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仅仅在澳洲昆州留学仅两年的留学生,在看完这部电影以及豆瓣上的一些评论后,我只想从我的视角出发评价一下这部电影以及豆瓣们对于《明日》的评论。
关于电影:1.这部由John Marsden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虽然在题目中有战争二字,但是战争在这部电影里并不是看点,而是提供了一个为导演表现自己想法,或说体现原著精神的环境。
就如同热门美剧《行尸走肉》中这个僵尸横行的世界并不是该剧主要想表现的内容,而是创造出一个没有秩序,没有国家机器的环境,在这个大环境下的那些人物的行为,心理才是该剧的重点。
同理,这部电影忽略掉了很多和战争有关的细节,比如说入侵的国家,原因等等。
主要反映的是一帮子澳洲高中生在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化之后,他们是如何应对的。
*所以,观影的朋友大可不必在枪的后坐力,高中生玩转各种大型汽车,摩托甚至如何拿到无线对讲或者为啥人物的裤子从头到脚都没脏过上做纠结。
如果你真想看战争片,就应该去看类似于《拯救大兵瑞恩》这种类型的影片。
当然它也不是偶像剧,请问您有见过偶像剧里的偶像整个电影里都开着辆破旅行车,浑身是土的情景吗?
2.这部影片主要描绘了澳洲农村的一些情况。
作为一个现在身在澳洲的中国留学生,我认为这部影片还是非常好地描述了澳洲高中生以及澳洲社会的一些情况。
这个我会在接下来结合豆瓣们的评论里一起说。
关于评论:1.大家都在说:女猪脚太全能,或者说澳洲小孩太全能。
不但会开车,还会开各种车,最后还用油车把桥给炸了。
不但一起去旅游,爸妈竟然丫的还同意了。
不但会用枪,还会用猎枪,AK,狙击枪,影片最后还背上RPG了。
澳洲是一个讲DIY的社会,所有的人工成本都非常高,就是叫电工来你家给你修个电灯,就要100澳币,也就是说将近700人民币。
所以,很多事情必须自己来。
在修理电器,修剪自家花园,修理汽车等生活技能方面,澳洲人的能力非常强。
作为一个租房的留学生,我两年里早就能够熟练地使用汽油单缸割草机,电锯,等各种修剪花园的器械。
电器工程方面的冲击钻,手钻,万用表,水平尺等东西相信写评论的你别说用了,不少从来甚至都没听说过,或者咱说个最简单的,看过这部电影的豆瓣们,你们能跟我说一下水泥钻和木钻的区别么?
(别告诉我木钻是用木头做的……)。
我换过游泳池的过滤水缸,爬过屋顶接过电缆,开过大型工程车,租过那种半吨重的拖车,……因为工作的需要,我经常需要每天百公里地在高速上跑。
这些对于澳洲生活的孩子来说更是熟门熟路,尤其是影片中家里住农场的孩子。
掌握这种技能对于他们来说比做些函数题目更为重要。
澳洲法律规定,只要16岁以上的孩子都能考驾照,澳洲的公交非常少,而且地广人稀,没有车几乎很难生活。
所以开垃圾车,油罐车对于澳洲孩子来说不是天方夜谭。
2.大家还说:影片太狗血了,和几个不认识的人去旅游,在装备方面,不但有枪,还有无线电。
而且还想炸桥,夺回城市!!!??
敌人军队太过傻逼,竟然不管城市,只占领农村。
我想说的是,以我自身为例,我去年上半年就和一帮朋友自驾游来回5000公里去了凯恩斯(大堡礁)。
朋友之间也就认识几个月,见过几次面。
澳洲的人非常单纯,因为社会的高福利,高收入,社会很稳定。
大家也没有对于名牌,奢侈品有着过分地追求。
很多十几岁的孩子吵着问爸妈要钱只想买一件十几块的衬衫或者十几块的裙子。
不少漂亮的女孩子都开着破车,拿着比诺基亚5200还落后的手机。
但是他们非常热爱结伴出游。
所以我认为影片中那些人开着破车一起出去没有任何不妥。
而且他们的关系在澳洲那种比较独立,以家庭为单位的类似于古代小农社会的生活模式中已经是非常亲密的了。
关于枪。
其实在澳洲只要有执照,就能持枪。
影片的背景设定在了农村,在昆士兰州,澳洲政府甚至每年发放子弹鼓励农场主猎杀袋鼠(实在是太多了)。
常年生活在农场里的孩子会用枪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至于无线电。
其实只要你曾经有做过工程的经历,比如说设备的安装,线路的维护等。
无线电是种非常常见和必须的装备。
一般就五六个频道,然后大家把频道都调统一了,就能用了。
无线电在那种类似于BUNNINGS这种大型DIY材料市场几十块澳币就能买的到。
这个不属于高精尖,豆瓣们,无线电,影片里,其实是……可以有的。
刚才说了,澳洲人非常单纯。
他们不问政治,不管经济,生活好才是他们最关心的。
再加上影片适当地对于入侵国家信息的淡化,摆在那帮中学生面前最关键的事情就是做他们脑子里那刻最想做的事情——炸桥(这个在影片前段,和医生的对话里有伏笔)。
澳洲的孩子不会想地太多,他们只会想着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关于敌人军队太白痴,为什么不占领城市而是占领农村的说法:澳洲很多城市布局是放射状的。
中间是市区,我们叫city。
然后周围是农村。
一般市区主要用来购物,办公等。
也就是我们说的CBD。
那里房价高一般不会有太多的人住那里。
所以人们上班在市区,下班了开半个小时的高速回农村的自己家。
所以如果你想秘密的,在夜间,迅速地控制人口就应该控制那些距离市区较近的农村,或者说uptown。
=================================================说了这么多,豆瓣们的这些评论只能怪我们从小都没有接受过类似于澳洲这样的教育(我指的教育不单是上学,而是孩子在童年到青少年这段时间里所学到的东西)。
末了,我只想说做函数的不懂泥打滚的心啊。
无意中看了这个电影,觉得真他妈的给力啊,本片最主要的中心思想就是唤醒澳大利亚青少年的忧患意识,提醒青少年临近的亚洲诸国家的竞争优势越来越强,要奋起直追.主要情节是亚洲某国入侵了澳大利亚,一帮澳洲青少年由于郊游逃过一劫,随后展开游击反击侵略的故事.影片前面一半,是讲普通澳洲青少年无忧无虑的郊游生活,展现了青少年的生活内容,思想,友谊.后一半讲的是遇到被入侵的事实,他们的思想,行动的变化,体现了奋起反抗的精神。
看看这个已经领先中国现在的电影两年了,最近上映的黄金大劫案也是类似的,但看了黄金大劫案,你就会感到一种悲哀。
不是电影本身,而是年轻人的精神状态,无疑宁浩是借古讽今的,那当代中国青年的状态,就是犬儒主义,街边党,无法关心除了自身生存意外的任何事件。
这些说着广东话的军队,是坐着货柜来的!
中国人坐着货柜就占领了澳大利亚,各国对中国强大起来的看法啊。。。。。。
这是一个典型的标题党电影,我,仅因为这个标题看完这部电影。
在这里他们阴错阳差的被留下,敌人是那么的强大,可惜后来敌人太好对付了,那些武器都完全没用上就被粉碎了。
就完全不提逻辑性
影片改编自澳洲最畅销的流行小说“明日系列”。
从1993年第一本《明日,战争爆发时》出版到1999年最后一本《黎明的另一面》(The Other Side of Dawn)出版,这套小说在澳洲再版了16次,售出了300余万册。
在澳大利亚的图书发行史上创下了诸多记录。
1999年,“明日系列”寿终正寝。
而以该系列主角为原型衍生出来的“艾利系列”登上了书架。
不过这个系列没有“明日系列”那么受欢迎,它只存活了2003年到2006年的3年时间。
说到“明日系列”小说,它也绝对是图书史上的奇葩,因为绝少有小说家敢写自己的祖国因为不明原因被另一个国家入侵,而且整套小说都在打仗,自己国家的军队不见踪影,政要纷纷出逃。
读者不知道是自己面对的敌人是谁、不知道自己国家的军队在做什么、不知道自己的国家有多少领土被占领,更不知道战争什么时候会结束--整个小说中的战争都是艾利的所见和所知,他视角之外的战争,原著小说作者约翰·马斯登一个字都没有写。
这样一种未知的、恐慌的和令人害怕的气氛很恰当地通过小说传递到了读者的心里,真实因为这么一种特质,“明日系列”,尤其是打头炮的这本《明日,战争爆发时》得到了舆论的一致好评。
这本小说被翻译成了5种文字,销往全世界各地。
尤其是在北欧小国瑞典,瑞典语的《明日,战争爆发时》卖出了11万5千册--要知道整个瑞典也只有900万人。
2000年,在美国国家图书馆选出的100本青少年最佳读物中,《明日,战争爆发时》榜上有名。
我们只是不懂西方的个人英雄主义,不懂他们的爱国情怀。
文化差异。
《反抗军》是08年上映,丹尼尔·克雷格主演,讲述二战时期犹太兄弟三人在大森林对抗德军的故事。
所以借用了这个标题。
在电影天堂网看到这部《明日》,下的是1024分辨率。
见是系列小说改编而来,评论有所期待:“如果斯图尔特·比蒂还能按照这种思维和方式拍电影,如果他能把接下来的那6部小说都这样搬上银幕,那么这一系列电影一定能成为澳洲影史上的经典。
”——crikey.com.au且不管豆瓣评分多低,在我是看风景。
从《澳大利亚》,《抢钱袋鼠》就无可救药地爱上了澳大利亚大陆风情。
本片中联合国军不满澳大利亚人少地广资源多,突发侵略。
我第一想到的是《三体3:死神永生》中“大刘”也把澳大利亚作为整个地球人的迁居地,巧了。
不得不说,四个女角都挺漂亮,尤其是菲露出内衣那段。
她“天真”到无知,不知什么是速成水饺,蛇不会游水,真是城市里长大的孩子。
罗宾有趣的很。
虔诚的信徒:我不杀人。
可是,在伙伴遭遇险情时,她还是端起了枪。
男角中,凯文开始的表现糟糕透顶。
克里斯也一无是处,看他叙述发现某家人被杀,啰嗦的,我想冲进去砍他。
李和霍纳,看好他们。
片尾六个人悬崖边持枪而立远眺的场景很酷。
至此,几个“小屁孩”完成了向“反抗军”的转变,看似要完成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或者可以把他们几个看做另类的“魔戒远征队”。
很蓝的片子
——我买碟的时候没想到是这么个内容,还以为又是僵尸片一类的。
看了一段儿,才明白过来。
几个青葱懵懂的少男少女,在一次户外远足之后,在一个山明水秀的地方激情告一段落之际,因为洗澡睡觉等文艺青年也不得不正视的问题被严肃对待以后。
才发现,本欲逃离的灰暗现实世界已成一片血红,爸爸妈妈老师居委会大妈一干人等,被面目不清手持AK的亚洲某人种侵略军团,关进了露天集中营,游乐场上高大的摩天轮此时发出的是探照灯刺眼的灯光,从人群头顶上一次次扫过。
一番心路历程煎熬下,暴力不合作成为青春反叛期的惯性。
在世界大战的意淫中,热血沸腾了一把。
无论是黑武士头盔遮掩下的亚洲脸蛋,模糊含混的战场沟通,火光四溅的飞车爆炸,手扣扳机杀出重围的美学噱头;都掩盖不了男女主角妸娜肉感,健美发育、胸大无脑的偶像气场,学胡兰.刘般大义凛然的站到第一排,稚嫩坚决。
这材料,当游击队,太糟践人物故事了。
但战斗是如此的令人迅速成长,仿佛施了化肥打了激素的黄豆芽西红柿,从羸弱不堪到彪悍铁血只一瞬间就华丽转身养成塑成了。
吸毒的精神焕发、小流氓深明大义、城市里布尔乔亚家庭娇女也在砸碎人生第一块玻璃后得到了人格升华;深谙十诫的天主小乖亦能如笑话中发泄情欲的老修女那样,大开杀戒。
一个横扫,没浪费一颗子弹,和疑似电影里永远打不光的神奇弹夹。
电影在大桥轰塌中达到了真的高潮,哪一大罐车地沟油燃起的冲天烈焰,伤不到经验不足在附近看热闹的点炮者,还成功的明白了纠结于初吻困惑的少女……战斗中的青春,是那么的不美好,又是那么的让人激动。
此剧最大亮之处,是枭龙用红色的中距弹痛揍落荒而逃的F18,让人想起了天煞地球反击战中,美国空中打击力量的精英被外星人在蓝天上撕成碎片的经典桥段——
澳洲有史以来投资最大的这部影片(3000万刀)被看作是新兴英语电影市场的一块试金石,同时也是希冀与邻国的魔戒三部曲可以抗衡的野心之作,但是这个有可能拍成六部曲的作品在一开始就将一切希望打破,这部看起来简陋得就像摄影棚+风景区双重取景的青春小制作,无论如何都与野性满满的鸿篇巨制无缘。
似乎在这部影片上映之后,所谓续集的消息也再杳无音讯了,或许这对原作粉丝来说也不算是一句坏事。
我不得不承认俺的审美和澳洲本地local人民产生了巨大了差异。
IMDB几天8.X左右的评分(虽然投票人数确实不多)使得俺终于下定决心去电影院看这部所谓澳洲本土气息严重并且好评如潮的电影。
然后发现这就是一坨屎。
当然,问题不在于他本身的设定了——所谓的澳洲被人口爆炸并且说着普通话的某国大肆入侵(虽然片子里欲盖弥彰的不提出天朝上国的名号来)。
此设定有些自作多情但是本人还是可以略微喜闻乐见一下的,和当年的红星照耀巴黎有异曲同工之处。
令人无法接受的地方完全就在于其毫无逻辑的故事情节,恶心的特效以及没有任何根源的对澳洲本土teenager能力的YY.试问几个平时就会打打闲屁搞搞暗恋的小屁孩,摇身一变提起枪就变成特工。
2个赤手空拳的女生随便几进几出军事重地,等闲就战翻数十全副武装的疑似天朝战士。
炸大桥如同探囊取物。
你以为袋鼠人都是凹凸曼么?
袋鼠人有如此的全民作战能力,早可以统一寰宇了呀。
据说片子还是报了美国人大腿的,且不说好莱坞那令人作呕的价值观(例如神父的不杀生的手无缚考拉之力的柔弱小女孩一顿悟,抬手也能扫死一片疑似天朝战士),片子的特效上面完全体现不出抱腿的结果,画面阴暗,动作场面生硬,爆炸场景虚伪。
原著小说似乎风靡澳洲80,90后之间。
如果小说本身也是差不多水准的话,只能说袋鼠人民精神生活上简单以及贫瘠到一定地步了。
这种弱智到令人发指的故事,想想看就是一种反向的政治思想教育,但是竟然有这么多袋鼠崽子买账,看来袋鼠人民的愚昧程度,也是有一定水准的。
袋鼠人还是安心的造几个演员算啦,电影这种东西,不是随便架个机器就能拍的。
这片子,也算是澳大利亚的YY之作,影射中国军队入侵。@20110213
也许是不想背上种族歧视和煽动仇华的罪名,片中安排了一个尔康式的便秘男,但是整部电影从头到尾都是不合逻辑的扯淡,明显是歧视世界各国的军人,澳大利亚和这个亚洲入侵者的军队都这么没素质那怎么可能打的起来战争?之所以还给颗星完全是冲着几个女演员的身材。
构想不错,但种种关键时刻欠缺真实感
有点创意,但实在是太不写实了。。。
澳大利亚制作...大家懂得
期待第二部~!
在战争中见证爱情,在战争中慢慢成长,影片带给我们的意义是积极的,影片中大量的俯视镜头,澳大利亚好漂亮,植被保护的真好,对比中国,到处都是秃山,但是影片中的漏洞太多,而且侵占澳大利亚的部队有影射中国之嫌,给个3星吧,总之影片马马虎虎,没有出彩的地方。
完全抛逻辑于不顾 当然主人公年纪在中国可能还停留在非主流阶段做事无逻辑也正常 但导演你讲故事也脑残就不能原谅了
看电影过程中无数次看时间。 最后没看完就有想走的冲动
只能说女人很养眼,男人尤其是亚裔男性——能找个专业些的表演有经验者么,怎么看怎么像大学考不上刚留学澳洲,英语都说不利索,胳膊都不知道放哪得的商科留学生友情客串
影片用幼稚的方式叙述了当中国军队侵略澳洲,澳洲人民奋勇杀敌的故事,想表现的他们的和平幸福来之不易,纯粹的小国沙文主义。在电影院会看到一群澳洲傻大个在主角把中国人干掉的时候时不时的欢呼和鼓掌声。为了不让别人说这部片种族主义,故意放了个亚洲主角进去~炯片囧啊
纯YY
中国侵略澳大利亚。科幻。
原来只是原著的第一部啊,怪不得前松后紧。个别人物情绪、性格的变化有些突兀,那个韩国人是为了模仿好莱坞范,来international的吧?不过,我觉得不妨把这部电影当做一群少年的成长来看,战争只是催熟剂。
如果没有续集就是烂片一部
把它当风光片看吧,名山大川什么的,真的很美。还有漂亮的女主角.....
挺不错,不过一些暗示让人稍稍…… 期待续集和原作小说
这片拍成剧集应该更好些,这片哪个部分是科幻呀?难道说的是中国人穿越过来占领澳洲?……汗……为啥标签里会有科幻?BTW,片尾做的不错
其实挺搞笑的。。。
我觉得这部片子是很出色的片子,如果大家觉得剧情假,难道周星驰的剧情不假,西游记不假?那些只会鸡蛋里挑骨头的伪影迷,根本没有领会作者的意图。至于里面的侵略者是不是TG,侵略者全是黄皮肤,还貌似有J10,难道这是重点吗?没见过美国拍越战 拍拆弹部队吗?外国人的豁达精神,国人真得好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