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去看的《向阳花》,电影结束后,第一个感慨就是,冯小刚老了,他的精力已经不能够掌控一部电影的所有细节了,他的审美也与现在的观众越来越远了。
这个电影毛病很多,比如女主角那口别扭的方言版普通话,角色行为标签化;比如几处角色行为逻辑不通顺;比如剧情里几处为了戏剧化而故意给角色降智。
但是,作为一个商业电影,冯小刚拍的电影一定以导演核心制的模式,那么作为导演的冯小刚就应该为这个电影负起最大的责任。
电影一共126分钟,很明显的划分为起承转合几个阶段,能看出来原始故事还是很完整的。
第一个阶段大概30分钟,时间是2010年左右,讲述的是女子监狱里的剧情,目的是交代背景把所有的角色都引出来。
第二个阶段是2013年左右,将高月香和毛阿妹出狱之后,千辛万苦艰难求生的过程,这个阶段 。
第三个阶段是剧情高潮,所有矛盾集中爆发:女狱警出面帮她们两个找到了合法谋生的途径。
高月香想状更多的钱,想在网络上发宣传视频,毛阿妹怕自己被发现拒绝。
高月香女儿要被人收养,她没钱。
毛阿妹真的因为宣传视频被团伙老大发现,被迫回去。
高月香出面亲手干掉小偷团伙老大,再次入狱6年。
第四个阶段是收尾,2019年出狱后的高月香发现毛阿妹开了向阳花洗车行,还帮她女儿安装了人工耳蜗。
大团圆结局。
所有阶段里,电影耗时最长的就是第二个阶段,冯小刚花了大量的时间,描述两个刚出狱的年轻女性是如何被人欺负,无处容身。
这个阶段的内容是冯小刚最擅长的内容,冯小刚花费了大量笔墨,塑造了停车场的两个中老年男保安、宾馆里的丢表中年男、哈巴狗一样的男经理、卖壮阳酒的男摊贩。
这些人作为社会中“恶”的代表,对连个女主角进行无理由的欺负,将她们两个踩在脚下。
当然,两个女主角也是在共同面对这些恶的过程中,产生了情感。
之所以说,这个阶段是冯小刚最擅长的,是因为这几个男性恶棍,因为工具人性质太纯粹了,角色相对简单,冯小刚对于这几个恶棍的塑造很成功,以至于他们几个竟然是所有角色里最没有槽点的。
除了他们几个相关的剧情,这个电影里值得商榷的地方就比较多了。
比如,女主角那一口莫名其妙的方言版普通话,不自然到已经影响到角色塑造。
赵丽颖为了维持这个口音,导致除了大喊大叫之外的所有台词都是一个腔调,说什么台词都没有感情变化。
刚进监狱时,在女狱警办公室她自己介绍自己过往的那一长段台词,在莫名的语调加持下,简直像是阅读软件的机器棒读效果。
再加上她除了大喊大叫的方式不会其他方法表达激烈情绪的演技水平,更加让高月香的这个角色情感单薄、性格碎片化。
衷心建议所有的演员,不要说自己不擅长的方言,真的会影响角色塑造。
哪怕是陈建斌在《黑土无言》里说东北口音的普通话,都让人一听一闹心。
而演技高明如葛优,演《刺猬》的时候,哪怕就是东北的环境下,周围的角色都是东北演员、东北口音,葛优也不去故意学东北口音,他只是故意抑制了自己的背景口音。
在他演技加持下,他的普通话也没有让他的角色出戏。
如果电影局要求电影里必须说方言,那就尽量要说演员自己家乡的方言。
自己家乡方言是演员最熟悉的语言,是演员最能表达自己细腻情感的语言,说自己的方言是可以为角色增色的。
冯小刚完全可以给高月香换一个角色背景,比如让高月香是年轻不懂事时因为网恋被骗到这个地方的女人,生了孩子不能回家了。
然后高月香就可以说赵丽颖自己家乡的方言了。
肯定比说这种莫名奇妙的完全不熟悉的方言强啊。
还有毛阿妹为什么要回到贼窝呢。
冯导给出的理由是,她不回去,黄毛就会被老贼杀掉。
但是,既然毛阿妹能跑掉,黄毛为啥要死心塌地的回去呢?
年轻力壮的男人选择做贼还能说是懒惰,但是选择心甘情愿的被老贼殴打,总得有个理由吧?
冯导没给出理由。
而且,既然毛阿妹回去之前跟高月香说了,她不回去,黄毛会被老贼打死。
但是,高月香却没跟女狱警说这个。
她就是一味地责怪女狱警不能救出毛阿妹。
于是,毛阿妹就是自愿回去。
女狱警无能为力,高月香大喊大叫。
于是,哪怕电影里已经明确显示了,老贼的院子里有一堆大肚子的面无表情的年轻女人,当地排出所也没发现任何异常。
这可是2013年啊,不是2003年。
于是观众们只能懵逼的看着女主角去自己干掉贼头。
然后,警方就一下子有办法找到这个犯罪集团的所有线索了。
当然,这个电影里逻辑问题还有很多。
比如,高月香和毛阿妹那个致富的宣传广告。
高月香作为厂家代表,在舞台上放了一堆带锁的门,然后让毛阿妹一一打开,别的锁都二十多秒打开,到了她家的锁就好久都打不开。
然后下面围观的观众还心服口服……整个剧组里,没有一个人觉得这里的逻辑不对吗?
还有电影开头里对于女子监狱的描述。
虽然我没自己去蹲过监狱,不过也在一些纪录片里看过相关的记录。
咱们的正经监狱里出现美剧里那种黑老大的剧情,不太合适吧?
看守所里面倒是有可能,那边人来人往的乱点也正常。
正经的监狱里,有个黑老大一手遮天,还能把狱警都糊弄过去。
这个就有点说不过去了吧。
当然,最后这个黑老大胡萍,就因为高月香给自己奶奶500块钱,从本来的说什么都不献血,变成当场卷袖子,这个转折真的尴尬到了极点。
还有一些逻辑问题,就不一一陈列了。
总之,最大的观后感就是冯小刚已经没有能力控制一个完整的电影了。
他之前拍的商业片是《甲方乙方》《天下无贼》这种水准的。
而现在拍的电影竟然连基本剧情逻辑都不能确保了。
就很让人感慨岁月不饶人。
刚刚特意去查了一下,冯小刚今年68岁。
张艺谋75岁。
张艺谋几乎每年都有一个商业片,2024年说拍《三体》,2025年官宣《惊蛰无声》。
不得不说,横向对比来说,至少从个人能力来说,张艺谋还是非常厉害的。
冯小刚冯导……看起来已经跟不上时代了。
在《向阳·花》这部作品中,赵丽颖以惊人的表演深度诠释了一个关于生命韧性的现代寓言。
她饰演的角色不再是传统叙事中的被动受害者,而是一株在水泥缝隙中依然倔强向阳的野花——每一个眼神流转、每一次嘴角微颤,都精准传递出角色内心那股不服输的生命力。
赵丽颖用细腻的微表情替代了夸张的戏剧化表演,使角色的挣扎与成长如同静水深流,在平静表面下涌动着惊人的情感能量。
故事本身打破了励志题材的俗套框架,没有刻意渲染苦难,也不提供廉价的救赎方案,而是冷静展示普通人面对生活重压时的日常抗争。
那些看似琐碎的生活细节——一次失败的面试、一段破裂的关系、一个无人见证的小胜利——在赵丽颖的演绎下获得了史诗般的重量。
这种将宏大生命命题溶解于生活细部的叙事智慧,使得《向阳·花》超越了单纯的角色研究,成为一面映照当代人精神困境的明镜。
当故事结尾那株历经风雨依然绽放的野花特写出现时,我们突然明白:真正的向阳而生,不是永远面向太阳,而是在知道阴影必然存在的前提下,依然选择生长的勇气。
赵丽颖用她富有层次感的表演,让我们看见了这种勇气最动人的模样。
#电影向阳花# 从来没有一部电影让我看完后,如此想记录下来此时此刻的感受,最后片尾曲《野子》想起全场没有一个人起身离场,适配度太高,生命力太强了,全部都听完片尾曲才走。
不服输、不想任何让都能骑在自己头上拉屎、钱没了再赚、这份工作不行了可以再换、就是不信命。
很多东西在此刻我自己的人生阶段,非常值得学习。
赵姐最好的一部电影,没有之一,向阳而生,坚韧不拔,心存善良。
黑妹太突出了,我觉得她是整部电影里面生命力最强的一个角色。
每个角色都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相信我自己以后也可以变成一个巨人 踏着力气 踩着梦保护自己爱的人
第一,很烂,不管是剧情还是演员演技都烂,尤其是赵丽颖,怎么一离开古偶滤镜演技也跟着没了?
演技死板像个木头还不如兰西雅这个小姑娘演技好有灵性,还有台词,赵能不能把台词念清楚一点?
基本功太差,不知道是不是经常依赖古偶配音的缘故?还是依靠营销的能力?只能说电影受众和古偶电视剧群众不一样,营销洗脑大众这一套骗骗电视剧群众还行,骗电影圈大众不可能的,因为演技真的烂第二,就是剧情,女主人设太圣母,没想到这年头还有这么圣母的女主,严重和大众脱节,你们是才刚通网吗?
能不能跟上潮流跟上时代?第三,能力不行就去提高自己,别只会发通稿洗脑大众,自己什么能力相信自己知道,靠营销打造的人设长久不了,赵找个表演老师学学吧,还有粉丝改改动不动就追着路人咬的疯狗劲,很败坏好感第四,接受批评才能有进步,粉丝捂嘴大众并不能提升赵的演技谢谢!
赵丽颖毫无疑问是这几年最让人惊喜的演员,偶像剧出身的她,却是真的越发向实力派进军,从许半夏到郝秀萍,从郝秀萍到乔妍,无论是深耕表演的毅力还是选剧本的眼光都让人佩服,这次,她又扮演了另一个难度颇高的角色——刑满释放的女囚高月香。
最初听闻《向阳花》的题材时,我很难想象它会如何呈现。
前科犯人是一个庞大却鲜少被关注的群体,而叠加女性身份后,更衍生出无数值得探讨的问题:社会如何接纳她们?
是什么让她们走上犯罪之路?
她们如何生存?
她们的真实生活是怎样的?
最后,《向阳花》用一种极轻盈的方式化解了一切疑问——简单讲述一段动人的友谊。
但有趣的是,这段感情的发展并不遵循常见的范式。
电影的前半小时,导演用细腻的笔触铺陈了高月香与黑妹的狱中相处。
初见时,高月香便主动提出为聋人黑妹做手语翻译,更是用糖果和笑容释放珍贵的善意。
在狱中的日子里,她们一起受罚、一起表演,然而出狱那天,两人却干脆利落地分道扬镳,各自奔赴未知的生活。
在之后的剧情中,导演用大量戏份表现了前科女犯人在社会上遭遇的重重困难,高月香将工作做得井井有条,但还是因为身份被怀疑和开除。
黑妹内心深处有着从头再来的愿望,可她也悲观的知道,盗贼团伙只会一次又一次的把她拉回身边,而离开了他们的黑妹又根本无处可去,也没有谋生技能。
迷茫的二人在街头重新相遇,并再次一同生活。
这是一处导演没有明确强调,却至关重要的事情——她们的重新相遇,并非源于情感的牵绊,而是出于现实因素考量。
高月香需要有人分担经济压力,黑妹则无处可去,渴望收留。
在女性题材影视作品日益流行、各种“女性互助”口号响亮的当下,《向阳花》却呈现出了另一种更为现实的关系:对于挣扎在温饱线上的底层女性而言,顾全自身生存已足够消耗所有精力。
然而,或许黑妹和高月香的身份是弱势的,但精神上,她们却从未将自己当做弱者,在她们身上,我看到了百折不挠的生命力。
遇到污蔑被揭穿转身就走的男人,强硬的让他留下钱财赔偿。
面对想占自己便宜的流氓,一个酒瓶砸过去。
面对求职困难的现状,那就什么都干,什么都争取,直到在邓虹的帮助下,两人的生活终于迎来了转机。
更打动人的的,是在日渐相处中,高月香与黑妹之间逐渐生根发芽的情感羁绊。
最初高月香只把黑妹当不成熟的小孩,而黑妹像块裹着冰的石头,既冷硬又脆弱。
性格截然不同的两人总是爆发矛盾争吵,可在关高月香因为无法抚养女儿苦闷之时,又是黑妹最为担心,甚至不惜为她暴露自己最大的秘密。
这让我想起伊斯特伍德的《完美的世界》。
罪犯布奇为钱绑架男孩佩里,最终却是佩里让他找到了存在的意义,甚至甘愿为之牺牲。
高月香与黑妹的关系亦是如此。
起初,她对黑妹的“收留”更多只是结伴讨个生活,却在相处中逐渐被对方影响。
当黑妹再次堕入贼窝时,高月香不顾一切冲进去救她,哪怕这意味着自己可能再次犯罪、面临死刑。
看到高月香挥出铁元宝的那刻,我想起刚出狱时的她还会开玩笑“怂恿”黑妹去偷钱,但此时,高月香已成为可以为她献祭自己的存在,她会不会遭到报复?
会不会因为杀人而死刑?
那一刻的高月香没想过,她只想把黑妹救出来。
好在导演终归是不忍心的,故事的最后,高月香刑满释放,黑妹和女儿也早早迎接着她,在这一刻,她终于成为了“母亲”。
《向阳花》的魅力,正在于它不刻意美化苦难,也不渲染悲情,而是让角色在泥泞中野蛮生长,最终开出一朵不完美却真实的花
难如看,不是说全女女性题材的嘛?
为什么这么多辱女词汇?
还有冯小刚拍的片子这么又是这样的男凝电影,恶心🤢赵丽颖的演技还是需要提升啊,演的角色太同质化了,怎么全是这种内型的,还有眼神真的好空洞,为什么粉丝还在尬吹?
整部电影唯一好的就是女二了,演技完全吊打女主啊。
看之前宣传说是女性题材,看预告说母亲为了孩子,结果看之后……呃……祝它成功吧……。
还有就是这么多人买票后不看的吗?
买票时看到的是位置几乎坐满了,进去后发现全场只有几个人……还是说这些全是片方或粉丝买来冲假票房的……
首先呢,剧情不会太沉重,虽然过程有曲折困难,但是会给人一种向上的冲劲,让观众会有力量!
主要是讲述一群互帮互助的女孩们在经历一些困难后仍向阳而生 向阳花开。
然后有一句话说,生命有裂缝,因为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高月香她们就是这样有积极向上的冲劲,她们有相互帮助 相互救赎 互相抱团取暖的女孩们!
另外电影里面是有方言,演员们也都用方言说,并不会觉得出戏什么的,反而觉得就是那个角色。
最后非常棒!
也值得去慢慢回忆的影片。
女主极度情绪化,每当她不满意的时候,她都会对身边的人情绪输出,吼骂是常态。
电影里多次出现伤人事件。
女主眼里只有钱,从各种争执就体现出来了,如穿警服骗钱/出租屋房费让女二出/卖酒那段/卖锁上镜女二不同意进而被语言暴力等等。
为了女儿尽一切努力(不违法)我是非常感动的,但人工耳蜗不能先买个几千元的?
几万元的?
(可能是年代问题?
)前面介绍了两个人改造后都不想走回头路了,紧接着就穿警服冒充警察去骗钱,自相矛盾。
郭爱美的角色在电影里也很牵强,像是工具人。
领养那段也很牵强。
电影还特意给一段保安强制翻包抢钱,酒店强制翻包脱衣,当法律不存在?
电影想表达什么呢?
为了孩子而犯法?
改造后的社会阻力(描述很多)和努力(简单带过)?
社会的阴暗?
感觉长时间的内容都在阴暗压抑处,而结尾的偏向积极的向阳花洗车店一带而过就结束了。
为什么不多讲讲正面积极的内容呢?
电影里关于女警的内容就很赞,有原则又有温度。
向阳花不是一部爽片。
但是也不是一部传苦难的片子。
(以下全是剧透)从高月香和毛阿妹出狱后的每一分一秒,我都在替她们担心。
没有历,没有特长,甚至有一个聋哑人。
两个重回社会的刑满释放人员,该怎么生存,尤其是很多人本来对她们就带着有色的眼镜。
在这个时候,重回旧路,也许是她们挣钱的最快捷径,为了能挣钱,为了能活着,她们受到的诱惑太多了。
事实上,她们两个尤其是高月香,没有文化,经历过换婚,做过裸聊主播,一直生活在社会最底层,她的底线非常低,没有太多的是非道德观,她对毛阿妹的好,是基于她本心的善良,也是因为会想起女儿的那一点共情。
但是对毛阿妹再好,也不妨碍她没事占占别人小便宜的习惯,她是市侩的。
片头一开始,她说那个把她锁在小屋子逼她裸聊的人很爱她,对她很好,因为会分给她一点钱,每次还会给她带一杯珍珠奶茶。
她生气的时候口不择人,会对身边的人说尽一切恶毒的话,但是她其实心理都知道,知道只有这几个人,是真正的为她好。
高月香是不幸的,她的不幸来自于她的原生家庭,她自己的局限性,她缺爱的前28年。
可是其实她也是幸福的,因为她有了她的救赎,是毛阿妹对她的好,不允许她再继续堕落,走她以前那条“挣钱的捷径”,是邓虹管教对她们的理解和支持,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她对女儿的爱。
她所有挣钱的动力,她的信念,都是想站稳脚跟,把女儿接走,给女儿安一个人工耳蜗。
18岁的毛阿妹,从来没有人对她好,除了那个她的“同伙”哥哥。
所谓的养父其实就是逼着他们盗窃,卖淫,代孕的犯罪头目。
她害怕重回旧路,宁可去要饭也不想再回到狼窝。
她和高月香一样,对她们好的人太少太少了,所以格外珍惜这一点温暖,别人的善意她永远放在心里,所以在高月香哭的时候,她马上冲上去准备回击她以为的坏人。
两个缺爱,又都曾误入歧途的人,其实都心向阳光,渴望着能靠自己的努力过上正常的,不用再提心吊胆能吃得上饭的生活。
我觉得这部电影最大的优点就是,没有落入任何俗套,每一个角色都是活生生的人,她们的选择,她们的思想,她们的认知,都是基于她们这个人的本身的认知。
没有那种大彻大悟的觉醒,没有那种所谓的大团圆包饺子。
她们甚至一次又一次的犯过错误,可是她们也拥有着最朴素的善良,都向往着简单美好的生活,也许这就是向阳花的本意吧。
很多人说电影展现了女性的互助互爱,其实我觉得这就狭隘了。
电影本身无关性别,更多的是人性本身的复杂与善良。
首先女主的人设割裂,一边是在家被家暴,软弱天天哭,一边出狱想杀丈夫,暴锤“老爹”,入狱第一天直接和别人打架,但在家里面对瘸子丈夫却不敢还手,这合理吗?
其次就是大家说的男凝,难道女人随随便便脱衣服和卖是很正常的事吗?
女主的人生完完全全是围绕孩子的,妥妥的性别刻板印象,所有人都对女主说“把孩子抚养成人更重要”,难道导演眼里女性的作用只有“相夫教子”吗,带好孩子就是女性的唯一意义?不知道是在宣传什么,都2025了导演思想怎么还停留在建国以前?接着是剧情,剧情感觉是刻意迎合重口味的男性,暴力、qj难道是女性喜欢看的吗?
而且最后毫无逻辑,为什么给女主一砸就能给恶人判刑,不砸就没有证据?为什么“老爹”连个保镖都没有,被砸也没有发生流血冲突,为什么黑妹没有和高月香一开始就说怕老爹找到她,最重要的是全篇最主要的矛盾孩子的抚养权为什么等女主入狱就解决了?还有就是人物形象太单薄,缺乏对内心情感的细腻表达,感觉一直在讲大面上的东西,不是在讲真正的人最后最最重要的一点,这部片的内核是什么?本来看到中间一次互撕后有一个宣传牌上写着“友爱自尊”,结果高月香一不如意就和黑妹互撕,还不准黑妹反驳,最后还说着什么命贱的话,底层人民最重要的不是找回自尊吗?
可能是我有点期待过高,过于苛责这部电影了,中国的女性电影才刚刚萌芽,希望之后能多多产出优质的女性电影吧
不喜欢看折磨主角的人有福了,这部真的没折磨,都是主角当场报仇哈哈哈哈哈,对我的结节很好。
赵丽颖那句“白看啊,拿钱对不起喽”最有范儿;兰西雅的出现对文淇来说应该会对后者剧本资源产生一定的同质化瓜分;王菊一开口,我就想开心笑场。
这剧情就像冯小刚这类老deng会在酒桌上说的闲话,接下来的剧情我都能编出来,胡萍复吸偷钱或者洗车店遇上地头蛇,又能拍下去了。说是拍出了社会现实题材,但也没看出什么启发来。赵丽颖一脸刚正不阿的样子不太适合裸聊的人设….
2025-98 因为有赵丽颖参与制作,冯小刚都没那么老登了。剧本其实不错,但还不够深入。
颖宝的电影,必须支持
老丽为什么老演苦大仇深的角色?还演得都一个样
第一回见,好特别啊。是不是以后不想干了,开了上映第一天就锁评的先河,这就是所谓的百花齐放,这朵花是开还是不开啊?(眼见着这玩意从被🐏6批,到粉丝维护冯登攻击女教授“登味”,到🐏6破天荒删博,现在变成好友辟谣变成🐏6没说过批评的声音都是造谣了。叹为观止,这才几天啊?互联网的记忆真的可以被抹得一干二净吗? )
什么垃圾演员演的,要被恶心吐了,这年头什么人都可以代表女性是吧
冯小刚回温之作,贵在真实,但风格太平庸,影像质感太粗粝,全片基本都仰仗了兰西雅饰演的黑妹鲜活生猛的表演,以及赵丽颖比较接地气的真情演绎...如果换做曹保平来拍,你能想象这个故事及人物,一定会更出色,所以冯导的确老了,电影技法也肉眼可见的落伍了,冯小刚在片中借贼窝老大之口感慨时代的洪流裹挟走了“老一辈手艺人”,说明能拍到这个程度,他真的已经尽力了!
好看,出狱女性改过自新,谋出路是真的难,只要互相扶持,就能向阳而生
救救我救救我
真的会被电影里每一个女性旺盛的生命力所吸引。向阳花不是一朵花,而是由很多小花组成的。女性的成长从来不需要男性来成全,而是每一个女性团结在一起相互托举。电影里的角色多不是传统意义上那种伟正光的主角形象,她们或冲动任性,或行为道德上有缺,但她们坚强、勇敢、奋力,展现出像野草一样顽强的生命力。演员的演技都非常ok,特别是戏份重的赵丽颖和兰西雅,演得准确、生动。片尾曲《野子》真的选得非常非常好。真希望这部片子被更多人看到。
人工耳蜗的孩子家庭终于被看见了,希望大家更多关注这类家庭的不易,高昂的价格确实让家长难以负担。
Girls help girls,有血性有温度有力量,赵丽颖和黑妹都很出彩,相互救赎,王菊那条支线也不错,影片收尾稍显仓促,但瑕不掩瑜,结尾《野子》出来真的没绷住。
老deng能不能不要碰女性题材了赵丽颖也别拍苦命女人了,太出戏王菊演技太好!。
就业歧视、性剥削、福利制度缺失,女性互助的情谊亦动人。可惜过度堆砌苦难——搜身、性勒索、暴力冲突沦为刻板奇观,削弱现实厚度;配角沦为工具人,警察“救世主”式介入更消解了底层自主性。
拍成这样统一认为是《第二十条》开了个烂头,出女监后像混时长一样,还有无意义的镜头、煽情音乐的滥用,明明女子监狱是个多好的题材,明明每个女演员可塑性都很强,想说的东西太多了就一股脑的填鸭,看见张艺谋拍的不认真大部分观众却买账自己也不认真拍了,如果中国电影都是这样那真是劣币驱逐良币了
非常流畅的叙事节奏,不刻意煽情,有笑点有泪点,喜欢看赵丽颖的撕扯戏,谁欺负我就是要打回去!底层女性们最后都有了当下最幸福的结局。片尾曲是野子,太配这部电影了…我听完片尾曲才散场
混豆瓣这么多年,第一次见锁评论的,一星奉上,冯小刚值得。
很俗套的剧情,女二演的蛮好的,吊打女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