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爱丽丝梦游仙境

Alice in Wonderland,魔境梦游(台),爱丽丝漫游仙境,爱丽丝漫游奇境记

主演:米娅·华希科沃斯卡,约翰尼·德普,海伦娜·伯翰·卡特,安妮·海瑟薇,克里斯平·格洛弗,马特·卢卡斯,斯蒂芬·弗雷,麦克·辛,艾伦·瑞克曼,克里斯托弗·李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0

《爱丽丝梦游仙境》剧照

爱丽丝梦游仙境 剧照 NO.1爱丽丝梦游仙境 剧照 NO.2爱丽丝梦游仙境 剧照 NO.3爱丽丝梦游仙境 剧照 NO.4爱丽丝梦游仙境 剧照 NO.5爱丽丝梦游仙境 剧照 NO.6爱丽丝梦游仙境 剧照 NO.13爱丽丝梦游仙境 剧照 NO.14爱丽丝梦游仙境 剧照 NO.15爱丽丝梦游仙境 剧照 NO.16爱丽丝梦游仙境 剧照 NO.17爱丽丝梦游仙境 剧照 NO.18爱丽丝梦游仙境 剧照 NO.19爱丽丝梦游仙境 剧照 NO.20

《爱丽丝梦游仙境》剧情介绍

爱丽丝梦游仙境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爱丽斯(米娅·华希科沃斯卡 Mia Wasikowska 饰)始终被同一个梦魇所困扰,直到她20岁时参加的一场聚会。本认为是一场无聊至极的聚会而已,没想到却是精心策划的求婚仪式。面对养尊处优的公子哥哈米什突如其来的求婚,毫无准备的爱丽斯着实被吓了一跳。爱丽斯被一只身马甲 的兔子所吸引,在追赶过程中爱丽斯掉入了一个深不见底的树洞里,来到了一个如同仙境般不可思议的“地下世界”。此时,生活在地下世界的善良人们似乎都在盼望着她的到来,可是她却认为这是一场梦,只想快点醒过来回到现实世界。然而,在认识疯疯癫癫的疯帽子(约翰尼·德普 Johnny Depp 饰)之后,爱丽斯才知道地下世界正处于“红桃皇后”(海伦娜·伯翰·卡特 Helena Bonham Carter 饰)的血腥统治之下,按照“皇历”的预言,只有她才能帮助“白色皇后”(安妮·海瑟薇 Anne Hat...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烽火铁骑十年不晚异类侵袭史无前例社区女支书母女马拉松乌笼院之英雄出少年霉菌战争狐步六号人鱼秘境第一季爱的乐章迅雷急先锋大武生成了BL剧的主演海猿4月歌2变革神奇之光真爱效应南国有佳人菊石香港人在北京堡藏我是江小白第二季女管家前妻别跑2哨兵节选修订逐星女第二季DimensionW~维度战记~

《爱丽丝梦游仙境》长篇影评

 1 ) 童话的梦境

爱丽斯(米娅·华希科沃斯卡 Mia Wasikowska 饰)始终被同一个梦魇所困扰,直到她20岁时参加的一场聚会。

本认为是一场无聊至极的聚会而已,没想到却是精心策划的求婚仪式。

面对养尊处优的公子哥哈米什突如其来的求婚,毫无准备的爱丽斯着实被吓了一跳。

爱丽斯被一只身马甲 的兔子所吸引,在追赶过程中爱丽斯掉入了一个深不见底的树洞里,来到了一个如同仙境般不可思议的“地下世界”。

此时,生活在地下世界的善良人们似乎都在盼望着她的到来,可是她却认为这是一场梦,只想快点醒过来回到现实世界。

然而,在认识疯疯癫癫的疯帽子(约翰尼·德普 Johnny Depp 饰)之后,爱丽斯才知道地下世界正处于“红桃皇后”(海伦娜·伯翰·卡特 Helena Bonham Carter 饰)的血腥统治之下,按照“皇历”的预言,只有她才能帮助“白色皇后”(安妮·海瑟薇 Anne Hat...

 2 ) 白色迪斯尼与红色波顿。

从小姑娘爱丽丝第一次梦游仙境至今,已经145年了。

漫长的时光中,这场奇妙历险以超过50种语言、多部戏剧和影视剧的呈现而被世人所熟知。

如今再次被改编成电影,除了特效和3D的噱头,总该有点儿特别的东西才好。

所以我们有理由期待蒂姆波顿这个因奇思妙想、风格阴郁而著称的导演施展魔法,给我们一个别样的仙境历险故事。

可我们错了。

《爱丽丝梦游仙境》这部电影绘出了一幅几乎完美的梦境图景,绚丽缤纷,奇异美妙。

乘《阿凡达》的东风,特意制作成了3D影片,效果自然不错。

电脑特效称不上叹为观止,但也足够精致贴切,良好地服务了故事。

当然,如果有故事的话。

从爱丽丝进入树洞开始,影片情节就在完全失控的发展,而且是在毫无令人信服的戏剧张力和人物冲突下肆意蔓延,让人看了个没头没脑。

因为一个所谓“皇历”的指引,原本悠闲惬意的漫游变成了一个由宿命论引导的匆匆赶路,并且以一场莫名其妙的商业规划作为结局。

影片的故事可以说是一塌糊涂,空洞无物,糟蹋了德普和海伦娜的卖力演出。

波顿这次真的搞砸了!

他压根就没打算好好讲一个故事么?!

答案是否定的。

从影片中我们仍然不难看出他深刻而鲜明的个人风格。

怪诞妖艳的人物形象,阴森诡异的气氛营造,古灵精怪的角色性格,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没有简单直白的善恶划分。

影片名义上的反派红心皇后最为抢眼,大头娃娃的造型配上严肃的表情让人印象深刻,但她通篇叫着砍头砍头却从未成功杀过任何一个人,反而轻而易举地就能被犯人说服;喜欢用猪肚子暖脚,热爱酸梅点心,悠闲活动不过是用鸟儿当球杆打刺猬高尔夫;所作所为不过因为天生大头被人嫌恶而一心想得到别人的爱,最终却被爱人背叛。

当她发现自己被众手下和亲信欺骗并背叛时对自己的爱人所说的那句话可以作为其性格内涵的最直白表述:“可怕比可爱更有用。

”反观应该是正面人物的白皇后,白发如雪,娇肤若霜,本应冰清玉洁的她偏偏涂黑色的唇膏,暗示了她并不如名声及外表般纯洁的内心;在人前装腔拿调矫揉造作,扮淑女饰高贵;制作魔法药水所用的材料如手指,唾沫,尿什么的,和邪恶的老巫婆别无二致;以貌美可爱为资本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生物,以良善为名却行夺取皇权之实。

当她从一条狗那里得知爱丽丝身陷红心皇后险境时非但没有表现出一丝一毫的担心反而说“她去那里正好可以寻找佛盘剑。

”好不掩饰地露出了她的真面目。

而爱丽丝,自以为我的梦境我做主,结果一次次的教训不断提醒着她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梦境,没有桃花源,有的只有现实。

在这个如同梦境却无比现实的世界里,她没有独力做出决定的机会,从一开始被追捕,到最后挥剑屠龙,看似一切都是自己的选择,其实无不是被赶鸭子上架,最简单的例子,她压根不知道红心皇后做过些什么,所有人只是一味地灌输给她“红心皇后是邪恶的,必须打倒她”的观念,正如同她也完全不了解白皇后却懵懵懂懂地开始为其卖命一样。

选择杀掉那条龙,不也是被白皇后假惺惺的不愿杀生所要挟么?

更别提故事的结尾早已被“皇历”预言,爱丽丝也只是没有提线的木偶而已。

而疯帽匠各种奇怪的表现和台词无不表示他曾有过独特的经历和更为丰富的内心世界,但是影片对这个角色的刻画总是浅尝辄止,使其显得除了“疯”,真的没有别的什么了。

可以看到,导演波顿是有想法的,他原本想把影片改编成一个毫不童话毫不唯美的两个坏得不彻底好地不纯粹的女人不择手段争权夺利的故事。

如果每个角色都以这个基调为出发点丰满起来,演绎出一段发生在美妙仙境中的不那么美妙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爱丽丝从一开始的没头没脑逐渐恢复主见和立场,打破“皇历”中的既定预言,真正完成内心信念的建立,本片一定会比现在大有看头。

那么究竟为什么影片会变成现在这样的不堪呢?

让我们来看看蒂姆波顿的简历就能知道原因了:“蒂姆波顿1958年出生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班博市,高中毕业后去了加州艺术学院,这所学院当时是迪斯尼公司绘画师的一个重要来源,波顿毕业之后也顺理成章地去了迪斯尼公司当上了一名动画师,并参与了一些传统动画片的制作。

迪斯尼公司赏识他的天赋,让他创作了一部动画短片《Vincent》(1982),描写了一个7岁小男孩的世界,这部片子获得了评论界的好评,但却被迪斯尼认为太过于阴暗,不适合儿童观看,因而未获准公映。

后来他又创作了《Frankenweenie》(1984),这部基于弗兰肯斯坦传说改编的29分钟真人短片也因为被认为不适合儿童观看而未获公映。

”之后,波顿所拍摄的所有影片大部分都是华纳投资,有的是福克斯投拍,但都和迪斯尼这个连“jesus christ”出现在台词中都无法容忍的公司没有关系了。

一直到这部《爱丽丝梦游仙境》。

当年的迪斯尼不让波顿阴暗,如今的迪斯尼更没有理由让他为所欲为,尤其是这样一个世界范围内广为流传的童话故事,你可以改编,但绝对不可以颠覆。

于是,尽管波顿想方设法在影片中坚持自己的构想,但在迪斯尼的“监视”下,他最终妥协了,将影片本来的精华部分隐藏殆尽,给期待中的影迷们交出了一份几乎是草稿的瑕疵品。

我们能怪谁呢?

恰似影片中的白皇后和红皇后。

迪斯尼坚持自己的“纯洁”,真正想要的却是票房。

波顿坚持自己的“阴暗”,却敌不过向投资方的手腕。

因为《阿凡达》中国大陆票房的优异表现,《爱丽丝》影片结尾生硬地加上了一段儿向中国献媚的情节,赤裸裸地向祖国人民要票房。

而截止3月25日内地上映前,该片已接近6亿美元的全球票房应该足够让某些人庆祝了。

这就是我们生活的世界,没有可以如意遂愿的仙境,有的只是现实。

请允许我以《爱丽丝漫游奇境》小说的结尾作为这篇评论的结束吧。

“尽管她知道只是重温一个旧梦,而一切都仍会返回现实:蒿草只是迎风作响,池水的波纹摆动了芦苇。

茶杯的碰击声实际是羊颈上的铃铛声,王后的尖叫起源于牧童的吃喝。

猪孩子的喷嚏声,鹰头狮的尖叫声和各种奇声怪音,原来只是农村中繁忙季节的各种喧闹声。

而远处耕牛的低吟,在梦中变成素甲鱼的哀泣。

 3 ) 姊砍的不是頭,是寂寞(有劇透,慎入)

1. 我喜歡乖戾任性的紅心皇后。

她其實是個感情受害者外加重度腦瘤患者,那大腦門兒裡肯定是長了東西才讓她脾氣暴躁,成天嚷嚷著砍頭砍頭,我看丫砍的不是頭,是寂寞。

被那麼多皇帝背叛過傷害過,最後只能幽幽的吐出一句“It is better to be feared than loved”,讓人聽了心碎。

而且我覺得她的想像力是相當地豐富啊,你能把一刺蝟捆成球,然後用一鳥脖子整成一高爾夫球竿打著玩兒麼?

我看丫打的不是球,也是寂寞。

可憐的她最後得到的懲罰居然是跟著一個再次背叛自己的男人一起放逐荒島。。

OMG2. 白心皇后太虛偽啦,一幅做作的樣子不說,口口聲聲不殺生吧明明看她把死人的手指頭拿來煮湯喝,還有,討厭她的黑色大嘴巴,像只白色羽毛的死烏鴉。

3. 毛毛蟲是個嚴重的癮君子,愛麗絲就是被它的鴉片水煙給噴暈了,所以結尾才決定放棄傍大款的機會而踏上父親的征途去遙遠的中國--確切說香港--倒賣鴉片。

4. Hatter是個杯具人物。

如果你的愛人喝下一瓶藥水,從此把關於你的記憶從腦海中洗掉是多麼令人心碎啊。

如果有續集,愛麗絲應該和他在中國再續前緣。

哈哈。

5. 原聲很好很強大。

有我喜歡的Shinedown, Franz Ferdinand,Owl City和Avril Lavigne. 推薦。

6. 最後,這個愛麗絲和小時候看的愛麗絲是兩回事。

注意,這裡說的不是水貨和行貨的區別。

除此以外,那些夢境在有點模糊的3D特效下還是挺賞心悅目的。

因為我愛柴郡貓,愛Helena Bonham Carter,愛Tim Burton。

 4 ) 十三年后

新映3D版《爱丽丝漫游奇境记》(Alice in Wonderland)集合了不少熟悉可喜的元素,比如主要人物像红白皇后(Red Queen and White Queen)、柴郡猫(the Cheshire Cat)、制帽人(the Mad Hatter),抽水烟的毛虫(the hookah-smoking Caterpillar)等等均出自刘易斯.卡罗尔(Lewis Carroll)原本及续集《镜中奇缘》(Through The Looking-Glass),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那只巨大的龙形怪兽,原是卡罗尔著名歪诗Jabberwocky里的同名主角,配图作者约翰.特尼尔(John Tenniel)给它赋予了血肉之躯,电影里羊皮卷轴纸上幼儿屠龙的瞬间基本上复制了特尼尔的造型,怪兽的面目,也没离开他给的模子。

异旅伊始,白兔飞驰,女孩空坠,直捣地心,玻璃三角桌,金钥匙,九英寸高拱门,忽大忽小的身躯,饮水与蛋糕,魔幻花园,一连串紧凑切换的画面,大概是一切有幸读过此童话的人珍藏的记忆波。

为营造梦境,影片给了纵深的幽蓝背景,跌宕的交响音效,也可谓用心颇深。

比较遗憾的是,微款爱丽丝差点被巨款爱丽丝的眼泪淹死,反差这么强烈的经典段子没能出现,女孩子面无表情,急匆匆地就投入花园了。

电影对原著改动,只要合理,其实我并不觉得不妥。

好像《爱丽丝》的酷烈角色是红心皇后,领军扑克牌,《镜中》一方是脾气火爆的象棋红皇后,电影把她俩揉成一个角色,特地做大海莲娜.波翰.卡特(Helena Bonham Carter)本来就膨膨的头,夸张之余,倒是符合象棋体态;红白对垒时,俯瞰双边整齐划一的迈步,也仿若一张大棋盘。

电影浓缩了原著的高潮,亦即门球游戏及判断馅饼失窃案,移用来刻画人物,红皇后挥持火烈鸟击中蜷缩的刺猬,和她轻巧地抹去青蛙侍卫嘴角的草莓酱,不怒自威当即拿下,不过一二镜头,很可突现这位暴君的个性。

再如爱丽丝初长高时,她惊讶得有点语无伦次,连声说,“Curiouser and curiouser!” ,电影里的独白场次换到进入花园,把她压在视界边角,浩茂深远地拉一个远景,四围充斥着艳异招摇的花草,这一刻的拍案惊奇,实在比身高更合适。

然而,爱丽丝功德圆满即将离别时,导演突然天外塞一句乌鸦与书桌的谜语“Why is a raven like a writing-desk?

”,疯帽人强尼.德普(Johnny Depp)泫然欲泣回答“I haven't the slightest idea",这典故,虽然也很有名,卡罗尔后来公布的答语也充满了谐音异意的智趣,不过我还是以为,如同书里,摆在茶桌上打发时间比较好,兼做唤醒回忆与依依惜别之用,实在唐突得很。

更唐突的是,电影布置的所有梦境人物都恰如其分,独独这位主角爱丽丝,变成一个成年后不堪现实,避忌寻梦的人。

由此,原来比较松散、时现梦呓、移步换景都好似不需要什么特别理由的事件,这时候切入了些刚硬棱角。

好比无论在《爱丽丝》还是《镜中》,爱丽丝就是很认真去做梦,她不会边做梦边意识自己在做梦,她只说,curiouser and curiouser,昨天之前还一切正常而今怎么变了样,她会问别人,你疯了吗?

还是我疯了?

而成人爱丽丝,则不断提醒自己,这是梦一场,马上会水过无痕。

她处理实务,不愿直面,做梦,又不敢放手去梦,正因为这种成人理念腔,故事变得有点不伦不类,于是乎,读原著人们明知写梦,却是任性随意地好梦,人物丰俏,嘴皮子耍得不亦乐乎,即或梦醒,也有恬然余韵,天然童趣,而电影呢,哪怕交代此Wonderland(又或者所谓Underland)根本真实,观者却简直被爱丽丝的执着碎念搅得没脾气,梦过她偏偏又较真,所为何来呢?

让十三年后的爱丽丝故地重游,故人尤在,而她面目心智全非。

所有老朋友将信将疑拷问她,你就是那个爱丽丝吗(此话真像对角巷众巫师们说,你就是那个哈利.波特吗?

)?

随即开始一系列黑白明晰、目的明朗、正义感确凿的使命,这么善恶分明,羁累重重,连一点做梦的自由,梦里说俏皮话的自由都丧失殆尽,倒确属无尽负担的成人世界了。

那么一场幻梦促使爱丽丝重拾质朴童真,把握果敢勇气,对所有人说不,无愧自己的真心,这层激昂效应倒似乎颇值商榷,因为毕竟,梦体早已上了色,比及不了六、七岁时那样莽莽的浑噩,那样打趣多于流血的争持,那样迷藏多于输赢的较量。

我不知道拿“十三年后”这个概念强扭瓜做卖点,是不是基于卡罗尔在《镜中》开首写的两段诗:I have not seen thy sunny face,Nor heard thy silver laughter;No thought of me shall find a placeIn thy young life's hereafter--Enough that now thou wilt not failTo listen to my fairy-taleA tale begun in other days,When summer suns were glowing--A simple chime, that served to timeThe rhythm of our rowing--Whose echoes live in memory yet.Though envious years would say "forget."我读之是有点心酸的。

可是成长就是这样吧,花事点滴活在心里,而envious years would say “forget”。

没有必要放大这种遗忘,遗忘之后又以长大后的心态去拼命回顾。

如果真地选择回味,那么我情愿带着这点酸楚,重新进入那本一百多年前的、童言无忌的书里面。

儿童记忆,便像小门背后的神秘花园,花木扶疏,云淡风轻。

换做视觉,我也但愿,哪怕仍然不乏这些杀杀打打,还是交由小爱丽丝完成吧,那么我会做一个用心的听者观者。

依旧坐在电影院的最后一排,我取下3D墨镜,心里想,如果是十三年前,那该多好。

http://ciyunw.blogbus.com/logs/60160293.html

 5 ) 幻想决定现实

因为3D技术而与《阿凡达》扯上关系,我为《爱丽丝漫游仙境》抱屈。

无关自然,无关种族,无关抗争,《爱丽丝漫游仙境》只不过是个经典童话的现代翻拍。

《阿凡达》是关于世界的科幻大戏,《爱丽丝》则是内心生长的奇幻小品,两部片的目标观众根本是两类人,自然就会出现口碑的偏差。

况且,对一部电影的评价本就不该过多纠缠在技术层面。

蒂姆•波顿、约翰尼•德普、汉伦纳•邦汉•卡特铁三角再次联手,资深影迷们就应该猜想得到,这一定又是一出打着童话的幌子,放肆幻想、恶趣味横生的电影。

在斑斓的色彩之内,包裹的仍然是那颗不死的哥特之心。

其实,长大以后的我们大多误解了童话,以为童话世界就是美好光明的彼岸世界。

可只要仔细回想小时候听故事的情景,我们应该都能找到受惊吓的那一刻。

比如小红帽的外婆被贪婪的大灰狼吃掉,比如嫉妒心重的皇后赐给白雪公主毒苹果,比如阿里巴巴将四十大盗骗进油锅里烧死。

即便是美丽的小美人鱼,到最后也没能得到她的爱情,而是化身为海上的泡沫。

真正经典的童话,其实并不只是“王子与公主过上美好的生活”,而是将现实中的贪婪、嫉妒、仇恨、暴力以另一种方式讲给我们听。

其实我们早就领会了人性的阴暗,所以长大以后不觉得这个世界有多么奇怪,并习惯着去接受。

《爱丽丝漫游仙境》也是这样。

电影里的红皇后是被讨论最多的形象,她暴戾邪恶,口头禅就是大叫“砍掉他的头”;她肆意奴役部下,甚至把一头小猪当成暖脚的垫子。

她的暴政引起臣民的不满,妹妹白皇后便趁机谋反,争取自己的统治地位。

可是,表面和善的白皇后其实也不过是伪善之徒,她用来制造缩身药物的材料,竟然是黑糊糊的断手指……再说下去,这部电影几乎就要成为儿童不宜的“血腥电影”了。

不过还好,电影中的爱丽丝年龄接近二十,已经成年了。

电影里的爱丽丝是在订婚仪式上逃婚后进入仙境的,那个满是奇怪生物的地方让她一直以为自己身在梦中,于是她不惧危险,奋勇向前,还一腔热血去营救被红皇后捉起来的疯帽匠。

面对忠狗的阻拦,她说:这是在我的梦里,我的梦我要做主。

只是在被要求持剑手刃恶龙时,我们的爱丽丝心里还是发怵:万一这就是现实呢?

直到电影完结,我们其实都不能确定,爱丽丝经历的一切到底是梦境还是现实。

我们都说“人生如梦”,但谁又真能把人生过得像做梦那样放肆癫狂?

约翰尼•德普演的“疯帽子”看起来比较接近这种人,所以爱丽丝对他说“真正优秀的人看起来都会有点疯”。

之前还别别扭扭拒绝勋爵求婚的爱丽丝,在完成维护地下世界和平的使命后回到求婚现场,毅然决然义无反顾地再次表达了自己的拒婚决心。

这还不算,她连带着将在场的几位长辈也教训了一通。

这次,她说的是“我的人生我做主”。

《爱丽丝漫游仙境》要讲的,不是拯救世界,也不是人类大爱,更不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阿凡达”式主题。

蒂姆•波顿对空泛宏大的思想没兴趣,他只是走进一个半大不小的女孩子内心,让她穿梭于梦境与现实之间,做出自己的人生抉择。

爱丽丝漫游的仙境不是绚烂神奇的潘多拉星球,而是我们从小就有过的幻想。

而我们长大后的每一个决定,也许都与那些幻想有关。

将一个人真正与其他人区别开来的,并不是他的地位和背景,而是他的理想、梦想、狂想。

最后,我完全不觉得这部片的视觉效果差过《阿凡达》。

里面的动物花草孩子都多可爱啊,才不像阿凡达那样风景明信片似的美丽但无趣。

 6 ) 大头歌

大头大头下雨不愁人家有伞我有大头这首歌谣用到Tim Burton版的《爱丽丝梦游仙境》(Alice in Wonderland)中的红皇后身上,我看再合适不过啦。

这位红发白脸蓝眼影,乖张暴戾的小嘴皇后长着一枚不成比例的大头,她想要人爱她,可疾风暴雨般的脾气却让大家却全怕她。

这个任性的大头鬼动不动就生气,不高兴了还要砍别人的头。

她讨厌动物,用它们当家具。

她周围那些阿谀奉承的权臣们为了配合她小细脖子上那颗无比硕大的头和桃心型的大白脸,不是弄假鼻子,就是粘假耳朵,增大比例,争奇斗艳。

这个大头皇后拎着红色的火烈鸟的长脚,用它的长脖子当槌球杆,打一只被缚住手脚缩成一团的刺猬。

她发现树丛后吃了太多长大蛋糕的爱丽丝,对她的巨型身躯和大脑袋都无比感兴趣,请她到自己的宫殿做客,还说:“任何人有那么大个儿的头,在我这儿都受欢迎。

”看到这儿我真是乐坏了,Tim Burton就是向着自家人啊,给恋人Helena Bonham Carter安排了个这么出彩的一个角色,与其说主角是19岁的爱丽丝,倒不如把这部《爱丽丝梦游仙境》看成一首关于红皇后的儿歌。

这个融合了一个多世纪前Lewis Carroll原本(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中的红心皇后和续集《镜中奇缘》(Through The Looking-Glass)中象棋红皇后的角色根本就是个小孩嘛,完全生活在自我的世界中,将孩子性格里粗暴、任性、顽劣、敏感易怒的元素发挥到了极致,就跟Helena Bonham Carter那被数码增加了三倍的红发大头一样,让人又好气又好笑,爱恨交织,喜欢得不得了。

但要讲红皇后的故事,却还得从十三年后的爱丽丝说起。

19岁的大爱丽丝被众人逼婚,急得不知该如何是好,跟着兔子钻入树洞,重返梦境。

跟十三年前相比,这过程是一样的神秘瑰丽,奇幻多姿,可她究竟是不是爱丽丝,那个全幻境人都在等待,手持利刃屠龙,将大家从红皇后的无情统治下解放出来的爱丽丝,却成了个要命的大问题。

巨型蘑菇上的毛毛虫抽水烟抽得更凶,下午茶餐桌上的疯帽匠变得更疯,红皇后的妹妹白皇后代表着正义和道德,可她那扭捏作态的姿势,还有所谓“不杀生”的假惺惺宣言,怎么都让人觉得虽然残暴,但直来直去孩子气的红皇后看上去更加顺眼。

我不喜欢电影转归现实主义的结尾,不喜欢幻境转走宿命论的路线,给爱丽丝的人生硬生生安上一个交代,尽管从故事结构的前后衔接上看,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但19岁的爱丽丝这个人物本身,寻找“我是谁”的出发点再优,也已经输给了Lewis Carroll版中6岁的天真孩童:成人世界考量实在太多,难免优柔寡断,临阵脱逃。

我甚至怀疑Tim Burton这个魔幻主义的高手,根本无意借爱丽丝宣扬什么“回归童真”的老生常谈,他的趣味、童心跟热情都放到那个无比可爱又遭人怨恨的大头皇后身上去了。

反正我是愿意一直待在那个兔子洞里,一厢情愿地看红皇后打槌球。

还是去他的虚伪白皇后,去他的屠龙、成长和蜕变吧,尽管可怜又可恨的红皇后终不免要被放逐苦地(outlands),我还是最喜欢她,喜欢她的爆脾气、大白脸和巨脑壳,喜欢这个坏脾气的任性孩子。

要知道,大头大头,这世上照样有人爱着你呀!

 7 ) 简直是太难看了

简直是太难看的一部电影了深度就不期望了 童话故事本来也没有指望也不好笑 笑话和情节表情设计的 机械粗糙简直是浪费时间 充分实现了 看前一分钟就能推测出后15分钟的剧情还不如黑白的片子 简简单单的遵照原著

 8 ) 假如他不再梦到你

藉着3D电影的风潮,《爱丽丝梦游仙境》在短时间内迅速占据了全球院线,这是《爱丽丝奇境漫游》第28次被搬上银幕,也是我们在10年代看到的第一个童话故事。

蒂姆•波顿实在很好运,因为就故事改编情况来看,《爱丽丝梦游仙境》并不如动画版好看,同他以前的作品相比较,也有相当差距。

只不过有了约翰尼•德普和安妮•海瑟薇两片大绿叶,我们才乐得坐在电影院里看那个澳大利亚的小姑娘一会儿变高,一会儿变矮。

况且之前有了《纳尼亚传奇》,怎么看都像是另一个爱丽丝的翻版,若不是《阿凡达》余热未退,恐怕再好的作品也会让观众审美疲劳。

然而就像Lilei&Hanmeimei之歌的流行,任何容易引起集体怀旧的事物都有着令人不可小觑的力量。

《爱丽丝奇境漫游》的动画在90年代初“365夜”播放的时候,我们这代人有几个没有看过呢?

红桃皇后,扑克牌的士兵们倘若真有思想,想必现在也是唏嘘不已。

可就像长大了的爱丽丝一样,我们很容易忘记过去珍惜的人事物,所以在疯帽子看向爱丽丝那忧伤的眼神中,我心里还是痛了一下。

是了是了,因为好多美好的东西都已经被我们忘记了。

事实上,蒂姆•波顿的这个电影版本,并没有完全凸现出主人公爱丽丝的特点:好奇。

勇敢倒是勇敢了,但似乎爱丽丝勇敢的过了头。

尽管她以为自己所经历的只不过是个梦境,但是就她在进入仙境前后无比淡定的表现来讲,我更愿意看到的是一个有所畏惧的爱丽丝。

毕竟在蒂姆•波顿所营造的世界里,绚烂和阴冷是相辅相成的。

如何在一个充满了童真与邪气并存的环境中历险,是19岁的你与7岁的你最本质的不同之处。

因为你长大了,不再单纯了,更为现实了,对一切都会有所担忧,有些事情你无法再记起,你应该是可悲的。

7岁的孩子,却反而不会被那些大人们看来恐惧的事物所迷惑,在他们的眼里没有能与不能,只有愿意不愿意。

当然,《爱丽丝梦游仙境》不是《查理与巧克力工厂》,不是《僵尸新娘》,更不是《断头谷》,《爱丽丝》就是《爱丽丝》,那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温暖童话。

爱丽丝的表现如何,也就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过程罢。

而在此以外,电影中所有配角们的表现竟都要比原著出彩,这却有点让我始料未及。

比如红桃皇后,当她重复喊着那句词“来人哪,拉出去砍头”,皇宫里的小动物们战战兢兢的表现相信乐坏了不少人。

红桃皇后的暴躁,疯帽子的癫狂,白皇后故作姿态的高贵……其实仙境中的主人公们都有着这样那样的缺点,俨然另外一个现代社会。

爱丽丝的梦游同她童年时的梦游还不一样,长大了的爱丽丝在仙境看到的正是人们最不愿意正视的人格上的缺陷。

“假如他不再梦到你”是《爱丽丝奇境漫游》的作者卡罗尔在另一本与爱丽丝有关的书《镜中世界》中所写的一句话。

这句话被阿根廷作家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用在了《环形废墟》的开头。

同是写梦境的作品,博尔赫斯的创作有着更为深邃的内涵,但是卡罗尔的童话却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

我至今不能忘记的是疯帽子无限期待的注视着爱丽丝,对她说,其实你可以选择留下来。

爱丽丝却说,不,我还有更多的事要做。

在梦与现实面前,爱丽丝选择的是后者,这意味着什么呢,也许她以后再也不会做和仙境有关的梦了吧——当然也不会再梦到疯帽子。

于是疯帽子低下头,他宽大的帽子最终会掩盖住一张落寞的脸。

不再梦到一个人或一件事,是不是会感到些许伤感?

是好事还是坏事?

没有人能说得清楚。

但是有一定却似乎有些确定——旧时光将永远无法恢复。

就好像爱丽丝从7岁长到了19岁,而我们从80年代滑进了2010年,并且日日欢歌。

 9 ) 剧情一般,画面很美

剧情呢其实就讲了那么一件事:红桃皇后和白色皇后之争,但是白色皇后争不过红桃皇后,为什么呢,因为她有战马,而这匹战马的克星就是爱丽丝!

所以呢小兔子就把爱丽丝引到了仙境,然而红桃皇后的人一路追杀!

不过到了那一天,爱丽丝还是拿起利剑杀了战马,红桃皇后的统治结束!

里面有几个画面还是挺不错的,爱丽丝两次变大一次变小都很有立体感疯帽子疯疯癫癫但是我喜欢!

不过“写字台为什么像乌鸦”是啥意思啊?

红桃皇后应该是最经典的反派扮相了,好想帮她理理头发!

还有那两个胖胖的双胞胎是来搞笑的!

作为童话里面的人物还是不错的,就是剧情没啥反转,太平了!

 10 ) Little lolita and her uncle~~

是否《阿凡达》之后,所有的3D动画都要搞一个五颜六色的大花园?

我们奉上票房,是否收获了1个半小时的梦幻之旅?

这是一部我没有看过原著,而且在上映的第一时间就去影院观摩的电影,杜绝了任何剧透和猜测--幸亏没有剧透,要是有个靠谱的剧透,我就不去看了。

也可能是之前《阿凡达》的刺激太大,我觉得,除了音乐风格仍维持原有水准,这部电影是蒂姆.波顿的失败之作,平庸无奇,甚至有点乏味,在我看来,蒂姆的才华一直在于黑色幽默的故事及冷嘲热讽的对白,而且以悲观的乐观,忧伤的幽默见长,这些,在这部电影中,统统没有,真是一部平庸的作品,以至于看完之后没留下任何记忆。

甚至,连一句对白,一个场景都没有印象了,而且,整体的感觉是,刚开头就煞了尾,结束的太潦草。

通常,这种情况表明,这是一部失败的电影。

之前的《查理和巧克力工厂》是一部温暖感人的故事,讲述亲情之可贵,也表达了命运的不可逆转。

《僵尸新娘》更是一部典范的黑色幽默音乐剧,据说,这部动画电影里的人物制作,机关精巧,表情传神,故事荒诞离奇,但却给人真实可信的感觉,这部电影是我第一次意识到蒂姆的存在,此前看《断头谷》是冲着约翰尼德普去的。

《圣诞夜惊魂》中鬼市的狂欢在徐克制作的动画片《小倩》中曾被深度模仿。

我向不以一部电影的好坏定导演生死,哪怕张艺谋拍了《英雄》(以及以后那些烂片)仍不可否认他拍的《活着》(可惜,基本上《活着》之后丫就死掉了。。。

),而且,整体而言,蒂姆只是没有超越自己以前的辉煌,甚至有所退步。

横比一下,这部电影还是差强人意的,写到此处,我想起里面那只会化作青烟也会变作月亮挂在天上的可爱的大猫咪,还有那只永远在抽烟的毛毛虫。

而最令我失望的是,居然没有媒体或者网友八一八本书作者--数学天才,文学家,逻辑学家,摄影家,以及,无比热爱小萝莉的怪蜀黍。

本书也是他怀着深深的复杂的感情,写给小萝莉的童话。

而他的摄影及绘画作品,大都以小萝莉为原型。

他喜欢和14-19之间的小女孩儿交往,教她们知识,和她们保持通信,这种爱没有超出某种界限,而且非常的唯美非常的柏拉图,身为神职人员的他如期结了婚 ,在数学和逻辑领域有过许多突破性的研究和发现,终其一生,除了丢失的几页日记(记了什么就不得而知)之外,他始终维持着良好的名声。

对这部电影而言,很显然,导演找了个『大萝莉』,我觉得第一部《哈利.波特》里的赫敏演最合适了。

最后,每当想起蒂姆波顿,想起塔伦蒂诺,想起如今像巨星闪耀的卡梅隆,我总会想起他们的出身,蒂姆是个自闭儿童,塔伦蒂诺是租碟店的服务生,而卡梅隆的第一份职业是货柜车司机。

想到这些,总有无尽的悲哀,那就是美国,Everything is possible.他们总有机会去做自己热爱的事,而且,加以努力,准能成功,这样的法则,在他们很小的时候就非常笃定了,对他们而言,这就像春温秋肃一样不言而喻。

《爱丽丝梦游仙境》短评

虽然网上恶评如潮,但还是冲着安妮跟德普去看了。虽然两个小时看的跟阿凡达一样眼晕,3D特效也没有迪士尼里的效果棒,但总体来说还好,没有想象中那么差。德普还是延续了蒂姆·波顿哥特式的风格没有什么突破,安妮的造型也雷的冒火星,最大的惊喜来源于导演太太海伦娜扮演的红皇后,从《查理和巧克力工

8分钟前
  • 跳海的美人鱼
  • 还行

我弟弟8岁··看不腻··原来也只能给小孩子欢乐一下

9分钟前
  • 恰卜恰布
  • 较差

除了3D,还有别的意思么?缩小版的海伦娜好可爱的说!德普的造型太狗血了!

10分钟前
  • xiaonanhappy
  • 较差

喜欢这个爱丽丝,她坚强,聪明,现代,有自己的想法,一个鼓舞人心的年轻女孩,早期的女权主义者。

12分钟前
  • godzilla
  • 推荐

还不如一百多年前的《月球之旅》

13分钟前
  • Q.Henry
  • 很差

看睡着了,有几个地方没有看懂,不知道是不是有《爱丽丝漫游仙境前传》,或者先看童话书。

16分钟前
  • Eric Cartman
  • 推荐

不好意思我居然看睡戳了。。。。。。我不懂这种片子为何需要我浪费银子看IMAX。。。海报用德普哥纯粹就是为了保票房嘛!上当了!!!

21分钟前
  • pu~
  • 较差

我太感动了她掉下去的那个洞的那棵树就是断头谷的那棵树啊!!!!

22分钟前
  • Small.D
  • 还行

冲着波顿导演看的这部电影,然而情节让我大失所望,电影画面还是可以的,只能两星了。

27分钟前
  • 东篱
  • 较差

十分失望,既然有蛋糕,吃了变大打败敌人,故事结束。唯一喜欢的设计是那只猫,肥肥的,隐身的,置身事外的猫。

31分钟前
  • 二道贩子
  • 较差

画面,色彩,造型,着实漂亮,只是剧情很坑爹,是所看过的JohnnyDepp与TimBurtton合作的作品中最差的一部。

35分钟前
  • YiWz
  • 较差

原本是冲着Tim Burton和Johnny去的,可是电影太狗血,Johnny太难看。失望透顶,真没必要去电影院看。

36分钟前
  • Rapunzel
  • 较差

2.5.....是我的期待值太高.... / 长大就意味着改变,不管这种改变你喜不喜欢,接不接受, 是不是面目全非。

40分钟前
  • 憬年
  • 较差

1、保有原作的一些关键细节,改编上比《福尔摩斯》走得更远。2、3D上约等于冰川时代加阿凡达,但是整体上并未形成成熟的语言。3、德普一般,海瑟薇有点雷,最好的还是红桃皇后。4、有望2011年奥斯卡提名最佳化妆和最佳艺术指导。5、预计中国票房不超过两亿。

45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看到爱丽丝开始傻乎乎地屠龙然后大家皆大欢喜的时候我内心万马奔腾啊我擦!爱丽丝梦游仙境是莫名其妙没有逻辑的闹哄哄的童话,但是不意味着电影要走没有高潮的狗血路线啊。你不是这么骗小孩钱的啊!还有红心女王分明是最有爱的角色凭什么这么惨!圣母白女皇你去死!

48分钟前
  • Mahi Mahi
  • 很差

可能当初这片是以3D为卖点的,现在看来,特别是没有看过原著的中国观众欣赏起来会有些问题,不是太好看,不过为了一贯喜欢的蒂姆·波顿的风格,和里面一些很棒的造型,3星吧,及格。

50分钟前
  • 肥壮壮
  • 还行

红色皇后其实就是蠢了点 也没有那么坏相比之下白色皇后让人觉得挺伪善的 还有安妮海瑟薇有点像姚晨强尼德普演的疯帽子实在让人觉得有好感

55分钟前
  • such
  • 推荐

NO.1000.。。。。。。故事一般,造型和音效加上3d弥补了某些。

57分钟前
  • 豆瓣点点
  • 还行

竟然是中文配音!!! 还有带绿色美瞳的johnney 简直一派哩咯儿啷!!(这词儿就是跟配音学的...)

1小时前
  • 洗狗
  • 还行

人设服装光的渲染色调控制都没的说,成熟精致。可是我看得好累啊……故事本身抓不住我,导致整个过程都在想制作方面这里怎么弄那里又该怎么办这一切得需要多少人熬多少夜啊……累==

1小时前
  • 北北
  • 还行