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句实话,我不觉得这部电影有什么可圈可点的地方。
可是却也不忍心打低分。
毕竟制作方是用了心的。
看这部电影,从开始强调豆丁的先天不足时,我就联想到了,这个怪兽大学和艺术大学是那么的相像。
只是努力,你有了技巧有了强硬的基础却还是比不上天分奇高的人。
一句,你没有那个天分。
就会彻底毁了你多年来的努力,哪怕你比任何有天分的人都要热爱这项工作。
可是你只能走向幕后,你永远不适合站在舞台中央,向别人展示你的热情。
有人说这是吊丝逆袭的作品。
我却认为,这是大部分人的真实写照。
只是我们没有豆丁的自信,也没有他的坚持。
我们只会像其他的OK部成员在开始时的剧情一样,甘于平庸,另寻出路。
开始时的豆丁和毛怪,两个人似乎在进行着“汝非鱼安知鱼之乐”的对话。
我看不惯你有天分却不肯努力,你看不惯我没有天分却只知道努力。
两个人不打算互相了解。
这个很符合现实。
因为共同的遭遇而互相了解统一战线,甚至结尾开始一起奋斗。
这一切的一切,都带着一份励志在里面。
现实生活中,这种相遇相知的几率又有多大?哦,请别怪我太悲观。
电影吗,只是生活的一部分映射。
那是给我们希望的美好幻想。
是我们苦闷生活的一份娱乐。
但是,我就是在这么一部喜剧动画里看到了一份心酸,看到了一种无奈。
Monster University 可以说多少让人有些失望。
剧情虽然不少。
但是出了电影院,你不一定还记得到底发生了哪些事。
说失望倒不是黑皮克斯,相反的其实我个人是很喜欢皮克斯的;也有正因为喜欢才觉得“明明可以做得更好啊”这样的状况不是么。
Monster University 是Monster, Inc.的前片。
但是看Monster University 的时候,除了觉得两个主人公很眼熟在哪里见过,已经记不得还有一部了Monster, Inc.——毕竟是12年前的事情了。
美国的大学生活 这部电影中十分鲜活得透着美国大学文化。
对于观众来说很容易产生,啊,我上大学的时候也是那样呢,或者我们学校也有这个之类的感慨。
因为我学校得Logo 也是M,所以也觉得很亲切。
开学前后能常看到一组高中生或家长,被穿着学校制服的学生工作者带领参观校园。
告诉你学校多好多好。
还有学年出社团招新,举办活动得时候用免费比萨、蛋糕吸引人来参加。
还有星期五开始一直到周末结束都是派对动物们(Party animal)喧哗活跃的时期。
派对宠儿当然是那些运动型的男生和前突后翘的低胸妹子。
而那些功课很好的技术宅则被排挤到了社交边缘。
还有就是那些用阿尔法、哦米噶之类的希腊字母命名的fraternity (兄弟会)和荣誉组织。
满足一定的条件才能申请。
所以,刚开始苏利文被邀请参加了,但是他考试拿了C后就被踢出来了。
另外电影中,麦克他们组队的"OK"兄弟会也是一个槽点("OK"不是希腊字母,就是那个ok = =);而且他们住的房子也不是fraternity house(兄弟会一般会在校园附近有专门的大房子),而是一般的民房(某成员的家),这也是为什么苏利文刚进住时感到惊异的原因。
总的来说,Monster University 的设定和描述除了罐子设计课和会飞来飞去的老师基本上照搬美国校园生活,并没构建自己的学园设定,比如像哈里破特什么的。
对于非北美地区的观众也许没有这么强烈的共鸣——就和看其他美剧中提到的大学生活一样。
换一种方式追寻梦想 大家也许看过很多励志题材的作品:类似于主人公有某某梦想,虽然他一直吊车尾,但是他坚韧不拔,不断训练自己,通过不懈的努力终于克服自己先天的弱点,成功的走到了人生赢家的位置,梦想、妹子/男人都有了,Happy Ending。
当然还有像Naruto(火影忍者)这样的杂志连载还没ending的。
似乎大众媒体都很提倡这种克服先天缺陷的意志。
当然,坚韧和努力的确很重要,但是当大家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如何解决弱点(weakness)的时候,似乎忽略了一个更重要的方面就是利用好强项(strength)。
现下很普遍的一个情况不是没有梦想,而是自我认知的匮乏——不知道自己擅长什么。
尤其是当外在力量很强大的时候。
环境对于不同的领域有着鲜明的喜好;有些领域明显比另一些领域更受社会的欢迎(比如电影里的惊吓专业 VS 罐子设计专业;现实生活中可能是商科专业 VS 学术类专业?
)。
因而在选专业或做职业规划的时候容易陷入迷茫,不知道该读什么专业,不知道该找什么样的工作。
就好像我们的迈克,他一心想当一个能够让孩子尖叫的怪兽,他比任何人都努力,他甚至申请上了他梦寐以求的大学的惊吓系。
可是更本的问题是他根本一点都不可怕,更别说可怕到让人类尖叫。
好在他的这一先天缺陷是极易发现的,并不断被老师、学生、朋友提醒。
那位龙虫混合的(女)教授很犀利的指出迈克不可能成为惊吓员(自编的称呼)并取消了他和苏利文的scare major(惊吓专业)资格。
也许观众在看的时候会替迈克抱不平,但是从专业角度来说,教授的判断是明智的——虽然过于强硬,完全成了大反派。
在迈克小组的回击活动中,大家一心期待,迈克小组的geek们能够通过努力+幸运(编剧垂青)最终如橄榄球明星们一样站在舞台中央赢得荣誉和惊吓专业入场卷。
故事一直朝着这个方向发展,直到迈克发现苏利文在比赛中动了手脚才让自己赢了。
迈克愤怒伤心之余,跑去了人类世界想通过真实的惊吓行为来证明自己。
然而这一目的彻底的失败了。
但是这次的行动,他却收获了更重要的东西——一个好朋友和一次正视自己的机会。
上帝的爱不偏待人,迈克并没有比别人造得差。
他有愿意坚持努力的珍贵品格;甚至,他有任何人都无法替代的天赋。
只是他一直在努力着如何战胜自己的弱点,而忽略了自己被赋予的才能。
事实上,在他和苏利文误闯人类世界时,他做到的,是像苏利文这样在别人看来天资卓越的怪兽都无法做到的事情,是让反派女教授都惊讶无比的事情(具体是什么大家自己去影院吧)。
离开MU的时候,苏利文对麦克说的一句话一阵见血地指出了麦克的强项和弱项:“you are not scary at all, but you are fearless” (你一点也不可怕,但是你无所畏惧)。
梦想也无法替代的东西 影片结尾,迈克和苏利文一起去了Monster, Inc.(怪兽电力公司)当邮件分发员。
是的,邮件分发员。
听上去是很无赖的工作吧,但是他们干得很开心。
有时候,有一个有趣的好伙伴,比一个看上去有趣的工作要更重要。
因为和有趣的伙伴一起,能把无聊的事情也变的有趣起来;而一个看似有趣的工作,却不能保证一起共事的人都能共处。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受,虽然是自己喜欢的专业/工作,但有时候也会有念/干得疲惫不堪得时候。
在事业上有梦想当然是好事,但是人生里也有这类梦想所无法代替的东西。
简直是太喜欢了1.一开始,独眼只是个所有人都不愿意跟他玩的小家伙。
所有的同学都梦想着怪物大学,终于只有他在怪物大学这一站下车。
到了大学,他也不断不断的努力着。。。
一直到他从那扇门出来,我以为要HE了,他被开除了。。。
结果,他们真的去了怪兽公司当收发员,他们一步步的努力终于达成梦想。
这也是我感受到的最好的东西,你不是努力一下子就行了,梦想的实现需要你向着它不断不断的持续的努力下去。
梦想是什么?
就是你能朝着他不懈努力并觉得幸福的东西。
2.独眼终究没有成为一个吓人怪,他成了一个教练。
而他的才能在一开始就体现出来了,他发现队伍成员的优缺点,指导他们扬长避短,制定优秀的吓人计划。
每个人都有合适他的位置,就像之前的一个公益广告。
那个矮个子的喜欢篮球的男生,最后当了篮球教练一样。
我们爱他,我们不能拥有他,我们守护他。。。
≪怪兽大学≫,讲述毛怪和大眼仔在大学期间丰富多彩校园生活的故事。
怪兽世界的哥俩好华丽归来为观众呈现喜出望外的笑料大餐,一部能让观众打从心底叫好不已的又一部皮克斯动画佳片。
3D效果赞一个,不要错过片尾惊喜彩蛋。
配音,两位明星在总监的调教下不是很出彩,其他演员也还可以。
总之,值得一看。
自幼憧憬惊吓专员职业的大眼仔麦克·华斯基(比利·克里斯托 Billy Crystal 配音),终于如愿考入曾走出过无数传奇人物的怪兽大学惊吓学院。
对于这个相貌讨喜、丝毫没有任何恐怖气场的小怪物来说,死啃书本似乎是实现梦想的唯一途径。
与之相对,系出惊吓名门的同学毛怪詹姆士·苏利文(约翰·古德曼 John Goodman 配音)天生是周围同学关注的焦点,完全一副什么都无所谓的浪荡公子哥做派。
倒霉的是这两个脾气完全不合的家伙惹到了极其严格的院长迪安·哈德斯克莱博(海伦·米伦 Helen Mirren 配音),结果在期中考试时被三振出局,驱逐出惊吓学院。
不甘失败的大眼仔抓住一线机会,集结团队报名参加兄弟会举办的惊吓游戏,只要获胜的话便有机会重返惊吓学院。
而在高手云集的赛场上,大眼仔与毛怪即将迎接前所未有的挑战……
具体说应该是没天分的学霸和有天分的学渣这是个很丰满的前传为了这个前传皮克斯终于拍了他们的第一部大学青春片以让我们了解到底这两个电力公司的上班族是如何成为兄弟的我们其实看好莱坞那么多年目染大学校园片不计其数已经深知美帝的校园生活是什么样子(甚至连行政运转都快略知一二了)纵然是皮克斯来拍设定也是一个样社团大哥跟班如云弱怂死宅抱团取暖学霸心无旁骛学渣燃烧青春还有一大堆各色酱油怪胎(比如呼啦圈社,缝纫社什么的)所有人都被辣妹吸引但辣妹只被大哥吸引一旦有了这样的设定这些人物间的关系可以轻松对立又充满故事写校园的编剧估计是最简单的行当挑里面任何一个当主角都可以写励志剧比如学渣终于评上了三好并得到了辣妹死宅终于学会了蹦迪并得到了辣妹跟班终于当上了大哥并得到了辣妹学霸终于参与了逃学并被辣妹得到了皮克斯选择了学霸和学渣从怪物公司的设定回溯上去这应该是最合理的设定在校园里这两种人互相瞧不起又偶尔会各自羡慕对方麦克从小被小伙伴们无视只有慈祥的老师陪着他他娇小圆润温柔无害眼睛硕大水汪汪养眼的绿皮肤光滑无暇整张脸就只有一个眼珠和眼睑所以即便是做起鬼脸来可调动的资源也十分可怜仅有的两支或许能成大业的犄角也始终是幼齿状这种萌路线在怪物世界里想必丑爆了不可怕的怪物就跟不可爱的人类一样这便是他从小被孤立的原因亦是他最渴望证明自己的动力他虽没有表现出因此深深受伤的样子但仍旧在孤独中渐渐进化成一个学霸只有无处可去的人才会从学会从修身养性中获取生活的乐趣麦克雄心勃勃一心想成为最吓人的怪物站上审美链的顶端就像我们的世界小姐一样既然皮相不优他就被迫用理论披挂自己这也他唯一的出路苏利文正好相反他天生烂质身形雄壮骇人披着斑斓的长毛又有类人的五官细节配上獠牙做起鬼脸来事半功倍再加上家世带给他的自信气场这就是怪物世界里的翩翩少年他含着金钥匙出生不必担心将来的出路自然也就对用功刻苦这种事情嗤之以鼻这样两个家伙是那么得不同也就无法不相互吸引好比课代表都和留级生在一起他们合作撞倒系主任的电瓶于是从此被缠绕在一起偶然得就跟命中注定一样电影用大概三分之一的篇幅为麦克和苏利文的形象做了充分的补充(以及那个反派蜥蜴的心路历程)在我们完整地接受这两个大学版的怪物之后电影的精华部分就此开始密集展开麦克带着包括苏利文在内的OK帮一路拼杀惊吓大赛的情节虽然都在我们预料之中但对于看电影而言挑剔皮克斯剧本的情节估计是最无聊的行为我们知道皮克斯的每一部都必然是happy ending麦克也一定会成功但这丝毫不会影响到我们愉快地享受整部电影MU一如既往地灌注了皮克斯精湛的技术和横溢的才华各色怪物的人设和与人类校园的类比展现了他们精彩的想象力丰富的细节和无数一纵即逝的亮点则代表着他们严谨真诚的制作态度这是最完美的看点如前所说一个人在长相和身材上的先天不足(我不认为麦克是完全先天不足,他还是有一个惊吓大师的头脑的)是否能通过后天努力得到弥补皮克斯的答案看起来是YES实际上并不完全如此麦克最终成功地展示了自己的吓人才华但并不是通过在一线直接暴露自己他和苏利文联手创下了怪物世界的惊吓记录之后如苏利文本人所说这是他和他的教练共同的成功也和之后在怪物公司里的设定一样麦克成了一个出色的教练而非惊吓师这与他最初的理想并不完全一致电影所展示的价值观并不是简单的只要努力就能成功大量的篇幅用来展示麦克在为理想奔驰的过程中如何困惑以及遭到重重打击虽然他一如既往的理想和为之不懈的坚持始终支持和牵引他得到了大家的承认但”首先找到自己人生的位置“我想这才是重点所在要说不足那可能是因为这两年看了太多的3D电影对此已经有些钝感接近两个小时的时间里戴着3D眼镜但没有得到任何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3D镜头我这种要求或许已经太乡土老盼着屏幕里伸出个什么东西好让我不自觉地闪不过对于这种设定的电影如果能通过3D技术让我感觉伸手就能抓到一把毛或者一手粘液那自然再好没有最后有必要提醒准备去看片的诸位不要错过了片尾的彩蛋这个彩蛋非常的片尾以至于需要你看完全部的staff名单这个过程目测有八九分钟我在忍受了同去的人无数次催促心急如焚最终看到连鸣谢名单都出来的时候还是动摇了都起身走到过道里一步三回头地就要出门了终于画面一亮事实证明这个等待是值得的因为这个彩蛋揭示了片头十分重要的一个悬念一定不要错过说句题外话皮克斯这种把彩蛋放到very end的做法我走在回去的路上猜想他们或许是希望观众能够看完全部的staff以让那些所有为这部电影贡献了心力的人都至少能被观众看到名字与这种可敬的苦心和态度相比国内某些才刚出来演员表就关放映机好清场以便赶紧开下一场的电影院实在有些令人欲说无言哪补充国内终于上映了不知道有没有砍掉映前短片蓝雨伞情节是普通的温暖感人技术上可是真实摄影一样逼真的3D光影叹为观止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20505641/
影片的3d效果还是不错的,毛茸茸的感觉很真实,昆虫铠甲的光泽感也真的好恶心-________-'' ,故事情节就是小身材大智慧带领一群另类闯天关,引发各种爆rp事件最终找到一生好基友共同完成梦想创出一片天的一般类狗血情节。
104分钟的影片一气呵成,情节紧凑,笑点足,画面也很鲜亮。
大学内生活可以看到各种影子,绯闻女孩?
美国派?
甚至在惊叫课堂看到了一点哈利波特的感觉。
大眼仔与毛怪从对手到基友的剧情脉络在情理之中,情节开展的契机和事件却在意料之外。
这一点让人非常欣喜。
动画片一贯的风格是,好人有好报。
恶人有恶报。
不过这是一个没有恶人的迪斯尼出品作品。
当你以为故事情节已经走到终点,或者好人有好报的情节应该从天而降如同天上掉金条这样发生在主演的一对好基友的身上时,编剧再一次给大家讲了一个浅显易懂的道理:没有所谓的超级英雄天生神力,只有脚踏实地的一步一步为自己的目标奋斗。
虽然这一部分对比整体影片而已,展开的比较匆忙,有一点点蛇尾之嫌,但是寓意竟然甚是新颖脱俗。
在最后的最后,6分多钟漫长的姓名表之后,10多秒的彩蛋还是很值得你等待的。
没有说教,没有狗血【好吧,好基友这件事还是很狗血的】,轻松幽默,又让你略有所悟。
总之,怪兽大学是个非常值得一看的片子。
本人看的中文配音版。
何炅和徐铮的神奇组合很新鲜,虽然一张嘴就能听出是谁,但是两个人对角色性格的把握堪称专业。
片中有一段校歌合唱,也配了中文,效果也非常不错。
打算再去看一把原音的。
还有就是,果然,知识决定命运啊。。。。
我没有在美国上过大学,所以不能体会那种所谓自由奔放的美国校园文化,更无法认同在这种表面的自由与奔放下无时无刻不存在的等级观念以及蔑视弱者的心态。
这就是怪兽的大学么,一个“得罪了”院长就要被开除出学院的地方,一个长得不够凶悍、性格不够强势就要被处处凌辱的地方,一个泼了别人一身脏水还能把对方的狼狈照片贴满全校的地方?
所谓的大学,难道就是强者的天堂、弱者的地域?
所谓的学院,难道就是一座外表坚不可摧,内含一堆哪怕是真正偶像的或者急于把自己塑造成为偶像的人的雕像和肖像画的古堡?
所谓的社团,难道就是一个个善于见风使舵的精英组织?
不,这根本不是大学,而是美国社会,一个实力至上的躯体,一颗强者为王的脑袋,一双只能看到英雄的眼睛,和一张只有权势才能发声的嘴。
好在主人公麦克是个坚强的人,能带领一群在强者文化夹缝中生存的弱小角色上演绝地反击。
他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但前提是,他还是一个有智慧、有才华的人,换句话说他还是精英。
影片只不过告诉我们,精英身份是可以通过勤奋的努力换来的,而不是像苏利文那样只靠继承姓氏就可以轻易成为的。
但影片另一个隐晦的结论是,一个人必须成为精英才能出人头地,才能过体面的生活,否则就会被欺侮、瞧不起、没有任何社会地位。
所以,和那一张张古怪的面孔、一个个让设计师绞尽脑汁才构想出来的怪兽们相比,这种精英文化对于大众来说或许才是真正可怕的“怪兽”呢。
其实,影片的泪点不是结尾麦克和苏利文联合完成的终极任务,而是他们在校园惊吓大赛上战胜所谓的精英队之后的那种经历了艰辛的胜利。
因为是黑马取胜,所以学生观众们才会奉上如此热烈的掌声和祝贺声,他们把压在心底的这种大众的苦楚发泄到代表大众的OK组合身上;可他们不知道的是,他们的掌声和祝贺声只不过是一个新的精英阶层的加冕仪式罢了。
什么是大学呢?
是一个让学生们获得人生观启迪的地方,这种启迪伴随着知识、社交展开,在每一堂课、每一次活动中深化。
而如果麦克和苏利文在大学中只是懂得了要有团队意识,要发挥每个人的特长,要互相尊重这些说好听的叫“普适美德”、说不好听的叫“俗套道理”的话,那他们何必上这个大学呢?
他们所得到的人生观启迪,最大、最深刻的莫过于要取胜、要进入最体面的学院成为精英。
诚然,影片在麦克刚刚进入大学的头几个段落中,的确着力描写了大学的五彩斑斓和令人向往,在观看时我也的确回想起了自己的新生入学、与舍友的感情、社团招新等等,回想起了学校的林荫大道、标志性建筑,我甚至畅想起自己像麦克一样走在学校人潮涌动的主干道上的场景,但是当苏利文以强者的姿态进入课堂、精英团体随口说出鄙视新人的话的时候,那些令人向往的五彩斑斓便都幻化成弱肉强食价值观漂亮的外衣和幌子,我知道它已经和我的大学生活以及我所希望看到的大学生活见行见远了。
最后谈一点题外话,关于《怪兽大学》和《怪物公司》。
2001年的《怪物公司》,因为距离今天太久,我已记不清它的具体情节了。
这次借《怪兽大学》上映的机会,我又饶有兴致地重温了一下当年的前作,竟然感动到流泪了。
我推荐大家在看完《怪兽大学》后都再重新回味一下《怪物公司》,相信不难对比出前作的真诚。
从动机上说,原创作品更着力于故事,而续作则是借品牌赚钱,这是不争的事实。
《怪兽大学》的票房可能比前作要强很多,但是和《怪物公司》相比在剧情质量上差了不是一两个档次。
《怪物公司》把核心想象点放在通往人类世界的门和怪兽靠小孩子的惊吓声来获取电力这个基本世界观上,戏剧冲突不仅在怪兽之间展开,更有和人类小孩子的情感建立,让人看着充满惊奇和未知。
《怪兽大学》的核心想象点只是大学这个场景,怪兽世界和人类相连接的事情已经变得不新颖了,所以从世界观上看它只是做了表面文章。
戏剧冲突几乎完全在怪兽之间展开,而且是简单的竞争关系,让人看着缺乏对未知的期待。
我在深深动情于《怪物公司》怪物与小孩子形成跨越种族的感情的同时,感到它的创作理念实际是延续《玩具总动员》的,是一个站在另一个世界思考它怎么与人类互动的问题。
而《怪兽大学》则只不过是一个怪兽版的《赛车总动员》,赛来赛去还是局限在一个小世界中,不是另一个世界怎么与人类互动,而是另一个世界中的人怎么像人类一样生活。
显然,前者比后者更丰富,前者包括后者,要知道这个互动才是观众看着新鲜的东西。
但凡皮克斯公司优秀的作品,大都是在前者层面上思考的,比如《玩具总动员》、《美食总动员》、《机器人总动员》等等;而皮克斯被诟病的一些新作,大都是局限在后者层面上思考的,比如《赛车总动员》、《怪兽大学》等等。
这或许是以后我们衡量皮克斯影片乃至美国动画大片的一个考量吧。
(4月在Cinema Con写的,终于可以发了)作为《怪兽公司》的前传,《怪兽大学》从主角兽麦克同学的一次小学春游经历开始,讲述了这个天生矮小被歧视独眼怪,如何立志考取理想大学,并在大学期间与高富帅大毛怪苏利文相遇相识,经历一系列波折最终成为挚友,并实现梦想的过程。
此外,作为一个合格的前传,影片通过一个细节解释了《怪兽公司》中反派角色隐形蜥蜴怪博格斯是如何与苏利文结仇并成为宿敌的缘由。
剧情略显老套, 其本质不过是青春校园励志片,但高质量的动画、无限的创意,注定让该片成为暑期档必看动画!
Pixar、搞怪的麦克同学、可爱的大毛怪,加之新来的各种怪兽新成员——皮克斯在构建世界观上的惊人基因,以及不走寻常路的想象力,在电影中发挥得淋漓尽致。
本片给观众展现了一个更加生动、全面的“怪兽世界”,片中我们了解到怪兽世界其实和现实中的人类世界(确切说是美国世界)很类似。
怪兽们也要经历小学,中学,大学,就业这一过程。
对于观众而言,浓郁的校园文化设置,会有较强的代入感。
电影对怪兽大学的描述,有如《哈利波特》中的霍格沃兹,观众可以随着麦克同学一同领略这所怪物世界的著名高校。
对于有美国留学经历的同学,片中麦克到大学报道的场面也应该毫不陌生——从入学登记,学生导游带领逛校园,到分配学生宿舍都是从现实中照搬过来的。
此后展示的校园风貌也是在美国大学里随处可见的:草地上围圈弹吉他的、图书馆看书的、操场上运动的,以及迟到赶路的。
此外,院系分配也相仿美国大学的院系,但加入了怪兽世界的特性,如惊吓系,教学生如何系统准确地找到人类小孩害怕的事物并且模仿,令小孩的恐惧提供最大的能量。
此外还有能量瓶设计系,时空门设计系等。
美国大学之间常见的宿敌片中也有提到,比如苏利文与麦克的结识便是因为苏利文偷了宿敌“怪物理工大学”的吉祥物小猪。
同样,怪兽大学也有丰富的社团组织:天文社、哲学社、即兴表演社、美术社,以及美国大学独有的希腊社团。
从画面上来看,此片似乎参考了不少大学的设计图,呈现效果堪称惊艳。
娱乐性上,皮克斯从不会让你失望。
电影重头戏惊吓大赛采用的是过关淘汰赛,每一关都考验不同的能力,而每关最后一名将被淘汰。
这种“游戏”模式在青春励志冒险片中经常出现,趣味性娱乐性十足,对青少年观众屡试不爽。
《疯狂躲避球》《哈利波特4》等影片也有类似的模式。
抛开动画和怪兽的外衣,电影主要探讨的是这样一个问题,先天的缺陷是否能通过后天的努力来弥补?
作为一个面向全年龄段的电影,本片做了一个很直白的人物设定,并给出了电影创作者对这个问题的回答。
“一个身材矮小长相可爱,但有着过人智慧的怪物通过刻苦努力学习,最终并不能变成一个令人尖叫的可怕怪物,但经过朋友的启发,发现他的天赋(聪明才智)可以被用来当惊吓教练。
”当麦克发现自己所有的努力都化为泡影的时候,绝望地躲在人物世界,而好友苏利文勇敢地出现并与他一起逃出危境,一方面是柳暗花明的剧情突显希望的力量,另一方面也展现了友情的力量。
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们开心地走出电影院。
故事并没有传达出过于深奥的思想,但足以令影院里的成人观众躇踌思考,也向观众席里的孩子们在人生志向上给予了一定启发。
为什么在大片云集的放映档选择看一部动画片?
就是因为皮克斯一直都在坚持认真讲故事。
蓓蓓的电影世界:http://blog.sina.com.cn/bblovesmovies《怪兽大学》算是《怪兽电力公司》的前传,讲的是怪兽电力公司的两个惊吓师之所以成为惊吓师的过去。
一位是有天赋,一位是后天努力。
他们的结合创造了整个怪兽大学史无前例的吓人记录。
为什么说皮克斯是在认真讲故事?
因为皮克斯从来不会编童话。
如果是童话,那么大眼仔最后会梦想实现,就像灰姑娘嫁给白马王子一样,大眼仔会克服先天不足成为惊吓师。
但是,皮克斯从来不会拿童话结局来哄骗爱做梦的成年人。
大眼仔永远都不可能成为惊吓师,哪怕他再努力,就像赫敏一样书本知识滴水不漏,赫敏也无法改变她是麻瓜的事实,而大眼仔也不可能克服他天生就长得不吓人的出身,所以他后天的一切努力只是为他的梦想铺了路,最终他还是不得不为他的梦想让步,妥协成为一名只能教别人如何去吓人的幕后策划——教练。
所以,皮克斯是在很认真,很负责,也很有责任心的讲故事。
我觉得《怪兽大学》讲的不仅仅是人要有梦想,而是人必须认清自己。
不然方向错了,越努力越不对。
特别是最后,大眼仔和毛怪进入电力公司,并不会因为他们在学校创造的辉煌成绩就平步青云,而是从收纳室,食堂,再慢慢一步一步到他们想要成为的角色,这其中是他们的坚持,执着,努力和信念。
所以,皮克斯的动画片很现实,每一个成功的背后有太多需要付出的努力,而在这过程中要不断的审视自己,认清自己,定位自己。
对于年轻人来说,《怪兽大学》其实就像过来人的经验之谈,只是处于激情澎湃年龄的我们从来都听不进去,但是换成这样有趣的方式,我们可以开始反思,那么故事的目的就达到了。
谁规定的皮克斯不能拍励志片。。
小朋友们也一致的不喜欢,哪个年龄层都不待见。
没当年的电力公司好看
怪物电力公司的续作,可剧情却是前传。国内和国外的大学生活还是有差异的,所以代入感不是很强。可是,出身草根没有天赋努力学习的学霸和来自望族天赋异禀从不学习的学渣设定真秒!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定位,后天努力也许未必会改变命运,但是会让你的生活与众不同!小笑点不少,很欢乐。
真难看
好一般哦 没有电力大学好看 世界观很狭隘
亮点是蜗牛老哥!
失望。
创意是很好的,结局尤其好,有的人限于天赋确实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那是因为,有的理想真的太高了
- -为毛我看着很无感。。。
刚开始很难入戏,皮克斯有点退步了,仔细回想其实很多笑点都挺没劲的。
虽然没有第一部好看但是还是最爱的卡通!!独眼and毛怪!!
其实真的说不上好看。。。比梦工厂的片子差好多啊
没有那么糟糕啊。小人物实现梦想足够心酸,皮球压得很厉害就会跳得很高。
作为怪兽公司的脑残铁粉,这次的前传可以说是让我心满意足。后来那个聪明的大眼仔、温柔的毛怪,当年可是很不一样呢,而正是怪兽大学改变了他们。电影如此纯真和美好,让我们跟着角色一起成长。或许皮克斯已经没有了当年那些“看破人生直指社会”的犀利,但大学何尝不是一个象牙塔呢。期待续集!
皮克斯作品挖掘出一种普遍性的人生体验,相比其他动画公司更具特色。后半段编剧功力不俗。人,只有一件事是公平的:那就是最后都会死。我们无法选择成长的家庭,生存的模式,个人的天赋。但是我们能改变自己。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卖萌不长远,还是认真讲故事吧!
越来越没劲了
2打兩顆星都算客氣的,沒頭沒尾的故事,更沒有高潮,Pixar要完蛋了嗎。。。哎,還是我的黃豆豆最可愛撒。
校园外的冒险最好看,简直就是哈利波特系列
仅对中国观众来说:1美式大学没移情,2前传主要精力在填坑,3剧情没核心事件且拖沓,4故事本身比较业余,毛怪和大眼在16分钟才认识出场。。。。所以不好看也不会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