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尘世就这么完结了,4年3季。
有时候发生的事情其实也没什么,然而成故事说出来就带给我们各种的情感,感动、悲伤、喜悦、激动…最后一集,BOOK OF NORA,讲NORA的故事,承接了S3E6她去寻求穿越,承接了S3E1最后一幕十多年后的NORA。
不剧透太多,主要讲下NORA自述的穿越故事,这个穿越是空间上的,跟以往看得比较多的时间线穿越是不同的,这两个空间是的时间线是一样的。
NORA说她确实穿越了,穿越到另外一个空间的澳洲,她走了很久才发现有人,毕竟只有2%的人口穿越到这边,她的目的是明确的,回到她的孩子身边,然而澳洲离纽约十万八千里。
经过一番努力,NORA还是最终到纽约美普顿,来到她家对面,静静的看着。
门开了,走出来一少年、少女,NORA刚开始没认出来,这是她的孩子啊,都长这么大了,之后她老公和一个美女走出来,真是幸福满满的一家四口,只有NORA才是可怜巴巴的那个。
就是这个故事,NORA在某些点上顿悟了,D世者有些是可怜的,有的变成了孤儿,有的变得孤寡,在2%人口的世界,幸福是属于少数人的,比如NORA的一家;在98%人口的世界,幸福是属于多数人的,只有少数像NORA一样的人,让人可怜。
到底NORA在穿越球快被液体淹没的时候,是不是喊着要出来?
我认为,是的。
是的,NORA实际上没有穿越,她只是用她叙述的故事让她看起来不像苟(狗)活。
最后,引用黑人神棍那句话:Live dog is better than dead lion.靠故事活下去的DOG,这句话不要贬义的看。
在第一季讲完原著小说的故事之后,后两季和《Lost》的后几季一样陷入剧情太神棍到不能收的地步,比Lost进步的是这次编剧没有强行填坑强行解释,而是选择继续发展这种亦真亦假的剧情,让观众自己去选择相信和不相信。
其实在原著作者(也是本剧编剧之一)创作小说的时候也显然并没有准备解释为什么事情会发生,小说就是展现在“那件事”发生后人物之间的矛盾和自身的矛盾。
在第一季中重点也是角色们压抑的矛盾和对自身对信仰的思考,所以当季终各条支线汇集起来的时候人物迸发的情感是很容易引发观众共鸣的。
结局挺感动的,nora找到了一个解释作为closure生活下去,只是这解释完美得近乎谎言(剧似乎也暗示这并不是真的),或许这就是信仰宗教等的现实作用吧…(PS.喜欢Nora也许因为代入那个她了,尤其老年Nora由于有斑更像了,越是觉得耐看跟好看)但总觉得有点不够的地方,狂热matt被说服稍显简单,连同miracle和kevin的神迹一起,异世界一个核弹就抹掉了;laurie视角单集,明显的指向自杀(虽然纠结了很久才勉强解释她自杀动机),但最后又甚至可以说稍稍刻意地交代laurie并没自杀(which我觉得才是符合人物的设定)。
这次编剧是给了重要人物一个交代了(对比lost),但对剧里的世界观价值观似乎并没有。
没有一种解释是经得住三季剧情的检验的,你当它是宗教寓意时,它写上帝被狮子吃了,虔诚的神父都彻底放弃信仰;你当它精神错乱的幻觉时,它除了把代表绝对理性的心理治疗师都要自杀之外,还在本季正片开头拍一段宗教故事;它不断透露出虚无主义(GN,Evie的家庭不存在),它又好像把回家当作主题(s2那个大团圆finale、最后鸽子飞回)。
似乎编剧故意不给出一个完整的所谓真相,就像是消失事件那样,观众各自选择接受的解释,尽管这些解释都不无破绽。
像修女说的,not selling you, but its a nicer story. 而重要的是“you are here”他们得以live on.写到这里,应试教育练就的“作文非要提取中心思想”的毛病发作,我还是忍不住觉得这是一个存在主义的结局…或者说,一部弥漫着虚无主义的剧很漂亮地接上一个存在主义的结局…我想我肯定是在说一些我不懂的东西了吧…
如果在第二季终结会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情。
第一季啧啧称奇,第二季高潮迭起,第三季狗尾续貂。
第一季值4星,第二季值5星,第三季3星不能再多。
明明前面两季那么深沉,没有一个多余情节,第三季就开始水剧情放飞自我,hotel类似盗梦空间的梗一用再用,尴尬无比的剧情我都看笑了,最后还来硬塞一把狗粮…WTF!神坑每个人都会挖,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填平…也许这部剧接受程度很低,能看完三季确实不容易,but effort justification shouldn't kick in!
本来清明假期看这部剧的原因就是想避开最近大热的各种电影电视剧,但是看看这部剧三季的评分再看看诸如《头号玩家》之类评分,豆瓣正在变成一个奇怪的地方…
《守望尘世》是部游走于神剧与神棍剧之间的HBO作品。
它前置了一个惊悚的剧设:7年前的10月14日,地球上有2%、约1.4亿人突然消失了。
然后在漫长的3季故事里,受伤的人们一直创伤难愈,各种抑郁怪诞。
遗忘就是背叛?
赎罪代替信仰?
幻觉揭示真相?
最后女主诺拉痛下决心,抛舍此间种种,穿越彼岸。
但她在平行时空里体验到更大的痛楚:原来彼岸的人们遭遇了更大的不幸,98%的亲友突然消失,繁华落尽,满目疮痍。
她的一对稚嫩儿女已长大成人,她的配偶已另筑新巢,她与旧日时光因遗失的7年已形同陌路,再也无法拼回往日片段。
这时诺拉想起另一个时空,还有一个曾让她牵挂过的男人凯文。
幸好时光穿梭机的发明者因思念亲人也已早早穿越过去,诺拉又费尽周折,在她鬓发灰白的暮年终于穿越回来。
“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
在这么丧的时候看这么丧的片子,似乎更丧。
平躺吧。
剧中涉及到大量宗教内容,有人相信留下来的人是因为恶,是在接受上帝的惩罚,于是开始极近残酷地对待自己,并用残忍的方式提醒幸存的人--不要忘,这道伤口永远不会愈合,不能忘,你已经不是那个完整的人。
面对离开的人,留下,是惩罚还是馈赠?
留下,该遗忘然后继续生活,还是缅怀并铭记?
最终并没有答案也没有结论。
生命何其羸弱,有时候是我们把她想象得太坚强,赋予了太多内容。
“假装很好,努力活下去”。
这是多么悲伤的无奈,这整部剧都弥漫着这种浓得化不开的低压气氛。
人类的感情何其顽固,有些念头绕不过去有些心结放不下,有时候给自己疗伤的方法太狠绝,有时候只是无法原谅自己。
关于那些消失的人故事最后给了答案:那一个事件后,“此岸”和“彼岸”分化成两个平行世界,女主找到了通往另一个世界的方法,在那里,“我们”才是消失的那一部分。
原来并没有什么“消失”,有些人只是失去了彼此。
因果,并不是古老的东方才有的理念。
你在哪里,你的身体和灵魂都在哪里。
《守望》有28集的时间足够丰富的内容去挖掘,难能可贵的是,没有一把废土。
那些通过镜头传递出的烤问,现在想到还是会被戳痛。
人类的思维不是干瘪的,而是充斥着无法抹平的棱角,并且向不可知的方向伸展,因此我们才会不停地问那些“为什么”。
在这个多事的2020年,已经有一些因突发事件被时光抓走的人,做不到重启这个年份了,那么幸运如我们,坚强如我们,守护好这个尘世吧,用我们无与伦比的信念。
比前两季好一点点吧,这一季有9+分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觉得该剧烂的人在第一季就弃剧了吧……看很多高分评论都说本剧神在于探讨了宗教、哲学、灾后等等高逼格的思想,所以超神了超5星了,可是我觉得在4年28集的篇幅里,认认真真讨论一个点真的就足够了,太多所谓的高逼格idea堆砌在一起只让人觉得主线凌乱,表意不明。
跟lost一样,最终都沦为编剧为了炫idea而炫idea 我知道我的格调不高。
最近看很多外国媒体都在可着劲儿夸《守望尘世》的第三季,其实第二季开播之后就有评价认为:这个剧被严重低估,第二季已经达到神剧的水准。
似乎大家普遍认为在第一季完结后,剧情进入分水岭,新的故事带给观众意外的惊喜。
而可能地球上只有我一个人觉得第一季最佳,第二、三季反而让我略感失望…最喜欢第一季,不仅是因为后两季没有男主跑步的特写,而且制服play的戏份明显减少【误在第一季讲完原著小说的故事之后,后两季和《Lost》的后几季一样陷入剧情太神棍到不能收的地步,比Lost进步的是这次编剧没有强行填坑强行解释,而是选择继续发展这种亦真亦假的剧情,让观众自己去选择相信和不相信。
其实在原著作者(也是本剧编剧之一)创作小说的时候也显然并没有准备解释为什么事情会发生,小说就是展现在“那件事”发生后人物之间的矛盾和自身的矛盾。
在第一季中重点也是角色们压抑的矛盾和对自身对信仰的思考,所以当季终各条支线汇集起来的时候人物迸发的情感是很容易引发观众共鸣的。
然而这些矛盾在第一季中已经发展和解释足够充分了,为了故事的继续必须有新的矛盾。
于是编剧很聪明的将故事的背景扩大,地点也由小镇转向奇迹公园转向澳大利亚。
但问题来了随着背景扩大,观众的关注点也从人物的情感分散到了那些编剧没有给出解释的奇幻剧情上。
“为什么2%的人消失了”本来就是个不能深究和解释的问题,凯文看到的幻像到底是不是真的,宾馆是死后的世界吗,凯文是精神疾病患还是耶稣…这些剧情营造了本剧神秘奇幻的氛围,但另一方面却架空了第一季对宗教和人性的思考。
太神棍的剧情已经让观众不能再像第一季的时候不在乎所有未知的答案,我们的重点不再是人物的纠结和思考,我们想知道“为什么”。
观众的纠结迷惑让之前默认合理的设定突然变成了“深坑”,变成编剧有义务给出合理解释(填坑)的内容。
然而随着第三季的完结,编剧也没有“填坑”,这让我产生了当年看完lost之后同样的失落感。
诺拉和凯文的感情线最为最后的结尾也是让我感到有些意外,两人的感情线本来在三季中就相对缺乏笔墨,最后竟然在倒数第二集就讲完了凯文内心的矛盾(其实凯文自身这条线和第二季比也根本就没有矛盾吧)完成了“自杀”。
当然这个剧在配乐、取景、演技等方面都是一如既往的精彩,甚至可以说是完美的。
在对宗教、对人性和神性的探讨都是深刻引入思索的。
这也是我一如既往大爱守望尘世的原因。
总的来说《守望尘世》确实没有被“过誉”相反它其实有点被低估了。
作为《lost》的高级姐妹篇它没能和lost一样引发全民追剧的热潮,甚至关注度过低,实在是埋没了一部神剧。
不过原因也是想的到的吧,《迷失》好歹还有荒岛求生的刺激情节,像《守望尘世》这样压抑沉闷的剧怕只有真正看的下去的人才会大爱吧。
Scriptlines noted down while I was watching the series."The sudden departure?""That was me.""The sudden departure was you?""Uh-huh.""Why?""Because I could.""You're gonna have to do better than that.""No, I don't.""You do.""Why?""Because there has to be a reason.""Why?""Everything in my life, I've done for a reason.""Why?""To help people. To...to guide them. To ease their suffering even though I suffered myself. I sacrificed my happiness. I let my family abandon me.""Why?""For you!""Everything you've done, you've done because you thought I was watching. Because you thought I was judging. But I wasn't. I'm not. You've never done anything for me. You did it for yourself."Sn 3 Ep 5 It's a Matt, Matt, Matt, Matt World"Death is easy. People just want finality, an end to their grief. But with departures, there is no end. They didn't want closure.""Doubting is easy because doubting costs you nothing. But Judas, he was surrounded by people going on and on abour how special Jesus was. But he betrayed him anyway. Because he was sure be believed in something, and he acted on it.""Is Nora gone?" "We're all gone."Sn 3 Ep 6 Certified"It wasn't for another hour when he was a mile from the docks that his thoughts turned back to her. He imagined her alone. By now, she would have searched the house and found it empty. She had suspected it all along and now she knew he was a coward.""A coward dressed in the uniform of a brave man, brave enough to cross two oceans and a continent to find her, to fight countless enemies, and yet in the end, he was terrified.""He was terrified of her, to lie beside her, to be comforted by her as he wept, to show her he was small, for her to know that and touch his cheek, and whisper words softly into his ear. All of that was a nightmare. All he knew to do was run.""He took a deep breath of the air, tasting the salt on his tongue, and closed his eyes, leaning into the spray as The Merciful picked up speed, and sailed for the horizon.""He was alone, and all was well.""We fucked up with Nora."Sn 3 Ep 7 The Most Powerful Man in the World (and His Identical Twin Brother)"I'm scared.""I'll be fine.""Of course you will. You always are. I'm scared of what'll happen when I go back to Mary. And I'm scared of the chemicals they're going to put in my body to try to make me better, and...I'm scared it won't work.""I'm scared of dying, Nora. I'm scared my son will grow up without me, forget my face, forget the sound of my voice.""But most of all, I'm scared that I'll survive. Because if I do...how can I ever stand in front of a room full of people and convince them that I have the answers when I have no idea what the fuck I'm talking about."Sn 3 Ep 8 The Book of NoraWe all bear chains of the past. May we find peace and love in the end.
(2020年旧文,被删补档)早一阵子国内上了一部叫《被光抓走的人》的电影,引发了不少讨论,讨论中有人提到了几年前HBO的《守望尘世》。
故事的开头是这样的,某年某月某日,那么一小撮人,忽的就这么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这群消失不见的人中,不分肤色,国籍,年龄,性别。
他们留给世界的除开疑惑和不解,还有无穷的恐惧和哀悼。
第一季基于小说原著改编,相比于后两季,它显得“脚踏实地”很多:整季除了最开头的离去事件,并没有真正完全超出人们理解的灵异情况。
后两季里,这群前《迷失》的编剧则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杂糅了各种元素,打造了一个亦真亦幻的世界。
但整个三季有一个主题从一而终:当人们遭遇那般突如其来的打击后,他们将如何安置各自的情感与信仰。
类似的讲述这类集体性的恐慌的故事其实不少,几乎所有的末世题材,丧尸故事,稍微挖得深一些便总能看到类似的讨论:比如史蒂芬·金的《穹顶之下》,《迷雾》,而这个故事不同的地方在于:这儿的人们不需要考虑生存上的危机,他们物质上的生活完全可以照常继续;而讲述一个人因故面临价值观的崩塌的故事更是数不胜数,如《楚门的世界》,《海边的曼彻斯特》,这个故事不同的地方在于:在这里的所有人,无论他们到底有没有周边的亲友忽然离去,都或多或少让自己曾经的信念动摇了。
第一季的故事发生在离去事件发生三年后的纽约周边的一个小镇里,作为主角的警长凯文虽然没有亲友在离去事件中消失,但他的生活仍然因此变得支离破碎。
前任警长,也就是他的父亲在那之后发了疯,被关进了精神病院;他的妻子加入了当地的邪教组织;养子离家出走不知去向;唯一留在家中的女儿也和他关系紧张。
他总是不赞成市长在公共事件上的决议,但又不得不尽力去履行自己的职责,他虽然痛恨镇上那个邪教组织,但碍于法律,碍于妻子,他不能做什么,更不敢做什么。
警长的处境是整个小镇的,或许也是全世界的一个缩影:人们虽然继续自己的生活,互相鼓舞着抛开过往,试图往前看,但曾经的伤口从未愈合,加上白衣邪教一直在煽风点火,人们心中的那股暗流从未停止涌动过。
情感上的不平静伴随着的是理性的缺失,男主的前妻劳里是这一点的绝佳印证,她是一个心理咨询师,经过专门的训练,她本该知道人的情绪,人的思想是怎么一回事,之后的故事也证实了,她在醒悟过来以后有着一颗多么聪慧的头脑和多么渊博的学识。
即便如此,但在那天过后不久,她却决然穿上白衣,闭口不言,成为了邪教里的中流砥柱。
第一季的第九集是绝妙的,它讲述了离去事件发生前的几天内镇上所发生的事。
若单拿它出来看,无非是一集带些隐喻的家庭伦理剧,但将它貌似突兀地插在第一季大结局以前,却恰好暗合了前八集那股蠢蠢欲动的暗流:如同主角洁净的房子破损的一角,镇上所有人的幸福生活里多少都有一丝令人不安的裂痕。
离去事件之所以能够击溃人们的心房,不仅仅在于它把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那一部分给剥夺了,更在于,人们会下意识将这看成命运的责罚,他们不会用冷冰冰的百分之二来解释这件事,他们会为自己在那天之前自己所有犯下的错,思想上的任何不忠而内疚不已。
所以面对政府机构问卷里的最后一个问题“你是不是认为离去者去了一个更好地方”时,几乎所有人都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回答“是”,而只有那一集结尾那位女士打破了这一常规而回答了否,我羡慕她,相比于我们绝大多数,她是真正幸福过的。
第一季播出的时间是2014年,同年还有一部尼古拉斯·凯奇的叫《末日迷踪》的烂片,两者的背景如出一辙,英文原名都格外相似。
凯奇的这部电影里,基督教成了人类唯一的救赎。
而这部剧整个三季的故事虽然时刻与宗教息息相关,不过它从未大张旗鼓宣扬过某种教义,而是试图抵达宗教的本质:人们为何要去相信,以及人们到底在相信些什么。
最开始的时候,人们不知道为什么会刮风和下雨,不知道为什么太阳东升西落,不知道为何人间有一年四季,不知道为什么人会生老病死。
知识的匮乏给了宗教生存的空间,因为人们虽然无知,但又迫切地需要一个答案,于是形形色色的神明才逐渐走上了历史的舞台,然后在它们的感召下,人类团结在了一起,开创出了自古以来不曾有过的种种伟业,直到人们懂得的东西越来越多,神明的身影方才开始无所遁形。
剧中的离去事件,若真发生了,毫无意外,它将把人类瞬间拉回到几千年前懵懂无知的状态。
人们将再一次在现实面前手足无措,并且将所有的一切与自己联系起来,将种种发生过的巧合当作幸运与不幸的象征与启示。
若有一个同学连续三次考试都押中了最后那道大题,只怕人人都会愿意相信他第四次的判断,若他能连续押中二十次,那他必然是有泄题的途径,但对于不明就里的人而言,他就是绝对的先知。
而所有人都知道,离去事件这场考试没有泄题这一说,就算有人真的提前拿到了卷子,那他和弥赛亚又有什么区别?
所以靠一个拥抱就能缓解人痛苦的韦恩能够聚集起一众信徒,所以在离去事件前总在和心理医生叨叨着世界末日的帕蒂能够发扬起白衣邪教。
作为旁观者,我知道一切都是心理学,一切都是狗屎运,但他们的教徒,包括他们自己却都坚信他们掌握了真理。
完全可以理解他们:其实到了这份上,相信什么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有一件东西还能去相信,有一样东西还能作为精神上救命的稻草。
牧师马特在剧里则是传统宗教的代言人,他在整部剧是个配角,但每一季各有一集他担纲绝对的主角。
他在前两季的故事显然是照着《约伯记》写就:虔诚的信徒被上帝一步一步剥夺掉既有的福祉却从未动摇过信仰,最终重新获得了福报,这怎么看本都是一个福音故事,但第三季的扭转堪称神来之笔:这一季开头的马特自然是再也不再怀疑上帝的存在,他开始将周边的一切开始用圣经加以诠释,他将经历过死而复生的凯文视作新的救世主,还试图以他为蓝本续写《圣经》……然后在第五集,他在一艘游轮里碰了壁,在追寻信仰的过程中被信仰反将了一军,这一集里,牧师没有像前两季那样遭遇种种肉体上或是生活中的不幸,但他受到的挫折却是前所未有的,因为之前所有的苦难,所有的努力突然都变得没有意义了。
其实整个剧集,三季二十八集,无论其过程是多么诡谲,奇幻,缥缈,讲的都是类似的故事:人们如何在各自的精神世界中挣扎,最终找到各自的平静与归宿。
马特的信念破灭以后并没有离开教堂,他只是放下来了狂热,对生活和上帝有了新的认知。
我们还看得到其他人的这一历程:凯文的一家人,谁不曾疯狂过,谁又不曾沮丧和绝望过?
他们运气不错,最终挺了过来。
也有没有顶过来的,比如先知韦恩,比如白衣教里的所有人……也许他们只是需要多一点时间,可惜他们没能撑到那一刻。
这整个的整个当然与我们的现世的生活是相关的,诚然,剧里的离去事件这种违反物理学常识的事情是万万不会发生的,但谁能保证自己的生活中能够不遇到瓶颈了?
就好像,曾经以为过了高考之后的人生将一片坦途,进了大学校园才发现肮脏与龌龊无处不在;就好像曾经以为山盟海誓,白头偕老,后来才明白过来红玫瑰与白玫瑰;就好像曾经对现代文明的运转习以为常,不曾料到任何一点动荡都能将它逼到近乎停滞。
以前总说:“都20xx年了,怎么还有这事?
”,现在觉得:“就算20xxx年来了,难道还真会有什么不可能吗?
”整部剧集的最后一集同样是神来之笔:在前一集里,除开男女主角的所有人都已经找到了各自的那份安宁,然后故事戛然而止,让我以为大结局会紧跟着它讲述一个多么波澜壮阔的情节——但编剧们没有这么做:大结局一开头的时间线就直接拉到了不知多少年以后,而这期间的所发生的的事,则交由两鬓斑白的男女主角的口一一道来。
可以想见,这其中该有多少事实,多少模糊的印象,又有多少谎言呀,连观众也会不自觉去琢磨他们所说每句话的真假,但他们彼此没有在乎这么多,他们完全相信了彼此。
他们在之前二十七集里都在不断地怀疑和探索,现在在这最后二十分钟里他们把彼此当成宗教在信奉。
不是因为盲目与年轻,而是他们在看透了生活的本质以后,依然决定去热爱它。
然后象征罪孽的山羊消失,象征和平的鸽子归来。
然后整个故事结束了。
许多时候,当我看完一个故事,我会忍不住想接下来还有可能发生什么,这次没有,因为我可以很笃定地说:不会再发生什么了,或者说,即便再发生些什么,也真的不会影响到他们了,正如同那首歌里所唱的:“伤痕累累的天真的灵魂,早已不承认还有什么神。
”生活,让它继续吧,至于我?
已经不再为它感到惊讶。
只能说不是我喜欢的类型,神叨叨的,坚持到第三季最后两集实在看不下去。我的五一假期啊 🤣🤣🤣
看了三年 终于看完了 剧情的时间线跳来跳去 非常紊乱 但是终于坚持看完了 非常具有宗教意义的电影 剧情非常的cool 看完依旧没看懂 但是结局真的很温暖 我很喜欢
喜欢的电影、喜欢的剧集、喜欢的演员总让人想看续集,可惜失去了原作的剧本大多数会像原创剧情一样内容不足,最后走向虎头蛇尾。Fringe的最后一季掉得非常厉害,Lost算是坚挺持久的,那是因为内驱力太强大。WOT
爱与相信的勇气,BGM大赞
完全失控
最后一刻,仿佛《霍乱时期的爱情》结尾……终于悟到了生命跟死亡相比,前者才是无限的这一真谛,这使船长大吃一惊。“您认为我们这样瞎扯淡的未来去去可以继续到何时?”他问。阿里萨早在五十三年七个月零十一个日日夜夜之前就准备好了答案。“永生永世!”他说。
原本痛苦是唯一的真相,最后相信爱也是。To the departed and the leftovers. Carrie Coon彻底征服了我
Have you lost enough to let go?这部是对LOST的彻底雪耻。
实在无法接受这样草率的结局,就算我肤浅吧!
个人认为不如第二季,太不负责任了。比迷失都不负责任。
从头到尾充满了神棍气质,但是又让人欲罢不能。
虽然最后二十分钟的独白展示了天花板级演技,但其实整个第三季多多少少都有点没事硬凹的感觉。
极其失望!浓浓的《迷失》风却差《迷失》十条街。满屏露来露去和剧情有关系么?本来就是短季一个非洲土著女被蛇咬就搞了10分钟这是在注水么......男主还是个人格分裂或者神奇男侠!居然一季比一季的评分还高?无法理解。
以一个爱情故事来化解之前的大坑,可以这很女导演,平行镜世界的设定也说得过去,居然还挺带感的,叙事空缺比前几部都玩得大,但是配乐克制了的同时也减分了不少,摄影剪辑差了那么一丢丢,总的来说还是圆回来了,看到中间那几集真的太担心了,场景看得出来预算肯定低到令人发指,总而言之不如前两部
間隔六年重看第三季。我們的生活無法擺脫的是人與人間的羈絆,同時讓我們繼續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也是羈絆。故事結局的獨白成為“宗教式”貫穿整部作品的核心,而老凱文坐在屋頂的最後一句台詞也已道出所有人的心聲:Now What?
我觉得故事可以,宗教角度的探索可以说是很精彩。但是太刻意的ambiguous了。宗教、科幻全都要来插一脚这主题就太分散了一点,稍微可惜。比起Midnight Mass还是差了些劲儿。
There is no higher purpose in our life, we are all just human after all.
这演的是什么鬼我也是看不懂了。。
有惊艳的开场,最后还是落入了俗套。大格局拍着拍着变成小故事了,不知道是不是收视不如预期急着结束,很多剧情都进行了强行收尾,硬生生变成了爱情故事。
真的是没法喜爱这套剧,从第一季到第三季观感是厌烦式下滑,彻底烦炸了这种没头脑的神棍,以我个人的看剧看电影习惯我不能接受这种没缘由甚至毫无道理可言的放飞剧情,关键这样放飞的剧情嵌套的内核情感真的很普见。我和这剧算是没缘分的,完全get不到点,无论是愉悦性还是回味性我都希望赶紧忘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