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没发现小春在里面超帅啊?
形象好清爽,一开始我都没认出他呵呵!
所以虽然一开始就看出最终结果肯定是张柏芝和刘青云在一起,但还是喜欢小春哦!
過年了,看就看個高興的。
從開始看《購物狂》我就樂個不停。
雖然有時候沒什么可笑的,但是看到劉青雲就不能忍住臉部的抽動。
多可愛的男人阿。
沒什么好介紹,大家有時間就看看開心的故事。
畢竟是賀歲片么。
或者也可以看看《無極》。
反正兩個片子的效果都差不多。
或者《購物狂》還能更好看點,因為有美美的婚紗和各種名牌商品。
能从片子中的角色发现自己的影子,看的过程中,笑的时候,有点儿居高临下审视自己的感觉,呵呵。
自己以前对书呀、碟呀也有一种占有欲,呵呵:相信看帖子的豆友或多或少都有些"购[书|碟]狂"倾向。
笑过之后,引以为鉴,呵呵!
让他们亲自去感触得到和失去时苦楚和欢欣,如此反复之后,他们自然而然的知道了内心的选择。
爱情,真的好奇怪,你说爱上了一个人,爱得死去活来,可等到要得到那份爱的时候,也许会迟疑,你真的是爱她的吗?
所以,爱情需要考验,需要反复的考验,突然间,你要失去她了,突然间,你要得到她了,突然间,你又要和另一个女人过一辈子了,突然间,又有其他人要抢走你的她。
也许你本来是懦弱的、腼腆的、自卑的,可是经历的这些,你会坚定自己的信念,明白谁是属于你生命中的女人,然后你就会去争取,不论外力有多强大,你会尽全力去拼。
最重要的,没有任何人和你说你爱的是谁,甚至你自己都没有说,你感觉到了,这种感觉是任何精神障碍和药物都干扰不了的,哪怕你被疾病药物折磨得失去理智,可是心中的那份爱是永远不变的。
喜欢囤东西,还有囤书,收拾的时候非常痛苦,平时生活也会乱七八糟的,但也会因为自己什么都有而觉得满足。
纠结,于是看《断舍离》,没什么用,无意中想起来这部片子,看了,居然有用。
原因有点不明,因为并没有得到明确的启示或者方法,而只是一种心理上的释然。
我的潜意识比我先理解了一些东西。
非要总结的话就是一种感觉,感觉对劲就是对劲,有什么问题都会自动想要克服,感觉差一点可能就是有什么问题。
“感觉”起来对劲,看似是一种玄学,实际上是内在心理机制的投射,能够包含比表层意识更加丰富的内涵。
脑子有时候转不过来想不到的事情,感觉会帮你都考虑到。
方芳芳纠结嫁谁的时候没有想到过当护士帮助别人时候的快乐和默契,何穷富也会忘记自己其实很抠买便宜东西很快乐也不会觉得丁叮当掉价反而非常认同。
那些真正快乐的时候,其实都是因为看到了自己,做了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
感觉会记录这一切,表层意思却会被各种事物干扰,忘记这些重要的事情。
婚姻怎么会和生活的别的方面,和事业有关系呢?
但是实际上就是有啊,因为人本来就是立体的。
我会想起来我买一本书当初是为了什么,当初的想法现在有没有改变。
也会想起我卖书是为了方便去更远的地方,于是就可以考虑只留下我想要随身带着给我力量的书,也会知道大概要精简到多少数量。
也不会太纠结网上收书能回多少钱了,而是会考虑各种处理方法要耗费的精力。
我的思维结构是网状甚至混沌系统,而不是简单结构的,所以表述起来会显得比较混乱吧,我也还没完全驯服表达。
随便写随便看,也是有用就行了吧。
看完之后我深深叹了口气——终于看完了,可累死我了李医生不知道选谁,方芳芳自己做了决定,选穷富
吃完饭刚出来就反悔
购物欲又作祟了。
穷富和她谈心,穷富说两人试着拍拖,方芳芳也同意了
穷富想帮方芳芳,就打算把她的东西卖掉,帮她还债。
方芳芳说“你对我一点也不好,你一点也不爱我,你一来就要卖掉我的包包”
穷富帮她把24个包全凑齐,她又高兴了我。。。
方芳芳眼里的爱情就是,给我买包,就是爱我?
还有,心理医生真的扫一眼画的树就知道谁嫁谁?
婚礼未免过于草率了吧
话说回来,遇到这部电影还是从一个心理学的课程里面看到的片段,非常有意思,还是很推荐的。
每个人都多多少少会有一些心理问题,这是很正常的。
婚礼环节相当的精彩,有意思的当然不是小凤姐的上帝视觉。
而是每一个环节中每个人的条件反射、身体语言、表情等等。
为什么会有先迷茫后开心,为什么会有先开心后迷茫,其实是因为潜意识跟意识相互冲击对抗。
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喜欢一个人是藏不不住的,眼神就会出卖你。
在冷漠冰冷的人也会露出温柔的一面。
就如同见到是简仁时,芳芳的表情跟见到穷富时,是完全不一样的,前一个是发自内心的开心,而后一个是处于礼貌的开心,可以理解为潜意识的开心(发自内心,满心欢喜),意识的开心(是他呀,但是还是要保持微笑)。
还有比如说简仁被兄弟姐妹团为攻依然不放开的手,潜意识的力量被无穷激发,如果不是发自内心的选择,是做不到的。
一系列过程下来,相当的折腾,但是正是因为各种尝试冲突,才让两对新人更加清楚内心的想法。
情绪终于是个好东西,用最真实的方式告诉我们答案。
不过其实答案就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上,只是我们愿不愿意去直面这个答案而已。
别骗自己了。
都说选择困难症是因为穷 剧情比我想的多 但还是有点无聊最后的心理学术也没分析出来 一套乱的换新娘新郎但看的时候 我想到了小毛的话 他说喜欢和爱都是有时间的 找到合适的才最重要穷富和叮叮当一样喜欢挑便宜方芳芳和简任也更合适 一个选择困难症一个爱购物能为他当机立断就像他说的 穷富不喜欢她买东西而简任喜欢看她买东西的一样很多时候没有对错 找到了适合的才会一直对下去但 对的人又有那么好找吗电影的侧重点在于选择 而人生的难点才是如何遇到吧拼人品 还是看是否执着 都还是命不过买买买真的还是很开心的 虽然这样的开心很短暂但是在这个压力大的社会 人人都有点自己的奇怪 能找到让自己开心的事也是何乐而不为
题记:香港电影的价值并不是因为有了王家卫,它以草根文化为素材的平民电影沿袭了上一世纪三、四十年代好莱坞的梦幻,在任何时局里荣辱不惊,这是香港最为可贵的地方。
――――卡夫卡·陆(KavkaLu)[img]http://photocdn.sohu.com/20060109/Img227716546.jpg[/img]20年前,我们捧着一本萨杜尔的《世界电影史》可以仔仔细细看上数遍,20年后我们拥有了源流版和数以万计的dvd,然而,我们却只是成为了一种习惯。
《购物狂》的病症正是许多大侠的病症,方芳芳(张柏芝)疯狂购物的样子和各位洗牌的大侠有着一些相似,甭说为了研究电影,除了电影史家和目录派,一生能够搞通一位大师就不错了,堆积如山的片子背后都是强迫症的影子,生活在当代是痛苦的,正如李简仁(刘青云)的手足无措,我们迷失在信息的泡沫里。
我们是是,我们无非贺岁电影热闹是必须的,而内在的却要自己去意会了,《购物狂》的开头让我想到了1979雷达表进入中国大陆的一幕,电影里被遗弃在名牌堆里的婴儿正是当下物欲年代消费的主力。
谁制造了这样的心态,作为孤儿的方芳芳购物的占有欲来自于亲情(这和嬷嬷、孤儿院的呵护不一样)的缺失,长大之后的世界我们完全迷失在资讯的暴力里,拒绝是困难的。
时尚是拿捏准了女孩的虚荣心,贪婪是大多数人内心的品质,每个人总有一个自己想占有的方向,这是人生追索被动方向。
生命所谓的把握往往是自我打气,现代商业的本质既然是促进消费,那么它必定要蚕食你的认知和判断达到引诱你消费的目的,自我控制非常难。
理性有时是别人的担子。
就如福柯的言说精神病院是囚禁异端的,我们社会想做的《迷墙》已经告诉我们,社会需要人在它的框架里,成为社会分配的角色。
喜剧重要的是乐,细节里必须符合人类性格,吃错药是影片后半部重要的情节,而作为铺垫的诊所护士生子又是芳芳进入简仁世界的关键,香港喜剧的编剧还是不太离谱的,王天林现在就像香港骨灰级的招牌,许多大导演都争相请他,香港电影人有着相互扶持的习惯,在这部影片里还有夏春秋(吴君如父亲,上世纪70年代香港资深喜剧演员)、徐小凤、罗家英客串,何西(罗家英)吃错药和他们打麻将的的那段我个人觉得是最有意思场景,特别是夏春秋的吝啬让人捧腹大笑。
我对港片看得不勤,要不是烧碟坛上看见老妖的帖子或许就错过了,在网易『我爱电影』有个骂《购物狂》的帖子很是过分,我不知那位看懂了这部闹剧没有?!
正如老妖所说,导演是有想法的。
在片子最后芳芳和简仁再买婚衣的场景里,他们叙述自己的时候背后的镜子映着他们的侧面,而这样的镜像正是两个自我的象征,这是影片哲理的图示表述,在我们匆忙的人生里有时真的需要一面自我之镜,让我们找回自己,这不是任何药物和心理指导可以做到的,它来自于你的镜中自我,只有自己才能掂量出自己的轻重。
我非常喜欢这样平易的结尾,就像穿在芳芳脚上的廉价的护士鞋有着一种返朴归真的感觉,生命并不是靠金钱就能够堆砌幸福的,有时候缘分就像芳芳不小心的扭脚,因祸得福。
人生,还是惜缘知福吧。
在演员上我觉得这类影片就是嬉闹,是一种精神速食,只要看过后能对你的生活有些启示,它就是成功。
在话语电影上香港电影的平民情结和入世的态度是它成功的重要因素,文艺片固然是文化标志,然而大众需求也要顾及,至少这部电影没有低俗,它的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套路,也是平民梦想的延续,在草根文化主导的香港无论什么时世都能够有这样乐观的精神,这一点是十分可取的。
【附录:影片资料】《购物狂》香港2006贺岁片导演: 韦家辉主演: 刘青云、张柏芝、徐小凤、陈小春、罗家英片长:90分钟个人评价:艺术性3,欣赏性5(不错的平民电影)2006年2月7日星期二 上午02时15分 云间 寒鸦精舍独立影评人:卡夫卡·陆(KavkaLu)版权所有,请勿私自转载联络方式:MSN:[email protected]邮箱: [email protected]
虽然这是一部喜剧,而且是06年贺岁片,可是按照我所学的戏剧理论,这却是一部经典的悲剧呢。
里面的四个人物:1)方芳芳 购物狂(冲动性控制失调行为)2)李简仁 选择强迫症3)何穷富 盲从,吝啬之中又乱花钱,人格分裂4)丁叮当 失恋创伤后遗症(低贱俗的购物狂)悲剧的“净化理论”,说剧中人的惨状与罪恶,会引起观众的同情与欣慰。
虽然这里没有希腊悲剧的“崇高”,可是看着他们病得那么严重,是不是观众都会为自己感到欣慰呢,我们都没有像芳芳那样失业三月刷爆二十张信用卡并欠若干私人贷款吧。
这里不但每个人都是有病的,而且说“在这样的都市里有点不正常是正常的。
”这样就给了观众以普遍的同情与欣慰之感。
并且尤奈斯库说过:“只有喜剧才能给我们力量去承担存在的悲剧。
”对于每一个爱买东西的人(尤其女人)来说,购物是多么美好的事情,物质令我们开心,可是——犹如爱情——吸引我们的东西,总令我们又怕又爱,怕失去了自己。
它们都是人性的弱点。
我们都在和我们的弱点做着不懈的斗争。
如果用悲剧来表达这些斗争,未免是沉重的。
(参考作品福楼拜《包法利夫人》、莫泊桑《项链》、赫本《蒂凡尼早餐》……等一干悲剧)所以用喜剧来表达,是有趣而愉悦的斗争噢。
芳芳面对商场时的欢畅、渴欲,仿佛一下子天地打开了,空气充足了,这种感觉,是女人最了解的噢嘻,喜欢!
小凤帮他们安排结婚的那场戏,也很好玩。
因为每个人都承认自己是有病的,愿意接受小凤的安排。
观众也认为他们是有病的,觉得好笑而不会觉得神经病。
狂奔八百圈,终于搞清楚谁到底喜欢谁。
皆大欢喜。
我们的生活还在继续。
地球每旋转一圈,每个女人的购物幻想就刷新一圈:明天去百盛,还是去太平洋?
还是先去百盛再去太平洋?
购物狂~
我竟然没加过这片子?大一和断背山一起在校区大礼堂里看的,对选择恐惧症一词记忆深刻,觉得很有讽刺味道的一片子。
戒不掉。每个人都有那么多那么多的戒不掉。
全片就在买衣服~
莫名其妙
帝都农历正月前的最后一部电影. 哈哈
太闹
四个疯子的故事
当时在电影院看了一半真的好想走。。。。
选择恐惧症看了会抓狂,有洁癖的看了会暴走。
.... 烂片一部。
尤其不满意结尾的故弄玄虚
还好。
不能尽意
混乱搞笑大团圆
很装很假很闹。
哈哈,简直疯了
上课突然聊到这部电影~
呵呵,虽然很PA,但是很有趣呵。
好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