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发生在香港的九十年代末。
杨千桦饰演的阿妙志向高远,却因为老爸欠下的债务不得不以卖鱼为生。
阿妙的人生目标就是30岁之前把欠债还清,跳出菜市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找到值得托付终生的人。
陈奕迅扮演的鱼佬因为阿妙抢了自己的生意而对啊妙心存芥蒂,却在交往的过程中被阿妙近乎傻气的执着而打动。
从此,鱼佬的人生目标变成了作一个值得阿妙嫁的男人。
在阿妙30岁生日前夕,阿妙的父亲以外身亡,困扰了她十几年的债务也随父亲的逝世而烟消云散。
在与鱼佬度过30岁生日之后,阿妙不辞而别。
几年后,阿妙已变成小有名气的化妆师。
此时的香港,SARS横行,人心惶惶。
阿妙与鱼佬就在这惶恐而混乱的时代中再次相遇。
当阿妙想与鱼佬重拾旧爱时,鱼佬的手机响起,一个清脆的童声称鱼佬为爸爸。
离别时,阿妙看到了鱼佬一家温馨而幸福的笑容。
我喜欢香港式的煽情。
那是把相思的红豆炸成蒸不滥,捶不碎,响当当一碗铜豌豆。
表皮酥脆,内里仍然是一股腥红的哀愁。
而不是像韩国偶像剧或所谓的温情电影,愣是把红豆熬成一锅浆糊,喝下去能粘住人的肠胃。
当阿妙深夜在街头卖鱼粥,鱼佬不是抓住她的双手,泣涕涟涟的说:我下半辈子绝对不会再让你受这种苦;而是把双手插再口袋里,故意装作满不在乎的样子说:你不用这么拼命吧,并买下了所有的鱼粥。
当阿妙的父亲命在垂危,他不是老泪纵横的说:“阿妙,我这辈子对不起你啊”,而是望着眼前模糊的身影,气喘吁吁的说:“阿妙,你终于可以离开菜市场了……”。
当阿妙与鱼佬久别重逢时,阿妙不是眼睛中滚下泪来,而是望着因为微窘而喋喋不休的鱼佬,忍不住笑出声来。
香港人总有一种洒脱的气质,一种玩乐的态度。
即使是最令人伤痛的情感,也变成嘻笑怒骂皆成文章。
在香港,很文艺,很小资是贬义词。
就算是被小资阶级奉为艺术电影居家必备良药的王家卫,也不喜欢被称之为艺术电影导演。
香港人喜欢用无所谓来掩饰深情,用自嘲来开解寂寞。
流行文化的精髓,全在草根阶级了。
影片的结局,阿妙拿出鱼佬很久以前送给她的钱包,却在得知鱼佬已为人父的真相后,把钱包藏在身后。
不明就里的鱼佬想去看看阿妙手里的东西,当他摸到了钱包,意识到了阿妙的深意之后,两个人都沉默不语。
阿妙悲凉的说:“听我话,不要看了。
”随后,鱼佬又恢复了往日的纨绔模样。
这是纯正的港式煽情。
小火慢热,把你的心一点点的加温,想跳脱却为时已晚。
又像是用 长指甲给你挠痒,起初很舒服,最后就有点隐隐作痛了。
还好,阿妙和鱼佬没有破镜重圆。
一流的电影永远是放映生活而不是美化生活。
错过了就是错过了。
你选择了A就不能拥有B。
衣服尚有销售告罄的时候,更何况是人。
人与人之间永远不能人生若只如初见。
2004年的阿妙与鱼佬,中间隔了五年的光景,在无形的岁月中,他们分别经历了出走,学徒,结婚,生子……凭往日的温柔回忆,如何唤醒你今天的情愫?
就像顾曼桢对沈世军说:“我们再也回不去了.”时光把我们推向衰老,把我们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如果一觉醒来,回忆像被子里的余温渐渐散去,那我也不用如此留恋。
可是对于不属于我的幸福,总是心存妄想,对于只存在于记忆里的模糊影像,总忍不住一窥究竟。
鱼佬和阿妙说再见后,内心会不会起波澜,影片没有交代。
我们只是看见阿妙把自己的美容店起名叫MISS 一位MISS,因为MISS而MISS。
提起主演陈奕迅和杨千嬅,喜欢他们的歌迷总有很多话要说。
有多少人希望他们坠入爱河,结为连理。
可事情的真相是:陈奕迅已身为人父,杨千嬅至今单身。
他们都是性格矛盾又及其内敛的人。
陈奕迅可以再公共场合装傻充愣,还可以唱出《不如不见》这样令人欲哭无泪的悲歌;杨千化可以再屏幕上饰演大笑姑婆,骨子里仍是《我等我在》的敏感凄婉。
这样相似的两个人,因为心灵契合而成为知己,为什么不可以因为彼此读懂而成为恋人呢?
这是我喜欢的八卦,不是赤裸裸暴露癖一般的丑闻和背叛,而是把80%真相拿给你看,另外20%藏着掖着,让人带着主观意愿在虚妄中推敲真理。
多么令人着迷。
我猜想,阿妙不是不想要平凡的幸福。
她只不过是不甘于生命中缺少华美的色彩,她只不过是想让人生在经历激烈的冲撞后,慢慢归于平淡。
但是那份平淡,只属于她一个人,而不是属于她想与之分享的那个人。
因爲MISS,所以不會忘記 當影片結尾,伴著主題曲,阿妙駕車經過富貴坊,她想道:2007年,富貴墟終于清拆,十年裡面,我想做的事沒有全部做到,以前,我會覺得失敗,現在我覺得,我不是失敗,而是成功發現,所有的一切都只是一個過程。
輸出一口氣,心裡的感覺有些難言,就好像繁華中的落寞,勾引得眼角有點濕潤,鼻子微微的發酸。
香港回歸的十年,是我從二十邁入三十的十年,一如戯裏戯外的時境變遷,迅急不可阻擋,十年的記憶清晰得很又模糊,有甜蜜有酸楚。
這本就是世界和人生的原貌,只是似乎太快太快。
而我們,僅僅十年就要開始回憶了。
羅永昌的名字之前並不熟悉,會看這部還是因爲監製是杜琪峯。
觀看之前多少有些揣揣,與銀河印象的面向小眾化的作家電影相比,其瞄準市場的商業片一直不是太令我感冒。
不過,《每當變幻時》卻有很意外的驚喜。
是那種會讓心情波動的電影。
這是關於MISS和變化的電影。
前半段是比較老套的香港愛情電影模式,一如前半段的時代背景——在千禧年之前的香港輕喜劇的愛情電影通常會營造溫馨大圓滿的結局,善意款款的讓觀衆吃下定心丸並養成習慣。
而後半段在千禧年之後的七年的劇情,所佔比重不大,卻異常寫實。
特別是那個結局,在所有人以爲 也能接受一個牽強但過得去的童話結局時,所有的一切都破碎了,或者說又還原到現實中。
而這個時候我們知道,這並不是一部愛情片了,一點點都不是,這只是香港的十年變遷,整個世界的十年變遷,整個人群的十年變遷。
魚佬當歷史的車輪滾向前,每個人都要變,無論你接受與否。
豬肉佬由於被阿妙(楊芊驊)的看不起,立志離開菜市場出去撈世界,他的每一步都是成功,他代表了那些敢第一個吃螃蟹的,或者說是有膽識的幸運兒。
魚佬(陳奕迅)是最不求改變的,也是在富貴墟駐守到最後一個才走的,他對阿妙的真情,卻沒有在千禧夜的晚上在天台等到要擺脫菜市人生的阿妙,在現實面前,愛情通常是脆弱的東西,雖然魚佬是最接近阿妙想嫁的人。
我們也許期待在最後的結局中阿妙和魚佬有情人終成眷屬,但當魚佬觸摸到送給阿妙的錢包后的鬆手一刻,我們也就預料到十年,是磨人的尖刀。
我們能夠期待魚佬一廂情願的一直等待嗎,爲了另一個不可預料的人的人生?
而魚佬擕妻兒離去的笑容是燦爛陽光的,阿妙看著他們的背影也終于從震驚到徹悟,原來自己錯失的對於對方來説也許只是一段經歷,無論有多刻骨,在時間面前,也顯得微不足道。
阿妙阿妙的一生總是在制定人生計劃:努力打拼,替老豆還清欠債,離開菜市,三十嵗前找到值得嫁的人,尋來自己的人生。
起初,豬肉仔追求她,她的回絕很乾脆——不會找個菜佬作男友。
她去相親,是一個英俊的男生,老豆(馮淬帆)告訴她,那是做電腦的,阿妙覺得將來是電腦時代,所以很欣喜。
但當那男生告訴她自己是餅店經理后,阿妙放棄了——這不是她的人生。
之後經歷了很多次的打擊——菜市的生意被新開張的賣場打垮,做老鼠倉又血本無歸,阿妙的人生自信一次次遭受挫敗,而年齡也接近了三十嵗,當餅佬再次邀約阿妙時,阿妙打點起精神,放開對魚佬的猶豫,也許三十嵗是女人改變初衷放低身價的年齡,然而當餅佬介紹起自己的未婚妻,並請求阿妙給自己的店做晚餐的供貨生意時,阿妙才知道自己完全搞錯了,不但會錯了意,也錯過了人生中雖然並不完全合意卻也不算太差的一次機會。
當阿妙趣商場準備買下自己躊躇了很久卻沒有下定決心買的錢包,卻發現已經被賣走了,當自己心中鎖定的那一款沒有等到時,稍次一些的居然也不是任自己想要就要,時間流逝過,最後只能挑自己不想要的。
那個被賣走的錢包一如魚佬,在阿妙的心中是最接近可嫁與值得嫁之間的,她始終下不定決心,然後老豆死了,欠債一筆勾銷了,在愛情先還是事業先之間,她選擇走出富貴墟,先過出不一樣的人生來,然後説不定真正想嫁的就會出現。
阿妙走的時候一定是猶豫的,因爲有選擇所以才兩難。
阿妙的事業成功了,但是再也沒有找到比魚佬更值得嫁的人。
07年,阿妙37,她倒也釋然了,因爲抓住或者失去,沒有成功和失敗的區別,只是過程一段。
恩,也許這是自我安慰的一句,但是就讓像阿妙一樣的你我聊以慰藉,寬容些好不好,不然我們怎麽活下去?
而魚佬從一而終沒有猶豫過,他愛阿妙的時候也是全心全意,他要留在富貴墟並不想找另外的人生也是一心一意,他沒有選擇,或者說他一早就選定了。
只是,無論是阿妙還是富貴墟都不是真正能屬於他的。
他也痛苦過,但是能走出來,又找到了新的事業和另一半。
兩個人同樣MISS過,但魚佬懂得抓住,抓不住那個最完美的錢包,雖然不完美卻也不差的那個能抓住也不錯,他的人生與想法比較簡單,他的愛情之路也就沒有阿妙那麽多波折。
而阿妙的選擇總是在做減法,看到對方的毛病就捨棄,到頭來覺得還是魚佬是自己的真愛,但就如同那個錢包,當終于發現是自己愛的那個,卻已經被賣掉,並且是限量版再也不會發行。
一如同劉若英的《後來》——後來終于懂得了如何去愛,而那個人早已消失在人海。
無所謂對錯,卻像圍城,能抓住的會猶豫,想找回來的時候已錯失。
香港的十年 世界的變幻從回歸,到千禧,到911,到非典,時序從九七進入O七,這十年,只要你伴隨他走來,會發現實在是太過眼雲煙了些。
香港若是,大陸若是,世界若是。
仿佛上個世紀從沒有如今天一樣千變萬化,跟不上節奏,儅老一輩還在喋喋不休新新人類的叛逆,那些昨天的新人類也已被更新的甩在一邊。
所以懷舊在這些年越來越頻繁,不但懷二三十年前的舊,十年八年前的也恍如隔世要拿出來祭一祭。
富貴墟在被關閉六年后,爲了要讓美國回來動手術的老人安心,所有離開了的都回來扮演一日的當年。
是啊,能夠重現的,一天也好。
在這個變幻的時代。
I always miss you. So I miss you. So I miss you. So I miss you. 我总是躲避着你所以,我总是错过你所以,我失去了你我想你我是一个还蛮容易说出“我爱你”这三个字的人,然而对于“我想你”我却没那么放得开了。
会说“想”那就不管是只有a little还是a bit都说明这个人是实实在在印在你心上的。
你会在什么时候想起某个ta呢?
吃饭的时候喝水的时候?
闻到某种熟悉的味道还是听到一首有你们共同回忆的歌?
抑或是梦见ta而后突然惊醒的瞬间?
每一种想念都是有重量的,但我觉得最沉的“miss”是错过甚至失去后的“miss”。
想念竟会如此美妙,美妙到你不需要那个当事人的回应便已满足,就像影片最后阿妙目送鱼佬一家3口远去的微笑。
我真的失去了你,所以我会想你,在你幸福我难过的时候想你,在你难过我幸福的时候想你,或者还有在你幸福我幸福的时候想你。
“有些人我永远不会考虑,有些事明知不会发生,就不要去计划。
” 她眼神坚定去寻找自己的梦想,等到成功了事业才猛然发现会对着电话忙音说我在天台等你一起过千禧年的鱼佬也是她的梦想,可惜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miss”在她一声不响离开的时候便种下了。
片中我最喜欢一个场景,鱼佬躺在乒乓球桌上独自迎来2000年的这个。
我是真爱eason啊,为什么我觉得他晃着腿苦逼着脸的样子好帅啊,连他圈着兵乓球的小胖手我都觉得好帅啊哈哈哈哈。
然后我脑中便全是eason的一切还好。
很可惜这首06年就已发行的歌没有录到这部戏里做插曲。
转眼间 和你未见便寂寞一千三十四天挥过手 含了白箭道别的光景真像昨天别拉扯 认真点情绪何以到低点 我的天她要走 无法幸免你要冒一些风险不紧要 当天放弃我的是你今天你也有被放弃了那个滋味能重头做起其实我曾一个闯丝路比失恋更糟其实我宁愿你不那么好得不到也好其实我还好 期望你还好我已经太知道心要静 才好失去的 唯有认了在冥冥中她不属你的得到的 越看越化幸运光景都只是借的大家总是旧相识无疾而终也增长了见识亲爱的 凭你悟性为何没想到珍惜不紧要 你的心永远不断转他逼你再爱大概会变了你不愿宁愿给你选其实我们都很想得到都跟天对赌其实压力高得比天更高自卑点也好其实我还好 期望你还好我已经太知道理想可以不高不紧要 当天放弃我的是你抑郁我有过但我战胜了那滋味其实世事总有好不好不只得你好其实我们专喜爱得不到的手松点也好来吧我还好 期望你还好你肯跟我倾诉 都算好其实我们都很想得到都跟天对赌其实压力真可以比天更高心松点也好来吧我还好 期望你还好我太想去知道坏消息也好 我都我都衷心跟你讲 你好你好这首歌是我的最爱之一再见旧情人,一句“你好”胜却千言万语。
那个青青子衿的男子一定与鱼腥、黄油香以及各种各样尘世杂感无关。
他捧一卷竖排字的线装书,静立在昏黄路灯或者一树桃花下。
或者擎一盏油纸伞,风雨如晦天,长衫半湿来扣门。
夏天午后一起在桂树下乘凉,杯子里绿茶浮浮沉沉,旁边还有冰湃杨梅;冬夜围炉取暖,红袖添香伴读,间或相视一笑,莫逆于心。
爱情与洁癖、素白、默契、微笑共生。
对面鱼佬坐没坐相,胸无点墨与大志,纵然会花一点小心思,会讲很多格调不高但很好笑的段子,至多是个备胎。
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是这样的,最美丽的公主囚禁在恶龙看守的高塔上,管他面纱下可疑姿色;最动人的风景是隔了万水千山的海市蜃楼,千万人在一块巨岩上刻下到此一游;最深刻的道理要经过上刀山下油锅的考验,没事在家琢磨出来的只配写进二人转;最滋补的食物都是长在悬崖深海,要么就是很难养活,要么就是几十年一熟,烹饪的时候需要相夫教子的雄心与耐心。
跳过了费劲这个环节,唾手可得的怎能是最好的呢?
在阿妙心中,鱼佬怎么能够是Mr Right?
他他他他可是菜市场的人哪。
没有惊艳的邂逅,爱情就从那一排排鲜鱼里升华?
富贵坞的青梅竹马版本,拉着对方油腻的手共付月供,想想就觉得够了够了,还不如单身干净利落。
可能是太偏爱鱼佬的市井做派,所以不大喜欢阿妙,敝帚自珍用在这里再合适不过了。
挑来挑去的犹豫充分暴露了多年菜场职业病。
连岳曾经说,世上没有完美,这是个常识。
阿妙臆想的另一半,不过是个像Prada的Gucci,除非设计师吃两家饭。
话说回来,钱包倒还好,量身定做的男人,是要靠上帝帮忙的。
上帝即使善心大发,临时赶工,天堂高级定制也比你小了两轮,做女婿差不多。
所以,眼光沉静后,还是最喜欢大大咧咧的鱼佬吧。
看过许多深夜为生计操劳,看过天台上心无城府的开怀,旧衣故人,熨帖善解。
抹杀那些幼稚偏见,鱼佬收拾停当不是也蛮帅的。
老了还可以回忆狭路相逢,斗智斗勇。
好的开始固然是成功的一半,坏的开始也一样。
茫茫人海,我们只需要一个开头而已。
过往摩擦不必放心上。
虽说,默契如卫斯理和白素,的确令人动容,可是我总觉得爱情若是太多默契,容易无言。
题外话。
于是阿妙拿出鱼佬送的钱包,打算为这段悬而未结的感情买单。
可是就在几年前,时间地点气温不详,鱼佬经人介绍,和一个眼神澄净的外来妹弄假成真,开花结果。
阿妙这种心比天高的女子,不至于放下身段搞个婚外情吧。
鱼佬接电话的口气多平实多么顺理成章,也未必肯买账呢。
所以,阿妙开着越来越大的车子,画着越来越精致的妆容,心却越来越如止水。
香港多一个成熟坚忍女子,却凭空留白一段坊间温饱爱情。
To 阿妙你以为你在向前奔跑时,别人都在原地等你吗?
你以为你幻想中的男人与你真正相配吗?
其实最精通小资生活与女人心思的,是西门庆吧?
习惯了看童话二百五收尾的香港电影,看完每当变换时我心里硌了一下。
陈奕迅一直都是我最喜欢的香港歌手,那种有恃无恐的性格,绝对需要天分。
而每次我看他的电影却都是要准备一棵足够灰调饱满的心脏,羞耻心充足的看着他一幕幕没羞耻心的表演。
不知道是不是他做了爸爸的原因,这一次我开始觉得,电影里他正经起来很好看。
我没期待每当变幻时参赛奥斯卡,没期待他对推动两岸政治文化交流起到史无前例的积极作用,没期待他有需要删减的环节,看宣传的时候以为还是恶搞的老桥段,现在意识到自己低估这电影,倒有点惭愧。
好与不好只在你起初的定位。
好比阿妙一直想要一个像prada的gucci,也就一直都得不到。
整个故事大体是关于阿妙的错过又如何。
狠角色阿妙每次都想也不想,不怕伤害对方微薄的自尊就冲口而出:我不会嫁给菜市佬。
这般坚定自信的口气,现实的坦荡荡,不遮不掩直接可爱。
也只有杨千桦有如此摄人心魄的气场。
她吓走猪肉佬,猪肉佬成了暴发户,吓走饼佬,饼佬开了店订了婚,吓走鱼佬,鱼佬娶娇妻生儿子。
最后事业成功的阿妙知道,错过的情节再也追不回去,错过的鱼佬再也回不来。
没有像prada的gucci,从来就没有。
因世人皆贪心好似明确想要。
最后不尽如意那个的也得不到。
向前走,未必就遇到更好。
我曾经骄傲又傻气的相信这样一件事,好男子不是寻来的,是等,不用找,一定会有那么一个人,他也在等你。
若你去找,失望抱怨痛哭破口大骂那都是自己寻得。
你静静等,一定有那人出现。
冰心叫铁凝等,铁凝在50岁找到归宿。
找到那一人,而她毕竟是铁凝,不是所有姑娘都有这样资本与魄力。
50岁,当真没有遗憾吗。
怕是不敢有吧。
鱼佬对着电话忙音说,明晚千禧年 我在天台等你。
你没来,这不是我的错。
阿妙看着拆掉的富贵墟,对错过的一切说,十年里面,我想做的事没有全部做到,以前,我会觉得是失败,现在我觉得,我不是失败,而是成功的发现,所有这一切只是一个过程。
阿妙不是不遗憾,而是每人都在向前走,不许你回头。
我相信导演说的这电影不是刻意与回归十年暧昧,只是一个女人的十年,搭上回归也未尝不可。
至少不如老港正传那样左的露骨。
富贵墟消失了,很多事情不一样了,我们还是要继续生活。
而最后阿妙看着鱼佬一家三口的背影失神化作灿然一笑。
这遗憾,不笑又能如何。
“30岁的第一天早晨,我在一个男人的家里,在一个街市佬的家里。
我看到了一个我不想要的未来。
”当阿妙说这句独白的时候,她看到床上,还没睡醒的他面露幸福笑容。
而我却看到了,一个心高气傲的女人是何等决绝。
有人说,阿妙错了,错在不懂珍惜,到头来错过了一个值得嫁的男人。
但我觉得,人类其实是有一种趋利避害的本能的。
就像水里面的鱼,都会拼命游向光明的世界,而奋力撇开身后污秽黑暗的一切。
人往高处走,山鸡变凤凰,绝不是过分的奢求。
出身卑微,父亲欠债,让阿妙30岁之前的时光都要在一个名叫“富贵墟”的菜市场中卖鱼度日。
每天清早她比别人更早去取货,取最新鲜的货;每天深夜她一个人在街头用卖剩的鱼肉做鱼粥,15元一碗,一个个硬币放进罐中。
她的理想,很清晰,就是要在30岁之前,还清欠债,离开菜市场,找到一个值得嫁的人。
还有,买一个理想中的钱包,款式像PRADA,牌子是GUCCI。
然而,世上并没有“像PRADA的GUCCI”,正如人生总有遗憾无法圆满。
富贵墟实际上是个穷街市,富贵墟里又藏着富贵梦。
阿妙脱离了这个“墟”,却失去了一个“岸”;得到了理想,失去了爱。
但这,怎能说是她的错?
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而选择的对与错,外人无权评说。
若然当初的她满足于留在鱼佬身边,谁能保证多年之后她不会后悔?
如果影片仅仅停留于此,那未免流于肤浅。
1997-2007,一个女人的十年,也是一座城市从殖民地转为特别行政区的最初十年。
阿妙对猪肉佬说:“我是不会嫁给街市佬的。
”于是那个男人背上行囊北漂闯世界。
阿妙问鱼佬(Eason):“目标啊,计划啊,你有吗?
”于是鱼佬就真的开始计划买一个钱包给她。
超市兴起,她和鱼佬一起捍卫菜市场的生意,以变应变。
香港回归的那天晚上,他们在天台大叫“50年不变”。
传销之风骤起,她把钱一古脑儿投进去,以为可以一本万利。
千禧年的除夕夜,他在天台等了一个晚上,她在时尚界大展拳脚。
街市清拆,他被人拖出去,回头不舍地看了一眼,最后的富贵墟。
非典肆虐那年,她戴着口罩开车去机场,差点撞倒了一名要去相亲的女子,于是送她到餐厅。
那时她还不知道,这名女子将成为他的妻子。
That's life.你以为50年不变,其实变得天翻地覆。
你以为他还在等你,却发现只有你在等他。
你终于找到自己喜欢的钱包,却发现钱包不再是最初的钱包。
在时代的巨变浪潮中,我们的爱与理想,有谁在乎?
“我喜欢像Prada的Gucci。
”“世界上哪有这种东西。
”“确实没有,不过我也找到了我想要的那一个。
”“是什么?
给我看看!
”……“听我的,还是不要看了。
”一、他们这不是一个关于失去的故事,只是一个关于改变的故事。
阿妙与鱼佬确实是太不相同的两种人。
阿妙不甘于现状,渴望离开与远方,但同时又是浅薄与极其情绪化的人(在金钱面前易失去原则;好骗;笑着笑着就哭了)。
鱼佬只愿守着眼前的土地,这是他归属感的来源。
他的人性有三层,表面是浪荡的(嫖妓,暴脾气,打架),第二层是可靠踏实的(始终拒绝靠走私暴富;一次次解救阿妙于困境),第三层是过分守旧的(唯有他始终不放弃卖鱼的老本行)。
所以结局也并不是什么遗憾的事情。
人类是狭隘的:亲情、友情是爱,凭什么只有男女之爱才配叫爱情?
这难道就是极致状态吗?
对不同的人,适用不同的感情状态。
若鱼佬与阿妙几年前未曾分开,怕是只会把彼此都限制死了。
二、感动很多事情,从一面来看是遗憾,从另一面来看已是难得的幸运。
他们彼此的关怀,瞒不了旁人,也无需瞒着自己。
阿妙车祸后,两人对视的那一幕,是用了多少力气的深情哇。
眼神里有着千言万语。
以及重整富贵墟时,不得不大赞细节运用的巧妙——一个道具,就道出了两人多少故事。
鱼佬记得阿妙用过的大锅,他曾经还在楼顶不屑地看着她卖粥;他也不会忘了白鳝,它开启了他们不打不相识的故事;他不会再切断她的电源了,他只是默默记着她挂日历的位置。
旁人看来平常的这些物件,却是他们的全部。
所以啊,其实物件和语言都是密码,措辞是神秘的,暗示着经历与心里的秘密。
那些共同的经历,是谁也夺不去的美好,是不会被当今生活覆盖的底色。
鱼佬和妻子如今的相处,都透着阿妙的影子。
他也曾是没心没肺的浪子,是阿妙教会了他善良与体贴。
所以有些因果躲不过,正是这份担当,让他即使假结婚,都会真心诚意对对方好。
一个行为,错与对是难辨的。
渐渐地,只好坚持做自己认为好的事情,然后承担并接受所有结果。
三、现实这个故事由Eason和杨千嬅演绎,所以格外令人唏嘘不已——因为这就像他们的故事一样。
他们同年进入唱片公司,若非杨千嬅在公司安排下必须出国进修,他们在旁人眼里就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期间,Eason被人介绍与徐濠萦认识(也就是后来被人指责没品位又败家的妻子),杨千嬅几年坎坷之后,也终于成了丁太。
然而这对失散了的旧知己,至今仍是密不可分的老友,几年前种种互动一直被媒体津津乐道。
“很多东西今生只可给你,保存至到永久,别人如何明白透。
”他们与业内几位老友的故事,也像影片里富贵墟众人的故事一样,充满了戏剧性。
林夕、黄伟文、梁汉文……他们的故事,足以拍一部跌宕起伏的《老友记》。
现实往往比艺术更有戏剧性。
杨千嬅听Eason的《最佳损友》听到落泪的故事,坊间流传甚广。
因为黄伟文曾在《可惜我是水瓶座》的批注上赫然写道:“其实我一直都怀疑杨小姐从来都不喜欢我为她写的歌词,那些道谢,直觉上都是客套话,但一直不太喜欢却一直采用,也许才是种更伟大的包容。
而我,真的,都尽了力了。
”黄伟文疑心杨千嬅真正喜欢的是林夕的词,便把这首歌交给Eason来唱。
然而我觉得,杨千嬅的哭不只是哭黄伟文,也是在哭她与Eason。
她与黄伟文另一个出名的故事,就是《可惜我是水瓶座》里一句“拿来长岛冰茶换我半晚安睡”。
黄伟文亲自解释过这个“长岛冰茶”的故事。
他陪她喝醉,却并不问那个使她痛哭的人是谁。
而这“水瓶座”,又牵连起陈杨的另一个故事。
2006年《志云饭局》上,主持人问起陈杨是否曾经是情侣,Eason用星座问题搪塞,杨千嬅表示不记得了,但陈志云满意的说:你的表情已告诉我你已经回答了。
现实中的纠葛就是这般复杂,一个故事嵌套着另一个故事,一个人物牵连着另一个人物,一个措辞就是寻踪觅迹的密码,一个表情就胜过了千言万语。
四、社会每个人都是被时间推着走的。
香港社会的变迁史,在影片的呈现真实而令人感慨。
富贵墟的衰落,是社会的选择。
然而重新营业的消息一传来,多少年前抛弃了它转而选择超市的那批人,多少年前在摊位前蹭吃蹭喝讨价还价的那批人,却充满依恋地回来了。
我看到这一幕的感情是复杂的,两分讽刺,八分感动。
然而正如开头所说的,这不是一个关于失去的故事,只是一个关于改变的故事。
所有人,离开了富贵墟依然有很好的生活。
阿妙说:“十年来,我想做的事情没有全部完成。
在以前,我会认为这是失败。
但现在我明白,这不是失败,而且成功发现,所有的一切只是一个过程。
”人与人的关系是这样,人与环境、人与事物的关系都是这样。
没有什么万万离不开的,谁都要看向前方,大步行路,途经下一个美好的所在。
还是用Eason的一句歌词结尾罢:来年陌生的是昨日最亲的某某,总好于,那日我没有遇过某某。
miss有很多种意思,我却只看见“错过”不过最后阿妙说得对,一切不过是过程,这一生,谁不错过呢?
有选择,就有错过,最重要是不后悔其实,很多时候,我们也没有后悔的机会,一开始没有选择,也许是我们自身力所不及,当有能力的时候,当然也很难奢望原来的人和东西还都未曾改变一直都在梦想着找到那个像prada的gucci,虽然明知道根本不存在但是年轻的时候,我们也很难说服自己满足于那个普通的钱包,尽管它防水,很实用年轻是最好的资本,未来仿佛总应该是美好的,长远的,怎能不去追求呢?
谁又能说那些梦想中的美好就真的不可能发生,不可能被找到呢?
生命总是得到一些,失去一些,如果得到了我们最想要的,就不能再抱怨放弃的那一些,即使什么都没有得到,也许正是生命的本来面目,本来我们所得到的那一些也终将化为乌有,质本洁来还洁去,有什么遗憾的呢?
一个人的生命于宇宙中不过如恒河之沙,不值一提,但对于每一个人却是全部,是及时行乐还是步步为营?
是独善其身还是惠为他人?
影片讲的是一个女人的十年的故事,讲的是一个女人用了十年才懂的道理。
阿妙是个心气高的女孩,她清楚的知道自己不想要什么,也愿意为自己想要的计划和努力,生活或者爱情,她都不愿意将就。
一直等待,一直努力,一直错过。
1997年,她27岁,单身女子,在菜市卖鱼,为还债奋斗,有一个贪赌又爱泡妞的老爸,有一个守候在她身边的鱼佬。
有一个对她一见钟情的饼佬。
然而她知道,这些都不是她想要的,卖鱼或者卖东西的男人。
1999年,她29岁,单身女子,在菜市卖鱼,为还债奋斗,有一个贪赌又爱泡妞的老爸,有一个守候在她身边的鱼佬。
曾对她一见钟情的饼佬有了未婚妻。
然而她知道,现在的一切都不是她想要的,卖鱼或者卖东西的男人。
2000年,她30岁,仍然单身,债款偿清,老爸去世,鱼佬还在守候。
她悄无声息的离开,去追求自己的生活。
鱼佬每天下班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拨打她早已停机的旧号码。
在千禧年到来的前夜,他对着无人接听的电话默默的约定:我等你,在天台。
2003年,她33岁,事业小有成功,拥有了一台车,不是她觉得不错的MINICOOPER,因为她始终觉得虽然喜欢MINICOOPER,但终不是最最甘心的选择,也许会有更好的,于是宁可先选择其他的。
她和鱼佬擦肩而过的这一天,鱼佬为了帮助内地女子留港而选择结婚。
2006年,她36岁,事业越来越成功,遇上一场车祸,生死关头,她只想到一个人:鱼佬。
终于愿意联系,终于得以相见。
七年没见,却没有丝毫的生分,鱼佬还是那么细心那么温和,俯身在车底帮她捡起落下的鞋,再一边唠叨一边帮她仔细的穿上。
她笑了,以为什么都没有变。
2007年,她37岁,拥有了自己的化妆学校,她以为一切终于圆满。
她握着鱼佬7年前送的钱包,也许想说“这些年,我心里一直只有你。
”,而这时却听见了鱼佬接听老婆的电话,温柔甜蜜的神态。
她僵住了,也终于知道的确是错过了。
钱包藏在身后任他抢夺也不肯拿出,只是哀求“我求求你,别看了。
”。
是的,不看一切都还能藏住,一切依然平静。
这十年就这般结束。
圆满吗?
遗憾吗?
就如她最后接受一本国际杂志采访时候说的“我来到这里之后,学会了MISS这个字,单单四个字母,我却花了十年时间才正真明白它的意思,教会我的,是个不太懂英文的人。
”。
MISS,错过,挂念,遗失,未婚女子 。
也许是最近总时不时的沉浸在些伤感的情绪里,这片结束时,心里多少有几分难过,眼角甚至有些湿润了。
我又想起了,大学时候,一个朋友指着一个马克杯上的MISS问我,为什么MISS即有挂念又有遗失的意思?
现在看来,大概可以这么串起来解释:因为错过,所以遗失,然后挂念,始终还是一个人。
很多人是不是也像阿妙这样?
为了自己以为的美好,固执的放弃身边出现过的,以为总会遇到更好的最好的,于是做出一些选择,一些我们自以为是非做不可的对的选择,等到数年后,再回头看看,再回头选择,是否又有当初的勇气和决然?
是否会后悔?
影片看似没有太强烈的起伏和情绪,却因为苍白让人觉得悲凉。
生活其实本来就是这样,看似平白淡味却遮不住一丝丝的凉到骨髓的无可奈何。
得到和失去也许命中早有注定。
就像阿妙,她选择了她想要的生活,于是她错过了原本属于她的爱情,她会遗憾。
而她如果当初选择了留在鱼佬身边,也许一世平淡过活,却得不到她现在的生活,她也会遗憾。
总要有所偏失,命中大概只能得到这些分量罢了。
“对,这个钱包是很接近我想要的,但又不是我心目中想象的那个”。
阿妙选钱包的态度直接折射出她对生活对爱情的想法。
因为要替热衷嫖赌的父亲还债,她在鱼档里消磨自己的青春,但心高气傲,与猪肉佬或是与鱼佬或是与饼佬恋爱、结婚,那都不是自己想要的将来,哪怕这里面还有爱的存在。
有人会说她是在追求理想的爱情而不愿将就,我却总觉得她有些现实,带着过份的理性,当中的爱让她挣扎过,最后却是现实占了上风,或者说是在现实的夹缝里努力地保存着自己对理想生活的达成。
虽然这样的理想生活却对生养她的菜市场及当中的小人物是排斥的,不过却觉得自然。
生活在这样的家庭环境里,父亲嫖赌,母亲去世,欠下巨债,她唯有勤力工作,依旧乐观,至少没有想着直接嫁个有钱人来还债而不用自己辛苦工作,她对生活有计划,有目标,钱包虽然是用来放钱的,但却像日记本一样记下每年她对生活一点一滴的追求。
她觉得的理想生活,便是不用过现在的生活,不用与现在生活当中的任何人扯上关系,哪怕她爱他,哪怕鱼佬并不是一贫如洗,这都不是她想要的生活。
可以说她27岁前的生活造就了她的理想,这是无可厚非的。
可我很难觉得她是理想主义的,总觉得理想主义是不会和物质、出身、职业联系在一起的。
虽然她最后说她最想做的事情在这十年里都没有做到,最重要的是过程。
相反,鱼佬却不同。
他那么爱她,可以为她做很多,借钱、帮她还债、帮她背父亲回家、等等,那么细碎,却像极我们身边每一个人,在全心全意爱别人便会做这些,他的爱是那么简单。
他明知道她的理想,她的择偶,他在付出,而且应该很清楚会没有回报。
这两个人想的根本不是同一种价值观,她突然消失,换了号码和住所,他仍无望地对着这个变成空号的号码念叨着,千禧年我在天台等你。
有人说阿妙配不上鱼佬,有人说没有人会永远等另一个人,有人说这就是现实,有人说错的时间遇上对的人,但我总觉得,爱情,只要没有杀人放火,就不应该谈论对错,爱情,就是你情我愿,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她是他爱的人,那么她就配得上他。
我很不想说缘分,但很多情感无法解释时,我们会归之为缘分。
有缘无份。
也许应该说选择。
当想到选择他时,她仍旧有一丝犹豫,那么当时她就不能选择他,但时间已经吞噬这一切,不再由得你后悔了。
拍在回归第十年的大时代+小恋爱,片子想往人文关怀,悲天悯人方向拍,有拍成低配版《甜蜜蜜》的野心,但一切在阿妙老爸这个角色面前彻底崩溃:这个几十年如一日吸血剥削自己亲女儿的无耻赌棍,嫖虫,永远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废柴,鼓励他人通过睡自己女儿来“搞定她”的人渣,剧中所有人都对他的行为安之若素,没觉得有什么不对,最后还努力把这个人物洗白。回归十年了,还是这等意识,香港电影用行动证明了自己是大清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嫖娼开头先扣分 乱七八糟😧
大陆多跟人学学吧10几年前的爱情电影甩你好几条街了
主题向上,故事没有打动我。
交作业式的电影 全是流水线没有感情 为什么这么高分呀
亦真亦假
典型的剧情港片,真的很喜欢杨千嬅,其实最终还是希望他俩能在一起的,可惜事情的发展只要出现一点点意味,就能改变整个结局。作为女人,她不喜欢一成不变的市井生活,为了追逐不一样的生活,她必须牺牲自己的爱情,当她回过头想看那个人时,感情虽在,人却已非。
“如果阿妙不走出富贵墟,她不会知道自己其实很喜欢鱼佬。 如果阿妙在30岁的第一天早晨决定要心甘情愿地躺在鱼佬的胸口,那么她以后同样会为这安于现状感到后悔,就如再次邂逅鱼佬时见到他的妻子和怀里的女儿。” 阿秒为什么能够让人喜欢,因为阿秒能够尊重自己的选择,坦然面对结果。
应景之作,音乐上乘。
人真的一定要随波逐流??未必吧……你可以过得很自在……
胖纸
一只像Prada的Qucci 怀旧款
太生硬了。换两个会演戏的人可能可以更好看点。
看不下去
蛇头虎尾
Miss有三个意思,小姐,想念,错过。这个词真的让人好伤感。全片也是围绕着这样一种情绪展开,小伤感小温情小细节。
励志片哦有没有
很久之前就听说了 一直没有时间看 十年时间也许自己也会变得陌生、
杨千嬅真是个烂片之王。。。
几个内地影星表现还挺不错的。杨千桦的这种片子总觉得有时候用力过猛有时候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