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轰炸#★,呵呵哒,节奏和剪辑简直跟屎一样,“大轰炸”应该说的是这部片子的艺术效果是“废墟”级的。
第一个镜头就给了偷税漏税的范八亿,短暂且无用,憨乎乎的范伟一张嘴就被配上流利的英语实在是太跳戏了,随后,五毛特效咣咣咣和满屏对不上口型的英文台词狂飙交替进行,乱糟糟,急叨叨,根本没什么剧情可言。
宋承宪vs张钧甯+刘烨vs马苏的感情戏莫名乱入,威利斯和布洛迪可能是接了这辈子最垃圾的一部片子。
总之一句话,感谢小崔的努力,让这部垃圾中的战斗机没在国内公映,保住了大家的腰包,不然每一分票房都将是罪孽。
电影里还打重庆麻将,这么多好演员一手好牌被导演打了个稀碎,片方宣布取消国内公映那一天还搁那儿叫屈,叫你买了个表!
——九戒影评
《大轰炸》没有伤,没有痛,让我们根本无法通过影片感受战争的残酷。
对于影片之外的那些琐事我不太在意,无论是偷税漏税还是洗钱黑幕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在没有定论之前无需作为影片的参考论据。
我们看电影只需要就是论事。
首先,影片的结构很是混乱,混乱的有点让人不知所措。
不知道想要观众看什么,每个部分都无头缺尾。
几个故事交叉的没有明确目的和关系,并且生硬的像是硬掰开的,剪辑是个硬伤。
影片很多地方剪辑的力道有些不足,从情绪到叙事让人欲哭无泪甚至连哽咽都谈不上,悬崖勒马里只有勒马不见悬崖,可想人们怎么会被打动?
有一种像走在人行道上一样没有波澜,无论是本应该激起荷尔蒙加速分泌的空中机战,还是那本应该收割同情心的历史苦难,一 一没有预想的那个模样。
由布鲁斯·威利斯领导的空军目的不明确,所有内核都丧失在重复,粗制滥造,且没有冲击力空战里。
到最后也没有表达明白他们在做什么,解决了什么,又怎能让人感受他们的无畏和伟大。
刘烨负责谍战部分,单薄的顿时让人忘记了这个大轰炸,要不是穿插的几段飞机追杀,你都怀疑自己在看什么类似的电视剧,那场景毫无考究,那冲突毫无戏剧张力那一路可说是无惊无险,因为惊险都是秒破。
以范老师(范伟)为首的民间力量,在影片本应该负责起收割眼泪的任务,但是剪辑使这部分变得索然无味,就像在嚼蜡。
那种范老师自带的中国式幽默,本来应该撑起苦难中的乐观,顽强对命运的讥笑和不屑,但是怎么都让人觉得很没脑子,就像范老师也隔离在战争之外。
影片自始至终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感觉,每场戏都缺镜头,但是影片场次却无比丰富,而丰富中又出奇的重复。
这个场景用了无数遍,貌似大轰炸就是为了炸它呢!
影片镜头设计毫无新意,让观众始终觉得是在看前几年电视机里播放的那种廉价战争纪录片。
对话部分没有足够感情,也没有代入感,镜头语言对影片故事的叙述和情感的烘托没有丁点的贡献,摄影在这里简直就是等同于摄像。
导演的视听语言的薄弱,心理学掌握的匮乏,一点也不会取巧,不会利用观众的洗礼补偿和视听的幻觉来讲故事,导致全片如摆积木一样做着1+1+1+1+1=0的局面。
像一张摊开的大饼,没有轻重也没有细节。
这么好的镜头就是不利用,女孩的眼睛里完全可以加点炸弹的影子啊!
两组爱情线,让你以为战争不是那么急迫和紧张,倒像是真爱的催化剂。
范老师失去儿子好像不是亲生的,真不知道战争时候的捐款需要拐那么一个大弯,不举办赌博大赛就没人捐钱吗。
这战争又不是娱乐的牺牲品。
作为一个电影,这个题材先天属性就是一个史诗的体量,但我们一点都没有看到《珍珠港》《现代启示录》《敦刻尔克》等影片的感觉,不但没有诗连史的部分都让人怀疑。
以下是一些有趣的地方下面两张图,红色记号为相同处,蓝色为不同处。
17分58秒
27分40秒上面两幅画面在影片中时间间隔足有10分钟,故事时空间隔不知要多久了,我们却轻松的就可以找出多处相同之处,而这相同并不指场景的陈设,那些抛开被炸后逻辑不谈仅说里面人物动态也让人费解。
现实中谁能这么准确无误地走位呢?
每一组红色标记中的人物动态,位置,方向,人数都一摸一样,也算是奇迹了,这是铁一样的纪律吗?
下面的图就更有意思了。
01--4分44秒 根据镜头下方停放的船只的位置可以推断出炸弹掉落的准确地理位置。
02--5分06秒 这个镜头可以看出炸弹给台阶造成的伤害,和上面商店的距离。
03--43分35秒 从这个镜头左下方停靠的船只位置可以推断出范老师的位置。
04--43分30秒 从这个镜头看台阶没有任何被炸的痕迹。
05--49分26秒 这里也看不出有被炸的痕迹,从左上角的红色标记应该可以找到台阶上的弹坑位置。
06--49分46秒 这个镜头里台阶怎么看都不像被炸过的。
几个镜头之间相差40多分钟,影片的场景在第一张镜头4分44秒处已经开炸,并且弹点也很明确,由镜头下停放的船只可以准确推出弹坑的位置,5分06秒的时候周边建筑物已经的面目全非了。
而到了40分钟后,被炸的台阶和建筑物竟然奇迹的复原了?
台阶上也没有弹坑了,石头也都修好了,这怎么看也不像是战争啊,这是在拍戏吧?
例如前面穿帮镜头比比皆是,还有很多让人费解的戏份和情景就不一一例举了。
说句题外话,崔永元老师呼吁大家抵制大轰炸,简直就是侮辱中国观众的智商,这样的片子要是能火,真不知道以后还有人认真拍电影不。
电影内容是无耻的打着纪念抗日的旗号,拍神剧,瞎编乱造,五毛的特效,抗日战争宣传时要体现我们的抗争不屈顽强与悲壮,光是用敌人的炸弹和尸山血海无法诠释抗日战争也不足以纪念什么,全片中国人说英语,中文字幕,这是要跟国际接轨啊,是给外国人看的么,国内放映还得当外国片看。
这片子拿到国际上放映中国电影的脸丢到家了,要是碰到对中国的抗日战争没什么了解的外国人都得迷失了,讲个故事你都不会就去拍电影了,简直就是为各大明星赚片酬的电影,这导演就这水平谁给他的钱让他祸祸啊。
baba变,历史,变来变去的历史。
中国第一代的空军很了不起,他们开着简陋落后的飞机,守护者疆土,和凶残的敌人血战长空,付出了年轻的生命,他们都是精英中的精英,英雄中的英雄,大家都知道,一个飞行员,比一架飞机珍贵得多,宁可损失一架飞机,也不能损失一名飞行员。
但在那个时代,我们只能用那些宝贵的年轻生命,去和对手殊死相搏,因为国家危在旦夕,民族命悬一线,总有些高尚的人们,要为了人民,为了未来去牺牲。
他们或撞机同归于尽,或击落对手后陷入重围,或弹药燃料耗尽后自杀殉国,每一个名字后面,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都是一段可歌可泣的传奇。
早在30年代初,蒋介石就预感到日本正在策划大规模侵华战争,就发起全国性质的献金购买飞机的运动,因将正好五十大寿,民国各地方政权想方设法宣传号召民众“捐款”购买飞机,包括上海的黑社会老大杜月笙,都协助蒋介石发行“航空券”,号召老百姓为国捐钱。
于是,很快就捐到一笔“巨款,如按照当时物价计算,一共够买1300余架美国、德国生产的先进飞机。
这都是老百姓节衣缩食,一分一毫为了国家富强、抵御日军侵略积攒起来的钱,拿来为国家买飞机的。
可是,当抗战爆发时,当蒋介石向时任空军司令周至柔询问能用于和日本作战的空军飞机数量时,周打开空军力量配属表,蒋却大吃一惊:当时中国空军能动用的全部各种飞机,仅305架!!少了1000多架。
那么,这1000多架飞机为何没购买呢?要知道用捐款购买飞机的主要负责人,就是由时任中国空军航空委员会主任,挂中将军衔的宋美龄。
原来,宋美龄与美国飞机制造商谈合作时,有人对她说“现在飞机更新换代的太快,现在买了,很快要落后,不如先把这些钱存起来,等战争爆发时再买。
”宋美龄认为有道理,就将这些“捐款”的大头,存到纽约中国银行的账户上,而很大部分被她私下划到自己名下。
宋美龄是负责人,但具体操作者却是孔二小姐孔令伟。
这两位爱财如命的美人,就把空军买飞机的钱,存到私人银行账户吃利息去了。
老板都这么干,下面肯定上行下效,在购买回来的飞机中,缩水严重。
在和美国飞机制造商商谈价格时,孔令伟居然能将每架10万美元的飞机压到8万美元,。
当然,一分钱一分货,美国制造商也不客气,将飞机发动机的功率从1000马力降到了800马力。
而每架2万美元的差价,也就“存进”了孔二小姐的私人账户。
而平时是怎么瞒过蒋介石耳目的呢?他们让飞机每天起飞降落的时候,重新喷漆涂刷,重复起飞,让蒋介石看到的都是一波一波的“新飞机”。
据说,蒋介石知道后立马派人调查当时的经手人和飞机的保管人,最终发现当时中国空军的绝大部分飞机上,都有着“Oct1928(1928年出厂)”的字样(此时蒋宋美龄结婚不足一年),蒋大发雷霆,随即给戴笠签发密令:将全部飞机机库保管人员“清除”。
至于孔令伟在此次“购买飞机”中捞了多少钱,也许只有天知道。
等到抗战爆发后,拿着钱再去买飞机,却再也买不到了,全世界都陷入了战争的危机中,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
中国空军在抗战初期,就只能驾驶着老旧的飞机到天空和日寇玩命。
直到后来苏联航空援华队和美军飞虎队先后到来,才缓解了来自天空的压力。
如果这些钱,真的早早拿去发展空军,又何必早早去集体赴死?
中国的第一批空军,都是真正的英雄,但害死英雄的,不光是日本人,还有那个愚蠢而又邪恶的国民政府。
纪录片《冲天》 (2015) 此外,宋美龄抗战时经常去部队“劳军”,但是穿着奢华无比,一天换一套旗袍,空军的驼峰航线冒着生命危险运送物质,里面竟然有不少宋美龄的个人用品,如钢琴等奢侈品。
我们如今讨厌国民党政府,不是因为他们不抗战,他们确实抗战了,但是他们愚蠢、腐败、没有自知之明,不把老百姓和底层士兵当人,他们的抗战,不是真心想要抗战,而是心存幻想,打给欧美列强看,让一个个年轻的生命,去白白送死。
他们没有实事求是的战略部署,没有相关的政治宣传,在老百姓眼中,烧杀抢掠、拉壮丁害死千万人的国民党军队,甚至比日寇还不如。
孙立人的新一军,被老百姓叫做“新日军”,汤恩伯的军队在河南,被老百姓叫做“水旱黄汤”四大害之一。
抗战时任中国红十字会长的蒋梦麟先生说:“在八年抗战期内,未入军队而死亡的壮丁,其数不下一千四百万人”。
这个数字,比在抗战中死于日本刀枪炮火之下的中国士兵都多。
自抗战开始,美国政府就一直在给蒋介石援助,特别是宋美龄在美国国会风光演讲之后,美国人更是直接给蒋宋捐钱,他们一共从美国拿到了数十亿美元的援助。
然而,这么多钱,却并没有真正用到抗战救国上,四大家族及其蛀虫们无耻地分赃了这笔钱,其中有七亿五千美元,进入了宋美龄私人的腰包,这让美国人都无比愤怒。
抗战结束前夕,国民政府的官员们对政府的忠诚已消失殆尽。
政府愈来愈贪婪,甚至在财政上叛国,贪得无厌的印钞票,使得中国对美金的汇率跌到只剩几百万分之一。
许多国民政府的军队因没有薪水而被迫乞讨,但是美国外交官员们发现,从美国送去中国的军事补给,有时在一抵达中国就出现在黑市上。
即使在战争最紧张的时刻,蒋女士也经常离开她的丈夫,忽然消失,到纽约住几个月。
在上海时,蒋女士如常地坐着她的大型加长豪华车上街购物,这时蒋女士已经在华府引起风潮,她在国会强有力和热情的演说,引起了如雷的掌声,她然后横越整个国家,出现在麦迪逊花园广场和好莱坞。
但是她同时却引起了美国军人对她的厌恶,尤其是她回到战时的首都重庆,带着许多皮箱,其中一个撑开来,露出了里面奢华的化妆品,私人衣物和时髦昂贵的日用品。
其他在中国的美国官员也对国民政府偷鸡摸狗的腐败行径发出警告。
美国在战时,支持中国超过三十亿美元,但是大多数都是由宋子文经手,宋是中国驻在华府的财政首长。
后来事实显示,宋家为了分赃这些美援,搞得家庭很不愉快。
以至于后来杜鲁门总统怒骂:“他们是贼,每一个人都是贼他们从我们送给蒋政府的上十亿美金里,偷取了将近七亿五千万美金。
他们偷了这笔钱,却将这笔钱投资在巴西的圣保罗,以及就在我们眼皮底下,投资于纽约的房地产。
” 所以,我们纪念那些为国牺牲的国军烈士英灵是应该的,但我们不该怀念那个畏日如虎,媚日如奴,贪婪无耻,残害国民的南京国民政府。
网上出来片源评分4.9分,29日下载好,今晚看完,去豆瓣看了下评分2.9分,是年度大烂片之一了,北美上映,外国人也是给其烂评!
剧情烂、爱情戏烂就不说了,说说我的个人观点:1、本片汇集了中港美韩众多明星,如果以范冰冰这样几秒几千万的片酬,这些主演的明星片酬是问会低到哪里!
这会不会给外国人觉得拍中国电影,钱多人傻,很好赚钱!
2、在那种被侵略,受轰炸的背景下,那个麻将馆屹立不倒没被炸毁,依旧人声鼎沸,麻将声依旧?
那还躲防空洞干嘛,呆着搓麻就好了。
3、那个耿乐演的应该说坏人吧,被打死我还不明白他动机是什么,为什么要阻止要炸车。
对了,这辆卡车也是有主角光环,一路挨炸,一路从头开到影片结束。。。
,另外,发现车上安装了炸弹,不把车开到河里或人少的地方,开到大街上,人多的地方停车拆弹。。。
这是什么逻辑?
好了,第一遍看完就想说这些,可能有些剧情没看清,看完就删了,不打算看第二遍了。
题材没的说,没上映前我还安利我重庆的朋友看。
虽然电影院看不到了(也幸亏电影院看不到了),但网上出来后第一时间看了下,我的天,电影版的抗日神剧,抗日神影?
除了一众大牌不知道还有什么能看的地方,可就是这一帮子大牌,拍出的都什么垃圾玩意。
之前网上还有说特效爆裂的,我看的我自己是真的要原地爆炸。
还有那英文配音,什么鬼?
总结来说就是,一部没演技,没特技,的八流电影。
别以为挂个国军抗战的名头就能骗钱了。
1、特效:2018年的战争电影特效,能让你一眼看出是“电脑做的”,这么多的经费,请的是体院播音主持系兼职学生做的吗?
2、剧情:混乱而尴尬,吐槽点太多,比如日本轰炸机成天轰炸,重庆百姓回回跟头一次被袭击一样,可历史分明记载的预警机制;保护秘密技术,用好大一辆军用卡车,日本跟疯魔了似的一次次用一群群飞机又炸又射,就打死一个配角?
如果日本空军那么差劲,抗战用8年吗?
珍珠港又是啥?
3、演员除了扮帅,就是用力过猛,只有宋承宪稍好些,其他一堆明星,就是为了被炸死……4、细节,就说一点,开窗驾驶战斗机,感觉风还没有骑电动车大,我也是呵呵了;日军空袭机场,都打到头顶才反应过来,一点基本的预警和防空火力都没有,天天挨炸白挨了吗?
还有从高空向人流密集处投罐头,想致敬柏林空运投糖果,就不怕直接砸死几个小朋友吗!
…… 20分钟后轰炸疲劳,终于明白崔老师为社么说是“洗钱”,炸的乱七八糟毫无头绪,然后就说投资都“炸了”……好吧,抗日空军将士血洒长龙,就让这帮狗P不通的所谓电影人,这么侮辱了……《珍珠港》的轰炸与空战,作为一部老片,不知甩下这片儿几十条街,多亏没在国内上映,这种片儿应该赔钱给观众。
拍的什么狗屎玩意。
残酷的历史背景被你这个狗屎导演排成流水账。
没有一点中心思想。
不伦不类,没有主题。
现在看来大轰炸真的是大欺骗。
你们一杆子导演制片人的,手里捞着大巴的钱拍个这么严肃题材的电影,一点都不用心。
这电影不用崔永元抨击也会被骂成狗屎。
果然是拿着股民的钱请一些大碗走走形式,用摄像机随便拍两下。
然后再合同上面下很心意。
把钱都用出去。
给股民这样报账。
钱就捞到你们几个兔崽子手里面了。
艹
最差没有之一最差没有之一最差没有之一最差没有之一最差没有之一最差没有之一最差没有之一最差没有之一最差没有之一最差没有之一最差没有之一最差没有之一最差没有之一最差没有之一最差没有之一最差没有之一最差没有之一最差没有之一最差没有之一最差没有之一最差没有之一最差没有之一最差没有之一最差没有之一最差没有之一最差没有之一最差没有之一最差没有之一最差没有之一最差没有之一最差没有之一最差没有之一最差没有之一最差没有之一最差没有之一最差没有之一最差没有之一最差没有之一最差没有之一最差没有之一最差没有之一最差没有之一最差没有之一最差没有之一最差没有之一最差没有之一
诚然,小崔没有占据头条之前,我并没有怎么关注《大轰炸》,但渐渐地《大轰炸背后的故事》愈演愈烈,《大轰炸》的热度也随之拔高。
目前阅片后,我觉得《大轰炸背后的故事》比正片还要刺激,在此省略一万字,简短的先铺垫一下《大轰炸》的台前幕后,再进入正片点评。
今年4月19日,《大轰炸》导演萧锋在微博发了长文《今天是我的生日》,陈述了自己用了八年时间艰难拍《大轰炸》,期间断过资金链,把自己全部家产都赔了进去,由于没钱,导致《大轰炸》一度延期。
不过好在影片终于要上映了。
蓝鹅,5月11日,冯小刚电影《手机2》拍摄,点燃了小崔的神经,小崔开始翻旧账,把和导演冯小刚,编剧刘震云的私人恩怨全放在网上曝光。
小崔炮轰冯小刚和刘震云的同时,裙带了《手机2》主演范冰冰,范冰冰随即当晚在微博发了《手机2》的剧照,让小崔彻底怒了。
于是小崔爆出若干个娱乐圈明星的阴阳合同,暗指某些人偷税漏税。
神转折来了,小崔曝光的合同中,有一封忘了把范冰冰名字P掉,这一下整个互联网可就炸了锅。
阴阳合同爆出后,整个影视娱乐圈可以用“翻天覆地”来形容,从影视股板块到横店剧组入驻数量,都受到影响,税务局的人也正式展开调查。
后来的事情大家应该都知道了,范冰冰被彻底调查,最终在10月3日时,由官媒公布调查结果,范冰冰因偷税漏税被罚款8.9亿人民币。
这8.9亿罚款里,其中有一笔罚金,就是她在《大轰炸》中的片酬漏税所要承担的。
这只是《大轰炸》倒霉的一个小分支,最大的重点还在于《大轰炸》的投资兼制片人施某某,这个人的背景就不展开了,免得审核又不通过。
总之,《大轰炸》历时八年,命运多舛,小崔也参与过《大轰炸》的前期一些制作,但似乎并不愉快,所以小崔在微博里,把《大轰炸》说成是大欺诈,动用资金成本为国产电影影史之最。
网传有说7亿,有说15亿,有说20亿,小崔更爆出《大轰炸》涉嫌了30亿资金。
之后主创团队出来辟谣,说并没这么多拍摄成本,但无论如何,《大轰炸》的拍摄成本并不小,首先请国内外的大high腕布鲁斯威利斯,艾德里安.布洛迪,刘烨,宋承宪,谢霆锋,范冰冰,等等等等,这些一水的一线演员,加起来的片酬,估计就不少。
所以《大轰炸》的预估票房,被分析人士要达到40亿人民币才能赚钱。
一而再再而三改档的《大轰炸》,也最终定于10月26日上映,可就在10月17日,导演萧锋又发了一篇微博,说到:“再多的事实也于事无补,再多的清白都难挡抹黑,再多的复出都难免决绝,是到放下的时候了...”
就此,《大轰炸》国内取消上映,原因没说,但大家如果熟悉《大轰炸背后的故事》的前前后后,应该不难猜到《大轰炸》难于上映的复杂。
不过《大轰炸》因为制片方有一个是狮门影业,而且海外还有各个国家的发行方,所以《大轰炸》在海外上映并没有受到阻碍。
就在10月26日,《大轰炸》如期在海外上映发行。
嗯,大聪看了《大轰炸》,而且网上已有汁源。
接下来是我对《大轰炸》的剧透点评,很多人说大聪你要客观一点,但我想说影评本来就是主观和个人的,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怎么也爱不了,只是说我研究的电影可能比普通观众多一些,写出来的内容有人愿意看,仅此而已。
相反前面写的《大轰炸背后的故事》我只是陈述事实,非常客观。
不过我可以保证,对《大轰炸》不杠精,不吐槽,尽量做到纵横比对。
不多废话,首先我们来看导演萧锋,专注拍抗日,主旋律题材几十年如一日,可以说是抗日题材的专职导演,不过水准仅限于八点档电视剧。
怎么理解这句话,意思就是国产电视剧的标准水平,爸爸妈妈能看的国产电视剧。
所以《大轰炸》这样级别的电影,被拍成了八点档电视剧的水准,讲真全程看得我挺尴尬的。
《大轰炸》以抗日战争为背景,国民政府失守上海南京,迁都重庆,日本则对重庆实行了6年10个月的无差别轰炸,在此期间,重庆人民乐观抗战的态度,还有中国年轻飞行员和日军在天上的殊死之战,抒写了一幅抗战画卷。
《大轰炸》的背景和叙事,都做得非常宏大和多样。
但在电影中,宏大和多样其实是一个中性词,特别是放在叙事上,就变得更具风险。
《大轰炸》的宏大,是放在重庆被轰炸最惨烈的抗日时期,影片想要面面俱到,但所有事情都在蜻蜓点水,在观影过程中,真的就是五分钟一大炸,三分钟一小炸,所以总感觉整个片子一直在炸炸炸,真的是名副其实的《大轰炸》。
我们都习惯于说电影要以小见大,二战背景的《拯救大兵瑞恩》,先是宏大的诺曼底登陆,然后随即收缩到一队士兵身上,开始娓娓道来拯救大兵瑞恩的故事,这是以小见大。
而《大轰炸》则一直用散落的宏大叙事观,去铺陈整个影片,里面的角色介于主演和群演之间,很难界定,让人看到的只是以大见大,以小见小。
每个角色没有个人背景,只有个人和历史的背景硬连接,这样就很难让观众和角色之间产生共鸣。
这是什么套路,这就是国产抗日剧的标准套路,人物和历史背景有较强的呼应,但角色的过去和内心刻画,对不起没有。
说完宏大,接下来就是多样,《大轰炸》有三条平行线,注意哦是平行线,我分不清主副线,这三条平行线分别是空军抗日线(布鲁斯威利线),间谍斗智斗勇线(刘烨线),民间抗日线(范伟线)。
这三条故事平行线,没有主次的均匀分布在整部影片中,几乎毫无内在联系,仅在影片最后,三条线稍微交织了一下,这就造成一个严重的问题,影片让人看得极为跳跃和混乱。
这还没完,除了这三条平行线,还有各种密密麻麻的小支线,开头范冰冰饰演的教师,出场9秒就没了,谢霆锋也是跑龙套一样的角色。
还有艾德里安.布洛迪医院的那条线,也是忽闪忽现在影片中,可有可无。
再来就是刘烨线还分支出了达康书记线,马苏线,空军抗日线同样也分支出日军内部线等等。
影片各种线交织在一起,看起来影片很多样对不对,但是给人的凌乱感不是一点点。
这是什么套路,这就是国产抗日剧的标准多线性套路。
《大轰炸》里面人物的戏份,总感觉欲说还休,一段戏还没结束,就硬生生切到了另一条线。
估计影片是按照50集大型抗日剧的量和感觉在拍的,但最后却要压缩成100分钟的电影。
不要和我说如果《大轰炸》是3小时,甚至4小时导演剪辑版,人物会很丰满,剧情会很震撼,但问题是,影片自身要清楚,最终呈现给绝大部分观众是多少时长。
比如布洛迪的戏份,几乎删光光,那你花重金来请他做客串,值得吗,拍那么多戏份和分支,最终没能让观众看到而是剪光,值得吗。
同样是三线并行的《敦刻尔克》,主次分明,主是陆地,次是海上和天空,人物主次也分明,就是那三个年轻的士兵为视角,其他都是配角。
影片通过导演诺兰强大的镜头语言执行力,去掉二战固有的背景共性,去用故事编织的方式,让陆,海,空三条线很好结合到了一起。
而《大轰炸》却自认为我们都知道背景发生在重庆抗战,所以天然的认为这三条平行故事性会产生天然的联结性,蓝鹅这三条线并没有让人感觉联结性很强。
此外,《大轰炸》这一次请了如此多实力派演员,不吹不黑,大家确实很敬业,也从影片中看到大家其实挺珍惜这次机会,包括布鲁斯威利斯,包括加起来戏份不超过2分钟的艾德里安.布洛迪,还有宋承宪,范伟,冯远征,刘烨等人,大家都高水准的完成了表演。
不过我还是要转折了,影片并没有什么电影感,从光影到调色,从镜头运镜到构图,都很难看到电影的光影气息。
举个通俗的例子大家就都明白了,影片中的对话戏,几乎都是过肩的近景特写双反打拍摄。
这样的镜头运镜和构图完成一段对白戏,这是什么套路,这是国产抗日剧的标准视听语言套路。
因为电视剧的屏幕局限性,所以在拍摄电视剧时,会有比较多的台词内容和谈话部分,电视剧为了节省拍摄成本和时间,也由于电视剧主要播放设备是电视机,所以为了让观众看清楚演员的表情,对白戏基本都是过肩往上的近景特写双反打拍摄。
而在电影镜头语言中,因为影院屏幕够大,演员之间的对白戏,镜头运镜和构图,还有用光,都是经过细心考究的,而不是简单的特写双反打。
所以综上所述,《大轰炸》的电影感,差强人意,演员再怎么卖力表演,剪辑逻辑接不上,画面构图生硬,也就看起来不自然了。
最后聊聊《大轰炸》的特效,既然《大轰炸》拍摄资金如此庞大,那么特效场面应该很壮观吧,蓝鹅并没有,只是感觉一般般,或者似曾相识。
《大轰炸》反复炸的一个地方,是一个阶梯坡,反反复复炸,片中也反反复复在那取景,据说,那个景可贵了,那每个台阶的石头,都是从哪哪运过来的,然后要还原每一处细节。
影片为了做到精益求精打造真实场景,值得赞扬,但电影最怕的就是在反复运用场景中重复的设计,镜头运镜和构图没有变化,那么再昂贵的场景,也会让人视觉疲劳。
说到视觉疲劳同样还有空中对战,空中对战的打斗戏起码在影片中反复打了四五场吧,而每一次空战的设计,基本都是换汤不换药,敌我双方飞机对打的动作设计,不管打多少场,都是那几个既定动作,看得人毫无新意。
至于影片的一些不符合逻辑的地方,那真的...算了说好不吐槽的,但还是忍不住想举几个明显的点。
就拿飞行员扔罐头来说,从飞机扔下去,是不是要考虑重力加速度啊,但罐头最后掉到地上时,只是滚到两个小孩旁边,而且飞行员就不担心砸到人吗?!
还有飞机迫降,用卡车来接应,刘烨在市区看到我军飞机没轮子要迫降,他居然瞬移抵达空军机场,这车速比飞机速度还快。
而且卡车还能承载一架飞机重量并紧急刹停?!
我读书少你别骗我。
还有片中出现的小孩,都好可爱,但不真实,并不是因为他们的妆容不够脏,而是每个小孩都嫩胖嫩胖的,敢问抗日年间大家吃喝不饱,民间的流浪小孩不应该是骨瘦如柴吗,这一点《无问西东》里的小孩群演就找得好,一个个瘦得弱不禁风的。
还有很多逻辑漏洞,不一一举例了。
或许吧,《大轰炸》作为主旋律电影,本就是以国产抗战剧的审美去制作和完成的,如果从这个角度审视,《大轰炸》有他本身的群众基础,而偏偏大聪就拿《大轰炸》去和《拯救大兵瑞恩》,《敦刻尔克》这些片子去比较。
如果萧锋为了这作品倾注全力,并且他的遭遇和说的话都属实,那大聪敬佩他,但《大轰炸》我依然喜欢不起来呢。
关注《大聪看电影》公众号,不追求跑量,只研磨精品
下一步可以拍,大轰炸之范冰冰迷案,然后大轰炸之杨子夫妇洗钱记,再然后大轰炸之权色交易,最后再来一个大轰炸之导演哭诉记
讲真,如果不是范爷凉了,确定是好片子,构图可以的。氮素作为抗争片,没有把那种不屈的表达凸显得很明显,本该激扬的情绪调动没能达到《血战钢锯岭》那种高度。范伟跟冯远征演技爆炸。就卡司而言,也真的是没谁了!还是觉得有些浪费了雾都时代背景下的好题材……毕竟132砍成97不能要求太多。
防空洞-重庆
支持崔永元O(∩_∩)O,不过看来即使没有范冰冰那件事,这破电影照样凉凉啊,哈哈
看过电影,一部被舆论劫持的优质电影,未能如期上映,令人惋惜!相信终能守得云开见月明!
第一次看英文配音的国产片。还行啊,挺惨烈的,堆砌明星就算了。狗日的日本鬼子。
洗钱
#电影大轰炸#历时8年的电影,最具话题的电影,抗战时期年轻飞行员保卫家园的一部悲壮史诗。度盘❤️链接🔗资源❤️+v :xieym1988
其他的丑闻就不说了,剧情相当文不对题,蒋介石作为陪都元首,首都都被炸成那样了,也不露个面?我不知道到底击落了几架日机,高潮就是一对一,真的这么寒碜?这题目听着像在强调这一次轰炸有多大,像是感叹,这种感叹是极不健康的,简直是有投降主义倾向的。
1.对于重庆大轰炸的历史,没有过分的艺术加工。2.对于敌人没有过分的削弱丑化,也没有过分抬高我们自己。3.从技术装备细节上讲,还原的比较到位。4.女性角色发挥了恰当的作用。
范冰冰亮相几秒钟片酬3000万赚到手软,宋承宪和张钧甯、刘烨和马苏莫名其妙谈恋爱毫无铺垫,刘烨开卡车开得和飞机一样快还能迅速在悬崖边刹车,马苏料事如神秒变拆弹专家,范伟死了儿子还有心情比赛打麻将而且神功护体炸弹都炸不死,达康书记为了救两只猪不顾生命危险,艾德里安·布洛迪、布鲁斯·威利斯、任达华、谢霆锋全部是龙套没有任何意义……每个角色都天雷滚滚,无力吐槽,叠加起来的效果确实很“轰炸”。
虽然飞行装备远远落后于日军,但他们宁愿战死在天上,也不在地上苟活,与敌人在长空进行殊死搏斗......
炸吧
两大男神第一次同框!虽然等了很多年也没能在大屏幕上看到T_T
这片子烂得跟欧洲攻略有一拼,还炸得人头疼。
2019年12月25日,圣诞节,和好朋友一起看完了大轰炸,虽然影片前期的情节很碎,很跳跃,但是一点都不影响我和好朋友看完电影的震撼和感动。对于打一星的朋友我希望我们能彼此尊重。看得出来导演的诚意,力图还原战争的残酷和重庆人民无惧牺牲的精神。当然,也被马苏和范伟的演技惊艳,可以说本片刷新了我对马苏演技的评价另外看到很多评论吐槽电影特效,个人觉得电影画面很震撼,特效一点都不违和。我只是单纯评价电影,不想关心电影背后发生了什么。如果没有裁剪和崔永元的曝光,我想这可能是继风声后第二部让我印象深刻的中国二战电影。最后,希望真正受到惩罚的不是那些为文化事业呕心沥血的文艺工作者。他们不该为别人的错买单
轰炸重庆
似乎只能找到英文配音版,本来片子就烂,这下子更是尬上加尬。这个特效梦回《血战上海滩》,这个号称国家一级导演的长得跟冯小宁似的人,更是一个电影圈大骗子,大混子,连历史的垃圾堆都唾弃它。这么强的演员阵容,因为各种场外事件,再加上场内自己也不努力拍的这么烂,把这个“鸿篇巨制”最终搞成了“跳梁小丑”。最特么可笑的是,老绕着那个大台阶拍,是恶搞敖德萨阶梯呢嘛?
刚在网上看了资源。不管影片后面的故事。光论影片本身质量还不错。可以一看。
第一感觉是谢霆锋打酱油?第二,英文配音真蹩脚,第三那么多外国人来演主角。最后,实在不用封杀,不用抵制,这部电影绝对爆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