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盗者》讲述了一群充满激情的极限运动爱好者,为了征服八项挑战而展开的一系列冒险。
八项里的任何一项都是极限运动的顶端,能完成的人屈指可数,而他们的目标却要挑战全部挑战成功。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不可复制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不同,让我们的经历也变得与众不同,我们所看见的,向往的也会不同。
别说这些极限爱好者太冒险,你为你的生命付出了些什么?
又做过什么牺牲?
想要得到那必须是要付出努力的,无论是金钱还是时间甚至是生命。
他们所看到的风景是我们不可能看见的,他们所感受的刺激是我们体会不到的。
当然我们的世界他们也是无法感受到的。
整部影片柔情却暴力,忠诚夹杂着背叛,在职责与友情中挣扎,对八项的渴望与执着是对极限运动的敬畏,也是一种信仰。
用最极端的方式对待自己的向往与崇拜,这是影片传达给观众的价值观。
当每一次挑战成功,活着的那些人谁说不是王者?
他们攀登到了理想的顶峰,朝着别人遥不可及的山顶越走越远。
或许付出不了生命来赢得生命中的精彩,但通过影片能让自己清楚,在任何领域,最巅峰的那个目标谁都想要完成,但只有少数人才能触及,因为那些人比你勇敢,比你无畏,比你努力,所以一切都要加油!
人类的潜力是无限的!
另外抛开剧情,这些影片的选景都非常震撼,滑雪、攀岩、高空飞行等场景大量远景镜头,也不乏长镜头,烘托了更加紧张的氛围。
让我记忆犹新的是高空飞行,一镜到底,搭配背景音乐的每一声鼓点都在敲打心脏,让人身临其境无法呼吸。
这是一部应接不暇的极限冒险动作电影,也是一部让你重新审视生命意义的电影。
这是一场极限运动的视觉盛宴,无需剧情、无需脚本,同时也深深的透露着对自然的敬畏。
本片的主线自然是尾崎八项:1、冲锋艇极限漂流;2、珠峰定点跳伞;3、燕子洞天坑;4、水之生灵(冲浪);5、风之永动(翼装飞行);6、冰之固结(滑雪);7、 徒手攀岩;8、徒手攀岩后背对跳下瀑布(毫无保留的信任)。
每一项挑战都是对身体、心理的巨大挑战。
每一项挑战过程中,稍有不慎,瞬间就会死无全尸。
极限运动在我国的市场远不及欧美,这不仅仅关乎民族性格,更与经济实力相关。
本片是一部极限运动极好的宣传片。
除此之外,这部电影几乎没什么可圈可点的内容。
这部电影应该让贝爷来演,弄成荒野求生比神探最凶显然要好的多。
很少看到这种大砸成本做视效,不用牛逼CAST的电影,却偏偏藏着一个如此糟烂的剧本。
但观众很容易被视效迷惑住,让我更想讲讲我为什么觉得剧本站不住脚。
1、任何一个编剧都应该知道,用八个任务来串联故事,是最最笨拙的一种做法,香港业界俗称通关模式,是在缺乏流畅的情节和合理的分场的情况下的惯用伎俩。
2、男主角动机简单化:编剧过分简单地将美国FBI和罪犯划分为正邪对立,而对其中的可能存在的模糊性多重性视而不见。
于是男主角的动机,就单纯地变成了莫名其妙报效祖国,连先前弟弟的事故所可能潜藏的伤痛,都给讲着讲着就忘了,因为这些本来能够有效挖掘人物内心的元素,都被编剧简单地纳入到主旋律里面,他心里只有一个非常片面的想法:抓住他们,完成任务,成为FBI。
可是最重要的为什么想抓他们,为什么想成为FBI,编剧一概不理,只顾赶紧不知所以然地从第一关打到最后一关。
更神奇的,男主角要完成组织的任务,最重要就是找到证据,可是他找着找着已经忘记了。
3、罪犯动机很片面,手段更显莫名:同样的处理手法,罪犯的动机更加是简单粗暴的,除了鲍迪之外的其他三人,更是毫无区分,只要一个人演就够了。
团伙为了完成尾崎八项,不问为何。
神奇的是,为什么要一边完成极限运动,一边又回馈自然,更重要的是为何要以这种方式回馈,真是令我哭笑不得。
漫天撒钻石和美金就是回馈自然?!
如此着迷和欣赏自然之美的人,会采用炸矿山制造泥石流这种破坏性的方法来回馈自然?
看来这位美国编剧没有参透尾崎作为一个东方人追求天人合一的哲学境界。
他们为了回馈自然不惜一切以身犯险甚至犯罪,这个动机当然可以成立,但是手段显得特别莫名其妙。
看完全片都没懂劫富济贫和回馈自然是什么内在逻辑。
于是在剧本的根基本身就很混乱的前提下,就出现了非常莫名的情节,在金矿山突然车战、开枪那一段显得异常突兀。
那些被撞翻的车们是为何突然在那里出现的,都没有丝毫合理迹象可循。
而罪犯为什么每一次都针对美国,也是讲着讲着就忘了吗?
于是这两个逻辑就变成了男主角:弟弟死了,报效祖国。
炮友死了,报效祖国。
“朋友“死了,死就死了。
罪犯:回馈自然,抢美国人的钻石。
回馈自然,抢美国人的美金。
回馈自然,炸美国人的金矿。
呵呵呵……4、人物关系不走心:由于男主角和罪犯都已经被脸谱化,每个人都是一具皮囊,毫无深度。
于是人物关系也失去了本应有的层次,错失了值得挖掘的有趣部分。
比如男主角和罪犯的关系:同样的爱好极限运动,同样的惺惺相惜,甚至被救过一命,是否会产生真正的兄弟情义,让男主联想到弟弟,从而产生无法割舍的感情?
而在极限运动中因为自己一次又一次冲动的选择,最后活的总是自己,死的总是兄弟,会不会对尾崎八项本身产生怀疑?
比如男主角和FBI探长的关系:那种师长或者兄长的情谊缺乏足够的表现。
于是男主角游走在两难选择之间的灰色地带,在两边都是兄弟的情况下做出艰难选择,就完全表现不出来。
5、看到简介里说:【犹他发现自己无可自拔的与这伙人产生了伙伴情谊,犹他陷入了职业伦理与追求真我之间的矛盾,他放弃了自己的一切,加入到了对人类极限界的八项巅峰挑战的追寻中】我只能说,对不起这位编剧,你想到了应该这样做,但是一点都没表现出来。
反正,作为观众的我,完全看不到这些。
对于一部期待已久的电影,大清早就迫不及待的去把它看了,而看完后,却只能叹气:可怜了这部电影。
这部电影对楼主本人来说,应该是归于烂片一类,但不同的是,对于数不胜数的烂片,唯独此部电影,让楼主产生了惋惜的心态。
《一代宗师》有一句台词:这几年,宫先生文戏武唱,可是唱得有板有眼,功架十足。
可惜,就差个转身。
用于《极盗者》来说,真是最恰当不过。
有一部电影,它讲述了一群人追求极限运动的一生,抱着对自然的敬畏去征服前人提出的八项极限运动,最终面临着巨浪,男主告诉旁人“这是我的路”然后毅然冲进大海狂啸中。
这会是一部很棒的拿奖无数的电影。
有一部电影,它讲述了一群玩极限运动的人犯罪的故事,前有《007》雪地追击,《碟中谍》攀爬迪拜大楼,《变形金刚》翼装飞行,而这部电影柔和了所有的极限运动,刺激惊险。
这会是一部横扫全球票房的电影。
而《极盗者》任性的要将两部电影合在一起,就让观众看到了一部毫无逻辑剧情撕裂的电影:犯罪的时候坚决不极限运动,极限运动的时候坚决不犯罪。
你也不会懂正派为何这么傻逼,反派为何这么作死。
名有候导风景画拿金马奖,利有牛朝阳兢兢业业拍鬼片。
《极盗者》本拥有100%的可能成为最HIGH电影狂卷票房,或者拿下最专业极限运动电影打动无数人的心灵拿下无数口碑,可它选择了名利双收这条最难的路。
文戏武唱,唱得有板有眼,功架十足。
可惜,就差个转身。
景色好美。
山地摩托、翼装飞行、高山滑雪、低空跳伞、飞天钻洞、无保护攀岩、自由落体、风暴冲浪对于我来说极限挑战的另一种解释就是自杀行动,从影片开始的山地摩托我的手就开始出汗,直到影片结束我的手脚已经像是刚刚洗过一样全是汗。
没有剧情可言,对于脸盲症的我来说除了主演犹他是分不清这几个演员谁是谁了。
虽然吐槽剧情差,但是应该对影片表达的热爱自然,保护环境,创造出适合于人类生活、工作的环境,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让人们做到与自然和谐相处而做出努力。
感谢影片所有的演员、工作人员为了影片效果冒着生命危险的拍摄。
为了这么精彩的极限运动打出4星推荐。
美啊,请为我停留——《极盗者》我们已经习惯于剧情满满的人生,但总有些人冲出了剧情的取景框。
《极盗者》里的生态武士们在无数个瞬间中来去如风,却死死拽住了时间的背影。
他们过着没有剧情的人生,他们从剧情中夺路而走。
咫尺天涯,擦肩而过。
这样的辞藻在文章里总有种绝望的美感,但如果真的身处其间,那种爆棚的失望感可不仅仅是“就那么一丁点”。
而极限者们始终追求的就是刚刚好,差一点就错过,间不容发就会粉身碎骨,稍一迟疑就是坠落万丈深渊,呼吸之间就会被撞到血肉模糊。
就是那种绝望的挤压感诱惑他们再晚一秒打开伞,再靠近边缘一毫米。
当所有人觉得一定做不到,他们狂啸:我也差点做不到。
但只是差点做不到而已。
不亡以待尽,譬如朝露。
大部分人都在奔向死亡,焕然一新也许不过就是变换速度。
冲浪是相逢很重要的一个契机,被女子的专业所折服,被男子以放弃通过试验而相救,在此之前,完全是路人;在此之后,清风明月,把臂遨游。
但就如波兰斯基所说:“任何关系都必然会有危险和不安全,任何爱慕都包含着悲伤。
” 他和她抵死缠绵的那一刻,是否能够看见互相喷射的还有子弹;当他抱住自己亲手射杀的她,那破碎泥泞的尸体是否依旧美丽依旧滚烫。
他只是默默地搂着对方,也许心里会想:时光倒流,我还是会毫不犹豫地开枪。
哪怕还是为她在风中的长发颠倒,哪怕还是为她在深海中遨游的身姿迷醉。
他遇到了自己真正所渴望的,然后失去了她。
那一刻,他不仅仅是长大,更是苍老。
男主长大的另一个天堑是一个心结:别人因其而死,是我决定的,是我选的路。
他甚至放弃自己的梦想,放弃自己的曾经,只要不再需要作出决定,不再为别人作出选择。
造物弄人,他穿上了西装盖上了纹身,他离开了自然很远很远,却被悄然带回到那个真正熟悉,真正存在的世界。
同样是在冲浪那一刻,他遇见了她,他还遇见了他。
有些人和有些人注定会相遇:好友去世带来的重大打击,特训经历带来的重大考验,重大的冒险和犯罪。
无数的“重大”都汇聚成了一个结果:道左相逢,并肩而战。
自此之后,他找回了自己,他找回了正活在别人身上的自己。
从陡峭的阿尔卑斯山一跃而下的时候,刺破的是风,刺破的是光,刺破了所有任务和身份,只是不断地往光的深处飞翔;从哪怕专业人士都望之却步的雪山上踏板而行,锋锐的岩石就像情人的嘴唇那样迎接他一往无前;壁立千仞,没有任何防护措施,徒手攀上飞鸟都无法抵达的地方。
他听到了回音,他听到了刺入心脏的答案:所有的决定都只属于自己,所有的路都只属于自己。
从行走的那个刹那开始,没有人会为你负责,反之亦然。
危险、疲惫,开始了就只能坚持到底。
无论是开头的摩托车越野者,冰之固结的滑雪人,直到最后徒手攀岩兄,他们都或多或少说:这做不到,前面没有路,这完全不可能。
他们同样是奔向死亡,却总是稍微迟疑了一丁点。
死亡已经和他们擦肩而过,却被他们的迟疑激活。
既然一往无前,任何的恍惚就是没有然后。
迎着刀锋用眼睛撞过去,顶着寒风往岩石上猛冲,死亡会避其锋锐,死亡会掩面而退。
哪怕最后先走一步,也不过就是:我们很快就会相见。
那一刻,他得大解脱,他豁然开朗。
那么给他这个答案的人,和他相见的人呢?
如果说一部没有剧情的电影或许还能成形,如果没有一个主人公却万万不行。
本片的主角就是那个随着那个视角出现,消失的男人。
他从一个破碎的梦想而来:理想很大,捕鲸船更大;他带着所有的人去实现一个有一个梦想:死亡算什么,失去队友算什么,所有的人不过就是先后到达彼岸,所有的人都在分批死亡。
不分先后,不分地点。
他也有自己的梦想,面对滔天巨浪,他虔诚地呼啸:这是多么美啊?
你难道不觉得这是多么的美。
美不会为任何人稍作停留,美总是稍纵即逝。
美不会向你走来。
于是他毫不迟疑地向美狂奔而去,他的每一个瞬间都是为了把那个瞬间拥入怀中,他自己去走向那令人窒息的美,那所有人都视而不见,却令他不安,令他狂喜的美。
美是多么的那么惊心动魄,美就是如此需要我们为之粉身碎骨。
于是,剧情是什么还是一个问题吗。
借用看到的豆瓣一网友的短评:@糊糊玛奇朵 下为原文:豆瓣已经被白花娘炮攻占了吗?
满满都是荷尔蒙,就算为了特技演员的背后辛苦也不该打低分啊!
没啥剧情怎么了,冒险类电影本来求得就不是什么复杂线索,而且男主也很帅,有点像囧瑟夫,身材也爆好,那个人鱼线,啧啧啧,全片各种刺激,还要啥自行车!?
╭(╯^╰)╮豆瓣果真被小白脸娘炮假文青占领了啊,你真正对户外运动有一点了解,你就知道,光是拍那些极限运动镜头就已经很不容易了,这种本来就是欧美类型的类型片,我觉得跟暴力街区那种也挺像的啊,情节很简单,动作暴力是重点只是,相比那种动作暴力是重点的电影,这个极限运动为主打卖点的电影,拍的更加酷炫啊,这么多极限运动不是盖的,都是扎扎实实有极限运动员专门拍摄啊……普通人哪里见识过这么多,翼装飞行、峭壁滑雪、高空滑翔、越野、冲浪、徒手攀岩、跳瀑布……八种最高难度的极限运动,一个小时40分钟的电影,几乎10分钟就来一次嗨点……一此电影能看齐所有极限运动,还能顺带跟着梦想了一回……对于户外有点爱好的人来说,你还要求啥,同样的情节简单、动作酷炫的暴力街区,为啥在豆瓣就有8分的高分,这个极盗者就只有6.8……只能说,户外类型片已经在豆瓣沦为末流了,也不知道是好是坏
《极盗者》是我今年在电影院看过最好的纪录片。
哎,谁拉我衣服,哪里说错了?
好吧,纠正一下,《极盗者》应该是一部警匪动作片,讲一个FBI探员追捕一组国际盗窃团伙的故事。
故事里有技法惊天的劫富济贫,警匪之间的追踪与反追踪,卧底无间道,银行抢劫和街头枪战,等等。
不过,谁是跑来看这些的呢?
观众期待的,是片中那些疯狂之士的疯狂之举。
他们从运输机直接空降进地穴,顺便把房间大的钞票堆凌空肢解;他们身穿滑翔翼在山谷间极速飞掠,与嶙峋的峭壁擦身而过;他们从陡到近乎垂直的雪峰滑落,或者跟能把大卡车像玩具一样乱掀的山石流赛跑;他们用几根手指支撑住整个身体,把腿劈成180度往上去抓钩那微小的突出。
即便是那些警匪片必不可少的追逐打斗,也都被包裹在体育竞技的形式里,看谁跑得快,摩托骑得好,跳得远跳得准,野外求生的能力有多牛叉。
回到开头的话题,说《极盗者》是纪录片,可不是讽刺它情节稀薄,而是对其动作编排特色的一种褒赞。
不像很多人所认为的动作片等于没情节,好莱坞编剧很擅长用动作来讲故事,比如今年的《疯狂麦克斯4》,长达几十分钟的打斗里,层出不穷的变数让情节也持续着高速推进,绝不是为打而打。
但《极盗者》却反其道而行之,每一场挑战自然的玩命之举,都在纯粹展现自然风光的绮丽诡谲与人类意志与体能的高度,不掺情节起伏变数,没有添油加醋的人工惊险。
常常是长达几分钟的动作片段,一气呵成,讲故事这个任务被推到了一边。
这样一来,我们即便知道有替身出演,即便清楚画面有后期加工,在目睹的那一瞬间,仍愿意相信这是完全实拍的“纪录片画面”,真实地就像架在你鼻梁上的3D镜片。
这部套着警匪片壳子的极限运动纪录片里,人与人的较量,压根不算事儿,主角在兄弟之情与法理正义之间的抉择,也就靠吼了一嗓子有所强调,至于人与自然的交锋,则完全被当做谬论拨乱反正了。
根据反派的理念,他们攀山跳海的意义,不在于征服自然,而是对自然的一种致敬。
他们都是虔诚的自然之子。
(剧透警告)当匪首最终融入无边的浪花,很让人想起吕克•贝松经典《碧海蓝天》那个饱受争议的结局。
两片主角在性格上十分相近,他们都不是符合世俗道德规范的正派之士,但灵魂中藏着某种光芒闪烁而令凡夫俗子神往之意,这也是影片的核心魅力所在。
归根到底,片中最大的冲突是极限斗士们与自己的恐惧所做的争锋,也点明了片名point break的意思,即恐惧占据上风的那个临界点。
这部片翻拍自1991年的《惊爆点》,那时候的基努•里维斯就像今天的卢克•布雷西一样年轻。
看《惊爆点》的时候我还很年轻,已经不太记得情节了,但一些标志性元素仍然令我印象深刻,比如帕特里克•斯维茨扮演的劫匪首领喋喋不休的生存法则。
《极盗者》的埃德加•拉米雷兹所饰的同一角色被缀上了一个环保主义的标签之后,这一属性有过之而无不及。
重要的是,我们仍然会被那些充满理想主义的说辞所感染,觉得还挺酷的,为之献出生命挺可敬的。
还记得吗,另一套打着动作片幌子的体育竞技片《速度与激情》,也同样有个伟岸肌肉+哲学头脑的唐老大。
没错,我很早就认为《速度与激情》从《惊爆点》偷过灵感,而《极盗者》进一步拉近了双方的血缘关系,诸如与匪首的妹妹相爱,餐前祷告等设定。
话说回来,考证谁来自谁已经无所谓,反正我都一样爱它们,爱那些将自由的定义拓展到海阔天空的瞬间。
(文/方聿南)
当鲍迪在狂风暴雨中对着巨浪发出最后的怒吼的时候,眼睛不尤湿润了在伟大的自然面前,人类是多么的渺小,而这渺小的人类,却有勇气用自己的 一切包括生命去融入自然!
我不敢用“挑战”这个词,因为我觉得鲍迪他们所做的,绝对不是什么征服自然,而是用自己的生命去感受自然,如同鲍迪所说的,经过了这八个如同祭典般的仪式,让你在生死间感悟,融入自然,理解自然的伟大,让你成为比现在更优秀的人。
这的确是一场生命的祭典,鲍迪和他的伙伴们一个个消逝在他们选择路上,每个人临走的时候那句话:“我们很快就会再见的!
”我觉得他们所选择的,就是一条不容于世的道路,注定了他们悲剧的结果,鲍迪能怎么办,他们的心灵是崇高的,但是无奈地面对这个肮脏的世俗,他们要完成他们的祭典,却不得不屈从世俗的有钱人,不得不去犯罪而陷入警察的埋伏.....他们悲天悯人地想要让人类吐还从自然索取的,有一种唐吉坷德式的悲壮,今年的电影,许多许多都对人类的未来表示了悲观,比如《王牌特工:特工学校》,有钱人就计划灭了全人类来保护环境... 但是就如同俗不可耐的《私人订制》最后那悲天悯人的笑话,几个人感叹了一番,葛优最后一句话:因为我真有辆车。。
道出了人类的真相,我们忧心忡忡,我们大声呼吁,可是,回不去了!
环境的毁灭回不去了,拍电影的时候我们还能对着雾霾里头的太阳感受一番,现在PM2.5 超过1000了,我们只能看到鬼蜮一样的城市。
六十多亿人,有几个清醒的?
每个人都为自己而活着而已,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多吃一口而已,你能说是错么?
而对地球来说,无非就是一场感冒而已,只要发发烧,几十亿细菌也就都死得差不多了,地球有什么所谓?
毁灭你,与你何干?
影片的特技,我只能用登峰造极来形容,不在于假,而在于真,似乎他们真的完成了这些挑战!
似乎他们真的在生死之间差之毫厘!
看完后许多观众的反应就是“吓死我了!
”当然了,我们知道这肯定是电影人的大量汗水和勤奋换来的!
电影里,鲍迪他们的路,是多么的美丽啊,虽然这美丽是那么的危险,注定他们的路途是孤独的电影外,我们能随着镜头,感受那刺激爽快,这也是我们看电影是多么的美丽啊,建议大家还是在影院的3D下观看,体验它也不贵.... 反正我也是8.8 抢票看的 :)
力之涌现:冲锋艇激流回旋;天之降临:珠穆朗玛峰定点跳伞;地之觉醒:从飞机上跳下来,让美元漫天飞舞、从天而降;同时人穿越到墨西哥燕子洞天坑的溶洞;水之生灵:在巨浪席卷而来的时候,单凭滑板飞驰而过;风之永动:像蝙蝠一样翼装飞行,滑翔穿越于崇山峻岭,感受风的自由;冰之固结:从最陡峭的雪山上高速滑行而下;命之主宰:徒手、无任何保护的攀岩,完全靠体力、技巧和强大的意志力;毫无保留的信任:从瀑布上纵身一跃。
这种信任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还有人类对大自然的信任。
你敬畏它、热爱它、毫无保留的信任它,它就会给你“生还”的机会。
但是如果以“征服”大自然的名义,去犯罪、去作恶,那它就不见得对你客气了。
所以,最后,当博迪再次挑战“水之生灵”的时候,是生是死,影片给了一个开放性的结局,这取决于他的内心,是否已被洗净!
每一次挑战,都是一场对于生命极限的挑战,都是对大自然的致敬。
日本人尾崎,信奉的是,通过完成这八项挑战,引起全人类对于地球的关注,对于大自然的热爱。
但正如片中女主角所说:他的梦想再伟大,也大不过一艘捕鲸船。
所以,博迪等人才会用极端的犯罪,对这个“即将死去”的世界进行报复。
虽然犯罪动机,听起来很崇高,但还是犯罪,因为他们造成了更多的破坏以及更多人的伤亡。
从这一点上,影片的三观还是蛮正的,它让我们思考我们现在的所作所为,但同时告诫大家,以暴制暴、极端行事,也是万万不可取的!
本片最赞的地方是,其以破获犯罪案件过程作为一个外壳,在其中装置了8项“极限挑战”,并通过这些挑战,展现了地球之美、自然之神奇。
惊悚案件+极限运动+风光大片,这种电影,绝对有市场!
恨不起来的“反派”。剧情很弱。加分全都在极限运动。
要承认剧本不够严谨,但是……so what?激进环保分子,生态恐怖主义,在极限运动的行为方式中,燃爆了大自然的美和力量,也足以挑起思考了。重点是,真好看!
全程窒息。只是不知道为何一定要强塞进断案的情节,如果单就八项挑战所要追求的境界来拍一部关于极限运动的影片,我想绝对会在影史上留下独特的一笔。
实质上是一部极端环保主义宣传片,却套用了一个警匪片的框架,情节空洞而缺乏感染力。其实这种题材根本不需要以电影这种形式呈现出来,传统的导演编剧演员都不再是重点,特技指导和各类大牌的极限运动替身演员变成了核心…但在浮躁的市场,本片拿出了时间和诚意呈现了如此炫酷的极限运动,值得鼓励!
我当你兄弟你竟然系FBI,挨我菊一刀!
看完也没什么可说的,吐槽也没啥动力
完完全全的极限运动展示片+花样作死教学片+星球美景幻灯片+猛男糙汉卖肉片,可即使这四点都算称职,但这个故事实在是乏味得让人跳脚,人物为了冒险而冒险,从挑战动机展开的讨论肤浅造作,剧本感染力完全为负数,尽管天使瀑布和阿尔卑斯山的美景一流,但夹杂在运动和风光之间的文戏简直难看到不能忍。
4/10。蠢死了,假得不能更假的特效居然是最不无聊的部分。我的时间呢???
据说影片里的极限运动基本都是真实的无电脑特效的表演,太赞了,很多场景看得肾上腺兴奋。但潜伏破案的初衷导致剧情太弱,结尾还特悲情。如果就是谈极限运动的故事,就给五星了。
美好的极限运动风光片毁于中二设定
动作特效拍摄给满星,剧情一星,综合三星。
一般般的极限镜头
国内 运动题材 电影历史票房榜冠军(2.48亿),剧情没那么动人心魄,没啥大明星,有的话可能口碑票房会更好
不要在意剧情这种细节。好看好看太好看。肾上腺素从头飚到尾。大量的自然绝境实景拍摄。非常喜欢。极限运动,生命与自然。不需要剧情,够刺激就好。
《极盗者》:只推荐极限运动爱好者观看,极限镜头是亮点,几乎看不出特效的痕迹,每一项都很酷,场景美翻了,尤其图四那段,“乐水”的我看着觉得后背发麻。“尾崎八项”提出的观点还是值得深思一下的,我们的地球还能支撑多久?FBI办案的情节是败笔,所以如果对极限运动不感兴趣,那你就别去看了。
惊呆了!
2015.12.10,天鹅湖万达,贾蓬。看睡着了。
重看依然腿软。美景,绝境,极限。每个人眼中都有一个无尽的世界。
如果是作为一部极限运动的纪录片,会是非常好的作品! 极限的极致! 但是作为一部电影来说,剧情真是渣到不行。。。所以平衡一下,三星吧。
犯罪,极限运动,若有若无的主题,值得4星的爆米花影院电影…说到his line,推荐一部关于攀岩的纪录片《King's Line》(非惊爆点),完全相反的方式探讨meaning of life.感觉主角形象就是致敬Chris Sharma,只是个人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