“堡垒对堡垒的阵地战”,致使红军损失极大,导致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事实上,实践已充分证明:毛主席的判断和主张无疑是十分正确的!
而博古、李德盲目崇拜共产国际的指示,推行教条主义,脱离中国革命的实际,只能导致红军和中国革命的失败。
连日来本人追剧央视热播《大道薪火》,精彩纷呈,每集必看。
该剧全景式展现1924年到1936年间我党我军的红色革命历史,有许多新的看点与亮点。
候京健饰演红军时期毛主席的人物形象睿智亲切,栩栩如生,总体成功,值得肯定,颇受广大观众的好评。
或许侯京健是饰演红军时期毛主席的最佳人选?
对此,你有何看法?
欢迎点评。
这张图片为本人追剧时用手机拍央视电视剧照画面,特此说明,请点击图片观看大图。
也谈央视热播电视剧《大道薪火》中的邓 小 平人物形象。
邓 小 平那时任中共瑞金县委书记,他在巩固当地苏维埃政权建设,开展土地革命,抓好农业生产和经济工作,努力扩红征兵,支援前线作战等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郜峰在该剧中饰演邓 小 平的人物形象,这个演员很年轻,个子也较小,表演上看总体还行,演绎到位,但这位演员与那时邓小平的形象(详见图2)差别较大,不是很像,有些遗憾。
不知该剧导演为何不选择更适合的年轻演员来饰演邓 小 平的人物形象?
对此,你有何看法?
欢迎发表看法与点评。
此组图片为本人观剧时用手机拍该剧电视画面,特此说明,请点击图片观看大图。
#电视剧开端结局# #新一代特型演员#v
《寻路》中的周恩来
《大道薪火》的周恩来03.04 19:08这个剧学狄仁杰剧,常有抓内奸剧情。
而且编得很直白,每次都直接发现是谁,看到谁有可疑行为,内奸就是谁。
没有任何反转。
没有任何故事技巧。
就算是不反转吧,这抓内奸的戏也太简单了。
没有丰富的调查追踪的情节。
没有引人入胜的情节。
这个剧还常在高级黑和传统主旋律剧的尬舔之间转换。
一会在高级黑,一会就开始极力吹捧极力夸赞极力自我感动。
很多主旋律剧都有这种舔、极力吹捧,显得很傻。
像是被洗脑的小年轻写的剧情。
这种傻傻地吹捧的情节,还有丑化白营美化红营的情节,都使得剧很缺乏真实感。
真实的历史上是没有脸谱化人物的。
人人都像正常人普通人那样做事。
尽管有人性格和思想的不同,但是不是简单的脸谱化的正反派。
高级黑的部分做得还挺好。
片头曲画面是仿欧美剧的。
最近很流行这样吗,大唐狄公案、三体、要久久爱都是这样。
好在这部剧没有加黑边。
我不喜欢黑边的,视野不宽敞。
周恩来的演员选的不好。
没有那种周恩来翩翩君子的风度。
这位周恩来脸上的表情就像那种幼稚天真的小朋友相信自己是正确的。
而传统周恩来的表情是那种非常相信自己是正确的的表情。
这剧一播就知道国庆不远了,但叙事和表演真是一言难尽。
剧不错,解锁了很多以前讲述这段历史没有的细节,
不好说,说不好,不说好。
临时政府--苏区,1931年建过一次国..,我竟然看下来了,我向来对历史不感兴趣,好看。
演员哪,唉……
很普通的革命题材主旋律电视剧,还是讲的苏区建立到遵义会议那段历史,重点还是讲斗争路线纠错的。剧情很普通,毕竟大部分事迹已经拍了太多作品了,所以也没什么突破;人物表现中规中矩,基本还是主旋律正剧的公式表演,看着比较硬但也算及格吧。有一点小亮点就是讲了当年苏区的金融发展和斗争事迹,这在以往作品里讲的不多。
感觉看了一本生硬的教科书,无法被打动。
有一定的受众群,特别是五六十岁的,但缺点很明显,也是革命剧的典型问题:1.群演实在拉胯;2.衣着、环境等太干净了,缺乏年代感;3.流水账,讲故事能力差。
那代人太不容易了
他也卑微过,所以要努力。
挺好的,了解党史,教员胸襟宽、格局大、视野远,确实非常人所及
觉醒年代,我们的法兰西岁月,大道薪火,记录我党的成长历史,缅怀先烈铭记历史!
画面,音乐,演技,选角都不错,周总理和毛主席角色的塑造太形象了!!
部分台词里放现在都得有些人听不懂的专业名词,其他都还行,符合我个人对那段时期的“基建文”特质的印象
现在主旋律电视剧最大的问题有两个,第一个是每年的出品数量太多,导致了质量上没有突出的,从而又导致了总体观众的减少。毕竟,只有经典的影视作品,才有庞大的观众群体。平庸的作品太多,是资源的浪费。第二,台词的过于现代化。本身主要领导人不用方言就已经非常现代了,再加之台词本身的现代,实际上效果是打折扣的。这一点《觉醒年代》就非常注意避免,因此觉醒年代更令人信服。江西群众一口标准的北方普通话,自然不令人信服。大道薪火的亮点是选题好,将主题对象定为瑞金的苏维埃政府的各项工作。这在以往的革命题材影视剧中并不多见。但同时,在处理矛盾关系上,把我党和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在表达上定性为政府(瑞金政府)和反政府武装(国民政府)的矛盾关系,实际上将以往革命叙事中的革命根据地定性为正式的国家政府。
这种洗脑剧就是大毒草!
电视剧讲的是从建设苏维埃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到遵义会议,只看了军事这条线,感觉还可以,不论看多少遍这段内容,都会被李德博古气晕。其它比如经济建设、群众路线、教育、反贪反腐等几条线剧情或者人物都略显幼稚。感觉侯京健的演技成熟了一点,松弛多了,所以有了点风采,但有些小表情还是太刻意或者刻板。
问:有关这个时期的电视剧蛮多的,那么这一部有什么特别之处呢!答:不看怎么知道呢😅
反映了早期苏维埃政府成立领导苏区建设,政府的经济工作,苏维埃干部工作作风,反腐反特,政府银行自制和发行银元苏币,是一次夺取全国政权后的预演和实践。
剧是好剧,也了解了那个时代的历史,就是被博古和李德气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